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古诗静夜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古诗词故事《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古诗词故事《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古诗词故事《静夜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古诗词故事《静夜思》。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三章《古诗韵味》,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静夜思》的基本内容,能背诵和默写古诗。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

3. 通过学习《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掌握《静夜思》的内容和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古诗卡片、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夜晚的特点,进而引出《静夜思》。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静夜思》的作者、背景、诗意,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3. 例题讲解:以PPT形式展示诗句,分析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诗句,并对学生的默写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笔和彩纸创作出《静夜思》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2. 作者:李白3.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重点字词:明月、疑、举、低、思。

5. 知识点:古诗韵味、思乡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静夜思》,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意境。

2. 答案示例: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月光皎洁,照在床前,让人误以为地上铺满了霜。

诗人借此表达了夜晚思乡的孤独和凄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创作,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静夜思》的内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其他关于月亮的古诗词,了解古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寄寓,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静夜思》(完整版)PPT课件

《静夜思》(完整版)PPT课件

唐代诗歌对前代诗歌进行了继承和发 展,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歌流派众多
唐代诗歌流派众多,包括山水诗、边 塞诗、咏史诗等。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对古代典籍的灵活运用
01
李白诗歌中常常灵活运用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和典故。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风
02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
对人生的豁达。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
通过学习《静夜思》,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韵 律美和意境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将《静夜思》等经典诗篇纳入教材,有助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 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静夜思》在大众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
广泛传播于各种媒体平台
意境变化
由于文字差异和解读角度的不同,不 同版本的《静夜思》在意境表现上也 有所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
06
《静夜思》在现代社会中的传 承与价值
Chapter
《静夜思》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影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必背篇 目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夜 思》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们必须 背诵的经典篇目之一。
象征
月亮作为象征物,在诗歌中多次出现,象征着诗人 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同时,月亮的阴晴圆缺也 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04
《静夜思》文化内涵探讨
Chapter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 2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代表团圆、思念、美好等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重要的象征元素之一。
月亮在诗词歌赋中的表现
思乡情怀在诗词歌赋中的表现

《静夜思》ppt课件(完整)

《静夜思》ppt课件(完整)

李白生平及成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 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
《静夜思》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文 化背景密切相关。
霜露
诗中提到“疑是地上霜”,通过霜露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月 光的皎洁和清冷。同时,霜露也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漫长,加 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
孤独、思乡等情感表达
孤独
诗人在静夜中独自一人,面对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这 种孤独感通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动作和内心独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 达。
音韵美
诗歌运用押韵和叠词等手法,如“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光” 和“霜”押韵,形成了优美的音韵效 果。
节奏感
诗歌采用平仄相间的句式,使得诗句读 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同时,通 过运用停顿和重音等技巧,进一步增强 了诗歌的节奏感。
简练明快,言简意赅
简练明快
诗歌语言简练,不拖沓冗长。每个词 语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 意境,使得诗歌整体显得明快流畅。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乘舟梦日边。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3
诗歌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运用修辞手法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1)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1)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四章《诗歌与故事》,详细内容为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学习这首古典诗歌,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静夜思》,并背诵出来。

2. 使幼儿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静夜思》,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静夜思配乐。

2. 学具:彩笔、画纸、古诗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夜晚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月亮、星星,让幼儿描述夜晚的天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静夜思》。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静夜思》,让幼儿注意古诗的韵律美。

(2)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如“床”、“前”、“光”等。

(3)解释诗句含义,让幼儿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自主朗读《静夜思》,要求发音准确、感情饱满。

(2)进行诗句接龙游戏,巩固幼儿对诗句的记忆。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静夜思》的诗句,第二部分是诗中的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彩笔画出夜晚的景象,并写上《静夜思》的诗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静夜思》的内容和韵律美。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古诗的理解程度,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感悟。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古典诗歌,如《春晓》、《登鹳雀楼》等,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的内容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挂图、配乐等,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2024年幼儿园静夜思课件课件

2024年幼儿园静夜思课件课件

2024年幼儿园静夜思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静夜思》这一古诗。

该内容选自幼儿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的认识、句子理解以及诗的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夜思》的朗读技巧,并能熟练朗读。

2. 使学生理解诗中的生字词和句子,了解古诗的基本意义。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字词和句子理解。

重点:熟练朗读《静夜思》,理解诗的基本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夜晚的景象,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静夜思》。

2. 新课内容呈现(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

(2)讲解诗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3)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些关于《静夜思》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2. 主要内容:生字词列表诗句理解诗的背景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静夜思》,家长签字确认。

(2)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词。

a. 请简要描述《静夜思》的背景。

b.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的意义。

2. 答案:(1)略。

(2)略。

(3)a.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b. 这句话意味着床前的月光很亮,让人误以为地面上覆盖着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静夜思》的朗读和基本意义。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学生理解程度、课堂氛围等,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关于李白其他诗作的阅读和欣赏,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静夜思ppt课件

