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原文及注释译文
《赠汪伦》全诗翻译赏析
《赠汪伦》全诗翻译赏析《赠汪伦》全诗翻译赏析《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言】《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翻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赏析】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古诗简介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古诗简介《赠汪伦》原文翻译及古诗简介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赠汪伦》原文翻译及古诗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古诗简介《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赏析踏歌: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
后来也指行吟,既漫步而歌。
桃花潭:在今安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
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
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
李白这次来访汪伦,汪伦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增此诗。
这首诗以叙事开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写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情景。
此时人以登舟船也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
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会有人来送行;踏歌,写出送行这边走边唱从岸上走来的神态。
《赠汪伦》原文及译文
《赠汪伦》原文及译文《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全诗内容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先来说说这诗的原文吧。
“李白乘舟将欲行”,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李白站在船上,正准备离开,那心情或许有点不舍,又或许带着对新旅程的期待。
“将欲行”这三个字,简简单单,却把那种即将出发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可太有意思啦!李白正准备走呢,突然听到岸上传来了踏歌的声音。
啥是踏歌?就是一边用脚打着节拍,一边唱歌。
这一“忽闻”,惊喜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就好像原本平淡的离别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诗人开始形容桃花潭的水啦,那水得有多深呢?深千尺!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是为了强调潭水的深不见底。
最后“不及汪伦送我情”,哎呀,这才是整首诗的重点!千尺深的潭水都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
这份情谊得多深厚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再来说说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的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我想起我之前的一次经历,有个好朋友要去远方工作,我去送他。
在车站,我看着他拖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走向检票口,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就在他快要进去的时候,突然转过身来,跑过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我就觉得,什么距离啊,时间啊,都不算啥,我们的友情不会因为这些改变。
这就跟李白和汪伦似的,离别之际,那份真情才是最珍贵的。
咱们再仔细品品这首诗,李白用这么简洁明快的语言,就把他和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展现得活灵活现。
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真挚的情感。
在生活中,咱们也有这样的朋友吧,也许平时不怎么联系,但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出现在你身边,给你支持和温暖。
就像汪伦送别李白,那种真心实意,能让人记一辈子。
这首《赠汪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真情的写照。
每次读起来,都能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美好和力量。
希望咱们都能拥有像李白和汪伦这样的真挚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陪伴,相互支持!。
《赠汪伦》原文注释及简析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
”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古诗译文、赏析
赠汪伦古诗译文、赏析赠汪伦作者: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
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
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
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翻译】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创作背景】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赠汪伦 李白古诗意思
《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闻:听见。
5、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不及:比不上。
《赠汪伦》翻译: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赠汪伦》赏析: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次句继写送行者。
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第一篇: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赠汪伦①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②声。
桃花潭③水深千尺④,不及⑤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②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④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⑤不及:比不上。
【翻译】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简介《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翻译/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鉴赏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赠汪伦的古诗及翻译
赠汪伦的古诗及翻译赠汪伦的古诗及翻译《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一首留别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古诗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一片情深。
注释①踏歌:民间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友情,运用了夸张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友谊。
历代出版《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
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
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
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赠汪伦古诗意思
赠汪伦古诗意思
