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 功率因数校正

合集下载

2024年电力电子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电力电子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电力电子学知识点总结电力电子学是研究将电力进行控制、转换和处理的一门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气驱动和电力供应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力电子学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2024年电力电子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力电子学的基础。

常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晶闸管、IGBT、MOSFET等。

这些器件具有耐高电压、高电流和高温等特点,可以实现高效的功率转换和控制。

2.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一种将电能进行高效转换和稳定输出的电源系统。

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的单端和双端开关电源,以及谐振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3.交流调压:交流调压是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过程。

常见的交流调压技术包括整流和逆变。

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的直流电,而逆变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交流调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输电和配电、电动车充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

4.电力因数校正:电力因数是交流电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电力因数校正是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常见的电力因数校正技术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电力因数校正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系统的损耗,并符合电力系统的标准和规范。

5.电力质量控制:电力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的稳定性和纯净度。

电力质量控制是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电力质量的监测、调节和保护。

常见的电力质量控制技术包括谐波滤波、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

电力质量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电力中的谐波和干扰,并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6.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转换和集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衡量负载对电力输入的有效利用程度的重要参数。

当负载的功率因数不佳时,不仅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还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负荷不平衡、电压波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应运而生。

一、功率因数概念及其影响功率因数是指负载在电力输入时,实际消耗的有用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其数值介于0和1之间,当功率因数接近1时,表示负载对电力的有效利用程度较高;当功率因数接近0时,表示负载对电力的有效利用程度较低。

负载的功率因数不佳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低功率因数将导致系统的无功功率增加,从而增加输电线路的损耗和设备的负载。

其次,功率因数不佳会造成电力系统的负荷不平衡,引发电压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因此,提高功率因数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策略对负载的功率因数进行调节和校正的技术手段。

其目的是使负载的功率因数接近1,提高负载对电力的有效利用效率。

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指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子开关电路对负载的功率因数进行主动调整的技术手段。

其中,最常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采用整流桥电路和直流电容器组成的有源滤波器。

该技术通过控制整流桥电路的导通和截止时刻,及时响应负载变化,主动消除谐波电流,并且根据输入电压的波动变化来调整直流电容器的充放电,从而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和控制。

2.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指通过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来改善负载的功率因数的技术手段。

其中,最常用的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串联补偿通过在负载前端串联电感元件来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而并联补偿则是在负载并联电容器来改善功率因数。

这些无源元件能够补偿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的值。

三、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应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力工业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研究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功率因数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角差值的余弦值,它反映了电源的有效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一个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电流的损耗和能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如何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主要包括电容器补偿、感性负载接入和主动功率因数校正。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下面我们将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首先,电容器补偿是一种常见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它通过接入适量的电容器来补偿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电容器补偿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电容器的容量需要根据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进行选择,容量选择不当会导致系统过补偿或欠补偿,影响系统的性能。

另一方面,电容器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并且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增加了系统的管理成本。

其次,感性负载接入是另一种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当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时,可以通过接入一定量的感性负载来提高功率因数。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

然而,感性负载接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接入感性负载会增加系统的电流,导致线路的损耗增加和电源的负荷增加,影响系统的效率。

另一方面,感性负载不易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加了系统的管理难度。

最后,主动功率因数校正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主动功率因数校正利用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对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整,使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这种方法操作灵活,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功率因数,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然而,主动功率因数校正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主动功率因数校正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主动功率因数校正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有电容器补偿、感性负载接入和主动功率因数校正等。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综述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综述

三相功率因子校正(PFC)技术的综述(1)杨成林,陈敏,徐德鸿(浙江大学电力电子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摘要:综述了三相功率因子校正电路发展现状,并对典型拓扑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三相整流器;谐波;功率因子校正1 引言近20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电力、冶金、化工、煤炭、通讯、家电等领域。

电力电子装置多数通过整流器与电力网接口,经典的整流器是由二极管或晶闸管组成的一个非线性电路,在电网中产生大量电流谐波和无功污染了电网,成为电力公害。

电力电子装置已成为电网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3年颁布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GB/T14549-93),国际电工委员会也于1988年对谐波标准IEC555 2进行了修正,另外还制定了IEC61000-3-2标准,其A类标准要求见表1。

传统整流器因谐波远远超标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表1 IEC61000-3-2A类标准注:表中n为谐波次数。

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被动方法,即采用无源滤波或有源滤波电路来旁路或滤除谐波;另一种是主动式的方法,即设计新一代高性能整流器,它具有输入电流为正弦波、谐波含量低、功率因子高等特点,即具有功率因子校正功能。

