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对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
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ec4c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f.png)
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间资本的投资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而这一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愈发显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于民间资本的鼓励与支持,民间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资本的推动作用1. 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资本通过对各行各业的投资和创业,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资金和资源,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民间资本的兴起,大大推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从而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民间资本的投资通常更加注重短期内的收益,因此,对于创新领域的投资会更加积极,导致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加速。
民间资本也更愿意为风险和创新投资提供资本支持,从而支持新兴产业和高科技的发展。
3. 提高了就业和社会福利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民间资本的投资为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并提高了员工的薪资和社会福利水平。
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也被注入到了公益事业中,使得社会福利有了更大的改善。
二、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虽然民间资本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金融风险很多民间资本投资都是通过私人借贷或者地下钱庄等形式进行的,而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在金融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民间资本还极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2. 可持续性由于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主要来源于短期利益,因此,一旦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其投资热情就很可能消退。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民间资本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3. 安全风险在某些投资领域,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和风险意识,很多民间资本往往面临着投资失败的高风险。
三、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建议1. 完善法律规定政府应进一步制定与民间资本有关的法律规定,规范民间资本的投资行为,减少投资风险。
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01dc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2.png)
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民间借贷在中国日益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
本文将探讨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其潜在的风险。
首先,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民间借贷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由于这些实体往往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民间借贷的兴起填补了这一空白,激发了创业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的高灵活性和快速审批过程可以迅速满足个人消费和短期融资的需求,刺激了消费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内需扩大。
然而,民间借贷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与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缺乏监管和信息透明度,民间借贷市场容易滋生高利贷、暴力催债等乱象,加剧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其次,民间借贷往往伴随着高利息和高风险,借款人容易陷入无法偿还的债务困境,对其个人财务状况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整个家庭的稳定产生连锁反应。
此外,民间借贷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给整个经济带来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和引导。
一方面,加强立法和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督力度,惩治非法借贷和高利贷行为,保护借款人的权益。
另一方面,提升信息透明度,建立借贷风险评估和信用记录体系,以提高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除了政府的监管措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化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实现借贷信息的共享和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可以提供安全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增加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在民间借贷与经济发展之间,需要寻求平衡。
虽然民间借贷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题和刺激消费增长,但其风险也不可忽视。
政府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参与监管与引导,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民间借贷能够以安全、可靠的方式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结合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技术,推动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会。
农村民间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甘肃省通渭县民间金融的研究
![农村民间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甘肃省通渭县民间金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7fb514a76e58fafab00394.png)
表 1 农 户的 借贷取向
借贷类型 频次 未满足需求的频次 刚好满足需求的频次
仅 向信 用社借款 2
0
1
仅向小额信贷
项目借款
33
1
17
仅向亲戚 朋友借款
1
1
0
向 信用 社又向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额 信贷 项目借款 19
5
3
向信用社又向 亲戚朋友借款
1
0
0
向 小额 信贷项目
又向亲戚朋友借款 13
2
2
向 信用 社又向小
额信贷项目 、亲 15
一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大 学《农村民 间金融 组织的社 会学研究 》课题组的实地 调查 。调 查地为 甘肃省通 渭县 。该 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总人口 42. 85万人 ,总土地面积 2908. 5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185. 3万亩 ,其中 粮田 133. 26万亩 ,经济 作物 24. 52万亩 ,人口密度 156. 33人 /平方公里 ,是甘肃省 18 个干旱县 、41个 国扶 县之一 。该 县自 然条 件艰 苦恶 劣 、资源 匮乏 、无支柱产业支 撑 ,农 民人均 收入 960元 ,仅 为全 国农民 平均收入的 29. 5%。通渭县的小额 信贷模 式发端 于 1999年 联合国人口基金妇女参与发展项目 (简称 PO2项 目 ) ,该项目 主要通过向贫困地区妇女 发放小 额信贷 开展创 收活动 ,并结 合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知识和服 务培 训 ,改善贫困地区妇女的 社会经济地位 。
