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概论doc
建筑概论学习教案.doc
建筑概论学习教案.doc《建筑概论》教案编写人康新宇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绪论什么是建筑近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指建筑物)就是空间 .建筑的空间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 在他的著作《道德经》第十一章里早已说到: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故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尮意思是说尺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 ,四壁中空的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尮所以有 (门窗 ,墙 ,屋顶等实体 )所给人们的利 (利益 ,功利 ), 是要以无 ( 即所形成的空间 )起作用的 .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提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生活起居 ,交谈休息 ,用餐 ,购物 , 上课 ,科研 ,开会 ,就诊 ,看书阅览 ,观看演出,体育活动以及车间劳动等等,都在建筑空间中进行.这也说明学习建筑学 ,须涉及许多知识 .建筑首先须满足人的活动需要.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渐渐得到改善,开始在地面上建造房子.房屋不但在建造技术上有所进步,而且渐渐分门别类,适应当时人们对生活需求,不但有居住空间,而且还分门别类,出现了宫殿 ,庙宇及其他类型的建筑形式 .建筑的时空性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对建筑的使用上也具有时间概念建筑的历史性,在时间意义上也表现出来建筑自身从建造到拆毁,也是它的时间意义对建筑美学本身的变迁建筑的功能性建筑的首要目的不是艺术,建筑设计不只是塑造一个艺术品,而首先是个使用对象.住宅首要的目的是供人居住;应当首先记住建筑以功能为重.建筑,提供给人们一个有用的空间是首要的.建筑的功能性要做得成功也是件不易之事.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它具有高度的工程技术性.建筑师不但要重视工程技术问题, 同时还必须注意经济问题.建筑的文化性就是它的民族性,所谓文化性.并且还具有文化性,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地域性 ,它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建筑的艺术性建筑不完全是个艺术对象 ,但建筑无疑具有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 ,它与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 .建筑的意义建筑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建筑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建筑就是房子 .但当我们接触建筑,把它作为一门学问(建筑学)来研究的时候,你却会发现 ,这种回答是很不确切的 .那么,这些对象要成为一个集合,总得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吧.这些共同的特征,正是我们学习建筑学所要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关于什么是建筑这一问题,至今仍在学术界争论着;然而 ,各种对建筑的解释 ,却也多少反映出建筑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下面 ,我们先举几个比较典型的提法来加以评析. 二建筑(物)就是空间,这种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说法能够包含属于建筑的所有对象.在这里可以看出,建筑的空间论,既有实空间又有虚空间,而且这虚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实空间是为产生空间而设的 .然而 ,我们只是说建筑是实空间和虚空间的合成,也许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它还没有涉及到建筑的一些重要内涵,未表述出来人在这种空间中活动的许多性质和特征.三建筑确实称得上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很古老的艺术.在古希腊的光辉的艺术中,建筑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从逻辑上说 ,建筑和艺术是一种交叉关系,即建筑除了它的艺术属性之外,还有其他性质特征;而艺术除了建筑这个门类以外,当然还有其他门类 .四著名的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提出: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另一位有名的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也提出: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这些见解 ,就意味着人们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建筑,首先应当是给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而这些活动 ,则无疑是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方面.现代建筑把建筑的艺术,不看成是独立的纯粹的艺术,而是把这种艺术也包括在使用的这一范畴,即满足人们的精神活动 .五建筑这个对象 ,我们所要了解的不外有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建筑的内涵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上述的许多论述中约略地提到了,而如果将这些内涵进行系统化,则就成了建筑的诸属性.这些属性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讨论 .建筑的外延是什么有人说建筑是从雕塑到构筑物(指烟囱,水塔,聚气塔 ,炼铁炉等 )之间的一切 .这是把建筑作了一个有关应用性和艺术性的线性的截取.但建筑毕竟是一种复杂多样的对象,是多向性的 .这种向 ,就是建筑的属性 .人与建筑一建筑作为环境来说,是指导人造的 ,由实物所限定的,人活动的空间 .建筑首先必须满足人的这些活动需要 .无论从空间本身,或者构成空间的实体部分,都应符合这个空间的使用目的.人 ,可以认为是单个的 ,也可以是人群集合的 ,甚至是整个社会的 .二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 .这是建筑与人的最根本的一个特征.建筑是空间,它由物质所构成.但不能认为凡是物质所构成的空间都是建筑.我们所说的建筑,是指供人们的各种具体的特定的生活活动而用物质手段限定的空间 .建筑的人为和为人 ,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是同步的,研究建筑应当研究人 ,就这一意义而言,建筑也可以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三建筑映射着人和人的集合: 社会 .建筑反映着人和社会的各种物质和诸观念形态.所以我们说 ,研究建筑需研究人,研究人的物质现实和观念形态 ,人的生理 ,心理 ,伦理和哲理等特征,以及社会层次上的诸物质和意识形态.建筑的基本属性一建筑的时空性 :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来说,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 .这两个方面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建筑由物质所构成,而且是人为地,科学地构成的 .建筑的艺术性:建筑既是个实用对象,又是个审美对象,是一种造型艺术 .