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研究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对策研究摘要:幼儿好比一颗种子,如何培养决定着他们的一生。
亲社会行为在当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认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的个体身体健康,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示范、教会幼儿换位思考和借助游戏进行亲社会行为训练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对策研究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从词面上理解,亲社会行为就是亲近社会,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这是一种发自本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受社会制度约束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亲近社会的意愿并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如帮助孤寡老人、给儿童让座、捐助灾区等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给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利益。
在亲社会行为中,双方的关系利他但不损及,双方可以建立愉悦友好的交流基础,通常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两种。
亲社会行为不是天生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引导,要求个人能够对社会和人性有正面的认识,才能形成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一)环境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密切影响,对幼儿来讲,主要受到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父母、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如果家庭关系恶化,经常出现吵架、冷战甚至打架的情况,那么幼儿就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陌生感和冷漠感,认为每个人的关系都是这样,最终导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如果幼儿的家庭关系非常和睦,父慈母爱,那么幼儿就会产生对人亲近的冲动,乐于主动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够善意的和陌生人交流,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社区环境是幼儿初步接触社会的第二环境,它包括小区环境、社区人员和医院等社区设施等,幼儿的室外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此区域内进行,社区环境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孩子们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包括与他人交往、表达情感、表现出同情心、展示自我控制能力等。
近年来,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另外,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孩子在社会环境中接触到的人和事物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此外,孩子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孩子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如果孩子性格外向、乐观、勇敢,他们更容易与他人交往,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总之,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孩子性格特征的影响。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特征,以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作者:金雪莲张丽红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中图分类号]Q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
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
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
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
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从表一可以看出,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引起学者的重视,特别是从2001—2010年间,有关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文章就多达84篇,占整个总量的72%。
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个案研究
3、总结和归纳运用亲子游戏培 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优势和特点 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
3、总结和归纳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优势和特点运用 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趣味性:亲子游戏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使他 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亲社会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表明,运用角色游戏培养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效果。通 过参与角色游戏,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立场,学会换位思考和解决 问题。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商和分享,从而培养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因此,建议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积极运用角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3)竞赛游戏:通过竞赛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集体意识。 例如,在“拔河比赛”中,父母与幼儿共同参与,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公平竞争和 团结合作。
2、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4)规则游戏:通过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例如, 在“棋类游戏”中,父母与幼儿共同遵守规则进行游戏,使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和 尊重他人的权利。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了10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个男 孩和5个女孩,年龄在4-6岁之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亲子游戏类型、游戏时间、 游戏频率、亲社会行为表现等。研究时间为6个月,研究地点为幼儿园和家庭。
三、结果与讨论
1、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内涵
1、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内涵
(3)实践性:亲子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迁移和应用, 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总结和归纳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优势和特点运用 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定 风 险 的行 为 。Esneg 把 亲社 会行 为 看作是 个体 自愿 提供 的 、 益 于他人 的 、 i br e 有 能促 进人 际问 关系 协
