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规范(仅供参照)

合集下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疗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疗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疗常规本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约有70%的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这种抗体能被吸附于正常人血小板表面上,引起正常人的血小板减少。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多数突然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腮腺炎等。

预防接种也可为诱发因素。

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皮肤紫癜、瘀斑,鼻衄和齿龈出血最为多见,也有便血、尿血。

颅内出血罕见。

多量出血时可现贫血。

肝脾和淋巴结多不肿大。

临床多见为急性型;慢性型起病相对缓慢,病程超过6个月。

(二)实验室检查多次检查血小板减少(<100×109/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失血后贫血则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

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增多或正常,产生血小板的成熟型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成簇少见,提示血小板成熟障碍。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与补体测定(PAIgM、PAIgG、PAIgA、PAC)阳性率高达90%以上,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三)宜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因血小板减少出现紫癜,骨髓检查有鉴别价值。

【处理要点】(一)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减少抗体产生。

一般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出血控制后剂量递减,疗程为4-8周。

出血严重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若出血控制,而血小板计数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则不必长期应用激素。

(二)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或长春新碱等(四)脾切除慢性型病程半年以上,长期依赖激素或血小板始终<40×109/L又伴出血倾向者,可考虑切脾手术,年龄一般掌握在4岁以上。

(五)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球可封闭网状内皮系统,阻抑对血小板的破坏,适用于急重型,疗效显著,但持续作用时间仅2周,可供抢救急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一、临床表现偶见病例因注射活疫苗后发病,多发生于注射后15-35天。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6个月)与慢性(>6个月)两型。

小儿时期多为急性ITP。

急性期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常患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病例无明显年龄高峰但多见于学龄期,多数发病潜隐,出血症状较轻,约10%患儿是由急性转为慢性。

也可依照病情分为四度:①轻度:50×109/L<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只在外伤后出血;②中度:25×109/L<血小板≤50×109/L,尚无广泛出血;③重度:10×109/L<血小板≤25×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④极重度:血小板≤10×109/L,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ITP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状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四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儿以大量鼻衄(约占20%-30%)或齿龈出血为主诉。

常见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

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

偶见肉眼血尿。

约1%患儿发生颅内出血,成为ITP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辅助检查(一)血常规:周围血中最主要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严重。

其余两系基本正常,偶有失血性贫血。

(二)骨髓涂片: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目前普遍认为它是由于体内产生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迅速从循环中清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据临床特征可将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儿童ITP多表现为急性型,且大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仅10%左右的患儿发展为慢性ITP。

成人ITP中约80%为慢性型。

【临床表现】1.出血症状以四肢及躯干皮肤淤点和淤斑为主,常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

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泌尿道等内脏出血,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危及生命。

2.体检一般无脾脏肿大。

3.临床类型(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以往可无出血史,常于感染、服药、接种疫苗后突然发病,可有畏寒、发热,继之出现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大多低于20×109/L。

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分类以未成熟者居多,体积小,无颗粒,血小板形成显著减少或无血小板形成。

(2)慢性型:以女性居多,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20〜40岁成人。

起病一般较隐袭,很少有前驱感染等病史,病程一般在半年以上,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

血小板计数大多在(20〜80)×109/L 之间。

典型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以无血小板形成的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形成明显减少。

【诊断要点】ITP的诊断是除外性的,其诊断要点如下:1.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

3.骨髓检査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但个别患者骨髓表现为低巨核细胞性。

骨髓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再生障碍与造血异常。

4.以下5项中应具有其中1项:(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2)脾切除治疗有效;(3)抗血小板膜特异性抗体阳性;(4)血小板寿命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免疫性疾病(如SLE与抗磷脂综合征)。

6.重型ITP的标准:(1)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2)血小板计数<10×109/L。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一、概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

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

血浆中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异常释放的超大分子VWF(UL-VWF)不能及时降解,UL-VWF可自发结合血小板,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症候群。

