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四川丹巴介绍
让视觉在古碉里歇歇脚——四川丹巴介绍秦汉时是西羌领地,唐之后被吐蕃所据。
古称“嘉莫查瓦绒”,吐蕃语中,“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今天的嘉绒藏族就源于这个词。
多年来深藏于横断山脉之中,近几年来才为人所知。
鲜为人知的古村寨在油画般的丛林里若隐若现;造型别致、高低错落的神奇古碉,矗立在充满灵气的山谷之中;壮美的墨尔多神山脚下巴底美人谷让世人惊艳……这片古老土地注定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朝圣地。
关注:中新网丹巴11月17日电(霍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距“五一二”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很近,地震发生后,这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除极少数古碉被震坏以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古碉保存完好。
景点信息地址: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
交通:1、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经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塔公草原、八美草原,行程约15小时,沿途好看又好玩,但此线过康定后需翻过海拔4347米的折多山,建议体质弱的游人选择下一路线。
成都新南门汽车站乘车到康定,7:00—14:00,每小时一班,票价110元,需7—8小时。
康定汽车站转乘到丹巴的汽车,每天8:00一班,票价43元,路程100多公里,需6小时。
2、从成都沿317国道,经都江堰后向西,经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小金县至丹巴,全程345公里,均为一级柏油公路,沿途海拔起伏高度为500—3200—1780米,若不在中间的景点停留,8—9小时可抵达丹巴。
成都白果林汽车站每天6:00有发往丹巴的班车,成都茶店子汽车站每6:30,7:00有两班发往丹巴的班车,票价71元,路程351公里,需10小时。
旅游小贴士最佳旅游时间:每年春季(6月)及夏秋季(9-10月)。
当地气候:丹巴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2 ,一月均温4.4 ,最热月(8月)均温22.4 ,无霜期316天,年降水量600毫米。
美食推荐:丹巴在饮食上兼有四川风味和藏族风味,有不少川味饭馆,其中冷锅鱼很出名。
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一、嘉绒藏族的历史由来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 为“绒巴”(农区人)。
据汉文史料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境地区东南部河谷一带,称之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部落,为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
唐时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后,成为藏族。
嘉绒地区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说自己的祖先来自*** ,汶川县境内的瓦寺土司、金川县境的绰斯甲土司、雅安地区宝兴县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渊源于*** 的族谱记载。
杂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
《安多政教史》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军的传人,……”。
在公元5—6世纪时,嘉绒地区人户很少,为措巴首领割据称雄时期。
7世纪初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吐蕃之中,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嘉绒地区在《安多政教史》一书和讲藏语安多方言的*** 中称‘查柯”。
其因是:“历史上吐蕃赞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来嘉练地区担任首领和武将,他的官邸在松岗以北,吐蕃王室在圣谕和公文中称他为‘嘉木查瓦绒柯潘’或‘查瓦绒柯潘’,简称‘查柯”’。
柯潘是从*** 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来大批士兵的指挥官,主管唐时吐蕃的“西山八国”。
古代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实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
在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甲时期,即大约东汉顺帝时期(126年),吐蕃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传入了州境,并逐渐兴宏起来,吐蕃文化的传入和对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影响始自东汉,佛教则晚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才在州内发展起来、由于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渐成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军事占领与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与吐蕃长期的相互交往,从而形成今日统一的嘉绒藏族。
川西嘉绒藏族服饰审美与历史文化研究
川西嘉绒藏族服饰审美与历史文化研究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越来越多古典的文化被祭奠和流传,这也是我国国民现阶段所需要传承的艺术性瑰宝。
川西嘉绒藏族的服饰在其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审美上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特色,这些都代表着我国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和进步,也表现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和共同性特点。
所以本文也以川西嘉绒藏族的服饰审美,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民族的发展以及艺术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标签:川西嘉绒;藏族;服饰;审美;历史文化前言: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川西嘉绒藏族的服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个历史时期服饰所表现出的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虽然在服饰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但是其中也依然包括着一部分共性的特点,这也凸显了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性的能力。
