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
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大众传媒是指向大众群体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提供信息、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内容。
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包括了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等。
每一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
首先是印刷媒体。
印刷媒体是指通过印刷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了报纸、杂志、书籍等。
印刷媒体在提供新闻、资讯、观点和评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分析社会现象,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思考的空间。
同时,印刷媒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出版各种书籍和杂志等,它们可以传播文化、知识和艺术,扩展读者的视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其次是广播媒体。
广播媒体是通过广播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音乐平台等。
广播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互动性强的特点。
通过广播节目,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种新闻、事件和讯息,同时也可以聆听各种观点、意见和声音。
广播媒体还是娱乐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它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如音乐、戏剧、电视剧和综艺等,满足了公众对娱乐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再次是电视媒体。
电视媒体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了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和网络视频平台等。
电视媒体以其直观、图像化和声音化的特点,向观众提供了生动的视听体验。
电视媒体不仅能够传递新闻和时事信息,也可以播放各种有趣的节目和影视作品,满足观众对娱乐和消遣的需求。
此外,电视媒体还可以通过纪录片、教育节目等形式,向观众传递知识、教育和文化,提升观众的综合素质。
最后是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了各类网站、博客、微博、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等。
互联网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个性化定制等特点。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信息内容,包括新闻、博客、音乐、视频、社交媒体等,同时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互动和参与。
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摘要: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由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把它们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效应的“麻醉作用”.并对典型大众传播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媒体, 大众传媒, 功能, 优缺点一媒体概念及演化媒体也称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媒体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 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人类历史的媒体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媒体阶段,指人们仅依靠自身具有的基本感官和通过调动这些感官产生信息的能力,;第二阶段是语言媒体阶段,语言产生于人类在劳动中与人交往的需要,这种需要使得人们开始将声音与体态姿势结合,产生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后来虽人类实践活动,语言逐渐与体态分离,成为人们运用自如的传播与沟通工具;第三是文字媒体阶段,文字是人类有了语言后经过许多万年才形成的,它比语言传播更精确持久,他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有超越空间的可能,使得信息传播超越时间,具有持久保存的可能性;第四十印刷媒体阶段,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媒体称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具有以下特点:1. 生产速度快种类多数量大,2. 价格低廉,3. 便于长久保存,4. 可重复阅读 ;第五是电子媒体阶段,电子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从电话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的问世为标志的发展历程。
二大众传媒概念及分类大众传媒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于它的定义也有种种,但是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他的全部特征,只能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比较赞同郭庆光教授的界定: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4牛老师
【课堂小结】
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
探究主题1 报刊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 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 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随堂训练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 影视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的兴起
即学即练·学以致用
易 1、2 3、4
5
题号 中 6
一、选择题 1.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解析:A “movie”翻译为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京剧短片 《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4.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电影工作者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 土地》《八百壮士》《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 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上述材料说明( ) A.当时政府把电影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 B.电影事业是鼓舞中华民族抗战的有力武器 C.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D.电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 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 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 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 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附栏]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
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
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3.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多,集团化,市场化4.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政府的支持;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5.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 大众传播
2. 社会协调: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选择和解释。媒介常常会批评并指导人们对周围事件作反应。宣传符合传统美德的价值观和曝光某些偏差行为,建立社会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规范,帮助社会达成共识。
? 可能的负面功能:强化遵从,将固定模式永久化;媒介的造假事件(假形象或假人格)。
? 负功能:刻板成见(刻板印象)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信息泛滥、表面关心之下的冷漠,花费大量时间在传媒上,失掉行为主动性。被动的接受者。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过程
1. 报刊与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前,报刊因为面向群体定性化,不能称为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人人都看的廉价报纸“便士报”(penny paper) 问世,报刊成为大众传播。
3. 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代在社会成员中传播。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增加了社会凝聚力,个人得以和社会融合。
? 可能的负面功能:大量复制的信息阻碍了个人之间的创造性交流;减少了社会亚文化群的种类;标准化趋势,阻碍了文化生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赖特在1959年提出“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和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
第五讲: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1.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一)信息环境
1. 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具有特殊涵义的信息符号
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 1、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 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 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 2、这种优势,还与它所传达的信息的特性 密切相关。大众传播的信息的特性,简言 之即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 (三)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现象
• “媒介崇拜” • 定义:是人们使用媒介时 表现出的一种对媒介过分 依赖、认同、轻信和盲从 的心理状态。 • 行为上把接触媒介作为必 不可少的日常习惯和日常 仪式;心理上将媒介作为 极其可靠的经验代理,几 乎完全依靠传播媒介建立 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把媒 介内容看作不容置疑的现 实再现、权威发言和真理 表达,进而将媒介的价值 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震惊全国的华南虎照片真伪之争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同学们受到 了什么启发?
