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2)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安基础知识涵盖了非常多的概念和含义,为了便于考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考试吧招警考试网把公安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高频考点整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
一、重要概念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8、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0、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为系的社会秩序。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1)

公安基础知识涵盖了非常多的概念和含义,为了便于考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考试吧招警考试网把公安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高频考点整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
一、重要概念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8、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0、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为系的社会秩序。
2021年招聘警察考试必考公安基础知识点汇编(精品)

2021年招聘警察考试必考公安基础知识点汇编(精品)2021年招聘警察考试必考公安基础知识点汇编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可从时间、范围和层次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包括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公安机关权力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和单向性等特点。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和有限性等特点。
治安管理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对报案人举证人证人打击报复、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在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以及有较严重后果的。
违反治安管理追究的实效规定了期限,并对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行为进行了计算。
劳动教养的期限为1年至3年,法制部门应在3日内审核完毕。
不执行劳动教养的情形包括精神病人、呆傻人员、盲、聋、哑、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尚失劳动能力者,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犯罪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
收容教育适用于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劳动教养的情况,期限为6个月至2年,可延长最长不超过2年。
强制戒毒的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可延长最长不超过1年。
工作内容包括治疗、管理、保护、组织劳动和教育。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范围包括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和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公安执法监督具有监督主体广泛性、监督形式多样性和监督过程程序性等基本特征。
其分类包括按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和监督时间等方面。
同时,按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也可进行分类。
51.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这是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52.督察监督的主要方式包括进行明察暗访、专项督察和集中督察、受理核查检举报告、组织开展警务评议等。
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工作,防止权力滥用、保障社会稳定。
53.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情形包括不服从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从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民事调解或者参与其他民事活动的纠纷。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公安基础知识考试也是很有规律性的,接下来给大家罗列几个比较重要的考点,可以说是必考知识点,以单选、多选和情景分析题型出现。
一、警察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应运而生。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
在阶级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产生了国家这样一种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
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综上所述,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警察的本质。
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但是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即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警察有如下本质特征: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第二,手段的特殊性。
警察是拥有武装强制、行政强制和其他特殊手段的行政力量。
警察机关为了完成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保障强制力的权威性,配有一定的武器和械具,成为一支重要的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第三,广泛的社会性。
警察所担负的任务十分广泛,一方面,它作为阶级专政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它担负着大量的社会管理任务,要为社会提供全面的治安保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招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招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招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河南招警考试已启动,河南招警考试来临之际,从河南招警考试公告,河南招警考试时间,河南招警条件,河南招警考试真题,河南招警考试资料,河南招警考试内容,河南招警考试简章,河南招警报名时间,河南招警考试时间,河南招警考试,河南招警简章,给河南招警考生清晰思路。
华图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河南招警考试简章。
第一讲绪论公安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公安现象的学科。
其中,关于公安现象中基本关系与基本对策的理论概括,形成公安学基础理论,它是公安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起源(一)警察起源观1、警察自然起源观。
有的警察学者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应有了警察作用”。
还有的认为,“警察是人类与原始俱来的天性的道德行为”,“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
这种理论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
认为警察与国家将永远存在。
这种观点抹煞了警察是私有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抹煞了警察的阶级本质。
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能产生警察。
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开始有了人。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个人显然无法与自然、猛兽相抗衡,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共同生产和生活,所以,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的生活资料非常少,只能维持本身生存的最低水平,没有任何剩余。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资生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私有制,也不可能产生阶级,因而也不可能产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和警察。
第二,社会管理靠习惯,不需要强制力量。
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国家这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存在着管理各种事务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它们是以人们的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
【2019年整理】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选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10、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1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2019年北京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备考知识点

