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
地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
地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一、地表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地表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碳库之一。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是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动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等。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水分保持能力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影响。
1.1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分类土壤有机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活的微生物生物量、死亡的微生物残体、植物残体、动物残体以及它们的分解产物。
根据其分解程度和化学结构,土壤有机质可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
1.2 土壤有机质的功能与作用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它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次,土壤有机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此外,它还具有保水和调节水分的能力,对干旱地区尤为重要。
最后,土壤有机质是重要的碳汇,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二、地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是指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地形地貌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的差异性。
这种变异性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
气候条件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具有显著影响,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或寒冷的气候则可能导致有机质分解加快。
地形地貌通过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分布,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则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2.2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施肥管理等。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森林、草地等,对土壤有机质的输入和分解具有不同的影响。
耕作制度,如耕作深度、耕作频率等,也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布。
北京市平谷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S a i lVa i nc fS i Or a i a t r a d To a p ta r a e o o l g n c M te n t l
Ni o e nP n g fB i n t gn i ig uo e g r j i
W ANG h — i g S u yn ,LU i g P n ,W ANG in l,YANG u,YA NG i Ja -i Li Ka ,YU n — u n To g q a
a h i o fii n s o ra i n be o e o t dd e de e .The c nt nt nd t e rc e fce t fva ito l ng d t he mi l gr e o e sofS0M n a d TN op o la e t s i r hi he ha n s g rt n i ubs i. The r s tofs m i a i n e a l i ho t a o o lSOM nd s bs lTN it d ol e ul e v ra c nayss s w h t t ps i a u oi fte f r s he ia de ,a d t s i TN n ub oi SOM r s rb d by e po n i l o 1 n t ps i,SOM o p rc lmo l n op o l a ds s l a ede c i e x ne ta de.I o o l m a nd TN on e t h v he s a l rs a i or e a i it n e,whih a e 1 . 2 a d 19 0 km , e p c i e y c t n a e t m le p talc r lton d s a c c r 3 n . 8 r s e tv l . Howe e ,t 0M nd TN on e t i ub o lha a ge s a i lc r ea i n d s a c v r he S a c t n n s s i ve a l r p ta o r l to it n e,wh c r 31 9 ih a e 1 .
南京紫金山坡地、草地、茶园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关系
由表 1 可见 , 坡地 土有 机 质 的碳 氮 比 <2 , 0 草地 土 0— 2 m 0c 有机质有机质的碳 氮 比 >3 , 0 而茶 园 土碳氮 比比在 2 o
左右 , 相对稳 定。
表 1 土壤有机质、 全氯含量、 碳氮比及换 算系数
耄
有机质含量(/g gk ) 图3 茶 园土有机质与全氮关系
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 应 , 转化为氨与硫 酸进而结合
为硫酸铵。碱化后蒸馏 出来的氨用含有溴 甲酚绿 一甲基 红指 示剂 的硼酸吸收 , 以标准酸溶 液滴 定 , 出土壤全 氮含 量 ] 求 。 ( ) 10目土样 10 00g 入干燥的凯 氏瓶底部 , 2将 0 .0 送 加少量 水 、 加速剂 、 mL浓硫酸 , 2g 5 摇匀加小漏 斗消煮 , 待其变 为灰
宋
阳: 南京 紫金山坡地 、 地、 园土壤有机质 与全氮的关系 草 茶
一 3 7~ 2
馏。检查装 置是 否 漏 气 , 净 管道 , 洗 消煮 液 加 入蒸 馏 器 , 约
3 L水洗涤凯式瓶 4~ 0m 5次。量 硼酸 一指示 剂混合液 5m L 于 10m 5 L三角瓶 , 置于冷凝管末端 , 蒸馏室 内加 N O 蒸馏至 a H,
液体达 5 L完毕 , 12 :0 滴定 , 0m 用 /H S4 蓝绿变紫红为终点。 土壤全氮量 ( k )=( oO )×1. 4 0×
1 0× 1OO m 0— O/
蔓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3种 土壤 有 机 质 含 量 比 较 .
