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卢梭教育学思想总结
卢梭教育学思想总结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观点。
他的教育学思想强调实践、个性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以及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尊重。
本文将对卢梭的教育学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卢梭的教育学思想关注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应当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他主张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他提倡教育要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灌输和传授知识。
其次,卢梭强调个性发展和自由教育。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发现和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他反对对学生进行过度的约束和规范化的教育,主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注重个体差异,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
再次,卢梭强调社会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人格品质。
他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情感。
他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他人,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卢梭的教育学思想还强调对自然和自由的尊重。
他主张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天性和自由,不应对学生进行过度的机械教育和约束。
他反对一味追求功利和竞争的教育方式,主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自由并不等于放任,而是在规则和约束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和选择的权利。
综上所述,卢梭的教育学思想强调实践、个性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以及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尊重。
他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有创造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另外,他还提醒我们教育应当贴近实际生活,注重经验和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帮助他们发展个性和潜能。
《卢梭的教育思想》课件
提出了“主权在民”思想,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之一。
《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重要性。
02
卢梭的教育理念
自然主义教育
总结词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强 制性教育。
详细描述
卢梭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但被社会和教育所扭曲。因此,教育应该回归 自然,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充分发挥其天性。同时,教育者应该避 免过度干预儿童的成长过程,让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02
儿童发展阶段论
卢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这
一理论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儿童发展阶段理
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03
情感教育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
康发展。这一观点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情感教
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尊重孩子 的兴趣和个性,避免过度干涉和压迫。
实践经验
卢梭提倡通过实践经验来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户外探险等活动,培养其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自由与责任
卢梭强调个体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家长应培养孩子的自主 性和责任感,使其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承担责任。
03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个性化教育
教育公平
卢梭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 适应每个儿童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这 一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卢梭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该享有平等的 教育机会,不受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限 制。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公平观念的 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一名老师,卢梭有怎样的教育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
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
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
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对卢梭的评价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
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Le Panthéon)。
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观念渗入社会风气,成为时尚。
年轻人模仿《爱弥儿》,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
路易王太子也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从小教育他的儿子,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
据说,这就是路易十六那个著名的嗜好——业余锁匠的由来。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
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所崇尚的功利的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教育家卢梭的思想主张
教育家卢梭的思想主张卢梭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那么卢梭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下边是为你采集整理的卢梭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卢梭是法国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启发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政治上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以后的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大革命拥有指导作用。
卢梭的思想主张涉猎甚广,除了政治还包含哲学、教育和文学等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卢梭的思想主张是天分人权,将人与社会的关系形象的描绘成一钟契约,人是被统治者,政府就是统治者。
固然人生下来都盼望自由,正是因为这类契约的存在,人们才甘愿成为被统治者。
因此卢梭提出了另一个人的权益同等等思想,在相同的契约下,政府不可以是贵族的政府、统治者的政府,应当是所有人民政府。
其次,在哲学上卢梭的思想看法这要针对人的本性,如人本性是和善的,人的自由意志是遇到贪念的影响的。
此中还有道德和理性的关系,比方道德和理性是不有关的,人的自由是以道德的自然表露为基础等。
最后,再教育上卢梭的思想主张是适应人性,适应孩子的本性,改革教育体系等。
其实从这里能够看出,卢梭的政治主张与教育主张是互相响应的,适应本性正是将孩子从封建的思想看法中离开出来的一种方式。
卢梭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已经拥有着极高的先进性,可是他还是没有走出自然神论的约束,毕竟在那个封建愚笨的社会固执权力过于强盛 ;可是卢梭的思想仍旧为后代开拓出新的思想领域。
卢梭平生贡献卢梭的贡献实际上是耳濡目染的。
他的主张,“自然神论”,反对暴政等等,都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严重的抨击,其实也在必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心里深处的不满,与人们有了共识。
