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曹静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0期【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三叉神经痛;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并发症三叉神经痛作为临床常见神经性疼痛,患者症状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发作性剧痛为主,疼痛部位常位于单侧,且以右侧多见[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以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因手术对患者造成一定刺激,因此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因此,有学者指出,可通过实施路床护理路径对该类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治疗应激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及生活质量[2]。
为探究其效果,特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57例,年龄44~54岁,平均(50.13±2.84)歲,病程2~11年,平均(6.56±2.08)年,疼痛部位:左侧疼痛33例、右侧疼痛53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每组43例,其中常规组男性1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9.41±2.29)岁,平均病程(6.16±2.19)年,疼痛部位:左侧疼痛16例、右侧疼痛27例;路径组男性15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0.82±3.26)岁,平均病程(6.89±1.97)年,疼痛部位:左侧疼痛17例、右侧疼痛2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符合三叉神经痛相关标准[3];患者体征符合微血管减压术相关指征,且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心理应激事件;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电刺激三叉神经分支并观察眼轮匝肌及咀嚼肌的表面电活动,判
断三叉神经的传入及脑干三叉神经中枢路径的功能,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颅底肿瘤、多
发性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一、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
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严重病
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
征可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牙痛 鼻窦炎 舌咽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五)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时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至疼痛控制,最大剂量不超
过1.0g/d 其他药物选择: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非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 亦称为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或贝尔 麻痹(Bell palsy),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 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Thanks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为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倪海厦)三叉神经痛治诀
(倪海厦)三叉神经痛治诀
疼痛范围:蓝色区域(左或右)。
病在阳明胃经、少阳胆经。
用药:石膏四两,知母二钱,柴胡二钱,郁金二钱,黄芩二钱,龙胆草二钱,远志二钱,厚朴一钱,枳实一钱,大黄一钱。
配合用针:左合谷、左梁丘、左上巨虚、左外关、左解溪,右地仓透颊车、右攒竹、右瞳子髎。
(天应下针+左边下针=导引法)
三叉神经痛治诀
三叉神经痛难熬,只因没把倪师晓,刺针加药可痊愈,始知中医为真道。
疼痛区域在右眼,上下睛明内眦罩,阳明胃经治除根,
少阳胆经不离分,石膏四两用最多,知母远志和黄芩,柴胡郁金龙胆草,此六味药二钱斟,厚朴枳实大黄一,配伍精道记吾心。
如若配合再用针,效果好得口难嗔,左边下针去导引,天应下针来接神,合谷梁丘上巨虚,外关解溪左下针,右侧地仓透颊车,右瞳子髎攒竹认。
神经外科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医保管理
三叉神经痛
生化全套、内毒素、
颈动脉多普勒、甲
671701
三
功三项、心脏B超、
叉
肌钙三联、β-钠尿
神 经
肽
痛
手术耗材是否可控
三叉神经痛
一级护理、泮托拉唑 三 叉 神 经 痛
671701
三叉神经痛
建议: 慢诊病人部分检查前置到入院前 减少预防性用药(泮托拉唑) 降低常规用药级别(甘油果糖) 降低一次性耗材费用(生物膜、补片)
神经外科 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医保管理
临床路径重点病种医保管理
高血压脑出血 三叉神经痛 脑膜瘤
脑出血
脑出血
内毒素、甲 兰索拉唑、胞 急诊颅脑CT
675223
功、肌钙三 二磷胆碱(活
基 底 节
联、β-钠尿 动性出血慎 肽、脑苷肌 用)、胸部CT
出
肽(二线)、
血
兰索拉唑、
溴己新
脑出血
血常规、肝功、
术后第5天、第
生化常规
8天二次复查是
675223
基
否可参照路径
底
整合为术后第7
节 出
天复查
血
脑出血
肺部湿性罗音
胸部CT能否用
675223
基
胸片替换
底
节
出
血
脑出血
建议: 减少常规复查CT频次 尽量避免胸部CT常规复查 减少与疾病无关检查 减少辅助用药使用(医保目录中二线用药) 减少预防性用药
脑膜瘤
脑膜瘤
内毒素、甲功三项、 血浆皮质醇、肌钙 三联、β-钠尿肽 脑 膜 瘤
670926
脑膜瘤
奥拉西坦、丙戊酸 钠、甘油果糖 脑 膜 瘤
670926
三叉神经痛
主诉: 右下颌部疼痛不适1月余,加重2天现病史: {患者自诉}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及原因下}出现{右下颌放射样触电式疼痛,触之即痛,张口亦感不适,面部无红肿,未予以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好转,前两日上述症状加重},{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耳痛耳鸣},{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病后未行特殊治疗,今为求诊入院} ,门诊拟诊为“三叉神经痛”收住我科。
{病后患者精神、纳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脉沉细,精神、食纳、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诊曾患过严重疾病及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其它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个人史: {出生于原籍},{生长于原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未到过流行病区}接触史,{无化工毒物、重金属接触史},{无放射性毒物、粉尘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嗜好},{无吸毒史} ,精神个性正常。
月经及婚育史:患者{14}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周期4-5/28-30天} ,经量{中},色{暗红},{无}异味,白带{无异常},{无}血块,{无}痛经。
{适龄结婚},1男2女。
