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 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 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 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 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 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论语》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 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孔子试讲教案

孔子试讲教案

孔子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孔子试讲教案课题:孔子与儒家思想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贡献;2. 介绍和讨论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3. 培养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总结孔子的生平和贡献;2. 理解和分析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3. 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准备:1. 随堂录像或图片资料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事迹;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学生手册;4. 分组讨论题目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孔子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引述孔子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使用随堂录像或图片资料展示孔子的生平和事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孔子的生平、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系。

2. 强调孔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3. 解释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如仁、礼、孝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讨论题目卡片,每组选择一个讨论题目。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思考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反思并总结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的观点和见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3. 结合实际例子,讨论如何运用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分发学生手册,包含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并交回答卷进行评估。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孔子的视角,写一篇短文,讨论他们自己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2. 解答学生关于作业要求和内容的疑问。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用孔子的名言和展示相关资料,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得到了积极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交互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年月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

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

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

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要求: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兴办私学的简要情况;了解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及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

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选修四专题二第一节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选修四专题二第一节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
儒家学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 (1)时代因素: 创立的?
①处于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②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出现 (2)历史传统:“儒”地位的变化 (3)个人作用:孔子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 兴周礼的使命感
1.产生背景
“礼”
2、主要内容:
“仁”
1)“礼”的思想: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 A、含义: 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尊尊 ——维护君主制、等级制 B、内容及实质 亲亲 ——维护宗法制 “贵贱有序”----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 C、主张
------体现了中庸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颜渊》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2)原因: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 (1)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国家,以 请回答 变的时期,“礼崩乐坏”,新旧势力矛盾激化,人际 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关系紧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 目的:恢复周礼,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 因和目的。
教育: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教育家: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 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 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政治家:孔子主张“内圣外王”,成为 中国古人治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 想标准。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教案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

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运用孔子儒家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学习方法。

结合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归纳;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古今结合;讨论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

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产生进步作用的人。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核心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讲授新课):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出生: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2、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3、试图恢复礼乐,传承礼乐文化:(1)(1)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2)周游列国:卫、陈、宋、蔡、楚孔子周游列国路线▲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认识孔子幼儿园教案

认识孔子幼儿园教案

认识孔子幼儿园教案教案内容孔子简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政治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其生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他是各种文化遗产的创立者之一,其学说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孔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孝悌,仁爱,诚实,正义,尊重老人和自我完善”,这一思想非常符合幼儿园的教育要求。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通过孔子的思想理念来引导幼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孔子幼儿园教学计划孔子幼儿园教学计划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逐渐理解孔子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孔子•孔子的简介和生平•孔子的思想理念•孔子的名言警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行为•尊重老师,尊重同学•爱护环境,保持学校卫生•学会控制情绪•诚实守信学习与生活中体现孔子的思想•学习谦虚谨慎•学习爱与孝顺•学习正直和公平•学习尊重和宽容教学方法在孔子幼儿园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故事教学孔子的故事非常有趣,可以通过孔子的故事来讲述他的生平和思想,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游戏教育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理念,例如通过模拟孔子讲学场景,帮助幼儿体验到孔子教育的氛围和感受。

观察教学在孔子幼儿园中,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感受孔子的思想和理念,例如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成长记录和孔子相关的文化展览等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结孔子幼儿园教案的设计应该以孔子的思想理念为基础,引导幼儿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种教育计划需要注意提供多种教育方法,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希望该教案的实施,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拥抱优秀的历史文化精髓。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2.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二、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关于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的比较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认为“过犹不及”。
(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三、课时训练、规范答题
1.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孔子主张不用鱼网而以大绳多钩的方式捕鱼, 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超越了维持生计的限度,而 是以渔利为目的了。孔子说的宿鸟,绝非仅指落在 树上的鸟,而是指在巢穴孵化幼鸟的大鸟,大多鸟 类是为繁殖后代而筑巢。避免射杀繁殖期的大鸟, 可以避免殃及幼鸟,保护鸟类的繁衍。
思考:从以上论述中,你如何理解“中庸之 道”的现实意义?
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 《易》《乐》《春秋》等典籍
《诗经》书影
《尚书》书影
《周礼》书影
《春秋》集传大全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 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 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 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 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 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 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 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 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 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逃脱后,孔子又 返回了卫国。
▲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 宋、郑至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 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三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 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 笑曰:“然哉,然哉!”
有教无类
1.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并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 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4.注重因材施教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孔子的 故乡。其中最著名的为驰名中外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大成殿——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
▲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派人去迎 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 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 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 师徒围困在半道,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 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 一死。

