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玉文化
论李商隐诗中玉的文化意蕴
论李商隐诗中玉的文化意蕴
如今,玉被广泛用作礼物,婚礼装饰品和象征人们高贵历史地位的器物,它被
尊崇为贵重宝物。
但你知道,在古代中国,玉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玉在古代被视为非凡,有财富和尊贵地位的象征。
它常被用作皇室交换礼物,
李商隐曾写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于玉的尊敬之情。
历史上,贵族、皇帝和名人会用玉雕刻精美的文创作品,或为自己服用而特制立玉,呈现出他们大量用玉装饰家居的威望。
传统文化也将玉与持久幸福联系一块,形象地反映在宣统皇帝为对贵妃献礼而
定制的“昙花”玉上。
因玉在古代有取之不尽的美称,它被作为结发的婚礼配件,代表了家庭的海洋式的深厚感情,以及真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老友情。
玉还在儒家文化中承载了其他的文化精髓。
比如夏商王朝封康之玉的一幅图纹:刻有熊熊火焰的象征着封康,体现出爱民和多元宽容的哲学。
它还被用作佛门道教中圣物的象征,体现出礼仪精神、友爱精神,被传统文化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眷属。
由此可见,玉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它既蕴含着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又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对当今的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因此,拥有一件玉器,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收藏,也可以让人们把更多的文化意义融入生活之中,增加深度和宽度,追求更高的提升,因此得到大家的赞赏。
玉在古诗中的意象
玉在古诗中的意象
玉在古诗中是一种珍贵的象征,它被用来比喻美丽、纯洁、
坚固、珍贵的东西。
古代诗人们把玉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表达
他们对美丽的崇拜和赞美。
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诗句“玉人
何处教吹箫,一片春意在绿杨”,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绿色的
杨树下吹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崇拜。
古代诗人们还把玉用来比喻坚固的友谊,表达他们对友谊的
珍视。
例如,《滕王阁序》中的诗句“玉宇澄清万里埃,晶莹寂寞
空蒙蒙”,描绘了一个清澈的玉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玉在古诗中还被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表达诗人对珍贵的追求。
例如,《渔家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玉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只应笑渔舟”,描绘了一个玉笛在春风中悠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珍贵的追求。
总之,玉在古诗中是一种珍贵的象征,它被用来比喻美丽、
纯洁、坚固、珍贵的东西,表达诗人对美丽、友谊和珍贵的崇拜
和追求。
诗歌中的玉文化的介绍
诗歌中的玉文化的介绍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章.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但自从我读到《中国珠宝玉石周刊》,在头版看到歌明透明如溪的诗歌,顿感欣慰——中国宝玉石文化的长河流淌到纪,又有现代诗歌的溪流汇入了。
带玉字的诗句唯美
带玉字的诗句唯美摘要:1.引言:介绍玉的特殊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诗句中玉的象征意义3.玉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4.玉字的唯美诗句举例5.结论:总结玉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正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玉一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古人认为玉具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这使得玉成为古代社会道德观念的象征。
在诗歌中,玉经常被用来寓意美好、纯洁和高贵等品质。
诗句中的玉字通常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既可指代玉器,如玉佩、玉镯等,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如玉洁冰清、玉树临风等。
这些诗句通过运用玉的形象,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在古代诗歌中,玉的应用非常广泛。
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用玉字创作出优美的诗句。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穷”字原意是“尽”,因与玉的寓意相悖,故用“尽”代替。
这首诗中的玉字不仅使诗句更加和谐,还增加了诗句的美感。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这首诗中,玉字没有直接出现,但诗中的意境与玉的象征意义相呼应。