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地域(同一种民族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每个民族或地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形态;时代不同 ,建筑也有不同的潮流特征 .二建筑是空间存在,是实的部分和空的部分的统一.我们所有的建筑物,虽然用的是它的空的部分,实的部分只是它的外壳;但如果没有这个实的外壳尬空的部分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 ,研究建筑 ,应当把实体和空间两者统一起来 .在建筑设计中,这种实体和空间的统一称作为建筑空间的限定与组合.建筑空间的限定组合,除了以上这两种方式以外,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纪念碑,它是由实体 (碑 )和它周围的空间构成建筑的,其周围的部分 ,由于碑的存在而其他远离这个实体(碑 )的空间在人的心理上就有了区别 .这种空间的限定称为设立.建筑空间的限定组合方式还包括凸起,凹进 ,架起和实体表面肌理变化等等 .建筑的空间还有层次的概念 .建筑的空间性似乎要比建筑的时间性容易理解些,因为它直观 .但建筑也有时间要素 ,只是时间对建筑来说不是直观的 ,而是概念的 .一是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 .二是对建筑的使用也始终是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四是对建筑的审美 ,也是有时间因素的.我们经常说时代感或时代美,也就意味着产品的美感是要过时的 .三建筑的存在是实体和空间的统一,这个褓是人造出来的.建筑的工程技术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建筑结构与材料 ,建筑物理 ,建筑构造 ,建筑设备与建筑施工等方面.四建筑的艺术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建筑的艺术性多指艺术性多指建筑形式,或建筑造型的问题 . 建筑虽然是一个实用的对象,但建筑的艺术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或法则 .五.还具有许多社会文化上的属性,工程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外,除了它的时空性 ,建筑的基本属性.作为人的建筑 ,也应当时社会的建筑 .建筑旬一种社会文化 ,一种社会文化的容器 ,同时它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面明亮的镜子 ,它映照出人和社会的一切 .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第二个特征是历史性和时代性.建筑的物质性概说建筑的物质性涵义包含三层意思,即建筑的存在形式必须是物质,建筑以物质手段构成 ,以及建筑的使用(方式 )是以物质构成的空间 .建筑的存在形式 .事物的存在形式由三个要素构成 :一是物质 ,二是信息,三是能量 .建筑的存在,当然也无例外地具有这中要素 .但建筑存在的主导形式 ,则是物质 .建筑的空间上的物质占有是实体加空间 .建筑的物质含义,包括它的构成手段的物质性和应用的物质性.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一建筑的物质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建筑的构成的基本要求不外有这几个方面 :适用 ,坚固 ,经济 ,美观 .所以建筑的结构就不只是个坚固的问题 ,而应当兼顾这四个方面 .三建筑提供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在建筑的物质构成中,坚固性是十分重要的.四从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来说,为了达到适用,坚固,经济,美观这些要求 ,因此除了要求建筑物有一定的大小 ,又坚固耐久外 ,还需要重视建筑的设施问题 .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建筑既然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活动需求,那么了解建筑或进行建筑设计,首先得了解人的尺度.二了解人的尺度,家具的尺度和建筑中的一些部件的尺度,其目的是如何设计好建筑空间.三建筑是人为的,人的环境,它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设.对人来说 ,其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心理的;个人的 ,社会的 ; 行为的 ,观念的等诸方面 .所谓生理要求 ,也就是要使建筑符合人的确生存的基础条件 .一建筑不仅要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活动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的精神活动需求.但无论是物质活动还是精神活动的需求,都通过建筑的物质的保证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我们把人对建筑的精神活动需求, 也归纳到建筑的物质性之中.二诸如获至宝此类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都仅仅是基础的心理活动(需求),还只是停留在感知和认知的心理活动阶段,这些行为也几乎都属于物质功能上的(要求 ), 尚未涉及到高级心理活动.三设计者必须了解形式给人们心理感受上的规律,它不仅是知觉心理层次,也带有更高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需求 .四按照心理需求的层次,在建筑的私密性要求满足的基础上,就有交往的需求.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心理活动与人际交往紧紧相连.到了这个心理层次,人际交往的需求也就被集中地反映出来了 .人际交往的要求不外三点: 一是人与人的相互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做到这一点,空间(指的是各个单元空间)必须是相互开放的,即你能了解到我,我也能了解到你,而且可以相互走来走去,但却又各自有一个空间范围;二是人与人是相互尊重的,也就是说,空间的结构布局不像宫廷建筑那样论资排辈的 ,而是相互平等的,各单元空间呈现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感觉;三是人与人相互学习和模仿, 不带任何强制性,现时代的精神总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就希望既分又合,而不是全部敞开,只有一个大而空的空间 .五再上面一个心理需求层次是招徕和展示.这个层次和前面讲的交往需求相近,也是人际的 ,但招徕和展示是指空间的一方而言,把这个建筑(空间)作为主方,在它之外则为客方,客体 ,对象 .六更上面的一个心理需求层次是纪念性.纪念性建筑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庄重 ,二是有感情 .七最后 ,即最高的心理需求,是陶冶心灵 .无论什么建筑 ,凡是讲它的艺术造型的,那么它的目的就是纯粹的审美,或者说纯粹是形式美 .显然, 这是从审美出发了 .它是不和功利联系在一起的美.从人的心理活动需求来说,也就是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所谓建筑艺术,它的最高的目的不是人际交往,不是招徕展示,也不是纪念性 ,而是审美 ,纯粹给人以美的享受 .建筑的社会 ,文化性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一社会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属性,由它的民族性,地域性 ,历史性 ,时代性以及艺术特征诸方面反映出来.首先要说的是建筑的民族和地域属性 (或叫特征 ). 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宗教形态 ,伦理形态和观念形态 ,这些不同点 ,都在建筑上反映出来 .二建筑的地域性的差别原因,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其客观因素大体有:气候 ,地貌 ,生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 ;其主观的因素大体有 :社会的结构形态和经济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 ,以及与相邻地区的交往程度 .三建筑的民族性就多指社会的因素.