交换机和路由器,图解

合集下载

光猫,路由器,交换机三者的区别

光猫,路由器,交换机三者的区别

光猫、路由器、交换机三者的区别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构建网络环境时,光猫、路由器和交换机是三个常见且重要的网络设备。

本文将对光猫、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正确地使用它们。

光猫光猫(Optical Network Unit)是连接宽带网络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桥梁。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光纤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信号,以供用户设备使用。

光猫可以连接到光纤接入设备,如光纤路由器或光纤交换机。

光猫通常由光电转换器、调制解调器和路由器功能组成。

它接收来自宽带提供商的光纤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可供用户设备使用的以太网信号。

光猫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以太网端口,以支持将多个设备连接到网络。

路由器路由器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网络的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包,并确定最佳路径。

路由器能够根据目的地IP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标网络。

路由器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端口和一个或多个广域网(WAN)端口。

以太网端口用于连接本地局域网(LAN)上的设备,而WAN端口用于连接到外部网络,如互联网。

路由器通过识别网络地址(如IP地址)来管理数据流量,并根据路由表决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交换机交换机是连接多个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局域网内传递数据包,并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标设备。

交换机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使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快速和可靠。

交换机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端口,并支持局域网内设备的连接。

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仅发送到目标设备,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

这种基于MAC地址的转发方式使得交换机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和更好的数据转发效率。

区别比较光猫、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功能和作用范围。

光猫是将光纤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信号的设备,连接宽带提供商的光纤网络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桥梁。

集线器(HUB),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集线器(HUB),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木南天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从OSI体系结构来看,集线器属于OSI第一层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属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

也就意味着集线器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对数据传输中的短帧、碎片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交换机不但可以对数据的传输做到同步、放大和整形,而且可以过虑短帧、碎片等。

2.从工作方式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式,也就是说集线器的某个端口工作的时候,其他所有端口都能够收听到信息,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交换机就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当交换机工作的事后,只有发出请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相应而不影响其它端口,因此交换机就能够隔离冲突与病有效的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3.从带宽来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想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它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它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且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

目前,80%的局域网(LAN)是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大量地了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这种连接设备。

利用集线器连接的局域网叫共享式局域网,利用交换机连接的局域网叫交换式局域网。

那它们二者有何区别呢?大家知道,以太网中采用的工作方式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对于发送端来说,它每发送一个数据信息时,首先对网络进行监听,当它检测到线路正好有空,便立即发送数据,否则继续检测,直到线路空闲时再发送。

对于接收端来说,对接收到的信号首先进行确认,如果是发给自己的就接收,否则不予理睬。

在介绍集线器与交换机二者区别的时候,我们先来谈谈网络中的共享和交换这两个概念。

在此,我们打个比方,同样是10个车道的马路,如果没有给道路标清行车路线,那么车辆就只能在无序的状态下抢道或占道通行,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和反向行驶的车辆对撞,使通行能力降低。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和作用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和作用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和作用在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

它们在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以及它们分别在网络中的作用。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LAN)中的设备。

它通过物理地址(MAC地址)来判断数据包应该转发到哪个端口。

交换机能够在网络中建立一个虚拟的通信链路,将发送在同一个链路上的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转发速度快: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转发,其转发速度很快。

它能够基于数据包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源地址直接转发到目的地址,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传输效率;•划分广播域:交换机能够划分广播域,即分割一个局域网为多个独立的子网,减少广播风暴和冲突,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交换转发:交换机通过建立转发表,记录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实现快速转发数据包的功能;•无需配置:交换机通常是即插即用的设备,无需过多的配置,只需要将网络设备连接至交换机的端口之一即可。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一种广域网(WAN)设备,它能够根据网络层的IP地址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

路由器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网络互联:路由器能够将多个不同网络连接起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寻找最佳路径:路由器通过使用路由表,根据目的IP地址来选择最佳的路径,实现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转发;•广播控制:路由器能够控制广播域,限制广播消息的传播范围,减少网络中的广播风暴;•安全策略:路由器通常具有安全功能,例如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NAT)等,能够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网络管理:路由器可提供网络管理功能,如监视网络状况、统计数据流量等。

