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一)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一)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一)教案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4页例1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的学习。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

生:植树节。

师: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同学们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瞧,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1.教学34页例1:

(1)寻找数学信息:

谁来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1列式:4×25=100(人)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参加种树的一共是25个小组,就是求25个4是多少。所以用4×25)

生2列式:25×4=100(人)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有25个小组参加种树,每组里都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也就是25的4倍是多少。所以用25×4)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5×4=4×25

(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25×4 ○ 4×25

47×12 ○ 12×4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的乘积相等。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5)总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吗?生:a×b=b×a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乘法交换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34页把例题1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交换两个()的位置,()。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4×25=25×4,用字母表示为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P37页)

15×16=16×

25×7×4=××7

(师:为什么把7和4交换位置?交换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因为25×4=100,这样计算更简便)

2 6×6 5 = 65 ×()

1 5 × 1 7 × 4= ()×()×17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4×16 126×37

(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验算的根据是什么?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 =b×a。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2)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小朋友们再见!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的例5和例6,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 +b)×c=a×c +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 0.36×101 (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新授。 1.引入: 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 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5. (1)出示:56 153??,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4)4 1101(?+,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课题:简便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15页—16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小数、整数乘法,而且也适用于分数乘法,使计算简便。 2、较熟练地掌握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迁移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简洁美,享受数学知识的深奥和无 穷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举整数、小数、分 数例子各一个,并说出主要计算过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基本练习(教师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一说是怎么想的?) 1、口算: 24×+×57+×2-1

+-1--+-+×9+ 2、说说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板书课题(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 4、拆数练习:(练习后说说拆数的目的是什么)(凑整数,使计算更简便,快捷) 93 5、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 定律? (1)25××=□×(□×□) (2)××=(□×□)×□ (3)×(15×)=□×(□×□) (4)25×4=□×□+□×□ (5)7×=□×□〇□×□ (6)1×25=□×□〇□×□ (7)54×(-)=□×□〇□×□ 6、教师小结:这个练习让我们又一次与乘法的运算定律来了一 次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乘法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而且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但在使用时,正确使用才是最重 要的。 三、深化练习: 1、“我能行”,用简便方法计算: (-)×60×+×25×8×(15×)× 要求:随练与板演。做后评讲校对: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完整版)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xxxx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5、例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

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52=+36 321+28+79+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525×435×2125×845×4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课本P63—64例7、例8,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0题。教学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运用定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简算的 25×73×4 102×81 第一个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算的,第二个是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 导入新课: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能不能适用于分数?(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

一些简便计算。培养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页的题目,看看左右两边的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这是应用了P63.做、2. 略什么定律?板书: .小结:通过计算发现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它们分别应用3了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由此能看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呢?向学 生举例说明: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计算(通带分数乘法。用两种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发现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要简单过先约分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8 4.教学例7、例3123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题里的已知数有什么特点.(1)××1,5356232)说一说应用了什1.可以约分,能使数据变小,所以可以先算和1乘353么运算定律?(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1/4)×4 (2)出示:(1/10 算后让学说说这道题应用乘法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应用乘法分配律,×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因为1/10 4和1/4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时要注意两点:①要仔细观察题里的已小结:(3)知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能使运算简单。②要判断应用什么定律简便。:要求学生记忆。一分钟记忆三、自主测评: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P65做一做。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186 ×改为(+87 怎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反思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的行为,即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呈现出新课程的所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需要改进之处: 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比如:在开始情境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除了出现4×(2+3)和 4×2+4×3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4×2×2+4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比如: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乘法。这里,我给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够。以上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案例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4页中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策略: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知识与跨越式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自主探究、归纳

乘法运算定律。 2.感受成功策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通过科学的验证确定猜想的成立,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注入动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创设,引发思考 1.师:同学们,窗外树木新发的嫩芽正提醒着我们,现在已经是春季,细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最近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同学们都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 两个植树小组在进行比赛,比比哪一组种的树多,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屏幕显示:第一小组:每行11棵,共种了7行;第二小组:每行7棵,共种了11行 师:同学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比呢?(先求出他们各自种的总棵数,再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进行解答。板书:11×7=77(棵)7×11=77(棵) 2.师:请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因数相同) 那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11×7=7×11 二、自主探索,获得规律 1.探索乘法交换律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自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348(9+12.5)12524 2、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1/21/3○1/31/2(1/42/3)3/5○1/4(2/33/5) (1/21/3)1/5○1/21/5+1/31/5 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1)各组观察复习第2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2)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 2、应用 (1)教学例5.计算3/51/65. ①请试着做一做. ②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③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④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3/51/65 =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 =1/2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教学例6.计算(1/10+1/4)4 ①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完整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案例

