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试验台简介本试验台采用图1所示系统,通过阀门的转换,可进行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冷水机组性能实验、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和水泵性能实验.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恒温器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压缩机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分别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状态下。
吸气温度由恒温器2调节蒸发器冷媒水进口温度T9控制,吸气压力由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压力由恒温器1调节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T7控制。
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由此得到压缩机的主辅测质量流量,进而计算出标准工况下的主辅侧制冷量。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由电参数仪测得。
在制冷系统内部安装多个压力和温度测点,可以方便地确定系统内部的状态。
冷水机组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恒温器等设备组成。
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冷媒水和冷却水温度。
冷水机组冷媒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2中的电加热器控制,冷却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1中的电加热器控制,而出口温度则通过阀门调节。
冷水机组的输入功率通过电参数仪表测得。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
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了相应的温度和压力测点,可以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冷水机组的工作特性。
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系统,由冷水机组、恒温器、流量计、水泵等设备组成。
冷热侧流体分别通过冷水机组和恒温器1获得。
换热器冷侧和热侧流体进口温度分别通过恒温器2和恒温器1控制。
通过测量换热器两侧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两侧的流量,可以求出换热量,在已知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可以求出换热器的换热系数K。
水泵性能实验系统,由水泵、流量计、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水泵的流量通过流量计测得,水泵的扬程通过水泵进出口压力变送器测得.在水泵的出口处设立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来改变水泵进口处的参数,获得水泵变工况运行特性曲线。
压缩机检验指导书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期
批准/日期
B
璃有无裂纹、伤痕、破损
和污渍。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
物 料 类别
检验项目 及步骤
电气类 物 料 名 称 检验要求
压缩机 检验方法
可装机脚目测
共 2页 第 2页
检验器具
质量 特性
/
C
文件编号
不合格(缺陷) 不合格严重
程度描述
性分级
机脚不平整或弯 曲。
C
版本状态
0
抽样 判定数 方案 (Ac、Re)
AQL
抽检水平 一般 特殊
一、外观
二、结构 尺寸
目测
/
C 配件不齐全。
C
用卷尺和游标 卡尺测量或实 装。
卷尺 游标卡尺
结构尺寸不符合
B 图纸或实装要 求。
B
正常 一次 0,1
每 批 抽 // 检
3 台 (套)
说明:1、表中“▲”符号是指该项目在检验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即一定要符合本检验指导书的检验要求; 2、检验的加严、免检、转移规则以及检验后的处理按原材料检验制度执行; 3、作业指导书要求检验的项目以作业指导书为准,其余项目符合各种压缩机规格书中规定的要求;
沾过汽油或酒精的
标内容;内容模糊、容易
布擦 15s,试验完毕 C 擦掉,粘贴位置错误、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后观察字迹图案
翘起、脱落等现象。
壳体有碰状形成的凸凹的
痕迹,表面漆层不平坦光
滑,色泽不均匀,附着不 C 牢固,有脱漆、漆瘤、锈
离心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
2.测定离心式压缩机输出流量、轴功率及效率间的关系。
3.了解压力、温度、流量、功率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转速条件下,离心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功率和效率等。
(1)流量:气体通过压缩机的体积流量,以符号Q表示,单位为m3/s,Q=Q测T1/T2Q测:由孔板流量计测得的气体流量,T1:压缩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T2:储气罐出口温度。
(2)压缩机功率:压缩机功率以符号NT表示,单位为kW,N T =P1Qk/(k-1)[(P2/P1)(k-1)/k-1]/3.6P1为大气压力:0.101325,单位:Mpa;P2=储气罐压力(PI101)+ P1,单位:Mpa;k为多变指数:1.3;Q为压缩机入口处吸入的体积,m3/h(3)压缩机轴功率:N=输入电功率*电机效率输入电功率由实验测得(W101),电机效率:75%(4)效率:压缩机效率以符号η表示,η= NT/N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图一离心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及方法1、检查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安全,检查残留空气是否全部排掉,检查所有测量仪表是否归零,试车检查马达正反转方向是否正确。
2、接通电源,启动空气压缩机,将出口阀门关小,约2分钟后检查储气罐压力是否稳定上升。
3、稍稍开大控制阀,待各项数值稳定后,记录压力,流量,压缩机功率以及各个温度测量点的数值。
不断开大控制阀门开度,改变压力,至少记录5组以上不同压力下的数据,将以上数据记录完整。
4、所有数据记录完毕后,关掉电源开关,同时放空储气罐中的气体。