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形态,满足着诸民族各自的活动要求,同时它又作为一种象形,表现着诸民族.从文化的结构来说,民族对建筑的关系或影响,要经地域对建筑的关系或影响高一层次.民族的宗教特征,在建筑形象上是十分明显的.第二个要素就是伦理特征.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一建筑的历史性是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这类就叫同步性.) 或现象 (往往有一种连续的特征,建筑的历史发展.从民族概念来说,我们也应当以历史演化的观点来认识,也就是说,民族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演化着的.二时代,引起了社会的变革,这首先是在于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整个社会 ,从政治 ,经济形态直到文化和观念形态,都发生变革了 .科学技术是这变革系列中最能动的领域,是原因的原因 .古代建筑用繁琐的装饰来显示它的高贵富丽,显示它的社会地位,显示它的文化艺术特色.从 19 世纪中开始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也就开始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们也渐渐对新的建筑产生美感.建筑,不再是古典的形式和装饰,而是以新的形式 ,新的材料和工艺来构成 .当今的时代,技术发展得更快了,影响建筑造型更甚了.不断地出现新的建筑品种,如薄壳 ,悬索 ,折板 , 张力结构等等 ,使建筑形式丰富多彩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一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建筑作为文化来说,有它的两个独特的性质而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门类.其一,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其一,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映射出人类文化史.建筑作为文化,它的作用还包含着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建筑作为文化,它对人的心理反射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①人和社会的崇高性;②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 ③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而建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它的表现形式即为建筑艺术.二建筑是一个实用对象 ,又是一个艺术对象,真正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以建筑的美为其目的.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 ,建筑必然是有非艺术的目的,建筑艺术的逻辑位置是交叉的关系.建筑既有艺术性,又有其他内涵 .三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特征,这种语言,在人们的心理过程中就是形象思维 (不论是设计创作还是欣赏 ).建筑艺术语言 ,也就是建筑的形式美法则 .具体的法则如下 :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中国建筑的沿革中国古代建筑史前建筑及先秦时期建筑中国古代历史与建筑史前建筑殷周时期的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秦代的建筑两汉建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隋代的建筑五代的建筑两宋及辽 ,金 ,元的建筑北宋的建筑南宋的建筑辽金时期建筑元代的建筑明清时期的建筑都城和宫殿坛庙和陵墓宗教建筑民居园林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中国近现代建筑近代早期的中国建筑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建筑20世纪初的中国建筑20世纪中叶的中国建筑住宅公共建筑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建筑20 世纪 50~ 70 年代的建筑20 世纪 80 年代至世纪末建筑。
建筑学概论
--情感意义 纪念性 平实、祥和
--情感意义 纪念性 平实、祥和
--情感意义 纪念性 平实、祥和
– 建筑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
地域、民俗、文化、气候、时空
2、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 立项-设计-建造 – 使用者、业主、管理阶层 – 设计者:建筑师、规划师、结构师、设备工程师 – 建造者
3、建筑师是如何工作的
相关建筑个例分析
目的在于了解有关建筑的一般建设现状,对现有的国内外设计实例进行分析比 较,以明确该类建筑在使用功能、空间、建筑性格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达到 借鉴先进、明确设计方向和指导设计的目的。
3、建筑师是如何工作的
– 初步方案 – 深化设计 – 技术设计
4、什么是建筑学 研究建筑及其构成规律 遵循其规律并对其实施具体规划与设计 共同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
– 建筑设计的过程 – 设计思维与表达 – 研究、设计、表达
3、建筑师是如何工作的
– 相关调研研究
相关背景知识调研 建筑环境调研分析
宏观:地域范围的地理、历史、气候、文化、民俗因素等; 中观:城市范围的空间模式、行为模式、建筑风格等; 微观:具体建设地段的朝向、交通、景观、空间构成、现有建筑布局等等。
– 建筑具有一定的形态--艺术属性 建筑形式、造型 --形式美的法则 变化与统一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
– 建筑具有一定的形态--艺术属性 建筑形式、造型 --形式美的法则 变化与统一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
--形式美的法则 变化与统一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
建筑学概论
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 往往注定是人们知道得最少的东西
--狄德罗
1、什么是建筑?
建筑=房子? 建筑=房子 + 环境? 建筑=聚居场所?
建筑学概论普通话
建筑学概论普通话(最新版)目录1.建筑学的定义和作用2.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要素3.建筑学的历史发展4.建筑学的实践与应用5.建筑学的未来展望正文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结构、施工和建筑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建筑学不仅关乎建筑物的美学和实用性,还涉及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等。
建筑空间是指建筑物所占据的空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布局。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各种材料,如砖、混凝土、钢材等。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系统,包括骨骼系统、框架系统和壳体系统等。
建筑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学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如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等。
建筑学的实践与应用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管理等方面。
建筑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设计出合适的建筑方案。
