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_陈兴茹-2
《2024年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范文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尤其是河流污染。
这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态安全,也影响着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施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阐述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现状当前,我国对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的污染程度评估、生态修复技术的探索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
1. 河流的污染程度评估河流的污染程度评估是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河流污染评价标准,通过对河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修复技术的探索在生态修复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如采用生物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等手段,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修复。
同时,也积极探索了湿地公园建设、水生态廊道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
3. 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推动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税法》等,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领域。
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在河流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提高了修复效果和速度。
2. 综合治理模式的推广综合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河流生态修复的主流方向。
通过湿地公园建设、水生态廊道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
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
《2024年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范文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河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
因此,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污染河流的成因及危害污染河流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河流后,会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具体危害包括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微生物污染等。
三、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原则生态修复是指通过生物、生态及工程的方法,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或接近其历史状态的过程。
在进行生态修复时,需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自然修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原则、综合治理与分类指导原则。
四、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 研究领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污染河流生态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研究范围从单一污染物的治理扩展到复合污染的整治,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发展为综合运用生物、生态和工程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2. 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底泥疏浚、水体净化、生物修复、湿地建设等。
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
3. 实践案例: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如美国的芝加哥河、中国的太湖等。
这些案例为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污染河流生态修复进展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纳米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为污染河流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
3. 跨学科合作:生态修复涉及生物学、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合作成为研究的重要趋势。
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我国河流污染问题严重,已深深影响到人身健康和经济发展,治污迫在眉睫。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技术的特点及其对不同类型河流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从众多污染治理技术原理中,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及生物/生态三大类技术,并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性。
关键词: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分类;物理技术;化学类技术;生物/生态技术Abstract: This paper sum up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rivers, to summarized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 ecological three main types of technologies and describ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rom a number of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rinciples.Key words: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hysics and technology; chemical class technology; biological / ecological前言河流为城镇提供了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用水,对城镇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一、前言河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不仅能够提供人们所需的水利、农业、工业、能源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同时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许多河流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急需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二、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及进展1.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与进展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河流生态修复和保护的措施。
2001年,我国首次出台了《全国河湖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规划》。
此后,又相继出台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2011-2020年)》、《全国淤地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相关规划。
这些规划旨在保障河流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修复和保护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06年,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河湖水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在2017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中,我国7大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与进展在国外,欧美国家对于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技术。
例如,英国污水处理技术较为先进,河流净化前的生物检测技术较为成熟;美国西部人口更为集中,其河流生态修复以重点建设河流大坝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主。
另外,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也非常频繁,比如东亚-太平洋地区水资源合作组织,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加拿大环境部的跨国河流生态保护计划等。
三、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手段近年来,针对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了许多修复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修复技术:1. 河道生态演替生态演替是指不同类型植物或动物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不断适应和变化的过程。
在河流生态演替中,通过生态学的方法还原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河流的生态平衡。
浅谈水文化
水文化浅议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38)摘 要:根据当前水文化的重要地位,指出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给出水文化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水文化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水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水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我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文化,定义,必要性,分类,意义一、水文化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形成的关于水的各种传说、民谣、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各项服务设施的功能需求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