实 验 数 据实验结果1 2 3 4 5 输入电功率(WI101)(kW) 0.735 0.830 0.920 0.965 0.974 流量(FI101)(m3/h) 2.9 11.6 20.9 29.7 39.0 储气罐出口压力(PI101) (Kpa) 41.8 37.3 31.7 25.1 17.4 压缩机入口温度(TI101) (℃) 11.7 11.8 11.8 11.8 11.9 压缩机出口温度(TI102) (℃) 13.7 14.5 15.9 17.9 21.0 储气罐出口温度(TI103) (℃)16.516.616.918.120.51 2 3 4 5 大气压力(P1)(MPa) 0.1 0.1 0.1 0.1 0.1 储气罐绝压(P2)(MPa) 0.1418 0.1373 0.1317 0.1251 0.1174 空气流量(Q )(m 3/h) 2.88 11.49 20.60 29.08 37.79 压缩机功率(N T )(kW) 0.029 0.105 0.162 0.185 0.171 压缩机轴功率(N )(kW)0.551 0.622 0.69 0.724 0.731 效率(η)5.26%16.8123.5125.5723.41Q-NQ-η。
泵与压缩机——容积式压缩机热力学性能实验指导书

容积式压缩机热力学性能实验指导书一、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实验课程为流体机械类课程中容积式压缩机基本实验课程之一。
本实验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上述各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过程机械等)所涉及的专业实验的测量原理、技术和测试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现代测试技术和检测仪表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本专业实验方法、技能与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实验技能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专业领域内初步的科学实验工作能力。
2、借助通用仪表测量实验状态下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温度、流量、功率、转速等多个实验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反映压缩机性能的结论。
3、将实测数据代入压缩机热力学公式进行计算,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有关压缩机热力学过程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容积式压缩机的工作机理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实验设备上海浪潮机器有限公司图1-1 OG-10A单螺杆空压机实验台单螺杆空压机(型号为OG -10A ,额定排气量:1 m 3/min ,排气压力:0.85 MPa ,电机功率:7.5KW ),通用变频器:IHF —75K ,全数字智能交流电量采集模块RemoDAQ-8203,RS232/RS485无源转换器MWE485-A ,台式计算机及IFIX3.0软件,指针压力计,玻璃转子流量计等。
单螺杆空压机螺杆直径:d 1=150mm ,螺杆头数Z 1=6;螺齿容积:3310.0254()e V d m = (3-1)螺杆压缩机结构容积流量:312(/min)e e q Z nV m = (3-2)式中:n ——压缩机转速,r/min四、实验基础理论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 (4-1) pV MRT = (4-2)p —— 气体的绝对压力;PaT —— 气体的绝对温度;Kv —— 气体的比体积;kg m /3V —— 气体的体积;3m M —— 气体的质量;kgR —— 气体常数,)/(K kg J ⋅;8314R μ=μ —— 气体分子量,空气分子量:μ=29 M ——气体质量;kg理想气体.: p v R c c =- (4-3) 绝热指数(等熵指数): p vc c k=(4-4)p c ——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K kg J ⋅,空气 1.005/.p c kJ kg K =v c —— 气体的定容比热容;)/(K kg J ⋅,空气0.718/.v c kJ kg K =常温下,压力小于10MPa 的空气、氧气、氢气等一般都可看作是理想气体。
往复压缩机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综述

实验一往复压缩机性能综合测试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压缩机压力、温度、功率、排气量,转速等有关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研究空气压缩机在转速一定时各状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压缩机在不同压力比时,压缩机的容积系数,等温效率以及轴功率的变化曲线。
2.指示图的录取方法(即气缸内变化压力的测量方法),并对录取的指示图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单级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的物理本质。
利用录取的指示图计算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压缩机的容积系数和气阀功率损失。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气量、功率的各个因素。
3.熟悉位移传感器的特性要求和使用方法,掌握气阀运动规律的测试方法;对所录取的气阀阀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计算提前和延后关闭角。
二、实验原理1.压缩机性能实验依据GB/T 3853-1998的附录A《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规范性附录)的要求进行。
对于移动式小型空气压缩机,多为风冷、单级压缩,被测系统只有压缩机和储气罐,没有独立的冷却器(储气罐兼作后冷器)。
性能试验应在规定的保证工况(规定的环境压力、温度)下进行,最终测定或计算出空压机的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标准容积流量、转速、轴功率、比功率和效率等7个指标。
为此需对整个空压机系统的多个热力学参数和机械参数进行测量。
其中空压机热力学参数包括: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储气罐压力和出口容积流量。
有些参数需要多个测点。
其中,压力测量仪表的误差应在±0.4%以内,大气压力在±0.15%以内;吸排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测量的绝对误差应在±0.2℃以内,由于空压机最高排气温度不高于200℃,相当于±0.1%。
2.排气量的测定我国多采用喷咀截流法测量压缩机的排气量,其测试装置和喷咀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478-1995的规定。
压缩机将吸入气体经压缩升压后,排入储气罐稳压,经调节阀进入低压箱降压整流,再经节流喷咀喷出,喷咀前后形成压差,压差值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喷嘴前气体温度由2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取平均值,如图1-1所示。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的测定方法和示工图的物理意义。
二、测量系统1、WS0.4/6型空压机2、储气罐3、缓冲器4、喷嘴5、U形管6、温度计7、GOS-622B型双轨迹示波器8、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9、1151差压变送器9、JWC温度传感器上图为空气压缩机的流程图。