调的行为。T eg 等人 指出, wne 个体 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具有促进群体工作 , 进而为个体带来 巨大益处 的行 为 。 心 理学 家认 同亲社 会 行 为 的复杂 性 , rc N l OlkMc al i y等把 亲社 会 行 为看 作 是任 何 与 他人 分享 、 帮助他 人、 亲呢地接触他人的身体的行为。亲社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 : 一是身体上有感情 的接触 。二是合作完成 任 务 的行为 。Musn提 出亲 社会行 为 指 旨在增 加 或保证 他人 利益 的行 为 , 括助 人 、 se 包 慷慨 、 牲 、 牺 保卫 、 无
l ¨从 16 e 98年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 了一系列研究 , y 并提出“ 责任分散” 也叫“ ( 旁观者冷漠” 等概念来解 ) 释这 种行 为 。此后 亲社会 行为 的研究 受 到心 理学 家重 视 , 关研究 成果 大 量 涌现 。 有 H e hre at on 在对 1 0 s 1 0名学 龄儿 童 的观察 和调 查研究 中 , 0 确定 了利 他 、 自控 、 忠诚 等 三类 3 亲 社会 3种
摘
要: 亲社会行为被看作是人们在社会生 活过程 中表现 出的符合社 会期 望和要 求 , 并对他人 、 群体 和社 会有利 的行
为。在 亲社会行 为的研 究领域 中, 儿童亲社 会行 为的研究 受到极 大关注 , 取得 了非 常显著的成 果。此文对儿童亲社会行 为
的 内涵界定 、 测量及其影响 因素等方面的研 究成果进行 了梳理 , 最后 对儿童 亲社 会行 为研 究存 在 的问题 进行 了总结 , 并且
简析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某个社会组织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推广亲社会 文化,教育人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04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儿童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该研究总结了多个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同伴关系、个体的心理特征等。这些因素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该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 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例如,未来研究可以进 一步深入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 制,以及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培养儿童的亲 社会行为等。此外,未来研究也可以将研究范围扩大 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以进一步拓 展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简析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策略》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绪论 • 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儿童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 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针对当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中心、不 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等,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 略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 培养策略,以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 、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全面深入地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 养策略。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提供心理援助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外心理学家就围绕众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分享、合作、援助、捐献等利他行为做了较多的研究。
随着亲社会行为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及其发生发展与影响因素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是1972年由美国学者威斯伯提出的,他运用“亲社会行为”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这些行为虽然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颇有影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Nancy Eisen-berg。
她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出版后,“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
她认为“亲社会行为为自愿的,有意地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动机是无指向性的,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两者都有。
”(Eisenberg,1982;Staub,1978)拉什顿认为亲社会行为对其建构相对容易,而且这样包含的行为范围也较大。
若把亲社会行为定义为牺牲自己的利益,不期望得到任何内部或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做出的善行,那是一种理想模式。
多数学者把这种无私地关心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在我国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
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俞国良、辛自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3.移情
移情是体验他人 情绪情感的能力
4.强化
强化成为一种促进条件,促使儿童在了解了被 强化行为的价值结果后,会增强原来行为发生的频 率,从而巩固了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
得到一种物体、权力或空间 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推、 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
• 敌意性侵犯:它意味着伤
害另一个人,例如打、踢, 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
•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还依 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
• 认知能力 每一个道德阶段都需要一定的认知和换位思 考能力
• 家庭影响 父母可能对他们的孩子示范了攻击行为;
父母可能以促进攻击行为的方式与孩子交往
• 玩具及电视 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数量
的玩具,儿童之间的打架和吵嘴的现象就会更容易发生
• 社会认知因素 儿童社会认知缺陷和• 自然观察法
对儿童街边游戏进行了观察,如玩弹 子游戏,他研究了年幼儿童是怎样制定和 完善他们的游戏规则,而且在规则被改变 或被忽略时,他会问儿童一些问题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 实验法
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 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 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 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 念等方面的问题。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 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餐厅 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 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 内有十五只茶杯,结果撞倒了 盘子,打碎了十五只杯子。
一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二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 儿童的道德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 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 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 行为,包括谦让、帮助、 合作、分享、安慰和捐 赠等。
• 2-3岁的幼儿对同伴的不愉快会表现出同情 和怜悯
