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式学习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具有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及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特点,高中通用技术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形成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探究、方式多元的活动过程。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随着“教学做合一”“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是一种以活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实施方法与新课程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理念不谋而合,是创设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途径,有助于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

如今,“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项目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相当大的程度上流于表面形式,忽视了学习内容的落实和学生的实际获得。

针对这一问题,为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进一步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项目式学习”的精细化设计与实施。

一、注重项目教育,引导学生重新经历观念体悟的过程核心素养是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重要观念的综合。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既要关注学生技术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习得、技术作品形成等,也要关注学生技术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

学生个体的品质基于自身内在的认知和观念。

责任感、合作、坚毅等一些公认的品格学生们耳熟能详,但往往不能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形成了知行不一、知而不行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认知不充分,造成缺乏具体做法无法落实。

其次,缺乏意识或者是深刻的个人体验,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深切的情感认同和价值体认,付诸行动的意愿没有战胜需要个人付出的阻碍力量。

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项目式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接近真实、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学生亲身经历和亲自参与,深刻认识这些重要观念的涵义,形成坚定的信念,做到知行一致,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项目式研究强调的是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探究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课堂教学,而项目式研究则更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传统教学模式评价学生的成绩,而项目式研究则更注重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评价。

因此,项目式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转变,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传授转变为问题解决、实践探究和自主研究,从成绩评价转变为研究过程和成果评价。

三、项目式研究的基本要素和特征项目式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项目资源、项目评价、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果。

其中,项目目标是项目式研究的核心,也是学生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项目任务是项目式研究的具体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项目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设备、网络等,是项目式研究的支撑和保障。

项目评价是项目式研究的关键,也是学生研究过程和成果的重要反馈。

项目管理是项目式研究的组织和协调,也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重要保障。

项目成果是项目式研究的最终产出,也是学生研究成果的体现和展示。

项目式研究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主体地位、学科整合、问题解决、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实践探究、反馈评价和成果展示。

学生主体地位是项目式研究的核心特征,也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基础。

学科整合是项目式研究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跨学科研究和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

问题解决是项目式研究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实践探究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

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是项目式研究的基本特征,也是学生研究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实践探究是项目式研究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反馈评价是项目式研究的关键特征,也是学生研究过程和成果的重要反馈。

成果展示是项目式研究的最终特征,也是学生研究成果的体现和展示。

四、项目式研究的实施步骤和策略项目式研究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项目目标、设计项目任务、组织项目实施、开展项目评价和总结反思。

“项目式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机制及应用效果研究

“项目式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机制及应用效果研究

文化视野“项目式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机制及应用效果研究彭楚钧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商贸系摘要:将项目式教学法和团队学习两者结合探索一种“项目式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和学习机制,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为例实现学生项目式团队学习的思路和实践做法,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总结该教学模式对形成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最后对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角色的把握、团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匹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团队学习;项目式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375-03一、引言团队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协作学习方式,也被视为一种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1]。

在西方发达国家,团队协作学习已经形成系列成熟的学习策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美国学者Tarry Michelson等较早将团队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

彼得·圣吉指出“团队是学习的最佳单位”。

团队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其具体形式有多种多样,包括学生小组成绩分工 (STAD)、小组——游戏——竞赛(TGT)、拼接 (Jigsaw)、共同学习(LT)、小组调查(GI)等方式,这些形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2]。

团队学习也被称为群体学习,符合群体动力理论中关于群体约束力、凝聚力及驱动力等群体动力特征[3]。

在群体动力环境下团队成员将会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互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既能实现个人的目标,又能实现团目标。

也即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主动为团队贡献力量。

项目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自主选择和利用可掌握的学习资源,通过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探索、创新,得出最终设计报告,并获得较为具体、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跨学科概念,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选择项目、提出项目构思,并经过自主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掌握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实践困境;改进策略引言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

突出创设学习环境,强调在做中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现状,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授,更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如何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是所有学科教师都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项目化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目标不明确,目标不符合活动第一,教师在访谈中无法准确提出针对性教学,多数教师提到“综合性教学过于复杂,目标难以实现,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确定。

