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数学教案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写出关系式。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二、创设情境引入内容1、出示例5“画面上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哪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

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

引入:“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学生讨论交流演示解题过程: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接着解比例求出未知数。

让学生检验所求的未知数x是否合乎题意。

检验的方法是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即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把求出的16代入等式,左式==1.6,右式==1.6,左式=右式,也就是它们的比值相等,与题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确的。

问题:“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要求学生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然后交流。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比例尺的认识与应用》(2个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比例尺的认识与应用》(2个课时)
比例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数学
设计图纸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绘制出来的。
火神山医院附近有一个长方形停车场,长 ,宽 。
把这个停车场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平面图。
长:50米=5000厘米
5︰5000=1︰1000
5厘米
厘米
3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5厘米=0.05米 0.05︰50=1︰1000)
500
1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倍。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米。
火神山医院附近有一个长方形停车场,长50米,宽30米。
把这个停车场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可以画出平面图。
10厘米
厘米
6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500
1
(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000000
1
比例尺的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数学
1、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表现形式?
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两种形式。
复习引入
如下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比例尺1︰8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8000
1
5÷ =5×8000=40000(厘米)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8000
1
如下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8000厘米=80米 5×80=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如下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比和比例总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比和比例总复习
整理与反思
①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 些实际问题? ②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③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简比?请你举例说明。
2024/5/17
3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整理与反思 ①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 些实际问题?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 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运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024/5/17
10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
4.下表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各类土地资源面积分别占全国同类 土地资源总面积的百分数。
(1)我国的耕地大部分在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林地呢? 答:我国的耕地大部分在东部地区,林地大部分也在东部地区。
2024/5/17
11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
(2)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24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 时间的比是( 48:1 ),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比是( 1:48 )。
(3)配制一种盐水,盐和水质量的比是1:24,盐和盐水质 量的比是( 1:25 ),水和盐水质量的比是(24:25)。 鸡占(总4)只公数鸡的与(母7)鸡只。数的比是3:7,公鸡占总只数的((130)),母
(1)写出两种地砖铺地面积的比, 并化简。
20︰40=1︰2 答:深色地砖与浅色地砖铺地面积的比是1︰2。
2024/5/17
13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
5.一个房间的地面由两种颜色的地砖铺成 (如下图)。
(1)写出两种地砖铺地面积的比, 并化简。
(2)如果这个房间的面积是 15 平 方米,两种地砖的铺地面积分 别是多少平方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比例的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房屋建筑中的比例、服装设计中的比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比例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个性质是如何得出的?它有什么意义?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比例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如:已知比例 3:4=5:x,求 x 的值。

通过操练,让学生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比例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的魅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操作过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比例的存在。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两个人物的高度比例为3:4,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比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比例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比例的运算方法。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正比例和反比例(5)-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正比例和反比例(5)-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正比例和反比例(5)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正比例和反比例(5)苏教版我今天要教学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6.5节,正比例和反比例(5),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能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重点:能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小明的身高和他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小华的书本单价和他的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思考,这两种关系有什么特点?二、知识点讲解:1. 我会在黑板上写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让学生一起来念一念,然后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2. 接着,我会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这两种关系。

三、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四、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六、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三个:实践情景引入、知识点讲解和例题讲解。

下面我将对这三个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1. 生活化:这两个情景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所以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含答案)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含答案)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一、单选题1.某年级的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56,这个年级的总人数可能是( )。

A .60人B .90人C .88人D .120人2.下列比例中错误的是( )。

A .4:3=60:45B .10:12=5:6C .20:10=60:20D .7:8=35:403.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7mm ,但在图上量得的长度是3.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5:1B .1:5C .1:2D .50:14.如图中三个图形的体积比是( )A .3:9:1B .1:9:1C .1:3:1D .1:3:25.学校足球场长100米,宽64米,画在校园平面图上,长是5厘米。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B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C .宽要画6.4厘米D .宽要画3.2厘米6.下列关系中,能表示a 和b 成反比例的是( )(a 、b 均不为0)。