本文结合审美与历史文化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川西的嘉绒藏族服饰从古至今的发展路径,希望能够真正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从而为我国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我国社会形成一个文化整体,利用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先秦时期嘉绒藏族先民服饰上古时期,原始的人们就开始用树皮、羽毛、皮革来遮羞和御寒,所以大多数的民族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本文所研究的嘉绒藏族的先民也并不例外,在闽江流域以及大金川河流域的两岸,二级台地还有半高山的地区已经能够发现四十余处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尽管所能够出土的工具,以及事物是零零散散的,这也能够让我们对嘉绒的藏族先民整体形象有着模糊的感知。
其中出土的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石刀、石锤水晶、石磨制的细碎石器,出土的骨器大多为磨制而成,有骨梳、骨针、骨锥。
而陶瓷有黑色和红棕色两种,陶瓷的纹饰以绳纹为主。
利用骨针就能够看出,针的线孔很小,近似于现代手工用的针,无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缝制衣服。
骨锥和骨针就是缝制衣服所需要使用到的工具,那么制衣的材料在文学发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早期人们大多数以狩猎为主,无论是捕猎时伪装,或者是为了保护身体,以及仅仅是装饰身体,人们都可以用鸟兽的皮毛作为衣服。
嘉绒藏戏――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
嘉绒藏戏――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在美丽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丰沛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沿河地带,梯田层层,村寨密布,而在牧草丰美的山岗上,蓝天白云下是成群的牛羊,牧歌悠远而嘹亮――就是这片中国西部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富饶之地,是嘉绒藏族世居的家园。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生活的产物。
嘉绒藏族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戏剧传统,回溯其戏剧的历史,距今已有1200 年之久。
1200年来,嘉绒藏戏在娱乐一方百姓的同时,依然鲜活地保持着其最初原始戏剧的傩戏特征,为此而被戏剧专家评价为探源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我们一直都对它鲜有所闻,虽然,它也曾一度为清朝皇帝所垂青。
由是不无猜想:是山高谷深以及独特的文化习俗、方言限制,让它千百年来一直都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独自芬芳?还是因为一个民族于世代传承的地方精神中,在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精神领地的永世图腾?《郭东特青》戴盔甲的武士戏挥刀而舞, 表现了嘉绒藏族的尚武习俗。
夏日的梭磨河谷,草木葱郁,百花竞放。
河谷地带和半山坡地上随风摇曳的成片小麦、青稞和玉米林,在高原热烈的阳光照耀下,正一天天的展示出成熟的色彩。
而就在此庄稼播种之后至收割前的五月至七月间,正是嘉绒藏区比之藏历年还要热闹的“看花节”。
嘉绒语称“看花节”为“若木尼”,意为“野外去聚会享受大自然景色”的意思。
所以,看花节基本上是个寻求快乐的节日,除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喝酒、唱歌、跳锅庄舞外,还能观看到他们一年来盼望已久的藏戏演出。
我是寻着一阵鼓钹之声,来到著名的卓克基官寨背后一块搭满帐篷的草地上的,那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藏戏正在观众的喝彩声中热烈排演。
只见一群戴盔穿甲的演员们正在“基、尼、颂”的粗犷吼叫声中,或舞剑挥弓,或奔走跳跃。
他们头盔上插着的长长野鸡翎和下穿的百褶裙,更是随舞飘扬,好不威风。
这正是嘉绒藏戏《郭东特青》的一个战争戏片段。
这个片段,当地人又称为《武士舞》。
而嘉绒藏戏和西藏藏戏一样,为吸引观众,在一出戏剧的演出过程中,往往穿插一些与剧情无关的“杂耍”。
跷碛嘉荣藏族有哪些吸引人的民族多元文化
跷碛嘉荣藏族有哪些吸引人的民族多元文化嘉绒藏族所处区域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宗教以及民风民俗等文化特征。
硗碛为藏语汉译,愿意为高寒山脊,可见其海拔高,景色壮丽。
这里的藏族同胞有着极具特色的村寨、建筑、服饰、餐饮、语言、文化、歌舞、节庆、礼仪、宗教。
硗碛的藏族与阿坝的藏族在身材、体态、脸型轮廓都有所不同,其民风民俗也具有地方独立性。
村寨、建筑、服饰、餐饮、语言、文化、歌舞、节庆、礼仪、宗教等都别具一格,具有民族过渡地区的显著特征。
历史文化独特的服饰硗碛藏族同胞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其既不同于其它藏区的“袒半肩”,也有别于彝族、羌族的服饰。
其男女一般都穿本色麻布或褐色毪子长衫,外套羊皮背心。
男子多黑沙包头,冬天戴狐皮帽;女子多佩戴梭罗石和银制的“顶盘”、珊瑚与银镶制成的花饰,将扎有色线的发辫盘于顶帕上,色线如流苏垂于耳际;男女都穿本色麻布或褐色毪子长衫,外套羊皮背心,腰都系各式各样手织腰带,下穿长裤,用毯子或布护腿包脚,穿芒耳鞋,在鞋绊上编织有花饰。
可见其服饰的独树一帜。
歌舞“锅庄舞”是硗碛藏胞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传统自娱舞蹈,表演时无任何乐器伴奏,人们围圈携手自唱自舞,迈出洒脱的、稳健、踏实的步伐,表现出藏族人民团结、憨厚豪放、粗犷的性格。
藏区边缘的宗教文化按照“天人合一”藏传佛教生存理念整合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之一.硗碛是雅安市宝兴县唯一的藏族自治乡,处于藏区东部边缘,与汉、羌地区相交接。
当地民众的信仰呈现一种多层次及多种信仰交织的复杂状况。
藏传佛教信仰不仅与当地的民间信仰、道教及汉地其他信仰相并存,且各种宗教信仰之间相互兼容、并行不悖,呈现出十分和谐的局面。
此现象在文化边缘地区颇具典型意义。
藏传佛教在硗碛藏族乡的民众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
硗碛仅有寺院一座,位于乡中心所在地龙神岗(夹金山公园),藏名“曲科绕杰林”,汉译为“永寿寺”,属格鲁派。
嘉绒藏族的建筑文化
嘉绒藏族的建筑文化胡佳藏族是一个充满着神秘地域文化和丰富民间艺术的少数民族,嘉绒藏族建筑以其独特而鲜明的特色成为藏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嘉绒藏族主要生活在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州和甘孜州的部分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据说是由当地部落先民与吐蕃移民、戍边驻军融合后形成的。
嘉绒藏族文化古老,语言中仍保留有古藏语的成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其在生活方式、服饰、民风习俗以及建筑文化上不同于牧区藏族,尤以建筑文化为最。
嘉绒藏族的建筑主要以民宅和碉楼为主,同时建筑在形式、外观上与地域自然环境、历史、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宅嘉绒藏族建筑的选址一般在高山上,周围树木浓郁,种满了果树和农田,建筑依山起势,色彩斑斓,有如童话世界一般。