2019年北京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1.治安管理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的,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处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2.治安管理从重处罚的情形: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的、对报案人举证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在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3.违反治安管理追究的实效: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劳动教养:1年至3年从作出劳动教养之日其计算,延长期限累计不超过1年。
法制部门理应在3日内审核完毕。
5.不执行劳动教养的情形:精神病人、呆傻人员盲、聋、哑,严重患病者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尚失劳动水平者。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犯罪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
6.收容教育: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劳动教养的。
期限6个月至2年,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延长比较长不得超过2年。
7.强制戒毒:期限3个月至6个月,延长比较长不超过1年。
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3日。
工作内容:治疗、管理、保护、组织劳动、教育。
8.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范围: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9.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监督过程的程序性。
10.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按监督主体分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分类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三)按监督时间分类事前监督:具有预防作用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事后监督:具有救济作用按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类直接监督:具有直接法律效力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间接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民的监督)。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Word)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选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10、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1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精品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选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10、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1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21)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21)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招警考试频道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招警考试频道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1,秘密工作以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公开工作为秘密工作创造条件,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作做后盾。
2,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又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
3,在治安管理处罚中有连续性为、继续行为牵连行为都不适用合并处罚。
4,阶级性,即国家与警察一致性的特点,在我国尤其是公安工作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5,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立场,把握正确方向。
16,缓刑执行是指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7,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专门工作。
8,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由犯罪地公安机关执行。
9,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保密。
10,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国家机关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组成。
以上就是公安基础知识之200个必背考点速记,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们,预祝考生们考试顺利!原文链接:/2017/0116/1542930.html2。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7)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7)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1,人民警察的意识包括:大局、政治、忧患、群众、法治意识。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行为的表率性。
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维护宪法,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清正廉明: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防腐拒贿、不沾不染、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通力协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勇于献身:忠于职守、业绩精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1严守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制度、保守秘密文明执勤: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4,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主体的特定性、平等性、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人用行为。
5,人民警察的义务侧重于:警民关系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纪律侧重于: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
6,人民警察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
7,公安部五条禁令严禁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严禁酒后驾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严禁在工作期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严谨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单位直接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28,录用人民警察程序:发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审批9,录用人民警察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10,人民警察辞退的情形:不符合录用人民警察条件,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有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不称职的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又不服从其他安排的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备内容有以下十条: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2021年招聘警察考试必考公安基础知识点汇编(精品)

2021年招聘警察考试必考公安基础知识点汇编(精品)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42,治安管理从重处罚的情形: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的、对报案人举证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在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43,违反治安管理追究的实效: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4,劳动教养:1年至3年从作出劳动教养之日其计算,延长期限累计不超过1年。
法制部门应当在3日内审核完毕。
45,不执行劳动教养的情形:(1)精神病人、呆傻人员(2)盲、聋、哑,严重患病者(3)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尚失劳动能力者。
(4)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犯罪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
46,收容教育: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劳动教养的。
期限6个月至2年,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延长最长不得超过2年。
47,强制戒毒:期限3个月至6个月,延长最长不超过1年。
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3日。
工作内容:治疗、管理、保护、组织劳动、教育。
48,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范围: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49,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监督过程的程序性。
50,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一)按监督主体分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二)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分类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三) 按监督时间分类事前监督:具有预防作用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事后监督:具有救济作用(三)按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类直接监督:具有直接法律效力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间接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民的监督)51,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宝典 必备考点知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 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一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 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基本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2)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
1,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短期有期徒刑(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执行
2,刑事强制权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不包括决定逮捕)
3,人民警察的回避有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4,打击与保护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
5,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1
6,公安业务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主导方面在公安机关。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7,公安政策的作用: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8,五项基本公安政策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是我党根据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坚持“稳、准、狠”。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的有效刑事政策。
应注意:在惩办的前提下讲宽大、要争取多数从宽、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依法从重依照《刑法》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依法从快依照《刑事诉讼法》在审理案件时限内迅速审结案件。
重证据,重调查,严禁逼供信: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严禁逼供倌,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凡有违反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2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目的是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治安秩序。
这一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以教为主,寓教与罚、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9,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他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10,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工作对象的隐蔽性与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与公开性。
以上就是公安基础知识之200个必背考点速记,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们,预祝考生们考试顺利!
原文链接:/2016/1205/1534845.htm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