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美国文学 优质课件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c7f6b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7.png)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萧伯纳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托马斯·曼 第五节 昆德拉 第六节 纳博科夫 第七节 海明威 第八节 索尔·贝娄 第九节 塞林格
2
第一节 概述
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快速、锐气和新颖的表达模 式,实现了文学主潮的华丽转身,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延续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他兼收并蓄地吸收马克思、尼采等人 的哲学思想和布莱克、易卜生等人的 艺术成就,确立了积极乐观的“创造 进化论”、针砭时弊的社会问题剧和 以反讽、悖谬及讨论见长的“萧伯纳 式”风格。
• 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 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 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浸 润着独特的诗意之美。”
萧伯纳
康拉德 高尔斯华绥 毛姆
戈尔丁
莱辛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 法国文学
19世纪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创作确立了现实主义的辉煌,随着20世纪 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 经发生了很多变异。一是长河小说的涌现;二是描写空间的扩大。
罗曼.罗兰
纪德
杜伽尔
杜拉斯
最后伊莉 莎离开息 金斯,嫁 给了一直 追求她的 佛莱第。
二、最受观众喜爱的萧剧——— 《匹克梅梁》
• 《匹克梅梁》的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 多种解读,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关于人的社会身份问题。
✓首先,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社 会身份的差别。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 在社会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一 方面表现为实在性的,主要指占有资 本或财产的多少;另一方面表现为符 号性的,即谈吐、举止、品位的差别。 萧伯纳在本剧中着意探讨的是身份的 符号性。
美国文学 ppt课件
![美国文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8d97a2dd36a32d737581b0.png)
• Puritan opposition to pleasure and the arts sometimes has been exaggerated.
• Religious teaching tended to emphasize the image of a
wrathful GodOf Plymouth Plantation
ppt课件
8
Anne Bradstreet (安妮·布拉 德斯特里特) (1612-1672)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poet
a Puritan poet, once called “Tenth Muse”
• The spiritual life in the colonies during that period was molded by the bourgeois Enlightenment.
ppt课件
11
2. 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 The Autobiography • Poor Richard’s Almanack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A Description of New England 《新英格兰叙事》 (1616)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通史》 (1642)
• Pocahontas
ppt课件
7
William Bradford (1590-1657)
• Politics dominated the revolutionary phase of American writing.
• The crisis in American life carried by the Revolution made artists self-conscious about American subjects.
《美国文学》课件二十
![《美国文学》课件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19618112fc4ffe473368ab12.png)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istic writers, human beings live in a cold, indifferent world , in which they are helpless and insignificant, and are passive victims of natural forc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they have no means of manipulating; life is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The whole pictures in the naturalistic works are somber and dark , and the general tone is one of hopelessness and even despair.
3) Mcteague (Frank Norris, 1899): considered “the first full-bodied naturalistic American novel” and the manifesto of American naturalistic literature;
4) Sister Carrie (Theodore Dreiser’s first novel; in England in 1901, in America in 1907): in which American naturalism attained maturity
Theodore Dreiser and Sister Carrie
Lecture Nineteen American Naturalistic Literature
20世纪西方文学 PPT
![20世纪西方文学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7a3efa8bd63186bcebbcfb.png)
第二节 萧伯纳
1、生平及主要创作
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英国20世纪杰出剧作家 192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思想内容
❖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 会现实。 ❖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 性问题。
3、艺术特征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 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2、思想特点及艺术特色
德莱塞 漫画
二、《美国的悲剧》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 《美国的悲剧》是德莱塞成就的顶峰, “是对美国制度的一个控诉”。
2、艺术特色
❖ 将揭露“美国梦”的虚幻这一传统主题 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质朴无华的真实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西方现当代自然科学成就 ❖ 物质的兴盛
三、艺术特色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 的文学,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 它是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 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欧美文学在人文 观念上的新发展。
❖ 回到非理性状态 ❖ 对物质文明的反抗 ❖ “人道”、“理性”的否定与 复归
法国小说家、戏剧 家和散文家。
1915年,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 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 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 诺贝尔奖。
2、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
❖ 善于描绘个人的奋斗和思想探索历程。 ❖ “长河小说”
