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

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综合性的,它包含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两大基本功能。特别是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语文学科发展创新思维的独特优势。

笔者在阅读教学教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将常采用的方法与一些体会简介如下: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带有浓厚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创设情境、巧设问题是常用的激趣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以假想旅行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向往、神游的心理。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我国的广西,有风景秀丽的山、有清可见底的水。其中广西桂林山水的美是天下第一,人们称它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挂图)“奇山围绕着丽水,丽水倒映着奇山,山水交融,连成一体,美极了。你们想去吗?现在跟老师假想旅行吧……”学生听着情不自禁地展开想象,因急切想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从而产生阅读全文的动机。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不持久的,这就需要老师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开国大典》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有这样的一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学生从“红流”这个词语中懂得是“游行队伍”,“流”是指“走”的意思。这句话描写了参加开国大典后的游行的人们向东城、西城走去的情景。此时,大多学生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已经到位,再也没有什么好想了。我追问了一句:“课文为什么不说‘游行队伍’‘走’,而是用了‘红流’‘流’呢?”经我这一追问,学生的兴头来了,再认真仔细阅读课文,从前文的开国大典盛况及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体会出“红流”是指游行的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前进。处在高处看,就像“红色的水流”,隐含着水流的气势不可阻挡,光明已经代替黑暗。“流”是承接上文“红流”而来,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不可阻挡。这一问,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仅体会出作者用词的巧妙,还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意境、情感,把握住了鲜明的中心。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思维开阔,有所创新。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以下阅读习惯:

1.边读边想的习惯;

2.边读边圈、点、划、记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习惯。

如《长征》这首诗,它描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情景。1935年的事,学生全然不知,何况要让他们学懂《长征》这首诗呢?我在讲读诗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毛泽东同志笔下描绘的那个情景中去。学生养成了课外阅读习惯,学习课文时,会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这将为学生选择、收集、整理材料打下基础,拓宽阅读思维。

三、教给阅读创新思维方法

1.利用文章的重点句

篇章教学是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大纲》强调指出: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篇章。教学时,教师应从词句入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确切含义,体会其感情色彩。

《金色的鱼钩》一课篇幅较长。第二大段有这样一句话:“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学生读了这句话后老师问:

(1)从“千斤重”可以看出小梁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为什么说:“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呢?学生思考后,通过联系上文,懂得小梁此时此刻不忍心喝下鱼汤是由于他已经知道老班长搞到这么点儿吃的很不容易,而且知道老班长把能搞到的一点儿东西都给病员吃,自己硬咽鱼骨充饥。

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自能悟出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句子的基本方法,就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探究,这不仅有助于读懂课文,还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插图

课本中的很多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描述,是形象直观的。如《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配有一幅图。我引导学生看图时提出三个问题:

(1)画中两位人物是谁?

(2)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讨论时,场面气氛如何?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三个问题的关键点,短时间内,懂得马克思和恩格斯俩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基础之上的,是伟大的友谊,是友谊的典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助于阅读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3.充分展示教学艺术

欲问甲问题却先问乙问题,学生在思考回答乙问题中自然得到了甲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曲问”。

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先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了一组小问题,铺设台阶以降低难点:

(1)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忙,而不请别人?

(3)诸葛亮为什么把动身时间选择在第二天四更时候?

(4)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边擂鼓边大声呐喊?

问题不多,却紧紧围绕中心问题设计,每个问题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关。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都能答出这些小问题,而通过这些小问题的顺利解决,大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理解更透彻了。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从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上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因转换,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如果直接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未必能说得上来。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小问题:

(1)老班长和鱼钩是什么关系?

(2)老班长和伤员关系怎样?

(3)老班长是怎样牺牲的?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了这些问题,老师再启发学生思考:“灿烂的金色光芒”的含义时,学生会自然认识到这是老班长崇高形象的象征,是老班长勇于献身精神的象征。

运用教学艺术,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增强阅读兴趣,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一些难点问题,而且理解也更深刻,思维也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发展、创新。

总之,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常用的方法有创设问题思维,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