建筑施工是指根据设计方案,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建造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物。
建筑管理是指对建筑物进行维护、修缮和管理,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长期保存。
建筑学的未来展望充满希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学将会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如智能建筑、可持续建筑等。
此外,建筑学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如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
建筑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建筑学概论
浅谈建筑馆重庆大学建筑系系馆位于重大B区正校门东南侧,建筑共七层,建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
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建筑系馆之一。
建筑馆由建筑学院教授陈永昌领衔设计,这座建筑依地势而建,墙外是一汪清荷碧水,楼内有一方草丰木盛的庭院。
楼群的外观,使用现代化风格,造型独特,而楼群内部,融入中国园林手法,别有洞天。
本文主要从建筑形态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关系、内部空间设计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两个方面并结合个人感悟来谈谈对建筑馆的认识,笔者才疏学浅,如有纰漏谬误,敬请见谅.一.建筑形态与周边环境关系首先从区位图总体来看:建筑馆位于B区正校门东南侧,位于整个B区前后门所连中轴线上,且依据原始地形的坡势而造,以至于整个建筑拥有良好的视野。
西门厅与校区主干道相联系,拥有良好且便利的交通条件,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校内学生及老师,东门厅与正校门相联系,主要功能在于接待来自正门进入的外校访问的学者等等人群。
同时与建工馆,材料楼,二综等联系,构成校区的主要教学区。
从全景图(右图一)以及一层平面图初步可以看出建筑馆的平面形式主要由五个长方形元素构成回字形布局,五个长方形所对应的体积高度高低错落,主要以前低后高的思路获取最好的视野(右图二),而根据平面图可以看出,建筑馆很大的一个特色在于,楼梯的空间分配不同于其他建筑,并非与与常规房间空间规格保持一致融于建筑之中,而是以突出的,如利剑般的四边形形式突出,设计师的这样的设计手法,打破原本构成建筑的所有体块都是规整方形的死板局面,使得在立面上体块变化产生了丰富而激烈的变化。
再从外部立面分析,整个建筑总体颜色主要为砖红色,符合重大B区的总体建筑颜色风格,整个建筑的形态体块多变,阴影丰富,下面逐步分析一下整个建筑的形态特点。
首先西门厅一面,如右图1,建筑馆三个字所在的平面的平坦与旁边楼梯间体块尖锐造型相互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仅如此,在平整的面上又用“裂缝”这样的建筑语汇开窗开门洞,且使裂缝在大门处有锯齿的变化,使得整个平整且略显单调的平面增添了纯粹的几何趣味,西门厅立面可以很好的展示出整个建筑与坡地地势的关系,设计者主要用大台阶来解决坡地的交通问题,并且在利用坡地的地形,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底层的美妙的功能空间——3A空间咖啡厅,并使该空间也成为该建筑的出入口的组成部分,该3A空间的入口以及“裂缝”所成的入口,均为内凹的灰空间,为整个立面丰富了阴影变化,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手法灵活而有趣,想法独到,且作为整个立面的暗色,与平面上的亮色(受光的砖红色)平面上的灰色(尖锐凸起部分的背光阴影)构成黑白灰完整的画面。
建筑学概论
艺术的建筑学(Architecture),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
建筑设计往往在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者决定之後进行。
因此,建筑设计是对於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
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等等。
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
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
如上所述,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制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
封建社会的劳动力比奴隶社会贵,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提高,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
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术,哥特式建筑用小块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飞扶壁,这同罗马建筑用大块石料建成的厚墙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径庭。
此外,建筑学作为一门艺术,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
这一切说明建筑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
建筑概论_精品文档
建筑概论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空间,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居住需求,更是展现和承载着人类的文化、技术和艺术等多重要素。
建筑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建筑的历史、理论、设计、结构、技术和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建筑进行概括和探讨。
建筑的历史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早期,是人类适应环境、追求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居住和木质结构建筑。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和完善,从古代文明中的金字塔、巴比伦寺庙到古罗马的斗兽场和波斯的彩色玻璃建筑,再到中世纪的教堂、城堡和大教堂,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建筑的理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建筑的理论支撑。
建筑的理论包括建筑学、建筑美学、建筑哲学等。
其中,建筑学是对建筑的研究和实践,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比例和布局等方面;建筑美学研究建筑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探讨建筑的艺术性和审美标准;建筑哲学则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本质、意义和作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设计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建筑的设计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创作过程。
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功能、美学、结构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以创造出满足人类需求且与环境协调的建筑空间。