二、《约翰 · 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插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
2、艺术特色
传统与现代两重性
❖运用内视角的强化与外视角的集约之间 的复合式叙述。
❖在传统的“全知全能”的作者叙述中注 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和展示心理意象的呈 现。
20世纪欧美文学(1)
![20世纪欧美文学(1)](https://img.taocdn.com/s3/m/9416406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9.png)
20世纪欧美文学(1)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部分现代主义文学幻灯片2引论: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1.两次世界大战●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严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1.创作主题● 2.在表现手法●?表现法?——?再现法?法。
一、未来主义●一、定义●二、发展历程●三、未来主义的精神?未知?四、重要作家和作品1.菲利普·托马佐·马里内蒂2.纪尧姆·阿波利奈尔3.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洛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五、未来主义的艺术特征● 1. 粗俗、怪诞● 2.?幻象?● 3.语言更新二、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宣言》●一、概念●?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象一条腿。
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蒂雷西亚的乳房》●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学自发现象,主张通过这种方法,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
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
——布勒东二、文学渊源1. 哥特式小说2. 爱伦·坡3. 萨德4. 浪漫主义诗人5.. 法国诗人四、发展历程1、达达主义的准备时期(1919-1924)Dada:一切都具有偶然和不可知性,也就是毫无理由、毫无意义。
2.《第一次宣言》时期(1924-1929)3.鼎盛时期(1929-1941)4.战后时期(1946-1969)五、理论六、方法七、代表作家与作品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三、后期象征主义●?客观对应物?●《荒原》●《海滨墓园》●《青鸟》《老人与海》●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电报体?《四季——春夏秋冬》(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细读]●?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人被一个敌意的宇宙毫无理由地惩罚?●?学会死亡,这不是说我因想到死亡而恐惧,因恐惧而丧失当前的存在,而是说,我按照超越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息地从事实践,从而使当前存在对我来说更为鲜明。
20世纪美国文学史ppt课件
![20世纪美国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4a3f7482fb4daa48d4bc7.png)
;
2
Jazz Age
After WWI, people found that the war which
cost millions of lives failed to provide an abiding
solutions to the world’s problems, that the war
to Arms, 1929, 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
Drama: Eurgene O’Neill, The Emperor Jones, 1920, Anna
Christie, 1921, The Hairy Ape 1922,
Part V.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1920s, Jazz Age.
I. Historical Background: WWI, peace-making period/boom time.
Politically, US entered WWI in 1917 for purity and democracy. The period of peace-making ended with general disillusionment about the value of war: only a sense of the failure of political leaders and a belief in the futility of hope. No abiding solutions to the world’s problems was found. And the resurgence of nationalism and the rise of new totalitarianism produce a second world war.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第二章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9a5046c6c175f0e7cd137a0.png)
• 在拉丁美洲更是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级的文学大 师。。
英国
20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 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萧伯纳、劳伦斯、高尔斯华绥 、毛姆、 “愤怒的青 年” 、戈尔丁等
萧伯纳
特别是注意吸收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诸如内心独 白、梦幻描写、时空倒序、象征、荒诞意识手法 的运用等等,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手段。
3、重视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索
① 明显的内倾化、主观化特征,心理描写的 手法更为丰富。
② 人物潜意识的探索,以反映人物完整的内 心世界。
③ 情节越来越淡化,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 而不是情节的曲折。
杜亚美
马尔罗
海明威《第五纵队》
2、融汇了各种不同流派的艺术方法
现实主义作家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手法,注重情 节完整,结构严密,人物的典型和语言的纯洁; 另一方面又努力融汇各种不同流派的艺术表现手 法,借用传记、新闻等非艺术作品的写作形式, 融合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新的表现手法, 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
三、创作特征
1、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 把握时代的脉搏、撷取重大的社会题材,象旋 风一样追逐当代人的足迹,快速及时地反映瞬 息万变的现实生活和世界风云。 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 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类题材的作品中, 爱国主义的激情响彻云霄。
(法)杜亚美《受害者》(1917) (法)马尔罗《希望》(1938) (美)海明威的剧作《第五纵队》(1938)
索尔贝娄及其小说《赫尔索格 》、《洪堡 的故事 》:
第二节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文学ppt课件
![美国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d102918e9951e79a89278c.png)
histories, travel accounts, diaries,
biographies, letters, autobiographies, sermons,
and poems.
Wor
5
Major writers:
Captain John Smith (约翰·史密斯)
? the first American
? The “newness” of Americans as a nation is in connection with American Romanticism.
? As a logical result of the foreign and native factors at work,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both imitative and independent
Politics dominated the revolutionary phase of American writing.
The crisis in American life carried by the Revolution made
artists self-conscious about American subjects.