金融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金融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1968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8.png)
金融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金融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也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可替代的能量。
在金融业的支持和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得以不断推进。
首先,金融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融业的主要运作方式是通过轮转存款来提供贷款,促进消费和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具体而言,通过融资渠道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多元化、创新性和灵活的融资工具,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从而支持他们的经济活动和创新发展。
同时,金融机构的资本市场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予以支持他们的经济活动和创新发展,从而加快消费和投资的步伐,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业对普通人民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金融业的发展下,普通人民的储蓄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他们可以通过金融渠道进行融资。
此外,在金融市场的规范化、透明化等操作下,可以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高效流转和交付,为消费者提供负担得起的投资和融资工具。
投资信托、股票基金、财富管理等一系列金融产品都成为个人获得高额回报和有利的财务收入的重要渠道。
金融业不仅对于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好处,也在不断地通过创新,将更多的福利送到民间。
再次,金融业的发展对于国际交流和贸易也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一个强大的金融系统在国际经贸中发挥巨大作用,为资源和资本的替代流动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更便利、更高效的手段。
具体而言,通过创新性融资工具和全球民间债务市场的形成,国际金融系统已经为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提供了一个高度开放和衔接的金融系统。
在世界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也日益加剧,而且国际金融市场内部的互动关系和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总之,金融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不仅为国家和个人提供了融资和财务保障,也为国际经贸交往和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柱石。
民间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利弊分析
![民间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33b82da5e9856a56126012.png)
为 43 元 , 1亿 较年初增 加 9 . 6 6亿元 , 同比多增 l 亿元 。 3 但调 查 中了解到 , 3 %的农 业贷款通 过掩盖名 目发放 到工 商企业 , 有 0 或者 由农户贷款后再参与民间融资等形式 , 支持 了非农业 贷款 。 14 自我 生存 、 自我发 展 的市场经 济 。迫使 人们 拿 出多余 . 的、甚 至 “ 勒紧裤带 去投资 、去赚钱 自我生存 、 自我发展 的农村居 民是这样 ,城镇居民 中的绝大多数人是这样 ,甚至 国 家工作人员也将个人收入转为经营性资金。这样就 为民间融资 提供了源源不 断的资金来源 。 2O O4年末 ,山西省人 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为 558 2 9 . 亿元 , 较年初 增 94 1 1 . 亿元 ,增长 1 .2 6 3 %,其 中储蓄存款余额 32O 3 亿元 ,较年 初增加 4 7 1 亿元 ,增 长 1 .1 ,增速 比去年 同期 29 % 下降 l .2 百分点 。储蓄存款增速 的降低 ,使得居 民闲置 资 15 个 金 增多 ,在 股 市低 迷 、存 款 利率 连 续 调低 、储 蓄存 款 加征 2 %利息税 的情况下 ,部分富裕居民选择了获利较高的民间借 o 贷 。加之一些社会巨富 ,在完成 了资本积累后 ,逐渐脱离实体 经济 ,将资金投 向民间融 资市场 ,成为食利 阶层 。这些都为民 间融资提供 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 源。
2 民 间融资 的利 与弊分 析
民间资金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 管 ,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对区域经济 和宏观经济产生一 定的不 良的影响 。民间资金 存在 的问题 是 由多方 面原 因造成 的 ,特别是在此次宏观调控实施的过程中 ,民间资金 引起 了广 泛的关 注,它盲 目投资引起的风险和弊端也更 为人们担忧 。因 此 ,必 须从 积 极 作 用 与 消 极 影 响 两 个 方 面 进 行 客 观分 析 ,在 此 基 础 上 探 寻解 决 问题 的办 法 。 2 1 从 民间资金利的方面看 一是 作为银行 信贷和资本市场 . 的补充 ,支持了农村 和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银行 业金融机 构纷纷 推行 机构扁平化管理的背景下 ,国有银行大规模撤并乡 镇网点 ,全力推进集约化管理 ,全面上收信贷权 限 ;股份制商 业银行 出于总体经营 目标 的考虑 ,并没有在县 以下地区设立分 支机构 ;农村 信用社 自身实力有 限,无法完全满足所 有农村和 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民间资金恰好有效缓解了企业 、农 户发展生产的资金供 需矛盾 ,使一些效益好 、前景好但不 能获 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能够正 常运转 ,使一些急于扩大生产规 模但资金需求超过小额农贷额度 的农户能够正常生产 。 民 间融资的简便 、快捷 ,使它在短期 以资金的融通 ,实现 了交易的便利 ,加快 了物流和资金 的周转 ,方便 了商品生产和 最终消费者 ,加快了社会经济 生活 的节奏 和效率 。 二是丰富 了现有金融体系的内容,降低 了商业银行的经营 风险 。民间资金的活跃反 映了当前 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 调动社会资金 、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功能缺陷 。我 国金融市 场 门槛高 ,审批程序复杂 ,能够在 金融 市场获得资金与服务的 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商业 银行 出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 自身经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b57128aaea998fcc220e76.png)
S I N E&T C NO O F R TON CE C E H L GYI O MA I N
20 0 8年
第l 8期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
喻 凌 云 ( 南 商学 院 湖南 长沙 湖
【 摘
4 00 ) 1 2 5
【 键词 】 关 民间 金 融 ; 贷 ; 率 信 利
一
、
民 间金 融 的 现 状
中央财经 大学实 地调查研 究后发布的《 中国地下金融调 查》 显示 , 我 国 目前 地 下 金 融 规 模 高 达 80 00亿 元 。 据 央 行 的最 新 调 查 推算 , 而 我 国民 间 金 融 规 模 为 9 0 5 0亿 元 , 占 GD 69 %左 右 , 占本 外 币 贷 款 的 P. 6 59 %左 右 , 间金 融 的利 率 大 多 为 1 %左 右 。综 合 估 计 , 国 民 间金 . 2 民 2 中
一
资金 都 是 以往 在外 地 从 房 地 产投 资 与 矿 业 投 资 中撤 回 的 资金 , 要 找 蓄 从 银 行 取 出 。 几 年 , 矿 、 地 产 等 高 回 报 率 的 投 资 项 目吸 引 了 相 需 近 煤 房 民 个 出路 , 找 一 个 比较 高利 润 的地 方 , 时 , 家 的宏 观 调 控 政 策 也 当 一 部 分 企 业 家 及 个 人 投 资者 投 向这 些 项 日。 间 金 融 干 扰 政 府 的 货 要 同 国 币 政 策 , 致 民 间金 融 资 本 与 银行 金 融资 本 之 间 存 在 “ 退 我 进 ” 现 导 你 的 为 民 间 金融 获 得 了更 大 的 获 利 的 空 间 。 ’