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
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索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轨迹,同时分析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研究目的在于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建议,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了大量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原始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本研究还对比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差异,进一步丰富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体系。
本文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将回顾国内外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结果部分将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揭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讨论部分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可能的解释和建议结论部分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同时,本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幼儿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幼儿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分享、合作等一系列积极的社会行为。
这些行为对于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人格发展以及未来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研究方面,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框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亲社会行为而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幼儿通过认知过程的理解和内化,逐渐发展出亲社会行为。
区域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某幼儿园为例
(2)榜样示范:罗斯通(Rushton)实验表明,7-11岁儿童在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的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1.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活动可以为培养幼儿亲社会提供条件,研究本课题是为了以亲社会行为为切入点,发展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现在区域活动中所存在的亲社会行为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自我,扩展到发现他人,能学会与同伴更好的相处,促进他们的心理状态健全发展。
]。
1.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观念
(1)精神分析理论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亲社会准则只是在超我发展的童年期间被内化了许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指向自我满足的天生的、无理性的、攻击性的冲动。[ 曲苒,李明军,陈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8:345.]他们4-6岁的时候发展了道德感(超我),用以解决自我的敌对冲突和性冲动与害怕父母的敌意或失去父母的爱之间的冲突。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儿童在父母们的抚养中接触他们的价值观。亲社会行为经常是超我使用的防御机制,用来解决超我非理性的要求。
20世纪出现的社会生物学家试图以进化概念解释亲社会行为,生物学家唐纳德(Donald)亲社会行为是本能的,是人类天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威尔逊(Wilson)等人提出了亲缘选择的概念,他们主张通过自我牺牲和合作行为,而且他们也不否定文化和学习对亲社会行为所起的作用,不仅受到环境影响,而且存在个别差异。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儿 童亲社会行 为泛指 儿童表现 出的一切符 合社会期 望 而对他人 、 群体 或社会有 益 的行 为 , 它包括利他 行为 和助人
行为在 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 用的行 为【 l 】 。 早在 2 0世纪 2 O年代 就有心理学 家开始研 究亲社会 行
二 JL 童 亲社 会行 为 的影响 因素 研 究
一
社会行为源于遗传基 因 , 是个体本能选择 的结果 。而多数心
理学家则认 为儿童 亲社会行 为受移情 、 父母 教养方式 、 榜 样
学 习等 因素的影响。
( 一) 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 为
些学术成果 。
一
移情 又称共情 , 是 指 由他人 的情绪情感 引发 , 并产 生与 之一致 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 鸣。大量研 究表 明, 个体的移情 能力越 高 , 亲社 会能力越 强 , 即移情与 亲社会行 为之 间呈 正 相关 。H o f m a n对移情进行 了系统研究并指 出移情 是亲社会
儿童 亲社 会行 为 中合 作 的发生 频率 最 高( 5 3 . 2 %) , 其 次 是 分享( 1 9 . 8 %) 和助人 ( 1 8 . 4 %) , 安慰 ( 4 . 6 %) 和公德 ( 4 . O %) 行 为最少 1 。也有研 究者认 为 儿童亲 社会 行 为与年 龄无 必 然 联系 , 如 Y a r r o w( 1 9 8 0 ) 发 现 亲 社 会 行 为 随 年 龄 的 变 化 方 向 有 正有 负 , 说 明年 龄 与 亲社 会 行 为 之 间并 没 有 必 然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金项 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 ” 重点学科 “ 中医心理 学” 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马定松( 1 9 8 0 一 ) , 女, 云南大理人 , 教研 室主任 , 讲师, 从事 民族心理 学研 究; 秦竹 ( 1 9 6 4 一 ) , 女, 云 南昆明人 , 教研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早期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早期教育越 来越受到重视,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和 道德发展的研究有助于为早期教育提 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问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0—3岁儿童亲社 会行为和道德的发展?
社会资源的利用
利用博物馆、图书馆、 公园等社会资源,引导 孩子学会尊重文化、爱 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亲 社会行为和道德观念。
社会舆论的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 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 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孩 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 道德观。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0—3岁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表现出更多的分 享、合作、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的发展受到家庭、幼儿园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 时也与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密切相关。
03
模仿行为
0—3岁儿童通过观察和模 仿成人的行为来学习道德 规范和价值观。
自我中心主义
此阶段的儿童往往以自我 为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 感受和观点。
服从权威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服从成 人或权威人物的命令和规 则,认为这是正确的行为 方式。
道德发展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社会适应
道德发展有助于儿童适应 社会规范,与他人建立良 好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中 生存和发展。