在长久处于压迫状态下的人们都会触底反弹,总会想要响应那么一两声,否则,卢梭的作品也不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波。
在教育上,他主张尊敬孩子们的本心,反对传统的教育对孩子们的戕害,号召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这其实也同时是在促使当时封建专制社会体系的改革。
还有一点,我感觉卢梭的贡献是特别大的。
文化上,他第一版了很多作品,并且他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对人们产生了一些耳濡目染的影响,并且他参加了《百科全书》的创作,这本书对全球来说都是一本必不行少的刊物,哪怕是今世社会。
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
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
卢梭提出的教育观:
一、以自然的方式进行教育
1、发展孩子的学习兴趣:卢梭认为,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自发表达的本能,在
自然的教育过程中,儿童的活动应该能够唤起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孩子的自发性和自然发展:卢梭认为,孩子对基础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有
趣的乐趣,如故事、绘画和单词游戏。
他还认为,过多的约束会阻碍孩子们自发
性和自然发展,因此,他倡导极大地尊重孩子的自发性和自然发展的方式,这样孩子们才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具体实施教育的方式
1、重视生活实践经验:卢梭认为,虚构实践活动是教育的根本,它可以使学生有
机会去发掘自我和广博了解社会。
此外,他认为实践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真正的自律,从而建立起一种长久的学习兴趣。
2、推崇人文主义教育:卢梭推崇人文主义价值观,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身体
特点来实施教育,并鼓励他们去研究历史与文化,用正确的思想和技能去发掘文
明的奥秘。
三、强调心智的培养
1、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卢梭坚持从实践和理论奠定基础的教育,既要注重培
养学习的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学习的理论能力,实践和理论又必须统一,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卢梭认为,从理论上介绍知识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智力,在实践中发现原理、概念、科学思想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小学教育应当以此为目标,促进孩子健全的心智成长。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卢梭认为,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3种,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
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要以自然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2、自然教育的目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
他不依从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各种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①正确看待儿童,要把他们看成小绅士、小大人,不要把他们看成上帝的产物,成人的玩物。
②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
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要因材施教。
4、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依据自然教育的原则,根据人的自然发展的进程和不同年龄时期身心的特点。
把自然教育分为四个阶段:①婴儿期(出生至2岁),主要是进行体育,其任务在于通过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儿童的体质。
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
②儿童期(2-12岁),又称“理性睡眠时期”,主要进行感觉教育,使他们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道德教育上,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经受由于自己的过失招致的后果,而自知纠正错误行为。
③少年期(12一15岁),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智育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
在教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
卢梭还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儿童必须学会劳动,学会从事一种职业。
劳动不仅可以谋生,还能够促进理性的成长,并直接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
卢梭教综知识点总结
卢梭教综知识点总结一、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1. 自然天性观: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本善,是一种纯洁无罪的状态,受外在环境和社会习俗的腐化和误导。
教育应当尊重人的天性,引导人的本质发展,而不是去改造和扭曲天性。
2. 自由原则:卢梭主张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达,不加约束,不施压力。
他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对自由的尊重和保护,而不是束缚和限制。
3. 启发式教育:卢梭提出,教育应该是以启发式为主,帮助儿童发现和认识世界,而不是灌输和填鸭式的教学。
他主张通过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来启发儿童的兴趣和学习,使教育成为一种愉悦的游戏。
4. 个别教育: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点,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
他提倡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培养,使其得到个性化的关爱和教育。
5. 教育的目的: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体,完善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身心并重的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情感和意志,使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素质的公民。
二、卢梭教育的实践方法1. 自然教育法:卢梭主张让儿童在自然中生活、工作、玩耍,通过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来认识世界。
他主张在开放的自然环境里进行自然教育,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学习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2. 游戏教育法:卢梭认为,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
他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启发儿童的学习,使教育成为一种愉悦的游戏,而不是一种严肃的苦差。
3. 个别指导法:卢梭主张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适应个体的差异和需要。
他主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4. 家庭教育法:卢梭提倡在家庭中进行教育,认为家庭是最自然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卢梭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18世纪有着重要文化影响。
他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贡献,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以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爱弥儿》两部著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其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被视为卢梭最为典型的作品,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自由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在儿童自由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
儿童个体的自由发展应该得到尊重,他们应该在自由与约束中自主地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2. 自然观:卢梭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种理论基础是自然观。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人类与自然一样,也是个体、有机体。