根据ADAMTS13缺乏机制不同,TTP分为遗传性TTP(cTTP,又称为Upshaw-Schulman综合征)和免疫性TTP(iTTP)。

cTTP系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血浆ADAMTS13活性缺乏,常在感染、炎症或妊娠等促发因素下发病。

cTTP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表现为纯合子型或双重杂合子型。

iTTP系因患者体内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抑制ADAMTS13活性(中和抗体)或与ADAMTS13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加速ADAMTS13在体内清除。

iTTP多无明确原因(即原发性),也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i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cTTP较为少见,仅占总例数的5%,但在儿童和孕妇患者中cTTP却占到25%~50%。

二、临床表现国外资料显示,TTP年发病率为2~6/百万,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但部分cTTP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多数TTP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少数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感染、妊娠等是诱发TTP常见的原因,女性cTTP 患者常在妊娠早期出现疾病发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_修订草案_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_修订草案_

( 10~ 15) 109/ L 的 初始治 疗患者 采用。 疗效一般出现于开始用药 后 2~ 8 周, 如
特别适用于将要行外科或拔牙手术和可 用药 6~ 8 周无 效则停 药。有效 者可 持
能有威胁 生 命 的严 重 出血 者。( 2) IVIG 续用药至 6~ 12 周。主要副作 用有骨 髓
0. 4 g/ ( kg d) , 静 滴, 连 用 5 天 ( 或 IVIG 抑制、脱发、出 血性 膀胱 炎。( 3) 长春 新 0. 8 g/ ( kg d) , 静 滴, 连 用 2 天, 或 2 g/ 碱 1. 5 mg/ m2 或 0. 05 mg/ kg, 每周 1 次静
( kg d) 静滴 1 天) , 后改 泼尼松 口服其用 滴, 连续 4~ 6 次。主 要副 作用 有 脱发、
法及 疗 程 见本 文 [ 三、治 疗( 一 ) 急 性型 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
2.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应用( 1) ] 。 用 IVIG
5 其它药 物: 可 酌情选 用: ( 1) 达 那
脾切除术后处理: ( 1) 术 后血小板升 至 1 000 109/ L 者, 应 给阿 司 匹林 或潘 生丁, 防止血栓形成。( 2) 应 定期给长效 青霉素、免疫球 蛋白注 射, 预 防感染 至 5 岁以后。5 岁 以上 患 者, 酌 情给 予 上述 治疗。
四、疗效评定标准 1 治 愈: 出 血 消 失, 血 小 板 数
注: 原始粒细胞分期: FAB 标准将骨髓中原始细 胞分为 型和 型, 其中 型原始粒 细胞 与我国的传统概念相似, 型原始粒细胞为 型原始细 胞中有少数嗜天 青颗粒。根据国 内多 数专家的意见, 凡原始细胞中出现了嗜天青颗粒即为早幼 粒细胞, 这样较 易掌握, 也利于 标准 统一。故考虑用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的百分率代替 FAB 中原始细胞的百分率。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 2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规范(2019 年版)一、概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儿童年发病率约为 4~5/10 万,高于成人患者。

常有 2~4 周前的前驱感染或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部分患儿仅有血小板减少,没有出血症状;部分患儿可有明显的乏力症状;威胁生命的严重出血少见,如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 。

儿童ITP 是一个良性自限性疾病,80 的病例在诊断后12 个月内血小板计数可恢复正常,仅约20左右的患儿病程持续 1 年以上。

ITP 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 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

阻止血小板过度破坏和促进血小板生成已成为ITP 现代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适用范围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儿童原发性ITP。

不包括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和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类疾病。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比较贴切的描述是:在建康儿童身上发生单纯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形态、功能无异常)以及与之有关的临床出血表现。

仅有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出血表现:以皮肤和粘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

偶有颅内出血,是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除非有持续或反复活动性出血,否则不伴有贫血表现;没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通常不伴发热等感染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至少 2 次血常规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除确定血小板数量外,需要做血涂片复核血小板数目,检查血小板形态(如大血小板、小血小板或血小板内颗粒情况)、白细胞(数量、形态和包涵体)和红细胞(数目、形态),有助于与其他非ITP 性血小板减少类疾病甄别,如假性血小板减少、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和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诊断和治疗_贾苍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诊断和治疗_贾苍松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Oct.2009Vol.24No.10继续医学教育专栏文章编号:1005-2224(2009)10-0814-0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诊断和治疗贾苍松,胡莎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B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治疗Keywords :idia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dignosis ;treatment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610041电子信箱:jiacangsong@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国内统计ITP 占儿童出血性疾病的25.1%,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为主要临床特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ITP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紊乱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最受关注。