近年来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电力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单相功率因子校正技术目前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已日趋成熟,而三相整流器的功率大,对电网的污染更大,因此,三相功率因子校正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

2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六开关三相PFC是由6只功率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PWM整流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

每个桥臂由上下2只开关管及与其并联的二极管组成,每相电流可通过桥臂上的这2只开关管进行控制。

如A相电压为正时,S4导通使L a上电流增大,电感L a充电;S4关断时,电流i a通过与S1并联的二极管流向输出端,电流减小。

同样A相电压为负时,可通过S1及与S4并联的二极管对电流i a进行控制。

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与谐波概念

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与谐波概念

功率因数调整和谐波抑制基本原理关键词:正弦波频率(周期)相位交流电电压电流电阻电感电容功率因数谐波1、为什么要调整功率因数?电能的合理应用要求在传输及分配中要尽量限制电网中所有引起电能损耗的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因感性负荷所引起,工业以及公共电网上的主要负荷是电阻-电感性的。

电网功率因数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在某些特定的环节上用超前无功功率来补偿滞后无功功率。

此方法还能避免过高压降及额外的电阻损耗。

将电容器尽可能地靠近电感负载并联于电网,就可产生所需的超前无功功率。

静态电容补偿装置可以减少电网上传输的滞后无功功率。

当网络条件改变时,通过增加或减少单个电力电容器,就可逐步调整所需的超前无功功率来补偿滞后无功功率。

2、功率因数调整的好处☆输配电成本降低:8到24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功率因数校正降低了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功率损耗进而输配电成本也成比例下降。

☆有效的利用设备:功率因数的改善意味着电力设备更经济实用的工作(同样的视在功率具有更高的有功功率)☆改善电压的质量☆减少压降☆优化电缆尺寸:随着功率因数的提高(载流量减小),电缆横截面也因此减小。

或者说,同样的电缆可以传输更多的功率。

☆较小传输损耗:输电线开关装置的载流量减不,假如只有有功部分,这就意味着输电线的铜损得以降低。

3、谐波的概念谐波是频率几倍于50H频率的正弦电压和电流。

谐波是由非线性电压/电流特性的电子负载的操作而引起的,主要谐波源有以下几类:①电力电子装置工业常用有整流、逆变、调压和变频器等。

②电弧炉用于钢铁等行业的交流和直流电弧炉等。

③家用电器如日光灯、电视机、调速风扇、空调、冰箱等。

④高新技术设备现代办公和商用计算机、节能灯、核磁共振设备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容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电网的发电设备容量的增长率,若不进行有效的谐波控制,供电电压的谐波畸变率可能高达10%。

我国电网已开始遭遇并将迅速面临发达国家当前的谐波局面,即谐波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猛增,电网电压的畸变率也将上升。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功率因数校正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功率因数校正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功率因数校正电力电子变换器是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功率因数校正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原理电力电子变换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来实现电能的转换。

常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直流-交流变换器和交流-交流变换器等。

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功率管件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元件。

功率管件可以将电能从电源转换为负载所需的形式,例如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同时,控制电路对功率管件的开关操作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调节开关周期和占空比来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控制。

二、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负载对电源的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

功率因数越高,表示负载对电源的利用效率越高。

而功率因数较低则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和电力系统的不稳定。

功率因数校正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来实现的,它能够调整负载对电源的功率因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功率因数校正可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降低电网负荷,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同时,功率因数校正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干扰,提高电力质量。

三、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是通过并联电容器或电感器来实现的。

通过调节电容器或电感器的数值和连接方式,可以改变电路的功率因数。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无法对电流和电压进行精确控制。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来实现的。

通过控制功率电子开关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可以精确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形,从而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可以适应不同的负载和电网条件。

四、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功率因数校正的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功率因数校正在电力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是什么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是什么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是什么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概念。

它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设备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电子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意义在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有功功率是电路中消耗的实际功率,而视在功率则是电路中实际流入或流出电能的功率。

功率因数的值介于-1到1之间,其中绝对值越接近1,电路的效率越高。

功率因数的校正对于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当电路中存在较低的功率因数时,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位差,造成电能浪费和设备损耗增加。

而通过功率因数校正,可以使电流和电压保持同步,最大限度地消耗有功功率,减少无效电能的浪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率。

二、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无功功率补偿、谐波滤波和电网电压控制。

1. 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补偿是指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即电容器或电感器,来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并改善功率因数。

当功率因数较低时,引入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并降低系统的无效负载。

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可以根据电路的要求提供合适的电容或电感值,以补偿电感负载或电容负载所引起的功率因数下降。

2. 谐波滤波谐波滤波是功率因数校正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电力电子设备中普遍存在着谐波干扰,这些谐波干扰会导致功率因数的下降。

