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医学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弥漫型小裂细胞性 F 弥漫型小和大细胞混合性 G 弥漫型大细胞性 高度恶性 H 免疫母细胞性 I 淋巴母细胞性 J 小无裂细胞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惰性NHL种类
滤泡型淋巴瘤(FL) 小细胞淋巴瘤(SLL) 淋巴结边缘带淋巴瘤(MZL) 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ALT) 脾边缘带淋巴瘤(SMZL)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
③解救治疗:可采用DHAP方案、ESHAP方案、 GDP方案、GemOx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ICE 方案、miniBEAM方案和MINE方案进行解救治疗,解 救方案的选择需考虑患者是否适合进行AHSCT。对适合 AHSCT 的患者,先用解救方案±利妥昔单抗进行诱导治 疗,缓解后行AHSCT。对不适合AHSCT的患者,可进 行常规化疗±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单药或姑息性放疗。 部分患者仅能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合适的患者也可考虑 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诊断
典型的免疫表型是CD20+,CD45+和 CD3常用以下的免疫表型标记将DLBCL 和其他的淋巴瘤鉴别开来: T细胞标记(外周T细胞淋巴瘤) 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dT和CD79a(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1)临床表现:DLBCL 临床表现多样,根 据原发部位和病变程度有所不同,初起时多表 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外的病变比 例可达40%~60%,可以原发于任何淋巴结 外组织器官。病程呈侵袭性,表现为迅速增大 的肿物。约1/3的患者出现B症状,50%以上 患者LDH升高。
非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与治疗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31%
滤泡性
22%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套细胞型
6%
周围T细胞
6%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余下各亚型均
<2%
NHL的分类
低度恶性 A 小淋巴细胞性 B 滤泡型小裂细胞为主性 C 滤泡型小裂细胞和
大细胞混合性 中度恶性 D 滤泡型大细胞为主性
①Ⅰ和Ⅱ期DLBCL 的初始治疗:对Ⅰ和 Ⅱ期无大肿块患者,可以选择R-CHOP 方 案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30~ 36 Gy。 对Ⅰ和Ⅱ期有大肿块患者,可以选择 R⁃CHOP 方案6~8个周期±局部放疗
30 ~40 Gy 。
②Ⅲ和Ⅳ期患者的初始 治疗:采用R-CHOP 方 案化疗6~8个周期。 可选择治疗开始前和治 疗结束时进行PET-CT 检查,根据其结果制订 和调整治疗方案。
(2)病理诊断及分类:DLBCL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大
的、弥漫性生长的异常淋巴样细胞增生,而淋巴结结构 基本被破坏。DLBCL 包括多种变异型、亚组和亚型 (参考2008版WHO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诊断 DLBCL 应常规检测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CD19、 CD20、CD79a 或PAX5、CD3ε、Ki-67,通常为CD20 (+)、CD79a(+)或PAX5(+)、CD3ε(-)。 大B细胞淋巴瘤确定后,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细胞起源, 可以选择Han模型(CD10、Bcl-6、MUM-1)或Choi 模型(GCET1、FOXP1、CD10、Bcl-6、MUM-1), 也可以增加CD5、CD30、CD138、ALK 等进行鉴别。 年龄>50岁者,建议增加EBV⁃EBER 检测。最近,对于 DLBCL 预后不良因素的研究更加关注双重打击和三重 打击学说,所以应增加BCL-2、BCL-6、c-myc的检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概述
成人最常见的淋巴组织肿瘤,可与任何 惰性淋巴瘤共存 有显著的异质性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外周性T细胞淋巴 瘤的治疗参照DLBCL的方案,但不包括 应用利妥昔单抗 滤泡性淋巴瘤3级的治疗参照DLBCL的方 案
蛋白水平检测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果表达强且广泛,最 好再增加FISH检测。
(3)预后指标: 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DLBCL
预后判断系统。此系统依据5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即年龄>60岁、Ⅲ~Ⅳ期、结外累及部位数目>1个、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态评分≥2 分、 血清LDH水平>正常上限,每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为1 分。IPI 评分0~1分,属于低危组;IPI 评分2分, 属于低中危组;IPI 评分3分,属于高中危组;IPI 评 分4~5分,属于高危组。
治疗原则: DLBCL 的治疗模式是包括内科治疗 和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和 生物靶向治疗。治疗策略应根据年龄、IPI 评分 和分期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对高肿瘤负荷患者, 可以在正规化疗开始前给予一个小剂量的前期 化疗,药物包括泼尼松±长春新碱,以避免肿 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对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或感染患者, 应密切监测外周血HBV⁃DNA 滴度,并选择适当 的抗病毒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