在温州地 区 , 民间金融资本十分庞大而活跃。 最新调查显示 , 温州 民间金融资本 总规模 约 4 0亿元 . 0 占正规金融资本的 14左右 。 / 从 整 个 经 济 环 境 来 看 ,银 行 金 融 总 量 和 民 间金 融 总 量 互 为 补 充 , 在 国 家 银 根 紧 缩 、 场 资 金 短 缺 时 , 率 就 上 升 , 间 金 融 的 规 模 就 扩 市 利 民 大 : 之利 率下 跌 . 间金 融 规模 缩 小 。 根 紧 缩 导 致 企 业 生 产 资 金 紧 反 民 银 张 , 而致 使 民 间 金融 再 次 活跃 , 与 此 同 时 , 在 的很 多 活 跃 的 民 间 从 而 现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edb1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7.png)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的金融活动,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借贷在满足个体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非正规性和监管缺失等问题,民间借贷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风险。
因此,对我国民间借贷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回顾1.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起源及演变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那个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货币交换手段,人们开始采用物物交换或以谷物作为交换媒介进行经济活动。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谷物具有储藏价值,并开始以谷物作为贷款的抵押品。
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民间借贷逐渐演变为以金银作为交换媒介的借贷活动。
这一演变主要受到货币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兴起,中国古代民间借贷进一步发展壮大。
2. 当代中国民间借贷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以及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当代中国民间借贷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带来了大量资本需求和融资需求。
同时,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等特定领域存在信贷供给不足等问题,民间借贷填补了这一缺口。
当代中国民间借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间借贷规模逐年增长,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是类型多样化。
民间借贷形式多样,包括信用借贷、抵押借贷、担保借贷等。
三是地域分布广泛。
民间借贷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一定的存在,但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更为发达。
三、民间借贷的影响与挑战1. 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民间借贷为个体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满足了其资金需求,促进了其经营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优势及效应分析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优势及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7a0dfdec3a87c24028c4f5.png)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优势及效应分析摘要:金融抑制催生了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
本文比较了民间金融相对正规金融的独特优势,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负效应,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民间金融比较优势效应1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相对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1.1 产权与激励优势科学的产权制度具有有效的激励约束功能。
民间金融机构作为一种与国有金融机构相对的金融组织,由于资本为各个私人所有,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产权划分非常明晰,具有内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赵永亮,2008)。
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处理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的平衡关系,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风险约束机制,有效的保护债权债务关系和契约实施,从而激励金融创新。
民间金融的这种产权制度与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之间具有自然的相似性和兼容性,进而使两者间实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1.2 信息优势信息对称是效率市场的基本条件。
民间金融组织的社区性质明显,资金的融入者和融出者之间一般为亲戚朋友和熟人,对借款人的道德水平和还款能力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效地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使民间金融获得了较正规金融信息充足上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既反映在贷款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甄别上,也反映在它对贷款的监督过程中。
1.3 融资效率优势民间资本市场融资效率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民间融资手续简便,一般只需几天,符合农村个人、个体经营者和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特点,与银行申贷程序繁杂、办理相关手续多、授信条件苛刻、审批时间长等相比,民间融资更易受到青睐。
此外,民间融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约双方多以个人名义出现,不涉及企业之间利益关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经济责任相应增强,所以偿债率高,信用风险较小。
1.4 预算硬约束俗话说:亲兄弟明白帐,一旦借贷关系建立,不管双方何种关系,其预算约束关系便自动生成。
温州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
![温州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0bc35f23bd64783e09122b6e.png)
2012年第11期总第221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金融市场】温州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杨旸(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摘要]温州市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主因背负巨额高利贷出逃事件频发。
为探究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θ值法测算出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并通过协整理论及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检验了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制定政策及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依据。
[关键词]温州民间金融;θ值法;协整检验;Granger 检验[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1-0129-03作者简介:杨旸,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海运、物流经济与金融。
一、理论综述民间金融在向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优势,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间金融逐渐成为游离于银行金融体系之外的巨大资本力量。