水利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工作理念也在逐步地从“兴利”“除害”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主向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水利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新时期,我国水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劣,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匹配。
缓解这种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
水利工作者认识到,意识形态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存在物,会对治水思路、治水理念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积极开展水文化的宣传工作,对水利行业职工加强水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通过学习优先的水文化,增加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培养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对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如何恢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和恢复水域景观自然美的活动。
水生态系统恢复和水景观重塑正成为当前我国水利工作的热点。
景观建设必须以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作为基础,否则没有景观可言。
然而,光有景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填充。
城市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区别,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上的竞争,凌驾于城市硬件设施之上的文化底蕴可以穿过时空,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影响力。
陈兴都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_陈兴茹-2
陈兴都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_陈兴茹-2第32卷第5期2021年9月櫍殻櫍櫍櫍櫍櫍殻櫍殻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ecology Vol.32,No.5Sep.,2021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认识到河流生态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积极经过开展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活动。
至今,半个世纪的时间,河流生态修复现状调研、科研、实践等活动开展得较多,研究比较深入,基于多种目标的各种修复技术已得到研发(Nijland &Cals ,2000;Brinson &Malvarez ,2002;Malmqvist&Rundle,2002);大型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已有不少实例(Kondolf ,1995;Brooks&Shields ,1996;Tockner &Stanford ,2002),以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为典型代表的许多河流修复工作相对比较具体、细致,并且这些修复活动大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我国的河流修复工作20世纪末刚起步。
本文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11.1流域内不透水表面不断增加导致大部分暴雨很快成为地表径流,且无法变成地下径流,城市河流水收稿日期:2021-06-27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21010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92),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水集0822)。
1978年生,作者简介:陈兴茹,女,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mail :chenxr@iwhr.com 河流生态环境修复。
E-櫍櫍櫍櫍櫍殻综述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北京100038)Progress of River Restor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poadCHEN Xing-ru(Department of Hydraulics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100038,China )摘要: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系统,增加了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介绍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理念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和实践。
通过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案例,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展1导论河流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载体,是一个一个连续的系统,同时也是连接生物系统的廊道,河岸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起着保护作用。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重新认识和利用河流。
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维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和整治河流,已经成为水利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物,主要表现在污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2)人为对河道状况的改变,如挖砂作业,水泥护岸,河床的硬化以及河道的裁弯取直和断面形式单一化等;(3)对流域内生物组成部分的过度利用,如过度捕捞,流域内植物的破坏等;(4)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使河流的径流量不能满足基本生态功能的需要,如水电站的兴建。
2国外的研究进展随着修复实践的开展,河流修复已经从单纯的、结构性修复发展到整个系统整体的结构、功能与动力学过程的综合修复。
如Ernst Bitttmann在莱茵河用芦苇和柳树进行生态护坡试验。
随着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日渐成熟,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开展流域尺度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例如,美国已经开始对基西米河、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凯斯密河和密苏里河流域进行了整体生态修复,并规划了未来20a长达60万km的河流修复计划。
国外广泛应用于河流修复实践主要有8项措施,这些措施是:(1)恢复缓带;(2)重建植被;(3)修建人工湿地;(4)降低河道边坡;(5)重塑弯曲河谷;(6)修复浅滩和深塘;(7)修复水边湿地、沼泽地森林;(8)修复池塘。
3国内的研究进展我国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虽仅有二三十年的时间,我国生态学和水利学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探索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
河流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研究进展陈兴茹【摘要】近年来后评估越来越受到河流生态修复领域的重视,成为评判河流生态修复措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河流生态修复效益评估作为河流整治后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投资方及受益群体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正在大范围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工作为着眼点,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计算方法,指明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注重开展的研究方向,为相关从业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6(014)006【总页数】5页(P443-447)【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者】陈兴茹【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河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基于不同视角的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总体上,国外的后评估工作更为细致,工作内容主要围绕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后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来进行。
由于国外生态修复研究开展较早,积累了相对完备的数据,因此,其后评估工作也相对细致。
G.MathiasKondolf[1]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的五项原则和工作步骤,提出了后评估的标准。
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各种案例工程开展了后评估,获得了不同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2-3]。
然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后评估不应仅包括实施效果,还应包括实施后产生的效益。
由于河流生态修复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资料收集、调研、水环境、生态指标监测、现场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大量的资金投入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即使达到了预期目标,收益与投入比如何,需要开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效益的后评估工作。
虽然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讲,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具有迫切性,但与防洪抗旱减灾等工程相比,其又表现出非紧急性的特点,因此,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和蕴含的巨大效益常常被忽视。
城市河流水质原位净化技术综述
决定 了水质 原位 净化技 术 具有 较 大的优 势 ,该技 术在 国 内外城 市河 流水 质 净化 中 日益得 到 广 泛应 用 。 按 照净 化机 理 ,水质 原住 净化技 术 可 划分 为物理 方 法、化 学方法 、生物 方 法及 组 合 方法 ,并分 别对水
质 原位 净化技 术 在 国 内外 的研 究与 应 用进 展 进行 了 系统详 细地 阐述 ,以期 为相 关领 域 的人 员把 握 该 方
su is a d a p iain o e t c n lg e e p it d o t s w l t d e n p l t f e h o o i sa on e u e1 c o h t r a .
