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中国统一事业上的历史功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期2006年2月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ns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9No.1

Feb.,2006张学良在中国统一事业上的历史功绩

傅金亭

(鞍山科技大学政法系,辽宁鞍山 114044)

摘 要:在抗日爱国和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张学良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易帜,实现国家

统一;干预中原大战,再造国家统一;发动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直到晚年,仍心系

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关键词:张学良;抗日;爱国;统一;反对分裂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4410(2006)01 0073 04

张学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爱国思想的特点是:强烈的抗日爱国信念和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情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他短短8年的政治生涯中,1928年,力主东北易帜,结束了北洋军阀16年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统一;1930年,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结束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再造国家统一; 1936年,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这三件大事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建立了名垂千古的历史功绩。他身陷囹圄50多年,爱国之心不改,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反对分裂,企盼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其情十分感人。

1 力主东北易帜,实现国家统一

1928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这时候,年仅28岁的张学良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需要他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是日本的威胁和利诱,他们逼迫张学良搞 东北自治,以达到他们控制中国东北,进而建立 满蒙帝国的目的。他们反对东北易帜,威胁如果张学良要归服国民党,改旗易帜, 大日本也决不会坐视[1]。进而又进行赤裸裸的利诱,声称 张将军如果有雄心壮志,在东北建立一番大事业,日本决意全力支持[1]。张学良的日本顾问土肥原更加无耻,竟然劝说张学良当满洲的皇帝。其次,南京国民政府不断派人劝说张学良易帜,实现全国统一。另外,东北军内部意见不统一,张作相、杨宇霆等老派人物反对易帜,认为那样东北就会进退失据,听凭蒋介石摆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张学良从抗日爱国思想出发,做出正确判断,毅然决定东北易帜,实现国家统一。1928年7月1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军事行动,7月10日,张学良派人面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表示服从三民主义,希望国家统一。这期间,日本多次出面干涉,宣称将以武力制止或将发生重大事件,张学良不为所动,毅然于1928年12月29日,东北三省全部易帜,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张学良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和内部阻力,坚持东北易帜,这是与他强烈的抗日爱国思想与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爱国情怀分不开的。他认为 东北地处边陲,日本窥伺已久,如欲抵制外侮,必须国内统一,他还认为 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希望转弱为强,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免遭 豆剖瓜分的局面[2]。他的妻子赵一荻说得更清楚: 所以当他的父亲在皇姑屯被日本谋杀之后,他就放弃他的地位和权力,毅然易帜与中央合作,使国家能够统一,希望全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3]

收稿日期:2005 07 22。

作者简介:傅金亭(1941-),男,山东德州人,教授。

张学良1928年底发动的东北易帜,不是中国内战史上的 势穷来归 或变节起义,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在世界历史上也鲜有其俦。1928年易帜时,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有陆军20万,张学良却拥有陆军30万,有中国最大的能生产重迫击炮的兵工厂。张学良的海军占当时全国海军吨位的70%,空军有作战飞机120余架。一句话,东北军的实力乃是全国最强的。由此更可以看出张学良抗日爱国感情的浓烈,以及坦荡无私的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爱国情怀。

东北易帜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是张学良爱国思想第一次有影响的实践行动,是张学良成长为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标志。东北易帜结束了北洋军阀16年的黑暗统治,实现了从清末以来的国家统一,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东北易帜,求统一、求抗日的历史诉求,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张学良为追求中国统一,写下的绚丽一笔。

2 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再造国家统一

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召开编遣会议,企图用军队整编的手段削弱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个集团军的兵力,于是蒋介石与阎、冯、李的矛盾激化。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一百多万兵力,在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到长沙,北及河北,绵延千里的战场上殊死搏斗,造成了庐里丘墟、尸横遍野的惨象。这是辛亥以来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内战。

开战前后,拥兵数十万,雄居东北的张学良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双方对张学良极力拉拢,频频派人游说,纷纷以高官厚禄相许,争相求其相助。对此,张学良不为所动,他从抗日爱国统一的思想出发,积极进行政治调停。1930年3月,内战危机日益严重之时,张学良发表通电, 当此之时,若不各捐成见,共息争端,势必至元气亏竭,根本动摇。而外人之环伺我侧者,求其大欲,亦遂起而乘之,自亡人亡,不演成灭国灭种之惨剧不止。 [4]

张学良的呼吁未能制止内战的发生,1930年4月,内战终于爆发,内战之火愈燃愈烈,张学良决定武装调停。1930年9月15日,张学良召开东北方面最高会议,做出出兵调停的决定。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护中央、呼吁和平的 巧电 ,随即派东北军12万人入关助蒋,从而使已进行半年多的内战立即停止,中国再次出现统一的局面。

张学良为什么拥兵助蒋实现统一?第一,这是抵御外侮的需要。张学良在1930年9月15日东北最高全体会议上说: 不过目前国事日非,如非国内统一,更不足以对外。我们为整个大局计,必须从速实现全国统一,早停内战。 [4]第二,对蒋、冯、阎等新军阀进行分析的结果。他认为 阎、冯二氏的为人,一向反复无常,事如有成,二人亦可能决裂!!蒋介石亦系一阴谋的野心家!!他与我们,亦无特殊的关系。 [4]那么,他为什么出兵助蒋统一呢?他说: 谁能统一中国,我就拥护谁。蒋先生有理论,有能力,是个领袖人物。三民主义有一民族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讲得好。咱们不能等人家侵略进来再拥护统一,那时候再请求中央支持就来不及了。 [4]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分析虽有一定局限性,但他为了抵抗外来侵略,拥护国家统一而助蒋,出发点仍是爱国主义的;就蒋、冯、阎谁能统一中国而言,就当时的历史情况看,张学良的分析也大体是正确的。第三,不忍看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在1930年9月18日发出的呼吁和平的 巧电 中说: 战端一起,七月于兹,庐里丘墟,人民涂炭,伤心惨目,讵忍详言!战局倘再延长,势必至民命灭绝,国运沦亡,补救无方,追悔何及,此良栗栗危惧者

也 [4]。 巧电 发布后,张学良对天津∀大公报#驻沈阳特派记者胡政之发表谈话说: 今日兵连祸结,徒苦吾民,而双方绝对的胜负,似均无大希望,故余不得已而被迫出兵干涉。 [4]总之,张学良出兵助蒋干预中原大战是他抗日爱国思想和追求国家统一情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突出表现。

有人认为,张学良武装干预中原大战,其结果是帮助国民党、蒋介石统一,没有什么进步意义,这是脱离当时历史条件,脱离张学良个人条件的非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是不对的。3 发动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爱国统一思想的升华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张学良由于判断错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大片国土沦∃74∃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