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第3章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分析: 汽车加速启动和紧急刹车时
运动状态的变化。
看一看,认一认
你知道这两幅 图中哪幅是刹车, 哪幅是加速?为 什么?
刹车
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的物体是什么。 2.交代清楚运动的突变。 3.物体由于有惯性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因而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 例题:解释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倾?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 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 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 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 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 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 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 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 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 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
原来如此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 _速__度__大__小__和__运__动__方_向 的性质。
1、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惯__性__定律。
实验1
如图,向右拉动小车, 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 运动时,车上的木块为 什么会向右倾倒?
思考: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能立即停止下来吗?
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B.立即下落
小车上的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思考: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能立即停止下来吗?
2.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答:使劲甩手,沾在手上面的水和手一 起_运__动__,手突然停下,沾在其上面 的水由__于__惯__性__继_续__运__动_,所以就会被 甩掉。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探究 力与运动的关系
做一做,想一想
1.将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课桌上,木块处于什么运 动状态? 2.用手轻推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怎样? 3.松手后,木块的运动状态又怎样?
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究会是做什么运动呢?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 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 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 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 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 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 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 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 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 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 止状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 原来静止的将? 永远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将? 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结论是实验直接做出来的吗? 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小车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受到的阻力越__小___,通过 的距离越___长____,运动时间越___长____,速度减越__慢___。
再光滑些?…… 再光滑些?…… 再再光滑些?……
若运动的物体在光滑的平面(阻力为0)上将如何运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思考: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的运动 会怎样?
建立假设: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 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会静止!
探究 力与运动的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实验结论: ①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速度改变 越小 , 运动距离 越长 。 推理: ②如果水平面无限光滑,水平方向不受力,速 度 不改变 ,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笛卡儿补充:如果运动物 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 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 速直线运动。
由实验得出: 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运动会是匀速的、沿直线的。
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 保持静止状态。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说明: 1、静止的物体还静止; 2、运动的物体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回答 巨大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如此快的速度在宇宙中 穿梭,需要很大的推力吗?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探究二
2、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1)力与运动方向同向: 物体做直线加速运动 (2)力与运动方向反向: 物体做直线减速运动 (3)力与运动方向不共线: 改变方向做曲线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静止的物体,如不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就 静止,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F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探究一
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会一直 运动下去吗?
设计实验: 1、研究对象: 运动的物体----斜面、小车; 2、研究过程: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时候; 3、如何获得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不受阻力的呢?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固有的一种属性。 由于惯性的存在,静止的物体保持着其静止状态;运动 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牛顿第一定律》PPT教学课件
10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1
毛巾
2
棉布
小车受到 摩擦力大
小
大
较大
运动距离
短 较长
速度变化快慢
快 较慢
3
木板
小
长
慢
推理
玻璃
更小
更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更慢
推理
更光滑的 材料
更小更小 更长更长
更慢更慢
推理想象 理想的光 无摩擦 无限长
滑平面
不变
2020/11/08
11
建立在前面事实上的科学的推理:
①摩擦力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很长很长 , 速度改变 很慢很慢 。 ②摩擦力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 动速度 不改变 。
变?2.用什么方法控制?
1.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具有相同的速度 2.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
3.此实验中,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变量) 4.用什么方法控制?
3.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4.给水平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2020/11/08
8
此实验中,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小车通过 的距离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理想实验模型
2020/11/08
19
随堂练习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 失,则它将( D )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物体不受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又会怎么样?
现在假设你是伽俐略,你会寻找怎样 的“侦察”方法去推翻这维持两千年 的“错误的经验”。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课件1浙教版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3、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1、静止悬挂的电灯G=20N,电线的拉力 F=? 2、匀速运动的拖车,F牵=1.5×105N, f阻=?
4、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1、一辆小车受到50N的拉力和30N的阻力, 车怎样运动? 2、一本书 G=3N,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N=3N, 书处于什么状态?
相反,且在同 相反,且在同
一直线上
一直线上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 体上
分别作用在 两个物体上
不同点
一个力发生变
力的变化
化,另一个力 不一定随着变
化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 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D)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 的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一对平衡力
物体虽然受力,但力的作用 效果相互抵消,物体处于平 衡状态,相当于不受力,我 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F O G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受力示意图。
阻力
F支
牵引力
G
思考:如果作用
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 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一只热气球匀速下降, 其受到重力和牵引力是 否是一对平衡力?(不 计空气阻力)
由此可经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 必须在 同一直线上 。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 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在 同__一__条__直_线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为:
同物、反向、等大、同线
例:下列情况,能表示二力平衡的是( C E)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3.4:牛顿第一定律_课件(共20张PPT)
1
木板
2
棉布
3
毛巾
讨论:三次实验为什么要在同一斜面上的同
一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小车?