通过在电力电子装置的输入端或输出端添加谐波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谐波干扰,改善功率因数。

3. 电网电压控制电网电压是功率因数校正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电力电子装置中,通过对电网电压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功率因数的调节。

当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时,电力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对其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整来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三、功率因数校正的应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设备和系统中,包括智能电网、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子装置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中,功率因数校正是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和电能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无功功率的产生和功率因数的失调。

这些问题既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资源。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无功补偿技术无功电流是一种与电压相位差90度的电流。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感性负载所引起的。

电感性负载包括电动机、变压器、电感性炉等。

这些负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但同时也会产生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其中,最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包括串联无功补偿和并联无功补偿。

串联无功补偿主要通过改变负载的电感性来减少无功功率的产生。

这可以通过在负载端串联一个电容器来实现。

电容器具有负电感性,可以与负载的电感性相抵消,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并联无功补偿则是通过在电源端并联一个电容器或电抗器来实现。

这样可以改变电源的电流相位,使其与负载的电流相位基本一致,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

反之,功率因数越低,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资源的浪费越严重。

功率因数的失调主要是由于负载的无功功率所引起的。

因此,通过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主要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使用特殊的电力电子装置,如可控硅器件和功率电子变换器等,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主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负载的功率因数情况,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来调节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则是利用电容器或电抗器对电力系统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第8章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第8章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电压模式控制方法: 电压模式控制方法:
而电压模式是与振荡电路产生的固定三角波状电压 斜波比较, 斜波比较,
电流模式控制是一种固定时钟开启、 电流模式控制是一种固定时钟开启、峰 值电流关断的控制方法。 值电流关断的控制方法。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不是用电压误差 峰值) 信号直接控制PWM脉冲宽度,而是直接 脉冲宽度,而是直接 信号直接控制 脉冲宽度 控制峰值输出侧的电感电流大小 峰值输出侧的电感电流大小, 控制峰值输出侧的电感电流大小,然后 间接地控制PWM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 间接地控制 脉冲宽度
将 乘 法 器 的 输 出 作 为 电 流 环 的 给 定 信 号 I s∗, 才 能 保 证 被 控 制 的 电 感 电 流 iL 与 电 压 波 形 ud 一 致 。 I s∗的 幅 值 与 输 出 电 压 u C同 给 定 电
∗ 压 U c 的 差 值 有 关 , 也 与 ud的 幅 值 有 关 。 L1中 的 电 流 检 测 信 号 i F
中的电流有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模式, 由于升压电感L1中的电流有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模式,因此 可以得到电流环中的PWM信号即开关V 可以得到电流环中的PWM信号即开关V的驱动信号有两种产生 PWM信号即开关 方式: 方式: 一种是电感电流临界连续的控制方式( 一种是电感电流临界连续的控制方式(峰值电流控制方式); 另一种是电感电流连续的控制方式(平均值控制方式) 。 )
6.1.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结构
(a) 双级式
(b) 单级式
图6-5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结构
L1 ii ui EMI 滤滤滤 + ud - iF
电流给定
VD Uo V C uC
C1
PWM 形形形形
采采 滤滤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随着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电力电子设备在现代工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能够控制电能的流动和转换,提高电能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许多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功率因数低的问题,这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有效利用电能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当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低于0.9时,会导致电网负荷增加、电压不稳定、谐波污染等问题。

为了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校正技术。

首先,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利用功率因数调整器来主动改变电路的电流波形,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器实时采样电流和电压信号,并进行相对应的计算和控制。

通过控制功率因数调整器的开关状态和频率,可以有效地改变电流波形,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校正功率因数,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和电流谐波畸变,具有较高的可调性和适应性。

其次,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利用滤波器来改变电路的电流波形,以减小谐波内容。

这种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滤波器,通过滤波器将谐波分量滤除,从而改变电流波形。

在设计滤波器时,需要考虑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滤波器的损耗以及滤波器的容量和电感等参数,以兼顾功率因数校正效果和功率损耗。

这种技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对谐波抑制的要求较高。

此外,混合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将有源和无源校正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

这种技术通常将功率因数调整器与滤波器相结合,通过叠加有源校正和无源校正效果来改善功率因数。

混合技术既考虑到了功率因数校正的准确性和可调性要求,又解决了无源校正技术对谐波抑制的限制问题。

然而,混合技术的设计和实现较为复杂,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与无功补偿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与无功补偿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与无功补偿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与无功补偿则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功率因数校正和无功补偿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功率因数校正和无功补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1. 功率因数的概念与意义功率因数是描述交流电路中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参数。