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玉字的唯美诗句举例: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代温庭筠《南歌子·客从何处来》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总之,玉在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
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还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楚辞里关于玉的诗词
楚辞里关于玉的诗词背景介绍楚辞是我国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为主要主题,反映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
楚辞中经常出现玉的意象,玉在楚辞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君子的德行,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楚辞中关于玉的诗词。
玉的美丽与珍贵玉的质地1.形容玉的颜色:如《玉台新咏》中写到的”白玉无瑕”,“绛玉闪烁”等。
2.形容玉的纹理:如《九辩》中”珠琰琳琮”等词句。
玉的珍贵与稀缺1.描写玉的稀有性质:如《宛丘》中”秋瓣珍积”,表达了玉的稀有程度。
2.突出玉的珍贵价值:如《离骚》中”赤明玉精”,用来形容君主的美德。
玉的象征意义高尚品质的象征1.玉的洁白与纯净:如《季秋》中”玉洁冰清”,“清白玉,致我曲”。
2.玉的坚贞不屈:如《远游》中”真龙乃死金不变,玉断藻开花始发”,表达了玉的刚强、不屈的精神。
君子德行的象征1.玉的高洁品质:如《招魂》中”审慎亮以正,慈柔皇玉”,表达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2.玉的高尚修养:如《卜居》中”婉成文以载,耿介玉以光”,描绘了君子的风度和品德。
玉与爱情的关联玉的美丽与女性之美1.描写女子的美貌:例如《远游》中”华林玉筑,情见乎形”,“佩炫明妃之宝玉,夜歌兼吟此佳人”,通过玉的形象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2.比喻女性的品质:例如《卜居》中”玉冰清明透华光,瓊嶂无尘共远光”,将女子纯洁无暇的美喻为玉的品质。
玉的爱情象征1.描述心中爱情的珍贵:如《牵玉》中”弃蛇趋龟,岂云无辞,胡然琢玉藏之”,以玉来比喻内心深爱的人。
2.揭示爱情坚贞不渝的品质:如《远游》中”玉斗碧想,思与我出”,以玉的珍贵来象征坚贞的爱情。
玉的寓意与人生哲理玉的净化作用1.描绘玉的瑶洁美丽:如《玉台新咏》中”襞青纡白玉,色独照金门”,将玉与美好的事物相联系。
2.彰显玉的净化功效:如《汉江临泛》中”吾将玉而为江鱼,以终不旋踵之可得而食也”,形容玉的高洁和纯净。
玉的典型反面形象1.玉与石的对比:如《九歌·湘夫人》中”俛仰视遂衰兮,容与躁易共道”,将玉的光明与晶莹与石的暗淡对比,表达了沉沦与衰败之意。
中国古代诗词里的玉文化
中国古代诗词里的玉文化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玉、爱玉、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玉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是一美好崇高的字眼,如惜玉怜香、玉貌花容、金科玉律、玉润珠圆等等,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将玉的形象上升到一个更加高尚的气节高度。
正是因为玉的这些品质特征也使得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竞相赞颂,我们可以在许多文学作品里看到玉的身影。
中国古代诗词中就有许多和玉相关的诗句,如杨万里的“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杜牧的“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王安石的“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
”;黄庭坚的“泉响风摇苍玉佩,月高云插水晶梳。
”;吕岩的“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我们能说出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将上述诗句中的“玉”替换成其他的字,诗句未必不通顺,但是却多了一份庸俗,少了一份独有的崇高和意境。
除了以玉喻物外,古人更是以玉来喻人。
古人擅长以各种圣洁之物比喻君子,比如兰草、竹子、梅花等等,其中玉也是最常被用来喻人的。
用玉比喻帝王要从仓颉造字说起。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受黄帝委派创造文字。
在造“王”字的过程中,仓颉以珍贵的玉石作为“王”的象征,因此一根绳子串了三片玉石片代表大王的“王”字,“王”字加一点就变成了玉字,其所示是王者怀中的物品,足见玉的珍贵。
所以从那个时代起,就有以玉来比喻君王的传统。
从另一方面来讲,因为有“玉德”之说,因此玉被赋予的“仁、义、智、勇、洁”等高尚道德是与贤德的君主,仁义的君子品德相符的。
“君子必佩玉”、“无事玉不去身”等说法也正好印证了君子和玉的关系。
美玉还常常用来比喻美人,用来形容女子绝世容貌,或是用来形容女子端正品行,无一不是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
在诗词中用“玉”形容女子有的时候比较直接。
比如在龚自珍《夜坐》一诗中的最后一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诗人直接将美人比喻为圣洁高贵的玉,说明美人与玉一样令君子神往,值得人追求。
汉代关于玉的诗歌
汉代关于玉的诗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文学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关于汉代关于玉的诗歌,也是当时诗坛上的一大亮点。
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鼎盛时期,玉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极为珍贵的宝石,因此在诗歌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珍贵、美好和高贵的意义。