控 制 变 量 法
4.得出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 擦力越__小____,通过的距离越___远____,运动 时间越__长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_。
假如有一个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 在运动中将不受到任何摩擦力,小车 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速度将保持不变。
。
我的故乡家都知道家乡最好,家乡有美 丽的风 景、有 美味可 口的特 产,家乡 的米饭 最 好吃,最地道,家乡的树魁梧高大,绿化 面积全 国覆盖 面最大,也是最 适合人 们居住 的 城市之一,你们想知道我的家乡吗?我 来介绍 给你们 吧!我的家乡在 深圳,深 圳是个 人 才辈出、先进发达、高楼林立、吃喝 玩乐的 好地方,虽然我 的家乡 冬天不 会下雪,但 是我们的春天春暖花开,夏天夏日炎炎,秋天秋 高气爽 ,冬天 四季如 春,让多 少世界 游
2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 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D )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 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平面以恒定的速度(直线运动下去 )。 斜面和水平面 1.伽利略理想实验设定的理想化条件是( 光滑无摩擦 ) 2.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于运动的关系是
(力不是维持物体状态的原因 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总保
3.物体与运动的关系是(
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 )
牛顿第一定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整章思维导图
压丈与接触面粗綁换
摩擦力画
n
—
r
iir
当物体做匀速直綫运
乙 实验
动时•木块受到的垃-测歴掠力原連
=ur
pq
影 响
因
索
力和摩瘵力大小相等 I --------------------------
改进方法:巴木块 和测力计固走住• 拉动下方的木板 r 读 弹第测力计示数
准氏足匀速直线三 动囲难•运动的测 力计谏数不便
S3U 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 以用身挂法来确走
物悴的 車心
「]作用点
重力网
©抿 1§G=mg 计算重力 ©根曙 m=G/g 计宣匠虽
计算
大小
测量可以用弹筈测力计•浹雇眄要与重力方向一致
问题:探究車力的大小与质呈有怎样的关系?
方法:用睜筌测力计依次测出 1・4 个钩码受到的
重力.把测星结果记录在表中。
3 章 运动和力
f f p
5 6
12 节节节
节
p
s p
7
3节 节
f B 4节
i
机械运动 力的存在 重力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的条件
压强
八
第 3 章运动和力
思维导图目录
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一走 也是 受力物体
物体
-物体对物体 的
作用
推、拉、提、 $>
压、举、吸
作用 ■方
引、排斥等
式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的作用 ■
验
阳力不同
1 •在水三穴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 r 如图
甲 和乙 <让小车从斜面西顶葢田静止开始滑
下, 观番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记录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会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
3.能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分析问题。
知识点1 二力平衡
1.教材第111页读图:物体的受力情况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速度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
D
跳伞运动员匀速直线下降→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例题点拨物体是否受力平衡的判断方法
知识点2 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
1.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
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有什么特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有关
不能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思路点拨
角度2 判断力的方向(易错)★★★★
典例7 在图中作出沿虚线方向匀速飞翔的大雁受到的重力 和空气作用力 的示意图。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大雁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则大雁受到的重力 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是一对平衡力, ;因为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二力的作用点在重心 处,如图所示。
C
A.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C.人拉绳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拉绳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解析]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B错误;人拉绳的力和牛拉绳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D错误。
不同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5 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件(共18张PPT)
二、新知讲解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小车、两端带定滑轮的光滑桌面、细线、托
盘两个(相同)、砝码若干。
F1
F2
二、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
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
F1Βιβλιοθήκη F2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平衡状态。
1.使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不相等 ;
2.使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相等 ;
四、课堂总结
1.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称其为二力平衡。把物体所处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二力平衡的应用: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根 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3.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何区别?
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不同体
二力平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花瓶受到的支持力N和花瓶受到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花瓶受到的支持力N和花瓶对桌面的压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N
G F
三、典型例题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是平 衡力的是(C) A.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地球的吸引力
3.保持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相等 ;
4.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
施放。
二、新知讲解
【记录表格】
实验
大小
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科学家
提出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
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题型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典例3 [台州三梅中学期末]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相同;
题型4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典例7 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
①撞向挡风玻璃会给人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
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
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C
[解析] “消失”意味着“没有”,而实际上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B选项均错误;助跑是为了使起跳时的速度变大,这样在起跳后由于惯性会“飞行”得更远,从而提高跳远成绩,C选项正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由于惯性作用,D选项错误。
方法点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即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都无关。另外,还需注意惯性不是力,因而描述惯性时不能与“受到”“作用”等词搭配使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PPT课件
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
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
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
的速度为 5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为4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
速度7为.5
米/秒。
.
30
(2013宁波-29)2013年4月,宁波市14个路段启用“绿波
作用力
D.如果关闭发动机,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时间,
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
11
8.(2013,衡阳)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 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 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带”设置。设置“绿波带”能使按绿波速度行驶的车辆一
路绿灯通过。曾有记者在早高峰时段驾车通过世纪大道,
在实施绿波的12km路段用时10min,比实施前减少了5min,
该车平均速度提高了
24 km/h。从节能减排角度
分析,设置“绿波带”的好处
是 节约燃油,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等
.