现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 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 病毒和肝炎病毒等。

病毒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为:(1)病毒可能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2)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使其破坏增多;(3)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或激活补体导致血小板破坏;(4)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它,将血小板当成异物清除。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药物介导(如利巴韦林、肝素、萘普生、卡马西平等);疫苗相关(如乙肝病毒疫苗、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腮腺炎、风疹混合疫苗、流感疫苗等),少数患儿也可无任何诱因而发病。

2临床分型2.1按病程长短分型一般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皮肤、粘膜出血情况,月经情况,有无内脏出血表现;2.发病前药物使用情况,有无感染、皮疹、结缔组织病和神经系统症状;3.疫苗接种史;4.强的松使用情况和疗效。

【相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神志、脑膜刺激征、有无脾大;2.紫癜的分布和有无其他皮疹,口鼻出血情况以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实验室检查: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2.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血块回缩时间;3.必要时可查血小板功能、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4.骨髓象;5.有条件者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及血小板寿命;6.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如疑伴有溶血性贫血应查Coombs试验;7.肝脾B型超声波。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1.广泛的皮肤粘膜及/或内脏出血;2.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3.脾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1)泼尼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PAIgG增多;(4)PAC3增多;(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6.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鉴别诊断:1.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尤其是药物性、感染性和结缔组织病所致者。

2.Evans综合征。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原则】1.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的药物,一般用泼尼松口服,常用剂量为1~2mg/kg/d;待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逐渐减量维持;血小板严重减少的病例,可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1g/d共3天;2.免疫抑制剂:用于部份顽固病例,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硷、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3.脾切除;4.严重出血者应输浓缩血小板悬液;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6.血浆置换。

【疗效标准】1.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治愈;2.良效: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维持2个月以上;3.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4.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10:D69.3)二、定义:是一组因外周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三、诊断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病史;2、体格检查: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脾不大或轻度肿大;3、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4、骨穿检查。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1)对症治疗,包括止血(止血敏2.0/天、去氨加压素12ug/天),必要时输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2)一般情况下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30—60mg/天分次或顿服,根据病情可选用甲泼尼松80mg~500mg/天滴注);(3)有条件者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d 连用5天);2、难治性ITP治疗药物选择:(1)免疫抑制治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脾切除疗效不佳者,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或脾切除禁忌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主要药物:①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

除具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每次1mg,每周一次,静脉注射,4~6周为一疗程;②环磷酰胺:50~100mg/天,口服,3~6周为一疗程,出现疗效后渐减量,维持4~6周,或400~600mg/天静脉注射,每3~4周一次;③硫唑嘌呤:100~200mg/天,口服,3~6周为一疗程,随后以25~50mg/天维持8~12周,可致粒细胞缺乏,宜注意;④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

250~500mg/天,口服,维持量50~100mg/天,可持续半年以上;⑤霉酚酸酯(MMF):难治性ITP可试用,0.5~1.0/天,口服,要注意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抗CD20的人鼠嵌合抗体,375mg/m2静注,可有效清除体内B淋巴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生成,有人认为可替代脾切除;⑦其他:达那唑,为合成的雄性激素,300~600mg/天,口服,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2)如上述治疗欠隹,有条件可血浆交换,连续3次以上,每次置换3000ml血浆,也有一定疗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 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
二、糖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80%, (一)作用机制①减少自身抗体及减轻抗原抗体
反应;②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 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二)常用泼尼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 (三)治疗时机 血小板小于30×109/L。
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鉴别诊断
本病的确诊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MDS、 白血病、SLE、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本病与过敏性紫癜不难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糖皮质激素 三、脾切除 四、免疫抑制剂治疗 五、其他 六、急症处理
一、一般治疗
根据病程长短,ITP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 型两型。
(一) 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少数为成人。多数患者在发 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 免疫接种史和服药史。起病急骤,可有发 热、畏寒,继之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分 布不均,以下肢为多。出血症状较重,黏 膜出血表现为鼻和牙龈出血、口腔黏膜血 疱,胃肠道出血和月经过多也颇常见。
适用于: ①血小板低于 20×109/L者; ②出血严重、广泛者; 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 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六、急症的处理
(一)血小板输注 (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静脉滴注,
4-5日为一疗程。1个月后可重复。作用机制与Fc 受体封闭、抗体中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廓清 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三)血浆置换3-5日内连续3次以上,每次置换 3000m1血浆,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浆中的PAIg。 (四)大剂量甲泼尼龙lg/d,静脉注射,3-5次为 一疗程,可通过抑制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 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是因免疫因素造成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为皮肤淤斑或“乌青块”,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四肢远端;有口、鼻出血及女性月经过多。