民居外形如同一个打坐的和尚,一般分三层,最高一层只有一间,传统上是经堂的位置。
经堂的外面是二层平顶,经堂屋顶以及晾台的各个角砌垒着白色的石块,形成四个尖角。
在晾台的矮围墙上都建有煨桑的香炉。
主楼的两旁位置是矮一些的房间,一般一到两层,这里主要是藏民饮食起居的主要行为空间。
前方留做走廊通道,楼房前檐有斗拱,绘有吉祥图案。
室内放置有锅庄,又称“火塘”,平时待客、用餐休息多在火塘周围。
火塘上方为尊贵席位,供客人和长辈就坐,左面是主妇座位,是固定的打酥油茶处,橱柜佛龛设在主妇后座,均精雕细镂。
院子的一侧建有一排睡觉用的耳房。
建筑在外观造型及室内外装饰用色上,充分显示了嘉绒藏族文化的独有特质。
墙壁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倾斜5-10°,能工巧匠的艺术和力学知识给人以美的感受。
屋面檐口出挑很深,有效地遮挡住了高原强烈的阳光,同时又在墙面上投下很深的阴影,增加了房屋的阴影感。
外墙的颜色以泥土的本色为基调,最高部位横列着白、黑、红三条色带(分别代表观音、文殊、金刚菩萨),外墙的底部刷着白色的波浪型花纹。
这种用色,一方面来自对“白年神”的崇尚,另一方面来自佛教的影响。
佛地崇尚白色,藏传佛教也视白色有为神圣、崇高,在教义上象征气数,寓意运气亨通。
川西嘉绒藏族婚俗文化研究
川西嘉绒藏族婚俗文化研究关键词:嘉绒藏族;婚俗文化;卧龙一、婚俗文化(花夜、正宴、回门等习俗)婚俗文化也是卧龙嘉绒藏族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与羌族毗邻,在婚俗文化上,嘉绒藏族和羌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也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卧龙婚俗文化隆重而复杂,实行一夫一妻制度,结婚前后均有很多老祖先传下的规矩,不能被破坏。
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嘉绒藏族都一直沿用着祖辈们传下来的婚嫁习俗。
生活在卧龙的嘉绒藏族的婚嫁习俗主要分为5个步骤,分别为说亲、订婚、合生辰八字、插花送年月、正式结婚,要完成这5个步骤单身男女才能算是正式结为夫妻,以下是对卧龙婚俗文化的详细内容阐述:(一)说亲在卧龙,如果年轻未婚的男子看上了别家未婚女子,首先需要请一位具有说服力的红姨大人(媒人)带上男方准备好的礼物到女子家中与父母洽谈,表明男子的心意,如果女方父母及单身女子对男子家庭没有意见则会收下红姨大人的礼物,表示对男方也有好感,可以进一步了解;如果女方父母拒绝收下礼物则表示不同意这次说亲,还请男子需另择他人。
(二)订婚当女方父母同意说亲之后,男女双方在进一步了解后觉得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订婚仪式。
订婚当天要请上女方家的主要亲戚长辈到家中吃订婚酒,表示整个家族都同意这门婚事。
另外,订婚当天红姨大人要带上男方准备好的三色礼(挂面、糖果、酒)和给准新娘的新衣一套到女方家中。
(三)合生辰八字在订婚仪式完成后,男子要将女子的生辰八字带回家中,由男方家里的男主人敬家神,向祖先请愿。
合八字的过程为在家中神龛前摆放一碗清水,然后放上两颗大小基本相同的黄豆,带黄豆泡涨便知结果。
如果黄豆的芽心对准芽心则表示男女双方八字非常匹配,适合婚嫁;如果黄豆背对背,则表示男女双方八字不合,不适合在一起,男方会主动退婚,另择他人。
(四)插花送年月在合完生辰八字之后,如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相匹配则需进行结婚前的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插花送年月”(意思就是选择结婚的好日子)。
嘉绒藏族土司传记
嘉绒藏族土司传记
嘉绒藏族土司传记,说到藏族土司,多少会让人联想起一个神圣、古老和神秘的民族,土司又称“藏之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职位。
从古至今,藏族土司已经履行了非凡的使命,它在藏族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14世纪,土司前往北京面见朱元璋,共同推动了中国与西藏的友好关系;16世纪末,土司识别了受歧视的民族群体,并努力保护它们的权益;17世纪,土司又带领藏众重建西藏道教,使它得以保留并传承到今天。
藏族土司不仅仅是藏族历史上一个看似伟大而又神秘的象征,它还包括许多实践性的职责。
例如,它负责为藏众传递信息,开展宗教活动,制定立法,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等等,因此,西藏历史上每一位土司都为推动藏族社会生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土司的传奇,让历史时刻记录着它的伟大,而这些伟大的例子也将永远被新一代藏众所传颂。
尊重藏族土司传奇,当我们心存感激,尊重它们对藏族发展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西藏的文明和进步是由西藏土司们辛勤耕耘的结果。
“嘉绒”文化浅说
?“嘉绒”文化浅说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有趣问题。
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指的是族名①即《辞海》、《藏汉大辞典》都说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桑木旦说是,日神妃的热带峡谷;佛经中记载是,住在藏区东方嘉穆谷的人;索土司说是,居住在靠近汉区的山间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人;马长寿认为是,始于其民族的自称直译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西藏把十八土司地方称为甲绒,后来又把它写成了嘉绒。
任乃强曾说:嘉绒一词首次出现,是上海史家庄学本民“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有趣问题。
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指的是族名①即《辞海》、《藏汉大辞典》都说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桑木旦说是,日神妃的热带峡谷;佛经中记载是,住在藏区东方嘉穆谷的人;索土司说是,居住在靠近汉区的山间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人;马长寿认为是,始于其民族的自称直译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西藏把十八土司地方称为“甲绒”,后来又把它写成了“嘉绒”。
任乃强曾说:“嘉绒”一词首次出现,是上海史家庄学本民国年间同班禅进藏路过金川,把“甲绒”写成了“嘉绒”,从此为史学蜀沿用。
目前在“嘉绒”,含义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嘉绒是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藏语对川西北十八土司所辖地区的称呼,指居住在大渡河上游及岷江右岸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族。
嘉绒成为藏族的一个独具特色分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上的宗教、语言、建筑、歌舞、婚姻习俗诸方面。
它与西藏的共同之处有:嘉绒人的住房与西藏平民的住房相同,都是样式相同的石砌平顶寨房,墙上涂有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图案;嘉绒话与藏语同属藏缅语系;嘉绒地区通行藏文;嘉绒人信仰苯教和藏传佛教;嘉绒民间和西藏都有一妻多夫制;嘉绒藏戏和锅庄也与西藏藏戏有许多共同特点。
嘉绒土司历史