“尽管有些教师围绕学生的基本技能设置了学习目标,但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基本发展中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匹配,这些目标与驱动力问题之间的距离太大,最终导致无法与教育目标合作,也无法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三个维度来衡量哪些教师仍然能够确定项目目标。

第二,学习目标对活动的监管不足,许多教授经常在目标之外设计和组织新的、多样的、活跃的学科课程,中学高度参与、心情好、气氛好,并希望继续探索,但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对教师要求的不确定性,课程往往从教育目标中学习,最终发展成为与教育目标无关的有趣活动。

二、项目化学习的改进策略研究(一)提升教师驾驭项目化学习的能力项目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教师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阅读和写作就是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载体,立足识字与认字的基础教学模块上,是对学生已学习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未学习知识的综合探究,尤其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从语言的功能属性和工具属性上看,阅读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理解能力,指向语言的输入,写作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指向语言的输出,二者相辅相成,常被结合到一起来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

在侧重点为阅读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需要从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出发,实现由阅读向写作、由输入到输出的延伸和转化,推进读写结合,借写作提升阅读教学深度和巩固阅读教学成效,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阅读教学站在整体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可以被看作新课标中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提出的一种方向性策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拥有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特征与价值。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讲台上对知识的讲授为主要内容,学生大多时候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展现出来的状态都不满足深度学习和全面發展的需要,而项目式学习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中心式教学为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切实参与课堂活动,借由切身的实践推动“学”与“做”的结合,并由切身的经验和感受实现学有所成的目标。

也正是因为项目式学习中包含整合、参与、实践与创造在内的基本特征,融合了具体学科特征设计与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才能在学生知识与思维的发展层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学段、各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一、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一)整合性系统性与整合性是新课标与新课改背景下一切教学活动在设计之初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下零散化的知识点和碎片化的教学被诟病甚至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受到更多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项目式学习必然具备整合性的基本特征。

高阶思维视野下关于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以“初中力学专题学习”为例

高阶思维视野下关于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以“初中力学专题学习”为例

高阶思维视野下关于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以“初中力学专题学习”为例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将原来课程的单一知识性目标改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设定强调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对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策略,成为了当今教师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基于项目式教学理论,以“初中力学专题学习”为例,自主研发高阶思维视野下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路径和教学流程,体现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阶思维;项目式教学;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一、高阶思维视野下项目式教学的研究背景(一)高阶思维高阶思维起源于布鲁姆等研究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布鲁姆主张,教学认知水平要从低阶学习转向高阶学习,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到高阶思维领域,段茂君、郑鸿颖[1]认为高阶思维是指能够批判性、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并体现不规则性、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自我调节性等特征的高水平心智活动。

肖龙海[2]提出高阶思维关注知识的深度建构、迁移运用和复杂问题的解决,它与机械训练、知识的简单应用等存在本质区别。

整体来讲,高阶思维是一种高层次认知水平的心智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实验探索、创新实践、整合归纳等多种思维的能力。

通过高阶思维的培养和运用,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但从它的三大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中可以总结得出,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强调以贴近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或问题为项目,使学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实际意义。

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和建构知识,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项目式学习分析

项目式学习分析

S小学科学cience2022.12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遵循的原则在正式进行项目式学习之前,我们应该明确和遵循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原则。

第一,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发展理念,遵循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是,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为了让学生明确地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理论,项目式学习应反映系统化和一体化的特点。

教师应根据对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理解,制定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方案,并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加工,使课堂设计内容与数学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第三,项目式学习,还需要根据年级或者班级的具体特点,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的差异,具体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使项目式学习实践与数学教学相辅相成。

第四,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反馈,不断寻找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不断地有效梳理教学资料、积累平素生活经验等,以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广阔的数学视野,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融入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要以默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更加热情地参与课堂数学学习。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的学习中,学生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独立探索问题的机会和情境,这将有悖于旧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也将逆转关于学生被动学习的说法。

因此,学生要不断通过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克服困难,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师经常乐于选择生活中的数学相关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素材。