1、《赠汪伦》全诗意思是: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2、全诗原文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诗中的汪伦是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李白《赠汪伦》原文诗意注释赏析
李白《赠汪伦》原文诗意注释赏析李白《赠汪伦》原文诗意注释赏析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踏歌:一种民间歌调,边走边唱,以脚步为节打拍。
后来也指“行吟”,即漫步而歌。
2、桃花潭:在今安泾县西南一百里。
3、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诗意: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
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
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
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引得李白大笑。
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
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
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
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唐诗赠汪伦古诗全文带拼音及拼音版本翻译可a4打印
赠zèng 汪wāng 伦lún唐táng · 李lǐ 白bái李lǐ 白bái 乘chéng 舟zhōu 将jiāng 欲yù 行háng , 忽hū 闻wén 岸àn 上shàng 踏tà 歌gē 声shēng。
桃táo 花huā 潭tán 水shuǐ 深shēn 千qiān 尺chǐ,不bù 及jí 汪wāng 伦lún 送sòng 我wǒ 情qíng。
【翻fān 译yì 译yì 文wén】我wǒ 正zhèng 乘chéng 上shàng 小xiǎo 船chuán , 刚gāng 要yào 解jiě 缆lǎn 出chū 发fā , 忽hū 听tīng 岸àn 上shàng 传c huán 来lái , 悠yōu 扬yáng 踏tà 歌gē 之zhī 声shēng。
看kàn 那nà 桃táo 花huā 潭tán 水shuǐ , 纵zòng 然rán 深shēn 有yǒu 千qiān 尺chǐ , 怎zěn 能néng 及jí 汪wāng 伦lún 送sòng 我wǒ 之zhī 情qíng。
【注zhù 释shì 解jiě 释shì】1. 汪wāng 伦lún : 李lǐ 白bái 的de 朋péng 友yǒu。
2. 踏tà 歌gē : 原yuán 为wéi 汉hàn 、 唐táng 时shí 的de 风fēng 俗sú 性xìng歌gē 舞wǔ , 参cān 与yǔ 者zhě 手shǒu 搀chān 手shǒu 以yǐ 脚jiǎo 踏tà 地dì 而ér 歌gē 。
《赠汪伦》原文及解释
《赠汪伦》注释
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赠汪伦的读后感
历史是什么?不过是一些看似必然,其实全然是偶然的因缘。尼采说,上帝死了,他就是上帝。鲁迅
说,所以尼采疯了。当凸显的人变成非常伟大的时候,人也就非常值得可笑。没有人能够代替上帝,所有试图取代上帝的人最后都被历史嘲笑。
这就涉及到到底上帝是什么。基督说,上帝是耶和华的爹。法兰经上说,那是先知先觉,说声阿门。佛教徒说,那是如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马克思说,这都是骗人的。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人信。而且,不少党的高级干部也对此趋之若鹜。说到底,所谓的上帝就是所有不可知的总和。因为现有的知识解释不了,但是似乎还有些道理。上帝不存在,但是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
人生是什么?不过是磨豆浆的石磨,碾磨一遍又一遍,皮也好,渣滓也罢,精华就这么留下来了。我常想,为什么叫年轮,看了村里磨豆腐的石磨有些明白,一遍又一遍,什么人生的升华啦,什么人生的经验
啦,都在两片石头的碾压下纷纷出笼。其实,这只是最初始的原料。是要豆腐,还是豆浆,还要一瓢卤下来才能决定。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不是命题作文,但现实显示出来的却是一副命题作文的嘴脸。
李白《赠汪伦》全诗译文及赏析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附近村庄里结识的一个朋友。
他给李白送行,不像一般人带着感伤的情绪,而是欢欢喜喜唱着歌来的。
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能这样,难怪诗人要把他看成极知心的朋友了。
②踏歌:脚踏着拍子唱歌。
译文李白我乘上了船将要启程,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的水虽有百丈之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时的一片深情。
赏析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乎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李白《赠汪伦》带拼音及注释译文
李白《赠汪伦》带拼音及注释译文李白《赠汪伦》带拼音及注释译文zèng wāng lún赠汪伦[唐] 李白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李白乘舟将欲行,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忽闻岸上踏歌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桃花潭水深千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李白《赠汪伦》送别诗全文译文注释
李白《赠汪伦》送别诗全文译文注释李白《赠汪伦》送别诗全文译文注释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赠汪伦》送别诗全文译文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作品赏析《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译文
《赠汪伦》译文《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咱来一句一句地翻译哈。
“李白乘舟将欲行”,这“李白”就不用翻了,大家都知道是谁。
“乘舟”就是坐上船的意思,“将欲行”呢,就是马上就要走了。
咱就可以翻成:李白坐上船啦,这就要出发喽。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就是突然听到,“岸上”就是河边的岸上呗,“踏歌声”呢,就是一边用脚打着节拍,一边唱歌的声音。
那这句就可以说成:突然听到岸上传来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唱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是个地名,也不用翻。
“水深千尺”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就是说水很深很深,咱就说:桃花潭这地方的水啊,深得很呢,老深老深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就是比不上,“汪伦”也不用翻,“送我情”就是送我的情谊。
那这一句就是:这都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啊。
整段译文就是:李白坐上船啦,这就要出发喽。
突然听到岸上传来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唱歌的声音。
桃花潭这地方的水啊,深得很呢,老深老深了。
可是这都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啊。
出处呢,这《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李白到处游玩嘛,他到了桃花潭这个地方,汪伦盛情款待他。
等李白要走的时候,汪伦就来送行,李白特别感动,就写下了这首诗。
你看啊,李白本来都上船要走了,结果听到汪伦在岸上唱歌送行,那感觉肯定很特别。
这桃花潭的水已经够深的了,可是在李白心里啊,汪伦对他的情谊比这深不见底的潭水还要深呢。
这就像咱们现在,要是有朋友对你特别好,在分别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啥好东西都比不上朋友之间的感情啊。
就像我有一次要出远门,我那铁哥们来送我,我当时就特别感动,就跟李白这感觉有点像呢,朋友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原文及注释译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
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
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
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
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译文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
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