1-喷嘴 2-压差计 3-低压箱 4-导板 5-隔板 6-调压阀(微调)7-调压阀 8-储气罐 9-排液阀 10-水银温度计 11-安全阀 12-压力表①-测压点②-保温层③-测温点 d-喷嘴直径 D-低压箱直径 D>4d图14 空气压缩机设备图(1)活塞式压缩机排气管气流,呈脉动特性,且属于非稳定流动状态,为了消除或减少气流脉动的影响,在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管道上,必须安装一个容器足够大的缓冲器,测量时,一般利用与压缩机成套的储气罐作为缓冲器。
在储气罐后面安装压力调解阀,喷嘴节流装置和U型管压差计等,这样就可以进行压缩机排气量的测量,压力调解阀用以调节储气罐内的空气压力的大小。
(2)喷嘴节流装置、低压箱:由于储气罐后安装压力调节阀,致使调节阀后的气流出现涡旋,为了稳定气流,压力调节阀后安装低压箱,在低压箱内安装#字形隔板。
低压箱的尺寸要求如下:内径D 1≥4D(D 为喷嘴直径)且不得小于60cm ,长度L ≥40D ,如果总长度为上述推荐值的2-3倍,低压箱内可以不安装#字形隔板,在低压箱右侧端面4D 处的截面上,安装温度计和U 型管液柱式差压计,用来测量喷嘴前和喷嘴后的温度和压差值。
喷嘴直径9.52mm 。
喷嘴说明如图:图15 是测量小排气量的喷嘴 图16是测量大排气量的喷嘴 三、测量原理和方法测量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视被测压缩机的大小应使机器运转1.5-2小时以上,待参数稳定后方可进行。
记录不少于三套数据,每次间隔15分钟左右,记录以下数据:喷嘴前后的压差值H(mm 水柱) 喷嘴前后的温度t 1(℃)测量地点的大气压P 0 1.013×105 Pa 压缩机的第一级吸气温度t 0(℃) 压缩机的实际转速n (转/分) 根据上述五个数据计算排气量 绝对温度 喷嘴前 T 1=t 1+273(K ) 压缩机吸气 T 0=t 0+273 (K) 喷嘴系数根据喷嘴前的温度t 1和喷嘴前后的差压值(水柱mm ),由附录图1查出喷嘴线性,再由附录表1查出喷嘴系数 C 0=0.996计算排气量Q :Q = MIN M T P P P T CD BX /1026.1129311126*∆⨯- Tx1为室温T1为喷嘴前的气体温度。
制冷压缩机实验指导

第二章制冷压缩机实验指导实验一、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制冷压缩机性能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加深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及性能的理解,熟悉实验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为学习制冷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及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该实验装置为单级压缩活塞式制冷装置。
本机组产生的冷量由蒸发器内的电加热丝消耗。
电动机的扭力可由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整个机组配以R12流量计、冷却水流量计、冷凝压力表、蒸发压力表,测试功率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测八个点温度的电子温度计。
利用本装置进行制冷变工况调节,学会并掌握制冷工况的调节方法。
三、实验内容1、给定冷凝压力P k改变蒸发压力P0、并根据压力值P k、P0查出相应的温度t k、t0。
工况改变后,要等系统重新稳定后再测数据。
2、认真记录测试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预习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和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方法等相关知识。
五、实验步骤1、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检查实验装置及所有的仪器、仪表,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先打开冷却水阀,再接通电源。
3、2分钟后开始增加蒸发器的热量输入,逐渐增大到要求值,并观察制冷剂的流量变化。
4、机组运行稳定后,按规定工况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结束后,首先将蒸发器的热量输入调整到最小值,然后停机。
停机1分钟后切断电源。
并关闭冷却水阀。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在实验装置运行当中要时刻观察各仪表数据,尤其要注意冷凝器中冷却水情况,避免断水造成冷凝压力超高情况的发生。
七、思考题1、根据测得的数据,查出循环过程中相应的状态点的焓值分别在lgP-h图上绘出循环过程并标出状态点的焓值,计算其性能指标。
2、绘出压缩机的性能曲线(Q0~t0及N e~t0),并根据查图(表)与计算分析相应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八、实验报告1.结合本实验相关内容认真预习。
压缩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1.0
6.启动性能
可调变压器
1.0
注:凡有*符号的检测项,均由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以证明该批产品符合要求。 编制: 会签: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CL3--19--05.08
压缩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抽样方案: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表面应完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不 得有凸凹变形铜管变形及裂缝划花等外 观缺陷。管口应密封,不得无氮气保压 或保护橡胶脱落等。各附件应配套齐 全,铭牌标志清晰、有安全认证标志。 压缩机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符合图纸 要求或同封样品一致 1.绝缘电阻≥20MΩ (封入氮气) 2.泄漏电流≤0.75mA 3.安全性能 3.耐压试验:1800V/S50Hz 无闪烙、无 击穿。 4.接地电阻≤0.1Ω 4.*噪音DB(A) 检验方法
版本号:C
检测器具
AQL
备注
1.外 观
目视压机外壳表面应完整、光滑、色泽 均匀一致、不得有凸凹变形铜管变形及 裂缝划花等外观缺陷。管口应密封,不 目 得无氮气保压或保护橡胶脱落等。各附 件应配套齐全,铭牌标志清晰、有安全 认证标志。 用拉尺、游标卡尺
视
2.5
2.尺 寸
பைடு நூலகம்
1.0
兆欧表 用兆欧表对压缩机绝缘电阻检测量应≥ 20MΩ ,用泄漏测试仪对压缩机泄漏测试: 泄漏测试仪 应≤0.275mA。用耐压测试1800V/S50Hz 无闪烙、无击穿。用接地测试仪对压机 耐压测试仪 接地电阻测试应≤0.1Ω 。 接地测试仪 分贝计、耳听
0.01
启动压缩机运行时不得有异常杂音,具 压缩机通电运行不能有异常杂音。 体参数见技术要求。 压缩机功能参数:制冷量、输入功率、 电流、壳体温度、振动整机残留水分含 量、杂物含量。 187V,264V各三次 供方提供 用可调压变压器调到187V启动三次,调 到264V启动三次。
制冷压缩机实验指导