这样,便可以从简单内容开始,指导学生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的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的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当下时代新要求、教育政策新导向、补足我国基础教育短板的理念不谋而合,项目式学习可以实现更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项目式学习的背景、内涵、特征、设计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一、为什么选择项目式学习1.时代发展的要求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数学与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

学科交叉、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协同创新、高新技术,成为这个时代发展重要特征,愈发让我们感觉到创新的重要性。

而现在数学的课堂更注重知识掌握,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很有优势,但学生在创造性、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教育政策导向近几年,政策导向下,教育改革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国家开始密集出台与项目式学习相关的文件。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需有不少于10%的课时,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与实践领域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这说明项目式学习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是核心素养在中国落地的一个很好的抓手,也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3.学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本学科的知识,缺乏学科之间、数学与日常生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人教版教材上综合与实践的课都安排在章节最后,一线教师认为综合与实践不重要,反而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琐碎的知识、进行机械重复的学习,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突出的表现是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无法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传统的教育评价一般是学生在试卷上进行测试,学生只需要自己思考、自己作答,缺乏和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学生走向社会后更需要的是团队间的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实践与探究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实践与探究

㊀㊀㊀㊀㊀视角下,补充 提高数感 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等活动规划.项目式学习活动进一步体现学科内涵,促使学生在其具体实践期间,更加深刻地协调数学的眼光㊁思维和语言,内化简单的小数.(三)依据教学关联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学关联具体是指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关联.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常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相辅相成,如何依据教学关联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成为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教师可细心发现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并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引出项目式学习.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师可设计 数学连环画 项目式学习活动.项目式学习活动主题,也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主题,要求学生整体回顾1 6年级的数学学习和实践过程,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数学经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储备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能够满足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条件.在具体活动中,学生可以先分享自己的数学生活,再运用美术学科的艺术表现手法,画出数学故事.最后通过 数学故事会 ,学生集体分享数学感悟,深化小学数学学习.二、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实践策略(一)关注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自然启动项目式学习活动以真实的㊁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性问题为出发点,既是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常态,也是小学数学学科的主要特征.在此层面落实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践,必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和应用.教师可关注学生生活,由此创设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促进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自然启动.如此,学生也能自觉调动生活经验,活跃项目式学习思维.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课,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教师可设计 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综合性项目式学习活动.具体活动期间,为使学生快速进入垂直㊁平行等探究状态,教师可创设下面的真实情境:建筑中㊁家庭里㊁公园中㊁社区里,都有许多平行和垂直现象.更神奇的是,一些线条的平行和垂直,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数学图案.除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㊁正方形,你们的身边还有其他有趣的数学图形吗?一起来找一找,并通过这些线条和图形关系,为学校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花坛吧!情境完全贴近学生生活,先激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记忆,再将学生的视线聚焦于校园生活,鼓励学生利用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改造校园环境.学生可基于对生活的喜爱之情,热烈地讨论情境内容,项目式学习活动由此自然启动.(二)整合启发学生的助学资源,密切支持项目式学习活动为确保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连续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㊁易获取的助习资源.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助学资源,包括问题资源㊁媒介资源㊁思维资源.教师可在不同角度上整合启发学生的助学资源,继而密切支持学生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下面将承接上例,示范助学资源的有效整合.1.