小班介绍孔子教案

小班介绍孔子教案

小班介绍孔子教案I.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给小班学生孔子及其思想,帮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II.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背景2.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教育观3.认识孔子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影响III. 教学方法1.讲授2.互动讨论3.观看视频4.小组活动5.手工制作IV.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但凭借卓越的才智和勤奋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V.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

以下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1. 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仁指的是善良、宽容、关心他人,并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和奉献。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发展自己的仁心,通过不断努力追求道德的完美。

2. 孝•孝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的首要义务,是一种尊重和感恩的表达方式。

3. 礼•礼是孔子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礼指的是社会行为规范和礼仪。

•孔子认为恪守社会礼仪的人会带来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4. 中庸•中庸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原则。

•中庸指的是保持适度和平衡的状态。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衡,避免极端和过度。

VI. 孔子的教育观孔子非常注重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孔子的教育观的核心要点:1. 教育的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

•德指的是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慧和知识,体指的是身体健康,群指的是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

2. 教育的方法•孔子主张以”一言以蔽之”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方式进行教育。

•孔子通过问答、示范和实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3. 教育的目标•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

关于孔子的教案初中

关于孔子的教案初中

关于孔子的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常用实词,如“息、斥、益、固、绳、赞、服”等,并能够识别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掌握词类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特点。

2. 学生能够了解孔子的伟大人格和他对教育的贡献,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 介绍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2. 回顾孔子生平:孔子三岁时父亲离世,十七岁时母亲也离开人间。

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开办私塾,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

二、预习指导1.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读音问题,能够顺利朗读全文。

2. 学生整理文中通假字,如“匪、知、盖、监”,指出古今异义词,掌握文言句式。

三、预习检查1. 学生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 学生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四、深入学习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孔子的言行和他的教育理念。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理解他对教育的贡献。

五、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他的人格魅力。

2.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总结与拓展1. 学生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 学生思考孔子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学习总结,评价学生对孔子及其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文《孔子世家赞》。

2. 相关孔子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建议: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0)新文化运动前期 ----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 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 店”的口号。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 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时期
项 内 目 容
维新
春秋 秦朝 西汉 两宋 明清 变法
战国
(居于统治地位) 时期
新文化 运动 时期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核心)
(1)仁的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 1、爱自己的亲人 2、爱他人 3、统治者实行仁政
局限性: 有等差的爱
(2)实现方式: 遵守忠恕之道:推己及人 (3)评价:继承仁的本义(爱人),并将它作为
最高伦理范畴,提升到哲学高度,作 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人欲 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故要“存天理, 灭人欲”。
(6)明清 ----空前强化又受到冲击
①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②明朝时期,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 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 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儒学的 地位空前加强。 ③明末清初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儒学 提出挑战。(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等对儒家思想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2、克己复礼(目的:维护奴隶制度,社会秩序)
(1)礼的含义:周礼
(2)礼的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 上下、长幼之序
(3)如何维护礼:“正名”
(4)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的社会,
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依礼有严格等级和 上下尊卑界限,另一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 能够推已及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 样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掌握孔子的重要思想,如“仁爱”、“礼治”、“中庸”等;(3)能够分析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孔子思想;(2)运用比较法,分析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仁爱、礼仪、和谐等传统美德;(3)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孔子的重要思想及其内涵;(3)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孔子思想的深入解读和理解;(2)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3)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2)提问:“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谁?”引导学生思考;(3)导入本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引导学生关注孔子的重要思想;(3)分组讨论,总结孔子思想的内涵。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孔子思想的优点和不足;(3)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学拓展:(1)让学生举例说明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辩论,阐述自己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5. 总结评价:(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 深入思考孔子的重要思想,如“仁爱”、“礼治”、“中庸”等;3.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初中历史孔子教案