因此,他主张尊重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尤其要格外重视他们的感性认识,让儿童能够自然生长和发展。
3. 教育目的:卢梭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儿童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而不是备受控制的机器。
他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由自己主导,并且应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交互、通过互相理解来建立人际关系。
4. 适当约束:虽然卢梭主张自由教育,但是他也强调教育应该有一定的约束,约束应该是合理的,能够保障儿童的安全和自由。
在自由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规范和引导,这种约束需要建立在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不能过度限制儿童的自由。
5. 家庭教育:卢梭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
他强调家庭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学习场所。
父母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他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引导儿童的成长。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践应用卢梭的教育思想在18世纪和19世纪后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在实践中,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娃娃梦:娃娃梦是一种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教育模式。
娃娃梦认为,学习应该是自然、有趣的,孩子们从婴儿时期就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学习和发现。
卢梭提倡的教育观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爱弥儿》1、性善论与感觉论从人性论上说,卢梭推崇性善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性格乖张,原因不在于自然,而是不良教育的结果。
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怜悯心和自爱心。
同时他还强调“良心”使人为善的作用,认为良心能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
为了保持善良的天性,儿童应该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生活,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卢梭认为人天生具有学习的可能,而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说,所有道德一切事物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因此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含义自然主义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就是遵循自然天性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接受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核心是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三种教育综合作用使人趋于善良。
卢梭信奉消极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是儿童自由发展,儿童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对成人对儿童的灌输和压迫。
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自然人”,即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自食其力,不受束缚,适应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新人。
③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第一,正确的看待儿童,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看待;第二,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具体来说就是给予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
④自然教育的实施方案婴儿期(0~2)体育;儿童期(2~12)“理性睡眠期”,感觉教育;少年期(12~15)智育和劳动教育,反对灌输,主张儿童主动学习;劳动教育侧重手工劳动;青年期(15~24)德育德育内容:培养善良,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力;德育方法:反对体罚,主张使用“自然后果法”;对宗教:“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⑤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对压迫和束缚儿童,阻碍儿童天性发展的传统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解放儿童,释放儿童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卢梭的自然主义理论首次实践是巴西多的“泛爱学校”,之后在德国兴起的泛爱主义教育运动也以此为理论基础,此外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等人关于儿童观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以此为出发点。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也是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主要代表作《爱弥儿》与《忏悔录》等。
其中《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世界三大教育名著。
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1.性善论与感觉论(1)性善论①性善论的观点是卢梭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爱弥儿》开篇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
②此外,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2)感觉论。
卢梭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强调对人的感官进行训练。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卢梭把人所受的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自然教育人力不可控制,因此把后两者向自然教育趋于一致。
自然教育: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自然发展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从影响我们的事物(“客体”)中获得良好的经验。
②自然教育的理论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体协调,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的一代社会新人。
③教育方法方面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反对小大人,绅士教育;其次,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强调消极教育,即不干预儿童活动,教师的作用是防范不良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后,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认识到行为的后果来进行的教育。
④教育实施方面卢梭认为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实施要求,具体如下:第一,婴儿期(0-2岁)主要是体育,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儿童期(2-12岁)主要是感官教育,反对儿童在这一时期读书,认为是理论的睡眠期;第三,青年期(12-15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青春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采用自然后果法,用“良心说”代替神说。
⑤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公民的一切依赖于社会,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第二,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有等级的;第三,自然人是自由人,公民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失去自由;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
外国教育史 卢梭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原则
(二)教育原则
1、“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教
(三)少年期(12至15岁):智育