衔接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问题资源问题资源是指基于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核心问题,提出多个层次的数学问题.以问题资源启发学生思维,可加强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内在衔接.教师可分析项目主题和学生学习规律,遵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科学规划问题链,并将其预先呈现给学生.比如 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项目式学习活动,可设计三层问题,构成下面的问题链:(1)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数学现象?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发现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哪些特点和区别?你能画出平行线和垂线吗?(2)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基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了哪些图形?除了你们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还能找出哪些图形?(3)认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能画出它们的 高 吗?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特点,能应用在哪些数学设计中.2.收集项目式学习素材的媒介资源媒介资源也称路径资源,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学习材料.而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缺少这一能力.因此,教师可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从而减少学生在收集项目式学习素材方面的阻碍,也能将更多精力分配在项目式学习内容的深度分析中.比如 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项目式学习活动,可通过图片㊁视频㊁实物等途径,收集平行㊁垂直㊁平行四边形㊁梯形的主要信息.在课堂环境的限制下,学生较难自主收集图片和视频,教师可预先制作相关课件,同时注意信息分类.课上,教师可分类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源,并让学生快速捕捉信息重点,从而优化项目式学习.而在实物资源方面,教师可直接以教室中的常见物品为例,促进学生直观观察和空间想象.3.优化项目式学习方法的思维资源思维资源特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㊁数形结合思想㊁整体思想㊁类比思想等.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应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学会应用独特的数学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可基于学生认知和思维局限性,通过整合和发布思维资㊀㊀㊀㊀㊀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式学习方法提示.比如 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项目式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分类思想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运用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运用比较思想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相关数学思想缺乏清晰理解.对此,教师可制作 学习方法资源包 ,举例说明不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本质内涵和应用要点.学生可先分析资源包的学习方法小贴士,对项目式学习活动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建立正确认识,再按照 小贴士 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由此提升学习质量.(三)打造持续探索的课堂模式,顺利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唯有持续探索的课堂模式,方能使学生自主经历学习过程,这也是推进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助学资源,为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提供充足的内容支持,更应着手打造持续探索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在宽松㊁自主的空间中,顺利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对此,教师可先设计 四步一环 的课堂流程,再践行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1.设计 四步一环 的课堂流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应延续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一般流程,如:认识主题㊁设计方案㊁实施方案㊁展示成果.教师有必要依据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常见四步,设计 四步一环 的课堂流程,从而有效衔接学生活动.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一课,可设计 植树问题 项目式学习活动,并参考下方案例,设计 四步一环 的课堂流程.认识主题:设计一个植树方案,根据给定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种植方式,并计算需要多少棵树.设计方案:观察校园内的植树情况,记录不同情况下(如直线路段㊁圆形花坛等)树木与间隔的数量关系.实施方案:结合校园内的植树情况,探究植树问题中的数学规律,总结出解决植树问题的通用方法.展示成果:提交 观察记录表 和植树方案,举例说明解决植树问题的通用方法.课堂流程提示学生:第一步认识项目主题,自主收集信息;第二步依据现有信息,设计和改进项目方案;第三步实施方案,个性化探索项目内容;第四步展示项目成果,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紧密衔接学生自主活动,使其轻松保持持续探索的学习状态,掌握项目式学习内容.2.践行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合作探究同样是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关键一环.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通常使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为顺利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应践行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根据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常见分类,动态调整学生分组策略.学生分组形式的定期调整,始终符合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根本需求,进而可最大化地提高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效果.承接上例,从观察校园内的植树情况并记录信息,到探究植树问题中的数学规律,学生都需要密切合作,以此提高项目式学习活动效率.教师可根据五年级学生能力特点,鼓励学生自由分组,保证每组4 5人.五年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普遍具备对学习活动的自主计划能力,因此可减少合作探究的分组干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可通过个性化分组,提高合作探究积极性,促进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四)落实客观及时的反思评价,全面总结项目式学习活动反思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一环,也是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最终环节.