初中历史孔子教案

初中历史孔子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题:孔子与儒家思想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贡献;
2.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3. 能够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2.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孔子提倡的“仁”的含义;
2. 掌握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教材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导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兴趣。

二、讲述孔子的生平及思想(15分钟)
1. 讲述孔子的生平及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提倡的仁、礼、义等核心思想。

三、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总结出来。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讨论与互动。

五、总结(5分钟)
通过讨论与分享,总结出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相关知识点的练习;
2. 撰写一篇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短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并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孔子导学案

孔子导学案

课题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型新授课编号时间2013-5--2主备人许灵利高二历史备课组第十周第 2 课时总第课时组长签字赵世红段长签字学生姓名:层次一、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学习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使用方法及说明自读教材P16-----P 19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课堂练习必须独立完成。

四、学生自主学习内容A级①一、主要思想主张:⑴核心思想是"_____"和"___""_____"礼:①用"礼"来规范人际关系,把"礼"作为________的基础②主张"________",匡正社会秩序。

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①"仁者爱人",主张以____调节与和谐社会______,主张以_____和_____来治理社会,这种思想体现了_______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②他还主张礼与仁结合。

中庸:①目的是为协调"____"和"____"的关系,恰到好处才是中庸②达到恰到好处的方法是"_______",即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

⑵政治上主张________,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维护______的统治秩序⑶教育上创办私学,打破了____________的局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教育思想,采用_______式教学;⑷晚年整理和修订"六经",保存了古代典籍。

六经:《论语》:是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论整理而成,是我们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二、评价:1、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儒家思想的______2、孔子学说经过历代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_____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他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私学的创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一、追求礼乐的一生———传承礼仁文化,实现礼治社会1、学习礼乐(15岁)[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 (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 (2)”周礼尽在鲁”影响: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

试述其主要活动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2、教学:”有教无类” ,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① 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 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 1 课儒家文化首创人孔子学习目标要点难点1.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看法和政治主张及其 1. 要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2. 研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2.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影响。

和评论。

一、追求礼乐的一世1.自学礼乐少年时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 岁时精晓“六经” ,创办私学。

2.从政失败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试图增强君权、削弱医生权、克制陪臣,结果失败。

3.漫游列国率徒漫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未被采用。

4.整理文籍68 岁回到鲁国后,整理文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 特别提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波及领域极其宽泛,记录了孔子对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办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件。

[ 课中思虑 ]阅读教材P21[ 资料回放 ] ,思虑: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提示】孔子在少年时就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是周文王拟订的,故孔子的话表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漫游列国的目的。

二、创始儒家思想1.背景(1)社会转型:春秋期间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期间。

(2)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的行为习以为常,人际关系紧张。

2.目的孔子信心经过恢复周礼,肩负传承文化和改良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内容(1) 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次序。

(2)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是办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中庸:为适合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 特别提示 ]孔子尊崇周礼,恢复周礼,本质是保护风雨飘摇的奴隶社会的规章制度,表现了其思想守旧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一致平定、和睦有序的社会场面,令人们生活平定,有踊跃意义。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的生平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掌握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内涵;(3)能够分析孔子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等经典文献;(2)运用比较法,分析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的特点及其差异;(3)采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体验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2)儒家学说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孔子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评价儒家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孔子;(2)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等经典文献,感悟儒家文化。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孔子的思想主张,阐述其现实意义;(2)分析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的差异,展示其独特魅力。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

5.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组扮演孔子及其弟子,进行情景再现;(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儒家文化的价值;(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与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第第1课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思维点拨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史论要旨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重点精讲对中庸思想的认识“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历史教案人民版选修4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历史教案人民版选修4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孔子其人1.青年时期(1)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30岁时已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首创私学。

2.在鲁从政(1)管理内政,任中都宰,后为大司寇,执掌治安、司法事务。

(2)夹谷之会收回被齐国强占的土地,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3)出任代理宰相职务,这是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3.周游列国(1)原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2)目的: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

(3)结果:主张未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回到鲁国,放弃为官,专心从教,整理古典文献,其言论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5.因病逝世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