Ke y wor ds: u b n rv r r a e ;wae uaiy;i st t rp if n e h o o y;r ve i t rq l t n—iu wae ur yig t c n lg e iw
h me a d a r a r e p c iey a d s se t al x a itd h r i o n b o d a e r s e t l n y t mai l e p t e e en,S st rv d o eee c sfrt e s d e i i e v c y a O a op o ie s mer f rn e o t is w t n t h u h h
tc n l ge r h n b i g d v lp d Amo g a lt e t c n l ge ,t e i — i ae u fi g tc n lg e r r d a t - e h oo isa e t e e n e eo e . n l e h o o is h n st w tr p r yn e h oo is ae mo e a v n a h u i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河流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类的 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流生态系统受到 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本次演示将概括性地介绍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相关研究进 展,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
五、结论
本次演示从国内外研究进展、生物学问题、技术学问题和管理学问题等方面综 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国内外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已经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挑战。生物学问题方面,需要保护和恢复河流 中的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技术学问题方面,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 技术和经验,制定适合当地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案;管理学问题方面,需要加强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2、新技术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环境化学、 环境材料学、生态工程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通过研发新的化学药剂、环境 材料和生物手段等,改善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状况。
3、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具体的修复实践和 效果评估。通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进行修复实践和效果监测, 为今后的修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河流生态系统是指由河流中的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在 地球上,河流生态系统是极为复杂且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 响,许多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 系统,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和 措施。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应用方面。国内外研究者们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实践。例如,在河流污 染治理方面,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治理某地区的污染河流,并对其治理 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1 问题 的提 出
城市河 流是 指发 源于城 区或 流经 城 区的河 流或 河 流段 , 也包 括 一些 历史 上虽属 人 工开 挖 、 但经 过 多 年演 化 已具 有 自然河 流特点 的运 河 、 系 。 渠
城市作 为一个 地 区的政 治 、 济 、 化 、 通 等 的 中心 , 经 文 交 自古 以来 就 在 人 类 发 展 史 上 发挥 着 重 要作
摘 要 : 市 河 流 与 城 市 的产 生 、 展 息 息 相 关 , 是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此 研 究 城 市 河 流 对 于 城 市 可 城 发 且 因
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 于城市环境 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 对城市河 流的现状 , 如直线 化 、 面化严重 、 平 水环境质 量恶 劣 、 生态 系统功能丧失 、 水景观缺乏等 , 分析 了造 成城 市河 流 当前 问题 的原 因 : 是城 市化进程 的影 一 响; 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 的理念不 当。提 出了城 市河 流生 态修复 应遵 循 的原 则和指 导思想 , 复河流生 态 恢 功能的方法( 自然河 流建设 , 态技术 的应用 , 多 生 创造适 宜的生境 , 利用 城市水文循 环过程等 ) 及城 市河流景观 建设
调, 最大 限度 地降 低 水利工 程建设 的负 面效应 , 是水 利工 作迎 合新 时代 条件 的客观 要 求 。
2 城 市 河 流 的 现 状
() 1河道 形状 “ 线化 ”平 面化 ” 重。人 们 出于 行 洪安 全 的 考 虑 , 河 道进 行 裁 弯 取直 , 对 河 床 直 “ 严 对 并
城 市生态 化 建设成 为主流 的背景 下 , 市河流 作 为城市 生 态系统 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 疑在 城 市生态 化建 城 无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_陈兴茹
第4卷 第3期2006年9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 wer ResearchVol .4 No .3September ,2006收稿日期:2005-11-30作者简介:陈兴茹(1978-),女,黑龙江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河流的生态景观修复研究。
E _mail :chenxr @iwhr .com文章编号:1672-3031(2006)03-0226-06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38)摘要: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如直线化、平面化严重、水环境质量恶劣、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景观缺乏等,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
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方法(多自然河流建设,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适宜的生境,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可见度、景观异质性、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文化底蕴的挖掘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河道整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景观;整治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1 问题的提出城市河流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区的河流或河流段,也包括一些历史上虽属人工开挖、但经过多年演化已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渠系[1]。
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的中心,自古以来就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不例外。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它的解决好坏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稳定、发展。
城市的建立、发展历来与周围的河流息息相关。
《2024年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范文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
污染河流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 研究背景河流污染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生活污水等。
长期以来,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2. 研究领域目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水文学、水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生物学等。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现场试验和长期监测等。
实验室模拟主要用于探究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现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现场试验则是在实际河流中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和验证。
长期监测则是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三、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展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疏浚清淤、底泥修复、水体置换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河流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近年来,新型物理修复技术如纳米材料吸附、超声波降解等也逐渐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中。
