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的分析

合集下载

智能集中抄表技术分析及实际应用

智能集中抄表技术分析及实际应用

通信子系统 是把数据传送到控制 中心的信道 ,通信子系统是电能计 量远程集 中抄表技术 中的关 键。数据通信方式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地理环
境特点 、 用户用电行为 、技术水平 、 管理体制和投资成本等因素 。国内
外对于不同通信方式各有侧重,在西方发达国家 , 对于电能计量 自动集
情况及需交纳的电费并呈现给用户; 抄表人员在完成 了一天的工作后将手 持数据采集终端中的数据通过通讯座上传至主机中留档 、汇总。抄表机
还可根 据该电表平 时的电量情况, 对该月的用电量进行分析,当本月电 量与上 月电量相差很大 时, 抄表机鸣声报警, 提醒抄表员是否多抄或少
抄 另外, 系统要求抄表员只有亲 自上门扫描用户电表上 的条码 才能输
中抄表技术 的研究起步较早 ,电力系统包括配电网络较规范、完备 ,所 以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我 国,受条件所限 , 较多使用电 话线通信。近来 ,随着对扩频技术研究 的深入 ,低压 电力线载波 中干扰 大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因此 ,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在电能计量远
术 以实现远程集中 自 动抄表 。
前端采集子系统是主要由采集器和集 中器组成 , 采集器和集 中器是
汇聚电能表电量数据的装置,由单片机、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等构成,集 中抄表系统由电子式电能表或加装了光电转换器的机电脉冲式电能表构 成奈统的最前端,它们把用户的用电量以电脉冲的形式传递给上一级数 据采集装置。目 前实际应用的远程 自 动抄表系统大多采用两级式数据汇
系统互联 、数据共享。
表”键 ,终端 自动将与此终端相连接的所有 电表数据抄 收并保存到抄表
器中。
( 二 )查找 用户抄表 抄表员可以查找所需抄表 的用户 ,查找到 以后抄表器会 自动将用户

智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技术分析

智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技术分析

智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摘要:电能表是电力系统电量数据计量采集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度关乎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切身利益,所以电能表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是当代时代潮流向前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了保证智能电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就需要对数据采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1 智能电表的原理和特点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

智能电表就是在传统电表上创新的最新的电表模式,在智能电表中蕴含了传统电表没有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条件。

用户在运用智能电表的工程中可以详细了解到自己的用电情况,及时了解自家的用能情况,来减少用户的生活支出。

而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借助自身的模数转换器,或者专门用来计量的芯片,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实行全面的数据收集。

等到收集用户的用电量之后,智能电表会通过自身的中央处理器来将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处理,通过相关采集设备完成数据采集传输。

智能电表的特点。

智能电表和传统电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智能电表要比传统电表优化很多,有很多传统电表不能实现的功能。

而且智能电表的出现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用户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智能电表的特点主要就是以下几点:(1)智能电表自身的精准度非常高,并且具有较长时间的运行寿命。

(2)智能电表自身的量程和功率因数全部要比传统电表宽出很多,所以在启动期间不用担心电表会出现任何的迟钝。

(3)智能电表自身具备很多强大的功能,这是传统电表无法达到的目标,而且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用户的生活。

(4)智能电表可以帮助用户有效监测用电情况,如果用电量低于预定好的电量时,智能电表自身就会发出提示音来提醒用户继续购买电力能源才可以保证正常生活。

并且,若是智能电表中剩余的电量低于提示的情况时,电表会自动跳闸来向用户做出提示。

2 智能电表中的数据采集关键技术信息采集技术。

智能电能表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分析

智能电能表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分析

智能电能表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分析摘要:伴随时代的飞速发展,智能电表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且取得了不错的运用成效,这有利于促进国内智能电网以及智慧家庭的建设。

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了有效开展智能电表数据分析工作的意义,然后介绍了智能电表的几种数据分析方法,最后探究了智能电表数据分析的相关应用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近几年,智能电网技术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高级量测体系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十分普遍的运用。

各电力公司安装了很多的智能电表,导致采集数据频率越来越高(大约1次/15min),这些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这些数据中既涵盖用电量,也涵盖各采集点的电流与电压、功率因数、实时功率等运行参数。

各电力公司每天都积累了很多的电能数据,怎样规范、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是各电力研究单位与电力公司关注的重点。

1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1.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探究现象之间是不是存在某一种联系的一类统计手段。

相关分析包含线性相关分析以及偏相关分析等,前者在智能电表的相关数据分析中最常见,它分析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

能够凭借温度以及负荷的相关关系,将天气情况结合起来对负荷的高峰进行预测。

也能够借助于智能电表的实际电压测量值对某一组电表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1.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按照一些固定标准来收集相关数据。

比如,电表能够借助于聚类分析来充分明确变压器的具体负荷。

虚拟电表可以聚类拥有相同属性的电表的相关数据,一种拥有代表性的虚拟电表是利用聚类相关电表来开展区域研究以及规划。

1.3异常分析异常分析主要是指对异常情况或者事件开展原因追溯的分析手段。

异常分析在用电异常以及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可以施展关键的作用。

比如对变压器出现故障前的一连串数据实施统计,对其开展抽样以及建模,就可以很好地预测变压器的相关故障,进而第一时间更换或者检修。

1.4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比较若干期连续的相同指标,获得它们的增减变动幅度、数额以及方向,以充分显示事物变化趋势以规律的一种探究手段。