A .a+b=5B .a-b=5C .ab = 5D . a 3 =5b二、填空题7.  :16=0.75=15÷ =  %=( )( )(填最简分数)8.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甲数的45与乙数的27相等(甲、乙均不为0),则甲、乙两数的比值是 。

9.立夏那天,樱桃已经成熟了。

小明一家驾车去种植园采摘樱桃,在比例尺为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小明家到种植园的距离为1.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小明一家上午出发,经过125小时到达种植园,路上一共用时  分钟。

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3,分别以长与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柱甲和乙,那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比V 甲:V 乙= 。

11.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5,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2.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被减数是108,减数与差的比是4:5,减数是  ,差是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
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
例的外项。
6 : 3 = 4 :2
内项
外项
4 : 2 = 6 :3
内项
外项
6 : 4 = 3 :2
内项
外项
4 : 6 = 2 :3
内项
外项
3和4可以同时是比
例的内项也可以同
时是比例的外项。
6×2=3×4,
两个外项的积
与两个内项的
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比
例的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
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4cm
6cm
3cm
两个三角形高的比:
4:2=2:1
两个三角形高的
比和底的比相等。 两个三角形底的比:
6:3=2:1
所以4:2=6:3。
每个三角形底
和高的比相等。
2cm
4cm
6cm
3cm
大三角形底和高:
6:4=3:2
小三角形底和高:3:2
所以6:4=3:2。
4cm
2cm
6cm
3cm
每个三角形高
和底的比相等。
a:b = c:d
a×d = 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
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
成分数的行式。


=


a×d = b×c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
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6:1.8和0.5:0.25
( 1.8 )×( 0.5)=( 0.9)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2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2课时)

学校航模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 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
(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18∶15 = 24∶20
答: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
(2)如果能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答:这个比例的内项是15和24,外项是18和20。
6∶4 = 13.5∶(x )
6 x = 4×13.5 比例的基本性质
13.5cm
6 x = 54
x= 9
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相等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厘米。
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cm ?cm
按比例放大 6cm 对应边的比相等
13.5cm
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相等
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相等
20x = 600 x = 30
把左边的图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图形,求未
知数x。(单位:cm)
4.8 3
6.4
x
4.8︰6.4 = 3︰x
解: 4.8x = 6.4×3 4.8x = 19.2
x=4
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 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b = c︰d,那么
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a×d =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 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外项和内项吗?
6∶3 = 4∶2
左上和右下这一斜对角的两 项是比例的外项。
左下和右上这一斜对角的两 项是比例的内项。
( 11230 )∶6 = 4∶( 2218.424)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比例 第6课时-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比例 第6课时-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比例第6课时-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比值概念,理解比和比例的关系。

2.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比例的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知识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

2.练习法: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互动法:通过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老师将一些比例题目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上来逐一做出来,以此温习比例知识。

2. 新知呈现1.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比和比例进行介绍,引出比与比例的概念,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2.引入利率的概念,以银行存款为例进行阐述。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计算存款的利息,从而引入比例计算。

3.介绍三种比例关系:合比、分比、比例分配,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深化探究1.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练习册中的例题,并在比例计算中积累经验。

2.挑选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比例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解决一些练习册中的例题,发现同学们的错误并纠正,强化掌握比例计算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中的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一些同学对于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因此我们还需要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5)-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5)-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5)-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的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含义;2.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比例的灵活应用;2.能够正确地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

四、教学内容1. 复习老师和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比例的概念。

2. 引入老师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一个很高的人和一个很矮的人。

要求学生对这两个人的身高比例进行估算。

之后,老师出示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有15个苹果,另一个盒子有30个。

要求学生估算这两个盒子的苹果比例,再与身高比例进行对比。

通过这个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的用途和作用。

3. 比例的概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比例的学习。

因此,老师需要给学生讲解比例的概念,以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在这里,老师可以使用具体生活例子来说明比例的概念。