教育实践的应用研究 不足
目前关于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 德发展的教育实践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研究可以加强教育实践的应用 研究,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 际教育中,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和道 德认知的更好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引言: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他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分享的能力,对于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特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一系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合作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意识到与他人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开始主动与他人分享、合作和互助。
2.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自我中心性的特点。
在幼儿期,自我中心思维仍然较为突出,幼儿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因此在分享和合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较大。
幼儿在亲社会行为中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的特点,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效果。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 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的积极亲社会行为表现和亲社会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 幼儿自身特点。
幼儿的性格特点、性别、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愿和分享行为。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路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幼儿期初期(1-2岁):幼儿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2. 幼儿期中期(3-4岁):幼儿开始逐渐具备合作和分享的意识,但仍然受到自我中心思维的限制。
3. 幼儿期后期(5-6岁):幼儿在这个阶段已经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1. 家庭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和亲社会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
2. 学校教育。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57金雪莲 张丽红(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拓展研究范围
深入探究影响因素
关注干预策略研究
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不同地区、 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亲社会行 为的发展状况,进一步验证本 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和推广性。
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 法深入探究家庭环境、幼儿园 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 作用路径。
溺爱型或忽视型教养方式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或忽视孩子的需求,可能导致孩子自我中心、缺乏同 理心,从而阻碍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社交机会 ,如参加各种兴趣班、社交活动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拓展视野、增强 社交技能,进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
幼儿园教育因素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氛围、 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幼儿亲 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幼儿 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师幼关系等因 素都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因素
社会文化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容忽 视。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幼儿亲 社会行为表现和发展存在差异。
开展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活动
02
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亲社会行为教育活
动,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亲社会行为。
强化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03
及时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良好行为的
自信心和动力。
社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营造关心他人、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 社会氛围,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有 利的社会环境。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摘要: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本文针对3-6岁的幼儿,从家庭、幼儿园、其他社会机构,三个方面阐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策略;一、家庭的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1)家长应选择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教养方式家长是幼儿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在幼儿犯错时,家长不能以强硬的态度和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幼儿。
应理智地向幼儿询问原因,为什么这么做?通过情感互动和讲道理的方式,让幼儿明辨是非。
在幼儿说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后,家长应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也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在面对幼儿犯错时,也可以让幼儿学着多角度思考问题。
让幼儿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与他人得到情感上的共鸣。
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合理地使用移情方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切忌使用暴力惩罚的手段来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
(2)家长要重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的家长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心理的发展。
只要孩子好好学习,有的家长就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甚至有的家长会用金钱来激励孩子,在考试中获得高的分数。
这种功利主义倾向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要重视幼儿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的协调统一。
据了解,大多数家长在老师面前询问幼儿在园情况时,更多的问题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几首儿歌?为什么学过的知识自己的孩子还没学会?几乎没有家长询问老师,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幼儿交往方面的问题。
