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之我见[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欣赏之我见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一、科学合理独特的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课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精彩的导课,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情境创设导入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渲染某种气氛或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的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教学内容规定的情境,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会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例如在《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这一情境单元中,教师提问:亚洲的几个区域?学生回答后引导观看投影文字,了解亚洲五个音乐区域的基本情况。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例如在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教师设置悬念:一种神奇的唱法,一个人唱出两种声音?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二、充分发展学生的听觉和感知能力

音乐是培养听觉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根大帮助,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

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歌曲)的时候,必定会受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绪的反应,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这种情绪的反应,是感性的,它并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程。音乐的表象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二是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表象积累。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旋律、节奏、音色、织体等。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熟悉乐曲(歌曲)的旋律特点,用什么乐器演奏或者哪位艺术家演唱,找到其主题旋律,之后,进一步明确乐曲(歌曲)的题材,体裁,风格,节奏等音乐基本要素。例如在欣赏《少女的祈祷》一课时,在学生不知道乐曲名称的情况下,让他们仔细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节奏节拍的特点,之后,进一步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学生哼唱,加深记忆,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三、加强音乐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加强音乐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整合,这让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地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解了音乐知识,一举两得。例如讲到“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一课中《祝酒歌》时,讲述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国家、人民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和损失,“文革”结束时,中国人民欣喜若狂的心情无以言表,于是词作家晓光、曲作者施光南,这两个不会喝酒的人一夜之间用激情创作了至今还脍炙人口的《祝酒歌》,利用这段学生已学过的历史,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音乐的时代风格。再如在学习欣赏的《保卫黄河》时,

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当时八年抗战,我们党人遇到的困难,结合歌曲声势浩大的轮唱,体会劳苦大众被压迫的呼声和呐喊,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体会歌曲创作的背景。

欣赏“中国民歌”时,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根据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教学中比如:南方自然景观秀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以音乐风格也柔和、婉转、细腻、;北方地大物博,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学生听了之后,回想起自己到南方旅游时的见闻,都认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正如课标中提到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会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2]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探讨的理念,全方位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才能上出一节不一般的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2]引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