区别和作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工作层次和功能:•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器则工作在网络层;•转发方式不同:交换机基于MAC地址进行转发,而路由器基于IP 地址进行转发;•使用场景不同:交换机更适用于局域网(LAN)中,用于快速转发数据包;而路由器更适用于广域网(WAN)中,用于互联不同的网络;•广播控制能力不同:交换机能够划分广播域,减少广播风暴,而路由器可以控制广播消息的传播范围;•安全和网络管理能力不同:路由器通常具备更强大的安全策略和网络管理功能。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常用的网络设备。

它们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二层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的交换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二层交换机时,二层交换机会检查数据包中的MAC地址和它已知的MAC地址表中的条目进行匹配。

如果交换机没有找到匹配的目标MAC地址,它将对数据包进行广播。

这样,所有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

然后,当交换机找到匹配的MAC地址时,它将把数据包转发到该MAC地址所对应的端口。

如果交换机仍然无法找到MAC地址,则它将继续进行广播,直到目标设备响应为止。

这样,二层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在局域网中的设备之间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

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是一种基于IP地址的交换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除了具备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实现路由功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一样,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

但是,在检查完MAC地址之后,三层交换机还会检查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该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会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所对应的端口。

其次,如果交换机还没有学习到这个IP地址,它将把数据包发送到它的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是三层交换机的一个特殊端口,它连接到Internet或其他网络。

默认网关将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最后,如果三层交换机本身就是数据包要到达的目标设备,它将拦截数据包并将其传递给应用程序。

这样,三层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路由和转发功能。

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一种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递数据。

它是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将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并根据其路由表来决定将它转发到哪个网络中。

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网络连线方式

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网络连线方式

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网络连线方式在OSI七层模型中,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是三层(网络层)设备,二层交换机是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集线器是一层(物理层)设备。

路由器(Router)的作用是检验输入的分组(第三层数据),然后根据IP地址在网络上选择最佳路经,并将它们交换到适当的输出端口。

路由器是大型网络中最重要的流量控制设备。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且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

集线器(HUB)是一个共享设备,这意味着网段上的所有用户需要争用给定的带宽。

集线器主要提供信号放大和中转的功能,它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传播到整个网络,而不管信号是否需要到达那里,因此,集线器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

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

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和计算机的连接可以参见下面的表格: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计算机交叉线交叉线直连线直连线路由器交叉线交叉线直连线直连线交换机直连线直连线交叉线交叉线集线器直连线直连线交叉线交叉线直连线:SIDE1(T568B)--SIDE2(T568B)交叉线:SIDE1(T568B)--SIDE2(T568A)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1-8)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1-8)集线器UP-LINK——交换机随便(直通)集线器非UP-LINK——集线器非UP-LINK(交叉)交换随便——路由器(直通)你可以这样记.计算机和路由器都是DTE设备.(DTE: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而交换机,集线器是DCE设备.(DCE:数据通信设备)DTE与DTE,DCE与DCE间用交叉线,DTE与DCE间用直连线.也就是说同种设备用交叉线,异种设备用直连线.。

TP-LINK路由器(有线、无线)通用设置图解

TP-LINK路由器(有线、无线)通用设置图解

TP- LINK路由器(有线、无线)通用设置图解目录TP-LINK路由器(有线、无线)设置详解(修订版) (1)1. 进入路由器设定 (2)(有些其他品牌路由器用户名、密码不一样,但在机壳下面或说明书里有) (2)1-10 为家用路由器一般设定................................................................................................................. 1-711. 单位用户静态IP设定 (7)12. 有线电脑IP指定地址设定 (8)13. 无线电脑IP指定地址设定 (11)14. 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 (14)15. 如果路由器不自动拨号,克隆MAC就OK (15)16. 网络中同时有两台路由器的两种设定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可行) (16)17. 网络中同时有三台或三台以上路由器有两种设定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可行) (18)18. 共享打印机 (21)19. 打开/关闭隐藏文件 (22)20. 两台计算机共享文件夹 (23)21 迷你路由器TL-WR700N 设定 (24)22. 如果路由器用一段时间自动断线,一般是设置问题-------------------------------24所有TP—LINK路由器设置方法基本通用1. 进入路由器设定-------按说明接好线路后在电脑浏览器地址栏输入“192.168.1.1”,之后直接敲回车键2.弹出下图用户名密码菜单---------输入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有些其他品牌路由器用户名、密码不一样,但在机壳下面或说明书里有)3.点确定------弹出下图菜单------点左侧设置向导-------点中间下一步4.弹出如下菜单------如果是家里装的宽带就选PPPOE(ADSL虚拟拨号)-----点下一步------输入上网账号和上网口令(也就是电信或网通公司给的宽带账号和密码)-------点下一步-----设置无线设置5、选无线状态开启------在SSID中输入无线用户账号(最好是你的名字的拼音字母加数字,但不要拼全,总之你要能从众多用户名中一下直观认出是你的无线帐户。