收稿 日 :02— 3一 1 期 2 1 0 O 作者简介 : 宋 阳(9 1 ) , 19 一 女 河南开封人 , 在读本科生 , 从事生物有 机肥对连作西瓜土壤微 生物区 系影 响的研究 。E— a : 6 9 l m i 1 011 l3
山地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之间关系的探讨
山地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之间关系的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土壤中有机质和其含有的养分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分布、水分状况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分布有明显的特点。
研究发现,山地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密切相关。
有机质可以来源于植物、腐殖质、微生物等。
山地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自植物材料,例如植物残体和叶片,而在化学上,它可以分为脂肪、芳香胺和醇类。
它不仅可以提供氮和碳源,还可以有效地储存多种微量元素。
有机质的分布及其随土壤的不同层次的变化,将丰富和激活矿物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土壤中有机质持续可循环和有效地利用。
全氮是植物作用的一个主要元素,也是人类利用率较高的土壤营养素,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关系密切。
全氮可以alpha-amino acids,i.e.,nitrates,nitrites,ammonia,amino acids and proteins,choppy 。
今天,土壤养分状况可以通过含氮固定技术或全氮含量分析来测定。
这一技术可以显示土壤有机质的释放和重新累积的关系及其对全氮的持续供给的重要性。
在广大的山区土壤中,也就是山地土壤中有机质分布和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有调查显示,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全氮含量也会明显提高。
高海拔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低海拔地区的2-3倍;土壤有机质高度相关性是一致的,而全氮含量则略有增高。
不同植被类型土地全氮含量也有很大差别,全氮含量高于海拔200 m的林地大约是平原地区的1.5-2.5倍。
总之,山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及其含有的碳、氮等养分,与全氮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关系。
山地土壤的有机质对全氮的吸收和累积有很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养分的留存,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因此,了解山地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之间关系,可以为优化土壤养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引言土壤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和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改善农田生产力和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二、方法与数据为了探究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了GIS技术对甘肃省的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了空间分析。
首先,我们收集了甘肃省各个地区的土壤样本数据和相应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对土壤样本进行采样分析,获取土壤全氮含量数据;最后,利用GIS软件对采样点的全氮含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全省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图。
三、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甘肃省西部地区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东部地区较高。
其中,祁连山脉和天山山脉一带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大部分超过1.5g/kg;而河套地区和陇东地区的土壤全氮含量相对较低,多数在0.7g/kg以下。
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氮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以农田为例,甘肃省的农田土壤全氮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小麦产区和河套地区的农田土壤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而草地地区的土壤全氮含量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速率较慢,导致植物残体的归还速度低,土壤全氮的积累也相对较慢。
此外,甘肃省的林地和草地土壤全氮含量相对较高,这与植被类型和植物繁殖特点有关。
林地由于有较多的枯叶、枝干和树皮等植物残体的归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相对较高。
同理,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一般也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甘肃省土壤全氮含量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
全国土壤全氮划分
全国土壤全氮划分全国土壤全氮划分是根据土壤中总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的划分。
土壤全氮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氮素的总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国土壤全氮的划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土壤氮素的来源和转化土壤中的氮来源主要有大气沉降氮、有机残留物氮和氮肥。
这些氮素经过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并参与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维持。
因此,在划分全国土壤全氮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氮素的来源和转化过程。
二、土壤全氮的含量全国土壤全氮划分时,需要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统计和分析土壤全氮的含量数据。
一般来说,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较高,而林地土壤全氮含量较低。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肥料利用情况、施肥措施、农作物种类等因素。
三、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沿海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全氮含量较高;而在内陆和沙漠地区,土壤全氮含量较低。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剖面的特点,包括 pH 值、有机质、土壤质地等因素。
四、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全国土壤全氮划分的重要依据。
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全国土壤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进而分析其土壤全氮的含量和空间分布情况。
五、土壤全氮的保护和利用在全国土壤全氮划分时,也需要考虑土壤全氮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通过合理施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等方法,保护和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结起来,全国土壤全氮划分的参考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氮素的来源和转化、土壤全氮的含量、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壤全氮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科学家和农业专家了解和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为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一、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一、目的1、掌握土壤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二、原理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机态(NH4+ 、NO3 - 、NO2-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三、试剂: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
