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简介

合集下载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西北郊的一个小山村,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元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修缮,现已成为苏州园林中
的精品。

拙政园占地约60亩,主要景点有: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双松馆、拙政园、五峰仙馆、望湖楼等。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随景异,景随
步移。

它的布局以曲为特色,主景区内的建筑多为曲折形的洞壑
深幽之所。

全园以水为中心,主要景点多临河布置。

建筑多临水
而建,池岸以石基、石壁、石阶相连接。

园内山水环绕,植物茂盛,建筑疏密有致、高低错落。

拙政园以池台见称,园内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在池边漫步
或临水而居,近水楼台的感觉非常美妙。

拙政园还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园中建筑大多用砖石构筑而成。

其中有许多建筑都采用了回廊的
形式,这样使游人既可以在回廊里观景品茗,又可以从回廊中走
出欣赏园内景物。

在园中的景色中有一个建筑最特别:它不是建在一块完整的
石砌台基上,而是建在一个台基上。

—— 1 —1 —。

南京拙政园简介

南京拙政园简介

南京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又名“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始建
于明朝,原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家花园。

清朝康熙年间,曾任苏州知府的拙政园主人朱凤绪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并以朱凤绪的字“拙政”命园名。

1887年,拙政园归清光绪皇帝所有。

1953年被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6.43公顷(其中水面约
3公顷),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园分为东、中、
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中心,全园以水面为骨架,山水相依。

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以假山为主体;西部是林泉之乐的园林精华所在。

在布局上,充分利用天然山水地形、植被以及建筑和游廊、曲桥等构成了多层次、多空间的园林景观,并巧妙地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一大特色。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境内,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

—— 1 —1 —。

拙政园景点简介

拙政园景点简介

拙政园景点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
誉为“江南园林之母”。

该园原为明弘治四年(1491年)文征明
修建的私家园林,曾是清代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它占地面积
41.3亩(约合5.2公顷),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庭院众多,曲径通幽,有“假山名苑”之称。


中的亭台楼阁、花木山石均各有特色,富有变化。

园内的主要建
筑有远香堂、湖心亭、荷风四面亭、敞轩与方亭等,主要景物有
拙政园的水、山、亭。

拙政园以其小巧精致取胜,其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部分,东半部以假山为主,中半部以建筑为主,西半部以竹石为主。


园分四个景区:东花园宽阔疏朗,西花园曲折幽深,中花园面积
最小却最精致。

园中的建筑多以曲为主,讲究回环曲折的艺术效果。

许多建筑都有精美的砖、瓦、木、石雕作装饰。

园中山巅的凉亭飞瀑流泉为全园胜景。

—— 1 —1 —。

苏州拙政园介绍和历史

苏州拙政园介绍和历史

苏州拙政园介绍和历史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原是明嘉靖年间苏州名官王献臣的私家花园,园以竹见长,故名“拙政”。

清康熙时为苏州知府范履冰所得,后归其侄范时浚,园名亦称“拙政”。

拙政园曾先后为明、清六位皇帝提供过府邸,所以又称“行宫花园”。

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

198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以竹为主,中部以石为主,西部以水为主。

全园面积约为五十三亩。

东、中、西三部分各自独立成趣,又相互联系。

东部由南到北有春草花石、临池阁、远香堂、有竹山房和观稼堂;中部由南到北有听水楼阁、荷花池、碧兰亭和卧云亭;西部由南到北有寄畅园、山水间、花港观鱼和沧浪亭。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为屏障,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的手法。

—— 1 —1 —。

拙政园地理介绍

拙政园地理介绍

拙政园地理介绍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

它的前身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园居地,明代又被称作“陆子冈”,清代乾隆
时称“吴中四大名园”之一。

该园以水为主,山水萦绕,花木扶疏,建筑疏朗。

全园以厅、堂、楼、榭、房组成。

厅堂轩榭、楼台馆阁与山水花木相映衬,是一座精致的园林。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7200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
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最有特色。