嘉绒土司历史嘉绒土司历史嘉绒土司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历史悠久,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嘉绒土司的起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起源嘉绒土司起源于古代藏民族社会,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唐蕃时期。
当时,西藏地区分为许多部落,其中一个重要的部落便是嘉绒部落。
嘉绒部落的首领被称为“土司”,起初地位比较低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掌握了政治权力。
二、政治嘉绒土司政权在8世纪逐渐形成,其统治范围涵盖了现今西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
嘉绒土司政权的政治体制以君主制为基础,土司的地位相当于国王。
土司统治下的西藏人民普遍具有高度的忠诚度,土司通过独特的宗教活动和传统习俗维护统治。
三、经济嘉绒土司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尤其是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农民和牧民依靠农作物和牲畜养殖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土司通过对土地的分配和税收的征收来控制经济。
此外,嘉绒土司还有一定的贸易活动,与周边地区进行商品交换。
四、文化嘉绒土司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
西藏佛教在嘉绒土司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和地方宗教活动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绒土司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唐卡绘画和雕刻等。
附件:本文档所附附件包括:1:嘉绒土司地图:标注了嘉绒土司的地理位置和辖区范围。
2:嘉绒土司家谱:详细列出了嘉绒土司历代土司的家族血统关系。
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司:藏族地方政权的首领,类似于国王或地方官员。
2:藏族: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和四川等地。
嘉绒藏族简史
嘉绒藏族简史在地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这里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山和绵延千里的原始森林.在这里耸立着当地人崇敬的嘉摩墨尔多圣山。
此山的名字源于当地的一位英雄。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南亚国家入侵西藏,藏王向嘉绒地区求援,当地的勇士墨尔多便带领嘉绒战士前去援助。
在前线。
墨尔多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西藏。
在墨尔多回到嘉绒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把次山命名为嘉摩墨尔多圣山。
据当地人说,在山中的一百多处都埋有佛教经文和法器。
它也是西藏四大有名的圣山之一。
人们把他周围方圆数百公里的区域称为'嘉摩察瓦绒', '嘉摩'又是'嘉摩墨尔多圣山'的简称, '察瓦'在藏语里是热带的意思, '绒'指的是农业。
'嘉摩察瓦绒'又简称'嘉绒'。
这里是雪域臧地有名的四大农区之一。
据实物和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期,嘉绒地区就已经有人生活在这里。
在唐代以前,在这一带生活着'嘉良夷''白苟''哥邻'等部落,而统治这一地区的是当时的一些部落首领。
7世纪初,吐番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在吐蕃的管辖之内。
到了唐代,由于吐番王朝和唐王朝在边境的拉锯战相当频繁,于是,吐番赞普从西藏的阿里、象雄等地调集了大量军队,在一位叫柯潘将军的带领下在此驻扎下来。
吐番王朝瓦解后,这些地方的军事首领各据一放,成为了当时的世袭土司。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来自遥远西藏的士兵们和当地的土住居民也融为了一体。
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久而久之就称为嘉绒藏族。
嘉绒和古代的象雄有着紧密的联系。
象雄在哪里?现在学者们各说不一。
有的说在西藏阿里地方的。
有说就在嘉绒地区的。
但象雄无论在哪里,它与嘉绒历史的联系是无法否认的。
嘉绒地区的头领一部分来自象雄地方,一部分来自藏王松赞干布的后裔。
丹巴
嘉绒风情----丹巴印象丹巴县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 距成都348公里。
2001年法国SPTO卫星从十万米高空拍下了一张神奇的地形地貌图,5条河流,5座大山构成了一朵梅花在地球上旋转,这朵地球之花就是丹巴。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
查瓦绒,简称“嘉绒”,是藏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丹巴县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神奇美丽:天然盆景牦牛河谷、天堂般的党岭风光、享誉藏区的墨尔多神山;民俗风情独特: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一群群古碉、风格迥异的锅庄舞、独特的美人谷女国风情。
这一切无不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传承着嘉绒文化的无穷魅力。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选美”中,丹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在丹巴,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
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其中,甲居藏寨,号称中国最美的山村之一。
甲居,藏语意指“百户人家”,这个村寨有175户人家,全部建在高山坡上。
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
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
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
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
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每年春节前夕,寨房主人们依照传统习俗,对房屋外墙粉刷一次,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喜庆,黑色代表避邪,经过这样的粉刷,百年老屋不断焕发出新姿。
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丹巴的“千碉之国”之名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全县境内古碉随处可见,尤其在中路、梭坡更为密布。
嘉绒藏族服饰
嘉绒藏族服饰嘉绒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原的⾃然环境及⽓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活⽅式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