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5ml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0.25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四、操作步骤1、消煮: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的风干土0.5000g左右,移入干燥的凯氏瓶中,加入1.5g的还原性混合催化剂。
用注射器加入4ml浓硫酸,放到通风柜内的消煮器上消煮1.5h左右。
直至内容物呈清彻的淡蓝色为止。
2、蒸馏:消煮完毕后冷却。
将三角瓶置于冷凝管的承接管下,管口淹没在硼酸溶液中(三角瓶用2%的硼酸20ml作吸收剂),然后打开冷凝器中的水流,进行蒸馏。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注意冷凝管中水不要中断,当接受液变蓝后蒸馏5min,将冷凝管下端离开硼酸液面,再用蒸馏水冲净管外。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数字土壤制图以土壤—景观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土壤发生环境信息,采用统计学、地统计学等其他数字定量方法来模拟土壤与其发生环境信息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在空间上扩展该关系,达到制图目的(Scull et al.,2003)。
数字化土壤图以及从中衍生的信息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属性等信息,进而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和资源环境管理决策。
数字土壤制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
传统制图程序一般分为野外土壤草图测绘、室内底图清绘、图面整饰三个步骤,因其耗时久、耗费人力物力、精度有限等缺点,逐渐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数字化土壤制图,具有成本低廉、记载性强、更新快、效率高、精度高、制图美观等优点,已经成为土壤制图的主要方法(Carréet al.,2007)。
2009年,“全球土壤数字制图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该计划通过综合利用土壤学、地理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等多种理论和方法,最后建立具有高分辨率的全球土壤属性的三维网格数字土壤地图(蔡玉高,2011)。
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土壤制图做了大量扩展研究,试图寻找数字化土壤制图精度较高、制图效果较好的方法,其中地统计学、决策树、模糊聚类等方法都得到讨论验证,但是目前仍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数字制图方法。
国内数字化土壤制图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出现的方法主要有地统计法、模糊聚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等。
孙孝林等(2013)总结出数字化土壤制图五种理论基础:土壤发生学理论、地理学、数学,以及土壤学与地理学、地理学与数学,并对每种理论基础出现的模型、所需样本要求进行系统归纳,有效丰富了土壤数字制图的理论基础。
一、地统计学地统计学是利用原始数据和半方差函数的结构性特征,对未采样点的区域化变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它以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认为空间上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且其相关性与距离有关,是在国内数字化土壤制图方面得到广泛研究的方法。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邓邦良;袁知洋;温卫华;樊妮娜;李艳丽;李志;方捷;郭晓敏;张文元【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是草本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性营养因子,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
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高度(1600~1900 m)和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发现:(1)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在同一垂直土壤剖面中均随着发生层的下降而降低,在海拔梯度上,3大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化呈倒“U”形,均于1750 m 左右处达到最高值;(2)利用 SPSS 回归分析发现,上下层土壤均出现有机质和全氮、全氮和碱解氮相关性极显著,全氮与有机质呈线性正相关,碱解氮与全氮呈非线性正相关,拟合度均较好;(3)草甸上层土壤中有机质供氮水平高于下层,而下层土壤中碱解氮占全氮比重明显比上层要高。
研究揭示了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关性,为武功山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414-417)【作者】邓邦良;袁知洋;温卫华;樊妮娜;李艳丽;李志;方捷;郭晓敏;张文元【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相关文献】1.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磷素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酸度的关系 [J], 赵晓蕊;龚霞;郭晓敏;张金远;牛德奎;单连友;张文元;陈伏生;李志;魏晓华2.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全量氮磷钾分布格局及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 [J], 袁知洋;邓邦良;郭晓敏;牛德奎;胡耀文;汪娇;赵自稳;刘宇新;张文元3.武功山山地草甸不同植被群落碳氮分布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J], 孟文武;郑利亚;崔诚;喻苏琴;钟支亮;牛德奎;郭晓敏4.武功山山地草甸不同植被群落碳氮分布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J], 孟文武;郑利亚;崔诚;喻苏琴;钟支亮;牛德奎;郭晓敏;;;;;;;;5.雾灵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的关系 [J], 王艳杰;付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及其原因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及其原因摘要: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大体为由南至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多;由东至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在此大的规律背景下,又有部分特殊类型的土壤并不符合此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极高或极低。
总的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由进入土壤的有机质量和土壤中消耗的有机质量共同决定的,两者差值即为土壤有机质量,由于各地气候不同,地表植被量不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不同等因素,进入土壤的有机质量和土壤中有机质的消耗量都不同,故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差异。
关键词:土壤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引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的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
只占土壤含量一小部分的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
了解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加深对土壤形成规律的认识及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土地。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1.1 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是指有机化学中已知的普通有机化合物。
其原始来源是植物组织。
在自然条件下,树木、灌丛、草类、苔藓、地衣的躯体都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
在耕作的土地上,农作物的大部分被人从土壤上移走,但作物的某些地上部分和根部仍残留于土壤中,而且人为耕作的土壤可能会施有机肥和化肥,这也会增加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数量。
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鼠类等(消费者)和土壤微生物(分解者)是土壤有机质的第二个来源,它们分解各种原始植物组织,也为土壤提供排泄物和死亡后的尸体。
1.2 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腐殖质是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它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可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敏素。