{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均健康} ,{否认有冶游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 ,{兄弟姐妹均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结核病、肝炎、癌瘤、精神病等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T:36.5℃,P 6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体重{67.2}Kg 。
一般情况: 发育{良好},营养{良好},{正力体型},{正常面容},神智{清醒},{能对答,定向正确},对答{对答切题},{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均无异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02)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4. 颅脑3D-TOF-MRA检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50.002 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 凝血功能;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5. 心电图、胸部X线;6. 颅脑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4. 一般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5. 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3-5天。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毕业论文【整理版】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学生:学号: 2010000591专业:临床医学班级:10级临床三班指导教师: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容摘要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无效或失效时考虑其他疗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
结论:三叉神经痛具有规律性、骤发性、周期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he inspection results for diagnosis, therapy: mainly used antiepileptic, nerve block treatment, invalid or failure to consider other treatment, second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should be treated for the cause. Conclusion: trigeminal neuralgia with regularity, convulsive, periodic.目录内容摘要 (2)Abstract (3)1.病例资料 (5)1.1三叉神经痛的概念 (5)2.临床体征与体征 (5)3.鉴别诊断 (5)4.治疗 (6)5.讨论 (7)参考文献 (7)致谢 (8)1. 病例资料收集三叉神经痛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35-76岁,70%以上为40岁以上,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
发作每天可有一次或多次。
疼痛从口角附近放射到同侧面部、耳、眼和头部。
无预兆,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轻触即可诱发,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病历书写模板口外-三叉神经痛
卡号:3706020099000 姓名:王性别:女年龄:25岁----------------------------------------------------------------------------主诉(左侧)面部疼痛多年现病史(左侧)面部疼痛多年,影响进食,洗漱。
每天疼痛数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定,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效果不佳,局部封闭效果不佳。
既往史患者自述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无吸烟史,无传染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
检查(左侧)面部及牙齿未见明显异常,可查及扳机点,局麻药神经定位准确。
诊断(左)侧三叉神经痛治疗计划1、(左侧)三叉神经射频治疗(经眶下孔,CT引导下经卵圆孔)2、药物治疗(甲钴胺注射液500ug,维生素B1-50㎎,维生素B12-500ug肌注,每日一次,卡马西平,每6-8小时口服1片(早上6:00中午14:00晚上22:00);野木瓜片40mg,每次4片,每日三次)3.神经封闭治疗(2支),已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患者表示理解,同意治疗并签字。
处置----------------------------------------------------------------------------科室:开发区分院口外科医生签名:__________ 护士签名:谢凯文时间:2019-05-19 15:38 1/2卡号:3706020099000 姓名:王性别:女年龄:25岁----------------------------------------------------------------------------行神经封闭治疗(2支),无不适。
常规麻醉先行神经分支定位,控制性降压后,经眶下孔,在CT引导下,经卵圆孔行(左/右)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术中使用一次性穿刺针和负极板,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吸氧2小时,术后严密观察,无不适后离院。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司面部、口腔以及头顶部感觉,运动神经支配咀嚼肌运动。
自三叉神经结向前发出三支由周围突组成的三条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起自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纤维在脑桥的外侧出脑,经卵圆孔出颅,走行于下颌神经内,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动。
图1:三叉神经分布情况。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少见的,偶发的面部疼痛,呈现为电击样、闪电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发作严重时,面部可扭曲或凝固。
由于疼痛部位位于两条较低的三叉神经分支,常被误诊为牙科疾病,以致于患者接受不必要的牙科治疗,甚至导致一些不可逆的损害。
如果早期使用一些小剂量的抗癫痫药物(例如卡马西平),而不是任何止疼药,其使疼痛缓解的效果更佳。
然而,高达10%的对于抗癫痫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无效,在罕见的情况下,三叉神经痛可以继发于脑部肿瘤,多发性硬化,或血管异常,这些只能由神经影像学才能识别。
如果生活质量受损以及三叉神经痛不受药物治疗控制,那么患者应当考虑进行神经外科手术。
在欧洲的研究表明,在神经性疼痛的情况下,三叉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甚至会导致自杀。
这篇临床综述基于有限的研究证据和专家意见,旨在讲述三叉神经痛的特点,病理生理学,生化研究,诊断,影像学,治疗(药物,手术)。
(一)流行病学三叉神经痛是少见的,因此,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的数据。
来源于美国90年代验证的数据显示,年发病率为女性5.7/10万人,男性2.5/10万人,发病高峰在50岁-60岁,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一项关于伦敦神经系统疾病的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8/1万人/年,终身患病率0.7(0.4-1)/10万人年。
