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学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1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8dea6e3c1ec5da50e270c5.png)
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则铅 丹的化学式为( )
A、PbO C、Pb2O3
B、Pb3O4 D、PbO2
以上反应都有着质(物质的种类) 的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这些反应在量(质量的大小) 的方面,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正确实验的操作要点
• 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 • 2、准确称量药品用量 • 3、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 4、细心、反复实验多次实验得结论
体验实验1: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物
通电
原子重组
分前析讨论:
后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变”与“不变”是根本原因
化学变化前后
改变的: 宏观:物质种类 微观:分子种类
不变的:宏观: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
1. 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 为_X__Y_3__
2. SO2 + I2 +2R = H2SO4 + 2HI,则R的化学式 为H2O ;
3. 4Fe+3O2=2R,则R的化学式为 Fe2O3 ;
4.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O5 + 5CO =I2 + 5X,
练习
1) 物质A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组成
物质A的元素是(
)
2) 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11张(共1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11张(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ea882152ea551811a68721.png)
12 : 32 : 44
化学方程式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 O2点燃 CO2
(1)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 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 分子。
(3)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9克
[实验5-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 针偏向右侧。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2O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实验5-2]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指针发生偏转。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 碳 + 和
化学方程式: C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反应条件 生成
O2 点燃
CO2
如: 3Fe + 2O2 点燃 Fe3O4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意
义
C + O2点燃 C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 应条件
粒子个数比
反应物:C、O2。生成物: CO2。条件:点燃
C + O2点燃 CO2
1 :1 : 1
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的 乘积之比)
C + O2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 O2点燃 CO2
(1)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 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 分子。
(3)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9克
[实验5-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 针偏向右侧。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2O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实验5-2]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指针发生偏转。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 碳 + 和
化学方程式: C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反应条件 生成
O2 点燃
CO2
如: 3Fe + 2O2 点燃 Fe3O4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意
义
C + O2点燃 C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 应条件
粒子个数比
反应物:C、O2。生成物: CO2。条件:点燃
C + O2点燃 CO2
1 :1 : 1
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的 乘积之比)
C + O2点燃 CO2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PPT精品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de4d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9.png)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典型例题
D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 4、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名称
铁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 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一、质量守恒定律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硫酸铜
=
M2
+ 铁 → 硫酸亚铁 + 铜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学反应方程式: X+3O2
2CO2+3H2O
A.CH3COOHB.C2H5OH C.C2H4 D.C2H6
C 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HCl + Na2CO3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Cl+ H2O + CO2
m1
>
m2
质量变小: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43d11308a1284ac950436d.png)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
种类
元 不变
数目
种类
各物质的质量
子 质量
素
不变 总和不变
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化学变化: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不 原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分子个数:可能改变,可能不变
第三、四组完成课本P93 方案 注意观察: 1.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前后的现象; 2.托盘天平的变化情况
成果汇报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
变大后变小,天平仍然平衡。
点燃
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2 点燃 P2O5
总质量 = 总质量
结论:
反应物质量总和 = 生成物质量总和
m(散逸白烟)
> m(O2)
变轻
m(散逸白烟)
< m(O2)
变重
m(散逸白烟)
= m(O2)
相等
小结: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变化中,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时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 以下几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适用所有“化学反应”,不考虑物理变化 2、仅指“质量”,不能扩展到体积、分子数等 3、守恒的是“质量总和”,应考虑沉淀、气体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改变了, 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55f7185a8102d276a22f5b.pn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活动与探究
根据刚刚的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实验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反应有 气体生成,而反应未在密封装置内进行, 导致气体逸出。
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个 反应前后质量改变的原因吗?
该反应的原理是
点燃
Mg + O2
MgO
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有白烟产生)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并 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合直接用来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 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一定要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碳酸钠粉末
H
O
H
H
O
H
H
H
O
H H
O
通电
2H2O氢分子 氧分子HHOHH
O
2H2 + O2
微观
化 原子种类不变
学
反 应
原子个数不变
前 后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探究实验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稀盐酸
1
2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六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活动与探究
根据刚刚的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实验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反应有 气体生成,而反应未在密封装置内进行, 导致气体逸出。
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个 反应前后质量改变的原因吗?