交换机与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交换机与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交换机与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1:介绍-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作用和区别2: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交换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类型和分类3: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路由器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类型和分类4: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物理连接- VLAN的配置与管理- 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端口聚合与链路聚合5: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路由器的接口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与管理- 动态路由(如OSPF、BGP等)的配置与管理 - NAT和PAT的配置与管理6:安全性配置- 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配置- 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路由器的安全功能配置(如防火墙、VPN等)7:网络故障排除- 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 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查- 路由器和交换机故障排除技巧8:总结和展望-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应用前景- 新技术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影响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和深入学习:- 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示例- 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行配置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划分交换机的逻辑分区,可以在一个物理网络上实现多个逻辑隔离的网络。

2: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用于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和公网之间的IP地址进行映射转换。

3: 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端口地址转换,是NAT的一种形式,通过修改源端口号实现多个内部主机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

4: 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访问权限,可以实现不同用户或主机之间的访问控制。

最新整理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最新整理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 P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主体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

交换机(Swi t ch)和路由器(Rout er) 是两种不同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地址;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负责I P地址。

那么如何将路由器设置为交换机呢?下面将首先介绍两种设备及其区别,再介绍路由器设置为交换机的方法。

方法步骤1 、路由器(Rout er)又称网关设备(Gat eway),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可以实现数据从一个子网络传输到另外一个子网络,属于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如下图,路由器的各个接口:(1)POWER:电源接口。

(2)RESET:复位键恢复出厂设置。

(3)WAN:用网线将路由器与宽带/调制解调器(MODEM)相连。

(4)LAN(1-4):用网线将路由器与上网设备(计算机等)相连。

另外:家用(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一般为:192. 168. 1. 1或者192. 168. 0. 1 , I P地址和登录用户名密码一般标注在路由器底部。

2、交换机(Switch)是在数据链路层面,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电信号通路的设备。

交换机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物理网段(非IP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享全部宽带。

另外,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 地址(Medi a Access Cont r ol ,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

交换机还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3、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区别之一: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Open Systems I nt er connect i on Reference Model , 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_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_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目的: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实验步骤: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 switchsport)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实验最终结果: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交换机的配置命令:SW 0:Switch>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vlan 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 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SW 1: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int 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SW 2: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三层交换的配置命令:Switch>enSwitch#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changed state to down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vlan 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 vlan 1Switch(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68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vlan 2%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2,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2,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ip add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68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3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Switch(config)#路由器的配置:Router>enRouter#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f0/1Router(config-if)#no shut%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no shut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f0/0.1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3.168 255.255.255.0Router(config-subif)#exitRouter(config)#int f0/0.2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Router(config-subif)#ip add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4.168 255.255.255.0Router(config-subif)#exit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Router(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outer#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 f0/1Router(config-if)#ip add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要在三层交换机上把f0/1划入vlan 10、f0/2划入vlan 20 我觉得你这样做是完全多余的你试试去掉在SWA上配置的“把f0/1划入vlan 10、f0/2划入vlan 20”然后看看能否通信了我的配置是:三层交换机(就是你的SA):Switch>en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conf t //进入全局模式Switch(config)#in f0/24 //进入f0/24接口Switch(config-if)#sw mo tr //启用trunkSwitch#vlan da //进入vlan数据库模式Switch(vlan)#vlan 10 //创建valn 10Switch(vlan)#vlan 20 //创建valn 20Switch(vlan)#ex //退出vlan数据库模式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 vlan 10 //进入vlan 10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0.254 255.255.255.0 //配置IP Switch(config-if)#no sh //启用Switch(config-if)#ex //退出Switch(config)#in vlan 20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0.254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二层交换(就是你的SB):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 f0/24Switch(config-if)#sw mo trSwitch#vlan daSwitch(vlan)#vlan 10Switch(vlan)#vlan 20Switch(vlan)#ex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 f0/23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10Switch(config-if)#sw mo accSwitch(config-if)#exSwitch(config)#in f0/22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10Switch(config-if)#sw mo accSwitch(config-if)#exSwitch(config)#in f0/21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20Switch(config-if)#sw mo accPC1:PC>ipconfigIP Address......................: 192.168.10.111Subnet Mask.....................: 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 192.168.10.254PC2:PC>ipconfigIP Address......................: 192.168.10.222Subnet Mask.....................: 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 192.168.10.254PC3:PC>ipconfigIP Address......................: 192.168.20.111Subnet Mask.....................: 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 192.168.20.254经测试: pc1 ping pc3是通的任何一台PC都能PING通网关和其他PC设备:华为3928三层交换机一台,PC主机两台PC-A ,PC-B。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三者区别(很形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网络功能。