激发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案例 姓名:郑国梅 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于庄子小学 职称:小学高级 案例主题: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执教乘法分配律 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改中也有不少的成功经验,各地区也有自己的课改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界人士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即能否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这一年来我也在积极的找寻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反思。认为不断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的之一。现以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为例进行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难点。在理解和应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 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3+4)×6 3 ×6+4 ×6 20×(5+13) 20×5+5 × 13 (13+7)×4 13×4+7 (8 × 6)× 2 8 ×2+6 ×2 (同学们把8个算式都摆在桌面上,很快就把它们按照数据分成了5组,心急的同学高高举起了手臂,以为大功告成。但很快就有人提出异议,于是小组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有3组相等的算式: (3+4)×6=3 ×6+4×6

3×(17+5)=3×17+3×5, 20×(5+13)=20×5+5×13 生2:我们不同意,20×(5+13)≠20×5+5×13 生3:说得对,我们计算过了,确实不相等。 生4:应该20×5+20×13才等于20×(5+13) 生5:也可以把括号里的5与括号外的20交换位置,5×(20+13)=20×5+5×13 生6:我们还发现如果把13×4+7改为13×4+7×4,就与(13+7)×4相等;把(8×6)×2改为(8+6)×2与8 ×2+6 ×2相等。 师:说得真好!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发现的规律,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电脑出示:(80+20)×4,谁是它的好朋友? (学生踊跃举手,老师指名回答)生:(80+20)×4=80×4+20×4 演示:数字“4”翻着跟头,分别去乘80与20,然后相加。 出示:6×(10+20),谁是它的好朋友? 生:6×(10+20)=6×10+6×20 演示:数字“6”翻着跟头,分别去乘10与20,然后相加。 分别出示:(6+3)×a ,(32+40)×▲ (学生热情高涨,几乎站起来举手) 齐答:(6+3)×a=6×a+3×a (32+40)×▲=32×▲+40×▲ 师: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怎样概括呢? 生:(a+b)×c=a×c+b×c 师: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你们反着读一读字母形式,给下面两个算式找到朋友吗? 分别出示:35×8+65×8 9×12+9×282 学生回答后,老师电脑演示:两个相同的因数8从算式中落下来并且合二为一,得到(35+65)×8;两个相同的因数9从算式中落下来并且合二为一,得到9×(12+282)。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

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 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 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 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 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 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 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 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 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 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 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 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 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 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 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 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 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 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案 (1)

龙文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分数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课型新授课使用教具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参考教材课本 教学内容 5×6+7×3 15×(34-29)3 4 - 2 7 + 3 8 二、讲授新知 1、明确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举例说明 计算:4 15 + 3 5 × 7 9 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4 1 5 + 3 5 × 7 9 = 4 15 + 7 15 = 11 15 3、尝试练习 1-4 5 × 3 8 2 5 - 6 35 × 7 12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8 15- 1 5 × 3 4 4 5 + 2 3 × 4 7 ( 3 4 + 1 6 )×2

(12 -15 )×45 75-25×35 12 -34 ×833 2、列式计算 1、38 与310 的差的15 是多少? 2、38 减去34 的15 ,差是多少? 3、23 的15 比56 少多少? 三: 简便运算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12 ×13 ○13 ×12 ① 通过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 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 用字母表示。 乘法交换律:a ×b=b ×a (2)(14 ×23 )×35 ○14 ×(23 ×35 ) ①通过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3) (12 +13 )×15 ○12 ×15 +13 ×15 ①通过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四、教学例6 1、计算35 ×16 ×5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计算过程。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例6、例7)》参考教案

《分数乘法》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激疑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合作要求: (1)举例说明 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 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 (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 (3)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 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 2.独立尝试。 (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计算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4.全班反馈 第一题:

分数乘法(全)