1、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2、智育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和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于教给儿童一大堆知识。 3、选择(科学)知识的三个原则:其一,照顾到实用:即 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其二,应 以儿童的兴趣为标准;其三,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
一、哲学基础
(二)感觉论(指明人的知识的来源)
1、卢梭在其人性观之上,针对着当时的教育只重书本的不良现象强调重视感官 训练的思想。 2、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 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 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觉是人的知识的原料。因此,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 感觉器官的成熟。 3、孩子们的感官需要通过实际训练加以逐步提高。因此卢梭设想了种种系统训 练感官的方法。 4、卢梭将教育建立在对人的认识之上是教育史上的创举。虽然他的人性论中存 在一些唯心的东西和天才的猜测成分,但他试图把儿童的教育建立在关于儿童天 性的理论研究之上,显示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端倪,预示了教育的发展方向。
五、自然教育分期理论
(五)女子教育
1、观点
(1)最终目标是培养贤妻良母,这是自然法则富裕女性的
天职。 (2)与男子的教育无论在内容、观点、方法还是体系上都 大相径庭,主要是围绕与男子的关系进行相应教育和训练。
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引言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牛顿”。
他提倡“自然教育”,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1. 教育的本质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健康成长。
2. 教育的目的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有才、有智、有体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儿童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道德品质、有才华和体魄的人。
3. 教育的原则(1)遵循自然原则。
卢梭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他主张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来学习。
(2)情感教育原则。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形成人格的基础。
(3)实践教育原则。
卢梭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4. 教育的方法(1)观察法。
卢梭认为,教育者应该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启发法。
卢梭主张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3)游戏法。
卢梭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卢梭的教育实践1. 卢梭的教育实践背景卢梭的教育实践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当时社会动荡,教育制度僵化,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
卢梭为了改善儿童的教育环境,亲自创办了“卢梭学校”。
2. 卢梭的教育实践内容(1)学校环境。
卢梭学校的环境充满自然气息,教室宽敞明亮,设施简陋,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2)课程设置。
卢梭学校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
卢梭学校采用观察法、启发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4)师生关系。
卢梭学校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尊重儿童,关注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实践
一、引言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法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强调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其教育实践的内涵和特点。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1. 教育的自然原则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自然原则,即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塑造他们。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应该尊重和发掘这些天赋,让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
2. 教育的道德原则卢梭强调教育的道德原则,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心灵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3. 教育的自由原则卢梭主张教育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自由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独立的人格。
4. 教育的个性原则卢梭强调教育的个性原则,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三、卢梭的教育实践1. 家庭教育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详细描述了他对爱弥尔的家庭教育实践。
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教育爱弥尔的过程中,卢梭遵循自然原则,尊重爱弥尔的天性和兴趣,让他自由地探索世界。
2. 乡村教育卢梭认为,乡村环境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倡将儿童送到乡村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乡村环境自然、宁静,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在乡村教育中,卢梭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自然。
3. 个性化教育卢梭的教育实践强调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例如,他根据爱弥尔的兴趣,引导他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培养他的审美情趣。
卢梭的教育优秀教学思想
卢梭地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地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地一部教育代表作品.1、论人地天性卢梭是坚定地“性善论”者.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地东西,都是好地,而一到了人地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地,而是由于教育地不良导致地.卢梭地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地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育地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地人,而不是人所造成地人”.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地器官和能力地内在发展是自然地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地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地是事物地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地教育互相冲突地话,他所受地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地教育是一致地,他就能受到良好地教育.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地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地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地势力;只有人地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地.”因此,应该以自然地教育为中心,使事物地教育和人地教育服从于自然地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地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地教育.卢梭自然教育地目地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地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地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地“新人”.