本文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介绍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首先,我们可以把集线器比喻成一个电线的分配箱。

就像家里的电线箱一样,集线器的作用是将网络中的数据信号传输到各个终端设备。

它接收到的信号,会被无差别地传输给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不进行任何处理。

就好比你家的电线箱只是分发电力,而并不关注哪个家电需要使用多少电力一样。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交换机。

把交换机形象地比喻成一个交通枢纽,不同的交通线路在此交汇。

交换机的作用是根据MAC地址(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指导数据的传输。

它会根据每个设备的MAC地址将数据封装,然后按照目的地进行有序转发。

就像我们家里的路由图一样,我们知道每个地方对应的交通线路,然后根据目的地来选择合适的道路进行行车。

最后,我们来看看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一个邮局的分拣员。

当你寄出一封信时,你只需要知道收信人的地址,然后把信交给邮局。

而邮局会根据地址将信件转发到目的地。

同样,路由器的作用就是根据IP地址找到要发送到的目标地址,并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传输出去。

简而言之,集线器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分配箱,仅负责将信号传输给所有设备。

交换机相当于一个交通枢纽,根据设备的MAC地址进行有序转发。

而路由器相当于一个邮局的分拣员,根据设备的IP地址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从功能上来说,集线器是最简单、最低级的设备,没有任何智能处理能力。

交换机稍微复杂一些,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中转和转发。

而路由器是最复杂的设备,它不仅具备中转和转发的能力,还能根据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集线器和交换机都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进行通讯,而路由器则可以在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进行通讯。

总结起来,集线器相当于一个分配箱,交换机像一个交通枢纽,而路由器则是一个邮局的分拣员。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网络功能,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在网络组建中,交换机和路由器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设备。

交换机又称交换集线器,是局域网中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设备,而路由器则是互联网的门户,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和连接。

那么,如何使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来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呢?下面我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案,带您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组网方式。

前置知识在开始讲解组网方案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些前置知识。

IP地址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主机或者路由器。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例如,192.168.1.1就是一个IP地址。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一种用于划分网络的方式,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和主机部分。

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与运算可以得到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地址。

子网掩码也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网关网关是指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通常是路由器。

当一台主机需要访问不在同一个网络内的地址时,需要通过网关来实现。

方案一:简单组网方式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组网方式,适用于小范围的网络组网场景。

该方案使用一个交换机,连接所有主机,然后将路由器连接到交换机上,完成网络的组建。

下面是图示:主机A——\\主机B——|——交换机A ——路由器——互联网主机C——/在这个组网方案中,所有主机都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上,实现了局域网内的互联。

而路由器则连接到交换机上,用于连接互联网。

需要注意的是,在路由器中需要进行NAT配置,将局域网内的IP地址转换成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的IP地址。

方案二:分级组网方式分级组网方式是一种逐层架构的组网方式。

该方案将网络分层,每一层使用不同的交换机进行连接。

下面是图示:互联网|路由器A|交换机B|路由器B|交换机C|主机A主机B主机C在这个组网方案中,网络分成了两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局域网,使用交换机B 连接所有主机,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互联。

第二层级是连接互联网,使用路由器A 和路由器B进行连接,其中路由器B连接了交换机C,实现了与主机的连接。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1.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和路由器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的通信和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组网。

