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3461d4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d.png)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哎呀呀,要注意找主旨呀!就像在森林里找最粗的那棵树,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到鲁迅对童年的描写,不就能很快找到文章主旨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嘛!
2. 嘿,人物描写可得细看呀!这就好比给人画像,得把特点都画出来。
像《阿长与<山海经>》里对阿长的各种描写,不就把阿长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了嘛!
3. 哇塞,故事情节要理清呀!这不就跟串珠子一样,得把一颗颗珠子按顺序串好。
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把英子的经历串起来,故事不就明了啦!
4. 哎呦喂,环境描写别小瞧呀!这就像是给故事搭个舞台,作用可大着呢。
《济南的冬天》里的环境描写,不就让人感受到那份温暖祥和啦!
5. 呀,修辞手法得留意呀!就像给文字穿上漂亮衣服。
《春》里那么多美妙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多精彩呀!
6. 嘿嘿,写作顺序要搞清楚呀!这跟搭积木似的,按顺序搭才稳当。
读《背影》,按时间顺序去理解,多清晰呀!
7. 天哪,线索可不能丢呀!那可是串起整篇文章的线呐。
《羚羊木雕》的线索,不就让我们明白各种情节的关联啦!
8. 哇哦,词语理解要精准呀!就像给词语照镜子,得看清它的真面目。
读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一定要好好琢磨呀!
9. 嗨呀,情感把握很重要呀!得跟作者心连心。
像《紫藤萝瀑布》,不就能感受到宗璞那积极向上的情感嘛!总之,掌握这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那读初中记叙文就轻松多啦!。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最全面)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最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ee3648fb6bd97f192379e91a.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最全面)一、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二、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25dc8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e.png)
初中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答题窍门及技巧初中阅读理解是考试重点之一,记叙文和说明文是其中常见的文体。
下面是一些答题窍门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记叙文阅读答题窍门1. 浏览全文在开始阅读记叙文之前,先快速浏览全文。
注意文章的标题、段落标题、插图或图片等,这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关于文章主题和内容的线索。
2. 确定文章结构确定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记叙文通常由引子、事件和结论组成。
了解文章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主题的呈现。
3. 关注关键词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它们在文章中经常出现并强调了重要信息。
通过关注这些关键词,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意图。
4. 注意上下文有时候,你可能遇到一些生词或不熟悉的词汇。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停下来查字典,而是试着通过上下文推测出词的意思。
文中的其他句子和段落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线索。
5. 分清事实和观点记叙文中有时会包含作者的观点或意见。
当回答问题时,要能够分辨出作者是在描述事实还是表达观点。
不要把作者的观点当作事实来理解。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 阅读问题在阅读说明文之前,先浏览一下问题。
问题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关注文章中的重点信息。
2. 寻找关键信息说明文通常提供很多细节和数据,寻找关键信息是回答问题的关键。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例如冒号、引号和编号等,它们可以引导你找到关键信息。
3. 注意图表和插图说明文通常会包含图表和插图来帮助解释观点和数据。
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观察图表和插图,并注意它们与文章内容的关联。
4. 掌握文章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等,掌握文章的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了解作者的逻辑结构和写作方式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所在。
5. 多练通过多做一些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技巧和速度。
在练中,注意整理和总结问题类型和解题方法,有助于你在考试中更有效地应对。
希望以上这些答题窍门和技巧能够对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初中记叙文写得好的学霸,都是用了这4个高分技巧
![初中记叙文写得好的学霸,都是用了这4个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8e1ed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2.png)
初中记叙文写得好的学霸,都是用了这4个高分技巧记叙文写作要点总要求:立意新深,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
1、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不要轻易虚构编造。
编造的往往是想当然的人和事,太简单,不可能有生动的细节,鲜活的场景,难感人;再说,大段或整篇的虚构,你的年龄、经历、学识还不能胜任,往往捉襟见肘,多有漏洞却不自觉,常常是自己觉得成立,人家却看出不真实甚至看成了笑话,本想文章感人,结果是南辕北辙。
2、要轻情节叙述而重情景描写,不要在过程上折腾,千万不要在漫长单调的情节叙述中追逐得瘦骨嶙峋,要善于精选一两个、两三个“点”——生动鲜活的情景,或富于魅力的细节,去描写得血肉丰满,并且一定要在感人之处泼墨如洗,非感人之处惜墨如金。
3、要能激起感情波澜或能引发理性思考,也不要只是记叙,不妨结合记叙的人事再有些抒情与议论。
记叙文构思01立意新颖深刻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题,要做到深刻,就要仔细审题,推敲材料,善于由少见多、以小见大,善于联系实际探究本质,见他人之所未见。
例文借鉴:《往上走,往下走》一扇厚厚的铁门“不合时宜”地成了这个单元的守门神。
可惜的是没人对它有好感。
我从此得多拿一把钥匙,提着满篮子菜的家庭主妇只得停下步子,放下菜篮子,然后开门;老婆婆面对这扇门好像面对一座山;夜归人得摸黑掏钥匙……好似所有的矛盾都由这扇忠实尽职的铁门引起,它委屈地承受着种种埋怨。
不过,一件小事总算使它的名声好了一点。
一位老婆婆因提的东西太多而无法开门,刚好下楼的小伙子从里面开门后帮着老婆婆提了重物。
此后,老婆婆逢人便说:“多亏了那伙子,也因为那门呀!”原来真正的不方便还另有原因。
假如两人一起走到楼梯口,谁先去开门?假如两人一前一后下楼,走在前的是不是开门后等着后面的呢?假如哪一次谁忘了关门,是怪张三还是李四?存在不便,存在抱怨,其实是因为人们缺乏交往,缺少因交往而产生的好感,感激,信任,体贴……从那以后,人们可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改变。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初一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71014f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8.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初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上)1、概括全文的主要事件或某段主要内容。
(概括能力)解题技巧:(1)概括时抓住“谁”“做什么”“结果”三要素概括。
(2)概括语言要简洁,力争用一句话,在30字以内完成概括。
(3)概括时要注意适当点出特殊的背景、环境和情节。
(4)要弄清文章的主人公,确定“谁”。
思路:(怎么样)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结果2、散文中人称的使用和人称变化的作用。
解题技巧:(1)判定人称时要看叙述者是第几人称。
(2)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为了给读者以真实感,使叙述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的使用是为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的感情。
(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回答)第三人称的使用是便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丰富文章的内容。
思路:判定人称——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作用——思考对中心是否有作用。
3、文章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答题技巧:(1)顺叙和倒叙用于篇章,而插叙用于段落。
(2)顺叙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清楚,事件叙述较完整。