落实客观和及时的反思评价,全面总结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和问题,既能在教师层面,为教师教学提供经验和教训,也能在学生层面,为学生学习提供方法和目标.因此,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践,最后应回归于客观及时的反思评价.教师可特别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评价表,并根据每次项目式学习活动内容,灵活调整评价指标.从项目式学习过程到结果,教师均可对照指标要求,落实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及时记录在表格中.项目式学习活动初步完成,师生可共同回顾表格,获取全面总结项目式学习活动的重要参考,达成多元反思.反思结束,本次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也正式结束,为下一次项目式学习活动提供有效参考.结㊀语总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强㊁自主性高㊁综合性广等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教师应长期探索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确保实际教学策略可行性.文中三种设想与策略为此提供不同启发,教师可适当借鉴于此,深化相关教研.ʌ参考文献ɔ[1]陈恒.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4-86.[2]张昆亮.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23):102-105.[3]吴雅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3(31):147-149.㊀㊀㊀㊀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探究Һ曹佳敏㊀(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江苏㊀南通㊀226000)㊀㊀ʌ摘要ɔ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相较于计算题㊁选择题以及判断题等,解题难度更高,很多学生在应用题的学习中遇到障碍,为了帮助小学生攻克应用题学习的难关,教师需要优化应用题教学的指导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提升应用题教学效果,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小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基于此,文章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创新与优化应用题教学方式,提升应用题教学的效果.ʌ关键词ɔ小学数学;应用题;效果;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培养中小学生形成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建立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在现实问题的解答中积累经验,掌握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抽象出 数 与 量 之间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由此可见,应用题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数学题,应用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㊁数学公式与法则的运用以及数学方法的选择等综合能力,在应用题解答中既可以促进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内化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让教师从学生的问题解答中了解学情,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依据,调整数学教学方案,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解决应用题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一㊁夯实知识基础,为应用题解题做好准备许多教师认为应用题教学就是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力求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解答问题,因此将教学关注点更多放在了 如何解题 方面,忽视了学生应用题解题障碍出现的根本原因,即为数学基础不够牢固,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㊁数学公式理解程度不足,难以在数学问题解答中做到正确㊁灵活地应用数学公式㊁定义等知识.想要提升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入手,将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㊁数学公式的运用作为第一要务,引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抓住核心知识点,并且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完成知识网络,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促使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为学生在应用题解答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奠定基础.思维导图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教学㊁学习工具,由中心主题词㊁线条㊁关键词组成,具有结构布局精准分类㊁逻辑清晰㊁色彩鲜明㊁图文并茂等特点,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后给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绘制任务,要求学生树立单元内的知识点,概括所学知识内容,从而为解决问题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做好准备.如在 分数除法 的这一单元教学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内容,建立分数除法与倒数的认识㊁分数除以整数㊁一个数除以分数㊁分数混合运算以及分数除法应用等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譬如一名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是以 分数除法 为核心词,发散出了三个一级分支,分别有 倒数的认识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 ,并在每一个一级分支后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分化出二级分支,阐明了倒数的意义㊁求法,分数除法的概念㊁运算法则㊁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建立了分数除法计算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联系.二㊁创设多样情境,激发学生问题解决思维应用题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以建立数学问题与生产㊁生活之间的联系,起到丰富题干内容,引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㊁思考问题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小学应用题教学来看,虽然应用题涉及了生产问题㊁商品销售等多方面内容,却存在一些题目背景内容抽象㊁。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就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思维较为活跃,正是其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萌芽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阶段,在核心素养引领之下将项目式学习模式融入到课堂中。