临床上一般将rr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以2~6岁儿童为主,无性别差异,后者则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1)血小板(PLT)计数:减少,急性型可在20×109/升(/L)以下,慢性型可在(30~80)×109/升。

(2)血小板(PLT)寿命:缩短是PLT破坏的直接依据。

(3)血小板(PLT)相关抗体及补体测定:PAIgG、PAIgA、PAIgM、PAC3测定,均可增高;治疗有效时,PLT 回升,其相关抗体及补体则下降。

(4)出血时间和血块收缩试验测定:前者延长,后者收缩不良。

(5)骨髓象检查:如见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则支持本病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检查项:1. 血小板(PLT)2. 血常规化验报告单3. 华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仪(CELL-DYM3500型血球分析仪)报告形式4. 骨髓巨核细胞及分类5. 骨髓象分析6. 出血时间(BT)7. 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小板(PL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100~300)×109/升(旧制单位:10万~30万/mm3)【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血常规化验报告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2。

表1-2 XX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血)门诊号____检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 结果:性别____年龄____ 血红蛋白:60g/L 血型:A诊断——血小板:40×l09/L标本——出血:5分凝血:2分目的——白细胞:18×109/L中性:84% 淋巴: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核:1% 酸性:1%送检日期年月日碱性:0%送检医师其他____收到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报告日期__年__月__日检验者:华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仪(CELL-DYM3500型血球分析仪)报告形式(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3。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出血的缓急、程度和部位。

3. 有无神经系统症状。

4. 发病前期有无感染史,治疗经过及反应。

检查1. 入院后1小时内完成体检;重症15分钟完成体检。

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应注意颅内出血的症状及体征。

2. 实验室检查:血象及出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检查。

诊断1.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2. 应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败血症等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防治感染。

大量出血时可予输血,必要时输浓缩血小板。

2.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

如出血已控制,应逐渐减量。

疗程4 周左右。

3. 止血药物及辅助生血小板药: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保留、安络血、止血敏可有止血作用。

恢复期可加用氨肽素、利血生等,可能有利于血小板恢复。

7.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疗效标准1. 治愈: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100×109/L,持续3 个月以上无复发。

2. 恢复: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100×109/L,观察尚不足2个月。

3. 好转:出血症状消失或好转,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增加>20×109/L,但未达到100×109/L,连续检查和观察2周以上。

4. 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者,至少观察4周以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因外周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临床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特发性者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1.急性型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80%以上,发病前有病毒感染病史。

全身皮肤淤点、紫癜、淤斑,可有血泡及血肿形成。

鼻衄、龈血多见。

BPC<20×109/L,可有内脏出血,严重可有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2.慢性型起病隐袭,多为皮肤、黏膜出血,大出血少见,长期出血可有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急性型血小板多低于20×109/L,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

2.骨髓象: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3.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4.PAIgGs及PAC3水平升高。

【诊断要点】1.诊断标准(1)多次化验血小板<100×109/L。

(2)脾脏不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

(4)以下5条中应具备1条①强的松治疗有效;②切脾治疗有效;③PAlgG增高;④PAC3增高;⑤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2.分型(1)急性ITP①临床起病急,一般发病前1~3周多有感染史,常见儿童,多呈自限性,治愈后至少6个月内不复发。

