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囚徒们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 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 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都以为眼 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
• 但是,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 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眩目 的光亮,火光会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使 他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像。 •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终于能够分清影 像和雕像,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影像 是火造成的投影。
• 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 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非是者是无法 被认识的;但他并没有由此得出结论说被 认识的对象不能“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 • 柏拉图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 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他 补充说,这种认识并不是知识、真理,而 是等而次之的意见。 • 作为意见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 对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又不是”正是意 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特征。
• 该图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一定的比例关系: 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完 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 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假、有无之间的 状态。 • 进一步如下图(p48.)A、B、C、D四线段 所示。
• 可注意的是柏拉图所谓的理性知识。 • 这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 • 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和数学的推理不 同,不是从假设下降到结论,而是由假设 上升到原则。
• 这就是说,柏拉图在个别的、可感的事物 之外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 • 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离,乃是出于 发展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使之完满化的 需要。 • 柏拉图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 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 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 三、分离学说 • 所谓“分离学说”,是柏拉图肯定在可感 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 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 “分离学说”的确立,其实是柏拉图区分 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 • 赫拉克利特看到可感事物都处于流动变化 的过程中,得出它们“既是又不是一个东 西”的结论;巴门尼德则以“一个东西不 能既是又不是”的逻辑区分推翻“既是又 不是”的说法。
(1)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 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根本 动力。 • 他说,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不足以使肉眼 看见对象,必须有一个媒介把两者联结起 来,这个媒介就是太阳发出的光;若没有 光,眼睛只有“视而不见’’的能力,光 使视力变成看见可视对象的活动。 • 同样,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 知道理智对象,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 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 意见好像这样一个谜语:一个不是男人的 男人,看见又看不见,用一块不是石头的 石头,打又没有打一只站在不是一根棍子 的棍子上的不是鸟的鸟 • (谜底:一个独眼太监用一块浮石打却没有 打中一只站在芦苇上的蝙蝠)。 • (意见与知识之别,即意见含糊不清、似 是而非)
• 柏拉图因而说:“这些东西具有含糊的两 重性,使人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中任何一 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都是或都 不是什么。” • 柏拉图的结论是:“知识所知道的存在的 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 • 这就是说,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 也不完全是非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 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 • 亦即可感的对象与理智的对象,是两个分 离的领域。
•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 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 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 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 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 克里出资为其赎身。
• 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 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 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 • 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 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 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 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 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 谋杀。 • 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 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 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 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 但他不满于寡头们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 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 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 • 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 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 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 (2) 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可感事物 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同样, 善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 • 一个对象的“所是”既指它自身存在,又指 它所具有的本性。 • “显示”则指“真理”的意思。柏拉图说, ‘‘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 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
•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 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 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 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 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 (Academy)因此得名。 • 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 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 识,但以哲学为最高级课程。学园的目标 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 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 他不顾刺目的疼痛,逼近火光,走向洞口, 后来有人把他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 •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时,再 次眼花缭乱,甚于初见火光时所受的痛苦。 • 他只能慢慢适应阳光的照耀,先看阴影, 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本身,抬头看 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最后直接观察太阳, 知道太阳是岁月和季节的原因,主宰着世 间万物。
•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中已有潜在的真理, 需要通过对话的诱导才能把真理发掘出来, 但他并没有说明潜在真理的来源,没有解释 他的方法何以能够奏效的原因。 • 总之,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地规定心灵所能 认识的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当然没有, 也不准备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原则、定义 和真理的原因。 • 在这些问题上,他确实保持着“无知”。
• 巴门尼德 主要观点: • “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 西”。 这句话通常被缩写为“思想和存在 是同一的”。 • 换句话说:凡是同思维有矛盾的,就不可 能真实。 • 这样的观点又是针对赫拉克利特——万 物都变化 ,火可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变 成火。也就是说事物存在又不存在。
Fra Baidu bibliotek
• 一、生平 •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年)生于雅典贵 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 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 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 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 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 一样热衷于政治。
• 柏拉图强调,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 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理来规定善。 • 善不囿于某一个存在和本质,但却统摄着 所有的存在和本质。 • 理智知道善的方式也不同于它知道理念的 方式。(何谓理念?)
• 洞穴的比喻 •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里,他 们从出生时起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犹 如囚徒,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 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 • 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 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 各种各样的 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面 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着的影像。
• 二、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深 。 • 柏拉图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 的思想呢? • 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 的内在原则,但他并没有把这些原则外在 化,并没有说这些原则对应于独立于心灵 的外部存在。 • 他只是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 探讨德性的定义,普遍定义适用的对象显 然不能与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分离而单独存 在。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 复习: • “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于谁?你的理解如 何? • 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 可理解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梯利《西方哲学史》);或人类中心主义; 或唯我主义等;或“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 个样子”(苏格拉底)。
• “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相反对的说法”出自 于谁?说明的是什么哲学道理?他的三个 主要命题是什么?其针对的又是什么(样 的命题)? • “ 第一,无物存在; • 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 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 别人。”
• 但柏拉图又接着说,善高于理念 。(见P50.) • 善究竟是不是一个理念? 。(见P50.)
• 就善与理智的关系而言,善是一个理念, 并且是最高的理念,正如太阳是肉眼可见 的一个事物一样 ; • 但就善与整个可知领域的关系而言,善是 安排、规定这一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 原因,正如太阳高悬于可感领域之上,照 耀着、培育着可感事物一样。
• 不过,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 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 认识论的基础。 • 柏拉图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 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 么如此的原因。 • 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 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 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 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
• 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洞内的影 像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四线段”比喻中的 形象和自然物(活物),被锁住的囚徒的观看 是幻想,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 • 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太阳, 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善, 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 。
• 按照柏拉图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 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
• 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在苏格拉 底式的对话过程中,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 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 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 •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辩证法把假设“当作 梯子和跳板,暂时搭一脚”,一步一步往 上爬,到达目标之后就不再需要假设的 “梯子’’了。
• 五、太阳的比喻 •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 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 • 他说,可感领域中最崇高、最伟大、最美 丽的是太阳,善在可知领域占有同样的位 置。 • 按照他一贯坚持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 对应的原则,柏拉图从两方面进行比较。
• 四、“四线段”的比喻 •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 • 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 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 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 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 柏拉图心目中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 • 他在前面的讨论中做了一点暗示:在知识、 意见和无知三重区分中,他说意见不如知 识清晰,但不像无知那样模糊,介于二者 中间;同样,在是者、可感事物和非是者 的三重区分中,可感事物介于二者中间。 他说:“把两端归给两端,把中间归于中 间。” • 见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