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紧密围绕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运用形式多元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探究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并研究了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和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开展的项目型、开放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整本书阅读教学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和各阶段语文教师的重点任务,也是打好学生扎实语文功底、提升其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优化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其核心素养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做出深度探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而言,普遍存在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强迫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这一不良教学现象。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才能真正沉浸到该事件中去,阅读亦然[1]。

教师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只是一味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符合“双减”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

(二)学生没有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理念也有待进一步更新。

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强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但仍然有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仅仅把教学目光局限在阅读课堂上,而忽视了学生课下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既会导致学生因阅读坐姿、看书方式的不规范而出现的驼背、近视问题的发生,还会大大弱化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4)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4)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广为接受的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并涵盖了许多优秀的教学策略。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和发现知识。

项目式学习还提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介绍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以自己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由老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指导或提议来实现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以及应用。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地思考、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项目式学习更注重实践和体验的能力,允许学生在情境中实际运用知识,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项目式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励出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重要的一课,其内容除了贴近学生生活,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今,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小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1 项目的选择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项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

选择一个复杂度、趣味性、实用性与性价比都相对较高的项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在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

因此,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的项目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予以合理安排。

幼儿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模式与实践

幼儿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模式与实践

幼儿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模式与实践摘要: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质量如何,关键之一在于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循循善诱,引导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可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探究能力等,从而促进幼儿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幼儿园;教学一、项目式学习的概述所谓项目式学习,即将教学视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在教学“项目”中作为发起人、引路人,引导、辅助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培养与方法应用,形成学习思维提升与学习方法优化,使学生获得较以往教学模式更大的进步。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趋势,项目化教学以其独特的模式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实践,并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项目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交流。

疫情期间,互联网在线教学发展迅速,将在线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逐渐成为项目化教学的新方向。

二、幼儿园的课程现状1.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利用不充分家长是离幼儿最近的人力资源,贯穿幼儿一生的发展,而社区是离幼儿最近的环境资源,是幼儿每天的必经之地,人际交往关系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凡是与幼儿有着紧密联系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保证其园本课程的作用能最直接反映到幼儿身上,帮助促进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决定园本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

园本课程建设需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该园进行园本课建设主要利用玩教具资源、教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幼儿园文化资源;而对于幼儿园家长及社区人力资源的利用较少,大部分家长一学期参与次数一到两次;大部分家长认为参加园本课程建设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根据走访与询问幼儿园附近社区人员,几乎没人知道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可见社区人力资源利用的缺失。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创新,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介绍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实施以及成果展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会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自主选择项目主题、设计项目方案、分工合作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最终,学生将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效果。

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模式创新实践1.项目主题的选择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项目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学习中。

因此,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项目主题,确保项目的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相契合。

2.项目计划的制定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计划的制定是项目实施的关键。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设计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任务,协调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实施是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克服困难和挑战。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指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模板项目式研究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源于美国教育界的项目式研究(Project-Based Learning)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研究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这恰好符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本文从项目式研究模式的概念、核心本质、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以及实施步骤和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项目式研究的概念与本质项目,是指特定时间内,为了实现与现实相关联的特定目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相互的任务,以便群体间可以相互合作,并有效组织和利用相关资源,从而创造出特定产品或提供服务。

项目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内。

项目应用于教学领域,就形成了基于项目的研究方式(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关于项目式研究(PBL)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生从事的是问题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要生主动研究并通过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来自主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

首先,PBL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中既涉及教师的“教”,更需要夸大学生的“学”。

其次,PBL 夸大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实现对关键概念和原理的研究。

也就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和应用知识,夸大了现实社会对于研究的促进作用。

再次,PBL研究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生脑筋中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这突出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在全部进程中,PBL的本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一直是研究的主人,占领主体;义务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内容是对于关键知识和核心原理的掌握;最终目标是完成脑筋中知识的建构。

从研究的四个相关维度来看,项目式研究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学什么?项目式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掌握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2)为什么学?项目式研究是为了要解决实在问题,实现知识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3)怎么学?在研究的工程中,通过小组研究、自主探讨来获得知识,并夸大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4)学得如何?对于PBL研究的评价包括:学生获得的知识,学生得的办法和最终完成的作品。

探索研究生教育的项目式学习模式

探索研究生教育的项目式学习模式

探索研究生教育的项目式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研究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育模式一直备受关注和探索。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引起了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项目式学习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基本概念项目式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和完成项目来进行学习的过程。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面对具体的问题或挑战,积极主动地调查、分析、解决问题,并最终产出实际成果。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1. 培养实践能力:项目式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参与各类项目,研究生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够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式学习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解决矛盾和冲突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学生能够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对研究生的从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式学习模式面临的挑战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很多研究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学校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2. 资源投入较大:项目式学习需要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设备和资源支持。

这对学校的投入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由于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成果通常是实际项目成果,评价标准相对较为灵活和多样化。

基于学习中心,落实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中心,落实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中心,落实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效果。

基于学习中心的落实,应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来设计项目。

对于新技术、新教材,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项目”为主的知识体系如何建构和发挥作用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和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项目式教学平台实施课程。

基于此,本文在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教育对象特性和教育目标导向设计项目,通过对学习中心、项目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体系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为学校提供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学习中心;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项目式学习是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而形成的新型学习方式。