4. 实际问题在理解比例的应用之后,老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进行演示和解释。

例如,一些比例分配问题、比例计算问题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具体应用。

5. 练习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练习。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比例的题目或者是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以及比例的应用;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应用方式;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互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比例的概念;2.学生能否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比例计算;3.学生能否准确地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比例的学习。

通过引入,让学生了解比例的作用和应用方式,并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应用技巧。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灵活掌握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第四单元比例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教材分析:两个内容分别属于两个知识领域,前者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后者是数与代数的内容。

在一个单元里同时教学两个领域的知识,这样的教材很少遇到。

本单元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结合起来教学,是因为这两个内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支持。

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大小变了,但形状与结构都保持不变,比例能够准确地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正确概念。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这个相当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联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1、例2 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放大或缩小例3 比例的意义例4 比例的性质例5 解比例例6、例7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和内项、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知道比例尺的不同表达形式,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应用比例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和应用比例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认识,体会不同领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价值;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课时:7课时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比例》-苏教版
举例:
-解释比例的定义,如“两个比例相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质;
-通过图形、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示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
-以实际例子说明比例尺的意义和用法,如地图上的比例尺。
2.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中项与两端项的关系,即如何通过已知比例中的部分数值求解未知数;
-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和建立比例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能够较快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在讲解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我发现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我也在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表达和倾听。
5.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关系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学会使用交叉相乘法和求比值法解比例问题;
-能够将比例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并运用方程求解;
-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下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计算比例尺,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对图形的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比例尺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比例尺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比例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让学生计算比例尺,并进行讲解。

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地图,让学生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六正比例和反比例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板块。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更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咱们来聊聊正比例。

什么是正比例呢?简单来说,如果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那么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关系。

比如说,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一定的,假设是每小时 60 千米。

那么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就越远。

路程和时间就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因为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而速度始终是 60 千米每小时不变。

咱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假设小明去买苹果,苹果的单价是每千克 5 元。

那么买的苹果重量越多,所花费的钱就越多。

这里,花费的钱和购买的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

因为花费的钱除以购买的重量等于单价 5 元/千克,这个单价是不变的。

再来说说正比例关系在图像上的表现。

如果把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得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路程为纵坐标,那么图像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接下来,咱们看看反比例。

反比例和正比例正好相反,如果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那么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定的,如果长变长了,那么宽就会变短;宽变长了,长就会变短。

长和宽就是成反比例的关系。

因为长乘以宽等于面积,而面积是不变的。

再比如,小明要做一项工作,工作总量是一定的。

如果他工作的效率提高了,那么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就会减少;如果工作效率降低了,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就会增加。

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就是成反比例的。

因为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工作总量不变。

反比例关系在图像上的表现和正比例不同,它的图像是一条曲线。

那么,如何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就是正比例;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就是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部分(解析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部分(解析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比例尺部分(解析版)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四单元比例尺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比例尺的认识及应用,【考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方法点拨】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一般用文字描述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么厘米。

【典型例题】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图上1cm 的距离,表示实际( )m 。

解析:100【对应练习】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cm 的线段相当于实际距离( )km ;比例尺10∶1表示图上1cm 长的线段相当于实际( )mm 。

解析:60;1【考点二】比例尺的改写。

【方法点拨】1.比例尺主要有两种分类,即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2.比例尺三种形式的写法:①比的形式: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②分数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即比例尺1∶2500也可以写成25001; ③线段形式: 注意:实际上,通常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际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因此计算时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典型例题】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千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

解析:1∶3000000这是一个( )比例尺,用数值比例尺表示是( )。

解析:线段;1∶4000000【对应练习2】是( )比例尺,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

