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4)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4)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所体现,还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以及各行各业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多元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一、多元化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设计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多元化教学设计体现了针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设计:1.多样化的艺术制作形式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数情况下,老师会把注意力放在绘画技法的教学上。

然而,过于重视绘画技法教学,会让学生的创作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艺术体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制作形式,如素描、水彩、立体等制作手法。

通过多种艺术制作形式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个性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尽量注重综合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可以在任务中发挥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设计一些以情境为背景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任务中的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在课程内容上,应该涵盖多方面的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世界名画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了解世界名画在艺术史上的背景,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面,从中领悟到艺术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方法之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中班美术活动《爆米花》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爆米花》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观察爆米花的形状、颜色特点:引导幼儿关注爆米花的独特外观,如圆形、膨胀、颜色多变等,以便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现其特点。
举例: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形状和颜色,强调这些特点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2)动手制作技巧:教授幼儿运用撕、粘、画等手法制作爆米花作品,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巧。
4.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分组进行创作,共同完成一幅美丽的爆米花画作。
本节课将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有趣、实用的美术教学活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
《爆米花》美术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以下核心素养:
1.观察感知能力:通过观察爆米花的形状、颜色,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创意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爆米花与其他元素结合,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爆米花的基本特点。爆米花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它的形状独特,颜色多变,是很好的美术创作素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爆米花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爆米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爆米花形状和颜色、动手制作技巧和创意表达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参与。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孩子,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意识到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今天在讲解爆米花形状、颜色特点和创作技巧时,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范,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部分孩子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巩固和训练。

大班美术活动《变形小人》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变形小人》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基本图形的运用和创意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展示示例和逐步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变形小人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如何运用基本图形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变形小人。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巩固知识点,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孩子们在家中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变形小人的创作方法。
最后,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并不浓厚。为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创设等,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美术活动《变形小人》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变形小人》教案针对的是大班幼儿,依据教材中“创意绘画”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了解和掌握变形小人的基本构成元素,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引导幼儿运用基本图形组合、变形、夸张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变形小人形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变形小人的基本概念。变形小人是通过基本图形的组合、变形和创意表现来创造出的独特角色。它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创作出一个有趣的变形小人,以及这样的创作如何帮助我们表达源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大班美术活动《变形小人》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运用基本图形创作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积极发挥想象,创作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变形小人。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幼儿教育的核心素养是指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初步的能力和技能。

这些素养包括认知素养、语言素养、社会情感素养、身体素养和审美素养。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分别介绍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一、认知素养认知素养是指儿童基础认知能力的发展,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等。

这些能力是幼儿从感性认知向概念和逻辑推理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1. 注意力培养幼儿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较低。

为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猜谜语、找图形、拼图等等,让幼儿通过这些游戏学习专注,提高注意力水平。

2. 语言启蒙语言是认知的媒介,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思维和理解。

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等形式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是认知的重要方面。

适当使用有趣的图像,可以使幼儿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语言素养语言素养是指儿童语言方面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1. 听说能力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较为敏锐,并且他们喜欢模仿和重复,因此可以通过讲故事、问答等活动来增加幼儿的听说能力。

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是要逐步的,一开始可以先让幼儿识认字母、认识一些字。

教育者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媒介,如绘本、CD、漫画等方式进行启蒙。

三、社会情感素养社会情感素养是指幼儿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和发展,如感受、情感、利他和自我意识等。

1. 自我意识幼儿的自我意识并不是很成熟,教育者可以在朗读故事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感,找到自我。

2. 同理心同理心是社会情感素养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可以通过总结幼儿的感受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体会到别人的情感,不断拓展自己的情感经验。

四、身体素养1. 运动和游戏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成长需要通过运动和游戏来促进,有助于幼儿的身体素质的提升。

2.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者可以让幼儿学习仿佛奥一些常见的事故事件,了解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关注幼儿个性,浅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表现创造力