汉代的文人雅士们在创作诗歌时,常常以玉为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用古典的诗歌形式,将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抒发出来,表现出对玉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汉代关于玉的诗歌的精彩篇章:《玉颊春》是汉代诗人刘彻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玉诗。
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玉颊,在春日里更加娇嫩动人,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刘彻通过对玉颊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玉瑛篇》是汉代文学家班固的作品,此诗以玉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玉石的珍贵和纯洁之情。
其中对玉石的造型、质地和光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玉石之美的细致品味和感悟。
除了以上这两首知名的玉诗外,汉代文人还创作了无数关于玉的诗歌,如《玉镯》、《玉殿》、《玉瓶》等等。
这些诗歌不仅赞美了玉的珍贵之美,也反映了当时玉器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汉代关于玉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对玉器的独特情感和审美理念,也展现了汉代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这些玉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人们对玉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之情。
第二篇示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
在汉代,玉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材料,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和装饰品。
汉代的诗人们也经常将玉作为诗歌的主题,将其赋予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象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汉代关于玉的诗歌吧。
1、《赠王氏幼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玉箸金巵俨身轻,明亮如霜飞倒影,淡香似露拂幽幽。
赞美玉石最经典的诗词
赞美玉石最经典的诗词玉石,古今中外皆以其优秀的特性被称赞,举世闻名。
众所周知,有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把玉石比作宝剑,从中可见玉石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与尊敬。
玉石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重要的文化地位,由于其天然美丽、柔软包容、坚硬抗耐的特性,玉石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被赞美为宝物、珍宝。
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古人十分喜爱玉石。
很早以前,玉石就被用来装饰宫廷,古人还把玉作为礼物送给贵宾,或用来装饰皇室的宝器,可见当时对玉石的喜爱有多深。
玉石一直被视为珍贵的礼物,流传下来的各类赞美它的诗歌和诗词数不胜数。
最著名的要数《玉石赋》,这首诗歌创作于唐朝,作者是文学家卢照邻,可谓经典之作。
《玉石赋》中以美丽的文字描绘了玉石的特性:“夜凉仍含晓潮,晓晖下朦胧霭”,“湛青只若暗砷,潋滟如集杳冥”,写出了玉石的圆润细腻,似水的光泽,令人深深的陶醉。
此外,有一首绝佳的“羊脂玉石赋”,诗中形象地表达了对玉石的赞美:“玉石发白,一粒聚羊脂”,“虫豸尚能辩芝类,若问洞庭珍有何”,点明了玉石的珍贵,如和羊脂相比之下,其珍贵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诸如《宝马赋》、《玉壶春水赋》等著名的玉石赞歌,都是历代文学大家发出的对玉石的赞美之作,曲折的语言歌颂了玉石的美、神秘和历久弥新的特性,可谓千古流芳,经久不衰。
玉石赞歌在古今中外一直都充斥着各种美好的诗词,以优美婉曲的语句唱和着它的璀璨夺目;以深沉动人的文字探寻着它的厚重质感;以慷慨激昂的笔端写出它的苍古与神秘,将它永不过时的深邃魅力呈现于众人面前。
中国古今文学作品中玉石赞歌蕴含着深厚庞大的文化内涵,其经典之作深受各时期读者的赞美,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玉石的荣耀持久不变,历久弥新,而其中的经典诗句则是赞美玉石的最佳证书,可谓沁人心脾,超乎想象。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古典神话般的诗词美文,领略它无穷的艺术魔力吧!。
古之君子必佩玉,《诗经》中的玉文化
古之君子必佩玉,《诗经》中的玉文化《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
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
”作为文化的载体,《诗经》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宗周时代的玉礼风貌。
经粗略统计,《诗经》中有涉玉诗篇36首,占《诗经》总篇数的十分之一多。
按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即祭祀用玉、馈赠用玉、以玉为饰以及以玉比人。
这些既是玉礼文化的反映,也是玉文化的“诗化”。