在园西北方建有“小山楼”,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地方。

拙政园的布局以池边建筑为中心,湖上建筑点缀其中,有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39座和长桥等园林小品。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是以山水为主的大型园林。

西部是以几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为主的小型园林。

拙政园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花木扶疏,亭台楼榭皆因水而设,故又有“水中园林”之誉。

—— 1 —1 —。

苏州的拙政园介绍

苏州的拙政园介绍

苏州的拙政园介绍苏州的拙政园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拙政园路,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典型江南园林。

拙政园的建造始于明代嘉靖年间,最初是作为一个私家园林而建。

后来,园主吴瑕将其购买并改建成现在的规模。

拙政园的名字来源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著的《拙政园志》一书,书中称赞了吴瑕的政治才能和为官拙政的品德,因此园林得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的整体布局以水池为核心,四周环绕着各种建筑、假山、花木和走廊。

园内的水池被称为“琉璃瓦”,造型独特,水色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则巧妙地利用了岩石、土、砖等材料,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异的山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愉悦。

除了水池和假山,拙政园内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横山堂”、“全园最高楼”、“春雨轩”等。

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江南园林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外观精美,内部装饰讲究,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拙政园的特色之一是其精美的园林艺术。

园内的景观布局讲究对称和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园内的花木种类繁多,四季皆有花开,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触动。

园内的走廊和亭台则提供了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使游客可以尽情地欣赏园内的美景,感受江南园林独特的韵味。

拙政园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每年,无数的游客来到拙政园,领略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同时,拙政园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场所,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

总的来说,苏州的拙政园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园林,它以其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同时,拙政园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你来到苏州,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园林,它将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拙政园旅游介绍

拙政园旅游介绍

拙政园旅游介绍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东门外,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它以质朴淡雅的田园风光和精美别致的小景
而著称,同时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

进入拙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这座假山其实并不高,但因其形似“虎”字而得名。

当你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爬上山顶时,就会发现山顶的亭子酷似一只老虎正瞪着眼睛环顾四周。

顺着山腰望去,拙政园里的亭台楼阁都被薄雾笼罩着,给人一种神秘感。

走下山来,眼前展现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绿树掩映”了。

这些树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是在向我们展示它们华丽的衣裳。

沿着一条小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园中园”——网师园。

网师园由网师桥、玉兰堂、半月池和远香堂等组成。

穿过网师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宽阔的空地。

空地上有一座石拱桥——玉带桥。

玉带桥不仅名字好听,而且它还很美丽!玉带桥上有五个桥洞,就像五个花瓣一样。

—— 1 —1 —。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位于
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台楼阁别
具风格。

园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并多以竹子和山石为景。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建筑以山水为主,兼有庭
园建筑;中部建筑多为硬山造形,间以回廊,有部分厅堂与亭、台、楼、阁相连;西部建筑为小式山水庭院,多临水而建,疏朗
开阔。

园内的主要建筑集中在西部地带,有几座重檐方亭。

亭子
的周围有廊相连,亭子后面又有几个独立的小庭院。

此外还有一
座水月轩,它位于中部水池的西南角,是一座小池边建筑。

东部是以山水为主的建筑物集中地。

其中以“山水”为主题
的主要建筑有:假山园、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

这些主要建
筑物之间又相互联系着。

其中“拙政园”这一组建筑物以水为主,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因而又称“水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组山水庭园。

—— 1 —1 —。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南部,是一座大型私家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的建造始于明代,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5.2公顷,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

东部是主体园林,中部是曲水流觞区,西部则是花园区。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水面占据了园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木、水景等都是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拙政园的建筑以“亭、台、楼、阁”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十景”之一的“春晓阁”。

春晓阁是一座三层楼阁,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拙政园内最高的建筑。

阁内设有多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园林和周围的景色。

拙政园的假山也是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假山是一种以石头为材料,模拟自然山水景观的建筑形式。

拙政园的假山造型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峡谷,有的像瀑布,有的像洞穴。

其中最著名的是“太湖石群”,这是一组由太湖石组成的假山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拙政园的花木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如梅花、杏花、桃花、牡丹、海棠、樱花、枫树等等。