倒叙作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情节的曲折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和结构的单调性。
插叙作用:补充文章的相关背景等有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充实。
(3)所有的记叙顺序都有可能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一定的作用。
思路:判定顺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直接作用——结合中心看看这种顺序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体现文本的中心。
4、文章中某些段落和内容对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
答题技巧:(1)分析段落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作用。
(2)分析语段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所有的语段内容最终都是为中心服务。
(3)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等。
开头语段作用: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引出下文或总领全文。
内容作用:交代某个内容;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做辅垫;开篇点明文章的中心。
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0206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0.png)
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答题误区及满分答题技巧是对同学的阅读题解题力量有很大提升的方法,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一、常见考点1.筛选整合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结构,理清思路;2.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意;3.分析、评价人物形象;4.拓展延长,创意表达。
二、命题角度1.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2.人物形象分析概括;3.语言品尝;4.主旨把握;5.作品感悟等。
三、语段阅读题答题总规章1.先读题干再读文章。
读题时留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章;2.读文章时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预备作答时,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详细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就要对相关段落反复研读;涉及全篇,就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做概括。
四、题型及答题方法1、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常用格式:(时间+地点)+人物+大事(1)记叙类:必需包含两个要素:①人物+大事;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月)、地点、环境假如有某种特定意义,大事的整体进展状况都应做概括。
留意点:这里的人通常指仆人公,因此要分清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比较取巧的种做法是,看用哪个人物的笔墨多,也可以把题目中所提到的最多次数的人物作为推断仆人公的依据,并做相互印证,确保万无一失。
(2)描写类:景物+特征(3)抒情类: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2)以详细的人、事、物为线索;(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进展变化)为线索。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命题角度:(1)对人物描写的详细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两个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417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1.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一、概括内容要素归纳法(抓住“二主要”:人+事)(2)做了什么事或怎么了(3)补充起因、结果、时间、地点(有必要交待哪个便交待哪个)要求:语言简洁。
可以用反推文章内容的方法检验正确与否。
答案模式:××人+为了××目的(在××情况下)+××时间××地点+做了××事+结果二、明确中心(1)看标题(2)看首尾(3)看议论、抒情句三、记叙的线索(1)时间(2)行踪(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变化(7)见闻和感受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一些词语或一些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模式: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分析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一些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中心;内容集中,对比鲜明;(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一些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
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eddd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2)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5、概括文章内容。
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二月三十号》。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3)(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2d138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2.png)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一、记叙文阅读1. 概括文章内容- 公式:谁 + 做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 结果怎样。
比如说,写小明在下雨天去给生病的奶奶送药,最后奶奶病情好转,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概括啦。
2. 分析人物形象- 公式: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直接描写)以及他人的反应、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间接描写)等方面入手。
如果文中说“小明皱着眉头,咬着嘴唇,握紧了拳头说:‘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从这动作和语言描写就能看出小明是个坚定、有决心的人。
3. 理解句子含义- 公式:先看句子表面意思,再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挖掘深层含义。
要是句子是“那扇门关闭了,却又好像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
”表面上是说一扇门关上另一扇开,深层次可能是说一个机会失去了,但又有了新的机会,反映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4. 赏析句子(从修辞角度)- 公式:这个句子运用了[修辞名称],把[本体]比作[喻体](比喻句)或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者文章的主旨]。
例如“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运用比喻,把月亮比作大圆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
5. 文章标题的作用- 公式:二、说明文阅读1.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公式:说明对象一般在文章标题或者开头就会点明。
特征呢,要从文中找关键词句,比如“大熊猫是一种珍稀的哺乳动物,它毛色黑白相间,体型胖嘟嘟的,特别爱吃竹子。
”这里大熊猫就是说明对象,毛色、体型、食性就是它的特征。
2.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公式:-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某个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有很多,其中赵州桥就是典型的代表,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举赵州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
-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某个特征]。
像“这座大楼高100米,有30层。
”准确说明了大楼的高度和层数。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_记叙文写作满分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_记叙文写作满分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bbdb1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7.png)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_记叙文写作满分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从小开始写作文,记叙文写作有哪些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技巧【1】叙事的记叙文一般结构形式:横向展开式:在同一事件中同时写几个人的语言行动,表现某一集体的精神面貌或社会风尚。