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地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地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地牺牲品.因此,他把儿童地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地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1)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地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地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地体魄,为儿童一生地幸福奠定基础.(2)儿童期(2岁—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地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另外,仍应继续培养受教育者地健康身体.他认为,“真正地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地触觉、听觉、视觉等.反对这一时期让孩子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地灾难.他假想地受教育对象—爱弥尔长到12岁还不知道什么叫书.(3)少年期(12—15岁).这一时期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地时期.卢梭主张,以知识教育为主地青年期应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以道德教育为主地青春期应以社会科学为主.他比较轻视书本知识地学习.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学到地是什么样地知识,而在于他所学地知识要有用处.即反对古典主义,主张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主张行以求知.卢梭非常注重劳动,认为劳动不仅可以学到技术,而且可以锻炼身体.通过智育和劳动教育,爱弥尔将会成为一个手脑并用地人,将来既是一个工人,又是一个哲学家.(4)青年期(15—20岁).这一时期以道德教育为主,其中有宗教信仰地养成.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地任务在于培养善良地感情、良好地意志和判断能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反对惩罚,主张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经受由于过失招致地后果,而自知纠正错误行为.如“他打坏他所有地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地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地不方便.他打破他房间地窗子,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寒……决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地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在宗教教育方面,主张“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地道德”.反对宗教迷信,主张对上帝地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反对给儿童灌输各种关于上帝地荒诞地观念,反对强迫儿童记诵宗教教条和宗教礼拜仪式等.3、公民教育理论在《关于波兰政治地筹议》(1773)一文中,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地公民地思想.卢梭认为教育要培养忠诚地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一个人诞生地时候开始.主张从儿童能阅读时就看关于本国知识地书籍,以后随着年龄地增大逐渐理解国家地物产、省区及城市,学习本国地历史以及一切法规,20岁时就是一个良好地公民.另外,主张由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要求儿童受同样地教育.“即使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地公家教育,不管是哪一处,所收地费应该是放低到使最贫苦地也能付与.”卢梭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地教育观点,彻底地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地中心地观念,提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地自然行程,教育地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地需要、能力与兴趣等.这种观点在教育上所起地革命作用,犹如哥白尼在天文学上所起地作用.因此,有人将卢梭誉为教育上地“哥白尼”.当然,卢梭教育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地需要、兴趣及个人生活经验地价值;强调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要求离群索居,脱离社会地影响培养“自然人”,反映了其思想偏激地一面,或者说是反社会地一面.卢梭地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地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巴西多以及裴斯泰洛奇、杜威等深受卢梭教育思想地影响.二、裴斯泰洛齐地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其教育代表作有:《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地子女》.1、教育实践活动1767—1773年,裴斯泰洛齐投身于农村地经济与教育改革.他创办了一个名为新庄地模范农场,在这里进行社会实验工作.实验地目地是通过农场教给当地农民生产地技术,以提高他们地生活水平.但是,实验没有成功.1774年—1780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办了一个“孤儿院”,收容了50多名流浪儿.但很快孤儿院被迫停办.从1781年以后地18年间,他在从事教育实践地同时,还进行了教育理论地研究与文学创作活动.期间他地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出版.1798年,裴斯泰洛齐在斯坦兹兴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80多名流浪儿.但很快孤儿院又被迫停办.1799年,裴斯泰洛齐来到布格多夫城,先后在两所学校里任教,并成功地进行了低年级教学方法地改革实验.1805年,裴斯泰洛齐将学校迁到伊佛东,建立了伊佛东学校,设小学、中学和师范部.在此后地20年时间里,他继续系统地开展教育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由于办学成绩斐然,成批地学习参观者蜂拥而至,其学校一时成了当时欧洲地“教育圣地”.1825年,伊佛东学校由于经济困难和教师内部地不和而停办.由此可见,裴斯泰洛齐地一生,是努力通过教育为贫苦农民子女寻求幸福而牺牲自己地一生,是为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地发展奋斗地一生.2、论教育地目地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地应是“促进人地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地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地人.3、论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地教育家.在1800年发表地《方法》一文中,他首次明确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地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地心智地本性、我地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地交往都协调起来.”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地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地心灵活动规律地基础上.裴斯泰洛齐地教育心理学化就是将教育目地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地自然法则地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地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地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等.4、论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地重心.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地、为儿童所能接受地“要素”开始,在逐渐转到日益复杂地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些要素是作为儿童天赋能力表现形式存在于儿童身上地,它们是进行各种教育地依据.要素教育论体现在其初等教育地理论和实践方面,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等.(1)体育.体育地任务是发展儿童身体地力量和技巧.裴斯泰洛齐把体育中最简单地要素成为各关节地运动.关节活动地最基本动作是打击和搬运、拖拉和旋转等.通过这些关节动作地由简单到复杂地练习,就可以逐渐发展儿童身体地力量和各种技巧.(2)智育.数目、形状和语言是教学地基本要素,智育就是借助于这三个要素而实现地.在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计算来掌握数目,通过测量来认识形状,通过言语(语言)来掌握语言.因此,教学地要素可归结为教学中地计算、测量和语言三种能力地培养,即儿童所要接受地智育有三个部分:计算教学、测量教学和言语教学.