它是用来衡量电路中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与所输送的总功率之间的比值。

功率因数的数值介于0到1之间,当功率因数接近1时,电路的效率更高,而功率因数接近0时,电路的效率更低。

因此,正确校正和补偿功率因数对于提高电路的效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2. 无功补偿的原理与方法无功补偿是通过对电路中的电容器和电感器进行合理地配置和控制,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和消除。

通过引入补偿装置,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减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常用的无功补偿技术包括静态无功补偿(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和动态无功补偿(DSTATCOM)等。

3. 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与方法功率因数校正是通过合理地调整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改善功率因数。

常用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主要包括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感器和自动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等。

并联电容器可以增加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串联电感器可以减少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同样可以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4. 功率因数校正与无功补偿的应用功率因数校正和无功补偿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在工业生产和商业领域,采用功率因数校正和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优化电力负载,降低能耗成本。

在电力输配系统中,通过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校正,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电网的损耗,增加输电距离,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损耗。

功率因数校正(PFC)的数字控制方法

功率因数校正(PFC)的数字控制方法

功率因数校正(PFC)的数字控制方法引言电力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对电网造成了严重的谐波污染。

这使得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成为电力电子研究的一个热点。

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使电源的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功率因数接近为1。

传统上,模拟控制在开关电源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

随着高速度,廉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出现,在开关电源中使用数字控制已成为发展的趋势[2][3][4][5][6]。

本文对实现PFC的模拟控制方法和数字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了采用数字控制的独特优点。

详细讨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时的设计事项和方法。

1 PFC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的比较功率因数校正的模拟控制方法已经使用了多年,也有现成的商业化集成电路芯片(比如TI/Unitrode的UC3854,Fairchild的ML4812,STmicroelectronics的L6561等)。

图1(a)是基于UC3854的模拟控制电路结构方框图。

电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方式,通过调节电流信号的平均幅度来控制输出电压。

整流线电压和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相乘,建立了电流参考信号,这样,这个电流参考信号就具有输入电压的波形,同时,也具有输出电压的平均幅值。

PFC的模拟控制方法简单直接。

但是,控制电路的元器件比较多,电路适应性差,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而且调试麻烦。

因此,模拟控制有被数字控制取代的趋势。

图1(b)是PFC的数字控制原理框图。

类似于模拟方法,使用了两个控制环路:电压环和电流环。

电压环通过调节平均输入电流来控制直流总线电压,电流环控制交流输入电流使之跟踪输入电压。

控制过程由DSP完成,通过DSP的软件来实现电流和电压的调节。

数字控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通过软件调整控制参数,比如,增益和带宽,从而使系统调试很方便;2)大量控制设计通过DSP来实现,而用模拟控制器是难以实现的;3)在实际电路中,使用数字控制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从而减少材料和装配的成本;4)DSP内部的数字处理不会受到电路噪声的影响,避免了模拟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畸变、失真,从而控制可靠;5)如果将网络通信和电源软件调试技术相结合,可实现遥感、遥测、遥调。

功率因素校正(PFC)电路 PFC的工作原理

功率因素校正(PFC)电路 PFC的工作原理

PFC 的工作原理
功率因数定义:
(1)交流电源输入有功功率与其视在功率之比。
电力电子中常用

PF

P S
有功功率 视在功率
(2)若交流输入电压为无畸变的正弦波,则只有输入中 的基波电流形成有功功率。由于功率传输只在基波频 率上发生,开关变换器的输入整流电路中含有大量不 能传递功率的高次谐波。在真正意义上,电源输入端 存在的是电流的谐波失真,通常可以用近似的功率因 数来代替。总谐波失真TH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BOOST电路的工作模式
从CCM到CRM和DCM 的电流变化波形
BOOST电路拓扑
电流连续模式(CCM)
BOOST电路拓扑
BOOST电路拓扑
1)当开关管导通,电源Ui对电感L充电储能, 同时电容C对负载R放电,二极管承受反 向电压。
2)当开关管S关断时,由于电感L中的电流 不能突变,将继续有电流流过,电感L上的 感应电势UL与输入电压Ui 串联通过二极 管D对输出电容C充电.
BOOST电感的设计步骤
1)基于已知参数先求出周期:
T
1 f
2)最大的占空比的计算: 3)设定初始的纹波电流: 4)确定电感量:
Duty
1
Vinmin Vo
ILP
2 2 Po Vinmin Eff
DeltaI= 0.1*I.pk
Lmin
Vimin 2Ton DeltaI
BOOST电感的设计步骤
4
功率因数的提高可节省发电,传输的功率,与电源效率是两个概念,反而 增加电源成本,降低效率
PFC 的工作原理
电压电流波形
ii
ui ii ii ui

pfc结构原理

pfc结构原理

pfc结构原理
PFC(功率因数校正)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电子设备功率因数的技术。