因此,家长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3)家长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采取一些措施家长可以为幼儿挑选有利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图画书和动画片等。
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亲社会行为;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分享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互动、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阶段。
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观察和研究幼儿在园的亲社会行为,来探讨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和发展特点。
一、幼儿园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1.1合作与分享幼儿在园中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玩耍。
观察发现,幼儿在合作中逐渐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权利,并能够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食物。
这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展示了幼儿在园中逐渐形成的友善和互助的品质。
1.2友善与关心幼儿在园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友善和关心。
他们会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询问对方的情况,关心他人的感受,并在他人有困难时给予帮助。
这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反映了幼儿对他人的关注和照顾,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1.3冲突解决能力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冲突的发生。
幼儿在与他人互动时,可能会出现意见不合、争夺玩具等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协商、妥协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他们会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并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培养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二、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2.1个体差异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有些幼儿比较开朗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而有些幼儿则比较内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
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和多样化的发展轨迹。
2.2年龄差异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较小的幼儿更多地表现出自我中心、争夺资源的行为,而较大的幼儿则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合作行为。
这种年龄差异的存在,表明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的报告,600字
本文将简要介绍在学前儿童园中的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并给出一些具体的研究发现。
本项研究旨在观察和了解学前儿童园中的亲社会行为,共观察了15名学前儿童在园中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情况。
实验期间,选择了五个不同的活动,如礼物分享、绘画、礼仪行为、语言交流等,对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发现,参与者之间大多表现出很好的亲社会行为。
在礼物分享活动中,参与者表现出轮流分享的行为,通过此活动可以学习到轮流分享的重要性。
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主动分享各自的作品,表现出友好的社会意识。
在礼仪行为活动中,参与者掌握了正确的仪式行为,如打招呼、问候等。
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学前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话语,并能够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表现良好。
他们可以表现出轮流分享、友好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仪式礼仪、有效的沟通等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亲社会风尚。
本次研究成果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摘要]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角度的不断更新和研究深度的不断增加,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较传统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法,自我报告法等,而一些较为具有生态性和群体互动性的,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新方法的应用,例如焦点团体访谈法、“sip”模型等,更加促进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亲社会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
目前国内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
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对于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spi”模型、班级戏剧量表、焦点群体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
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各有利弊,而且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并日益成熟。
以下选择其中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做具体介绍。
1.焦点团体访谈1.1 含义和原理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又称为焦点访谈、团体深度访谈,意指研究者对于所选定的个人及特定主题,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希望获致各种不同的观点。
焦点团体研究法常被运用在心理学、政府决策、商业决策领域内,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的了解目标群体的态度、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或态度的原因。
焦点团体的研究方法,不只是在探讨研究者已知的问题,而是希望能产生一些研究者起初也没有想到的想法,或对于同一主题获致多元的观点。
焦点团体访谈的目的并不是在建立共识,反倒是尽力在挖掘不同的意见。
焦点团体访谈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并且可以预测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反应,特别适用于心理学的领域内。
1.2 访谈的操作过程1.2.1 访谈目的与大纲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来拟访谈大纲,访谈大纲宜采开放式问题,并且愈简短愈好。
研究目的的陈述,必须一再的修正,直到研究者想知道的,或不想知道的观点,都已经澄清了为止。
1.2.2 参与者及其背景人数:参与焦点团体的人数,大致以6至10人为宜,不过,一般而言,如果参与者的同构型高,则人数可以减少,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互动,最好也不要少于4 人。
来源:由于焦点团体法的研究目标不在于考验假设,而在了解其它人对于该研究主题的经验与观点。
因此,并不需要考虑从大的母群体中来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者若无适当的人选,可以先随机选取样本。
焦点团体访谈一般常常使用立意取样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的标准,必须依研究目的从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专家、彼此熟识程度决定了取样方式与标准。
1.2.3 访谈主持人焦点团体法互动数据的产生与主持人的技巧、沟通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