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丰富多彩的嘉绒藏族服装、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原⼟著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制⾐的特征。
随着与外界交流,嘉绒藏族服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服饰的⾊泽和制作等⽅⾯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化特征。
嘉绒藏族服装、服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然条件、劳动⽣产和⽂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居住的地理⽓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服饰类型。
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活⽅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份讲,可分为平民、僧⼈、达官贵⼈等类型。
嘉绒传统的达官贵⼈服饰,质地⾼档,做⼯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着与⾝份、地位相称。
嘉绒⽓⽐较温暖,风沙⼩,⼜是⾼⼭、天然的牧场,⽣活在这⾥的⼈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保暖御寒的服装。
牧区藏族穿着以⽪袍为主⽑袍为副,它结构肥⼤,袖⼝宽畅,穿着⾃如,⽩天阳光充⾜,⽓温升⾼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眠。
牧民的⽪袍和⽑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束,怀⾥形成⼤囊,⾥⾯可装不少随⾝⽤品。
⽪袍是⽤⼟法加⼯的绵⽺⽪缝制的,⽑袍也是⽤⼟法加⼯的⽺⽑和⽜⽑织成的。
既经久耐⽤⼜抵风御寒。
普通⽪袍,男式的宽腰、⼤襟、肥⼤,襟、袖和下摆⽤10⾄15厘⽶宽的⿊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
⼥式⽪袍的襟、袖和下摆先⽤宽10⾄20厘⽶的⿊平绒镶边,再⽤红、蓝、绿三⾊平绒(各宽5⾄10厘⽶)镶边。
农区⽓候温和湿润,⼈们穿着的男式袍⼦和⼥式长坎肩,都主要以⿊氆氇和⽩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襟眼装,右腋下钉⼀个钮扣。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西藏百科;/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
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这里也是开展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的最佳去处。
一、嘉绒藏寨民居丹巴县的嘉绒藏寨民居多少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尤其以甲居、布料、中路、梭坡、巴底等地最为集中,特色也最为明显。
从远处看去,一个有几十户甚至百余户人家的村寨,外形美观、风格一致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田野和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溪以及银白色的雪山一起构成一幅神秘醉人的自然风景画。
藏寨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特别是当麦子成熟时,那金蓼色的田野、翡翠般的绿草树木相嵌合,加上那密林深处的藏寨民居,真是美不可言喻。
嘉绒藏寨在《后汉书》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众依山居址,累石为室”。
嘉绒藏寨民居的建筑风格采用的古老的片石砌墙技术,这种奇特的建筑技术和各种装饰,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很高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
房屋建筑(亦称碉楼式寨房),为石木结构,系以家碉为脊修筑而成,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五层的。
房屋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锅庄室和储藏室,也有的设客厅;三、四层为厢房、经堂及客厅;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台。
楼梯也多采用颇具特色的圆木式梯,上下楼梯时特别讲究技巧。
二楼客厅内有用石料精心雕琢而成的三脚锅庄,其中一只脚的脊背上有一突起的小石窝,是人们用来祭祀的地方。
室内家具和内、外板墙上都绘有五颜六色的花卉与鸟兽图案,多数藏家在客厅地板上铺有藏式藏毯,让人感觉到华丽温馨和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
民居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美观适用、宗教崇拜以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生态居所特色。
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
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质条件的匮乏同样也阻碍每个村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改革开放后,沈村的农民自由了,这个自由不仅体现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要素自由,还体现在精神生活的自由,后者就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真正得到实现。
与过去比沈村人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财富和时间去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二、大小传统理论解读沈村两种宗教的关系村民对藏传佛教和“更伯”的认同实际上表达出两种宗教一样重要,而且他们形成了乡土社会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
两种宗教为何能够相互并存呢?我们可以通过人类学理论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这样一个分析工具来做出解释。
在这里需要稍加介绍,大小传统(Great and Little tradition)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1956年发表的《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一书中首先提出,所谓大传统是一个社会里的上层所代表的文化,它是由学者、思想家和宗教家反思所培育和传播的精英文化;与之相对的小传统是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文化并在生活中自然传承。
在所有较复杂的文明之中都存在这样两个层次且对应的两个文化传统,二者虽不同,却共同存在,相互影响,彼此互动。
把沈村藏族的藏传佛教与民间“更伯”信仰放在大小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中,正好可以说明两者的共存互动关系。
藏传佛教是整个藏区传统社会的主体文化,是所谓的大传统,藏传佛教带给人们认知世界的观念,强调“大慈大悲”和因果论,慈悲之心的含意是一种“自他平等及互换”的思想,通俗地讲就是自己不想受一点点罪,又怎忍心让别人痛苦呢。
因果论的通俗解释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业能升入人道和天道,行恶业堕入地狱。