解析: 线段;1∶3000000【对应练习3】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解析:1∶50000 【考点三】求比例尺。

【方法点拨】比例尺的关系式:①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②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典型例题】一个零件的高是5mm ,在图纸上的高是2cm ,那么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
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放大: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之比是2:1,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2、缩小: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2
1
,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之比是1:2,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

注意:放大或缩小是指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及各个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3、在方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3步: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占几格;
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出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的格数; 三画,按照计算的结果画出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练习:
(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厘米,宽9厘米。

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张图片( )不变,大小( )。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厘米。

(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二、比例的意义
1、比值
比号、除号以及分号(“:”“÷”“—”)的意义是相同的,求比值时,直接将比号看成另外两种符号,计算即可。

如: 6.4:4=1.6
9.6:6=1.6
2、比例的意义
如:6.4:4=9.6:6 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练习:
(1)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把一个长是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是()
(3)15:12的比值是(),5:4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组组成比例为()
(4)判断: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三角板上的直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也放大到原来的10倍。

()
(5)判断:把一个正方形按1:3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1、放大和缩小的图形,变化前后长的比和宽的比能组成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比例;反之,则不能。

练习:
(1)(2)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2)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3)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4)从12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
(5)用5根相同的小棒摆成五边形,若用长度相同的小棒摆一个边长放大到原来4倍的五边形,还需要小棒多少根?
(6)把一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6:3=4:2
两端的6与2是比例的外项,3与4是比例的内项。

任意一个比例都是由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组成的。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分数形式的比,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也相等。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或
d
c
b a ,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为。

练习:
(1)在比例里,两个( )的积和两个( )积相等。

(2)如果A ×3×5,那么A ∶ ( ) ∶ ( )。

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 )或(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 ) 4、解比例
将比号看成除号或分号,直接进行运算。

练习:
(1)解比例
x∶3 = ∶ =
∶ = ∶x ∶ x = 3∶12
∶ x = 5%∶0.6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指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45与2:15 200:50与1:4
0.2:2.5与4:50 0.6:0.2与6:3
(3)填一填
24:9=8:()():3=8:()
(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46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6吨盐?
(5)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6)把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求未知数x 。

(单位:厘米)
24 x 36 24
(7)一个玻璃瓶内装有盐水,原来盐是水的111,加入15克盐后,盐占盐水的9
1
,问玻璃瓶内原有盐水多少克?
(8)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5:3,它们价格分别上涨了420元后,价格比是6:5,问甲、乙商品原来各是多少元?
四、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比例尺是一个比,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它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比
关系,没有单位。

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 像1:1000 或
1000
1
这样的以数字形式表现的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 像 0 10 20 30米这种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

注意:(1)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单位要统一;反过来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 图上距离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为了方便,通常将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3)一幅图中只能用一个比例尺。

(4)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越大(指比值越大),所占的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精确度 越高;比例尺越小,所占图幅越小,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5)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可以相互改写。

(6)在缩小比例尺中,比例的前项的数值应小于比的后项的数值;在放大比例尺中,比例 的前项的数值应大于比的后项的数值。

练习:
(1)判断对错:一幅地图,图上10表示实际距离20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0:2000=1:200 ( ) (2)判断对错: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米 ( ) (3)在一幅精密零件的设计图上,用15长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2.5,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4)甲、乙两地相距56,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是8,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5)填表
3、比例尺的应用:用解比例法求比例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练习:
(1)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是4的正方形草坪,草坪的实际周长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
(2)原比例尺为1:6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用1:5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5的绘图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3)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6如果王叔叔7月15日上午9点开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48千米,到达B地至少是什么时刻?
(4)一个长方形场地长40m,宽30m,要用1:500的比例画在图纸上,问图纸上这个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多少?
(5)小芳买了3个笔记本花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这样的笔记本要花多少钱?(用比例解决)
(6)江苏省南京至安徽省芜湖的铁路线全长约92千米,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