张掖市北郊湿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的相关性分析
地 下 水 G o n a e r u d w tr
J 1 ,0 0 u. 2 1
Vo. N0. 132 4
张 掖 市 北 郊 湿 地 土 壤 有 机 质 与 全 氮 、 磷 的相 关 性 分 析 全
张 如 龙 , 晓燕 。 秦 巴建 文
推测 有机质 的含量 ; 而通过 对有机 质 与全磷数 据的分 析 , 明二 者在 区域 内没 有线性 相 关关 系。 表 [ 关键 词 ] 有机 质 ; 氮 ; 全 全磷 ; 关性 分析 ; 相 张掖 湿地 [ 中图分类 号 ] s 5 1 6 1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0 4一l 8 ( 0 0 0 0 2 1 4 2 1 ) 4— 0 8—0 4
QI a N Xio—y n , in—w n a BA Ja e
n— (ntueo y rlg n n ier ggo gcS re ,G nuPoic ueuo el ya dMiea s r e Is tt f dooi a dE g ei el i uvy a s rvneB ra f o g n n r1 u v y,Zha i H c n n o3 0 0 as )
A bs t t Th el n s a s e i lCl s o e — s se ,is u que e v r n e ta o — g o h m i a o e s s b e r ac : e W ta d i p c a as fe o ytm t ni n io m n nd bi e c e c lpr c s e r d a s e i lt p fs i. The atCl s ba e n t e fed s v e n n l ss ts t p c a y e o ol ri e i s d o h l ur y a d a a y i e tdaa,i h ta d o he n rh r ub b i i n t e wel n ft o t e n s ur n
开封城市土壤主要性质及空间分布分析
开封城市土壤主要性质及空间分布分析孙艳丽;马建华【摘要】采用正方形网格法在开封市布设土壤样点137个,采集表层(0 ~ 10 cm)土壤样品进行城市土壤性质的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土壤密度、pH、有机质和全氮均与郊区存在差异,且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开封市土壤密度的功能区差异为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行政区>工业区,水平分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土壤的pH呈强碱性,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东至西呈环状递减;全氮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城市东南区域向西北区域降低.【期刊名称】《许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3)005【总页数】6页(P94-99)【关键词】城市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开封市【作者】孙艳丽;马建华【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8.2城市化是最显著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之一,在大量占用土地的同时,导致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产生了一类特殊的土壤—城市土壤.城市土壤是指人为非农业作用形成的,由于土地的混合、填埋或污染而形成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 cm的城区或郊区土壤[1].城市土壤在城市环境的影响下,剖面形态、物质组成及养分特征等基本性质均与自然土壤或农业土壤存在差异.国外城市土壤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2-4].中国城市土壤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城市土壤的分类、性质、污染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5-8],但对城市土壤的案例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城市土壤性质的基础数据库资料尚不完善.本文以开封市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壤的主要性质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旨在获取基础数据,丰富城市土壤研究案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开封位于河南省中偏东部,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地理坐标为113°52′~115°15′E、34°11′~35°01′N.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52 ℃,年平均降水量为622 mm.坐落于豫东平原之上,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69~78 m之间.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市区面积为362 km2,人口为84.23万.1.2 样品采集以1∶2.5万开封市城区图为基础,按正方形网格法(500×500 m)布点.在每个网格中心附近选取代表性绿地,用GPS进行样点定位.采样时,在样地4 m2范围内按“梅花形” 布设5个子样点,采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将其混合均匀,按“四分法”舍弃多余样品,最后保留1 kg左右,同时采集土壤环刀样品.为比较城市不同功能区间土壤性质的差别,把开封市划分出6个功能区,将各表层样点进行相应功能区归属.本研究共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37个(图1).图1 开封市表层土壤采样点分布图1.3 实验方法取部分新鲜土样做土壤含水量测定.将剩余分析样品在阴凉处风干,拣出大的土壤侵入体(砖瓦块、铁屑、木屑、塑料和石灰颗粒等),然后用圆木棍碾碎,使其全部通过10目(孔径2 mm)尼龙筛,供土壤pH测定.从<2 mm土样中随机多点取样5 g左右,用玛瑙研钵研磨,全部通过60目(孔径0.25 mm)尼龙筛,混匀,供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测定.土壤pH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土壤密度测定采用重量法,全氮含量测定采用半微量开氏法[9],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10].1.4 数据分析处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K-S检验.利用ArcGIS 9.x软件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地统计模块,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法(Ordinary Kriging) 进行空间插值,绘制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图.2 结果与讨论2.1 土壤密度开封市绿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于0.73~1.66 g·cm-3之间,均值为1.32 g·cm-3,与郊区土壤密度(1.31 g·cm-3)相近(表1).与已有的城市土壤密度研究成果相比,开封市土壤表层平均密度低于美国华盛顿(1.6 g·cm-3)[11]、香港(1.84g·cm-3)[12]、韩国春川(1.40 g·cm-3)[13]、南京(1.43g·cm-3)[14]、徐州(1.44 g·cm-3)[15],哈尔滨(1.37 g·cm-3)[16]等城市的土壤密度.显示出了人类活动强度差异导致的土壤密度异质性特征.开封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密度的大小顺序表现为: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行政区>工业区(表1).其中,休闲区土壤平均密度是工业区的1.12倍.这种土壤密度变化规律主要是不同的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和文教区多分布在市区,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对土壤的践踏频繁而严重,故其土壤密度较高.工业区多位于城市外围,人为对绿地的践踏弱,故其土壤密度小.行政区位于市区西南部的新开发区,绿地建设时间短,经营管理优良,所以土壤密度也不高.表1 开封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密度土壤密度/(g·cm-3)工业区(n=23)休闲区(n=10)道路临近区(n=27)文教区(n=28)居民区(n=20)行政区(n=15)郊区(n=14)范围0.73-1.401.25-1.581.03-1.591.07-1.661.01-1.541.05-1.490.92-1.66均值1.221.401.361.331.351.271.31标准差0.130.110.120.130.160.110.21CV/%10.667.868.829.7711.858.6616.03注:表中n为样本数量.图2 开封市表层土壤密度的空间分布从开封市土壤密度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图(图2)可以看出,土壤密度表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老城区中部和西北部郊区出现两个高值中心.开封市老城区中心是商业区,人流量大,人类活动集中,对土壤的踩踏严重,土壤密度较高;西北部区域土壤密度高值的原因主要与土壤质地有关,该区濒临黄河,地势较高,土壤质地偏砂,因而土壤密度也较高;东南部区域土壤质地偏细,人口密度较低,人为压实作用较弱,土壤密度较小.2.2 土壤酸碱性开封市土壤的pH变化于6.93~10.65之间,变幅较大,均值为8.58,呈强碱性,强于郊区土壤(均值8.02)(表2).