所以佛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藏传佛教的经典、教规、教义是十分完备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这种宗教的世界观在传播中对村民的人生观构成直接影响,可以说是传统社会在精神领域对个人行为做出的规范或准则。
?嘉绒藏族历史
嘉绒藏族历史分类:嘉绒历史小金川阿坝嘉绒藏族历史嘉绒藏族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为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邛崃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崃山以东的理县、汶川和夹金山东南的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也有分布,约有37万人。
从地图上可以知道嘉绒藏族的分布,嘉绒藏族聚居区最南分布到北纬30度半,最北到北纬32度左右,西起东经101度半,东至东经103度20分左右。
它处于四川的两大西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之间,同时也位于两个藏语区安多方言和康方言的过渡地带。
从地理单元上看,嘉绒西藏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区———河谷交错纵横,既有大峡谷也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还有冲积而成的台地与河谷平原。
刚好在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彝藏走廊”上。
藏彝走廊自古就是西南民族北上、西北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历史上众多民族通过该走廊迁徙和流动,是西北、西南各民族交汇的重要场所。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使嘉绒藏族既具地缘上的边缘性特征,又有族源上的混融性特征,所以,历来学术界对这一民族地区关注较多。
关于嘉绒藏族的族源,学术界也多有学者论及:格勒在《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绒藏族的形成》一文中认为,嘉绒藏族是唐代西山诸羌部落,在吐蕃东进时形成的,其主要族源是羌人;邓廷良在《嘉绒族源初探》中认为,嘉绒(甲戎)即是汉代的“嘉良夷”、隋代的“东、西嘉良(梁)”、唐代的西山八国中之“哥邻”等部;马长寿先生在《嘉绒民族社会史》中认为,汉之冉、唐之嘉良夷即今嘉绒的先民。
很显然,嘉绒藏族源于羌人,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即认为嘉绒藏族的先民是羌人,后来与吐蕃发生融合后才形成嘉绒藏族。
然而,1985年蒙默先生在《历史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中指出,在汉代以来的西南地区,除了已为学术界公认的濮系民族、氐系民族、羌系民族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民族体系———夷系民族。
蒙默先生极有洞见地在学术界“泛羌论”占主导的情况下,从史料出发,提出了这一被其他民族淹没的民族系统。
丹巴嘉绒藏族“头帕”文化探析
丹巴嘉绒藏族“头帕”文化探析嘉绒藏族是居住在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人,西藏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丹巴嘉绒藏族“头帕”文化探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丹巴嘉绒藏族“头帕”文化探析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据考古资料分析,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能用线孔很小的骨针缝制衣服,并且有了骨梳及装饰品。
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麻布和兽皮是当时主要的服装原料,尽管麻线较粗,但已表明手工织物的存在。
史料记载:汉时的冉髋已成为这一地区较大的部落集团,“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
这说明当地的土著夷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
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
到隋唐时,在族源上与汉代冉駹一脉相承的嘉良“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
项系铁锁,手贯铁钏。
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
径三寸”。
这一段记载,从以帽为主体的头。
一、嘉绒藏族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据考古资料分析,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能用线孔很小的骨针缝制衣服,并且有了骨梳及装饰品。
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麻布和兽皮是当时主要的服装原料,尽管麻线较粗,但已表明手工织物的存在。
史料记载:汉时的冉髋已成为这一地区较大的部落集团,“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
这说明当地的土著夷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
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
到隋唐时,在族源上与汉代冉駹一脉相承的嘉良“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
项系铁锁,手贯铁钏。
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
径三寸”。
这一段记载,从以帽为主体的头饰、服装材料以及身体的装饰多方面形象地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饰习俗,虽未详言其制,但可以看出“裘褐”等的使用。
四川省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口述史(一)——节庆民俗篇
四川省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口述史(一)——节庆民俗篇
李钊
【期刊名称】《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采访说明:四川省丹巴县是嘉绒藏族的核心聚居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山峡谷地带生活的浸润,造就了嘉绒藏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大多依靠宗教文史类和地方史志类文献资料。
但是此两类资料作为闪光的沙金,均需我们对其''陶冶''和''提纯''方能使用。
宗教文史类资料大多是从宗教文献记述中辑出关于嘉绒藏族的人文历史。
这类资料,尤其是''政教史''类文献,带有浓厚的宗教感情和信仰崇拜,有的原本就是传记文著,多为超国界和民族群体的记录~②,。
【总页数】7页(P322-328)
【作者】李钊
【作者单位】[1]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3
【相关文献】
1.浅谈嘉绒藏族社区民俗文化心理 [J], 陈梅琴;黄远春
2.藏族嘉绒年民俗 [J], 王田;杨晓虎;徐吉廷
3.浅谈丹巴嘉绒藏族民俗旅游开发 [J], 刘海龙;谢丽辉
