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

01041201

摘要

可靠性理论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现代军事、宇航、电子等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到研究结构、机械、机电系统及由上述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其应用范围也从比较尖端的工业部门扩展到一般工业部门。目前,可靠性设计和分析技术已成为许多工业部门中产品发展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系统可靠性在理论和研究模式上还有欠缺,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如模糊理论、人工智能等,是可靠性理论、试验和管理能够更成熟、更完美。

关键词:可靠性工程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核工业机械和非电子产品人可靠性现代化

可靠性技术发展简介

二十世纪以前

可靠性是伴随着兵器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在人类文明经历了4000多年发展成长的漫长过程中,人类已经对当时所制作的石兵器进行了简单检验。在殷商时代已有的文字记载中,就有关于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对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已有了朴素的认识。与可靠性工程学有关的数学理论早就发展起来了,可靠性工程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概率论早在十七世纪就由伽利略、巴斯卡、费米、惠更斯、伯努利、德·莫根、高斯、拉普拉斯、泊松等人逐步确立。布尼科夫斯基在十九世纪写了第一本概率论教程,他的学生切比雪夫发展了大数定律,他的另一个学生马尔科夫创立了随机过程论,这是可修系统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可靠性工程另一门主要的基础理论——数理统计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可靠性工程的准备和萌芽阶段

除了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机械维修概率、长途电话强度的概率分布、更新理论、试件疲劳与极限理论的关系外,1939 年瑞典人威布尔为了描述材料的疲劳强度而提出了威布尔分布,后来成为可靠性最常用的分布之一。

美国

最早的可靠性概念来源于航空。二战期间,因可靠性引起的飞机损失惨重,损失飞机2100架,是被击落飞机的1.5倍。1939年,美国航空委员会出版的《适航性统计学注释》中,提出了飞机由于各种失效造成的事故率不应超过0.00001/小时,相当于飞机在一小时飞行中的可靠度为0.99999,尽管这里并未明确提出“可靠度”的概念。现在所用的“可靠性”定义是在1952年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电子管的可选性太差是导致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可靠性问题的最大因素,美国当时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正常工作,其电子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仅有30%的时间能有效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防部组织人力,开始对电子管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在1934年成立电子管开发委员会(VTD),1946年成立电子管专业小组(PET)和航空无线小组(ARINC)。这标志着可靠性的起步。

在美国,四十年代改进可靠性的努力集中于质量的提高方面。更好的设计、更强的材料、更坚硬更光滑的摩擦表面、先进的检验仪器等等——强调这一切都是为了延长零件或组合件的使用寿命。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电动分布通过使用更好的绝缘,高温和试验,和改进了的锥-球形滚柱轴承等办法,把机车所使用的牵引马达的使用寿命从25万英里延长到100万英里。通过对曲轴和凸轮轴的轴承表面进行新式的TOCCO硬化处理大大延长了柴油发动机的寿命。可靠性工程在易维护型设计、以及为预防性的维护安排规划、设施、技术和进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四十年代展现的其他显著的进步还有管理部门对于检验抽样方案,高生产率机床的生产控制图,估算水平和促进购买优质产品

的动力等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标志着企业管理工程师进入了可靠性领域,结果,大多数“可靠性”教科书和课程都专门讲授质量控制、检验和有关的统计方法。

德国

早期可靠性高数学模型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开始的,当时,Wernher Von Braun所领导的一个小组正在研制V-1导弹。第一批十发导弹是完全不可靠的,他们都在发射台上爆炸或者是落于英吉利海峡了。一位数学家Robert Lusser被请来作为顾问,他提出了串联组件的相乘率,即串联系统的可靠性等于组件可靠性的乘积,这就是现在常用的串联系统可靠度乘积关系式。这样,为了使系统能顺利地工作,在一个串联系统内各个组件的可靠性必须必系统可靠性高得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可靠性工程的兴起和独立阶段

美国

对于安全性的重要性更加注意——最显著的是在宇航和核领域。在这个十年里,开始按失效率、寿命期望、合理性设计和成功率预测等来研究元件的可靠性。当时,美国的军用电子设备由于失效率很高而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局面。1949年美国海军电子设备有70%失效,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发现不可靠设备的维护费用浩大,各军种每年要花2美元去维护每1美元价值的电子设备,也就是说,对于每一种寿命为十年价值为100万美元的设备,在维护上竟要花2000万美元。这些事实,向政府表明了进行可靠性设计要比等设备失效后再去维修更为明智。1952年8月21日,美国国防部下令成立由军方、工业界及学术界组成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组”,即AGREE。1955年,AGREE 在给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九项建议:设计程序、实验、元件的可靠性、采购、运输、包装、贮存、操作、维修。这是产生美国有关可靠性军标的思想基础。1957年6月14日提出了著名的AGREE报告《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该报告极为广泛、系统、深入地提出了如何解决产品问题的一系列办法,成为以后美国一系列军标的基础。这些标准成为世界各国及各世界组织制订有关可靠性技术文件的依据。可以认为,AGREE报告的发表是可靠性工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里程碑。此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可靠性的军标,确立了可靠性设计方法、试验方法及程序,并建立有效数据收集及处理系统。

其他国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为了保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与飞行的可靠性,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同时,为了解决作战对导弹的可靠性要求,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对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日本在1956年从美国引进了可靠性技术和经济管理技术后,于1960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同年由科技联合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可靠性讨论会。1958年苏联召开第一次全苏无线电电子设备可靠性讨论会,提出了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七年规划。1958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设立了可靠性研究委员会。1959年加拿大空军司令部成立了系统可靠性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