项目式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未来跨学科教育的重要形式。

项目式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反思”这一课程理念,其最大特点在于将学习中心思想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将项目式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学习品质、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形成。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界定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习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更多的自主思考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1]。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核心,以学科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实践、项目为载体的培养目标为核心。

“项目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更强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解决实际事务、解决生活难题、培养综合能力等环节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二、基于学习中心,落实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1.加强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项目设计落实学生为主体学习方法是决定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包括“学习与探究”,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地开展项目式学习[2]。

新课标之下的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研究何利恒

新课标之下的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研究何利恒

新课标之下的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研究何利恒发布时间:2023-06-22T03:27:48.5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7期作者:何利恒[导读]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在潜移默化当中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优化物理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重点阐述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初中安徽安庆 246121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在潜移默化当中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优化物理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重点阐述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策略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灵活的运用知识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以提升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能够在基于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落实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当中对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构建适宜情境,落实项目式学习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这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项目式教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物理知识学习中。

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能够极大的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但是,由于物理知识内容本身涉及相对比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PBL)研究与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PBL)研究与实践探究

教育观察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PBL)研究与实践探究李佳(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项目式学习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但是在国内,尤其是小学数学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同于传统的分科教学,项目式学习融合了多学科的内容,对老师进行项目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不同学科老师如何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有侧重点地围绕自己所授学科设计项目。

就项目式学习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PBL;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PBL)的定义是:以问题为驱动力的教学模型,这种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的本质为基础,学习新的知识以及用所学知识完成其他任务。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换句话说,这种学习方式旨在教师给学生问题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现实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更深的知识。

项目式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而不是传统学习方法的被动灌输知识。

一、项目式学习(PBL)的特点为了真实性,数学问题的提出应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提出,并且要保证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相似情况并有经验解决。

在探讨项目式学习时应注意应遵循项目式学习的原则。

应保证项目简单可行且解决所需能力不应超过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防止学生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以便学生养成自行设计方案的习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寻找问题的价值,首先,该项目必须具有吸引力,并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符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和技能。

全面的项目式学习通常涉及多个学科(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等),涉及多种能力,因此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全面的。

德育是该项目的基础。

项目式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社会和环境。

二、项目式学习(PBL)的意义就我国目前的教育阶段而言,大多数城市的小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

尽管教育部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并发布了强调学生探究和综合能力重要性的文件,但在实践中始终不能令人满意。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趋于多元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被广泛应用,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水平,使小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完成学习计划。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项目式学习是新兴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的核心即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发现主义。

该方法提倡应用系统思维培育、合作方式探索、创新行为牵引这三种方式,把学生作为主体,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项目,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现高效学习。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价值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能够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系统理解,活学活用,灵活掌握。

学生之间就最终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在交流和讨论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或灵感,从而在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养成遇事积极探索、主动创新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在项目式学习参与的数学课堂中,每个人都有发言,表达自已意愿和想法的机会,通过项目式学习,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同时也能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下面结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表面积计算”课程(人教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展开具体说明。

(一)联系生活,设计问题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从生活的角度切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教师确定了“粉刷校园围墙”的项目,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提升其知识运用能力、数据收集意识、分析能力、调查能力等,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教育中的项目式学习方法研究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教育中的项目式学习方法研究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教育中的项目式学习方法研究引言大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逐渐被现代社会所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显得日益滞后。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大学教育中。

本文将探讨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旨在为教育者提供一种更具活力和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定义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扮演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能力。

特点项目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下是项目式学习的几个特点:1.真实世界的问题:项目式学习关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将在项目中面对真实问题,通过合作与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2.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系统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学生参与度高: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体。

他们将通过项目中的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团队合作: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组成团队。

他们需要通过合作与沟通来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产出成果: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产出有意义的成果。

这些成果可以是实际项目、研究报告、展示作品等,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项目中的成长和学习成果。

项目式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学科教育项目式学习可以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广泛应用。