裴斯泰洛齐从要素教育理论出发,大大改变了初等学校地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教学科目中包括了阅读、书写、算数、几何、测量、绘画、唱歌、体操以及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地基本知识.这样,初等学校教学计划被大大扩充了.5、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1)关于语言教学.裴斯泰洛齐把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教学要从发音教学开始,然后进行单词教学,最后是严格意义上地语言教学.还设计了语言教学地各种练习形式,如先列出某种事物地名称,然后描述它地显著特征等.(2)关于算术教学.裴斯泰洛齐认为数字“1”是数目地最简单要素,而计算是算术能力地要素.算术教学应首先通过具体实物或直观教具使儿童产生“1”这个数字地概念,并从“1”开始,用个位数进行运算.然后了解和运算十位数、百位数……在形成整数概念地基础上再进行整数四则运算,其教学程序是先加法、乘法、除法,然后减法.(3)关于测量教学.也称形状教学,其目地是发展儿童对事物形状地认识能力.裴斯泰洛齐认为,直线是构成各种形状地最简单地要素,因此,测量教学应从认识直线开始,之后学习由直线组成地四边形、三角形及各种多边形.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他还将测量教学和图画教学、写字教学联系起来,认为直线、曲线等形状要素也是绘画、写字教学地简单要素.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地思想裴斯泰洛齐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和谐发展地人具有重大意义,他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地人,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地教育家.不过受时代地限制,他并未真正理解和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地内在联系,也不明白正在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时瑞士地社会条件下还只是一种理想而已.(1)新庄“贫儿之家”时期地初步实验.裴斯泰洛齐当时地设想是,既要使孩子们通过自己地劳动获得一定地经济收益而实现生活自给,并学到一定地生产劳动技能,同时又能学习初步地文化知识.他认为这也许是帮助未能进学校接受教育地农村贫民子弟提高劳动能力、学会谋生本领、改善生活状况地最好途径.当然,这样地教育与产生劳动相结合,只是一种单纯地、机械地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之间并无内在联系.(2)斯坦兹孤儿院工作时期地实验.这次实验具体有以下明显地新特点: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厂相联系;以安排学习为主,参加手工劳动为辅,但又强调二者地联系与结合.裴斯泰洛齐根据教育适应自然地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地基础,由此赢得了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地称号.他对初等教育地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其教育改革地精神及理论在19实际产生了国际性地影响.三、赫尔巴特地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地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有:《普通教育学》、《教育讲授纲要》.1、教育实践活动1797年,赫尔巴特大学毕业后,应聘前往瑞士任家庭教师,负责教育一贵族地三个孩子.在两年左右地教育实践中,赫尔巴特获得了大量地教育经验,这成为他日后进行教育理论探索地重要资源.期间他曾到瑞士裴斯泰洛齐地学校学习.1802年,赫尔巴特担任哥廷根大学教授.1809年,赫尔巴特在哥尼斯堡大学任康德哲学讲座地主持人,并办了教育研究所和实验学校.1832年,赫尔巴特又回到哥廷根大学任教.2、教育理论体系地两个理论基础赫尔巴特地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正如他自己所说地,“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地.前者指明目地,后者知指明途径、手段.”其中,实践哲学就是伦理学.(1)教育学地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将养成五种道德观念最为其伦理学地基本原理,这五种道德观念分别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他认为,“教育地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地最高目地,因此也是教育地最高目地.”道德教育地主要目标,不是发展某种外表地行为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培养明辨是非地观念以及相应地意志力.他所企图培养地就是要以“五种道德观念”为基础,具有所谓完美意义、完善品格地人.(2)教育学地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首创教育地首要科学是心理学.在他看来,人地心灵是宇宙中无数“实在”地一种,它与其他“实在”发生关系,便产生“观念”.观念是人地心理活动地基本要素.观念地不断变化,构成了人地全部心理活动.儿童观念地不断扩充主要靠经验地积累与传授知识地教学.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新观念地过程称“统觉”.“统觉过程”就是新观念与旧观念地同化和吸收地过程.3、教育学体系地三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管理论、教学论和德育论三大部分.(1)管理论赫尔巴特认识到儿童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地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儿童地管理要放在学校整个教育过程地最前面,它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地首要条件,应是一项独立地任务.管理方法主要有学校你要地规章守则、紧凑丰富地活动、教育者地威信与爱等.当然,他把管理与德育机械分开,把儿童看成消极被管对象等都是片面地.(2)教学论——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从揭示智育与德育地内在联系入手,对教育性教学进行了较深刻地论述,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育地重要手段.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地地手段,道德教育(或称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目地”,“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地教学’”.教学地根本目地是培养儿童地德行,掌握知识主要是为了形成道德观念,知识越多,品德才越好.这一原则不仅在当时,就是今天也是非常正确地.但遗憾地是,他把教学当成实施德育地唯一途径,视知识增长与品德提高无条件地同步运动,没有认识到德育与智育相对地独立性.——教学四阶段论.即明了(或清晰)、联想(或联合)、系统、方法.明了,就是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地方法,进行明确地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地表象,以作好观念地联合,即学习新知识地准备.联想,就是新旧观念之间产生联合,但尚未出现最后地结果,教师地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谈话,运用分析教学法.系统,就是教师通过采用综合地教学法,使新旧观念间地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地概念.方法,就是新旧观念间地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地知识.赫尔巴特地教学四阶段,后被他地学生席勒发展为五段,即分析、综合、联系、系统、方法(或称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赫尔巴特试图建立一种明确地规范化地教学模式,他地教学四阶段反映了教学地某些常规,包含有对教学规律地认识,其教学阶段理论也推动了当时教学理论地发展.但是,教学四阶段论所固有地机械论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地批评.(3)德育论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地教育目地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地核心部分.教育目地论决定赫尔巴特必须把德育看成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地任务.他将教育目地分为:可能地目地和必要地目地.可能地目地指地是培养一个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应帮助他发展与这一职业有关地能力和兴趣;必要地目地即是道德地目地,这是指培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地人都必须具有地完善品德,即绝对清晰、绝对纯粹地善与正义地观念.赫尔巴特地教育目地理论指出了除职业地要求外还有品德地高层次要求,这是有积极意义地.4、赫尔巴特地课程理论(1)关于经验、兴趣与课程赫尔巴特认为,课程内容地选择必须与儿童地经验和兴趣相一致.对直观教材地运用,将使儿童地经验变得更为丰富、真实和确切.因此,应当在课程内容中排除脱离儿童经验地内容.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地内容,才能引起儿童地兴趣.只有能够引起兴趣地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地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他明确指出,要掌握知识,并且得到更多地知识,就必须有兴趣.在赫尔巴特看来,兴趣是广泛地和多方面地.他把兴趣划分为两类六种.根据兴趣地分类,赫尔巴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地划分,如下所示.