随后的数据分析英国全科医师数据库得知,其发病率为27/1万人年,荷兰最初的数据也大致如此,但有经验的专家去验证数据时,经检验得知其数据为12.6/10万人年。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病历书写(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实用资料
三叉神经痛
1.牙痛:牙痛表现为牙龈及颜面部持续性胀痛,检查可发现牙龈肿胀,局部扣痛,张口受限,明确诊断经治疗后疼痛可消失。
三叉神经痛早期常误诊为牙痛,甚至拔去受累侧上下颌牙齿,但疼痛不能缓解,方考虑三叉神经痛,此患胀痛不明显,疼痛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无痛,疼痛性质为针刺样,无放电样疼痛,右下第六牙龈为扳机点。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颅底肿瘤、脑梗塞、多发性硬化等引起,查体可见三叉神经损害阳性体征,该患者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暂不考虑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痛发生在带状疱疹出现后,该患者右侧下颌区疼痛两年,痛前未出疱疹,遂不考虑本病。
4、颞颌关节紊乱:疼痛呈持续性,咀嚼硬物可疼痛加重,张口受限,无放射痛。
该患为阵发性疼痛,有放射痛,不符合此诊断。
5.舌咽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很少见。
疼痛部位多位于颜面深部、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等,如用地卡因麻醉咽后部粘膜,疼痛症状可消失,据此可诊断,患者疼痛部位与此不符,排除此诊断。
三叉神经痛诊治指南
三叉神经痛诊治指南疾病简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病因及发病机制就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
目前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
临床表现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
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
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
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
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
夜晚疼痛发作减少。
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
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
三叉神经痛名词解释 医学教育
三叉神经痛名词解释医学教育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一种疼痛性神经疾病,也被称为颜面痛。
三叉神经是头部和面部感觉神经的主要供应者,它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当三叉神经的其中一支或多支受到损伤或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通常是突发性的、发作性的、短时间的剧烈疼痛,主要位于面部的一侧。
这种疼痛经常被触发或加剧,例如咀嚼食物、说话、刷牙、洗脸或面部触摸。
发作期间,可能伴随着面部肌肉痉挛、眼睑抽搐和流泪。
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或损伤引起,这可能是由于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异常交叉或压迫引起的。
其他原因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或颅神经创伤等。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术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癫痫药物和镇痛药。
神经调节术是通过电刺激或化学刺激来尝试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减轻或解除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来缓解疼痛症状,包括微血管减压术、消融术和切除术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疼痛症状,其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而异,医学教育是了解和学习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途径。
卫生部临床路径全部病种目录(含病种名称、ICD码及文件号)--吐血整理
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一览表
序号
疾病名称 ICD-10
26 乳腺良性肿瘤(D24)
27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E05.0) 28 甲状腺良性肿瘤(D34) 29 甲状腺癌(C73)
30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K80.0)
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喉全切除术(29.33/30.2-30.4) 行腺样体切除手术(28.6) 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27.69/29.4)
普外科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06.2-06.5) 行乳腺癌切除术(85.2/85.4) 行阑尾切除术(47.1) 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 切断术(43.6-43.8,44.39) 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85.0) 行息肉切除术(48.36)
47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Q21.102) 48 室间隔缺损(Q21.0) 49 动脉导管未闭(Q25.0) 5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I05) 5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 52 儿童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Q21.102) 53 儿童室间隔缺损(Q21.0)
手术名称/治疗方案 ICD-9-CM-3
38 脾破裂(D73.5/S36.0)
39 胰腺癌(C25.0) 40 胰腺假性囊肿(K86.3)
41 肠梗阻(K56.0/K56.2 /K56.5- K56.7)
42 小肠间质瘤(D13.3伴M8936/1或M8936/3) 43 克罗恩病(K50) 44 肠外瘘(K63.2) 45 肛裂(K60.0-K60.2) 46 肛周、直肠区脓肿(K61)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疗效分析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 比
T ab. 1 Co mp ar i s on on g e ne r a l i n f or ma t i on b et we en t wo g r o up s
2 结
果
2 . 1 2组 患者 预 后 的 比较
模 式来 接受 治疗 , 确保治疗 的连续性 , 使患者得 到最佳服 务。 本文结合文献 与本 院实践 . 探讨实施 C P治疗 对患者 就医 的
重要 意义。
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 ②拆线时间 : 正常手术后拆线 时间。 ③
1 . 3 统 计 学处 理
所有数据均采 用 S P S S 1 6 . 0软 件包进行 统计分析 , 计 数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0 2 5 3 — 3 6 2 6 . 2 0 1 3 . 0 1 . 0 2 8