智能电网中的电能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电能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电能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而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电力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

智能电网通过数字化、自适应性、智能化和互联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智能电网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电能数据采集和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

通过对电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一、电能数据采集技术电能数据采集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等。

1. 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是电能数据采集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涉及数据传输协议、传输介质和传输网络等方面。

数据传输协议是指用于信息交换的协议,包括Modbus、TCP/IP等常用协议。

传输介质是指用于数据传输的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数据传输网络是指用于传输电能数据的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电能数据采集的基础技术之一,它主要涉及传感器的类型、精度、准确度等方面。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可以对电流、电压、功率等电能参数进行测量。

传感器的精度和准确度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配置。

3. 采集系统技术采集系统技术是电能数据采集的实现技术之一,主要涉及采集器的选择、配置和安装等方面。

采集器是用于采集电能数据的设备,包括传统的电表、智能电表、接口设备等。

采集器的选择和配置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考虑,特别是在大规模应用中,需要考虑采集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二、电能数据分析技术电能数据分析技术是电能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数据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等方面。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管理能源和提供更可靠的服务,智能电网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系统,能够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全面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的盲集控制,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智能电网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智能电网数据采集技术智能电网中,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传感技术实现的。

传感技术是指通过采集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等各种信息以及通过转换和传递这些信息的技术。

传感器可以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无线、自组织和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WSN应用于智能电网中,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并且可以自动发送报警信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一种具有自动抄表、智能计费、远程控制等功能的电能计量器。

智能电表通过微处理器芯片和通信模块等技术,可以实时地采集和传输电量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智能电网数据中心。

3. 负荷监测系统负荷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负荷状态和能耗的设备。

负荷监测系统可以通过负荷传感器采集负荷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智能电网数据中心,从而实现电网负荷平衡。

二、智能电网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电网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获取各个环节的电能信息和传感器监测数据,这些数据被上传至智能电网数据中心后,需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电力系统。

1.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从海量数据中自动发掘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模式的技术。

智能电网数据中心可以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发现电力系统的异常状态和故障信息。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智能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力计量设备,具备集数据采集、通信、储存、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新兴的智能设备。

一、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1. 安装与连接智能电能表的安装与连接过程与传统的电能表类似,首先需要确保安全电路断开,然后根据接线图和安装说明将电能表与电路正确连接。

安装完成后,恢复安全电路,确保电能表正常运行。

2. 参数设置智能电能表具备多种参数设置功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常见的参数设置包括时间、电价、数据采集间隔等。

通过按照说明书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数据读取智能电能表具备显示屏和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读取电力数据。

通过按下显示屏上的相应按键,可以查看电流、电压、功率等实时数据。

同时,智能电能表还支持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电力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远程读取和管理。

二、智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技巧1. 技术准备进行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技术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保采集设备与智能电能表之间的通信接口匹配,可以通过USB接口、以太网接口或其他通信方式进行连接。

其次,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以便进行数据读取和处理。

2. 数据读取采集智能电能表的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读取。

在软件中,设置与智能电能表通信的相关参数,例如通信接口类型、通信端口号等。

然后,通过软件进行数据读取,可以获取到智能电能表传输的实时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智能电能表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首先,可以将数据导入电力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其次,可以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例如绘制曲线图、计算能耗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电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进行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时,需要注意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智能电表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户用电信息的计量设备,它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一、数据采集和存储1.智能电表数据采集:智能电表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

采集数据的频率通常可以设置为分钟级别或更高。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智能电表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或云平台。

2.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智能电表数据需要存储在可靠的数据库中,以供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常见的数据库选择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大数据存储系统。

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合,大数据存储系统则适用于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

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1.数据清洗:智能电表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包含噪声、异常值和缺失值等,需通过数据清洗的方式进行处理。

常见的数据清洗方法包括平滑滤波、离群值检测和插补等。

2.数据预处理:智能电表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归一化、特征选择和降维等。

数据归一化可以将不同维度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区间,特征选择则是通过选择最相关的特征来减少数据维度,而降维则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数据从高维度空间映射到低维度空间。

三、数据分析和建模1.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智能电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绘制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用电行为和电网运行情况。

2.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从大规模的智能电表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聚类、分类、回归和关联规则挖掘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

3.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智能电表数据分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情况,为电力调度和供电计划提供参考。

智能电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方法综述

智能电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方法综述

智能电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方法综述智能电表系统作为现代化电能计量设备,由于其具备高精度、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管理、电力调度以及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等领域。

在智能电表系统中,数据采集与监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智能电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方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1. 数据采集方法1.1 有线数据采集有线数据采集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串口、以太网等有线通信方式,将电表中的数据传输到集中管理系统。