建筑设计过程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细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师通过对场地、功能和用户需求的研究,形成初步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通过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多个视角来具体表达设计概念。
在细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对具体细节进行精确的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落实。
建筑的结构建筑的结构是建筑能够稳定存在和承受负荷的基础。
建筑结构包括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是为了支撑和传递荷载而设计的结构,如柱、梁、墙等。
非承重结构则是为了满足功能和美观的需求而设计的结构,如幕墙、屋面和装饰性构件等。
建筑概论_精品文档
我国贵州地区多产石材,其民居建 筑的墙和屋顶也多采用石材。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作品“西塔里埃森”很好地诠释了地域性的设计原则。这是赖特为他和 他的学生建造的一个工作和学习之所,位于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附近的荒漠中。那里气候炎 热、雨水稀少,建筑就用当地的土、木材、石材和水泥建造,并且使用帆布等材料,在阳光强
在陕西岐山西周建筑遗址中,建造的技术和建筑规模较之前都有较大发展。有人认为,这一遗址 中当时的建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四合院建筑。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类型、新风格的建筑不断出现和发展
在一些 古代的图画 表现的城市 街景中,可 以看到有不 同风格和类
型的建筑。ຫໍສະໝຸດ 到了近现代,建造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现代化的高楼、 地下铁路、机场。
中国古典建筑的廊柱,形成了灰空间。
静态空间:由水平面和垂直面构成的完整而单纯的空间。它缺乏动感,是静止的 空间。
古罗马万神庙内部空间是由圆形墙壁围合成的球形空间,完整均衡,是一种静态空间。
如果空间没有规则和完整的限定,并且空间内部有引导暗示, 这样的空间可以作为流动的空间或动态空间
建筑的艺术性还能通过其特殊的形体组合、暗含的轴线和秩序感,表现 出特殊的宗教及政治气氛。
汉代未央宫复原想象图:多层次的轴线关系、层层叠叠的宫殿,使得建筑具有一种庄严而神圣的 气氛,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
有些建筑艺术性的展示则明显是一种形式上的直接转化,表达出的一 种非常明确的意象。
悉尼港口海边的悉尼歌剧院的创意就 取意于风帆和贝壳,明确地表达出设计 者以海为主题的设计理念
建筑概论
第一章 建筑内涵与范畴
第一节 建筑内涵与引申
1.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的概念:依照不同目的修建的,可以为人类日常的 工作生活提供活动空间的遮蔽物;或者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 而造的一种人为环境。
《建筑概论》全套(上)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建筑及其基本要素 一、建筑与建筑物 二、建筑物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 一、建筑物的分类 二、建筑物的分级 第三节 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制 一、模数制 二、三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节 建筑工业化与建筑设备工程工业化 一、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 二、建筑设备工程工业化
整理课件
二、建筑物的分级
1.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 物的质量标准而定,是作为建筑投资、建筑设计和选用 材料的重要依据,如下表 。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 和燃烧性能。按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分为四级,见下页表。它们是按组成 房屋的主要构件(墙、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等) 的燃烧性能(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他们的 耐火极限划分的。
图1-2 装配式 大板建 筑
一、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 2.工业化建筑
(1)概念: ➢ 框架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
梁、板制作承重骨架,外墙及内部隔墙是采用加气混凝 土、镀锌薄钢板、铝板等轻质板材建造的建筑。它具有 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布局灵活、容易获得大开间等优 点,可用于各类建筑中。按其构件组成可分为以下三种 类型。如下图。
整理课件
2. 建 筑 物 的 耐 火 等 级: 表12。
二、建筑物的分级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 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撑能力或完整性被破 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失去支持能力的表现为自身解体或垮塌; 梁、板等受弯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为失去支持能力的情况。 完整性:楼板、隔墙等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在试验中,当出现穿透 裂缝或穿透的孔隙时,表明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 隔火作用:具有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试验中背火面测点测得的平均 温度升到140℃(不包括背火面的起始温度);或背火面测温点任一测 点的温度达到220℃时,则表明试件失去隔火作用。 ➢ 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材料根据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的变化特征,建 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如下三类。 非燃烧体:这种构件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 燃、不碳化。如金属、砖、石、混凝土等。 难燃烧体:这种构件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 燃、难碳化。如板条抹灰墙等。 燃烧体:这种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立即起火或微燃。如木柱、木 吊顶等。
建筑学概论
• 建筑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多个分支领域
• 建筑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
建筑设备与智能化技术
建筑设备的基本概念
• 建筑设备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负责提供建筑物的能源、通风、照明、消防等功
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 当代建筑受到全球化、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智能
化、绿色化的特点
• 模块化、预制化、可循环等建筑技术和理念,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人性化、个性化、文化性等建筑理念,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建筑的展望