2.交换机2.1 交换机的定义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内部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它可以根据MAC地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2.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通过学习和建立MAC地质表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及目的地的查找。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目的MAC地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

2.3 交换机的类型- 传统交换机:只能工作在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 三层交换机:除了具备二层交换机的功能外,还能实现路由功能,工作在网络层。

- 无线交换机:用于无线局域网,支持无线设备的接入。

3.路由器3.1 路由器的定义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IP地质来转发数据包。

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数据的传输。

3.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学习和建立路由表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选择最佳路径。

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的IP地质查询路由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或目的地。

3.3 路由器的类型- 企业路由器:常见于企业网络,支持多种功能和接口。

- SOHO路由器:常见于家庭网络,功能简单,价格便宜。

- 核心路由器:用于大型网络的核心部分,带宽大,性能高。

4.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4.1 组网的基本原则- 分层结构: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

- 性能匹配: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 网络拓扑:采用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形、树型等。

4.2 组网示意图(在此插入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的图示)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名称和说明)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7.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提供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的示意图。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 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 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如何配置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详细指南,并附有具体实例和图解。

下面将按照章节细化介绍。

1.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1.1 交换机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2 路由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2.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与联系
2.1 三层交换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2 路由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前准备
3.1 设备检查与准备
3.2 网络规划与拓扑设计
4.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步骤
4.1 连接与登录交换机
4.2 设置管理IP地质
4.3 配置VLAN
4.4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功能
5.路由器的配置步骤
5.1 连接与登录路由器
5.2 设置管理IP地质
5.3 配置静态路由
5.4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6.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互通配置
6.1 网络互通的基本原理
6.2 配置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互联
6.3 配置路由器与其他网络设备的互联
7.实际案例分析与图解
7.1 案例一:简单局域网互通配置
7.2 案例二:跨网段通信配置
7.3 案例三:路由器的互联配置
附件:
本文档不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是一种将交换机和路由器两者功能集成在一起的网络设备。

它具备交换机的高速交换与路由器的一些路由功能。

2.路由器:路由器(Router)是用于将数据包在互联网络中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根据目的地IP地质来决定下一跳的路径,实现网络间的通信。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之图解完整版⒈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进行组网。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和重要的设备,它们起到了数据转发和连接不同网络的关键作用。

⒉交换机基础知识⑴交换机的功能:介绍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交换、数据过滤和广播控制等。

⑵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包括学习MAC地质、建立转发表和进行数据转发等过程。

⑶交换机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交换机,包括传统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堆叠交换机等。

⒊路由器基础知识⑴路由器的功能: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功能,包括数据路由、网络地质转换(NAT)和安全策略等。

⑵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解释路由器是如何进行路由决策和转发数据的,包括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等。

⑶路由器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路由器,包括边界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等。

⒋组网示例⑴组网拓扑图:展示使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组网的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网络、子网和终端设备等。

⑵配置交换机:说明如何配置交换机的端口、VLAN和链路聚合等功能,使其适应组网需求。

⑶配置路由器:指导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NAT等功能,实现网络互连和数据转发。

⒌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交换机配置示例:包括端口配置范例和VLAN配置示例。

- 路由器配置示例:包括静态路由配置示例和NAT配置示例。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以下是本文档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简要注释:- MAC地质: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唯一物理地质。

- 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的缩写,通过逻辑上的分割将不同的网络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网络中。

-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质转换的缩写,用于将私有IP地质转换为公共IP地质,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图解交换机路由器的组网与区别

图解交换机路由器的组网与区别

图解交换机路由器的组网与区别图解交换机路由器的组网与区别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

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

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

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

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

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拓扑图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

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

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

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和区别是什么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和区别是什么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和区别是什么号称网络硬件三剑客的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与路由器(Router)一直都是网络界的活跃分子,但让很多初入网络之门的菜鸟恼火的是,它们三者不仅外观相似,而且经常呆在一起,要想分清谁是谁,感觉有点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三剑客的工作原理一、集线器1.什么是集线器在认识集线器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中继器。

在我们接触到的网络中,最简单的就是两台电脑通过两块网卡构成“双机互连”,两块网卡之间一般是由非屏蔽双绞线来充当信号线的。

由于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信号功率会逐渐衰减,当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当两台电脑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时,为了实现双机互连,人们便在这两台电脑之间安装一个“中继器”,它的作用就是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的信号再继续传送。