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关注幼儿个性,浅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表现创造力

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关注幼儿个性,浅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表现创造力安徽省合肥市合铁家园幼儿园安徽合肥 230011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幼儿个性的张扬,在自主化的学习中敢于表现和创造。

一、注重幼儿个性的张扬,正确引导幼儿的创造力美术课具有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培养幼儿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健全和发展幼儿个性起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发展健全幼儿个性的重要阵地,也是健全个性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而面对基础不一,性格各异,兴趣、爱好不同的孩子施教,显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思维是相当开阔的,伴随着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提升,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欣赏艺术形式和作品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掌握了的信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带有明显个人特色或价值的产品,这就是孩子的创造力。

二、在自主化的学习中敢于表现和创造日前,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已成共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使自己处于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每一环节中孩子都是主角。

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应当重视运用各种策略对幼儿进行指导,全方位地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美术活动应有的价值。

在指南中提到,在表现和创造中,要通过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和表现。

谈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

谈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

谈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摘要:新时期,社会及家长对孩子的幼儿保育越来越重视。

培养优秀合格的幼儿园保育、教育人才是中职幼儿保育的社会使命。

美术课程作为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美术素养也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如何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目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幼儿保育美术核心素养实施策略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也是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新的教学大纲提出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

立足学科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从重构课程、提升学生美术能力等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探究。

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学科教学目标美术是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美术素养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学科的教学总目标是:具有形体造型技能,掌握一定绘画透视规律,有较强的构图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有较强的想象力、创作力,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和立体概念,能熟练掌握基本绘画技法;熟练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掌握手工造型的基本技法,并且能应用各种材料包括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及幼儿玩教具制作;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并能进行主题性绘画创作品、现代美术作品、幼儿美术作品的造型元素、艺术语言、材料运用、艺术风格、文化背景等的解读能力和儿童画教学;掌握线描画的表现方法,能通过线描画学习进行绘本临摹和创作;掌握色彩基本常识及配色、上色方法,提高色彩感知力及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常见的美术工具,包括水粉、水彩、油画棒、彩铅等;能指导幼儿进行手工、绘画、色彩运用、儿童画等创作,能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

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创造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素质。

而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

首先,美术创作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需要艺术家们自由想象和创造。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通过美术创作,孩子们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美术创作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他们会观察和思考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和表达。

这种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将有助于孩子们发展其他学科,如科学和语言。

其次,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在呈现。

通过不同的线条、颜色和形状,艺术家们可以传达出各种情感和意境。

而艺术审美是一个人对美的直观认知和感受能力,它需要通过大量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培养。

因此,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对于他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交交往都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坚持力。

美术创作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和耐心等待的过程。

孩子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而这种创作过程需要孩子们保持专注和坚持,以追求更好的结果。

通过美术创作的实践,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坚持力,这对于他们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成功非常重要。

最后,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实践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多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其次,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

同时,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美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美术创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参与美术创作,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探讨美术创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提供几种适合幼儿的美术创作活动。

首先,美术创作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对象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要求幼儿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并绘制周围的物品,让他们观察物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其次,美术创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绘画或手工制作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作作品。

比如,幼儿可以用纸板和彩纸制作一个立体的风车,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风车的形状和颜色,并想象这个风车在风中旋转的样子。

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此外,美术创作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通过绘画、剪纸、捏泥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画出他们喜欢的事物、家人或朋友的形象,通过画面来表达他们对这些事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幼儿能够学会用图画和手工制作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美术创作活动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拼贴画的方式进行创作,让他们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拼贴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还可以采用泥塑的方式,让幼儿用泥巴塑造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美术创作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美术创作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解读幼儿园各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

解读幼儿园各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

解读幼儿园各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各学科教育的综合培养,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解读幼儿园各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一、语言与文学素养语言与文学素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沟通能力。