一般结构为,点明事件及其意义——顺叙+平叙事件——回应开头,深化中心。
纵向连贯式:在一件事情的记叙中,随时间的变化,通过事件的发展,逐一推出人物,表现某一集体的精神或社会风尚。
一般结构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顺叙事件的发展过程——记述事件的结局——抒发感想,阐释事件的意义。
对照式:通过若干人在同一事件的不同表现进行对照、映衬,从而表现主题。
一般结构形式为,简介事件,设置悬念——顺叙过程,对照描写——回应开头,点明意义。
技巧【2】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
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
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
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
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
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
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
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
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441ec2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a.png)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1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需集中而突出。即使须要运用较多的素材也只
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主动、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 三,要擅长从日常小事中发觉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擅长从 事务的表面对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 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显明,事务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将美与 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改变对比, 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对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 描写来渲染气氛,示意事务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 旨。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 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 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 在战友(因救援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冲突的思想 斗争、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确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 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白给学生上课是老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 领导者的责任、爱护国家利益是全部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 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第6页 共13页
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纳适当的修辞手法, 特殊是运用比方、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 引用格言名句,增加文采。
四、四个流程 1、审清题意:千万留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 应当先花 2-3 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起先答基础学问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爱、是厌恶?是 感动、是反对?是欢乐,是苦痛?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指 责?…………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识的、能够写好的 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 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 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挥而就,只要提纲 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挥而就事不难做到的, 思路顺畅了 20 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五项技巧 1、有一个敏捷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 必需写多好,不得运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殊是开头、结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68a58b2a5e9856a5712604f.png)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一、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给出具体范围的锁定具体段落,没有的就从全文出发。
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准备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2)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
(4)摘录句段法。
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第三步: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力求规范第四步: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如果赋分是奇数,如1分、3分等,答案很可能是一点或三点,如果赋分是2分或4分,答案很可能是一点、两点或四点。
二、语言赏析赏析句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从修辞方面入手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
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详见本专题文体知识梳理。
(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①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②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③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
(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渲染、烘托、伏笔、铺垫、情景交融等。
(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
记叙文答题技巧及套路精选13篇
![记叙文答题技巧及套路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6a0e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6.png)
记叙文答题技巧及套路精选13篇记叙文是中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生们比较容易上手的一种文体。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记叙文答题的技巧和套路,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技巧:1. 理清故事线索:记叙文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一个事件或故事的,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理清故事的线索,确保叙述的顺序清晰明了。
2. 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来展现人物形象,也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气氛等来烘托故事的氛围。