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被动接受知识,而项目式学习则能够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中,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与策略研究
源于美国教育界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这恰好符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本文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概念、核心本质、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以及实施步骤和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与本质
项目,是指特定时间内,为了实现与现实相关联的特定目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任务,以便群体间可以相互合作,并有效组织和利用相关资源,从而创造出特定产品或提供服务。

项目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内。

项目应用于教学领域,就形成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关于项目式学习(PBL)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的是问题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并通过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来自主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

首先,PBL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中既涉及教师的“教”,更需要强调学生的“学”。

其次,PBL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实现对关键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也就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来学习和应用知识,强调了现实社会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再次,PBL学习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生头脑中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在整个过程中,PBL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占据主体;任务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内容是对于关键知识和核心原理的掌握;最终目标是完成头脑中知识的建构。

从学习的四个相关维度来看,项目式学习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学什么?项目式学习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掌握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2)为什么学?项目式学习是为了要解决真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3)怎么学?在学习的工程中,通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并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4)学得如何?对于PBL学习的评价包括:学生获得的知识,学生习得的方法以及最终完成的作品。

(见图1所示)
二、项目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与思维转变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模式在课程关注内容、课程的范围与顺序、教师角色、评价的焦点、教育特征、教学材料、教室环境、学生角色、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等方面有所区别。

第一,在课程关注方面,传统课程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要广,强调教授事实性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组块知识的技能;而PBL强调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强调对于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目标是开发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

第二,在课程范围和顺序方面,传统课程教学强调根据固定的课程顺序进行,知识按照一个小单元一个小单元的顺序进行,整体而言知识传授以单学科进行,依然严格遵循学科的界限;PBL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课程教学,知识传授按
照多个单元的知识构成的复杂问题或观点进行,知识是多学科交叉的,因此内容是较为宽泛的。

第三,在教师角色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专家,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者和指导者;而PBL模式强调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建议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第四,在评价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以考试分数为参考,并进行学生之间的比较,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信息的简单复制;而PBL强调评价的参考是最终生成的作品以及作品生成的过程,在作品生成过程中体现的实际能力以及实际知识的获得,并重视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第五,从教学材料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文本、讲稿和口头陈述为学习材料,学习的辅助工具是教师开发的练习册和活动;而PBL模式强调学习材料应该是直接的或原始的资源,印刷材料或者一手文献,辅助工具是学生自身开发的资料。

第六,从教室环境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以个体为单位的独自学习,学生要与他人竞争,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信息;而PBL强调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最终学生自己建构、综合和生成信息。

第七,从学生角色来看,传统课堂教学认为学生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最终以记忆和重述的形式获得简单的知识并完成简单的任务;PBL模式强调学生应主动与他人交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习互动中担任一定的职责,在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观念的发现者、综合者和陈述者。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设定自身的学习任务并长时间独立地学习。

第八,从短期目标来看,传统课程教学认为学生应掌握事实性的知识、术语和内容,并掌握单一技能;PBL强调学生应理解和运用复杂的观念和过程,并掌握综合技能。

第九,从长远目标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广度,目标是培养在标准成绩测试中获得成功的学生;PBL强调知识的深度,最终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备决策和规划能力的、自觉和持续进行终身学习的学生。

从传统课堂教学到PBL教学模式,形式转变的背后是思维上的本质转变。

传统教学中,强调由教师作为主导者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原理和规律的讲解,课后学生通过具体的作业习题对课堂上掌握的理论性知识进行操练,用学习的理论和概念来解决练习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是通过现象对于理论进行实际的操练和概念的演绎。

而在PBL模式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现实问题或者实际现象的解决过程中,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参与主动发掘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理论,实现了从现象到理论、规律的建构过程。

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演绎思维相比,PBL模式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思维的形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强调教学中的知识是以单元和学科形式存在的,知识被人为地划分成为规整的学科和单元,因此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封闭的,是碎片性的;而PBL模式则强调知识是整体的,各个学科之间也是交叉的,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的是整体的知识。

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PBL强调整体思维的培养。

三、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要素及基本特征
在PBL模式中,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

1.内容。

PBL学习模式中的内容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提出学习目的或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其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