通过PFC
技术,可以使得电力电子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无功功率的消耗,从而提高设备的功率因数。

PFC的基本结构原理包括:
1.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提供负载所需的电流。

2.储能电感: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适当的时候向负载释放。

3.开关管: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实现PFC电路的开关控制。

4.输出电容:用于稳定输出电压,吸收或释放多余的电能。

PF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整流器和开关管的协同工作,使得输入电流尽可能跟随输入
电压的波形,从而减小无功功率的消耗,提高功率因数。

具体来说,当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时,开关管导通,储能电感吸收电能;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开
关管截止,储能电感释放电能。

通过这种方式,PFC电路能够减小电流和电压之间
的相位差,从而减小无功功率的消耗,提高功率因数。

PFC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UPS)、变频器等领域。

通过PFC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效和可靠性,减小能源浪费和设备发热等问题。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说明与应用(APFC)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说明与应用(APFC)

第四章 APFC4.1 功率因素校正技术的由来由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具有很多优点:应用广泛、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但是它产生的谐波对电网有着严重的污染,单项不可控整流电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1)启动时冲击电流大;(2)正常工作时,由于二极管的导通角是<180°,会形成幅度很高的窄脉冲,总谐波失真THD通常超过100%,从而引起了电网电压波形的畸变。

(3)谐波带来的电路功率因数低,一般约为0.5~0.6,造成电路的效率低。

由整流电路可知,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因为二极管的导通角<180°,以及无源器件电感L、电容C导致的输入信号发生畸变,不但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因数,效率大大减小,还造成噪声和对电网冲击等一系列的危害。

因此,为了减小AC/DC交流电路输入端谐波电流造成的噪声和谐波污染,保证电网高质量供电以及高可靠性;同时,通过相关技术达到电路节能的效果。

以上阐述都表明了研究提高电路功率因数重要性,因此提出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的概念。

那如何提高功率因数?根据第三章整流电路的分析可知,功率因数λ=PS=cosφ=υ∙cosφ1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基波因数和相位因数。

因此,通过提高基波因数υ=I1I和相位因数cosφ1是两个主要的途径:(1)使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同相位。

若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同相位,则相位因素cosφ1为1,功率因素λ增大;(2)使输入电流正弦化若输入电流正弦化,即电流频率保持固定,几乎不存在谐波分量,υ=I1I=1,功率因素λ增大。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功率因素将接近为1,电路效率将非常高。

4.2 PFC的分类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分为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根据有无整流桥,分为有桥PFC和无桥PFC。

无源PFC无源PFC一般采用电感补偿方法。

这种方式是使用由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组合而成的谐振电路来降低谐波电流,以及减小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什么是功率因数校正

什么是功率因数校正

什么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校正是一种用来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技术手段。

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指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其数值取决于电路中的负载特性。

功率因数通常用cosφ表示,其中φ为相位差的夹角。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许多负载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和电子设备,对电力有感性负载行为,导致功率因数低下。

当功率因数低于0.9时,电力系统的效率会下降,能源浪费严重。

此外,低功率因数还会引起电网电压降低、电能损耗增加、电流负荷增大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应运而生。

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电源负载与电网之间能够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常见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容性补偿:通过添加并联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电容器可以产生与负载电感相反的感性功率,从而抵消感性负载对功率因数的不利影响。

这种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部分感性负载设备。

2. 静态无功发生器(SVC):SVC是一种静态补偿装置,通过对电流进行控制来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它可以在电力系统的不同节点上实施,用于对功率因数进行精确而灵活的补偿,适用于中大型电力系统。

3. 动态无功发生器(DSTATCOM):DSTATCOM是一种动态补偿装置,能够动态响应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变化。

它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可控制电网电压和电流,实现精确的功率因数校正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对电网的影响较小。

功率因数校正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电能损耗,减轻电力设备的负载,延长设备的寿命。

同时,功率因数校正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电网的电磁辐射。

总之,功率因数校正是一种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关键技术。

通过合适的校正方法,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电能损耗。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功率因数校正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简介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简介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简介摘要: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使用,电网中的谐波含量越来越多,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可分为有源功率校正和无源功率校正。

其中,有源功率校正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对有源功率校正技术在buck、boost、buck-boost、flyback以及软开关等电路拓扑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buck、boost、buck-boost、软开关1引言近20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电力、冶金、化工、煤炭、通讯、家电等领域。