3. 运用修辞手法:记叙文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记叙文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文体,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二、套路精选:1. 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变化: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变化,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 描写环境和气氛:通过描写环境和气氛,来烘托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4.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故事中的矛盾和冲突,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5. 运用转折手法:通过设置转折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增加故事的悬念和趣味性。
6. 运用感官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7. 运用对话和对白: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对白,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也可以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8. 运用回忆和闪回: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来展示人物的过去经历和内心世界,增加故事的层次和深度。
9. 运用插叙和抒情:通过插叙和抒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10. 运用寓言和象征: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深层次的意义和思想,增加文章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11. 运用叙述和议论:通过叙述和议论的方式,来展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思想性。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edf42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0.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2、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3、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4、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5、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6、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7、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8、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9、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10、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13、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14、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1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16、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17、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18、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19、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ea6103a360cba1aa911dac2.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技巧 -技巧分析: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一.修辞方法及作用ﻭ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ﻭ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反问:态度鲜明,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ﻭ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8、反问:态度鲜明,语气,强烈抒情。
二.表达方式ﻭ1.记叙2.议论3。
抒情4。
描写(环境、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5。
说明●类型1三、写作手法及作用?ﻭ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ﻭ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ﻭ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ﻭ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ﻭ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ﻭ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ﻭ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382d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7.png)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记叙文是中考阅读理解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题型,考察考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因此,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方式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1. 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含义。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需要逐段分析。
对于每一段,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3.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篇章间的关系,例如前后转折等。
4. 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态度和行为,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非常重要。
5. 我们需要注意文本中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主题。
6. 了解文章中的语言风格,例如比喻、夸张等。
7. 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例如人物的动作、环境的描写等。
8. 关注文本中的对比,如黑白对比、自然与人工对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9. 我们需要关注文章中的基本动因和结果,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10. 需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以免误解文章。
11. 需要注意文章中的象征、隐喻和揭示的意义,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非常重要。
12. 在读完全文后,重新思考文章的主旨,以便更好地应对问题。
13. 理解题目中的具体问题,并从文章中找到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14. 需要注意多选题和判断题中的细节,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15. 最后,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排版,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注重语言表达,以便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掌握这些技巧,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和应对记叙文阅读题。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f5a4699b84ae45c3a358c41.png)
初中语文记述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述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初中文最关的内容就是作文写作,下边三好网名分享作文中叙文的关在于型的把控知。
1、型一:目① 含A、一双关的目最简单考其含,表意从字面上很简单掌握,深意要系全文甚至要旨方可掌握出。
B、运用修辞的目也简单考含思路:一双关,表面上指⋯⋯,又指⋯⋯。
归纳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感情,示意了⋯⋯的要旨。
或许:运用⋯修辞,写出⋯⋯② 作用内容上:(同目含)点明⋯⋯、归纳⋯⋯事件、表达了⋯⋯感情、表达了⋯⋯要旨构上:是不是索,置念,吸引者形式上:新独到,吸引者③ :以中心人物:《老王》《藤野先生》;以中心事件:《登上地球之》;以中心事物:《筝》;以季:《春》《南的冬季》;以独到的角:《背影》《台》;以要旨:《大的悲》;以感情命:《》;以索:《羚羊木雕》;找索物、事、人、感情、、地址、。
作用:是穿全文的脉,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在一同,使文章条理清楚、次清楚。
2、型二:情①归纳全篇内容、归纳部分情节、梳理心情变化、归纳全文内容基本思路:人物 + 事件 + 结果,时间、地址、经过能够略去;因由能够有,特别是结果必定要有。