[深化拓展]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知识点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地位西周以来随着私人讲学风气的发展,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儒学主张(1)礼,即周礼,主张尊尊、亲亲、贵贱有序,还提出“正名”思想以规范人的行为。

(2)仁:首先是“爱人”,其次是行“忠恕”之道。

(3)中庸: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图解历史]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知识点三孔子的历史影响1.教育(1)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促使文化教育下移,“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政治(1)要求施行仁政和“举贤人”,并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贤人标准。

(2)其人才主张成为中国古代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思想(1)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2)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主题一孔子的思想主张【史料探究】史料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游说列国,受到各国君主的一次又一次面试与接待。

思考下列面试题目中孔子的答案及面试结果可能是什么?为何会出现如此结果?面试试题题1: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题2:你准备用何方法治理国家?……答案题1:恢复周礼,建立礼乐文明的国度。

孔子的教案

孔子的教案

孔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2)学会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历史人物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通过对孔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2)学会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历史人物和思想。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2)介绍孔子及其时代背景,使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
(1)讲解孔子的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孔子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3)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孔子思想的特点。

3. 教学活动:
(1)讲解:教师讲解孔子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讨论:分组讨论孔子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学生对孔子
思想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孔子思想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课时)[课程标准]1、 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2、 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思路]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及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情景设计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文化古籍整理:编订整理《六经》[教学步骤]导入:投影1986年《美国人民年签》世界十大思想家,首榜——孔子新课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视频:《孔子的一生》、学生阅读教材、孔子自我一生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学生归纳:1、学习礼乐(15岁)2、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二、开创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1)春秋时期,出现了“臣杀君、子杀父、少陵长、庶废嫡”等行为,孔子对此十分愤怒。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 孔子生平: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仁(核心)、礼、中庸;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孔子——《中国哲学史通览—秦哲学》(2)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64人跳的舞,天子专用)于庭”,孔子对此举动极为愤慨,叹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季氏》请回答:(1)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状况?(2)孔子的态度是什么?他准备怎么做?1、背景:① 春秋:奴隶制——封建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 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A 、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 ——礼是政治概念....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属于伦理概念....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 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③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

C 、中庸(调整方法) ——属于哲学概念....① 调整对象:礼和仁礼仁关系: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②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a 、中庸的含义:“恰如其分”b 、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影响: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

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评价孔子A、积极意义:(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③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B、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C、总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本课小结:课标解读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1)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刻苦自学成为儒士;在春秋末,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岁时,将“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私学成功,使他闻名遐迩;(2)50多岁时,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治鲁颇有政绩,官至司寇;为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孔子试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3)孔子离开父母之邦,带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

(2)主要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①“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②“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爱人。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③“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主张将仁和礼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中庸”的思想。

④教育思想:(1)在教育权利上,主张人人平等。

孔子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

(3)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教授《诗》、《书》、《礼》、《乐》等。

(4)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

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练习反馈]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布置]《导与练》1-12题[教学后记]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程标准]1、 简述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

2、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3、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思路]: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王国:通过大量历史材料、图片、优美的背景乐将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哲学思想、柏拉图学园在同学们面前一展无余。

情景的渲染使思想升华。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优美材料欣赏、谈话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导入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

那么同学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

(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

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

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学生回答:柏拉图。

)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

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

新课学习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师生谈话后归纳: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 出生雅典贵族家庭2、柏拉图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

3、追随名师: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

终成明哲。

5、创办学校:387BC ,阿卡德米学院 Academy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 柏拉图 环境: 思想: 行动: 著作: 影响: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理念论、理想国、哲学王、强调法制 建立阿卡德米学园 《理想国》、《法律篇》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1、思想产生的背景 A 、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②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 、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2、理念论(哲学思想)A 、观点:① 世界:② 理性世界——————————————————感性世界③ 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B 、评价: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理想国(政治思想)A 、代表作:《国家篇》(《理想国》)B 、观点:① 理想国家:②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 (最富有智慧,最具有正义感和理性)、评价: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开设课程:算、几、天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 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对立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护国者——执政 “智慧之德” 卫国者——军队 “勇敢之德”生产者——生产 “节制之德”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