• 从大众传媒那里收到的消息有的 是真有的是假的 • 网络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如果使 用不当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遭遇过假新闻?结合 你的经历,谈谈你对假新闻的感受. 假新闻的危害有哪些?
• • • • • •
比 如 马 拉 松
现在的大众传媒都有哪些种类? • 报刊 • 广播 • 电视 • 互联网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多种多样特色各异,有优点 也有缺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分析一下不同大众传媒的优点和缺点!
母亲节专题报道
• 选择一种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 网),面向社会大学生。做一期母亲节专 题报道。实现大众媒介的引导舆论功能。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
•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 • 二、大众媒体的低俗化使大学生价值判断感性化: 大众传媒低俗化信息的密集传播,使大学生容易把 娱乐、休闲、消遣为主要特征的通俗文化视为时尚。 《泰囧》价值判断容易失去自我。 • 三、大众媒体的低俗化使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 • 四、大学生价值观念改变:炫富 • 以电视互联网为主的大众传播强调读图、强调视觉 冲击,使价值判断感性化,使价值主体自我化。
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国人办的报刊。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2.发展阶段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馆址位于英租界四马路石路。
该报最早是由黄遵宪、汪康年等倡导出版的,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为主编,章炳麟(太炎)、王国维等先后任编辑并撰文,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以论说及翻译西方报刊为主要内容。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
胡汉民、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
撰文者均为当时的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1)表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
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2)作用: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
(3)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4)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1931年,我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大众传播内容分析
美国电视在20世纪50~60年代选择节目的原则 LCD(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最小公 分母原则,又称雅俗共赏原则,即节目应尽可能简 单明了,满足尽可能多观众的欣赏口味,尽量少设 置障碍; LOP(Least Objectionable Programming),最 低反对原则,即节目不能引起任何争论、任何麻烦 。
Q1:如何研究大众传播内容
两个方面的研究: 说什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怎么说
一、大众传播内容
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
具体的说,就是媒介的各种产品,如新闻报道 、电视剧、电影、音乐节目等等。 抽象的说,就是经过符号再现的信息。
信息 人类能够接受和使用的信息 大众传播的信息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构成传播内容的基本要素。信息 译自英文“information”,中文意思 是音讯、通讯、消息、通知、情报等 ,是一切消息、讯号、知识的总称。 传播过程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在 传播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信息的传播依赖物质,信息的贮存也 只有借助于物质才能实现。信息是不 能脱离物质尤其不能离开媒介而独立 存在的。
娱乐性信息:娱乐性信息指的是大众 传播媒介为广大受众传播的、以消遣 和娱乐为目的的信息 。 服务性信息:服务性信息是指大众传 播媒介为社会各界、为社会广大公众 提供的各种服务类的信息,包括天气 预报、交通状况报道等。 服务性信息:服务性信息是指大众传 播媒介为社会各界、为社会广大公众 提供的各种服务类的信息,包括天气 预报、交通状况报道等。
西方大众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选取一部分信息进行传播,传 播内容只是媒介能够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 择而不是全盘加以反映的抽样。因此,传播内容所 反映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完全的世界。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 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他们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 中和增进人们对重要问题如社会经济政治等的注意 力。 3、大众传播媒介为了吸引最大量的受众,因此在内 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很少 传播意义不明确,可能被误解的复杂的材料。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2、心理学家卢因: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初中政治大众传媒 教案
初中政治大众传媒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理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 大众传媒的概念和种类2. 大众传媒的特点3.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4. 正确使用大众传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大众传媒。
2. 提问:你们知道大众传媒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种类?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大众传媒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大众传媒。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大众传媒。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大众传媒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制定一个合理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计划,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大众传媒,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理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大众传媒,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大众传媒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大众传媒。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正确使用大众传媒,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众传媒的变迁人教版高一历史经典教辅PPT
《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
放日报》
针与锋人相对民的斗的争 生活关系日益密
切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党的舆论工具
恢复生机,欣欣向荣;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
影响:报刊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 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
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着信念; 不畏权势、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
著名记者
邹韬奋 (1895—1944)
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余 江县人,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
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 1932年,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 1935年,创办《大众生活》周刊。 1936年,创办《生活周刊》。 1937年,创办《抗战》三日刊。 1944年7月,患耳癌逝世。 2009年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 贡献的英雄模范。
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