第二章制冷压缩机实验指导实验一、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制冷压缩机性能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加深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及性能的理解,熟悉实验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为学习制冷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及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该实验装置为单级压缩活塞式制冷装置。
本机组产生的冷量由蒸发器内的电加热丝消耗。
电动机的扭力可由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整个机组配以R12流量计、冷却水流量计、冷凝压力表、蒸发压力表,测试功率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测八个点温度的电子温度计。
利用本装置进行制冷变工况调节,学会并掌握制冷工况的调节方法。
三、实验内容1、给定冷凝压力P k改变蒸发压力P0、并根据压力值P k、P0查出相应的温度t k、t0。
工况改变后,要等系统重新稳定后再测数据。
2、认真记录测试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预习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和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方法等相关知识。
五、实验步骤1、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检查实验装置及所有的仪器、仪表,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先打开冷却水阀,再接通电源。
3、2分钟后开始增加蒸发器的热量输入,逐渐增大到要求值,并观察制冷剂的流量变化。
4、机组运行稳定后,按规定工况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结束后,首先将蒸发器的热量输入调整到最小值,然后停机。
停机1分钟后切断电源。
并关闭冷却水阀。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在实验装置运行当中要时刻观察各仪表数据,尤其要注意冷凝器中冷却水情况,避免断水造成冷凝压力超高情况的发生。
七、思考题1、根据测得的数据,查出循环过程中相应的状态点的焓值分别在lgP-h图上绘出循环过程并标出状态点的焓值,计算其性能指标。
2、绘出压缩机的性能曲线(Q0~t0及N e~t0),并根据查图(表)与计算分析相应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八、实验报告1.结合本实验相关内容认真预习。
Z11压缩机实验指导书

11ZA-1.5/8空气压缩机的运转与性能实验实验指导书钱才富戴凌汉金广林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11ZA-1.5/8空气压缩机的运转与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本实验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测量压缩机的性能并绘制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具体要求如下:1.改变储气罐出口阀的开度,测定在不同压力比ε下的排气量Q0、轴功率Ne、计算出相应压力比下的绝热效率ηad;2.根据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绘制压缩机的综合性能曲线;Q0—ε;Ne—ε;ηad—ε曲线;3.对压缩机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和讨论;4.绘制压缩机的示功图(封闭图形)。
二.主要实验设备1.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2.压缩机性能参数:1)型号:11ZA-1.5/8 立式一级双缸单动水冷固定式空气压缩机;2) 气缸直径:D=153毫米3) 活塞行程:S=114毫米4) 排气量:Q0=1.5立方米/分(额定工况下)5) 轴功率:Nz<12千瓦(额定工况下)6) 转速:n=500 rpm7) 额定排气压力:P2=0.8Mpa(表)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型号:Y160L1-4-T1) 额定功率13 kW2) 转速1460 rpm3) 额定电压V=380V4) 额定电流I=26.22A5) 频率50Hz6) 电机效率η=0.8827) 功率因数cosφ=0.888) 皮带传动效率ηC=97%4.辅助装置1) 控制箱和操作台2) 储罐:容积V=0.3米3;直径D=600毫米高度H=1.725米3) 冷却器4) 低压箱及喷嘴喷嘴直径d=19.05 mm5) 导管及调节阀5.主要测量仪器及仪表1) 干湿温度计2) 喷嘴流量测量装置3) 压力变送器4) 温度变送器5) 磁电式齿轮转速传感器6) 涡轮流量传感器7) 工控机图一空气压缩机性能实验装置简图1.吸气阀2.空压机3.电气控制箱4.电动机5.储气罐6.出口调节阀7.低压箱8.喷嘴三.实验方式与步骤1.方法:本实验用调节压缩机储罐出口调节阀来改变压力比ε大小,以得到不同的排气量、功率、效率;根据GB3853-83《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采用喷嘴测量压缩机的排气流量,标准喷嘴系数为C。
压缩机能综合测试实验实验指导课件_OK

y (l1 / l2 ) * Sin()
x l1 l2 l1 *Cos() l2 *Cos(arctg
y) 1 y2
其中:l1 、l2分别为曲柄和连杆长度;y为中间变量。 L为行程长度,L=2*l1。
2021武/8/汉15 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压缩机性能综合测试 18
实验数据处理3
2、中矩形求积法 计算示功图面积
6. 吸入线长度L1 (mm) 7. 排气损失面积Fp(mm*100Kpa) 8. 吸气损失面积Fx(mm*100Kpa) 9. 示功图面积Fi(mm*100Kpa) 10. 示功图名义面积Fh(mm*100Kpa) 11. 平均指示压力Pi=Fi/L(100Kpa)
60
技
12. 指示功率Ni (kw)
4、几个参数(参见前图) 吸入线长度L1 (mm):如图中L1所示。 排气损失面积Fp(mm*100Kpa):示功图曲线超出排气压力部分
与排气标定线所围部分,如图中白色区域示功图部分。 吸气损失面积Fx(mm*100Kpa):示功图曲线低于吸气压力部分
与吸气标定线所围部分,如图中蓝色区域示功图部分,也为吸入线L1与 示功图曲线所围部分。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测试往复式压缩机的示功图、主轴转速、主轴功 率,计算气缸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压缩机 机械效率、气阀功率相对损失和容积系数。
2、掌握往复式压缩机示功图及轴功率、转速等常见 参数的测试及分析方法。
3、了解和分析压缩机汽缸内压力的实际变化过程, 进一步加深对压缩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90
A l dx (Piu Pil ) xi
xi xi1 xi
i 1
其中,A为封闭示功图曲线Q所围的面积,x为活塞行程位移。
压缩机的性能测定实验

压缩机的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压缩机指示功率和排气量的测量方法;2. 观察压缩机实际压缩过程;3. 分析压缩机工作情况。