开封市土壤偏碱性的特征与其他城市土壤的研究结果一致[12,17-20].表2 开封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pH值pH值工业区(n=23)休闲区(n=10)道路临近区(n=27)文教区(n=28)居民区(n=20)行政区(n=15)郊区(n=14)范围6.93-9.497.65-10.656.94-10.247.22-9.887.43-9.917.13-9.567.44-8.30均值8.318.888.508.528.788.718.02标准差1.261.171.050.830.810.750.32CV/%15.1613.1812.359.749.238.613.99注:表中n为样本数量.开封市土壤pH偏碱性的原因有:(1)城市土壤特殊的成土环境和成土过程导致土壤中掺杂有水泥、砖块等建筑废弃物,这些碱性物质会向土壤中释放Ca2+;(2)融雪剂(CaCl2、NaCl等)的使用使地表径流携带较多的碱性物质进入土壤;(3)含有碳酸盐(CaCO3、MgCO3)的灰尘沉降到城市土壤中;(4)土壤中的碳酸盐会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而重碳酸盐比碳酸盐更容易解离OH-[11].郊区土壤环境比较稳定,反映着半湿润、黄河洪冲积母质潮土的基本特征.图3 开封市表层土壤pH的空间分布开封市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图(图3)显示:土壤pH值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呈增大趋势,城市西南部和城墙西南部附近出现两个高值中心.这种土壤pH分布格局与开封市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开封市东部区域是老工业区,工厂集中,工业生产中形成的一些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会降低土壤的pH值.其中尤其以化肥厂对土壤pH的影响最为显著.马建华等[21]的研究表明,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部的化肥厂绿地表层土壤的pH值只有7.21,比位于老城区西北部的华北体育场绿地土壤的pH值(8.66)低1.45.开封市西部区域的开发历史较短,绿地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较轻,建筑活动中建筑垃圾对土壤的影响仍然强烈.因而,开封市东部区域土壤的pH值低于西部区域.2.3 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开封市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于7.44~189.46 g·kg-1之间,均值为47.60 g·kg-1,高于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25.50 g·kg-1).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22],属于含量很丰富的1级水平.与其他城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开封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徐州市、南京市、杭州市等[15,17,23],而低于纽约市[24].开封市不同功能区间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的特征(表3).表3 开封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g· kg-1)工业区(n=23)休闲区(n=10)道路临近区(n=27)文教区(n=28)居民区(n=20)行政区(n=15)郊区(n=14)范围16.74-189.4612.28-69.107.93-167.997.44-87.3716.40-94.2118.52-130.764.76-70.20均值71.1933.1947.1834.8843.4555.7325.50标准差40.3918.8835.0318.3622.7634.6417.74CV/%56.7456.8874.2552.6452.3862.1 669.57注:表中n为样本数量.开封市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东至西呈环状递减(图4).东部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在70.89~189.46 g·kg-1之间,城墙内的中部区域及其向西的部分延伸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多在47.43~70.88 g·kg-1之间;西部、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在4.76~47.42 g·kg-1之间.图4 开封市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开封市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在0.15~2.61 g·kg-1之间,平均值为1.05 g·kg-1,高于郊区土壤的全氮含量(0.69 g·kg-1),属于土壤养分等级中的3级水平.开封市土壤全氮含量要高于徐州市(0.69 g·kg-1)[15]、厦门市(0.40 g·kg-1)[25]、广州市(0.88 g·kg-1)[26]绿地土壤,而低于福州市(1.12 g·kg-1)[27].不同功能区平均全氮含量的大小顺序是: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表4).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降低.具体表现为:老城区城墙外侧东南区域至护城堤之间为全氮高值区,含量在1.39~2.61 g·kg-1之间;而老城区东部及其向外延伸的东南部区域,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含量在1.15~1.38g·kg-1之间;自城墙西缘向西北一侧的延伸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则比较低,在0.15~1.14 g·kg-1之间(图5).表4 开封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全氮/(g· kg-1)工业区(n=23)休闲区(n=10)道路临近区(n=27)文教区(n=28)居民区(n=20)行政区(n=15)郊区(n=14)范围0.54-2.010.40-0.800.43-2.600.71-1.040.15-2.610.80-2.100.31-1.28均值1.340.701.140.881.091.150.69标准差0.740.130.700.130.720.470.43CV/%55.2231.6161.4018.1566.2458.9662.32 注:表中n为样本数量.图5 开封市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开封市土壤质地属壤土类,有机质和全氮较易积累,郊区土壤属砂土类,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低.城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功能区差异及空间异质性主要与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有关.工业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排放可增加土壤外源有机物输入,因而工业区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功能区中的高值,及工业集中分布的开封市东部区域也表现为空间分布上的高值区;城墙内为人口密度大的老城区,生活垃圾排放也可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相对较高;老城区西南向西的延伸区域为西郊工业区,分布有橡胶厂、缝纫机厂、化纤染织厂等企业,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高.城市南北两侧为郊区,土地利用方式多为农田,由于经常耕种,表层有机质分解快,及近些年来有机肥施入量较少,有机质、全氮含量均低于城市土壤.3 结论(1)开封市绿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于0.73~1.66 g·cm-3之间,均值为1.32 g·cm-3,与郊区土壤密度(1.31 g·cm-3)相近,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行政区>工业区;水平分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2)土壤的pH变化于6.93~10.65之间,高于郊区土壤,呈强碱性特征;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增大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3)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于7.44~189.46 g·kg-1之间,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全氮含量在0.15~2.61g·kg-1之间,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城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高于郊区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东至西呈环状递减,全氮含量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参考文献:[1] Bockheim J G.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highly-disturbed urban soils[M].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Paper presented before Division S5. Soil Genesis, Morp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il Society of America. Chicago, 1974.