这些花木在不同的季节里开放,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给游客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拙政园的水景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内有多个水池和水道,水面上漂浮着荷花、荷叶、莲花等水生植物。

园内的水景与建筑、假山、花木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拙政园的建筑、假山、花木、水景等都是园林艺术的杰作,值得人们去欣赏和探索。

关于拙政园的介绍

关于拙政园的介绍

关于拙政园的介绍拙政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东南部。

以下是对拙政园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概述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当时这里是一片私人庄园,名为“耦园”。

后来经过几位主人的扩建和改造,到清朝时期,这个庭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拥有多达70个建筑物和殿堂的大型园林。

二、园林规划拙政园的规划结构可分为“东园”、“中园”和“西园”三部分。

其中东园主要以山水为主,中园则是主建筑居多,而西园则是一片清幽的庭院。

整个园林依山傍水,布局精巧,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一。

三、建筑风格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园林和北方建筑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园内主要建筑物包括大观楼、远香阁、苕溪书院等,以及许多小桥流水、迷人的花园和小巧的洞天。

四、艺术特色拙政园的花园布局、建筑风格和景致呈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妙和独特之处,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拙政园的园林规划、园林装饰和园林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审美价值,既是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园林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开放时间和票价拙政园每天早上7:30开放,晚上17:30闭园。

门票价格为70元/人,如需要租用讲解员服务,需要另外支付50元/人的讲解费用。

六、交通方式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中心的沧浪区,交通便捷,可以搭乘公交车(4路、33路、101路)、地铁(1号线)或出租车前往。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个园林历史悠久、构造精妙、美景绝佳,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拙政园简介和历史

拙政园简介和历史

拙政园简介和历史一、拙政园简介苏州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

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

二、拙政园历史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

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

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

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

他“以己意增损而失其真”。

此后,徐氏在拙政园居住长达百余年之久,后徐氏子孙亦衰落,园渐荒废。

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得。

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于崇祯八年(1635)落成,名“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啸月台、紫藤坞、放眼亭诸胜,荷池广四、五亩,墙外别有家田数亩。

园中多奇峰,山石仿峨嵋栈道。

据清雍正六年(1728)沈德潜作的《兰雪堂图记》,当时园中崇楼幽洞、名葩奇木、山禽怪兽,与已荡为丘墟的拙政园中部适成对照。

直至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

清兵入苏,园为镇将占。

当时园主系徐氏第五代后人,不得已在顺治五年(1648)左右以二千金将园廉售于大学士海宁陈之遴。

拙政园介绍

拙政园介绍

拙政园简介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zhuō zhèng yuán),英文:The Humble Administrator Garden。

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东园(5张)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风景区介绍

拙政园风景区介绍

拙政园风景区介绍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东北角,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古典园林。

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原为明代状元、文学家吴宽的宅园。

清康熙时归户
部尚书沈德潜,后几易其主,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全园以水为主,山水环绕,庭园紧凑,中有小池,荷花点缀其中。

园中以竹子最有特色。

园内建筑大多临水而建,以水为中心,桥、亭、榭、阁分布其间,有“曲水山亭”之称。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以山水为主,主要建筑有拙政园的正厅和水厅等。

西部以建筑为主,有松风阁、竹西精舍、鹤寿堂等。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曾为明代御史
王献臣的宅园。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权相魏泰的
妹妹魏氏将其改作家庙;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又将其赐
给了苏州知府董份。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又以其所产的
石造假山闻名于世,遂成今日之规模。

—— 1 —1 —。

拙政园简介百科

拙政园简介百科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拙政园是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御史王献臣所建,其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意思,将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徐氏在拙政园建了“大有园”,“拙政园”易主。

拙政园的特点是整个园林景色自然,虽由人做,但宛若天开。

其东部明快开朗,以平
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西部
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拙政园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一、引言拙政园是苏州市一座著名的古典园林,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极品”。