• 未来建筑将在美学、实用性、环保等方面实现更高的追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建筑学教育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 建筑学教育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建筑学教育的要求
• 建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科学研究等能力
• 建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
• 建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
• 建筑学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创新,有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建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 建筑学在满足人们居住、办公、娱乐等需求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 建筑学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探索,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 建筑学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02
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未来建筑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推动建筑学的创新和发展
建筑学概论
现代主义(理性主 格罗皮乌斯、密斯、贝聿铭、山崎实、佩里、约翰逊、 义、极少主义) 安藤忠雄 阿尔托、路易 斯· 康、沙利文、 赖特 构成主义 后现代主义 塔特林 文丘里、格雷夫斯、斯特林、霍莱 因、罗西、矶崎新、约翰逊、詹克 斯 丹下健三、黑川纪章、菊竹清训 勒· 柯布西埃、沙 里宁 皮亚罗、霍尔、伍重
施工图计划 工种配合
扩初设计修改
施工过程中 现场配合
方案定稿 方案报建 扩初设计
验收及交底 完成施工图 施工图报批
委托方批准 设计方案
施工图完成
建筑保修配 合
设计的基本方法: 功能+形式+技术
第三节 设计图纸的表达方法、内容及组成
表达方法:
方案
施工图
草图
模型
展板
文本
动画
蓝图
工作模型
表现模型
内容及组成:
了解建筑学学科的构成及概况。了解建筑 学研究对象、内容等。理解建筑学研究中 科学、技术、艺术、工程的不同范畴及特 点;理解建筑设计;掌握与建筑相关的建 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园设 计、建筑物理环境、建筑技术和设备等各 学科的基本构架;了解建筑学的教学特点 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建筑学的概念
第二节 建筑和建筑学的概念及属性。
一. 建筑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建筑
空间
时间
1.建筑的空间性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 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老子《道德经》) 要点:空与实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 实的“用”与空的“用”。主动空间(P)与 被动空间(N)。
物质技术 综合
不同深度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概念设计)
建筑概论资料
建筑形式
• 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 • 形式与功能、材料和技术密切相关,是建筑美学的重要 表现
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建筑结构
•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和支撑系统 • 结构需要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其他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建筑发展展望
• 如建筑行业将继续关注建筑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实践 • 如建筑设计将更加关注人性化、个性化和地域特色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和 艺术价值 • 如建筑技术将继续创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建筑设计的失败经验
• 如忽视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导致 建筑物的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 • 如过分追求建筑的形式、规模和豪华程度,忽视建筑的 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建筑发展趋势
• 如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 如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 如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使建筑形式和风格更加丰富和多元
公共建筑
• 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建筑物 • 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功能 和空间
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
现代建筑
• 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建筑作品,强调功能、结 构和材料的创新 • 现代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国际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 典主义等
古典建筑
• 古典建筑是指历史上的建筑作品,强调比例、和谐和装 饰性 • 古典建筑风格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文艺复兴 等
建筑概论课程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建筑概论课程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建筑经济概论教学设计编写单位:建筑工程系编写人:杨玉清编写日期: 20XX年8月建筑经济概论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学分:32学时: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使用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要有机结合,用实际例子引入理论教学内容,严格按教材划分的单元结构进行教学。
1、理论方面:要掌握建筑业基本知识、建筑活动的相关机构,建筑产品、建筑生产、建筑市场概述、建筑市场的交易活动等知识。
知道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2. 技能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有关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3. 素质方面: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协作和团队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表达、获取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本课程一门专业考查课,要掌握建筑业基本知识、建筑活动的相关机构,建筑产品、建筑生产、建筑市场概述、建筑市场的交易活动等知识。