在幼儿园的语言与文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诗歌、歌曲的学习,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节奏感;通过绘本和图画书的阅读,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和世界观。

二、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的认识。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例如,通过数数游戏,让孩子们学会数数和比较大小;通过积木和拼图,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和几何形状的认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计量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重量和容量的概念。

三、自然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是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的关键。

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

例如,通过观察花草和昆虫,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做出推理和总结结论。

四、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培养孩子们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舞蹈和表演,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协调和表达能力。

五、社会与情感素养社会与情感素养是培养孩子们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的社会与情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和共享的意识。

幼儿美术培养审美能力

幼儿美术培养审美能力

幼儿美术培养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审美养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美术培养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美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美术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方式,可以展示出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情感。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接触和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幼儿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眼界,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其次,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升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意愿和自信心。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用于幼儿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良好榜样。

教师的自身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对幼儿的影响不言而喻。

通过注重自己在审美方面的养成和培养,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发展艺术审美。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喜欢丰富多样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绘画比赛等方式,吸引幼儿的参与和注意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此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美术品欣赏活动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赏各种美术作品,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艺术作品,与幼儿展开对话和讨论,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和评论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美学感知能力。

最后,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是美术教育的关键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陪孩子一起参观美术展览、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等方式,增强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时期是宝宝们认知、情感、社交能力得以成长的重要时期,所以美术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力、细致耐心、观察力等优秀学习品质,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一、培养审美能力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发现美、欣赏美。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观察各种色彩、形状、线条等,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力,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学会欣赏身边的美,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热爱。

二、促进创造力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幼儿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细致耐心美术活动需要幼儿在画画、剪纸、拼贴等过程中付出很多耐心和细心。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专注于细节,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培养他们的细致耐心。

通过这样的练习,幼儿可以培养耐心、毅力和恒心,学会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对美的追求。

四、培养观察力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观察自然界的景色、各种物体、动植物等,绘画时需要观察事物的外形、色彩、质地、结构等,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美,学会观察事物的细节,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锻炼动手能力美术活动需要幼儿动手绘画、剪纸、拼贴、雕塑等,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运用手部肌肉,灵活地使用各种美术材料,培养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大班美术活动《多变的颜色》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多变的颜色》教案反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红、黄、蓝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色彩调配中的基础地位;
-颜色混合原理:理解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掌握二次色的形成过程;
-色彩感知训练:通力;
-实践创作: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升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大多数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但仍有少数孩子对某些概念不够清晰。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孩子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结合课本内容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同时,我也将更加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原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混合的原理以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颜色变化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未来的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多变的颜色》。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3.美术欣赏与审美:引导幼儿欣赏色彩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4.团队协作与沟通: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团队精神,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5.自主学习与探究: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好奇心,鼓励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变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颜色是如何变化的?”比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后变成了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

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幼儿美术教育给予幼儿用心感受、发挥想象、智慧创造的充分支持。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需将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拓展经验和能力;创设回归生活的情境、提供常见生活材料,让幼儿创新创造,为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基于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活动;美术核心素养;培养引言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之一,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在以往的幼儿绘画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形”与“像”的教学,而忽视对幼儿绘画作品的“神”与“美”的教育。

让幼儿用心的参与到绘画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绘画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

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在绘画创造过程中个性化的表达,让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老师在绘画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表达。

一、当前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幼儿去临摹,认为让幼儿能够画出一幅画就是将绘画技巧教给幼儿了,将画出作品作为教学的目标,而忽视对绘画技能的培养。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情况,那就是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和创造,可是这样只会让幼儿胡思乱想,但没有办法运用手中的绘画工具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不能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还会让幼儿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

绘画强调的不是单一模仿能力的发展,而是对绘画整体的培养。

二、以幼儿兴趣为导向,培养幼儿的图像识读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图像的识读能力是幼儿阶段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幼儿才能够实现美术表现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美术活动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为幼儿选择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图像作为绘画活动的切入点。