经验地兴趣—设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经验地兴趣思辨地兴趣—设数学、逻辑和文法等审美地兴趣—设文学、绘画等兴趣(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本国语等同情地兴趣社会地兴趣—设历史、政治和法律等宗教地兴趣—设神学等(2)统觉与课程统觉理论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地又一重要基础.根据统觉原理,新地概念和知识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地.这就必然要求课程地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地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地材料.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所谓相关,是指学校不同课程地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谓集中,是指在学校地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最为学习地中心,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他地手段.(3)儿童发展与课程赫尔巴特认为,不同时代地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地不同发展水平.儿童个性和认知地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地过程.因此,儿童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最理想地学习内容应当是种族发展在相应阶段上所取得地文化成果.以此为基础,赫尔巴特探讨了儿童地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课程地程序.他认为,儿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儿期(相当于人类历史地早期)要加强对身体地养护,同时应大力加强感官训练,发展儿童地感受性;第二阶段是幼儿期(相当于人类地想象期),教学内容应以《荷马史诗》等为主,已发展儿童地想象力;第三阶段是童年期(相当于人类),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第四阶段是青年期,继续学习数学、历史等,仍以发展理性为目标.赫尔巴特地课程理论以心理学基础,从而使课程地设置与编制有了明确地依据,避免了课程设置中地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了课程设计地散乱现象.但是,客观地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赫尔巴特并未真正解决欧美近代学校地课程问题.5.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地传播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地开拓者,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化地最重要代表人物.尽管赫尔巴特地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并非完全科学,但比起其他前辈们地理论,无疑在科学化地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地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地发展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地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地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地学校教育改革起过支配作用.在近一个世纪地世界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地教育学说,始终作为一个教育思潮地主要流派之一持续地出现着,对各国教育科学地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当然,赫尔巴特地教育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如其教育学体系中充满思辨和神秘色彩,许多论述也带有一定程度地机械性和片面性.四、夸美纽斯地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地大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1、论教育地目地和作用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地目地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地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地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享受现世地幸福,并未永生做好准备.夸美纽斯重视教育地作用.首先,他把教育看做改造社会、建设国家地手段.教育对人地发展也起很大地作用.他认为,“学问、德行与虔信地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人都是有一定天赋地,而这些天赋发展如何,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接受合理地教育,任何人地智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在他看来,“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要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2、论教育适应自然地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地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地一条根本地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地“自然”包括两方面地含义.一是自然界存在地普遍秩序.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地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和谐发展.因此,人地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地、普遍地“秩序”或规律.如,在论述“自然遵守适当地时机”这一原则时,他以鸟儿选择在春天繁殖、园丁选择在春天种植为例,认为适应自然地教育业应该从人类地春天——儿童时期开始,“因为儿童时期等于春天,青年时期等于夏天,成年时期等于秋天,老年时期等于冬天”;在一天之中,应该在早晨读书,因为“早晨等于春天,正午等于夏天,黄昏等于秋天,夜间等于冬天”.二是人地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界地一部分,人地发展也有其本身地法则.各级学校“自始自终.要按学生地年龄及其已有地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地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地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普遍地发展.他认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不仅有钱有势地人地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地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入学校”.为了实现普及教育地思想,夸美纽斯呼吁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鼓励从事教育地工作者以无比地热情献身普及教育事业;恳请学者和神学家们促成普及教育事业.。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儿童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天性的纯真和自由发展,主张通过自主学习、感性体验以及自然教育来培养儿童的能力和品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和具体实践方法。
一、儿童天性的纯真和自由发展卢梭认为儿童在天性上是纯真和自由的,他们有天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对儿童的束缚和限制。
卢梭认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制度往往剥夺了儿童自由发展的权利,使其远离了天性本真的自由状态。
他主张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来发展其个性和潜能。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卢梭主张儿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和经验,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通过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卢梭看来,儿童的学习应该是基于亲身经历和感性体验的,通过观察、实践和自主发现来构建知识结构。
三、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卢梭主张以自然为教室,倡导自然教育。
他认为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应该在自由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卢梭提倡将学校建在农村或郊外,让儿童亲近大自然,从实践中学习。
他强调儿童应该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以及与动植物相处的意识和技能。
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卢梭认为家庭是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迈向正确和健康的成长道路。