其一,《诗经》中涉及的祭祀用玉,为当时吉礼的反映。
吉礼即祭祀之礼。
王国维《释礼》云:“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由此可见,礼从一开始就和玉有着不解的渊源。
祭祀用玉中以“六器”最为典型。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人为了讨好神明祖先,用玉祭献,把它作为沟通生灵和阴间神灵的法物。
周代统治者祭祀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说明周统治“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二是为了祈求降福,保国安民,巩固自己的统治。
如《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即写文王以玉郊祭天神后领兵伐崇之事。
诗中的“璋”,郑玄《笺》云:“璋,璋瓒也。
祭祀之礼,王裸以圭瓒,诸臣助之,亚裸以璋瓒。
”诗之后三章写文王出师伐崇,以及对文王的赞美和祝愿。
《大雅·旱麓》则写以玉祭天祭祖。
诗之第二章:“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礼记·郊特牲》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
灌以圭璋,用玉气也。
”可知,周人将祭天与祭祖并重,经常以祖配天而祭。
《大雅·云汉》反映了周宣王以玉礼求神祈雨之事。
《礼记·礼器》云:“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
赞美玉石的古诗
赞美玉石的古诗玉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尊贵、珍贵、美丽的物品,被人们赞美、吟诵、传颂。
以下就是几首赞美玉石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玉楼春·雪满山城玉砌楼》——唐·李白雪满山城玉砌楼,凤吹鸾曲动乾坤。
飞龙骑士自雄傲,深锁寒窗愁不胜。
诗中的“雪满山城”、“玉砌楼”等形象瑰丽,既点明了玉石所在高贵之处,又用雄浑自然的辞藻表达了玉石的威严和尊贵。
2、《玉山谣》——唐·白居易减灵游女献玉山,使君持节谁城间?玉峻霄汉犹参差,鹤从瑶池欲海还。
七宝贯日开彩云,四时随风散香氛。
不同长鲸隐浅丘,遗迹遥穿碧波端。
白居易的《玉山谣》是一首描述玉山之美的辞品。
诗中极力描绘了玉千变万化的美好形象,表现了玉所具有的高雅、宁静、纯洁、优美之美。
3、《琴瑟和谐·赋得玉楼春·登高轻放曲水亭》——唐·白居易耳闻昔日开元盛,台榭千灯照楚诚。
莫道已随尘土去,何妨犹奏洛阳声。
七徕金张挂玉楼,云板繁弦叠韵流。
碧纱初卷慵常换,红蜡又香新复秋。
更有轻衫一夜姝,轻衫百尺雪盈舞。
楼前倩影横波去,独立东风落花处。
这首诗诞生于唐时的洛阳,也与玉有关。
作者白居易以登高观赏、欣赏玉楼景象为题材来融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现了玉石在当时的尊贵概念和高雅艺术审美。
4、《玉台新咏》——唐·张泌记得纤手托金盘,月白云深胆气寒。
玉人将仰弄筝佩,不觉歌声动涟漪。
这是唐代诗人张泌写的一首赞美玉石的短诗。
诗中描写了玉人手中托着黄金盘子,显得豪华而高贵,令人产生震撼之感,以及玉石在艺术方面所能表现的美好形象。
总之,玉石在古代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珍稀和高贵,更因为它能够传达出人们感悟和审美的心灵。
这些古诗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了玉石的美丽和价值。
玉在古诗中的意象
玉在古诗中的意象
玉,在古诗中常被赞美为高洁、纯净之物。
它不仅是一种材质,还象征着美好的品质和品德。
在《离骚》中,屈原用“玉清”形容自己的思维方式高尚纯净,而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在游。
”这里的“王孙”则是指贵族子弟,暗示着玉这种高贵纯洁的象征。
此外,玉还被用于描述女性之美。
在《长恨歌》中,白居易用“宫女如花随日转,仙佛不知几年满。
汉家宫廷之美,尽在于此”来形容宫女的美丽。
而在《离骚》中,屈原写道:“於胜残去殃,于宠盈身。
至于八表之外,扩大四海之内,辟地为国,终身为君。
”这里的“辟地为国”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玉一般,动人心魄。
总的来说,玉在古诗中的意象是高洁、纯净、高贵、美丽的象征,不仅被用于赞美品质和品德,还用于描述女性之美。
- 1 -。
管窥唐诗中的唐代玉文化[权威资料]
管窥唐诗中的唐代玉文化[权威资料] 管窥唐诗中的唐代玉文化摘要:唐代,经济繁荣,所谓“盛世藏珠宝,乱世买黄金”。
唐代玉料以和阗青白玉为主,在唐诗中,涌现出大量涉玉诗。
充分显示了那个时代玉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关键词:唐诗唐代玉文化唐代玉料以和阗青白玉为主,其它玉料少见。
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杂玛瑙、透明水晶等,多数不见于国内矿藏,可能从西域输入。
在唐诗中,涉玉之作处处可见。
1.唐诗中的玉制酒器茶具唐代诗人的诗作中,有很多写到了玉制的酒具。
李白有:“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白居易有:“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李商隐有:“君时卧,触,劝客白玉杯”;杜牧有:“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蘩”;元稹有:“七月调神,,三春酿绿,。
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韩愈有:“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除此之外,唐代诗作中,亦很多提及了玉制的茶具。
吴融便有:“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的诗句。
刘禹锡的“ 玉柱,,韵,金觥雹凸棱”,此“玉柱”便指筷子。
管见唐人生活中的玉制酒器茶具大量玉质之作,可推知唐人的生活及社会现状。