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5%以上,温州有超过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金融活动。
2011年金融危机冲击的后续影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愈加困难,温州等个别地区出现民营企业老板欠债外逃事件,使民间金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973年,麦金农提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解释民间金融产生的体制性原因。
爱德华·肖(1973)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难以得到适量的资金支持,不得不依靠民间金融市场的力量,使民间金融逐渐发展起来。
潘士远(2006)借助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促进民营经济的增长。
浅析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价值[Word文档]
![浅析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价值[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66760c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d.png)
浅析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浅析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价值1.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消极性作用1.1民间借贷具有随意性与自发性的特点由于我国民间借贷的迅猛发展,在正规的金融体系当中,日益增多的资金分流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策略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变得比较困难。
从理论上来讲,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和就是国家的金融总量,因此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间,资金的配置是此消彼长的。
倘若在民间借贷市场流入过多的资金,那么就能够直接冲击到我国的正规金融单位,且能够对地方经济金融与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态的判断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最终减弱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
1.2导致债务上的纠纷因为绝大多数的民间借贷是发生在亲戚朋友间的,不少的人未能够引起重视。
在不了解信息的基础下,只是凭借着所谓的信任,缺少相应的法规与一定的管理作为支持,具有不可靠性,不规范性和盲目性。
在不断扩大的当事人的影响下,规模变大,违约率明显地升高,导致信用上的风险。
在民间借贷当中,有些是未签订合同的,尽管也有签订合同的,可是规定不清晰,仅仅依靠口头协商和打借条的形式,以及不了解民间借贷的利息率和对合同无约定的20年、有约定的2年的诉讼时效能够比银行的利息率高,然而需要保持在相同贷款利息率的四倍以内,对于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实施保护的相关法规,未能够在有效的期限之内主张债务,从而受到有关法规的保护,容易导致债务上的纠纷。
1.3导致企业出财务危机由于民间借贷的成本较高,针对企业而言就是“饮鸠止渴”,尽管能够解决当时的资金问题,可是由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要远远地超过资金的利润率,由投入企业的资金再到退出,如此实现资金的循环,企业所增值的那一部分跟企业所支出的比较高的利息是没法相提并论的,这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温州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温州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0d564e4856a561253d36f05.png)
温州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摘要:温州民间金融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特殊性。
文章在分析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又从建立县级以下信用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温州;民间金融;改革;利率;信用体系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浙江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金融比较发达的地区。
温州经济以发展民营个体企业这种产权清晰的私有经济作为地区经济主体,并取得了极大成功,许多商品在全球市场上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1年,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从2011年11月温州全面启动“1+8”改革方案到今年三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民间金融市场急需规范化,透明化。
一、温州民间融资发展的历程与特点温州的民间金融活动在解放前就已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第三产业和农村家庭工业迅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从正规金融机构很难取得融资,而温州个体工商也快速发展,在民间积累了巨额资金,出现大量的暂时闲置资金。
因此,温州民间金融得到快速发展,民间借贷规模大幅增加。
进入新世纪,民间借贷活跃,融资形式更加多样化。
一方面,手中储存大量富余资本的工商业者找不到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多数中小企业依赖者面见借贷市场,使得民间金融风险逐步积累。
温州的民间金融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民间互助资金会,又称为“会”,是是温州民间盛行的具有互助性质的民间金融活动。
通常,是有一个会头,邀集十名左右的亲友、乡邻,约定大家定期各出一定数目的款子,轮流交由一人使用;使用的先后,第一次交给会头,以后一般需要竞标。
第二,叫做“钱中”。
起初是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的中介人,后来逐渐发展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职业货币经营者。
私人钱庄是“钱中”的机构化。
第三,民间自由借贷。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支持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1a115cceaa00b52acfc7caed.png)
旨在为我 国农村经济发展探 索新 的方向。
关 键 词 : 村 经 济 民 间金 融 支持 农
我 国 的 民 间金 融 具 有 悠 久 的历 史 , 如 曾经 闻名 于世 的 山 西 例 钱 庄 和 闽粤 地 区 的“ 会 ” 标 。新 中 国成 立 以后 . 融 部 门也 像 其 他 金 产 业 一 样 , 消 了市 场机 构 , 取 由政 府 统一 兼 管 , 加 上 当 时 城 乡 居 再 民 的金 融 剩 余 都 不 多 , 因此 直 到 改 革 开放 前 。 间金 融 的 规 模 都 民 非 常小 , 且 活 动非 常 隐蔽 。 改革 开 放 以后 , 乡 居 民存 款 增 多 , 而 城 但 是 剩余 资 金 的 投 资 渠 道 不 多 。 此 时 乡 镇 企 业 和 农 民又 被 排 斥 而 在 正规 金 融 机 构 的 服 务 之 外 。 供 给 者 , 有 又有 需 求 者 , 自然 就会 产 生 民 间金 融 市 场 。
财 经 界 ・0 9 6 2 0 ・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 中的民间金融支持
河北省邯郸 市第一医院 常琳
摘要 : 本文针对农村经济发展 中民间金 融的相 关问题进行 了分析。文章阐述 了农村民间
发展 需要考虑 的 因素 , 分析 了农村 民间金 融存在的 问题 , 最后提 出了农村 民间金 融的改革
■ 三、 农村民间金融的改革措施
1 为 农 村 民间 金 融 正 名 。 其 成 为 社 会 主义 金 融 体 系的 有 益 . 使 补 充 要 尽 快 制 定 法 规 ,明 确 政 府 允 许 的农 村 民 间金 融 的地 位 、 活 动 范 围 、 率 及 资金 投 向 等 . 止 投 机 诈 骗性 质 的 民 间 金 融 活 动 。 利 禁 对 于 违 反 管 理 规 定 的 , 给 予 必 要 的制 裁 , 而 使 农 村 民 间 金 融 要 从 逐 步 走 上 规 范 化 的 轨 道 , 服 弊 端 。 挥其 应 有 功 能 。 具 体 操 作 克 发 在 上 . 当按 照金 融 机 构 设 置 的有 关 规 定 和 条 件 , 熟 一 个 发 , 而 不 乱 。2 总 活 O世 纪八 十年 代 , 国许 多 地 我 区 尤 其 是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的 农 村 民间 金 融 活动 之 所 以迅 速 发 展 , 是