中反国映近代时历时代最长的,主影响题最大;的中文报刊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繁荣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后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宣种传类改良不、革断命和增新多文化;的武器,制造舆论、
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北京牌电视机
二、影视业不断发展
(二)电视业
北京电视台(后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958年,北京仅有50台电视机收看 “北京电视台”节目。
传播的类型
权力和地位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纵向传播:组织内部权力、 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包括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 传播。
有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组织传播两种形式。
群体传播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群体是个人实现其价
传播的类型
物理传播(电闪、雷鸣等)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亲身传播
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 国际传播
大众传播
跨文化传播
性质划分
全球传播
规模划分
手段划分
新闻传播
政治传播
传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播
经济传播
(按
内
容)
公共传播
健康传播
教育传播
……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 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 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层面如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 公众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群体层面如在学校、商场、 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座谈会;组织层面如 在某个单位、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大众传播层面 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
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 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某个场所发生 的事情收到遥远地方发生事情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 之,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对谣言地方发生的事情具有 指向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1.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2.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1.以“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创设情境: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引导: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简要概括中国报刊的发展历程,并中国探索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中国的影视事业是如何发展的?简要指出中国影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响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报刊,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特点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影响。
3.了解互联网诞生和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理解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辩证认识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运用表格等方法归纳知识,运用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感悟历史,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材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1982年,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重视,欧美等国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开始形成规模;主要目的是培育公民对媒介 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1999年起,加拿大通过国家教育立法,媒 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了课堂,和语文数 学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目前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为系统的 教育体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德等国 也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部分地区 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启示:做了坏事尽可能不被媒介知道和宣扬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传播信息 2.社会化 3.知识教育 4.文化传承和交流 5.环境监测 6.社会协调功能 7.提供娱乐
1.社会交流和沟通
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有关情况,使单 个人和整个社会相沟通、相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 上传下达、相互沟通功能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而中国对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认识阶段。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培育公民的媒介批评能力;即公民 将媒介放置于社会的情境中进行批判性 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培育公民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 能力以及传播能力;
3、提高公民对媒介负面信息的反省和 抵御能力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各国的具体内容不同。 公认三大模式: 1、英国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保卫精英文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 补充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监视(收集情报)
传播起什么作用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印刷媒介:书籍、报纸、杂志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1)大众传媒的种类: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2)作用(功能):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2)网络传播媒介的优缺点有哪些优点:1.匿名性。
减少产生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顾虑,一定程度上保证公众的话语权,使得调研能够进行。
2.大众传播的宠儿。
最广泛的影响,最低成本的投入,最丰富的媒介应用,最宽阔的信息平台,最受关注的经济成长方式,最广大的发布载体。
信息爆炸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
3.互动性。
实时互动,无边界交流和反馈,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关利器。
尤其是在公关危机处理方面。
(在本田汽车,丰田召回事件中有重要作用。
)4.公共会议。
表现在公共关系有线和可视会议方面缺点:1.信息的选择困难。
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2.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
由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采用假名,并且网络信息发布商和论坛非常多,对这些信息的阻截不会有太大成效,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地直接制止。
所以企业多采取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的方式。
3.垃圾信息导致相关公共关系调研的效果大打折扣。
某网站的改版调查中,有效回收只占全部发放调查册的35%左右,严重影响了形象调查。