?“Poet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Pioneer of the New
Romanticism”
?“A gifted and versatile lyric
Wor
poet”
? “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 (1772)
二十世纪文学(共7张PPT)
![二十世纪文学(共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f3bd5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1.png)
艾略特的故事 《美国》《诉讼》《城堡》
► 卡夫卡及其创作 ——现代人的困惑
《荒原》:《死者葬仪》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析
► 卡夫卡及其创作 ——现代人的困惑
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火诫》
《美国》《诉讼》《城堡》
《雷霆的话》 如何区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二十世纪文学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析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的难读 ►象征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
►如何区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艾略特和《荒原》
——无望的探寻
《荒原》:《死者葬仪》 《对弈》
《雷霆的话》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卡夫卡及其创作
► 悲剧喜剧化 ——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及其创作 ——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及其创作
► 舞台的象征化 ——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及其创作 ——现代人的困惑
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卡夫卡及其创作
► ——现代人的困惑
《美国》《诉讼》《城堡》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 贝克特《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如何区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火诫》
《水淹之死》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从何而来 ►为什么“垮掉” ►“垮掉”了什么 ►凯鲁亚克
《在路上》
《美国》《诉讼》《城堡》
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主题 《火诫》
►
《水淹之死》
《对弈》
20世纪美国小说ppt课件
![20世纪美国小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78586cccbff121dc368322.png)
24
Addie Bundren has died and her
family is carting her coffin to Jefferson
to be buried with her people. The
macabre funeral journey faces natural
14
About the Title: The Naked and the Dead
“Those who had fought such a war were either stripped naked, having lost all hope, or dead, having lost even life itself.” the waste of war and madness of war mentality
28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short story collection) - 1955
O'Connor once referred to the collection as 'nine stories about original sin'. Combining a deft comic sensibility with the grotesque and tragic, they are stories in which characters lead lives of brutal poverty and fierce cruelty; where ordinary events can tip over into misfortune, violence and despair.
20世纪美国文学
![20世纪美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255d469af1ffc4ffe47ac75.png)
3 远远地、远远地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林中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观的世界; 在这儿,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曳;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 和灰眼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 人 公 是 16 岁 的 少 年 霍 尔 顿· 考尔菲尔德,他还未成年就已 体会到了社会的种种黑暗。他孤单 寂寞,精神极度空虚。在这个世界 上,也只有天真无邪的孩子才是他 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成人世界则是 虚伪的、可怕的、堕落的,而青少 年与其说在成长不如说在蜕化。他 们太容易受到成人世界的污染,就 如同在麦田里嬉戏的孩子太容易跌 入旁边的深渊一样。所以他要作一 个守望者,尽其所能,使孩子们免 于堕落。霍尔顿这个人物形象集中 了成长的痛苦和时代的痛苦。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的 霸主。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看到了 战争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及其带给人类的精神创伤,看到了表面 经济繁荣后面隐含着的深刻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从而创作出 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把美国文学推上了一个高峰。在20世 纪的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美国文学占据了突出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迷惘的一代”作家。这些作家 包括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斯泰因等。 德莱塞是这一时期最为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还有辛克莱· 刘易斯、约翰· 斯坦贝克、杰 罗姆· 大卫· 塞林格等。
迪克· 戴弗
萝丝玛丽
尼科尔
汤米
《了不起的盖茨比》
盖茨比为了吸引旧日情人黛西,经常 举办豪华宴会。在黛西失手撞死威尔逊太 太之后,盖茨比承担了罪责,被威尔逊杀 死。 盖茨比既是一个充满追求精神的浮士 德式的人物,又是一个天真幼稚、缺乏现 实感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在一个“他们 都是一群混蛋”的现实社会中,他的理想 只能造成精力与才智的浪费。 作品通过盖茨比的形象展示了“美国 梦”的破灭,以及理想主义在一个物欲横 流的世界中已被证明具有伟大的心灵和精 神——面临失败的勇气,勇敢无畏的精 神,宽恕和仁爱之心。作为一名作家, 必须宣扬和赞颂这些。我认为,一个作 家如果不能热忱地相信人类有自我提高 的能力,就不会献身于文学,也不能算 是文学界的一员。” ——获奖发言
20世纪美国文学英文版.ppt
![20世纪美国文学英文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51da3fb9d528ea81c779d0.png)
Elizabethan Essays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s After Strange Gods
22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It depicts a timid middle-aged man going to propose marriage to a lady but hesitating all the way there. It takes the form of soliloquy, like interior monologue like that of Browning’s.