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将全面介绍拙政园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以及游览信息,带您深入了解这座宏伟的古典园林。

二、历史背景1. 造园背景拙政园建造于明代,始建于1765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苏州市长吴永泰出任江苏巡抚,他将该地改为私宅,并亲自主持造园工程,使拙政园得以诞生。

2. 命名含义拙政园原名为“蒙求园”,后更名为“拙政园”。

这个名称的含义是希望通过构建这座园林来抒发吴永泰自身政治理念的拙朴和诚实。

3. 历史沿革拙政园经历了多次修复和更名的过程。

1841年,英军入侵苏州,拙政园受到严重破坏。

1860年,拙政园被改为私宅,并更名为“摄政府”。

1950年代以后,拙政园开始逐步修复,并对外开放。

三、设计特点1. 布局与结构拙政园占地约5.2公顷,整个园林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园以明湖为中心,结构松散;而西园则以山为主,布局严谨。

园中有多个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园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2. 园林元素拙政园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园内有精心修剪的花草树木,垂柳倒影在湖面上,石桥曲径相交,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景致。

3. 文化内涵拙政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园内有丰富的文人墨客题诗题画,还设有文化陈列馆,展示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共同风采。

四、游览信息1. 开放时间拙政园全年对游客开放,每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7点30分至下午5点。

2. 门票信息拙政园门票分为普通票和优惠票两种。

普通票价格为80元/人,优惠票价格为40元/人(学生、老年人、军人等)。

同时,园内还设有讲解员服务,讲解员的费用为100元/团。

3. 游览路线拙政园游览路线主要分为东园和西园两个部分。

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游览路线,也可以选择跟随讲解员进行有导览的游览。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城北,它是苏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原名“桑园”,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故居。


正德十四年(1519年),文征明以七十万两白银买下这片土地,
建成了自己的宅院。

后几经兴废,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皇帝御笔亲题“拙政”二字。

因其主人是明代的政治人物,故名“拙政”。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环绕,亭台楼阁、水榭
长廊、曲径通幽。

全园以山为主,山水萦绕,楼台隐映。

池沼清澈,花木繁茂。

园内建筑大多是临水而建的江南古典园林建筑。

园内还有以假山出名的“假石山房”和以花草出名的“花港观鱼”等景点。

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入口广场区;中部为庭院景区;西部为园林建筑区和园林水体区;北部为花园休闲区。

—— 1 —1 —。

苏州拙政园简介和历史

苏州拙政园简介和历史

苏州拙政园简介和历史
苏州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也
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它建于明代乾隆年间,是一处南方
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占地约5亩,以杨柳、花木、池塘等自然景观为主,融汇
了山水、花木、建筑等元素,展示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园内
布局精巧,景色秀丽,建筑精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缥缈山房、簪
花亭、醉石、苏堤春晓等。

拙政园的建设历史悠久。

最初,拙政园是一处私家园林,由明代
政治家、书法家王石所建。

后来,园内先后经历了多次改建和重修,
成为众多名流士人的流连之地。

园内的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都体现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和独特性。

拙政园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园林的原貌,并在1981年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政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也成为了中外游客欣赏和研究古典园林的重要场所。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介绍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介绍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介绍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路17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

它以其精致细腻的布局、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原名为蕙草园,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典园林。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最初属于明代织造官员、工部主事王熙凤的私家园林,后来变为私人庄园,历经数代的更迭与修葺,正式命名为拙政园则是在清代乾隆年间。

拙政园的修建历时200多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的修建和完善,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园内以水景为主,有池塘、亭台、厅堂、廊架等多种建筑形式,并以传统华贵的园林建筑风格为主线,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文艺术的精髓,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拙政园的核心景点主要有“全园皆春”、“太液池”、“看花亭”、“寄梦亭”等。

其中,“全园皆春”是拙政园最具特色和亮点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四季如春的花木,无论是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还是冬天的梅花,都给人带来了不同的美感。

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多彩的花园中,不仅让人心情愉悦,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绚烂和美好。

