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教学原则【中图分类号】g630

自主、合作、探究强调教学对象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方式的主动性,它是教学双方主动探究、真诚合作、共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态度、研究意识和精神得以培养的过程。六字教学原则的提出与实施,在语文教学的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几十年来课堂里学生被动服从的静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教与学的框架。从教学原点的确立到教学步骤的设定,从教学流程的把握到教学结点的到达及新的研究点的寻找,都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反叛,从本质上说也是对我们教学对象主人地位和学习权力的尊重。六字教学原则的实施也可称得上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对传统教学的强有力的冲击,也是对现今一些片面错误认识与做法的补充和校正,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也是符合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下面我就贯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谈谈个人之拙见:自主

“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立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

规学校的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布鲁纳

自主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识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因素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探索与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即对学习效果自我调控。”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都是谈的教学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是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我在讲解《祝福》这一课当中,把重点放在讨论课文中祥林嫂嫁给贺老六时闹与撞。学生气氛活跃,观点各异。有的说祥林嫂做惯了城里鲁四老爷家的佣人,当然不肯嫁给深山里的贺老六;有的说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好女不嫁二男;也有的说祥林嫂只是恨其婆婆贪钱把她卖了等等,对这些能自圆其说的观点,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自主性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熟悉文本→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借助资料→新的发现等环节需要学生自主

完成,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在独立的环境中自主研究的能力。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个体力量往往难以独立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这就需要个体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去,互相间的讨论、交流、切磋、甚至争论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合作”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

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叶老的话充分说明了教学过程中以下问题:〈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双向活动

学生主体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主体的作用,二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交织融合的关系。因为课堂的学习特点是在教师组织下的一种集体的学习行为,不同于完全自由的个人自学,不可能有完全自由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要有理想的学习效率,必须是学生在教师主体作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其实二者是对立的,但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学生主体的实现,教师主体的实现也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个单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病态的。没有学生主体实现的教师主体,是教师中心;没有教师主体实现的学生主体,就是学生中心,偏离一方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二〉教师、学生合作的最佳方法

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融合的最佳方法,我认为应是双向问题式教学。主张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与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教学要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双向”即双边活动,就是指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而教师也主要用相关的”问题”而不是用直接的结果来激发、诱导学生。

问题式教学要讲究将提问串成一体,能系统地将文本梳理一遍。还有提问的前后顺序上要讲究坡度或者梯度,这样才能由浅入深。

教师的组合设问和系列设问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度运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所在。”

以问激问是”合作”的理想状态,防止”满堂问”,因为这样会影响课堂效率,甚至会破坏文本阅读的美感,要对问题进行筛选、讨论中要相机诱导、启发、点拨,教师不能完全退出讲台,要调控课堂流程。探究

探究需要自我思索和借助外力。带着问题,借托教师提供的指导性提示,再回到文本中去作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有深度的独立思考,往往会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有助于问题的自我解决。但往往个体的思维有很大局限,善于借鉴外力成了善于探究的一个标志。

参与小组交流,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启领自己的知力和想象力,能把探究导向深入。

将目光迁向课外,或将课堂迁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触类旁通,获取有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网筛选信息和下载有用资料。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便捷的服务。小说《药》的教学在确定了方向和重点后,学生再一次读文本,定向思考。教师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到图书馆去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然后分小组交流,思维碰撞,思想交锋,去伪存真,存同求

异,真正起到了主体主动的作用。

总之,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它的贯彻和实施是对现今语文教学的深刻反思、大胆叛逆,是一种建设、新实践,它是语文教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也一定会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参考文献[1]柳海民:《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杜威:《民主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施永忠:《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分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教育》,教学月刊,2003,10[5]崔云道:《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河南教育,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