9
IV. Principles
1.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2. 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
18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以《荒原》和伴以英国天主教为标志可以分为早、中、 晚三个时期。
早期:主要包括《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和The Poems(1920)《诗集》 两个本子。
中期:The Waste《荒原》
The Hollow Man《空心人》
后期:Gerontion《小老头》、 Ashy Wednesday 《圣灰星期三》
它是诗人登峰造极之作,在诗中诗人对诗歌 语言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思考的结果从该 诗本身的语言特色就可以看出来:普通正 规而又十分精确。此时艾略特担心语言会 因使用不当而退化,进而影响到我们思想 情感的品质。它最初是四首独立的诗: Burnt Norton, 1935 《烧毁的诺顿》、 East Coker, 1940 《东库克》、The Dry Salvages, 1941 《干燥的塞尔维吉斯》 Little Gidding, 1943 《小吉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是一位多产的随笔作家,他不断地为纽约、伦敦、巴黎的 小杂志撰稿,然后把这些作品汇集到一起,于是便组 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文学大世界,他坚持无私地扶持 那些刚入道,没什么影响,而他认为有前途的文学艺 术家,最为重要的可能就是他给T·S·爱略特的帮助了。 he was a prolific essayist for the little magazines of New York, London, Paris, which then constituted a large and exciting literary world. He unselfishly and persistently championed the experimental and often unpopular artists. Most important of all, perhaps, was the advice and encouragement which he gave to T·S· 《一台古钢琴》:”A Virginal” 《再次致意》:”Salutation the Second”
F·Scott Fitzgerald F·司格特·菲茨杰拉德 (1896-1940)
• 1920年他第一本小说《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 该作品在商业上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 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菲 茨杰拉德提示了外表闪耀着天真的时代中的刺耳喧嚣。他 运用生动优雅的散文,揭露了美国拜金主义的空虚,表现 了美国人对爱情、豪华生活和各种欲望无止境的追求
《荒原》是现代文学中的主要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主题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 人们的启示,荒原意味着西方文明的衰落,现代人在精神上和文化上的颓废, 采用讽刺性对比,大量使用了文学引用,该作品中作者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文 学形式,即相关的主题在连续运动中构成交响效果.
1917年第一本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它一些观察》his first book of poems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同他后来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这 部作品触及到了人性中的软弱、沮丧等弱点,正确地思索了国家、人民、宗 教信仰等的丧失like much of his later work it concern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rustration and enfeeblemen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 as seen in perspective with the decay of states, peoples, and religious faith.
The Great Gatsby "is the classics of world literature, one of the greatest English novels known as the 20th century. This is a love story written young Gatsby and Daisy high society girl 。 它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 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 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 影亮处,住着让他魂牵梦萦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 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 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 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Gatsby Fitzgerald would love to give a more abstract and ideal for a broad meaning, it has a symbolic meaning human, ethnic, age. The novel has some mythological meaning, reflect some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 to show the national myth of the United States -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but also for the "Roaring Twenties," the perfect summary of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Jazz Age
Thomas Stearns Eliot托 马斯·斯特恩斯·爱略特
1888-1965
Thomas Stehr Jonas Elliot, is a poet, playwright and literary critic, modernist poetry movement leaders. Born in St. Louis, Missouri, USA.922 published "The Waste Land" won him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as seen as critic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 most influential part of poems, is considered a milestone in modern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序曲》”Preludes”《三贤哲的旅程》 “Journey of the Magi” 《空心人 给老盖伊一文钱吧》“The Hollow Men A Penny for the Old Guy” 他的戏剧作品: 1939年《家庭重聚》”The Family Reunion”
• The representive works
《山上的古屋》The House on the
《理查·珂利》:”Richard Cory”
《米尼弗·契维》:”Miniver Cheevy”
Wallace Stevens华莱士·斯蒂文斯(1879-1955)
He is a very talented amateur poet, he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ir honor and status in the literary world, he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a perfect his work itself, the initial motivation stems from his work "order" concept, his "order" is the truth,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al order of nature and the universe, human beings find this consistency and individual privileges. 他是一位极有天分的业余诗人,他不太注重自己在文坛上的荣誉和地位,他 更关注自己作品本身的一种完美,他的作品的动机最初源于“秩序”的理念, 他的“秩序”就是真理,就是自然与宇宙天然一致的次序,是人类与个体发 现这种一致性的特权 1954年《诗歌选集》”Collected Poems”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及普利策奖 he received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and the Pulitzer Prize; 《彼得·昆士弹琴》:”Peter Quince at the Clavier” 《坛子的轶事》:”Anecdote of the Jar” 《冰淇淋皇帝》:”The Emperor of Ice-Cream
• had revealed the stridency of an age of glittering innocence. In vivid and graceful prose he had, at the same time, portrayed the hollowness of the American worship of riches and the unending American dream of love, splendor, and fulfilled desires.
Th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Ezra Pound埃兹拉·庞德
1885-1972
埃兹拉·卢米斯·庞德是一位非常具有个性的诗人 他能把传统与令人深刻和大胆的创新很熟练地结 合起来。 he had a distinct poetic personality, he combined a command of the older tradition with impressive and often daring originality.
Edwin Arlington Robison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 (1869-1935)
• 他是二十世纪最多产的美国新 一代诗人之一。罗宾逊以律诗 的形式,.他的作品《诗集》 (Collected Poems)(1922 年);《死去两次的人》(The Man Who Died Twice)(1925 年)和《特里斯丹》(Tristram) (1928年)曾让他三次荣获普 利策文学奖。
Ernest Hemingway厄恩斯特·海明威 (1899-1961)
• • 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 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 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 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 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 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 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 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