该反应的原理是
点燃
Mg + O2
MgO
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有白烟产生)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并 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合直接用来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 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一定要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碳酸钠粉末
H
O
H
H
O
H
H
H
O
H H
O
通电
2H2O氢分子 氧分子HHOHH
O
2H2 + O2
微观
化 原子种类不变
学
反 应
原子个数不变
前 后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探究实验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稀盐酸
1
2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六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 (共2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d5c5f47f1922791688e8f9.png)
2、请同学认真默看P93“活动与探究”中的 “方案二”熟悉实验步骤,两分钟后能 完成该实验。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 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1、减小;2、增大;3、不变。
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 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再将铁钉放入硫 酸铜溶液中,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 否平衡。
4、观察现象
天平保持平衡。
5、得出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突发奇想,我何不称一下容器里
物质的质量呢?同学们也做过
很多化学实验,你们曾有过他
这种想法吗?呵,他这一称不
得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就此诞生 了。那罗蒙诺索夫到底发现了 什么惊天的秘密呢?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 维奇·罗蒙诺索
1711.11 – 1765.4
自学指导:
1、请同学认真默看P92“活动与探究”中的 “方案一”熟悉实验步骤,两分钟后能 完成该实验。
活动与探究3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探究步骤 1、提出问题
探究内容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
2、提出假设
1、减小;2、增大;3、不变。
3、设计实验 4、观察现象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 末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 平衡;取下烧杯使其倾斜,使试管中的盐酸 与碳酸钠反应,冷却后,再将烧杯放到托盘 天平上,观察天氧气参加,因此反 应物的质量还应加上氧气的质量,反 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 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1、减小;2、增大;3、不变。
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 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再将铁钉放入硫 酸铜溶液中,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 否平衡。
4、观察现象
天平保持平衡。
5、得出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突发奇想,我何不称一下容器里
物质的质量呢?同学们也做过
很多化学实验,你们曾有过他
这种想法吗?呵,他这一称不
得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就此诞生 了。那罗蒙诺索夫到底发现了 什么惊天的秘密呢?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 维奇·罗蒙诺索
1711.11 – 1765.4
自学指导:
1、请同学认真默看P92“活动与探究”中的 “方案一”熟悉实验步骤,两分钟后能 完成该实验。
活动与探究3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探究步骤 1、提出问题
探究内容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
2、提出假设
1、减小;2、增大;3、不变。
3、设计实验 4、观察现象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 末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 平衡;取下烧杯使其倾斜,使试管中的盐酸 与碳酸钠反应,冷却后,再将烧杯放到托盘 天平上,观察天氧气参加,因此反 应物的质量还应加上氧气的质量,反 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bb34c3f18583d04864595a.png)
白磷:保存在水中,容易自燃。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 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质量不变
P O2 点 燃 P2O5
分子数目不变: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练习:
1、在A + B = C 的化学反应中,
4克
12克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B
由于没称量到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 质量偏轻。
● 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实验3的问题,让反应后天平依然平衡?
Na2CO3 + HCl
NaCl + CO2 + H2O
改进方法:将烧 杯换成锥形瓶, 并在瓶口塞上 橡胶塞或套一 个小气球.
● 探究实验 四
实验4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方案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总质量
= 总质量
讨论:
1、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瓶内气体膨胀冲开瓶塞。 2、实验中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锥形瓶底部受 热不均而炸裂。
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量。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 静置1-2分钟,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 平衡。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 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质量不变
P O2 点 燃 P2O5
分子数目不变: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练习:
1、在A + B = C 的化学反应中,
4克
12克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B
由于没称量到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 质量偏轻。
● 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实验3的问题,让反应后天平依然平衡?
Na2CO3 + HCl
NaCl + CO2 + H2O
改进方法:将烧 杯换成锥形瓶, 并在瓶口塞上 橡胶塞或套一 个小气球.