[2] Williamm R E, Richard V P. The genesis, class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soils in urban areas [J]. Urban Ecosystems,1997, (1): 217-228.[3] Al-Khashman O A.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Urban Soil around Potash Industrial Site in the East of the Dead Se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Risks [J]. Soil and Sediment Contamination,2012,21(2):276-290.[4] Hagan D, Dobbs C, Timilsina N, et al. Anthropogenic effect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btropical coastal urban soils[J].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2,28(1):78-88.[5] 张甘霖,朱永官,傅伯杰.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03,23(3):539-545.[6] 卢瑛,龚子同,张甘霖.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J].环境化学,2003,22(2):131-136.[7] 陶晓,徐小牛,石雷.城市土壤活性碳、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1,30(12):2868-2874.[8] 李翠兰.长春市绿地铅污染评价及其植物修复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9]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指导书[M].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0] 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 9834-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11] Bullock P,Gregory P. Soil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M].Great Britain:Oxford, 1991.[12] Jim C 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Hong Kong Roadside Soil in Relation to Urban Tree Growth[J]. Urban Ecosystems,1998,2(2-3):171-181.[13] Jo H K. Impacts of urban greenspace on offsetting carbon emissions for middle Kore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2,64(1552):115-126.[14] 杨金玲,张甘霖.城市功能区、植被类型和利用年限对土壤压实的影响[J].土壤,2007,39(2):263-269.[15] 于法展,尤海梅,李保杰,等.徐州市不同功能城区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 85-88.[16] 高玉娟.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17] 王焕华,李恋卿,潘根兴,等.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表土微生物碳氮与酶活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24(3):273-277.[18] Norra S, Fjer N, Li F, et al.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nd Uses on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Horizonation of Urban Soil Profiles in Qingdao, China[J]. Journal of Soils Sediments,2008,8(1):4-16.[19] 李家熙,葛晓立.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苏州市为例[J].地质通报,2005,24(8):710-713.[20] 冯万忠,段文标,许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肥力的影响—以保定市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2):61-64.[21] 马建华,张丽,李亚丽.开封市城区土壤性质与污染的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1999,30(2):64-67.[22]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普查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3] 章明奎,周翠.杭州市城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特性[J].土壤通报,2006,37(1):19-21.[24] Pouyat R. Groffman P. Yesilonix I. et al. Soil carbon pools and fluxes in urban ecosystem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2,116: 107-118. [25] 王良睦,王文卿,林鹏.城市土壤与城市绿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180-181.[26] 管东生,何坤志,陈玉娟.广州城市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1998,11(4):51-54.[27] 董艳.福州市建成区绿地景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及酶活性特征[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共35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JunlfS a xA r utrl cecs o ra o hn i gi l a Sine c u
tp ol ( o si 0—2 m ) dter u 伍ce t f ait nb ln e emided ge . h a o tns f OM n N 2 0c a ic e ins r i eo g dt t d l e re T eme nc ne t o n h ov ao oh S a dT 0— 10 0
c s i d p h r . n . 5 gk e p cie y S m o l e t swe e 85 a d 0 4 / g r s e t l . OM d T e ess o e h a it b t d p t r so e l i g f m v n a N l v l h w d t es me d s u e at n fd ci n r i r e n o
摘
要 : 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 , 探 是进行合理科学 配方施 肥的重要依据 。利用 山西全省采集 的
7 个典型农 田剖面数据 , 5 测定其 0~ 0 加 ~10c 2, 0 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的含量 。 研究结果表明 ,0 7年 20
山西省主要农 田耕层 0~ 0 m土层土壤有机质 和全氮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 /s 2 e 77 08 s ,均属 中等偏上水 5 k 平, 变异 系数为 中等程度变异 ;0 10 m土层土壤有机质 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8504 ,g 2 0 e .,.5 l 。其剖面 g(
中牟县土壤质地、有机质、全氮三者关系
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摘
陈瑞鸽
梅成刚
邢晓丽
陈改玲
武社梅
要 :根据 中牟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 量测 定,针对不 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全氮含 量数据 ,分析质地、有机 质、全氮三者的关 系。结
果表 明,多数情况下,质地越粘 ,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越高 ,有机质 与全 氮存在正相关关 系。
注: ( “ 平均值” 中的 比值=全氮 ÷有机质) ( 下转第 6 4页 )
河南 农 业 2 0 1 6年 第 9期 ( 下)
须具 有 高度 的辩 证法 思维 。根 据 管理 实践活 动 的各 个 阶段与 不 同情 况 ,对 管 理工 作 的某 个侧 重点 、某个 要 素或
全面深入地认识事与人 。
对人 的管 理是 管理 工作 的一 个重 要 内容 。知人方 能善任 ,而 知人 却不
是一 件易事 ,是 一个辩 证 系统 的深入
作必须 坚持 在动 态 中着 眼整 体 ,统筹 考虑 ,各方 协调 ,根据 发展 着 的实 际
情况 与客观状况进行辩证的灵活安排 。
每 个人 的优势 与不 足 ,根 据每 个人 的 特点进行 管理与任用 ,发挥个人 专长 ,
避 开个人 不足 ,在个 人不 足方 面促 进
个人 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l 】 邱岳. 道 德经 注评 [ M 】 . 北 京: 金 盾 出版 社 ,
2 0 o 9 .