二、实验装置及原理压缩机实验装置示意图1.喷嘴流量计2.储气罐3.压力传感器4.压缩机5.转速传感器6.数据采集接口箱7.信号处理系统1、压缩机装置压缩机装置是上海压缩机厂制造的无十字头V 型双缸单作用风冷式压缩机一台,压缩机基本参数如下: 额定排气量 :0.48m in /3m 额定排气压力:0.8 MPa (表压)额定转速:活塞行程:60 mm (曲柄半径30.0mm ) 气缸直径:90 mm 气缸数目:2润滑方式:飞溅式 气缸相对余隙容积约为6%电机功率:4.0KW ;功率因数:0.85。
储气罐为直径Φ300,长900㎜,壁厚10㎜的容器,容器上部有0.7 MPa 的安全阀及压力表,储气罐出口连接有调节阀,以调节压缩机的出口压力。
2、压缩机示功图(PV )图的测试及指示功率N i 测定压缩机的一个一级气缸顶部开孔,通过接头连接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测试气缸内气体的瞬间压力P 。
压缩机飞轮上装有键相器,通过光电转速器,测试压缩机的瞬间曲柄转角α。
由下面公式确定活塞位移x ,)]2cos 1(4)cos 1[(αλα-+-=r x式中,x -活塞位移,r -曲柄半径,λ-曲轴半径与连杆长度l 的比值,α-曲柄转角。
由活塞位移x 与气缸截面积A 的乘积即可确定活塞扫过的气缸容积V 。
A x V ⋅=式中V —气缸容积, A —气缸截面积,24D A π=由P 和V 可绘出压缩机一个循环的PV 图(示功图)。
由示功图封闭面积即可算出一个循环的压缩功L ;再乘以转速和气缸数目即得压缩机指示功率i N :i N =L ⨯气缸数目⨯(60n ) n -转速,转/分,L -循环压缩功3、排气量Q (--V )的测定储气罐出口的压力调节阀后设有一套排气量测定装置,即喷嘴流量计,装置由减压箱、喷嘴、测压管及测温管所组成,减压箱内有多孔小板及井字形隔板所组成的气体流动装置,喷嘴由不锈钢或黄铜制造,孔径尺寸为12.70毫米。
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
2.测定冷机性能(制冷量、功率等)。
3.分析影响冷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装置试验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一所示:图一工作原理如图1.压缩机2.冷凝器3.储液罐4.干燥器5.节流阀前温度计6. 节流阀7.蒸发器8.吸气温度9.吸气压力10.吸气截止阀11.排气截止阀12排气压力13.排气温度14. 节流阀后温度计15. 蒸发器冷载体水泵16.加热器17流量计18.调节阀19. 蒸发器前温度20. 蒸发器后温度21. 冷凝器载体水泵22. 流量计23. 调节阀24. 冷凝器前温度25.冷凝器后温度26、27.水箱28.排水阀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预习实验指导书及安装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实验系统各部分的作用,掌握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和制冷工况的调节方法。
2.开启电源,开启循环泵,开启压缩机;3.按指导教师要求并参考安装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调节实验工况。
4.待工况稳定后记录巡检仪显示参数。
5.待三次记录数据均在稳定工况要求范围内,该工况测试即告结束。
改变工况,重复上述实验。
6.实验结束后,按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方法停止系统工作。
制冷压缩机制冷量计算表表1蒸发器热负荷计算表表2冷凝器热负荷计算表表3四、实验数据的整理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做为计算数据。
1.压缩机制冷量对开启式压缩机 21"116711n n i i i i Q Q f ⋅⋅--=νν KW 式中:Q 1 — 蒸发器换热量。
Q 1=G 1·C (t 1-t 2) KW式中:G 1 — 载冷剂(水)的流量。
Kg/sC — 载冷剂(水)的比热。
KJ / Kg ·℃ t 1 ,t 2— 载冷剂(水)的进出口温度。
℃i 1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焓 kj/kg i 7—在规定的过冷温度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焓 kj/kg i f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的焓 kj/kg i 6—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焓 kj/kg v 1—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比容 m 3/kg"1v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比容 m 3/kg n 1—压缩机的额定转速 r/min n 2—压缩机的实测转速 r/min在教学中,小型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可以认为:i 1 = i 7 i f = i 6 v 1 ="1v n 1 = n 2 Q = Q 1 2.压缩机轴功率η⋅⋅=V I e N kw式中:η— 传动效率(0.75) % 3.A 、制冷系数:eN Q e =b 、效能比EER :此指标考虑到驱动电机效率对耗能的影响,以单位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大小进行评价,该指标多用于全封闭制冷压缩机。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试压缩机的性能,包括制冷量、能效比、噪音等参数,以便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为压缩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提高其性能并降低能耗。
二、实验原理1.制冷量测试:通过测量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量,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
2.能效比测试:通过测量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和产生的制冷量,计算出压缩机的能效比。
能效比越高,说明压缩机在单位电能下产生的制冷量越大。
3.噪音测试:通过测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声压级,评估其产生的噪音是否符合标准。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包括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功率计、声级计等。
2.搭建实验平台:将压缩机放置在稳定的支撑面上,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功率计,确保测试过程中设备稳定运行。
3.开始测试:开启压缩机,记录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制冷量、消耗的电能,以及产生的噪音。
4.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压缩机的能效比和噪音水平。