一、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2、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连乘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关键: 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迁移类推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时间:40×15分钟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分数乘以整数(教材第1~2页内容)。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 1、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2、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设疑激趣、自主互学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例1。分析演示: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2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例1. 计算:415 +35 ×7 9 练习1、计算: 815 -15 ×34 45 +23 ×47 (34 +16 )×2 (12 -15 )×4 5 75-25×35 12 -34 ×833 16 ×(7 - 23 ) (3 5 + 2521 )× 25 1- 514 × 2125 12 + 64 × 46 25 ×210 + 910 57 - 49 ×64 21+(45×54) 127×6+125 135×74+8 3 31×53+54 2、列式计算 1、38 与310 的差的15 是多少? 2、38 减去34 的15 ,差是多少? 3、23 的15 比5 6 少多少? 二、简便运算 1. 乘法交换律:a ×b=b ×a 2.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3.乘法分配律:(a+b )×c=ac+bc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a ×b=b ×a (a ×b)×c=a ×(b ×c) 53×61×5 32×41×3 9 4 ×5×18 54×97×85 75×16×5 21 135×74×14 25 × 4 × 34 6 ×(218 ×730 )

417 ×(125 × 34) 89 ×427 ×27 514 × 2125 ×75 34 × 2 5 ×7 5 25 ×210 ×56 5×47 ×35 23 ×1 5 ×6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712 - 15 )×60 (183+ 89 )×18 ( 56 - 59 )×185 (220 + 1 5 )×5 (89 +427 )×27 6 ×(218 +730 ) (2415- 38 )× 615 1 6 ×(96+23 ) (35 +252)× 25 (924 + 83 )× 124 (207- 15 )×20 ( 56 - 5 9 )×18 12×(724 + 56 + 34 ) 417 ×(34 + 2 17) (15 + 3 7 )×35 100 63×101 677 × 78 527 ×28 36×34 35 21× 320 37× 335 625 × 24 34×34 35 613 ×12 445 ×10 2538 ×8 34 5 ×2.5 (15 + 37 )×7 ×5 (712 - 15 )×5 × 12 ( 56 - 59 )×6×18 ( 47 + 8 9 )×7×9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14——16页的例5例6及有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用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的算法; 难点:学生能掌握运算定律,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四、教法和学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使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从个体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在教学新课设计了以下练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温习,架起与新知识间的桥梁,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练习: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复习分解质因数法: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短除法):左边的数全部乘起来就是最大公因数,左边的和下边的数全部乘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 3、复习约分:把一个分数化简(缩小)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和分母约分,同时除以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把24/30和16/24化成最简分数。 4、复习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扩大)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同时变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仍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的例5和例6。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简便计算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的关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你们还记得吗? 2、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谁能总结一下呢?用字母怎么表示呢?你能说一说怎么来用语言表述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他们相等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①25 × 36 = 36 × 25

②(17 × 25)× 4 = 17 ×(25× 4) ③ 72 × 13+28 × 13 = (72+28)× 13 4、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 0.36×101 (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5、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小数的计算简便,那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二、点拨引导,教学新知。 (1)、引入新课: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①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②验证: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有三组算式,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算式,他们相等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生回答 认真观察第二组和第三组算式他们的左右有什么关系?同位之间左边同学的计算左面的算式,右面的同学计算右面的算式,然后两人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3 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 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9 2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

最新乘法运算定律优质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一)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教材的第24—25页的例5、例6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能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能在数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论知识与跨越式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已有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自主探究、归纳乘法运算定律。 2、通过验证、猜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通过科学的验证确定猜想是否成立,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注入动力。 3、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含义,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引导,能自主发现和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突破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实验、归纳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引导归纳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学生回答。 师: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p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 教法学法: 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示交流、归纳小结来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5分钟) 复习。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3 4×6 12×10 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计算:+++=? 提问,并板书。 1、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 2、问:分数和整数怎样相乘。 3、1、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 3、分数和整数相乘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学习 自探、合探、共探(15-20分钟) 自探要求:(10分钟) 、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 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从图上看,1个 占一张彩纸的 51,3 个 子占几分之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 用加法,应该怎么计算: 2、学生根据以前经验,及乘法的原理,想怎么用乘法计算? 3×5 1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想想,可以怎样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