因此,实施研究之前,必须先找好适当的主持人,一个适任的主持人。
焦点团体主持人的技巧,关系着访谈进行的成败,对于不熟练的焦点团体主持人而言,一份主持人大纲,提示主持人应该如何说、如何做对于主持新手是很大的帮助。
1.2.4 访谈地点、时间及情境的安排选择访谈进行地点,要考虑参与者与研究者的方便,对于前者而言,乃是交通的便利、容易找到的地点;对于后者而言,则是可以进行录音甚或录像的场地。
1.2.5 资料搜集访谈资料的搜集.可以利用录音、录像以及书面记录的方式来进行。
1.2.6 访谈实施前面各要项都有了规划后可以开始实施访谈,首先由主持人简单的介绍讨论的主题,主持人不需要说得太多,以免限制了参与者的思考。
介绍完之后,可以有五分钟的时间,开放给大家讨论,以了解参与者的兴趣,并建立起游戏规则,接着就可以依序进入讨论大纲上的各个主题。
当所有的主题都讨论完了之后,主持人可以要求参与者轮流做一个结束的摘要,以确保大家能尽情发言。
1.2.7资料分析数据分析一般有三个阶段,分析者首先把录音带的数据转化成文字,接着再进行数据分类,其次再进行内容分析。
1.3评价焦点群体研究法的研究质量不稳定,可以说是最受质疑处,大致说来,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1.不清楚的讨论目标(或讨论问题)。
2.具威胁性、不方便或不舒服的讨论环境。
3.不足够的经费预算。
4.不适当的参与者。
5.没有经验的主持人。
6.草率的数据处理过程。
同时,这个方法主要是引导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下,报告儿童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焦点群体访谈法可以使研究者作为参与者之一与儿童一起讨论互动,避免了局外人在场而导致的偏差;在fgi情境下,研究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研究者也可以通过深入追问来扩大访谈的深度和广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
焦点团体访谈法可以提供量化资料所无法提供更深入的解释。
2.同伴提名法2.1 含义和原理同伴提名法是社会测量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测量方法。
该方法在研究儿童的社会行为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多与其他研究方法共同使用。
在研究中,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列出一些想要研究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让被试根据这些特征,从被试所处的团体中选出自己认为最能符合这些特征和品质的人来。
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以“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一特征,让儿童说出在班级内他最喜欢的或者最不喜欢的人;或者以“最有领导性”和“最不具有领导性”为标准,让儿童在班上选出最符合标准的人。
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得出结论。
同伴提名法的基本原理:在团体中,同伴与同伴之间都会形成对对方的各种印象,其中包括了对方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等特质,通过提名和选择,就可以知道在团体中最具有某种心理特质或行为特征的成员名单。
并且,同伴提名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测量出同伴间的社会关系。
在同伴间,某成员被肯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接纳,被否定性的提名,就表示社会关系中的排斥;并且肯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就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接纳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好,而否定性的提名次数越多,则表示该成员被同伴之间的排斥程度越高,即社会人际关系越不好。
2.2 施测与结果同伴提名法的施测类型主要有两种方式:团体施测和个人施测。
团体施测多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者把想研究的某种心理品质或者行为特征等问题写在问卷纸上,让团体中的成员集体作答。
个人施测则一般采用直接谈话的形式,提出相关的问题,并用纸笔或录音摄像等工具记录下来。
在研究中,大多使用团体测试的方法;个人施测多适用于有识字障碍的人,老人和幼儿等。
在对结果的记分上,一般将提名的肯定性标准与否定性标准结合使用,在团体中某成员所得的提名次数就是其得分分数。
其中,肯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接纳的指标,否定性提名的分数作为该成员被同伴所排斥的指标。
例如:“在你们班中,可能有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学,请你分别写出3个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
”根据coie和dodge(1983)年提出的分类标准[ ],以班级为单位将正向提名(ml)、反向提名(ll) 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si)分数。
在此基础上将被试分成社交地位不同的五组:受欢迎组(sp>1,ml>0,ll0)、被忽视组(si1,ml>0,ll>0)和普通组(所有其他青少年)。
2.3 评价同伴提名法是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用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谨慎地使用同伴提名法中的否定性提名。
因为否定性提名很可能增加儿童群体中某成员被同伴拒绝的明显性,即被拒绝儿童和同伴群体可能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被拒绝的地位,进而对被拒绝儿童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
研究假设,如果儿童之间相互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就可能在团体中明确某成员是大家都不喜欢的。
jauvrem和hymel(1984)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并不讨论他们的提名和选择结果,施测前后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ratiner等人(1986)的研究中,发现六年级儿童中很多人在同伴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提名之后,讨论了他们的选择结果,而使被拒绝的儿童处于更为被排斥的地位。
所以,我们在使用同伴提名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否定性提名的负面影响,尽量消除其对被拒绝儿童的伤害,或者除非必要,在研究中应尽少使用否定性提名的方式。
3.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3.1 含义和原理基于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道奇(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 ]。
crick和dodge在1994年对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简称“sip”模型。
儿童青少年社会性行为的大多研究都受到了该模型的影响。
“sip”模型的理论假设是:儿童带有一系列有限的生物能力、过去经验和记忆构成的数据库,当他面临某一特定的社会情境时,会在此基础上接收新的社会线索或新信息,而其行为反应就是对新旧信息进行加工的函数;研究者认为,正是这一信息认知加工过程影响和决定了个体的最终行为反应[ ]。
“sip”模型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6个步骤:1、识别面临的情境线索2、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解释3、根据对线索的解释去选择并澄清行为目标4、组织建构可能的反应方式5、预期反应的结果并决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6、实施行为反应。
3.2 施测与结果研究者通常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和假设情境问卷(主要参照crick,fitzgenald和asher的两个假设情境问卷[ ])来研究儿童在“sip”模型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特点,并以此作为推测儿童面临真实情境时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3 评价“sip”模型是研究者对攻击性儿童和亲社会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nelson(1999)首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亲社会儿童与攻击性儿童相比较,存在着不同的“sip”模式。
亲社会儿童更加具有:1、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2、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3、对亲社会行为策略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策略做消极评价[ ]。
在较新的研究中,寇彧 [ ] 等的实验也证实了上述结果。
这对儿童社会行为认知机制的探讨和从认知训练入手进行行为矫正及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