静夜思ppt课件
有时候,圆又圆, 有时候,弯又弯, 有时晚上出来了, 有时晚上看不见。
静夜思 在安静的夜晚思念着
初读古诗
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 出节奏线。
朗读古诗
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初读古诗
再读古诗,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条里 要求会认的生字。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歌品读
地点 床前明月光
点明时间
▷ 想 一 想 :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明亮 皎洁
▷ 交流:这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觉?
◎ 幽静
◎ 孤单
◎ 凄清
诗歌品读
怀疑、好像 疑是地上霜 心理活动描写
明月光颜色:白 地上霜给人感觉:冷清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花 间 一 壶 酒 ,独 酌 无 相 亲 。
jǔ bēi yāo mínɡ yuè duì yǐnɡ chénɡ sān rén
举 杯 邀 明 月 ,对 影 成 三 人 。
望明月 不由 思故乡
课文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夜
看到皎洁、凄清的 月光,想 起 家乡、 亲人的情景,表达了 诗人对故乡、亲人无尽的 思念
之情。
拓展知识
yuè xià dú zhuó
月下独酌
tánɡ lǐ bái
[唐]李白
huā jiān yì hú jiǔ dú zhuó wú xiānɡ qīn
我会认
识记方法
换偏旁






识记方法
熟字加偏旁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静夜思》为主题,选取了幼儿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诗歌乐园”中的经典古诗《静夜思》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的认识、诗意理解和诗歌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对生字词的认知和记忆能力,增加词汇量。

3. 帮助幼儿理解《静夜思》的诗意,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诗意感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静夜思》、生字词的学习、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古诗朗读录音。

学具:彩笔、画纸、古诗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夜晚的景象,自然引入《静夜思》。

2. 新课内容展示:(1)播放古诗朗读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一起朗读《静夜思》。

(2)出示挂图,带领幼儿一起认识生字词,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讲解《静夜思》的诗意,让幼儿感悟诗中的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扮演李白,模拟在夜晚思念家乡的场景,引导幼儿体验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结合诗意,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静夜思”,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2. 内容:(1)生字词:床、前、光、疑、举、头、望、低、思、故乡、明、月、头、里、床、前。

(2)诗意简述:夜晚,诗人思念家乡,望着明亮的月亮,仿佛回到了故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静夜思》三遍,家长签字确认。

(2)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你心中的“静夜思”。

2. 答案:(1)见家长签字确认的朗读记录。

(2)见幼儿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共同欣赏其他经典古诗,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静夜思》ppt课件(完整)

《静夜思》ppt课件(完整)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静夜思 静夜思
jìnɡ yè sī
静夜思
李白
chuánɡ qián mínɡ yuè ɡuānɡ
床前明月光,
yí shì dì shànɡ shuānɡ
疑是地上霜。
jǔ tóu wànɡ mínɡ yuè
举头望明月,
dī tóu sī ɡù xiānɡ
低头思故乡。
jìng yè chuáng guāng
静夜 床 光
jǔ tóu wàng dī
举头 望 低
gù xiāng
故乡
jìn

安静ɡ 夜晚

tóu
高举 头发
chuánɡ
大床
ɡuānɡ
月光
wànɡ

远望 低下ɡù故事来自xiānɡ乡下
静(青) 夜( ) 床(广) 光( ) 举(丶) 头(丶) 望(王) 低(亻)
故(攵) 乡(乙)
练习:
1、细心的小朋友找出诗里的 整体认读音节了吗?
静夜思 是
月疑
练习
二、找朋友,再读读:
床 前 光霜 乡
xiāng guāng shuāng qián chuánɡ
三、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这 首古诗里哪个韵母的字最多?
床 光 上 ɑng 霜望乡
安静 夜晚 木床 光明

幼儿园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静夜思》设计思路:古诗《静夜思》表现了诗人李白客居他乡,在寂静的深夜,思念家乡的愁情。

这首诗语言简短,意思易懂,适合幼儿学习。

大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旨在通过朗诵、欣赏、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并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

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静夜思》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诵古诗,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喜爱。

3、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

活动准备:1、与古诗内容相匹配的PPT。

2、古诗朗诵背景音乐。

3、表演道具(如角色服装、舞台布景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乡?离开家乡会想念家乡吗?想念家乡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我们想念家乡的时候,可以通过打、写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那么,古代的人们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古诗《静夜思》,感受一下诗人李白是如何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

二、欣赏环节:1、教师播放PPT,展示古诗《静夜思》的背景图片和诗句内容。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3、教师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4、教师再次播放PPT,引导幼儿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表演环节: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位“小诗人”,由“小诗人”带领组员们表演古诗中的情境。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各组幼儿进行表演。