5.结果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压缩机的性能表现,并提出优化建议。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压缩机的制冷量为500W,说明它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500W的冷量。
2.压缩机的能效比为0.714,意味着在单位电能下产生的制冷量略低于理想状态(COP=1)。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或设计缺陷导致的。
3.压缩机产生的噪音为65dB,符合大多数应用场景下的噪音标准。
但若在安静环境下使用,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噪音。
五、结论与建议本实验通过对压缩机的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压缩机的制冷量表现良好,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
2.能效比略低于理想状态,可能存在优化空间。
建议对压缩机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优化,以提高能效比。
3.噪音水平符合标准,但在安静环境下使用时可能需要降低噪音。
可以对压缩机进行降噪设计或选用低噪音压缩机。
综上所述,本实验对压缩机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THRHSJ-1 型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单级蒸汽压缩制冷机实验系统和制冷机的运行操作2.掌握小型单级制冷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和仪表的使用3.了解国际标准GB/T 5773-2004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方法4.掌握制冷压缩机的工况分析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5.初步掌握实验工况的有关规定二、实验装置的组成本实验装置按照国际标准GB/T 5773-2004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方法建立。
以“蒸发器液体载冷剂循环法”为主要测量,以“水冷冷凝器量热器法”作为辅助测量。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主要由被测压缩机、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塔、视液镜、干燥过滤器、手动节流阀、储液器、干式蒸发器、加热器和水箱等组成。
三、制冷压缩机的实验项目和实验的有关规定1.实验项目单级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主要是测试下列性能指标:(1)单级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由实验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比焓与排气口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之值。
(2)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和全封闭式)为压缩机输入功率。
(3)单位功率制冷量: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2.实验规定(1)压缩机性能实验包括主要实验和校核实验,二者应同时进行测量。
(2)校核实验和主要实验的结果,制冷量之间的偏差应在±4%以内,并且以主要实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据。
(3)压缩机实验时,系统应达到热平衡状态,实验时间一般不超过1.5小时。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在工况稳定各点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半小时后,每隔2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都符合表1的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到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实验周期,在该周期内允许对压力、温度和流量作微小的调节。
(4)加热介质的进、出口温差在标定或实验时,均应不小于6℃。
表1 实验参数允许偏差四、测量的主要参数和测量仪1.测量仪表(1)智能交流电参数测试仪1只(精度0.5级)分别测量加热器功率和压缩机功率。
制冷压缩机性能综合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缩机性能测定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循环流程及各组成设备;3、测定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性能;4、理解与认识回热循环;5、比较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在实际循环中有回热与无回热性能上的差异;6、熟悉实验装置的有关仪器、仪表,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图1显示了压力-比焓图上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
压缩机吸入的是以点1表示的饱和蒸气,1-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2-3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等压放热过程,在冷却过程2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有温差,放出过热热量,在冷凝过程3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无温差,放出比潜热,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不变,且等于冷凝温度T K 下的饱和蒸气压力P K ;〔33-'〕是液态再冷却放出的热量;3-4表示节流过程,制冷剂在节流过程中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且焓值保持不变,进入两相区;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制冷剂在温度T 0、饱和压力P 0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蒸发,而被冷却物体或载冷剂的温度得以降低。
图 12、有回热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为了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温度降得更低〔即增加再冷度〕,以便进一步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蒸气,可以采用蒸气回热循环。
图3示为来自蒸发器的低温气态制冷剂1,在进入压缩机前先经过一个热交换器——回热器。