4.嘉绒藏族婚礼过程中的共餐行为研究
——以丹巴县莫洛村为例 [J], 李锦;熊建慧
5.嘉绒藏族音乐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
——以丹巴县中路乡为例 [J], 罗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
丹巴县历史悠久,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古朴动人。
众多的文物古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县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
一、县情简介1、历史背景丹巴一带隋朝为嘉良夷地,唐属吐蕃,元为土司制,清设章谷屯,民国十五年(1926年)始设丹巴县。
中路古文化遗址及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存在,说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已有藏族先民们在这一带定居。
历经频繁的战争,今丹巴县境及周邻众多部落居民与吐蕃士兵、移民,因长期的交往而同化、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地域和语言特点的嘉绒藏族。
丹巴是嘉绒十八土司辖地最典型的嘉绒藏族文化的代表区,是嘉绒藏族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之一。
2、区位条件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的东大门,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
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上游。
县境位于东经101°17′—102°13′,北纬30°23′—31°29′之间,总面积达5649km2。
丹巴县公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317国道经卧龙、小金四姑娘山、丹巴县再向西于道孚县八美接川藏线。
丹巴县城到成都345KM,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日隆关)距丹巴县城114KM。
瓦(斯沟)——丹(巴)路沿大渡河向南可达泸定县,刷(金寺)——丹(巴)路则沿着大金川河通向金川县和马尔康。
丹巴县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除分别沿着县境内三条水系延伸的五条主干公路外,尚有通往各林区、矿山和乡、部分村寨的支线公路3、地质条件丹巴县堪称“地质学天然博物馆”,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层总厚度达16000余米,境内不同时代和成分的脉岩多达数万条,其中举世闻名的丹巴白云母矿,就产在伟晶岩脉中。
丹巴地区独有的地质奇观,为国内外地质专家所瞩目。
丹巴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白支母矿基地,川西重要的贵金属矿——铂镍就产在丹巴。
此外,金、银、铜、铅、锌及建筑饰材“中国白”汉白玉石等较为丰富。
4、气候条件丹巴所处地理位置本应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深切的高山峡谷的下垫面形态影响了纬度气候的演变次序,而以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取代了水平(纬度)气候带,除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仍保留着北半球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干热河谷气候外,绝大多数地区仍受制于青藏高原这一气候大环境,并受东南与西南季风气候的左右,形成既有别于青藏高原,又不同于盆地的高原型季风气候区。
最高山顶与干热河谷的气温相差达24℃以上,具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5、社会条件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181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5.7万余人。
丹巴县属多民族聚居区,居住差藏、汉、羌、回、满、彝等15个民族,其中藏族41381人,占总人口的74.53%汉族占22.19%,羌族占2.67%,回、满、彝等其他民族占0.16%。
二、民族文化概况特定的区位条件、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漫长的历史沿革,培育了独特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
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集中分布在县域东部片区,在低海拔在干热河谷地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是嘉绒藏族农区民众聚居地,因而全县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基本上都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县内大小金川河沿岸和大渡河沿岸。
丹巴县嘉绒藏族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所处区位条件好,资源丰富,具有科学考古价值的人类古文化遗址,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与自然环境完善融合的藏寨民居,有着悠久历史、风格独特的民风民俗、气氛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古战场及红军遗迹和色彩斑谰的社会文化。
为理想的文化生态观光旅游考察区。
三、历史文化资源1、古碉群古碉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
丹巴县是嘉绒藏区古碉最集中、最多的地方,有着“千碉之国”、“古碉之乡”的美誉,全县现存古碉数量和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全国之最,世界罕见,有的学者称其为“高碉文化”。
丹巴县古碉是无声的诗篇;是凝固的音乐。
现全县尚存的343座古碉中,仅梭坡、中路两地就集中了193座。
丹巴古碉群于1989年被丹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甘孜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在申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开始了丹巴中路——梭坡藏寨碉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申报文本于2002年1月22日通过省级评审,现正在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准备。
古碉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冉马龙者,武帝所开,无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民)众皆依山居址,垒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
唐人李贤注曰:“今彼夷人呼为‘碉’也”。
到隋唐时代,这种古碉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
又据中路乡古遗址暨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证明了早在3500年前就有人口稠密的土著先民在这里而生息繁衍,并且掌握了较高的片石砌墙技术”。