注意: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主要事件,(插叙的事情清除去);假如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归纳出来。
②归纳部分情节归纳情节初步、发展、热潮、结局;或归纳故事的因由、经过、结果。
思路:先区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归纳。
防备出现误将热潮看作结局,或把经过看作结果的状况。
③梳理心情(感情)变化思路:先区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归纳。
防备出现误将热潮看作结局,或把经过看作结果的状况。
小:完美情、完美化3、型三:人物形象①剖析人物的形象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通剖析典型案例来剖析人物形象;二是通人物描绘(相貌描绘、作描绘、心理描绘、言描绘、肖像描绘等)方法的剖析来掌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
思路:抓住文中抒怀句,领会作者感情,用美(斥)的言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作文写作,下面三好网名师分享作文中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题型的把控知识。
1、题型一:题目设题
①标题含义
A、一语双关的题目最容易考查其含义,表层意从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层意要联系全文甚至主旨方可把握出。
B、运用修辞的题目也容易考查含义
思路: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又指……。
概括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情感,暗示了……的主旨。
或者:运用…修辞,写出……
②标题作用
内容上:(同题目含义)点明……、概括……事件、表达了……感情、表达了……主旨
结构上:是否是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形式上: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③拟题:以核心人物为题:《老王》《藤野先生》;以核心事件为题:《登上地球之巅》;以核心事物为题:《风筝》;以季节为题:《春》《济南的冬天》;以独特的视角为题:《背影》《台阶》;以主旨为题:《伟大的悲剧》;以情感命题:《爱》;以线索为题:《羚羊木雕》;寻找线索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2、题型二:情节设题
①概括全篇内容、概括部分情节、梳理心情变化、概括全文内容
基本思路:人物+事件+结果,时间、地点、经过可以略去;起因可以有,尤其是结果一定要有。
注意: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主要事件,(插叙的事情排除掉);如果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来。
②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③梳理心情(感情)变化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小结:完善情节链、完善变化链
3、题型三:人物形象设题
①分析人物的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思路:抓住文中抒情议论句,体会作者情感,用赞美(贬斥)的语言概括。
是一个……的人。
从文章……看出来。
要巧借文章中的词语是否要结合内容分析
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作者通过对周围人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细节描写:即特写镜头,以突出人物心情或品质。
思路: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③评价人物形象
基本思路:性格特征+评价
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模版。
(有模板,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升华、赞美。
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激情。
④揣摩心理
出题类型:补写心理
思路:明确人物此时此境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
注意: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考试中建议用第一人称)。
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4、题型四:句子设题
(1)重点句子理解(作用)
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
(往主旨上靠拢)
(2)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全文设置了……的情感氛围;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等。
中间: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呼应;引出下文的……;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为……做铺垫。
结尾:照应开头,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回味无穷;总结全文,突出、深化……的中心。
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
(3)描写句理解(作用)
①人物描写句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人物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思路: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②社会环境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了下文……情节。
(推动了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作铺垫)
③文采句赏析(表达效果)
思路:修辞(+阐述)+内容+情感
语言组织: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地写出了……的内容(动作、心理、神态等),表达了……的情感。
注意:在适当地方加上炼字内容。
给整个句子以综合评价。
5、题型五:段落设题
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对下文起到……的作用。
(结构)
注意: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
①开头段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结尾段作用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深化或升华主旨,强化作者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
思,余味无穷;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呼应开头,首尾圆润,浑然一体。
③环境(景物)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突出人物……的性格。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等。
(回答要具体)
④中间(非开头结尾)段落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
只承上:总结上文……内容
只启下:引起下文……内容
铺垫段:为下文……作铺垫
6、题型六:词语作用/妙处/表达效果
常考的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副词;褒义贬用、贬义褒用;语境词等。
方法指导:带句解词;有修辞要写出所用……修辞;有的写出……心情,表现了人物……性格,表达了……的情感。
突出了……的中心。
注意:结束时最好有综合性评价语。
此题型还有: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调换另一词
解题模式:
首先,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其次,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或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最后,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还有: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
思路:就近、就前原则
例如:“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
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
“这样”指的是?“这”是近指,“那”是远指。
还有:其他词语指什么,根据语境推到判断出所指
还有:词语是否矛盾,有些词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各有所指,寄寓深刻的用意。
7、题型七:记叙顺序设题
①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时间)记叙。
作用:叙事条理分明,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完整清晰。
②常考的是倒叙、插叙的辨识及其作用。
插叙的作用:这段插叙,补充了……的内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使文章内容更翔实,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
倒叙及其作用:有两种倒叙形式:第一种是首尾照应,中间回忆。
这种形式的倒叙作用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种是把事情的结果写在前面,这种形式的倒叙作用是取得设置悬念、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文章摘自:三好网在线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