31
(2013舟嘉-37)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的时间长短中包含 着许多科学道理。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 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例1】(2013,广州)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
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
的运动情况是( D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牛顿第一定律》PPT精品课件
3.在高空从轰炸机上扔炸弹,为了击中目标,
应该在什么位置扔炸弹?( A )
A、目标前方 B、目标后方 C、目标正上方 D、任意位置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升到某一高 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
热气球后将( A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部不对
4)总 是指"一直"的意思。
5)保持 是指"不变"。 6)或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
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 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 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 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 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 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 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属 于可靠实验事实的是 (2) (填序号), 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1) (3) (4) (填序号) 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 排列是 (2) (3) (1) (4) (填序号).
4. 如图 ⑴图甲,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⑵图乙,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 来越小? ⑶图丙,小球沿斜向上方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运动方向 会发生变化?
重力的作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运动和力 知识点
第1节 机械运动 A.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B. 参照物1.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先选定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3. 由于物体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故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 机械运动的分类 1. 分类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D. 速度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3. 公式:通常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用v 表示速度,即v =s t4.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或m •s -1(米每秒)。
交通运输中常用km/h(千米每小时)做单位。
1m/s =3.6km/h运动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E.速度公式的应用1.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1)变形公式:v=st →s=vt、t=sv2)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2.注意事项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2)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下3)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第2节力的存在A.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通常用字母F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3.对力的理解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弹力重力摩擦力
05
CATALOGUE
摩擦力
摩擦力的定义
总结词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力。
详细描述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 阻力。这种阻力可以是由于表面粗糙度、分子间的吸引力或粘性等因素引起的。
摩擦力的分类
总结词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类型。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平衡的应用
01
02
03
确定物体质量
通过测量物体在地球上受 到的重力,结合二力平衡 原理,可以计算出物体的 质量。
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通过观察物体在二力作用 下的运动状态,可以判断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
解决实际问题
二力平衡原理广泛应用于 工程、物理、化学等领域 ,如天平、杠杆、滑轮等 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
这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也 是经典物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
历史背景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经对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 ,但是并没有得出像牛顿第一定
律这样精确的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为后来的 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科学 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牛顿第一定律、二 力平衡、弹力重力 摩擦力
目录
• 牛顿第一定律 • 二力平衡 • 弹力 • 重力 • 摩擦力
01
CATALOGUE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 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其静 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会保持其 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 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1.用 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 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 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
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5 牛
B.10 牛
C.40 牛
D.50 牛
12.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25.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
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
漆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
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
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
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水滴数/滴 5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
将向右倾倒
4.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 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 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
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A
B
C
D
5.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
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
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
车运动时不受摩擦阻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
24.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1.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 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1.用 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 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 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
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5 牛
B.10 牛
C.40 牛
D.50 牛
12.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
23.如图是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1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 m1、m2 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 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的科学素养。
(1)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
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
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
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
可
取的做法是
。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2
3
4
5
10 15 20 25
摩擦力/牛 1.3 1.5 1.8 1.4 ▲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为
牛。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
图。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
将向右倾倒
4.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 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 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
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A
B
C
D
5.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
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 2 题图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
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7. 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2.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
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
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 B 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 F
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第 21 题图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
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22.小军用弹簧秤来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他在同一水平
桌面上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参考答案
1. D 2. D 3. A 4. D 5. B 6. A 7. D 8. C 9. B 10. B 11. B 12. D 13. C 14. B 15.C 16.A 17.C 18.B 19.0.5 0.6 20.重力 匀速直线 21.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平衡 22.(1)压力 (2)15 (3)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 23.(1)相同高度 (2)运动的时间长短 (3)永远运动下去,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24.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C 25. 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 1.2 B
C.甲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0,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D.乙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F,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F
19.右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 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 的木块相连。当小盘 内放有重为 O.5N 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6N 的砝码 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 的砝码时, 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在小盘落到地面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 N。
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
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
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
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
A.系安全带 B.保持车距 C.限速行驶 D.靠右行驶
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9.小敏在观赏 2010 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叠放的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均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 F 甲 = 10 牛; 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 F 乙 =15 牛。 (1)甲、乙实验中,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它们对桌面保持相同的
力。
(2)乙实验中,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3)通过实验,小军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 ABC,其中 AB 段表面粗糙,
BC 段 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 A 位置由静止向
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_是一
对平衡力。小车经过 B 点后将作__________运动(不
计空气阻力)。
21. 如图甲所示,A 是木块,B 是长木板,C 是弹簧测
力 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
25.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
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
漆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
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
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
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水滴数/滴 5
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15.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
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
列哪个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