厉以宁: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民间
![厉以宁: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民间](https://img.taocdn.com/s3/m/2af5ed9ae53a580217fcfe01.png)
、就业问题。要靠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要继续把民营 经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税费少一点、融资问题解决得 更好一点。要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什么叫微型企业
?一般来说,包括业主本人在内的工作人员不超过20个 人,创业时的资本低于10万元的,都列入微型企业。对 微型企业,政府要给它帮助,减免税,财政上
给予补助,为贷款提供担保,职工培训政府掏钱,减少 登记注册成本。这些对中国解决就业问题是非常有利的。 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
究人员的创新精神与辛勤劳动。对高等学校、研究机构 要减少上面的行政干预,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要发挥 协作的潜力。还有一个问题:要扩大内需,就一定
要扩大民间消费,民间消费怎么扩大?就业的解决是扩 大民间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要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用。中国的耕地是
有限的,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地方产量很低,农民工又外 出了,或者迁到城里了,种田的人手不足,这个问题怎 么解决?要改良耕地,要大量投资,钱从哪里来?
堆事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财政只能够满足一部分, 那大部分钱从哪里来?必须找出个办法来。最好的办法 就是建立中国公用事业发展投资基金。具体设想
是:由国家财政部门出一份钱作为种子基金,然后金融 机构、社保基金,各个机构投资者来投资,基金就成立 了。基金发行公用事业发展债券,以金融债券的形
式把广大民间的资金聚集起来,然后通过市场化运作, 分期分批开展城市公用事业建设。采用这种办法,既解 决了民间资金的投资出路问题,又解决了城镇化需
要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政府的困境。靠“土地财政”, 靠卖地,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这能维持多久啊?绝对不 是长远之计。五、人才建设问题。人力资本的存量
是不包括在GDP之内的。我们要实现人才强国,或者人包括高等学校和各级职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及发展建议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及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7e41adc3186bceb19e8bb29.png)
[ 中图分类号 ] 80 F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7 72 (000— 01 00 10— 7321)3 00— 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 ,民间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生活 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 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 何更好地发挥 民间金融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并最大 化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将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及发展建议
任 晓 怡
[ 摘 要] 目前我 国经济迅猛发展 , 相应地 民间金 融市场也非常活跃 , 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 和相 关资源
的有效配置 ,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消极 效应 。文章着重讨论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 的 两面性 , 并提 出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 民间金 融; 作用 ; 建议
远 的影 响。
二、 民间金 融的负面 作用
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在
定 程度 上 填 补 了正 规 金融 在 某 方 面资 金投放 不 足的缺 口, 拓宽了融资渠道。但与此同时必须认识
一
到民间金融对经济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 ( ) 利于 国家 的宏观 调 控 一 不 受高收益率的吸引, 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 出而投放到民间金融 , 造成资金在体制外循环 , 国 家 机构 监 管也 十 分 困难 。 由于 央行 难 以预测 民间
21 第 0 0 0年 3期 ( 总第 18期 ) 1
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
N 0 , 1 O. 2 0 30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作用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bd2d3ca32d7375a41780a2.png)
维普资讯
农 业 与 技 术
20 06年 6月 ・8 ・ 18
多 民营中小 企 业摆 脱 了资金 困境 ,获 得 了生 产 经 营所必 须 的资金 支 持 。在 浙 江 和福 建 两个 私 人 经 济较 为发达 的 省份 ,民 间金 融 的上 述作 用 已经 得 到 了证实 。 312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民 间金融 市 场 相对 较 高 的利 息率 实 际上 能 够 平抑 投资 。民间 融 资是 一 种 和约 双 方 自愿 达 成 交 易的市 场化 融 资机 制 。合 约 双方 之 间信息 高 度对 称,作为资金供给方 的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金用 途和所投资项 目有 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 有利于其正确确定融资决策。贷款人的融资行为 是在 没有任 何行政 因素 干扰 的情况下 主 动做出 的 , 是个人 自主选择的结果 ,因而这样一种融资机制 ,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把资金投放到还款能力最 有保 证的个 人手 中或 预期收益 最佳 的投 资项 目上 。 313 民间金融 与正 规金 融形 成 了互补 效应 ,是 .. 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和发达 国家 相 比 ,民间金 融 在 我 国发展 的客 观性 和必要 性显 得 更 加 突 出 。民间 金融 对 正 规金 融 所具 有 的互 补效 应 也更 加 强 烈 。我 国城 乡 经济 和金 融 发 展 极 不 平 衡 ,同 时 ,多 种所 有 制 成 分 、
在 中 国许 多地 区 ,民间 金融 异 常 活跃 ,既 起 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也减轻了农村地 区和 中小企业对银行 信贷 的压力。民间金融的存在不 但有其 历史 必 然性 ,是 经 济 发 展 中官 方 金融 市 场 不可或 缺 的 重要 补 充 ,有 利 于缓 解 金 融抑 制 ,促 进经 济增 长 ,有 利 于推 动 新兴 产 业 的发 展 ,增 强 经济活力。高效率和高效益 ,正是 民间资本可持 续发 展 的基 础 。本 文将 通 过 对 民 间金 融 的利 弊 作 些 基本 判断并 提 出建 议 以供参考 。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1dfa462b160b4e767fcf4b.png)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浅析摘要:中国的民间金融历史源远流长,但在2005年之前,国家一直都对民间金融持打击否定态度,但民间金融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旨在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其优势和积极作用,从而分析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然后分析其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民间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现良性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民间金融;优势效应一、民间金融形成的原因与特点我国的民间金融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具有高利贷性质的民间自由借贷。