优点是传输稳定可靠,但缺点是布线复杂、成本高,在大规模部署时需要考虑布线的难度和成本。

1.2 无线数据采集无线数据采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数据采集方式,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电表中的数据传输到集中管理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易于部署的优点,可以在不破坏原有线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适用于复杂环境和大规模部署。

常用的无线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络(WSN)、蓝牙、ZigBee等。

2. 数据监控方法2.1 实时监控实时监控是对电表系统中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处理,可以实时监测电能使用情况、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实时监控可以采用集中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报警处理,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用电情况,合理规划用电策略,提高用电效率。

2.2 故障监测故障监测是通过对电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对电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功率因数超过设定范围、电压异常波动等。

一旦出现故障,集中管理系统会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保障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能耗分析能耗分析是对电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发现能源浪费和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当前数据集中采集器的特点,设计了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的总体功能、硬件及软件。

【关键词】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硬件设计功能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电力行业也在逐步推进市场化的进程,电力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逐步实施,1户1表的政策得到了深入的贯彻执行,特别是近几年智能电网的发展,在配电网中广泛应用智能电表代替传统的电表。

智能电表中核心的部件是其数据集中采集器,其主要实现了对电网中数据的有效采集及传输功能,为智能用电及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本文对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进行了分析。

1 当前的集中采集器综述
当前智能电表中的抄录系统主要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数据集中采集模块,微机管理系统和数据集中器。

其中集中器主要实现了对上下设备的数据汇总和分配,并且能够实现对电能表智能控制命令传输的作用,有利于电能采集数据的集中。

当前智能电表的数据集中器主要是利用上行的通道对远程系统所发出的命令进行接收,并能够实现有效动作的执行。

其能够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向通信服务器实现连接,这样就能够对电能采集信息进行传输,利用下行的数据通道可以完成数据的发送,综合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即可实现对智能电表的综合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集中采集器能够有效实现数据采集命令的控制,并能够实现对智能电表所发出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功能。

2 集中器功能总体设计
对智能电表数据集中器进行总体设计主要是利用其所对应的下行设备来支持645数据传输规约来实现的。

其可采用RS-485总线规约进行通信,并依据645数据规约来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相比与传统的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本数据集中采集器具有以下功能:
(1)自动查找智能电表功能:在相关的应用地点安装数据集中器后,系统可进行具体的参数配置:首先对智能电表进行自动查找,自动地通过下行通道来发出找表的相关指令,且能够实现接收数据的自动分析。

如果经过分析其接收的智能电表地址是正确的,则系统将对智能电表的地址进行存储。

数据集中器的这项功能实现了智能电表地址的有效查找和分析,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2)主动校时功能:本文所提出的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能够实现主动校时,即当需要对数据集中器内的数据进行上传时,其会主动地构建与远程服务器的TCP连接,当连接建立完成后且还没有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前,智能电表数据集中器会发送校时请求,在相关的服务器接收到校时请求的报文后,可以从中对返回的时间进行抽取,并根据所抽取的内容来系统地对RTC设备进行相关设置,这样就能够确保服务器与系统的时间保持同步,不但有助于对数据的实时性进行提高,而且还有利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保存和上传。

(3)电能采集数据的存储和透传功能: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能够实现电能采集数据的存储和透传。

该系统在所预设的工作时段利用下行信道对智能电表所发出的抄表命令进行存储,并能够根据所预设的通信地址、通信时间及端口号等相关参数有效实现数据服务器的TCP连接。

3 硬件设计
(1)选择合适的处理器。

该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的硬件平台主要是以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为基础的。

由于嵌入式平台对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嵌入式处理器。

要综合考虑处理器的性能、市场价格及调试开发工具等多种因素。

(2)设计高效的远程费控检测模块。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具有高效的远程费控检测模块,其利用核心的处理器-S3C241,具有性价比高,功耗小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地对16的Thumb指令及32位的ARM指令进行支持。

4 软件设计
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采用嵌入式系统,其包含了底层的硬件设计、系统内核和文件系统,并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还能够实现操作系统下的函数开发及应用程序的嵌入。

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高效的特点,其能够实现系统的专用性。

该系统软件设计核心技术主要有:
(1)开发环境构建。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主要由PC机和开发板两部分组成,其利用交叉编译的方式进行。

其嵌入式开发环境是通过windows xp的模拟机VMware Workstation6.0构成的,并在Linux中进行应用,可以在宿主机上应用/etc/sysconfig/network-s/ifcfg-eth0命令来修改相关的IP、网关和子网掩码等,保证了目标板和主机在同一个子网内。

(2)终端构建。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并行的通信工具实现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在终端设计中应用U-Boot作为系统调试内核的调试工具。

在终端中应用MINICOM中实现信息与窗口的交互和相关参数的配置。

5 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电表数据集中采集器能够克服传统采集器的缺点,可利用上行通道及下行通道的数据传输特点,实现智能配电网电能信息的有效的采集。

经过相关的系统调试,已在实际中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倪益民,奚后玮,许祖锋等.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中数据集中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6,10(30):198-201.
[2]姚李孝,彭金宁,王沛等.低压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4,17(11):173-174.
[3]周永林.GPRS电力远程抄表系统的内涵与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08):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