中继器就是普通集线器的前身,集线器实际就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

集线器一般有4、8、16、24、32等数量的RJ45接口,通过这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成“中继”功能。

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器也叫做“Hub”。

2.集线器的工作原理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以图2为例,图中是一个具备8个端口的集线器,共连接了8台电脑。

集线器处于网络的“中心”,通过集线器对信号进行转发,8台电脑之间可以互连互通。

具体通信过程是这样的:假如计算机1要将一条信息发送给计算机8,当计算机1的网卡将信息通过双绞线送到集线器上时,集线器并不会直接将信息送给计算机8,它会将信息进行“广播”--将信息同时发送给8个端口,当8个端口上的计算机接收到这条广播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接收,否则不予理睬。

由于该信息是计算机1发给计算机8的,因此最终计算机8会接收该信息,而其它7台电脑看完信息后,会因为信息不是自己的而不接收该信息。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区别一、OSI网络协议七层结构(非IT专业仅了解即可)从低到高依次为:1、物理层——集线器、中继器2、数据链路层——交换机3、网络层——路由器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二、通常各自用途以前的局域网用集线器;现在的局域网用交换机;路由器具有更多功能。

1、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

优点:1)速度快2)增强网络整体性能3)集中控制缺点:比集线器成本高2、集线器:实际是中继器的一种,但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一般用于本网段转发数据。

优点:1)某条线路或节点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节点正常工作2)更改配线相对容易3)易于网络扩展4)集中管理5)提供中继器功能缺点:1)易出故障2)通信效率低3)保密性差3、路由器:连接对象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

优点:1)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连2)可配置成允许多条路由路径3)允许网络数据流控制4)允许如Internet的大型网络访问5)保密性强缺点:1)速度较慢2)比中继器、集线器成本高4、中继器:一般在单座建筑中使用,连接两局域网,用于降低信号损耗,延长传输距离。

优点:1)易于操作2)速度较快3)价格便宜4)可延长通信距离缺点:1)功能有限2)某些情况下管理能力有限三、局域网的组件选择内部小局域网以集线器为佳;协议相同网络以交换机为佳;内外网相连接以路由器为佳。

因此选择路由器组建家庭局域网相对较为合理,更可采用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上网。

====================================================== =========================================1,中继器是物理层上的网络互连设备,它的作用是重新生成信号(即对原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中继器(Repeater)又称重发器,是一种最为简单但也是用得最多的互连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图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应用
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

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

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

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

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

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拓扑图
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

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

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

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

但级联技术和堆栈技术也有所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交换机级联就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端口进行扩展,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单一交换机端口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离机房较远距离的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连接。

因为单段交换双绞以太网电缆可达到了100米,每级联一个交换机就可扩展100米的距离。

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任意级联,因为线路过长,一方面信号在线路上的衰减也较多,另一方面,毕竟下级交换机还是共享上级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用带宽,层次越多,最终的客户端可用带宽也就越低(尽管你可能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这样对网络的连接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从实角度来看,建议最多部署三级交换机,那就是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

这里的三级并不是说只能允许最多三台交换机,而是从层次上讲只能三个层次。

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不同端口的交换机都属于同一层次,所以每个层次又能允许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换机级联。

层级联所用端口可以是专门的UpLink端口,也可以是普通的交换端口。

有些交换机配有专门的级联(UpLink)端口,但有些却没有。

如果有专门的级联端口,则最好利用,因为它的带宽通常比普通交换端口宽,可进一步确保下级交换机的带宽。

如果没有则只能通过普通交换端口级联了。

通过级联端口进行级联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级联端口进行级联
而通过普通端口所进行的级联方法如下图所示。

注意它们之间不仅所用端口不同,所采用的电缆也不一样:采用级联端口进行的级联,需采用普通直通线;而采用普通端口进行的级联电缆为交叉电缆,就像两台主机对连一样。

至于交换机的堆栈,就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可以的,而是要具有堆栈模块的。

交换机的堆栈不是通过交换端口进行的,而是通过专门的背板堆栈模块,采用专门的堆栈电缆进行的连接。

而且要注意的是,
因为交换机堆栈通常是放在同一位置,连接电缆也较短,所以交换机的堆栈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扩充交换端口,而不是用于扩展距离的。