电力电子装置多数通过整流器与电力网接口,经典的整流器是由二极管或晶闸管组成的一个非线性电路,在电网中产生大量电流谐波和无功污染了电网,成为电力公害。

电力电子装置已成为电网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电力电子产品的功率因数及谐波成分作了限制。

为了使电力电子产品的功率因数及谐波成分满足上述的规定和标准,可在整流桥和滤波电容之间加一级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功率变换电路,使输入电流为正弦波,从而提高功率因数,这就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APFC)技术由于变换器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较高、输人电压范围宽、THD小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APFC又称为有源开关型补偿法,现今得到推广的APFC是DC/DC变换型电流整形方法,由于其主体为高频DC/DC变换器,所以也称为高频APFC。

高频APFC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然后对全波直流电压进行DC/DC变换,通过适当控制,使输入电流平均值自动跟踪全波直流电压的基准,且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从而实现恒压输出和单位功率因数。

图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框图图1为这种电路的原理框图,其中,整流器为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采用DC/DC 变换电路,控制电路内部包含有一个电压误差放大器、一个电流误差放大器、一个模拟乘法器和一个固定频率的PWM控制器。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对电网的负载。

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是表征电力系统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是非线性负载,如电脑、电视和变频空调等,这些负载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失真,从而降低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主动式和被动式的校正方法。

主动式校正方法是通过使用功率电子器件,如开关电容器或开关电感器,来动态调整并校正非线性负载引起的功率因数。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响应和广泛适用等特点,但需要电子器件的支持和较高的成本投入。

被动式校正方法是通过在电源输入端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补偿功率因数。

这种方法简单、可靠,并且成本较低,但响应速度较慢,对系统的变化较不敏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器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器件被应用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中。

例如,可调谐电容器和整流器等先进的功率电子器件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功率因数校正,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1.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法研究:根据不同的负载特性和系统需求,设计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的校正控制算法。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单回路控制、双回路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等。

2.功率因数校正器件研究:研究新型的功率电子器件,提高校正器的效能和效能。

例如,研发具有更高压力容量和更低损耗的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的性能。

3.功率因数校正系统设计研究:设计更高效、更稳定的功率因数校正系统,如电源电路和控制模块等。

同时,结合节能和环保,开发低功耗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4.功率因数校正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功率因数校正标准和法规,加强对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总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电网的负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功率因数是衡量交流电路负载对电网负载的影响程度的一个参数,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效率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将介绍功率因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校正方法,并讨论其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用作用于电网上的有用功率与总视在功率之比的参数。

功率因数的数值范围为-1到1之间,当功率因数为1时,电路中的有用功率与视在功率完全匹配,该电路具有最高的效率。

计算功率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将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进行比较。

实际功率是指电路中的有用功率,也是我们常说的有功功率(P);而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的总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用复数形式表示,记为S。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因数 = 实际功率 / 视在功率二、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在实际电路应用中,如果功率因数小于1,则表示电路中存在较大的无功功率,这会导致电网负载增加、电能的浪费以及设备过载等问题。

因此,对功率因数进行校正具有重要意义。

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电路的效率:校正功率因数可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提高电路的有用功率输出,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 降低电网的负载:校正功率因数可以减少无功功率流入电网,有效减轻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避免设备过载:功率因数校正可以降低电路中的电流,减少设备过载的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是很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1. 电容补偿法:通过串联并联的方式,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电容,使得在电路中形成电容补偿电流,来校正功率因数。

电容补偿法适用于低功率因数的电路,可以快速地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2. 静态无功功率补偿器:静态无功功率补偿器是一种通过控制器和电力电子器件,实时调整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来校正功率因数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因数校正(英文缩写是PFC)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个专业术语。

PFC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背景源于离线开关电源的迅速发展和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的广泛应用。

PFC 电路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高线路或系统的功率因数,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

线路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及危害导致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线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中,另一个是电流或电压的波形失真。

前一个原因人们是比较熟悉的。

而后者在电工学等书籍中却从未涉及。

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比值,即PF=P/S。

对于线路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弦波波形并且二者相位角Φ时,功率因数PF即为COSΦ。

由于很多家用电器(如排风扇、抽油烟机等)和电气设备是既有电阻又有电抗的阻抗负载,所以才会存在着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Φ。

这类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都较低(一般为0.5-0.6),说明交流(AC)电源设备的额定容量不能充分利用,输出大量的无功功率,致使输电效率降低。

为提高负载功率因数,往往采取补偿措施。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这种方法称为并联补偿。

PFC方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功率因数补偿”,它是针对非正弦电流波形而采取的提高线路功率因数、迫使AC线路电流追踪电压波形的瞬时变化轨迹,并使电流与电压保持同相位,使系统呈纯电阻性的技术措施。