后来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随之出现,民间金融由自由借贷发展为以“当铺”、“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为载体的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金融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出现短暂发展而走向衰落。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种融资需求为民间金融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目前,民间金融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官方金融相互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1.需求方面的原因。
大量的官方金融机构的融资,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倾斜,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资信度低、贷款额度小,并且缺少必要的贷款抵押物,只能通过民间金融的融资渠道获得。
樊纲(2002)的研究表明:我国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达到63%,但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流向国有部门,这是民间金融的存在的前提条件。
2.供给方面的原因。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居民闲置资金增多,在存款利率连续调低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便有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
同时民间金融方便、自由、灵活,借款人凭借信誉和信任度就可以获得资金。
民间金融可以给放款人带来收入,并且一般是高于官方金融机构的收入,这是民间金融存在的先决条件。
民间金融其实是一种私人财富的资本化过程。
3.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性,对民间金融的依赖程度差异很大,导致不同地方政府对民间金融的态度差别很大。
浅析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3124fc9e3143323968934f.png)
近年 来 , 民间 金 融 正 以一 种 不 容 忽视 的姿 态 在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中发 挥 作 用 。 目前 , 略估 算 , 间金 融 的 规 模 粗 民 已过 万亿 。 民 间金 融 已成 为我 国金 融 市 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其 在 我 国经 济 金 融 发 展 中 的地 位 和 作用 已 经 引 起 了 社 会 各 方 的注 意
一
小企业很难从正规 金融得到所需款项 。 而 民 间 金 融 的 特 点 恰 好 适 应 了 中 小 企 业 的 融 资 需 要 。为 中小 企 业 提 供 融 资 服 务 的 最 合 适 的 金 融 制 度 安 排 是 中小 型 金 融机 构 , 括 正 规 的 中小 银 行 和 民 间金 融 。 包 根 据 国 际 金 融 公 司 2 0 年 的调 查 ,我 国 中小 企 业 6 %的 01 0 融 资 来 源 于 企 业 自身 积 累 , 部 融 资 只 占 了 4 % , 在 外 0 而 这 些 外 部 融 资 中 , 民 间 金 融 所 占 的 比重 最 高 , 占 到 了 5 %以上 。f 0 I j 金 融 内 生 于 中小 企 业 的 融 资 需 求 之 中 , 民间 内生 于 中小 企 业 面 临 的 经 济 金 融 环 境 。这 种 内生 性 也 使
收 稿 日期 :0 8 o 一 9 2 o 一 1 o 作 者 简 介 : 佼 佼 (9 2 ) 女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金 融 学硕 士 周 18 一 , 南
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7f4b72e192e45361066f5e5.png)
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财务121 林慧敏1206020125(一)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1.满足了部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部分农民对在金融机构贷款还比较陌生,有的农民认为到信用社借款需要抵押担保,手续比较繁琐,农民借款主要用于购置农药、化肥、农机具等,数额一般不大,而在本村镇农户之间便能满足需要,且借贷手续简便,期限灵活。
2.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了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
私营企业扩大再生产时流动资金和启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诚信作保障,通过各种民间借贷渠道筹措资金,实现了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拓宽了投资渠道,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存款利率的多次降低及利息税的征收,生息获利的诱惑已不再强烈,迅猛发展的个体工商业的巨大资金需求与民间借贷的“寻租”行为一拍即合,有效地扩展了民间的投融资渠道。
而且多元化的投资正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种体现。
4.弥补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缺口,降低了新的信贷风险产生,增强了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的自我约束力。
民间借贷资金经营,不仅要求借款主体经营状况要好,效益要高,在引导资金投向方面,比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还要强。
而且增加了借款人还贷压力,在资金使用上的自我约束力加大,并可避免不必要的信贷风险产生。
5.促进了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民间借贷的存在无疑会成为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动力,促进其改善服务,并加大信贷营销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民间借贷的负面影响1.扰乱了地区金融秩序。
民间借贷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不受任何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其经营活动相当随意,从事借贷活动仅是为了获利,而不管其借款用途是否合法,民间借贷比较分散,但其经营的随意性,使其具有金融机构不能享有的政策上的竞争优势,在竞争环境下,容易诱发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引起金融秩序混乱。
2.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由于不在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民间借贷即使交易非常活跃,也属“黑市交易”,其经营及收益极具隐蔽性,3.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作用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070e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6.png)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作用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愈发受到重视。
农村金融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在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作用。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各类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比如,农村金融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贷款,帮助他们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同时,农村金融可以为农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
这样一来,农村经济就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奠定基础。
二、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农村金融可以为农民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流动问题,增加财富积累。