同时,交换机堆栈还可提高各实际使用的交换机端口可用带宽,因为它是把堆栈在一起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聚集在一起,这样交换机堆栈的总背板带就是几台堆栈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之和。

背板带宽提高后,如果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上了,这一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也是有效果的,因为不可能每时每刻每个端口都同时通信),但如果有交换机端口空余,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它可充分利用交换机的所有带宽。

堆栈连接如下图所示。

堆栈连接
交换机的堆栈连接端口通常是又排D形插孔的,一个交换机有两个这样的端口,分别标有“UP”和“DOWN”字样(如上图所示),表示对应用于向上和向上堆栈连接的,不能接错。

三、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
前面我们介绍到,三层交换机也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子网的连接。

但要注意的是,它的路由功能相对路由器来说还是要弱许多的。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只能用于同一类型的网络互联,而且通常只是局域网子网之间的互联,并不能把局域网与广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起来,因为三层交换机所支持的路由协议非常有限,毕竟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

我们知道,在局域网上,二层的交换机通过源MAC 地址来标识数据包的发送者,根据目的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对于一个目的地址不在本局域网上的数据包,二层交换机不可能直接把它送到目的地,需要通过路由设备(比如传统的路由器)来转发,这时就要把交换机连接到路由设备上。

如果把交换机的缺省网关设置为路由设备的IP 地址,交换机会把需要经过路由转发的包送到路由设备上。

路由设备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自己的路由表,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转发路径,路由设备把该数据包转发到其它的网段上,否则,丢弃该数据包。

专用路由器昂贵、复杂、速度慢、易成为网络瓶颈,因为它要分析所有的广播包并转发其中的一部分,还要和其它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而且这些处理过程都是由CPU 来处理的(不是专用的ASIC )。

第三层交换机既能像二层交换机那样通过MAC 地址来标识转发数据包,也能像传统路由器那样在两个网段之间进行路由转发。

传统路由器采用软件来维护路由表,而三层交换机是通过专用的ASIC芯片来处理路由转发的。

与传统路由器相比,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速度一般要快十倍或数十倍。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如下图所示。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
路由器的局域网连接
大家都知道,路由器可以连接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如因特网),但却忽略了一路由器的另一个应用,那就是它的局域网连接功能。

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可参见拓扑图图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

路由器的作用因不同的路由器类型而定,我们常说的路由器通常是指边界路由器,就是位于不同类型网络的边界,如拓扑图图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所示。

还有一种路由器,它设计的目的就不是用于不同类型网络的连接,而是用于同为局域网的不同局域网或不同子网之间的连接,这就是“中间节点路由器”。

它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与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连接图相比,只是用中间节点路由器接替了原来的三层交换机。

中间节点路由器连接
“边界路由器”处于网络边界的边缘或末端,用于不同网络路由器的连接,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路由器的类型。

如前面介绍的互联网接入路由器和后面要介绍的VPN路由器都属于边界路由器。

这类路由器所支持的网络协议和路由协议比较广,背板带宽非常高,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以满足各类不同类型网络(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

而“中间节点路由器”则处于局域网的内部,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起到一个数据转发的桥梁作用。

中间节点路由器更注重MAC地址的记忆能,要求较大的缓存。

因为所连接的网络基本上是局域网,所以所支持的网络协议比较单一,背板带宽也较小,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性价比,适应一般企业的随能力。

它与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相比,在路由功能上肯定比三层交换机的强,但在局域网这种数据交换频繁的网络中,采用中间节点路由器来进行局域网的连接,网络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如果所连接的局域网或子网较多、网络互访不是很频繁、路由较复杂的环境中,最好采用中间节点路由器连接方案。

但在少数子网连接、网络间互访频繁的环境中,最好还是采用三层交换机连接方式。

而且还可节省设备投资,因为三层交换机不仅具有满足应用需求的路由功能,还可当作交换机用,连接许多网络设备。

交换机的VPN应用
现在许多交换机设备厂商都开始提供支持VPN通信的交换机,在这其中又以3COM公司的隧道交换机VPN方案最为典型,功能也最为强大。

它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