在管 理活 动 中 ,充分 发挥 管理 主体 的
品中的亚 硝态 氮氧化 为硝 态氮 后 ,再 用 还原铁 粉使 全部硝 态氮 还原 ,转 化
成铵态氮。土壤样品在加速剂 ( K 2 S O :
中国各地区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
中国各地区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原因摘要:通过分析得出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中等温度、中等适度地区暨温带草甸草原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由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向温带荒漠区和南方高温高湿区过渡,土壤有机质含量都逐渐降低。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的供应量及有机质的转化量。
关键词:土壤 有机质0 引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可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
前者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和施入的有机肥及翻压的绿肥。
后者是在土壤中微生物参与作用下形成的,含有多种功能团的带芳香族核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的供应量及有机质的转化量。
影响有机质供应量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质地与酸碱性、有机物质的组成等。
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生产者,植物的种类、数量和成分不同会影响土壤腐殖质的积累及合成的类型;动物是土壤有机物的利用者,死亡的残体进入土壤参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有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
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1 不同地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 图1 中国部分地区土壤表层有机物含量分布图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宁夏银川碱土山西草原风沙土风沙土山西草甸盐土盐土四川大竹紫色土新疆玛纳斯灰漠土新疆准葛尔盆地棕钙土上海滨海盐土上海水稻土上海潮土黑龙江查哈阳农场草甸土湖南桃园红壤内蒙翁牛特旗黑钙土南京黄棕壤嫩江黑土珠峰地区灰化土辽宁千山棕壤有机质/%A层B层C层由图1可以得到表层土壤分布的总体规律:中等温度、中等适度地区暨温带草甸草原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由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向温带荒漠区和南方高温高湿区过渡,土壤有机质含量都逐渐降低。
另外,在同一地区,同种土壤的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河西地区土壤全氮及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机 质在农 业 生态 系统 中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含 量 直 其
接影 响着农 业 生态 系统 的生 产 力 。土 壤 全 氮 、 机 有 质 的空间变 异特 征 具 有很 强 的空 间 异 质性 , 要 受 主
成 土 母 质 、 候 、 形 、 土 过 程 以 及 一 些 人 为 因 素 气 地 成
的绿洲农 业 区 。土 壤 以灌 淤 土 为 主 , 次 是 灰 棕 漠 其
土 和风 沙土 。
来, 应用 地 统计学 方 法 对 河 西地 区 土壤 养 分 空 间 变 异 性程 度和 与之 相关 土壤 特征 值空 问变 异性研 究 目 前 还较 少 。本文 以甘 肃河 西 内陆绿洲 地 区 的张掖 市 甘 州 区为研究 对 象 , 用 地 统 计 学 和 G S相 结 合 的 利 I
方 法 , 用 半 变 异 函数 , 合 地 统 计 学 方 法 分 析 定 量 应 结
研 究土 壤全 氮 、 机 质元 素的 空间变 异 特征 , 有 不仅 要 从 宏观 上发 现农 田土 壤养 分退 化从 而减 轻农业 生 产 过程 中的污染 源 , 且 要对 区域 农 业 生 产 和 土壤 特 而
的 影 响 ~ 5。 J
甘州 区位 于 甘 肃 省 河 西 走 廊 中 部 , 处 东 经 地
106 ~105 北 纬 3。2 ~3。4 , 枕 祁 连 山 , 0~ 0 。2 , 83 92 南
北依合 黎 、 首 二 山 , 张 掖 市 政 治 、 济 、 化 中 龙 是 经 文
关键 词 : I; 统 计 学 ; 西 地 区 ; 壤 全 氮 ; 壤 有 机 质 ; 间变 异 GS 地 河 土 土 空
中 图 分 类 号 : l8 3 1 3 6 1 S 5 . ;S5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 0 (0 0 0 — 13O 0 07 12 1 ) 40 8一5 6
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
长丰县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作者:指导老师:胡宏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4级农业资源与环境合肥 230036)摘要: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长丰县8个乡镇土壤样品的化验测定,并对样品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长丰县土壤中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有机质含量偏低,变异系数也为中等程度变异。
同时,该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差异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能改良土质,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
关键词:长丰县土壤全氮有机质空间分布1.引言我国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2%的人口,为满足如此众多的人口对物质不断增加的需求,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产品[1]。
要想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产品,增施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但是,盲目增施化肥已导致地区间土壤养分差异变大。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平均达339kg/hm2,是全国平均用量(262 kg/hm2)的1.29倍,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施肥量则仅为178kg/hm2,是全国平均的67.8%[2]。
其结果是一些地区使有限的肥料资源大量浪费,且导致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上个世纪就引入了“精准农业”理念[3],并以北方土壤及种植管理模式为对象,开展了大量有关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对作物实施平衡施肥并在贵州、甘肃、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份都得到实施,带来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太行山至滨海平原土壤分布剖面图
(二)土壤的微域分布规律
在小地形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种、变种、 甚至土类和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
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小地形或人为耕种利用差 异的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壤的中、低级分类单元依 次更替、重复出现的现象,通常又称为土壤复域,或 称土壤组合。显然,土壤复域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 是人为耕种引起的。 苏南的土壤分布 1.马干土 4.黄泥土 6.淤泥土 11.乌山土 36.黄棕壤
(二)中国的土壤分类
1.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 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基 础。 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 土属、土种、变种7级,以土类和土种为基 本分类单元,共分12土纲,27亚纲,60土类, 234亚类。
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分类的基础,以定 量化、标准化为特点
第三节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一 土壤分类
(一)国外土壤分类 1. 前苏联 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 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 类的理论基础,以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土壤形 态、土壤物理、土壤化学、矿物及生物等)作为 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分类系统中由高到低分为土类、亚类、 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
欧亚大陆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性的 特点是:走向与纬线有些偏 高,多分布在中纬大陆边缘, 土壤地带谱由森林土壤系列 组成,如我国东部从北至南 依次为:灰土(灰化土)—淋溶 土(暗棕壤—棕壤—黄棕 壤)—铁铝土(红、黄壤—砖 红壤性红壤)。内陆型土壤纬 度地带的特点是土壤地带谱 主要由草原土壤系列和荒漠 土壤系列所组成,如欧亚大 陆内部由北向南土壤依次为 弱淋溶土(灰色森林土)—潮 湿土(黑土)—钙积干旱土(黑 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 钙土)—石膏盐积干旱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丰县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作者:指导老师:胡宏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4级农业资源与环境合肥 230036)摘要: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长丰县8个乡镇土壤样品的化验测定,并对样品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长丰县土壤中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有机质含量偏低,变异系数也为中等程度变异。
同时,该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差异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能改良土质,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
关键词:长丰县土壤全氮有机质空间分布1.引言我国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2%的人口,为满足如此众多的人口对物质不断增加的需求,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产品[1]。