2.唐诗中的玉制管弦乐器唐诗中有诸多对玉制乐器的描写,李白闻笛曲“梅花落”有感而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成为千古绝唱。
李白的:“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木兰之,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亦为后世所传唱。
李白:“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李白之外,唐人亦多有吟咏玉萧的诗句――如李隆基的“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曹唐的:“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宋之问的:“寂寂泉台恨,从兹罢玉箫”;李白的“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飞梁尘”;白居易:“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皇甫松:“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李白的:“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钱起的:“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
由诗论玉
由诗论玉————初探《诗经》中玉的文化意蕴王重锴“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
后世流传的“宝”字,就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而在《诗经》中的《小雅·鹤鸣》一诗中也有一段对玉的描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堵.乐彼之园,爱有树植,其下维葬.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诸,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爱有树植,其下维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歌用了很多意象如鹤、鱼、它山之石、玉等,玉石是很坚硬的,这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用石头磨玉,说明那些在诸侯国中好像不起眼的人,但很可能是人才,征召来之后可以为我所用。
这里用玉来表明隐没的人才的行为是经得起磨砺的。
又如在《大雅·抑》中,有“白圭之站,尚可磨也。
斯言之站,不可为也。
”。
”圭是玉石的一种,用白圭的污点,来形容言行之错误,而尚可磨是以自勉。
这明显反应了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集,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为我们带来了优秀的诗篇。
其中,也有许多关于“玉”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玉文化观念。
《诗经》玉文化内涵阐释
《诗经》玉文化内涵阐释《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尤其强调美的理念,它的文学内涵丰富多彩。
在《诗经》中,“玉”是一个常用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象征,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先,《诗经》中“玉”涉及到哲学层面,是对本真、道义、至善、至美的直观体现,是对宇宙规律的追求。
如,《小雅·蒹葭》中有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形容蒹葭绿而白,形同玉般地极其美丽,意在描绘大自然的完美之美,也可以看出《小雅》中作者对大自然无私奉献的理念。
此外,《诗经》中对“玉”的叙述常常伴随有对人文精神的阐释,如此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句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的哲学思考,从中可以理解“玉”本身文化内涵,即,对至善至美的完美追求,以及对人间和睦共处的美好愿望。
其次,在《诗经》中,“玉”有着物质层面的意义,作为一种宝物,是最古老的货币之一。
它曾被用来表示尊重、占有和爱护,因此,“玉”也具有象征意义,是一种象征幸福、和谐和爱的宝物。
如此句话:“有玉出谷,以文赋质,君子以止,不以欲得。
” 作者认为,一件价值高尚的物品可以带来幸福,而君子应该以拒绝功利为本,避免被物质的诱惑所迷惑。
最后,“玉”在《诗经》中又有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它是当时贵族文化的象征,是礼仪礼教的象征,代表着尊贵荣华,并被认为是忠孝节义的标志。
如:“缀玉挂金,珠沉翡翠,一物之室,五色之庭。
” 此句表达了家宅装饰的豪华,体现了当时贵族与普通人之间地位差异,表示家庭背景的强大,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待客之道的重视。
总之,《诗经》中“玉”的内涵极为深邃,不仅有哲学的文化层面,还有物质的商业层面,以及礼仪贵族的社会层面,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古代思想精神的萃取。
关于玉的优美古诗