太液池是拙政园内最大的水池,也是园内的视觉焦点之一。

太液池呈不规则形状,周围有石堤环绕,池内有多处小岛,岛上有亭台楼阁,形成了一幅幅水墨画般的美景。

这里的建筑各具特色,有的宏伟壮观,有的精致小巧,它们与水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水墨画卷。

园内的看花亭是一个供人休憩观景的地方,亭子四周种满了鲜花,不同的季节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的花卉,让人沉醉其中。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坐在亭子里,欣赏花景,也可以选择在亭子前的走廊上漫步,感受花香的气息,享受宁静与悠闲的时光。

寄梦亭是拙政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是苏州经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寄梦亭位于太液池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建筑风格独特雅致,是拙政园的标志性建筑。

苏州拙政园历史介绍

苏州拙政园历史介绍

苏州拙政园历史介绍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其建造始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 5.2公顷,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景观和特色。

园内建筑精美,布局精巧,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拙政园以“山、水、园、亭”为主题,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华。

园内的山水景观以山为主,以假山为特色,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

园内的水景则以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以及喷泉等形式展现,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苏州拙政园的园林中,还有许多精美的亭台楼阁。

其中最著名的是“迎风听涛”亭和“全园绕”廊。

迎风听涛亭建于湖中,是园内最高的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色而闻名。

全园绕廊则是园内最长的廊子,园内的景色尽收眼底。

除了山水和建筑,苏州拙政园还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精巧的园林构造而著称。

园内的景观错落有致,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

游客可以在园内漫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并体验到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

苏州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目光。

它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的建造和保护,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世界园林艺术的贡献。

苏州拙政园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园林,它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和魅力。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座园林,也是一座艺术品,它通过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设计,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是一座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座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自然之美的理想之地。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会被苏州拙政园的美丽和独特所吸引,它是一座无可比拟的园林艺术之宝。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简介和文化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简介和文化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简介和文化
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建于明朝嘉靖四年(1523年),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最初是惠山王刘燮的私人园林,后来改建成为高官文人的官邸,曾多次经历修缮和扩建。

在清朝乾隆年间,倪瓒购买了拙政园并进行了大量修缮,使之更加完美。

明清两代,拙政园曾是江南地区最大、最具移民色彩的快活林和市井文化的代表场所。

拙政园面积约5.2公顷,包括东西两部分,以中央池为中心,有角楼、智慧山房、中抱松韵、玉屏洞天等景点。

拙政园别墅的设计概念是结合了自然美和人造美,形成一种“山、水、林、石、洞、亭、庭、殿、轩”的园林景观。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它的建筑和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

拙政园的设计和布局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同时,拙政园也是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和神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简介】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世界文化遗产。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 <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

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

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

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编辑本段]【拙政园·历史沿革】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

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

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

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

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

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

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有学者分析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

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

1662年,拙政园充公。

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

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基地,改之为忠王府。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

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1.2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同治年间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张之万,辛亥革命伊始时的江苏都督程德全,抗战时期的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都看中了拙政园。

时疫医院、戒烟所、区公所都曾是拙政园的别名。

至抗战爆发前夕,一代名园衰落至“狐鼠穿屋,藓苔蔽路”的境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飞机几度轰炸苏州,远香堂受震破损,南轩被焚毁,园内亭阁倾圮,枯苇败荷,荒秽不堪。

1951年11月,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按原样修复,1952年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和西部正式开放,成为普通百姓休闲游玩的去处。

1961年拙政园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授予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称号。

从1996年始,拙政园每年春夏之季分别举办杜鹃花旅游节与荷花旅游节。

2009年7月8日,拙政园迎来500周年华诞。

[编辑本段]【拙政园三区·东园】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据记载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

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

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

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

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

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

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

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但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拙政园的纪念品店也设在此处。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编辑本段]【拙政园三区·西园】西园面积约为12.5亩,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

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

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其中,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

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

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

[编辑本段]【拙政园三区·中园】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

从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现状诸景毫无二致。

因而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应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1/3。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

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