要想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产品,增施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但是,盲目增施化肥已导致地区间土壤养分差异变大。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平均达339kg/hm2,是全国平均用量(262 kg/hm2)的1.29倍,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施肥量则仅为178kg/hm2,是全国平均的67.8%[2]。
其结果是一些地区使有限的肥料资源大量浪费,且导致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上个世纪就引入了“精准农业”理念[3],并以北方土壤及种植管理模式为对象,开展了大量有关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对作物实施平衡施肥并在贵州、甘肃、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份都得到实施,带来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其中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随着精确农业、精确施肥技术的提出和开展,土壤特性及其空间变异技术研究得到众多农学家的关注。
1.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重要性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土壤有机质只占土壤重量的一小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方面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农药等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的行为都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氮素是构成一切生命体的重要元素。
在作物生产中,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土壤供氮不足是引起农产品下降和品质降低的主要限制因子。
同时氮素肥料施用过剩会造成江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硝态氮积累及毒害等。
土壤氮素不仅是土壤组成的重要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因而一直倍受生态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目前又成为国际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也是引发江河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之一。
1.2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是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但土壤通过耕作,按照李比希的养分递减率,其含量都会减少,会逐渐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常常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氮元素的含量。
1.2.1 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属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的存在有关。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水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标志着土壤肥力越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标志着土壤肥力越差。
对土壤中有机质进行的研究发现,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或氮磷钾化肥配施均可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而在沈阳市20年的研究结果以及在河北省几种主要耕种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的定位监测,也都表明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现增加趋势。
不过由于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在很少或不施用有机肥,单施氮肥、磷肥、钾肥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长时间内变化并不大,甚至减少。
1.2.2 施肥对土壤中氮的影响氮素是构成一切生命体的重要元素。
在作物生产中,作物对氮素的需要量最大,土壤氮素不足会引起农产品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
当然过量施用氮肥不仅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同时还会增加环境污染风险。
氮肥的施用对土壤氮素含量影响很明显,氮肥施入土壤后除被作物吸收利用外,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通过NO3-淋失、反硝化、NH3挥发以及NO2-的化学分解等途径从土壤中损失掉,不过仍有15%~46%的氮残留在土壤中。
据估算,我国每公顷氮的平均贮量可达5000 kg~10000 kg,按现在平均产量可维持20年~45年,其中,土壤0-20cm土层氮储量高达1500 kg/hm2~6300kg/hm2,0-100cm土层氮储量达3000 kg/hm2~12000kg/hm2。
在北京市大兴区采样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我国土壤中的氮素大大提高:土壤中全氮含量从1982年均值为0.60g/kg,最大值为1.38 g/kg,增加到2000年均值为0.90g/kg,增加的比例达到50%,最大值达到2.52 g/kg;碱解氮含量在1982年均值为51.94mg/kg,最大值为104.30mg/kg,而2000年均值为71.36mg/kg,增加的比例达到37.39%,最大值达到113.68mg/kg。
1.3 研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意义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源和汇,目前已成为土壤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热点之一 [5,6]。
尽管它们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其他土壤特性一样,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即在相同的区域内,同一时刻不同的空间位置,其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充分了解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其变异规律,对于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与方法2.1研究区概况长丰县位于东经116º52´至117º26´、北纬31º55´至32º37´之间。
地形狭长。
全县总面积为19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11万亩。
长丰县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地势东、南部稍高,西部较低,平均海拔50米。
长丰县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植被丰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
土壤类型以马肝土、马肝田为主。
2.2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制备本实验研究的是安徽省长丰县8个乡镇的土壤样品,这些乡镇分别是:岗集、吴山、陶楼、三十头、双墩、义井、杜集、左店。
采用GPS定位技术,对长丰县8个乡镇进行划分采样单位定点取样,农用田土样采自地表0-20cm,深耕层土壤果园为0-40cm。
为了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每个采样单元,一般按S型设定10-20个点进行布点采集;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梅花形布点采样;采样按照随即、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同时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均匀一致,土壤上层和下层的比例相同。
取土器垂直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先取出一个耕层断面,在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采集的混合土样按四分法进行取舍至1kg左右。
将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及时放入样品盘中,摊开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风干后的土样研磨过100目筛,装入样品袋中用于土样的速效钾的测定,在样品袋内外写上标签,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制样人及制样时间等。
2.3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及步骤2.3.1 原理(重铬酸钾容量法):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r+3,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含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
其反应式为: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2K2Cr2O7 + 3C + 8H2SO4 = 2K2SO4 + 2Cr2(SO4)3 + 3CO2↑ + 8H2O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K2Cr2O7 + 6FeSO4 +7H2SO4 = K2SO4 + Cr2(SO4)3+3Fe2(SO4)3+7H2O2.3.2试验步骤: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0.0001g),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10ml,(在加入约3ml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到入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
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标准硫酸亚铁(FeSO4)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淡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
可用石英砂代替样品,其他过程同上。
2.4 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及步骤2.4.1 原理:(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土壤与浓硫酸及还原性催化剂共同加热,使有机氮转化成氨,并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无机的铵态氮转化成硫酸铵;极微量的硝态氮在加热过程中逸出损失;有机质氧化成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