3、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点评各组的表演情况,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四、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收获,强调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一年级《静夜思》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根据诗意想象出画面。

3、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喜爱,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要求,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具体章节为:《静夜思》全文解析。

详细内容包括:诗句的字词解释、诗句的朗读与背诵、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联系日常生活情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静夜思》。

2. 帮助幼儿理解诗句中的生字词,感受古诗的韵味。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和诗歌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与背诵《静夜思》,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古诗朗读录音等。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夜晚的星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从而引出《静夜思》。

2. 诗句朗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播放古诗朗读录音,带领幼儿跟读并讲解诗句中的生字词。

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引导幼儿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诗句中的典型字词进行讲解,如“床前明月光”,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生字卡片,组织幼儿进行朗读、组词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静夜思》2. 重点字词:床、明月、光、疑、举头、低、思故乡3. 诗句解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诗句内容,突出重点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并背诵《静夜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2. 答案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面描述:夜晚,床前的明月光照得很亮,好像地上的霜。

我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想起远方的故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收集其他古诗,进行朗读与背诵。

(2)组织幼儿进行“我心中的明月”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7静夜思 课件(共28张PPT)

7静夜思 课件(共28张PPT)


举望


熟字比较 低

wàng
níng
底望 忘 疑 凝
加一加
木+广=床
我会写
前面 以前
上下结构
guāng
独体结构
光明

左右结构
高低
低头


故乡 故事 故人
造句: 我离开故乡很多年了。
不要写成“舌”。
xiāng
故乡 乡
音序:X 部首:乛
书写指导:连个撇折转折处基本 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起 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
明月光 白色
地上霜


•有不相信、觉得有问题的意思。 例如:怀疑 •在这首诗里是「以为」的意思。
一年级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慢慢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皎洁明亮 的月亮,使我忍不住低下头来思念我可爱 的故乡。
一年级
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这样的环境描写给你怎样的感觉?
B
A.怀疑。 B.好像,好似。
拓展延伸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年级
回家后将李白看到的月景告诉爸爸妈妈感受诗中所 描绘的美好意境并收集有关月亮的童谣或歌曲;
将今天老师教的生字抄写2遍并注好音;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古诗并背下来。
你欣赏过美丽的夜景吗?
2024/9/6
一年级
李白(701 年-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 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024年静夜思幼儿教学课件(1)

2024年静夜思幼儿教学课件(1)

2024年静夜思幼儿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语文》教材第四章“古诗欣赏”部分设计,详细内容为学习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幼儿对文学知识的兴趣。

2. 学会朗读《静夜思》,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培养,词语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词语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夜晚的景象。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夜晚的安静,体验古诗中的意境。

2. 例题讲解(1)播放《静夜思》朗读录音,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

(2)出示古诗挂图,逐句解析诗句,解释生字词。

(3)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幼儿掌握朗读技巧。

3. 随堂练习(1)幼儿自读《静夜思》,教师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与古诗相关的画作。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画作。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静夜思》全文2. 黑板右侧:生字词及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静夜思》,向家人介绍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李白。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古诗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我喜欢的古诗”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参与度。

2. 例题讲解中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朗读技巧的掌握。

3. 作业设计中幼儿的输出和家庭成员的互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1. 图片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夜晚图片,如月亮、星星、安静的小屋等,让幼儿能直观地感受到夜晚的宁静。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小班语言课程要求,选取了教材《幼儿古诗精选》中的《静夜思》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幼儿古诗精选》第四章《夜晚的思念》2. 课文内容:李白《静夜思》,全诗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懂得珍惜家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和地面,引发学生对夜晚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3)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己朗读诗句,体会古诗的韵律。

2)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句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相互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配图:夜晚月亮、地面霜、思乡人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静夜思》。

2)用画笔描绘诗句中的景象。

2. 答案:1)背诵标准:流利、准确、有感情。

2)画作要求: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开展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中第五章《诗歌之美》中的《静夜思》。

详细内容包括对古诗的朗读、生词理解、句子解析、意境体会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静夜思》,理解诗句中的生词及句子大意。

2.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的朗读与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

难点:对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以及古诗深层情感和意境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古诗挂图、字词卡片、音频播放设备。

学生准备: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夜晚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夜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家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是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时创作的。

”2. 古诗朗读与生词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纠正发音。

(2)讲解生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对古诗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己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古诗的感悟。

5. 意境体会(10分钟)(1)播放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2. 内容:(1)生词:床、明月、光、疑、地上、霜、举头、低头、思、故乡。

(2)重点句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意境:夜晚、月光、思念、家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静夜思》五遍,家长签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诗意。