在兴趣的驱使之下,幼儿在观察这些图像时候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效率也会更高。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和美学素养。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传统的美术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是指跨学科、跨领域的普适性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将核心素养融入美术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审美、创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专业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

研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美术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其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在审美、创造、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如何结合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美术课程,提供具体的教学范例和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策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效果评估,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美术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美术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而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以期在教育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启示。

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能够丰富美术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让美丽与孩子结伴而行——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感悟

让美丽与孩子结伴而行——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感悟

让美丽与孩子结伴而行——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感悟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幼儿园教育领域,美术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的最佳发展。

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开展美术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

这是实现幼儿最佳发展的有效途径。

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发现世界以及探索世界,提高幼儿对于外界的认知。

当前,毋庸置疑多元美术活动在幼儿教育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由此能够看出美术活动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丽;结伴而行;幼儿美术;美术教育;感悟引言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美术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另外,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在逐步创新和改革,为幼儿创造和谐、独立的课堂学习环境,逐步拓展美术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有效锻炼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幼儿美术教学的整体结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创新和延展,让幼儿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美术思维,激发幼儿的美术参与热情,引导幼儿科学地掌握美术的有效方法,增强幼儿对美术的执着与热情,进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

1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在幼儿园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时,以人为本是其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幼儿的美术技能和审美心理,根据幼儿的原始基础和审美特点,深刻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确保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地设置美术课程来确保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目标是科学地培养幼儿创造美、表达美、鉴赏美等基本能力。

现代最新教学大纲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自然人文等学科知识,同时在美术,体育和音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幼儿心理,所以学生需要学习很多课程,而在具体进行美术课程设置时,需要对学科内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整合,避免活动知识出现交叉重复。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摘要:美术核心素养是个体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展开分析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大变轨》这一书中,尹少淳提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以及创意实践【1】。

在学前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幼儿美术识读能力,要让幼儿能学会观看、识别以及初步地解读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空间特征以及画面特点等。

下面结合实际,就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做具体分析。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培养幼儿识读能力《艺术与视知觉》中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不再是某种视觉仪器,也不再是复制现实的装置,而是对各种有重要意义的结构图式的理解。

”在学前阶段培养幼儿图像识读的能力,不仅能为幼儿在美术这条道路上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立足整体看待事物的习惯与能力。

因此学前美术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幼儿识读图像、理解图像教师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采用幼喜闻乐见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指导幼儿观察周边的事物,让幼儿记忆事物的特征特点等,并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将生活中的事物绘画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特征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合理确定教学措施,确保教学活动适合幼儿,有助于幼儿美术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学前阶段的儿童形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文字解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但想象力相对丰富。

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识读图像,科学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

具体来说,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感知、感觉能力来识别与了解美术作品,并自己尝试美术创作【2】。

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素养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各方面素养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以及合作素养)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一、素养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我们所说的素养是指这样一种能力:“一种个体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处世方式以及情感态度的总体表现,是综合性的、特定领域的、可欣赏的能力,体现了个体的全面发展水平”。

(姚建林,蔡宏珍,王美玲2008)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到的核心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以及合作素养)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以及合作素养。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与小学美术教学相互关联,对于学生个体素质发展也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2.1 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事物的感性抽象能力和审美知识、感受、鉴赏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审美素养不仅仅是学生的一个兴趣爱好,更是一种文化素质和品位表现,是一个人受到的良好教育和自己的努力共同构成的。

小学美术教师需通过多种渠道,如文化体验、观察与比较、审美鉴赏、艺术创作等途径,让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丰富细腻的审美情感和扎实的审美能力。

2.2 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对世界进行理性思考、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和作风。

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重视,而小学美术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平台。

核心素养下的创意美术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下的创意美术实践活动

2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园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和能力,筛选出有价值的创意美术活动,让美术活动更丰富、更生动。