②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常低于20×109/L,血小板寿命显著缩短。

(2)慢性lTP①临床起病多缓慢,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长,多迁延不愈。

②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多为(30~80)×109/L。

【鉴别诊断】1.Evans综合征:是ITP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

2.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前有服药史或有原发病,特别是自身免疫病如约有1/3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秀完整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秀完整版】
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过度吞噬破坏 糖常皮用质 泼皮尼质松激1m素g/:kg近·d 期有效率约为80%
男女发病率相近,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
细胞毒T细胞直接破坏血小板 重治症疗I或TP增:加指现血有小治板疗<的10药×物10剂9/量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了新的出血症状,需要用其他升高血小板药物
ITP国际工作组报告——ITP命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immune(免疫性)”以强调本病由免疫介导而发病,避免使 用“idiopathic(特发性)”
“purpura(紫癜)”一词认为不合适,因为许多患者仅有血小 板减少,并无出血体征
诊断要点:
至少2次血小板数量减少 脾脏不增大 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国内专家共识 ITP的分型
新诊断的ITP:指确诊后3个月以内的ITP患者。
持续性ITP:指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 ITP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 不能维持完全缓解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I脾TP切国除际:工有作效组率报近告期—7—0%I-T90P%病,因远分期类40%-50%
与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用量 常用泼尼松1mg/kg·d 糖皮质皮质激素:近期有效率约为80%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体颅积内变 出小血,可胞致浆剧内烈颗头粒痛减,少意,识幼障稚碍巨,核为细本胞病增致加死的主要原因
50%-70%患者血浆、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 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
“immune(免疫性)”以强调本病由免疫介导而发病,避免使用“idiopathic(特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

ITP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无差别。

ITP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新诊断、持续性(持续时间在3~12个月)及慢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2个月)。

成人典型病例一般隐匿起病病,病前无明显的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史,病程多为慢性过程。

儿童ITP一般为自限性,约80%的患儿在6个月内自发缓解。

基本信息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英文名称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英文别称
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auto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
就诊科室
免疫科
常见发病部位
下肢,上肢远端
常见症状
皮肤出血点
病因
目前认为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也未完全阐明。

儿童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包括疱疹病毒、EB病
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

通常在感染后2~21天发病。

育龄期女性慢性ITP发病高于男性,妊娠期容易复发,提示雌激素可能参与ITP的发病。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

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

ITP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在20~50×10/L之间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少数为自发性出血,如淤斑、淤点等,血小板数小于20×10/L,有严重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小于10×10/L,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查体通常无脾大,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大,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儿童急性ITP在发病前1~3周可有呼吸道感染史,少数发生在预防接种后。

起病急,少数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

皮肤淤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

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齿龈,口腔可有血疱。

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不到1%的患儿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如患者头痛、呕吐,则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

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少数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示只有血小板减少而其他各系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由于失血导致缺铁,可伴有贫血。

单纯ITP网织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

2.外周血涂片
需排除由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凝聚而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出现破碎红细胞应除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综合征。

出现的巨血小板或微小血小板需考虑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3.骨髓涂片
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有时正常,较为突出的改变是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衡,胞质中颗粒较少,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

4.艾滋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
对考虑ITP的成人患者均应进行HIV和HCV检查,HIV及HC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有时很难与原发性ITP患者相鉴别。

5.免疫球蛋白定量
多测定血清IgG、IgA、IgM水平。

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常提示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或选择性IgA缺陷症。

诊断
目前ITP的诊断仍是临床排除性诊断。

其诊断要点如下:①至少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②脾一般不大;③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
④需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鉴别诊断
由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部分也属于免疫性,与ITP较难鉴别,应仔细询问服药史;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本病相似,应调查家族史,必要时检查其他家庭成员加以区别;
结缔组织病早期的表现可能仅有血小板减少,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伴有血栓形成者注意抗心磷脂综合征,应询问流产史及检测抗磷脂抗体加以鉴别;伴有溶血性贫血者应考虑Evans综合征;此外尚需与脾功能亢进、血栓性微血管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ITP的治疗应个体化。

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50)×10/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L者通常应予治疗。

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1.ITP的初始治疗
(1)糖皮质激素。

(2)重度患者可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3)国外可使用抗Rh(D)免疫球蛋白。

2.ITP的二线治疗
(1)可供选择的二线治疗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长春生物碱、骁悉等。

(2)脾切除术。

预后
儿童ITP属良性疾病,少数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死亡率不到1%。

成人ITP自发缓解者很少,约1/3的患者对激素及脾切除无效,这些患者常常迁延不愈,约5%的患者可死于颅内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