由于本课程是考查课,讲解理论教学为主,讲解理论教学同时采用举例、图示方法。
(三)、设计思路:讲解本专业课比较简单,因为内容不多而易懂,教学讲解设计思路:1、先讲解理论教学内容,再举例、图示说明、播放案例分析等方法。
三、教学安排四、教学反思本课程教学为理论讲解模式,除了理论讲解,还应用了举例、图示、及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力求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五、教学及考核意见因为本课程是专业考查课,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建筑业概念、建筑活动相关机构、建筑产品、建筑生产、建筑市场、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等;1.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重点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房屋建筑学概论
建筑统一模数制
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建筑构配件、组 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建筑业中必 须共同遵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寸协调的增 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 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专业进行尺寸 协调的基础。
分模数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 断面尺寸。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的内容
指针对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所应包括 的专业内容。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给水排水、采暖有关建筑方针政策, 对建筑单体或总体作出合理布局,提出满 足使用和观感要求的设计方案,解决建筑 造型,内外空间处理,围护结构的材料选 择,解决建筑防火、防水等技术问题,进 行有关构造设计和装修处理。 建筑设计:建筑师来完成。
建筑方针
适用 安全 经济 美观
民用建筑的分类
建筑的分类 建筑的等级 建筑统一模数制
建筑的分类
使用功能(民用、工业、农业) 建筑规模与数量(大量性、大型性) 建筑层数与高度 住宅: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 高层10以上 公建:非高层<24m、高层≥24m 超高层:超过100m
建筑模数
基本模数 扩大模数 分模数
基本模数
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数 值规定为1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 于100mm 整个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 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整倍 数。
扩大模数
建筑学 概论
• 四、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建筑: 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 层建筑。 二级建筑: 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 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 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故宫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晶,它体出当时帝王至尊、江山永固的主题思想,创造出 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组群空间和建筑形象,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组群布置的典范
1.2建筑发展概况
• 一、国内建筑发展概况 • 4、新中国建筑发展 国家大剧院----法国 保罗.安德鲁 鸟巢------瑞士 赫尔佐格 德梅陇 CCTV大楼-----荷兰 库哈斯 金茂大厦-----美国 SOM 水立方------澳大利亚PTW 马克· 巴特勒 中国 中建国际 赵小钧
1.2建筑发展概况
• 二、外国建筑发展概况 • 1、原始社会建筑——纪念性巨石建筑
原始宗教与纪念性建筑物
1.2建筑发展概况
• • • • 二、外国建筑发展概况 2、奴隶社会建筑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太阳神殿 古希腊建筑-------雅典卫城(多立克、爱奥尼、科
林斯) • 古罗马建筑--------万神庙、大斗兽场(天然混凝土)
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 级进行设计; 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 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 耐火极限: 构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间。 对任一建构筑物按时间—温度标注曲线进行耐 火试验,从构建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 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 用小时表示。 • 燃烧性能: 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 否以及燃烧的难以程度。 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 难燃体------水泥、石棉板、灰条板抹灰 不燃体------砖、石、金属、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概论论文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需求,说到住自然就离不开房屋,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
但在建筑早期,比如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人们建造房屋只是为了避寒和躲避野兽的侵袭,当时并没有考虑到什么建筑的艺术特征。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了艺术对建筑的重要性,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是建筑美。
房屋早已经超出了一般居住范畴,建筑类型和用途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的外观和内部构造也日新月异。
人们不再局限于对建筑居住价值的追求,而愈来愈注重建筑的外观和结构的多样化,于是各式各样新奇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视野。
我们在感叹建筑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加钦佩建筑师天马行空的建筑思想。
建筑与艺术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个优秀的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
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作一名艺术家。
艺术服务于建筑,建筑又充实扩大了艺术的门类与内容。
我认为艺术美主要决定了建筑的外在美。
“美”是建筑创作的最终要求。
因为“美”不但主宰着建筑本身的面貌,而且更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市容。