以下以我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为例,浅谈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开展中的核心要素。

一、小班年龄段——体验感受,玩趣美术养兴趣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社会经验少、操作技能方面相对较弱。

在小班年龄段的创意美术活动中,侧重于兴趣培养,旨在通过创意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初步习得创作的技能,其核心要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体验不同的创作手法小班幼儿是学习经验积累的起点,因此,在小班年龄段的美术教学活动,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如:画、点、撕、贴、涂等。

其中,每一次的活动都以单一技能为主。

(二)体验不同的创作材料以往活动中,大多数老师在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还是以绘画为主。

那么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就要打破这种常规的概念和方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作为“画笔”,进行艺术创作,如纸团、海绵、笔盖理论与实践等材料进行“绘画”。

(三)玩趣为主,技能为辅在小班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我们以玩趣活动为核心,对技能不做过多要求,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

在作品的呈现上,教师提供半成品,即将作品的底板制作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小创作形成一个美观的、完整的作品,增加幼儿的成就感。

(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美术活动是一个操作性的活动,需要两种甚至更多的材料去进行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班开始,着重培养幼儿的操作常规,如:材料的取放、合理用量、分享材料等等,为中大班打好基础。

小班创意美术案例一:《手的畅想》手是孩子们最常用的,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基于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美术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主要内容,属于幼儿园教学基础范畴,其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创造力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孩子想象力,从而提高美的认识和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活动也可以将孩子们的天性释放出来,通过对美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想象、情感等多种核心素养。

本论文试图以美术集体活动为载体,探究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集体活动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因于分析。

最后提出美术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可行性策略,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提升教师评价幼儿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集体活动【研究意义】幼儿园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应重视幼儿动手操作、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是幼儿面对未来社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也是幼儿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幼儿阶段还应重视品质的培养,帮助幼儿养成善于反思、热爱生活、积极主动、独立勇敢等必备品质,这些品质对幼儿日后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具有积极的作用。

美术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创造力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孩子想象力,从而提高美的认识和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活动也可以将孩子们的天性释放出来,通过对美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以美术集体活动为载体,探讨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体现幼儿核心素养幼儿核心素养,美术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可行性策略,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概念界定】1.幼儿核心素养幼儿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具备并逐步养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引领着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当幼儿的核心素养成为幼教界的热门词语,也引起我们许多幼儿教师的深思!(有关幼儿核心素养,见文末摘要,参考文献)
我觉得,要培养起幼儿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

那么,教师的核心素养都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去正视。

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

一、教育情怀
正所谓“博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出发点,爱是高楼大厦的根基。

孩子是我们未来的种子,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用心灌溉,悉心呵护,才会萌芽成长。

在工作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受到爱的情怀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非凡!教师如果给孩子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孩子同样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与爱,或许你还会收获他一个欢喜的笑容。

孩子都喜欢公平公正、讲道理、和蔼可亲的老师,对待孩子,有多少耐心就有多少回报,再牛,再调皮的孩子都是可以慢慢感化的!教师付出的这些爱的情怀都将是日后孩子对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来的信任。

二、教育能力
第一是学科文化底蕴,换句话就是说你做幼儿教师的功
美术的社会领域也是十分广泛,包括建筑,服装,工业造型等艺术设计领域。

美术深入生活方方面面。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美术这门学科对于学前儿童的艺术启蒙性意义非凡!它的作用就像是一把开门的钥匙,指路的明灯。

二、美术发展幼儿各项素养与能力
第一,发展儿童观察能力和审美、欣赏、感知能力,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艺术情感。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虽然还只能局限于较低的层次上,但是同样需要通过对形体感,色彩感,线条的韵律感,材质感,构图感和空间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幼儿从视觉形象的欣赏,到动手表现和操作创造,从中获得审美教育!
第二,培养丰富情感,画画有利于儿童感情宣泄,放松身心。