长期以来,像开关型电源和电子镇流器等产品,都是采用桥式整流和大容量电容滤波电路来实现AC-DC转换的。

由于滤波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在其两端的直流电压出现略呈锯齿波的纹波。

滤波电容上电压的最小值远非为零,与其最大值(纹波峰值)相差并不多。

根据桥式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AC线路电压瞬时值高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当AC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因反向偏置而截止。

也就是说,在AC线路电压的每个半周期内,只是在其峰值附近,二极管才会导通(导通角约为70°)。

虽然AC输入电压仍大体保持正弦波波形,但AC输入电流却呈高幅值的尖峰脉冲,如图l所示。

这种严重失真的电流波形含有大量的谐波成份,引起线路功率因数严重下降。

若AC输入电流基波与输入电压之间的位移角是Φ1,根据傅里叶分析,功率因数PF与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之间存在下面关系实测表明,对于未采取PFC措施的电子镇流器,仅三次谐波就达60%(以基波为100%),THD会超过电流基波,PF不超过0.6。

线路功率因数过低和电流谐波含量过高,不仅会对造成电能巨大浪费,而且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污染,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电气环境,包括电力系统本身和广大用户。

因此,IEC1000-3-2《家用电器及类似类电气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制》和IEC929(GB/T15144)《管形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的性能要求》等标准,都对AC线路电流谐波作出了具体的限制要求。

为提高线路功率因数,抑制电流波形失真,必须采用PFC措施。

PFC分无源和有源两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是有源PFC技术。

无源PFC电路无源PFC电路不使用晶体管等有源器件,而是由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无源元件组成。

无源PFC电路有很多类型,其中比较简单的无源PFC电路由三只二极管和两只电容组成,如图2所示。

这种无源PFC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50Hz 的AC线路电压按正弦规律由0向峰值Vm变化的1/4周期内(即在0<t≤5ms期间),桥式整流器中二极管VD2和VD3导通(VD1和VD4截止),电流对电容C1并经二极管VD6对C2充电。

当VAC,瞬时值达到Vm,因C1=C2,故C1和C2上的电压相同,均为1/2Vm,当AC线路电压从峰值开始下降时,电容C1通过负载和二极管VD5迅速放电,并且下降速率比AC电压按正弦规律下降快得多,故直到AC电压瞬时值达到1/2Vm之前,VD2和VD3一直导通。

当瞬时AC电压幅值小于1/2Vm时,电容C2通过VD7和负载放电。

当AC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无源PFC电路的DC总线电压时,VD2和VD3截止,AC电流不能通过整流二极管,于是IAC出现死区。

在AC电压的负半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VD1和VD4不会马上导通。

只有在AC瞬时电压高于桥式整流输出端的DC电压时,VD1和VD4才能因正向偏置而导通。

一旦VD1和VD4导通,C1和C2再次被充电,于是出现与正半周类似的情况,得到图3所示的AC线路输入电压VAC和电流IAC波形。

从图3可以看出,采用无源PFC电路取代单只电容滤波,整流二极管导通角明显增大(大于120°),AC输入电流波形会变得平滑一些。

在选择C1=C2=10µF/400V 的情况下,线路功率因数可达0.92~0.94,三次电流谐波仅约12%,五次谐波约18%,总谐波失真THD约28~30%。

但是,这种低成本的无源PFC电路的DC输出电压纹波较大,质量较差,数值偏低(仅约240V),电流谐波成份并不能完全达到低畸变要求。

当其应用于电子镇流器时,因其DC输出电压脉动系数偏大,灯电流波峰比达2以上,超出1.7的限制要求。

欲提高无源PFC的效果,电路则变得复杂,人们理所当然地会选择有源PFC方案。

有源PFC升压变换器有源PFC电路相当复杂,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该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基于功率因数控制IC的有源PFC电路组成一个DC-DC升压变换器,这种PFC升压变换器被置于桥式整流器和一只高压输出电容之间,也称作有源PFC预调节器。

有源PFC变换器后面跟随电子镇流器的半桥逆变器或开关电源的DC-DC变换器。

有源PFC变换器之所以几乎全部采用升压型式,主要是在输出功率一定时有较小的输出电流,从而可减小输出电容器的容量和体积,同时也可减小升压电感元件的绕组线径.PFC变换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通过升压电感元件电流的控制方式来分,主要有连续导通模式(CCM)、不连续导通模式(DCM)及介于CCM与DCM之间的临界或过渡导通模式(TCM)三种类型。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PFC升压变换器,都要求其DC输出电压高于最高AC线路电压的峰值。