(3)尝试创作一首以夜晚为题材的小诗。

2. 答案:(1)完成朗读,家长签字。

(2)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

幼儿园大班古诗《静夜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古诗启蒙》,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静夜思》。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学习正确朗读《静夜思》。

2. 诗歌理解:通过讲解,使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3. 诗歌欣赏: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静夜思》,并背诵出来。

2. 理解《静夜思》的寓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3. 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古诗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夜晚的小故事,引起幼儿对夜晚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诗歌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静夜思》。

(2)幼儿跟读,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诗歌理解:(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诗歌中的画面。

(2)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寓意,使幼儿理解作者的感情。

(3)结合挂图,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

4. 诗歌欣赏:(1)播放诗歌朗诵录音,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的喜爱。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夜晚画面。

(2)分组进行诗歌接龙游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静夜思》2. 板书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夜晚画面,并附上《静夜思》的诗句。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课后跟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2)推荐家长带领幼儿阅读其他古诗,拓宽知识面。

8-静夜思-课件(共17张PPT)

8-静夜思-课件(共17张PPT)

仔细思考
1.诗人“举头”看 见了什么?
2.诗人“低头”想 到什么?
(月亮) (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由此想到了什么?
圆月
团圆
思念家 乡
身在外
再读古诗,深化主题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 / 明月/ 光,疑是 / 地上/ 霜。 举头 / 望 / 明月,低头/ 思 / 故乡。
这首诗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 的明月想念家乡的情形,表达了诗人
静 ye 月 地 床 低上前 si 夜 头 霜 明 思举月 故头光 李乡 望 疑
——
制 作 人 :
白。 明 是



课前导读
KE QIAN DAO DU
品味诗意
PIN WEI SHI YI
1

课前导读
KE QIAN DAO DU
背景
Bei jing
很久以前,唐朝的某一天,一轮明月 冉冉升起,月光照着苍茫大地。诗人李白 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 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思 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前心中的寂寞。 当时李白26岁。
诗人有没有看见“霜”呢?
没有 这里是把月光比作霜
想一想
你们见过霜吗?
我来思考
秋冬的早晨,在地面上结 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 上去又冷又湿。
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 老家。
抬头
想念、挂念
抬起头看着明亮的圆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人物简介
1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 饮酒作诗,喜交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教案:《静夜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课件《静夜思》,诗歌原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3. 教育学生要懂得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诗歌卡片学具:诗歌卡片、画笔、画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晚上,让学生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引导他们思考此刻的心情。

2. 讲解诗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解读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人李白的思想感情。

3. 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 理解诗歌: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5. 背诵诗歌:让学生试着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静夜思”,并写下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思乡之情。

六、板书设计板书诗歌《静夜思》原文,并在旁边标注重点字词。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诗歌《静夜思》的故事。

2. 请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静夜思”,并写下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思乡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诗歌《静夜思》的理解和感受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欣赏其他古典诗歌,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诗歌原文的教学:诗歌原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诗歌意境的解读: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静夜思》PPT课件 图文

《静夜思》PPT课件 图文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谓夫妻,难在茫茫人海里相遇,易在柴米油盐中疏离。
很多婚姻,似乎都逃脱不过岁月的摧残。 多少夫妻,开始甜蜜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选择了分开,原因无非是对感情不忠、个性不和,不再相爱。但更多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并不是原则和底线上出了问题,而是一方忙着工作赚钱,另一方忙着照顾家庭,生活的琐碎耗尽了彼此的激情,夫妻双方在平淡的生活中不再去表达对彼此的爱,以为相互理解,实则渐行渐远。 电影《消防员》中,讲述了一个七年之痒的婚姻故事。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妻,丈夫凯勒是一名消防员,妻子凯瑟琳是医院的公关主任,他们都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里叱咤风云,婚姻生活却水深火热、破碎不堪。丈夫忍受不了自己每天上班那么辛苦,回家却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还因为不顾家经常被妻子各种埋怨,动辄愤怒地摔门而出,无视妻子为家庭的其他付出;妻子觉得丈夫只关心工作,根本不关心家庭,为此自己经常大吼大叫,无数次崩溃大哭,忽视了丈夫工作中的压力。
就是抬头起來向上看。
[举头]或[抬 头]
哪个好看呢?
2020/1/10
低头
在这首诗里是指放下原本抬 起头的动作。
2020/1/10
看清楚喔!是[低 头]不是[D头]喔!
思故乡
在这里是指离开家乡的人, 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心情。
2020/1/10
接下來就请小朋友 和老师一起來了解 李白这首 「静夜思」吧!
chuánɡ qián mínɡ yuè ɡuānɡ
床前明月光,
yí shì dì shànɡ shuānɡ
疑是地上霜。
jǔ tóu wànɡ mínɡ yu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件:古诗静夜思
篇一
活动目标:
1、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2、喜欢学习古诗。

3、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老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

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
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篇二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