关于玉的优美古诗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白《留客中行》2、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唐代韦应物《咏玉》3、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唐代李贺《老夫采玉歌》4、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5、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唐代李白《玉阶怨》6、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7、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张泰《游仙词》8、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王维《洛阳女儿行》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陆游所作《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10、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
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赵蕃《简寄潘恭叔》1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2、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1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5、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16、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
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17、小序见卖玉器者。
或人欲买。
疑其是珉。
不肯成市。
聊作此诗。
18、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9、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
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20、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
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21、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3、绿水结绿玉,白波牛白丰。
关于玉的诗词 赞美玉石的古诗
关于玉的诗词赞美玉石的古诗1.形容玉石的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有关玉石的诗句关于玉的诗词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3.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5.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6.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7.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8.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10.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11.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16.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
19.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20. 古有和氏壁连成,今有泰山玉振声。
3.关于玉石的诗句欧阳修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
春从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玉壶冰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唐 - 卢纶 - 清如玉壶冰【年代】:唐【作者】:卢纶【题目】:清如玉壶冰【内容】: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
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
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
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
关于描写和田玉的古诗
关于描写和田玉的古诗
关于描写和田玉的古诗
(第一首)
于心之外得真趣,石火光中识和田,
最是风骨能傲物,种玉斋头看余闲,
苦乐难许名利入,斗室方内游万千,
最是清流难自许,持禅过处有周天。
(第二首)
赌得新疆石,细观河田润。
一生良苦心,三石两幸运。
去污亮真容,赢得剔透明。
冰晶玉肌清,星空籽料金。
(第三首)
昆仑冰河孕璞玉,温润如磬似脂凝;
天琢人磨争俏色,多彩皮壳因矿沁。
此物通灵属奇珍,家有片石抵万金;
世间软玉独为尊,红山文化耀古今。
(第四首)
佳人种玉田,半亩赋天然。
踏浪洛神似,凌波水月娟。
不见归香客,何为倚户扇。
春来盈翠里,相见岭南篇。
(第五首)
快递伊人笑,和田至眼前。
玲珑荷露碧,窈窕雪珠圆
婉婉凝薄水,纤纤镇翠烟。
英华盈素手,顾盼待君怜。
(第六首)
有缘淘得玉貔貅,慷慨掏囊入背兜。
瑞兽临门忠护主,和田灵璧去患忧。
玉人相拥通灵性,冰润肌肤品德修。
良马好鞍天作合,福星陪伴渡春秋。
(第七首)
石蕴崑岗拜月修修成脂魄謁皇都
都中紫绶争相识畿内王孙竟自图
质本旡瑕堪颂德形宁遇损不言愁
精华应待人间览何必深龛作雅囚。
关于玉器的诗句
关于玉器的诗句
玉器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被用作诗歌中的意象,寄托着对纯洁、高贵、美好的向往。
以下是一些关于玉器的诗句:
1.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仙人夜光杯,玉女双双舞。
银汉迢迢飞,何似在人间。
2.唐代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到十五弦休弦,五更人梦共徘徊。