4.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网络病毒和黑客已经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重要对象。
包括反病毒公司等网络安全组织都曾遭遇黑客门事件,不但影响公众的访问,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深圳中考初三历史考纲
中国历史与文化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
元谋人。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
禅让制。
3.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
商代甲骨文。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4.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的特点。
孔子和儒学。
商鞅变法的意义。
5.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赤壁之战。
北魏孝文帝。
7.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
大运河。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繁盛。
唐朝的起止时间。
雕版印刷术。
8.北宋、辽、西夏对峙。
南宋与金的对峙。
元的统一。
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
9.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清朝的疆域和闭关自守。
清朝的起止时间。
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
10、中国古代历代政权更替顺序。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
1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
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
12、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影响。
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戊戌变法。
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1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物。
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和历史意义。
1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破裂。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九一八事变。
长征和遵义会议。
1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6、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三大战役的名称。
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18、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两弹一星”。
19、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意义。
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21、“一国两制”的提出。
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世界历史与文化1.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50人民版PPT课件
互联网+
• 马化腾 : “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 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 了这一点: 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 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 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已经很大; 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 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 的精神。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的改变,从不同角度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互联网更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 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我 们应该合理利用,服务发展。
电视
网络
手机
报纸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年《新青年》
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 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 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 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 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 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 报高潮。
被大众所接受; ……
与政论性、新闻性比较强的报纸相比,通俗性报纸具 有更大的吸引力: (1)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贴近生活; (2)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3)种类繁多,读者选择空间较大;
…… 作为青年人,我们应不应该关注一下政论性、新闻性 比较强的报纸呢?为什么?
传递时政要闻,了解国家大事,要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利: (1)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扩大自己视野; (2)便于人际交流,缩小时空距离; (3)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弊: (1)依赖、沉溺于网络,损害身体健康,人 际交往冷淡; (2)青少年容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导致犯罪; (3)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
•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它们由人们发明,制造,控制,运用,是承载,传递社会信息服务的工具;但传播媒介—经进入信息流程,就会以本身的活力,对社会成员产生宥力的影响O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一类
•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等。
、仆
盛-n
、U 蟋
溟£.
•电子媒介,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现在最常用的大众传播包括计广播报纸电影电视
算机网络等。
三大众传媒特征及功能
•1z众听众或者观众人数多,影响面大。
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都可以达到数以万计的受,这一点是其它沟通形式不可比拟的.
•2,超越距离,超越时空限制°现在大众媒体的特征就是快速。
•3大众传播不像人际沟通那样可以面对面交流,一般情况下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坦暨罢e 瞿
地-®掂-B-M -K >划垦一囊业侦K 福8坦够而
g
股篮是赛担co .r S S S 65S ■.K ^
c l o q o E 'u o .S Q M 罢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性,又具 有文化属性
• 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看,大众传播特别 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电表的传统大众 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 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 1.环境监视功能 •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1.环境监视 • 2.解释规定 • 3.社会化功能 • 4.提供娱乐
•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 概括
• 表略(见书P102)
•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1.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2一:大众报刊 • 二:电报,电影,广播 • 三:电视媒介 • 四:互联网
大众传播的特点
•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 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 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 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