其次,农村金融可以支持农村电商发展,为农民提供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此外,农村金融还可以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和养老金等服务,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通过这些方式,农村金融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而资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支撑。
农村金融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通过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地区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改善,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农村金融对农民创业就业的支持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创业和就业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农民可以获得创业贷款和创业指导,帮助他们开办农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实现自主创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金融对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摘要:自2007年以来,政府为了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率调低、工人工资增加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很多中小型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在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滞胀风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无疑会对中国经济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与中小企业息息相关的民间金融受到了格外关注。
最近,浙江省出台政策推行小额信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民间信贷合法化的实践工作又一次走上了改革的前台,也掀起了学术界研究民间金融的一股热潮。
关键词:民间金融;诱导性制度变迁;积极作用一、民间金融的内涵界定虽然学术界已对民间金融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深入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民间金融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姜旭朝(2003)提出,凡是没有经过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金融形式都为民间金融。
这种说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但是,在现实中,有许多金融机构如典当行,虽经过了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注册,却在国家正式的金融管理体制之外,应该列入民间金融的范畴。
左柏云(2001)认为,民间金融是正式金融体制之外的,由单个国有企业单位、集体和个人所从事的合法的、半合法的或不合法的资金融通活动。
胡德官(2005)认为,民间金融是相对政府金融或国有金融而言的。
他认为民间金融产权必须是属于民间所有的,并应由民间金融组织或个人独立自主地开展金融服务以及与其相关的金融交易活动。
民间金融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合理且合法的“非正规金融”;第二类是合理不合法的“灰色金融”;第三类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黑色金融”。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定的经济转轨背景下,民间金融具有特殊的内涵,不同于外国文献与国内学术界提出的“体制外金融”,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地下金融”或“黑灰色金融”(宋冬林,2005)。
本文认为,民间金融是指由民营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及相关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
民间金融机构包括民营经济组织、集体或个人经营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分为两类: 一类是极少数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正规金融机构,如民生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另一类的绝大部分是国家金融法规严厉禁止的非法金融组织,如各种金融互助会、私人钱庄等。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前者为准民间金融,后者才是真正的民间金融,本文所指的民间金融就是后者。
二、诱导性制度变迁: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而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导致了正规金融部门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供给的不足。
下面借助Stiglitz和Weiss的扩展SW信贷配给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曲线S代表正规金融机构(国有银行)资金供给线,D代表企业(国有企业)愿意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资金需求线,R代表正规金融市场上的均衡利率,其应对的信贷量为Q。
S1为民间金融的资金供给线,D1为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民营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曲线。
D1在国有银行供给线S的上方,民间金融提供资金的供给线S1高于S与D1相交于R1(R1>R)利率水平。
民间金融信贷市场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存在金融抑制,由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R2不是等于R而是小于R,R2对应的信贷供给量和需求量分别为Q2和Q3,由此可得知在正规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一个差值Q3-Q2。
也就是说,在民营经济主体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支持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以较高的利息求助于民间金融。
银行利率浮动幅度极为有限,贷款者利率不能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以及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导致正规金融机构无法为这些经济主体提供贷款。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革、制度转型是一个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过程分为强制性变迁和诱导性变迁。
诱导性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相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实施,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则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强制性变迁和诱导性变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般来说,强制性变迁往往成为诱导性变迁的先导,而诱导性变迁更是常常引起更深程度的强制性变迁。
制度变迁直接来源于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由原先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得机会引起,制度的选择和变革依赖于整个社会各利益集团对于制度变迁的利益需求。
利益集团对于创新制度的需求是决定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只要特定制度主体对于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费用,他们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动或支持制度安排的变迁,同时,一定的制度需求必须由相应的制度供给,否则,制度变革和变迁难以实现。
由此得知,金融供给结构失衡意味着在现存制度下存在巨大的潜在利益空间,从而产生制度创新的需要。