在回热器中低温蒸气与来自冷凝器的饱和液体3进行热交换,低温蒸气1定压过热到状态1',而温度较高的液体3被定压再冷却到状态3',回热循环1'—2'—3—3'—4'—1—1'中,3—3'为液体的再冷却过程,过热后的蒸气温度称为过热温度,过热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根据稳定流动连续定理,流经回热器的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质量流量相等。
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实验指导书20130418

实验一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试验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实验方法2 学习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整理二、实验装置简图试验台采用以空气为试验气体的开式试验台,主要由试验管路、流量测量装置及节流阀等组成,根据试验管路与压缩机进、出气口连接方式可分为进气、出气和进出气三种试验装置,本实验采用进出气试验装置,见图1所示。
图1 压缩机进出气试验装置简图三、实验步骤1 检查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传感器与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漏气,功率表接线是否正确;2 检查进口蝶阀和出口闸阀的初始位置,蝶阀开度在50%,闸阀本体红色转换开关置于“远方”位;3离心压缩机启动程序:第一步:合闸;第二步:启动控制柜电动阀门按钮,智能光标面板上,选择“手动”,设置闸阀的初始位置开度为30%;第三步:启动离心压缩机,选择面板上“变频自动/停车/手动”按钮为“手动”;第四步:启动变频器,选择面板上“变频器启动”绿色按钮,在变频器控制面板上点“start”键,设置变频器频率为“1Hz”,观察压缩机旋转方向。
从出口方向看,压缩机的转动方向是逆时针旋转,然后每5Hz递增,暂停一下,增加频率至80Hz为止;第五步:进气蝶阀全开,出口闸阀调至40%,进行第1个工况点数据采集;第六步:逐步降低闸阀开度至最小,完成其余工况点数据采集,每一工况测量之前,应以2-3min相等间隔的时间连续读取10组以上的读数,其中读数与其平均数之比不应超过表1-6中所规定的范围是为平衡,再同时取各仪表的平均读数;第七步:离心压缩机关机步骤,闸阀开至20%,再逐步降低频率,每5Hz 暂停一下,降至1Hz时,运行一段时间,待压缩机温度有所降低时,再降低频率至“0”;第八步:断电四、实验数据记录表离心压缩机试验装置基本参数:试验类型:进出气试验压缩机形式:离心压缩机电机功率:22KW 电机效率:90% 转速:5360rpm试验风管进口直径:D1=0.2135m 试验风管出口直径:D2=0.2135m进口测压点与压缩机进气口法兰之间的距离:L1=0.4m出口测压点与压缩机出气口法兰之间的距离:L2=0.4m表1-1 离心压缩机试验数据记录表试验日期:试验者:五、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测试数据的处理应根据压缩机在不同试验台上的试验,分别按表1-4中所列公式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教研室
2010.3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理解压气机的几个性能参数的意义。
2. 熟悉用微机测定压气机工作过程的方法,采集并显示压气机的示功图。
3. 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压气机的耗功W C、耗功率P、多变压缩指数m、容积效率ηv 等性能参数,或用面积仪测出示功图的有关面积并用直尺量出有关线段的长度,也可得出压气机的上述性能参数。
二、实验原理
本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采用传感器技术,在微机控制下采集处理数据,绘制压缩机的示功图,并据此进行压缩机性能指标的计算和热力过程的分析,以加深对压缩机热力学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微机对实验压缩机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理解。
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示功图表示,示功图反映的就是气缸中的气体压力随体积变化的情况。
本实验的核心就是用现代测试技术测定实际压气机的示功图。
实验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气缸中的压力,用接近开关确定压气机活塞的位置。
当实验系统正常运行后,接近开关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数据采集板在该脉冲信号的激励下,以预定的频率采集压力信号,下一个脉冲信号产生时,计算机中断压力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存盘。
显然,接近开关两次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刚好对应活塞在气缸中往返运行一次(一个周期),这期间压气机完成了膨胀、吸气、压缩及排气四个过程。
实验测量得到压气机示功图后,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可进一步确定压气机的多变指数和容积效率等参数。
另外,通过调节储气罐上的节气阀的开度,以改变压气机排气压力实现变工况测量。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YQJ-V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包括压气机本体、电动机、储气罐及节气阀等)和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磁电脉冲传感器、A/D采集板和计算机等)组成。
系统总面貌如图2所示。
为了获得压气机工作过程的封闭示功图,对压气机气缸缸体、缸盖、飞轮等进行了改造,通过特殊设计的接头将气缸中的瞬时压力直接引出到压力传感器。
另外在压气机飞轮上安装感应头,用接近开关产生曲轴转角所对应的活塞下止点的脉冲信号;下止点两次脉冲信号用来控制数据采集的始末,以达到压力和活塞位置两信号的同步。
计算机采集板实时采集这两个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得到压气机的实际示功图。
图1.系统简图
图2 系统总貌
实验采用的压气机型号为Z-0.036/7,气缸直径D=5.1cm,活塞行程L=3.8cm,综合余隙距离Xc=0.25cm,转速n=1220r/min;电机参数:额定功率0.75kW,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6.1A,转速2880r/min;保险丝管:10A
四、实验步骤
1.连线:
将传感器安装在压气机上,并按图1连接线路,将压气机上的工作开关上拉(见图2所示),使其处于ON状态;
2.新建实验:
(1) 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系统,运行“压气机.E XE”文件,进入软件主界面;
(2) 点击菜单栏的“系统”项,选择“新建实验”或工具栏的“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实验面板如图3所示,填写“实验人员”与“指导老师”后,创建实验;
图3 新建实验
3.实验设定:
(1) 新建实验后,点击“压气机开关”开启压气机,调节压气机的排气口处的阀门,使压力表显示值稳定在0~4bar之间的某一个值上;
注意:在开始实验数据采集之前,要先确定压气机已经开启,实验时不可将阀门关死!