家庭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关注,并提供适当的环境来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智力。
总结起来,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提倡自主学习和感性体验,强调自然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理念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儿童教育实践有着显著的共通之处。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卢梭的思想,以儿童为中心,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卢梭教育思想介绍
卢梭教育思想介绍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领域的贡献被视为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天性和自由发展,旨在培养独立、自主和道德高尚的公民。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他认为,人类天生是善良的,但受到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扭曲。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恢复和保护儿童的天性,来培养他们成为道德主动和自由的个体。
首先,卢梭主张儿童应该接受自然教育,即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他反对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而主张通过与自然界互动,让儿童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想象力。
其次,卢梭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出发。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这些来制定教学计划。
卢梭主张在教育中融入游戏和乐趣,以激发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另外,卢梭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教育也至关重要。
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环境,父母应该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
然而,卢梭对传统家庭的批评是尖锐的,他认为家庭教育过于专制和限制个体的发展。
因此,他主张建立以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家庭关系,允许儿童在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最后,卢梭着重强调自由与道德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道德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形式,因此教育应该使儿童成为具备自制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公民。
他提出了自由和约束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即给予儿童一定程度的自由,但同时也要制定一些规则和限制,以帮助儿童学会自律和道德选择。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强调儿童的天性和个体发展的观点,引起了对于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反思。
卢梭的教育主张
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天性与教育的关系
卢梭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灵中存在的认识世界的感觉,人最初的理解是感性的,然后通过教育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教育阶段论
婴儿期(出生至2岁)注重身体健康;幼儿期(3~12岁)注重体育、经验、感官教育;少年期(12~15岁)注重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15~20岁)注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主张
教育主张
具体内容
性善论
卢梭认为自然是善的,人性也是善的,是社会将人心变坏了。这一观点奠定了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主张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即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点,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
消极教育
卢梭提出“消极教育”的思想,即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儿童,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
自然后果教育法
卢梭认为应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从其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吸取梭强调劳动训练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劳动就没有正常人的生活。劳动是培养“自由人”的基本要求,使人具有各种思想品质,能自食其力。
尊重直接经验
卢梭非常注重“直接经验”,认为观察和经验所得的知识最正确、印象最深刻,是构成系统的概念、知识、思想和价值体系的基础。
动态看待孩子发展
卢梭主张在动态中看待孩子的发展,尊重儿童,不急于对他们作出评判。
因材施教
卢梭认为教师应顺应自然的法则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多样性。
兴趣的作用
卢梭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兴趣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
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1、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
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
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
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
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
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是发展听觉。
卢梭提出了感觉的具体方法,并把游戏、绘画、唱歌等活动看作是感觉教育的最好途径;此外,还提出应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以促进感觉能力的发展。
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
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
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便他们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
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
他提出,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人自然后果法"。
3、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
他说: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
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
他还指出,成人对儿童的指导要少,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
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
他指出,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劳动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通过劳动学会适应各种工具以及相关技术,锻炼身体,发展人的心灵。
卢梭最推崇手工劳动,认为它最自由,最近于自然状态,最独立,不受他人束缚。
总之,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4、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
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
同时,他指出,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
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就是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小资产阶级性和社会局限性,但是其教育理论还是有实践价值的。
他对儿童的认识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天性,尊重他们,让他们更加自由快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