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
2.2 糖
• (1)助呈色作用:在腌制时还原糖能吸收氧而防止肉品 脱色;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能量,使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 盐,加速NO的形成,使发色作用更佳 。
• (2)增加嫩度,提高得率:由于糖类的羟基均位于环状 结构的外周,形成内部为疏水性,外周为亲水性的结构, 能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出品率;糖易氧化成酸,使肉的 酸度增加,利于胶原结构的膨润和松软,从而提高肉的嫩 度。
met Mb (Fe3+) + NO →
met Mb NO →Mb NO
注意:
• 尽管亚硝基肌红蛋白是腌肉的正常色 素,但如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过大,特 别是在较低的pH值环境下,亚硝基肌 红蛋白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反应,形成 绿棕色的色素蛋白—nitrihaemin。
• 人们把这种原因引起的褪色称之为亚 硝酸钠灼伤(nitrite burn)。
• (3)调味作用:缓和咸味,助鲜味。
(4)产生风味物质:与(含硫)氨基酸 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羰 基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 味。
(5)促进发酵进程:可作为微生物的营 养物质,促进发酵肉制品发酵进程的 进行。
2.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nitrate and nitrite)
(1)具有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及其他许多类型的 腐败菌生长的作用。
• 从发色的角度出发,130 mg/kg的 添加量就足以形成良好的色泽。
二甲基亚硝胺的形成
2.4 磷酸盐(phosphates)
常用的磷酸盐主要有以下三种: • 三聚磷酸钠 •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STP)、
• 六偏磷酸钠 •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SHMP)、
• 焦磷酸钠(Sodium Pyrophosphate SPP)
4 影响腌肉色泽的因素
4.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添加量
• 用量不足时,腌肉的颜色淡而不均, 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会迅速褪色。
• 添加量过大时,过量的亚硝酸根除 了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外,又能使血 红素中的卟啉环的α—甲炔键硝基 化,生成绿色的衍生物。
• 为了确保安全,我国规定在肉的腌制 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为 150mg/kg。
余的亚硝酸盐反应,减少亚硝胺的 形 成 。 有 研 究 报 告 称 550mg/kg 的抗坏血酸盐可以减少亚硝胺的形 成。
(3)抗坏血酸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可稳定腌肉的 颜色和风味。
(4)抗坏血酸有利于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 因而加快了腌制的速度。
3 腌肉的呈色机理
3.1 硝酸钠在肉中存在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如假单胞杆菌) 或添加的微球菌和片球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钠。 NaNO3 → NaNO2
• 2.1 食盐
• (1)调味( 2.0~ 2.5%):蛋白质、脂肪等具有鲜 味的成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中才能体现出 来;
• (2)防腐:①脱水作用:较高的渗透压,造成微 生物质壁分离;②毒性作用:微生物对Na+很敏感, 它能与细胞原生质中的阴离子结合,因而对微生物 产生毒害作用,Cl-也可以和细胞的原生质结合,促 使细胞死亡;③抑制酶活性:食盐分子可与微生物 蛋白酶分子中的肽键结合,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分 解作用;④造成缺氧环境。
的羧基,因羧基静电作用使蛋白质结构松驰,提高保水性。
2.5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
(1)抗坏血酸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游 离的NO,而抗坏血酸被氧化成脱氢抗 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
asc.
acid
+
2HNO2→dehydroasc. acid + 2NO + 2H2O
(2)抗坏血酸及其钠盐与亚硝酸盐 有较高的亲和力,其可与腌肉中剩
(2)具有良好的呈色作用。 (3)抗氧化作用(由于它们的还原性),能延缓腌肉腐败。 (4)有助于腌肉特殊风味的产生,如果不添加硝酸盐,那
么腌肉制品仅带有咸味而已,同时可抑制蒸煮味的产生。
Biblioteka Baidu
亚硝酸盐的不利方面:
• 亚硝酸钠的毒性:LD50 为 220mg/kg。
• 亚硝酸钠能与肉中的二级和三 级胺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 (nitrosamines)。业已证实, 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3)保水作用:食盐中的Na+和Cl-可经与肉中的蛋白质分结 合,在一定条件使其立体结构发生松驰,因而保水性增强。 此外,食盐使肉的离子强度提高,肌球蛋白溶出量增多, 加热后形成凝胶结构,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研究表明, 食盐浓度为4.6--5.8%时保水能力最大,但此时咸度过高, 所以通常以添加磷酸盐来提高保水性。
肉制品加工方法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肉制品加工理论 腌腊制品 酱卤制品 肉干制品 烧烤制品
第一节 肉制品加工理论
一、腌制
1 腌制的概念
肉的腌制是指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 并添加硝酸钠(钾)或亚硝酸钠 (钾)、糖和香辛调味料等腌制材料 对肉类的人工处理过程。
2 腌制剂成分及其作用
肉制品中使用磷酸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肉的保水性,减 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也保持了肉的柔嫩性,提高出品 率。其保水机理如下:
(1)提高肉的pH值。 (2)提高肉的离子强度(ionic strength,IS)。 (3)解离肌动球蛋白为肌球蛋白(保水能力强)和肌动蛋白。 (4)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钙镁),使肌肉蛋白游离出更多
形 成 亚 硝 基 高 铁 肌 红 蛋 白 (nitrosylm
etmyoglobin)中间产物。
3.5 亚硝基高铁肌红蛋白(nitrosylmetmyoglobin) 在肉中 蛋 白 质 本 身 的 或 是 添 加 的 还 原 剂 的 还 原 体 系 (Vc 、 -SH 、 NADP+等还原性辅酶)的作用下,快速的降解为亚硝基肌红 蛋白。
3.2 NaNO3然后亚硝酸盐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亚硝酸。 • NaNO2 + CH3CHOHCOOH →
HNO2 + CH3CHOHCOONa
3.3 在溶液中,亚硝酸是不稳定的,通 过下述可逆反应解离。
• 3HNO2 → H+ + NO3- + 2NO + H2O
3.4 一氧化氮首先与高铁肌红蛋白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