● 探究实验 四
实验4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方案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总质量
= 总质量
讨论:
1、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瓶内气体膨胀冲开瓶塞。 2、实验中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锥形瓶底部受 热不均而炸裂。
实验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量。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 静置1-2分钟,注意实验现象并观察天平是否 平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a67de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1.png)
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 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 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
。
•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
河北中考
• 2020 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4、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我学习 我快乐
• 一、化学方程式 • 问题: •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有什么关系?为什
么引入化学方程式? • 3、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我学习 我快乐
• 阅读96页,回答上述问题 •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
和水 •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
氧化碳和2个水 • C成.11个个CCHO42分分子子和和22个个OH22分O分子子在点燃条件下,生 • D2g.1Hg2COH4和2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 CO2和
练一练
• 5、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 )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 Fe2O3+6HCl═2FeCl3+3H2O •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Mg+O2 = 2MgO2 • C.验证铁比铜活泼: • Fe+CuSO4═FeSO4+Cu • D.用熟石灰处理工业生产中含硫酸的废水: • Ca(OH)2+H2SO4═CaSO4+2H2O
• 2021 •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与D 可配制波尔多液
•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
。
•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
河北中考
• 2020 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4、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我学习 我快乐
• 一、化学方程式 • 问题: •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 2、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有什么关系?为什
么引入化学方程式? • 3、化学方程式有什么意义?
我学习 我快乐
• 阅读96页,回答上述问题 •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
和水 •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
氧化碳和2个水 • C成.11个个CCHO42分分子子和和22个个OH22分O分子子在点燃条件下,生 • D2g.1Hg2COH4和2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 CO2和
练一练
• 5、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 )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 Fe2O3+6HCl═2FeCl3+3H2O •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Mg+O2 = 2MgO2 • C.验证铁比铜活泼: • Fe+CuSO4═FeSO4+Cu • D.用熟石灰处理工业生产中含硫酸的废水: • Ca(OH)2+H2SO4═CaSO4+2H2O
• 2021 •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与D 可配制波尔多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
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m m =m m 结论: 参加反应的(物Fe质)+总质(量CuSO4)= 生(成Cu的)+物质总(Fe质SO量4)。
方案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O4+NaOH
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天平平衡。
m m =m m 结论: 参加反应(的Na物OH质)+总质量(CuSO4)= 生[成Cu(的OH物)2质]+ 总质(N量a2S。O4)
7、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
因为( C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8.在化学反应3NO2+H20=2X+NO中,X的化学式为 ( A )
A HNO3
B NH3
2、天平平衡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点燃 (P)(O2)
五氧化二磷 (P2O5)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白烟是什么物质?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五氧化二磷固体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2、根据实验结果天平平衡,能得出什么结论?
m m m m (白磷P)+
(氧气02)+
(细沙)+
不 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5、某大师说:“我一发功就能使水变成油(含有碳元素)。 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种说法不科学。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无论 如何是不可能变成含有碳元素的油的。
O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X、Y各10 g充分反应后,Y剩余,生成8 gZ、4 gQ;则参加反应的X与Y的
质量比为(D)
A 1︰1
B 2︰1
C 4︰1
D 5︰1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D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化学反应A+B→C+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 C和D的质量 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都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C N2
D N205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原因
定
律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进行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一)提出问题: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大于
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 等于 小于
(三)设计实验
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四)进行实验
现象: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777年,汞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756年,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找出关键词 ①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未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②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物理变化。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分解
重新组合
H2O
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分
原
新
子 分解 子 重新组合 分
新 聚集成 物
子
质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③指反应或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体、液体、气体都要考虑,不能 遗漏气体和沉淀。 ④仅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量,如体积、密度、分子个数等。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 、 判断: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1_6___克氧 气参加了反应。
(锥形瓶玻璃管气球瓶塞)
m m m m =
(五氧化二磷P2O5)瓶玻璃管气球瓶塞)+
(剩余白磷)
m m m (参加反应的白磷P)+
(氧气02)=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
= 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
生成物总质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一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₄
Cu + FeSO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