(2) 在菜单栏中选择“设置”选项,进行串口通讯的设置,包括P-α采样时间间隔设定,P-V图绘图时间和实验标定如图4所示。
图4 实验标定
注意:设置P-α采样时间间隔,但不能少于3s。
(3) 实验标定:在设置选项里选择“实验标定”,输入密码86919133 进行压力标定,如图5所示。
图5 实验标定
按采集按钮获取当前压力值,点确定按钮标定,点取消按钮则取消标定操作
4.实验数据采集
(1) 点击“开始”按钮,开始对气缸内压力数据采集;
(2) 采样后的压力数据以P-α图的形式显示,并以设定好的采样周期对压气机数据进行采集,显示。
点击工具栏中“停止”按钮,P-α图显示如图6所示:
图6.采集界面与P-a图
在该界面的右侧,压气机的耗功,耗功率,转速,容积效率等参数自动计算出来,点击停止按钮,则在停止采集的同时自动关闭压气机。
(3) 点击菜单栏中的“数据”,选择“绘制P-V图”按钮或工具栏中的“P-V图”按钮
,界面切换到了多变指数计算界面和P-V图,即封闭示功图,如图7所示;
图7 P-V图
(4) 点击“打印P-V图”按钮弹出打印预览界面,“保存”按钮与“打印”按钮可以分别对此次的P-V图进行相应的保存,打印操作。
存盘后的文件可供随时调用显示;
(5) P-V图显示后,点击以计算多边压缩指数,移动左边的P-V图上的绿色和紫色的两条直线,选取适当的两点压力后,点击“计算”按钮,多变压缩指数的计算界面如图8所示:
图8 多变压缩指数计算界面
5.调节排气控制阀门开度,重复上述步骤,测试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并绘制示功图。
6.数据查询:
点击工具栏中的“查询”按钮,可对以往实验纪录进行数据显示,曲线显示,
界面如图9所示:
(1) 根据要求进行数据检索,如:按实验编号检索,在检索词中写入要检索的编号。
选择好时间后点击查询后,右侧窗口将显示要求的数据。
(2) 显示数据,即显示检索到的表格的具体数据如图10;
图10 角度、压力数据表
(3) 在曲线显示窗,可以进行多变指数和其它性能指数的查询。
并可打印数据曲线。
(4) 删除数据:可删除不需要的实验纪录数据。
(5) 数据导出:可以导出数据到excel表格。
只要在历史查询窗右侧栏中,在实验编号列选种某编号,然后单击右健,则会显示数据导出选项。
五、参数计算方法
首先得到压气机工作工程的封闭示功图,即P-V图,如图11所示,参数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图11 封闭示功图
1.耗功
压气机的耗功W c 是压气机在一个工作过程中消耗的功,其值对应于封闭示功图上工作过程线cdijc 所包围的面积,即:
52110⨯=⎰=S K K Rdv W c (J ) (1)
其中:S ——封闭示功图上工作过程线cdijc 所围的面积(m 2),可用面积仪测出其值;
K 1 ——单位长度代表的容积(m 3/m),即 K 1= (π/4)D 2L /gb ;
D =0.051气缸直径(m );L =0.038活塞行程(m); gb ——对应于活塞行程的线段长度(m);
K 2 ——单位长度代表的压力(bar/m),即 K 2= P 2 /fe ; P 2 ——压气机排气的表压力(bar), 即P 2 = P d -P 0 ; fe ——表压力P 2在纵坐标轴上对应的高度(m)。
2.耗功率
压气机的耗功率P 是单位时间内压气机所消耗的功,即:
/60c P NW = (W ) (2)
其中:N ——电动机转速(r/min ),对于本实验台,P <750W 。
耗功率P 的理论值计算式为
)1(1
10
--=
-m
m V m m
P p π
(W) (3)
其中:m ——多变压缩指数
P 0——压气机吸气压力(N/m 2); V ——压气机的排气量(m 3/s ); π——增压比。
3. 多变压缩指数
压气机的实际压缩过程将介于定温压缩过程与定熵压缩过程之间,即多变压缩指数m 的范围为1<m <k ,因为多变过程的技术功W t 是过程功W 的m 倍,所以m 等于封闭示功图上压缩过程线与纵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同压缩过程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之比,即:
阴影面积②
阴影面积①
=
=
w
m w
t
(4)
对于本实验台,1.0<m <1.4 4. 容积效率
由容积效率的定义得:
v η=
有效吸收容积
活塞位移容积
(5)
实际上,在封闭示功图上,对应于有效吸气过程的线段hb 长度与对应于活塞行程的线段gb 长度之比等于容积效率,即:
v hb
gb
η=
(6) 容积效率ηv 的理论值计算式为
)1(11--=n
h
c
v
v
v
πη (7)
对于本实验台,余隙容积比V c /V h = 4.76% , 其中,V c = (π/4) D 2X c 是余隙容积,
V h = (π/4)D 2 L 是活塞位移容积,
X c ——余隙高度, L —— 活塞行程。
六、数据记录与分析
七、思考题
1.说明示功图上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并与理想压气机P-V图比较有何区别,为什么?
2.本实验中测量的压气机的几个参数反映的是压气机哪些方面的性能?从此次实验来看,这台压气机工作是否正常?可否提出改进方法。
3.如果手工计算应如何计算这几个参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