艺术陶冶人情操,人生来就对美有强烈的意识,对美的情感的追求,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在幼儿的幼小的心灵里,对美的意识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

他们带着好奇探索着这个世界,对一切创造美的事物,跃跃欲试。

美育对人的精神陶冶,正是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好办法!
学前儿童的美术中充满了情感的色彩,幼儿心理的发展在美术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凡是有趣的形像又符合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愿望的作品就会使他们感到兴奋和满足。

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本身既是成就的证据,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儿童在画完一幅画或是做出一件手工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恋恋不舍的情绪。

因此,美术活动的过程和美术作品,都能够使儿童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

据闻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美术治疗,正是利用美术活动的情感表达和情感需要这一特点,把美术,作为窥探儿童内心秘密的手段,来在寻找致病情绪,并把美术作为解开这种致病情绪的钥匙,而加以使用。

第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观察中尝试新的绘画内容和方法,形成创新思维,从而受益一生。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绘画兴趣,成人的美术作品有许多的条条框框,而学前儿童的画作,他们是打破条条框框的,通常是不符合逻辑的构思和比例,比如有的小朋友把蚂蚁画得比人大,房子画在树上,鱼长了翅膀在天上飞。

还有就是主观想象的色彩,他们认为太阳是绿色的,云朵是黄色的,小草是红色的。

这些都体现了儿童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
力。

所以,他们的画不能用美丑去评定,儿童的绘画是天真可爱,滑稽而有趣的。

第四,在独立绘画创作中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在画面空间、布局、外形、颜色等设计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发展手、脑、眼并用,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耐心,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全面和谐成长。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涂鸦期,第二是象征期,第三是概念期。

由最开始的乱涂乱画,到有目的的点、线、面的组合,再到形象或抽象事物的描写。

比如一些大班的小朋友,他们会自由绘画了,刚好昨天他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了,他就会在纸上画出去公园玩的情景,他和小朋友玩了跷跷板,还有滑滑梯,然后滑梯旁边还有一棵苹果树,旁边还有一只小狗在散步,或者有几个阿姨在跳广场舞。

这些都是情景再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用绘画的方式来反映和认识一些生活当中的事物。

儿童由于手部精细动作,肌肉发育不完善,所以,手指动作,手眼协调能力都还不强。

手,眼,脑并用的心理和绘画创作,正是可以锻炼小肌肉群发育。

三、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1.在游戏中画画
美术本来就是一门好玩的课程,通过平时上课我们就可以发现,幼儿探索求知和动手创作的欲望都非常强烈,对一切新鲜好玩的美术材料都非常感兴趣!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美术也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在游戏中激发儿童创作的兴趣和激情!
我国幼儿专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创造与发展,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同样,把美育,放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美术游戏中满足自我,表达自我,通过美术游戏,健全人格。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情景话剧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体验,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当中,在充满了氛围的游戏里,他们就会感受到绘画创作的激情。

2.创设一个宽松,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环境。

美好的环境,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同样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可以触发幼儿的灵感、想象力和创作的动机。


境的布置应与儿童的风格相符合,可以是可爱的有趣的,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也可以是名师画作,也可以是儿童画,建筑,手工雕塑等各种艺术品,可以是大自然中一些干花,干草,干树枝等半成品。

教师也可以结合美术活动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同的绘画环境,比如要画花草,可以带小朋友到后花园,观察花朵的外形特征,颜色,通过真实情境审美的体验,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兴奋,对花草产生敏锐的感知。

总之,幼儿每项核心素养的培养都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携手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有关幼儿核心素养:
[1]参考文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参考文献:《上海托幼》
摘要:共情陪伴,奠定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关键词:心理社会能力
关键词:共情陪伴
关键词:核心素养VS课程(活动)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VS领域素养
关键词:基础教育统整性VS幼儿教育启蒙性
有关幼儿美术教育:
[1]参考文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幼儿园美术教育》
[3]《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