因为金融制度创新——民间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制度下供给不足,满足民营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获得丰厚的收益。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居民投资渠道非常狭窄的情况下,由于利益驱动,巨大的民间资金为诱导性金融制度变迁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第一,民间金融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由于制度安排、所有制歧视和信贷配给问题,我国民营经济的融资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
民间金融为那些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提供资金,正解了其燃眉之急。
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民间金融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为这些经济主体提供创业时期所需的资本以及发展时期所需追加的资本。
这些资金大多数用于生产性投资。
可以说,正因为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满足了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
第二,民间金融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
合理的金融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
我国在转轨时期的信贷计划、利率控制和控制贷款规模等各种形式的行政干预,从本质上将仍然排斥市场对资金的配置。
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我国投资是以数量扩张型为主要特征,而投资的质量却是在不断下降。
如果没有非正式金融市场活动的存在,为信贷计划所垄断的资金就很难流入被排斥在信贷计划外的有合理需求的行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推动,这些市场化的新兴行业就不可能有效地运行。
同时,由于社会资金依然低效地以计划的方式在国有银行体系进行配置,必然会影响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金使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潜力。
民间金融有效满足各种资金需求,事实上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第三,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系注入了市场因素和竞争因素,促进了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
民间金融发展已成为银行系统的竞争者,对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资金市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民间信用吸收存款的利率高,存款方式灵活,影响了专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存贷业务,使其融资力量相对缩小。
事实上,越是民间信用蓬勃发展的地区,这种局面越明显。
这种竞争压力的存在,促进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挖掘自身潜力,转变经营意识,改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民间金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育,推动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式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经济活动主体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创造了较好的市场条件。
非正规金融虽为现行法规所不容,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传统的货币政策方式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之间相摩擦的资金表现形式。
非正式金融市场活动的存在,常常成为正式金融市场发展的先驱。
第五,民间金融对于中国渐进式的经济制度变迁、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中国金融深化和自由化进程,将更有启示意义。
短期来说,民间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争夺国家垄断的金融资源,民间金融与国有金融机构之间是竞争、淘汰的市场关系。
但是,长期来看,从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金融绝不是对国有金融体制空洞的补充,它们是中国金融制度结构内的融资制度安排。
随着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设想,在建立竞争性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前提下,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将成为民间金融与国有金融制度安排的主旋律,它们将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六,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的矛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商业化改革步伐,出于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综合考虑,经营重心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大量经营网点被撤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政府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最后一个堡垒。
然而, 一方面,受农村信用社信贷品种单一、资产负债比例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 形成农业贷款周期长、规模小、抵押品不足的特点,导致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这种供需上的不平衡,催生了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上的矛盾,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自2007年以来实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浙江首当其冲,一面是企业融资难,一面是民资充裕;一面是银根紧缩,一面是民间借贷风险高。
如何求解这个不等式,是多年来一直困惑浙江的问题。
2008年5月4日,国家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7月15日,浙江省政府发出通知,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9月至10月,小额贷款公司经审核、依法注册登记后即可正式开展业务。
明年1月视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在全省的推广力度。
据了解,浙江是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首个对此作出正式反应的省份。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消除对民间金融的歧视。
首先要认识到民间金融属于基本性的金融制度,应该和正规金融并存,其地位和正规金融一样。
目前很多学者还是认为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一个补充,就象当时所持有的民营经济是国有经济的一个补充一样。
但事实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与民营经济息息相关的民间金融也应该作为我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成分。
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民间金融合法化。
既然民间金融作为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国家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民间金融法”,赋予民间融资合法的市场融资地位和手段,并通过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可以参照香港的《放债人条例》和美国纽约州持牌放债人的监管办法等。
这些办法特点是不禁止个人和公司放债,但要领取牌照,这些放贷机构均要受到监管,违规要处以刑罚。
这些管理规定可供我国立法时参考借鉴,但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民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