小儿呀,满座重闻强说,都护说兴,城南五百丈。
三关曹操宴玉阶,未有事而先笑颜。
使君安车费旌旆,邑中拥辇三百山。
不知老将至何日,离居走马空城还。
这些诗句中通过玉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高贵和祥和生活的向往,同时与其他意象相融合,构成了深刻的文学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玉文化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75年在云南省呈贡县龙潭发掘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中,就已发现有用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
从原始艺术的角度看,这些出土文物已证实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珠宝审美意识了。
赏玉容天地,方寸藏古今
中华民族对玉总是怀有一种传统的敬意。
常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
先秦时期,美丽奢华的玉饰品很早就作为民间礼尚往来之物了。
如《崧高》中:“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从中可见玉具有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
又如《卷阿》中:“颙颙昂昂,如圭入璋,令闻令望”,这是写君子仪表堂堂,如玉器一般威武壮美,可见玉的独特地位。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是宽泛的,也是朴素的。
诗经作品常称赞人物是:“彼其中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此外,他们还把玉作为喻人、喻物、喻事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君王的出场是:“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君子的赠物是“琼瑰玉佩”,“报之以琼瑶”;对君子的祝福是“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等等。
先哲们还用玉
来说明事理:“伯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教育君子要执身如玉,言行举止谨慎从事。
屈原是我国在诗赋中撰写玉最早的诗人,他在《离骚》、《天问》、《九歌》中有关玉的描述俯拾即是。
在《楚辞。
离骚》中描述到:“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岂颙美之能当”,“颙”就是一种美玉。
《楚辞?九歌》中有更丰富的玉石审美感受。
如在《大司命》中:“便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这里诗人写出了玉饰品七彩杂踏“光怪陆离”的审美感受。
魏晋以后,出现了灿若繁星的玉文化名作与名家。
如,隋朝孔绍安的《别徐永元秀才》:“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唐朝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北宋王安石的《欲韵子履远寄之作》:“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
袖里新诗干首馀,吟看句句是瑶琚
古代人对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西周以后,玉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财富、权力的象征物。
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瑕般的洁净。
他们用玉作为参照物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光、人体美、人的美德等,说明对玉的审美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一、以玉描述自然景观
古代诗人用玉描写静态美,如唐?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元?王冕的《素梅四十》:“看来都是梅花树,个个春风玉佩环”等。
玉也用于描写动态美,诗人由玉的表象联想水的相似性。
如,刘敏中的《菩萨蛮》:“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唐?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唐。
元稹的《远望》:“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等等。
二、以玉描述人的美貌
南北朝?庾信的《杨柳歌》:“凤凰新管萧史吹,朱鸟春窗玉女窥”,以玉描写美女形象;又如,唐?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等。
三、以玉描述人的美德
这是我国诗人欣赏玉石的最高境界。
如,屈原的《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是将玉比喻为美德;又如北宋?黄庭坚的《黄颖州挽词三首》:“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以玉言志。
玉色纯净,故常用玉比喻贞操和志气,如,“守身如玉”,于是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既是做人的道德操守,也是华夏民族高风亮节的昭彰。
四、孔于以玉育人现
玉饰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如《周礼?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表明不同的玉有不同的礼仪功能。
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孔子用儒家的道德观念诠释玉的物理性质,“温润”比仁;“镇密”比智;“廉”比义;“垂”比礼,等等。