在通用线路输入下,最高AC线路电压往往达270V,故PFC变换器输出DC电压至少是380V(270V√2V),通常都设置在400V的电平上。

工作在CCM的PFC变换器,输出功率达500W以上乃至3kW,在DCM工作的PFC 变换器,输出功率大多在60~250W,应用比较广泛,故在此作重点介绍。

工作于DCM的有源PFC升压变换器控制IC有几十种型号,如ST公司生产的L6560、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DA4817/TDA4862、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C33261/MC34261、三星公司生产的KA7524/KA7526、硅通公司生产的SG3561等。

其中,L6560、KA7524/KA7526和MC33261等,在国内直接可以采购,应用比较广泛。

这些器件全部采用8引脚DIP或SO封装,芯片电路组成大同小异,其基本组成包括以电压误差放大器为中心的电压控制环路和以一象限乘法器、电流感测比较器及零电流检测器等构成的电流控制环路。

图4示出了DCM升压型PFC控制IC的内部结构及由其组成的预变换器电路。

这种PFC升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接通AC线路后,由于电容C1容值仅为0.1~0.22 µ F,只用作高频旁路,故桥式整流输出为100Hz的正弦半波脉动电压,亦即AC半正矢。

通过电阻R3的电流对电容C3充电,当C3上的电压升至IC 的启动门限(大多为11V左右)以上时,接通IC电源电压(VCC),IC开始工作,并驱动PFC开关VT1动作。

一旦PFC升压变换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升压电感器T1的次级绕组则感生高频脉冲信号,经二极管VD5整流和电容C3滤波,为IC 提供工作电压和电流。

桥式整流后的AC输入电压,经R1和R2组成的电阻分压器分压,作为乘法器的一个输入(VM1)。

升压变换器的DC输出电压,在电阻分压器下部电阻R9上的分压信号,反馈到IC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并与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上的参考电压VREF比较,产生一个DC误差电压VEAO,也输入到乘法器。

乘法器的输出VMO是两个输入(VM1和VM2)的结果,作为IC电流感测比较器的参考。

当IC驱动VT1导通时,升压二极管VD6截止,流过L的电流从0沿斜坡线性增加,并全部通过VT1和地回复。

一旦IL在开关周期内达到峰值,VT1上的驱动PWM脉冲变为零电平,VT1截止,电感器L中的储能使VD6导通,通过L的电流IL,沿向下的斜坡下降。

一旦IL降为零,L的次级绕组产生一个突变电势被IC的零电流检测器接收,IC产生一个新的输出脉冲驱动VT1再次导通,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

IC的电流检测逻辑电路同时受零电流检测器和电流传感比较器的控制,可确保在同一时刻IC只输出一种状态的驱动信号。

VT1源极串联电阻R7用作感测流过VT1的电流。

只要R7上的感测电压超过电流传感比较器的触发门限电平,PFC开关VT1则截止。

当AC线路电压从零按正弦规律变化时,乘法器输出VMO为比较器建立的门限强迫通过L的峰值电流跟踪AC 电压的轨迹。

在各个开关周期内电感峰值电流形成的包迹波,正比于AC输入电压的瞬时变化,呈正弦波波形。

在两个开关周期之间,有一个电流为零的点,但没有死区时间,从而使AC电流通过桥式整流二极管连续流动(二极管的导通角几乎等于180°),整流平均电流即为AC输人电流(为电感峰值电流的1/2),呈正弦波波形,且与AC线路电压趋于同相位,因而线路功率因数几乎为1(通常为0.98~0.995),电流谐波含量符合IEC1000-3-2标准的规定要求。

与此同时,由于PFC电压控制环路的作用,PFC变换器输出经提升的稳压DC电压,纹波很大,频率为100Hz,同样为正弦波。

其控制原理与开关电源一样,其DC输出电压在90~270V的AC输入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

在DCM下工作的PFC升压变换器相关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5所示,图6为AC 线路输入电压和电流波形。

事实上,工作于DCM的PFC升压变换器开关频率不是固定的。

在AC输入电压从0增大的峰值时,开关频率逐渐降低。

在峰值AC电压附近,开关周期最大,而频率最低。

在连续模式(CCM)下工作的PFC升压变换器采用固定频率高频PWM电流平均技术。

这类变换器的开关占空比是变化的,但开关周期相同。

通过升压电感器和PFC开关MOSFET的电流在AC线路电压的半周期之内(即0<t<T/2),任何时刻都不为0,而是时刻跟踪AC电压的变化轨迹,其平均电流(IAC)呈正弦波形,且与AC电压同相位,如图7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