他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他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的强大生命力,给市民和观光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和心灵上的快慰。
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人们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美观而设计各种各样的建筑装饰,这样更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
而人们的审美情趣的提高无疑给技术带来了一个难题。
也就是如何去建造他们。
因为在一个艺术的标准下想要把一个建筑建好,是技术施工中的一个难题。
一个不加华丽修饰的建筑要求他利用本身的元素产生美,更是难上加难。
从艺术对建筑的影响可以看出艺术总是想技术发出挑战,而技术又总是不断进步,不断响应者这种挑战就,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
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拥有大量奴隶劳动力的奴隶社会开始的。
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文化发达地区是埃及、西亚、波斯、罗马和希腊。
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学的源头。
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使其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建筑不以宏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其建筑设计的原则影响深远。
但是此时建筑类型还不是很多,结构也很单一。
到希腊化时期,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的类型增多了。
随着结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艺术手法也逐渐丰富。
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演进,这种建筑形式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地,柱式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建筑的代表。
柱式建筑的出现对欧洲后来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但建筑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
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窿结构的技术,以求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往往成为建筑的装饰品。
罗马建筑虽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壮美之感。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
再修罗马建筑技术和艺术失传。
10~12世纪,由于当时建筑上的木构架容易受火灾又难以加大结构跨度,于是欧洲人开始探索拱券结构的技术,罗曼建筑便形成了。
石拱券技术的继续发展,便形成了哥特式建筑。
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出现。
十五世纪初,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又成为被崇奉的对象。
文艺复习时期是巨匠辈出的时代,也是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移到转移建筑师的手里。
他们以丰富的建筑知识,睿智的眼光,探索古罗马建筑的法式和规律,总结当时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代风格。
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
古典主义建
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型风格形成。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它是对18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洛克艺术风尚的反动。
法国建筑从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中找到了灵感,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漠和威严。
新古典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在建筑世界的反应和延续。
提倡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仿,追求构图规则和经典而传统的建筑符号。
随着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建筑学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
主要体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实际的出发点,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反对不合理的外加建筑装饰,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突出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将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重视建筑的社会性质,强调建筑同公众生活密切关系,重视建筑的经济性。
这些建筑基本理论的建立,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飞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现代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产生了怀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的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其中以后现代主义比较活跃。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许多领域.它强烈反对现代主义的各种观点,并且坚持形式发展的多样性。
尤其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中, 我们透过建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建筑元素,可以感触到建筑师反映出来的建筑语义,以及他们的设计理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进行室内设计方面创作时,常出现“隐喻”、“装饰”和“文脉”等手法,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糅大众和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和室内环境。
在形式上突破现代主义单一标准的风格,更多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习俗,引向多元化风格。
从学科发展角度上来看,建筑学只是从其他各个学派借鉴了各种知识和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的各流派,几乎可以说,各种人文方面的学科流派基本上都对建筑发生了影响。
随便翻开一本建筑学杂志,我们总能看见其他学科的巨大影响。
建筑学是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逐渐上升,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就更加苛刻,这也就促进了建筑学向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就是如此世界才变得如此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