又如,许慎的《说文》对玉的释义为:“石之美者有玉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行可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玉成为
仁、智、义、礼、忠、信、德、道等社会生活准则的象征,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体系。
可见美玉在中国人心理上的位置是何等之重要。
孔子的这一赏玉思想,奠定了后世文人和百姓对玉的情感基础,在随之而来的四千多年间,玉的命运一直同中国儒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儒学盛,则兴佩玉、治玉。
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遂步演化成了教育意识、政治意识。
玉文化已然是深深地熔符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
华夏民族祟玉的心理成因
首先,玉具有异乎寻常的实用价值
因为玉的硬度大,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已把透明度好、质地均匀的材料雕刻后,做成耐用的生产工具,并用这些工具同自然作斗争。
由此可见,华夏民族祟玉的心理成因,就是因为玉制工具能帮助人们征服自然,玉制礼器帮助人们趋利避邪,玉饰能装点和美化人们的生活。
《管子》言:“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可见这也是“玉无价”的最好诠释。
美玉具有3个条件:美丽、稀贵和耐久性,用玉石原料制成玉器可作装饰品、观赏石、陈列石及其它工艺美术品。
其二,玉具有审美和装饰的价值
罗丹说“发现了美,便得到了艺术”。
在五光十色的珠宝中,玉就是以其冰肌玉质、晶莹碧绿和温润玲珑而博得人们青睐。
玉石的美可以体现在色彩美、材质美、晶莹美和特殊的光学美现象上。
而玉石制成的首饰又可以体现工艺美、款式美和富丽美及其精神内涵等。
玉雕
作品不仅具有美学意义,还有着象征性意义。
通过玩赏玉,使人产生高尚的情趣和审美的艺术享受。
其三,玉的养身与保健价值
古代人还认为食服玉,寿同玉。
食玉能健康长寿,长生不老,这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观念。
现代科学表明,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等。
嘴含玉,借助唾液的营养成分与溶菌酶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肠之热,平烦懑之气。
以玉磨面可祛瘢痕,还可以滋养毛发,起到美容的作用。
宋朝医学文献《对济录》中记载:“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玉屑》中:“玉可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
慈禧太后驻颇有术,其美容方法就是以玉磨面。
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故人们对玉总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其四,玉的道德品质人性化与政治象征
我国古代以佩玉来表明自己是谦谦君子,甚至也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权贵的象征。
因此,中国古玉一直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春秋战国时期,六种不同的官吏使用六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六瑞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候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朝。
《诗经》中的“瑞”,以玉来预测凶吉,了解未来,因此,也有了宗教信仰的发展。
至关重要的是,古人将玉加以人性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玉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玉在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贡品和收藏晶。
其五,玉使文人墨客爱屋及乌
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寄托情思,妙笔生花。
古代学者根据玉的本质特点以及事物的联系,在诗词歌赋中形容是:“玉体纤柔”“香肌玉润”“冰凝玉洁”“冰肌玉骨”“冰姿玉质”等等。
如,周权的《念奴娇姑苏台怀古》词:“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诗人从人体之美的描写又具体到人的肌肤美。
如,白朴的《阳春曲题情》:“鬓云懒理松金风,胭粉慵施减玉容;周权的《百字谣久雨得晴再用韵》:“冷雨难禁,红脂洗脱,半露肤如玉”。
大清皇帝乾隆对玉也是情有独钟,题有《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诗:“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
由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知玉、用玉、崇玉并有自己独特玉文化历史的国家,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玉除了作为装饰品外,还与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伦理、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最初贸易中的商品演变为统治阶级的宫廷贡品,再进一步发展成为伦理、权力、宗教的象征,一方面是玉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玉的需求层次不断丰富和提高,并有所发展。
来源:玉满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