古碉群的形成有了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丹巴境内妖魔横行,兴风行浪,抢粮吃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
国土即刻召集人臣和匠人商议对策,决定修建高2丈以上的四角开碉房,抵挡妖魔的抢劫,这一举获得了成功。
从此,国王下令动员民众建碉,碉的发展使国富民定,于是下诏凡是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面,此风延续下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
其实,丹巴县境内山高谷深,群峰突兀,交通不便,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扰,为了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本是古碉群形成的真正原因,高碉楼之上,四面八方,一目了然,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丹巴古碉群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许多慕名前来的考古学者、建筑工程专家、摄影报像记者都为这奇特的建筑,精湛的技艺叹为观止,称古碉是稀世罕见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民族文化学的研究价值,具有旅游观光、休闲流假开发的前景。
古碉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解等,多数为四角碉,古碉高的有五、六十米,矮的也有一、二十米;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沾泥、木头、草筋等,古碉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面晌内收。
修砌碉楼由大大小小的石料组合而成,即一排大石压住下面大石错缝修砌。
以此类推,多数修砌古碉每一米高放一排大料为墙筋,甚至有的为显示砌墙技术的高超不放一根木头而成。
古碉墙壁厚实坚固,不少墙上砌有数百斤的大石,且墙体平整光滑。
棱角分明,如刀砍斧劈,端正笔直。
古碉功能较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头人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摩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外还有界碉、寨碉、家碉等等。
据藏文经书记载,在方圆数百公里的嘉绒藏区仅有三座13角碉,丹巴境内就有两座。
丹巴古碉虽然年代久远,历经战争和风雨的侵蚀,地震的考验,现在仍然拔地擎天,巍巍然屹立于天地间,坚如磬石,有有偏斜已久却不倒塌,有的弯曲如弓而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鬼斧神工,精刀妙绝伦。
古碉的每个角、每一块石头、每一铲泥土,都是藏族先民用血汗所铸,同时也写下了藏族建筑史上光辉一页。
2、藏寨民居丹巴县的藏寨民居是嘉绒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高原其它民族以及其它藏族民居都不相同,别具一格。
多少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藏寨民居同自然环境完善融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
民居建筑艺术性强、宗教文化气氛浓,美观适用。
它是片石砌墙技术、建筑设计和装饰艺术、古老风水学以及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化、美学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是嘉绒藏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丹巴的嘉绒藏寨民居以甲居、布科、中路、梭坡、巴底、大桑等地最为集中,特色也最为明显。
从远处看去,一个有十几户甚至百余户人家的村寨鳞次栉比,在林立的高碉群中,错落有致的分布于田野和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藏密的森林、葱茏的果园、清澈的小溪以及远处银白色的雪山、藏天白云,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都会构成一幅幅摄人心魄、神秘醉人的自然风景卷。
嘉绒藏寨民居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古老的片石砌墙技术,这种奇特的建筑技术和各种装饰、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房屋建设(亦称碉楼式藏房)为石木结构,系以房中碉为脊修筑而成,一般为三、四层,也有五、六层的。
主体藏房占地面积一般150平方米左右,房屋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锅庄室和储藏室,三层、四层为卧室、客厅及经堂,三、四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房背,最高处只剩房中碉屋脊,屋顶四方各砌0.8米高的三角形塔一座,按山脉走向高的那边再修一煨桑室瓶。
楼梯也多采用颇具特色的园木式梯,上下楼梯时特别讲究技巧,二楼中间有用石板围起来面积约1平方米的火塘,周石料精心雕琢三个弯形脚支撑锅亦是三脚锅庄,其中一个在上方的脚背脊上有一突起的小石窝,供人们祭祀用。
锅庄既是厨房又是饭厅,还可举办家庭歌舞(跳锅庄)等活动,具有多种功能。
室内墙壁上绘有彩色帷幔和三色彩条,家俱上绘有五彩缤纷的各种图案,多数藏家客厅内铺有藏式地毯,一进藏房让人感觉到华丽温磬和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
藏房宗教色彩二盼浓厚。
首先,整个居民的外形犹如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着颂经。
在外部色调上以白为主调,每年藏历年前均用白灰粉刷,上部还配以紫红色、黄色和黑色条纹,以示天、地、日、月和星辰。
外墙绘上具有宗教意义的图案,多为象征吉祥的动物图案。
楼顶四个三角形塔尖上放有白石(石英石),分别插上由药、黄、白、蓝色布科印制的嘛呢旗;大门前也插丈余高的经幡,经幡时时随风摆动,意为家人默默诵经祝福、祈求吉祥如意、福运升腾。
3、古人类遗址及古墓葬中路乡古人类文化遗址及石棺葬墓群,八十年代初期发现。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位于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村,小金河左岸二级台地上,海拔2300米,距县城8公里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6米,堆积中心在刹拉科寺庙周围。
1989—1990年经省文物考古队初试挖掘共发现灰坑8个,房屋遗址2处,呈长方形,墙体用片石砌成,内壁抹黄泥,并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以及装饰品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石刀、石锛、石锄、石外向型和用水晶石磨制的细碎石器、骨器有骨梳、骨针、骨锥等,精美而锋利;陶器有双耳罐、羊头壶、钵等,陶器表面有绳纹、刻划纹、掌纹、指纹等,陶器一般为灰色、红棕色和黑色。
该遗址上部经C14断代年龄测下限为3700年。
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嘉绒地区藏民族和川西高原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石棺葬墓群也主要集中中路乡罕额依刹拿科寺庙周围,现已出露的约50余座,范围约1万平方米,石棺葬排列整齐,方向都朝向墨尔多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