三叉神经痛治疗 中实施临床路径 的疗效分析
杜 鹏, 木依 提 ・ 阿不里 米提
8 3 0 0 6 3 ) ( 新疆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乌鲁木齐
观察组术后便秘 、 感染 、 压疮 、 呕吐及 失眠的发生率均低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差异均 有统计 学意义 ; 2组治愈 率 比较 ,
P> 0 . 0 5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表2 ) 。
表2 2组患者术后预后的 比较( %) T a b . 2 Co mp a r i s o n o n p r o g n o s i s b e t we e n t wo g ou r p s( %)
注: a . 采用 F i s h e r 确切概率法
1 . 2 方 法
三叉神经痛中西医临床治疗案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由于三叉神经的炎症、损伤或压迫引起的神经疼痛,主要表现为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伴随着面部抽搐和口眼歪斜等症状。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气滞血瘀、虚实夹杂所致的疼痛证,因此治疗应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瘀、调和虚实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消风散、当归四逆散、丹参酮注射液等,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火针、艾灸、拔罐等。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案例:患者张某,女,53岁,因面颊疼痛、口眼歪斜,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过中医辨证论治,认为其病属于肝胆郁滞、气滞血瘀所致的“面痛口眼歪斜”证型。
采用中药治疗,方剂为消风散加减,同时配合针灸和火针治疗。
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面颊疼痛、口眼歪斜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由于三叉神经的炎症、损伤或压迫引起的神经疼痛,主要表现为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伴随着面部抽搐和口眼歪斜等症状。
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以镇痛药、抗痉挛药和抗抑郁药为主,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文拉法新等。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植入神经刺激器、神经减压术、甘氨酸注射等。
放射治疗则是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区域的放射治疗。
以下是一个西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案例:患者李某,女,65岁,因面颊疼痛、口眼歪斜,就诊于神经内科。
经过检查和诊断,患者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口服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但效果不佳。
随后进行了植入神经刺激器的手术治疗。
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面部抽搐和口眼歪斜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患者张某,男,50岁,因右侧面颊部疼痛、针刺感、牙痛样疼痛,就诊于神经内科。
经过检查和诊断,患者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患者首先进行了药物治疗,口服文拉法新和卡马西平,但效果不理想。
因此,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
G50.002)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2006年12月第1版)
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
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
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
4. 颅脑3D-T0F-MRA佥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2007年3月第1版)
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
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
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
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50.002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
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 凝血功能;
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
5. 心电图、胸部X线;
6. 颅脑3D-T0F-MRA佥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
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
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
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
4. 一般术后48小时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5. 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3-5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 麻醉方式:全麻;
2. 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根,仔细辨别和确认责任血管,用Teflon棉团将责任血管垫离三叉神经根;
3. 术中用品:Teflon棉、硬膜及颅骨修补材料;
4. 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给予预防感染治疗(第一、二代头孢类或头孢曲松)及止血药物治疗天;
2. 术后1天伤口换药,注意观察伤口渗出情况;
3. 术后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患者,需要尽早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
4. 术后7天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头痛、发热;
2. 切口愈合良好;
(^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Teflon棉有排异反应,术后会出现发热、头痛、颈项
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治疗,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 少数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原有疼痛不一定立刻消失,有可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
或消失。
二、二叉神经痛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三叉神经痛(ICD10 G50.002 )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10-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