2.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低其浓度。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
这些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3. 生态工程措施生态工程措施包括湿地建设、河道整治、滨水绿化等。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近年来,生态工程措施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2024年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范文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学者针对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进行了大量研究。
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于河流污染的现状、成因、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实施效果等方面。
国外研究则更注重于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2. 主要研究领域(1)污染源控制:通过控制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减少河流污染负荷。
(2)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降解污染物,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3)物理化学修复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等,降低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
(4)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建设湿地、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等工程,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3. 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外在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河流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修复效果。
同时,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态工程建设也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进展1.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河流的修复,通过纳米材料吸附、富集和转化重金属离子,降低其浓度。
(2)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为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编辑微生物基因,提高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3)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为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确定修复目标和优先级。
2.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为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1.流域内污废水的集中处理 实现流域内污废水的达标排放. 从根本上截断外部输入源.使水体失 去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相对于点 源来讲.非点源污染不仅量大而且较 难控制.可以通过控制氮肥施用量.平 衡氮、磷、钾的比例,有机肥还田,发 展“微生物菌肥”和农业农田灌溉节 水等方式加以控制。 2.恢复和重建滨岸带生态系统 一是建立环湖湿地保护带。这是
26 万方数据
前沿
2007.11中国水利
局限性在于运作条件高、处理时间 长、占地面积大及受气候影响严重。
植物修复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环 境修复技术之一.但有许多问题如如 何筛选、培育和合理搭配高效率的植 物品种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修复需要. 尤其是低温季节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等 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充分发挥该技 术的优势.关键在于对不同类型植物 对不同污染物最佳去除作用的基础性 研究.以实现因地制宜的优选水生植 物,形成一个良好的修复系统。
Key words:ecological restoration;outside source;inside source;phytoremediation;biomanipulation
中图分类号:P333Fra bibliotek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23(2007)11-0025—03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 采取各种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 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 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 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 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①人工湿地技术 湿地土壤是固相和液相组成的疏 松多孔体系.含有大量的胶体颗粒.它 们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对去除 有机物和重金属具有重要作用。在湿地 处理系统中物理作用只要是沉淀、过滤 和吸附.可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化学作 用主要是对重金属与填料反应得以去 除:生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是水生植 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人工湿地技术的不足在于当进 水悬浮性污染物fss)及有机物浓度 过高时易产生堵塞和严重厌氧化而 造成植物根系腐烂最终死亡。 ⑦前置库技术 受保护的湖泊水体上游支流利 用天然或人工库(塘)拦截暴雨径流. 工艺流程如下:径流污水——沉砂 池——配水系统——植物塘——湖 泊。水生植物是前置库中不可缺少的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徐菲;王永刚;张楠;孙长虹【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河流生态修复对改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某一具体河流的修复实例,缺少对河流生态修复概念的归纳、目标和理念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过程和未来重点方向尚不明确。
该文从河流生态修复定义、目标、理念、修复影响评价和监测以及多学科交叉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明确了国内外修复目标和理念的特点,列举了多学科交叉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例。
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经历了从对河流形态到功能、过程和动力学的修复,从单一针对某个河流水质的小尺度修复到河流生态系统、流域乃至整个区域的大尺度修复,从简单的工程修复到河流整体修复战略的过程,同时多学科思想相融合指导下的综合型修复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指出未来应制定包含河流历史及现状调查、修复目标制定、修复措施计划和实施、修复影响评价和监测四部分完整修复过程的技术规范,以指导河流生态修复实践,同时建立一套确定后评价具体时间的标准为修复工作的跟踪评价提供便利,并开展基于地貌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融合应用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为今后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515-520)【作者】徐菲;王永刚;张楠;孙长虹【作者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相关文献】1.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J], 王胜永;张洋洋;尹慧杨;冯丹;王亚楠2.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J], 陈兴茹3.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大型河流景观规划思考——以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J], 郭榕榕;李沛;刘华;何晓燕4.山西省拟立法保护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稿已形成 [J], 赵建军5.“河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导则编制”顺利通过验收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流生态修复导则国内外研究进展
有机物分离、转化机理
氮去除、转化机理
磷去除、转化机理
病菌去除、转化机理
表流湿地的主要机理
其它污染物的去除和转化机理 人工湿地模型
人工湿 地模型 创建的 流程图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
18
三、美国EPA人工湿地设计导则
第四章 表流人工湿地
预期性能;湿地水文条件;湿地水力学;湿地系统设计及 尺寸;施工要点等。
及生物状况等指标。生物监测包括微生物种群变化、优势 植物覆盖率、以及大型无脊椎动物和代表性鱼类的数目变 化等。
官厅水 库黑土 洼湿地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
21
三、美国EPA人工湿地设计导则
第七章 案西比州WJC湿地系统 加利福尼亚州Gustine湿
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导则 国内外研究进展
赵进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1年12月14日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
1
汇报内容
研究背景 国内外调研 美国EPA人工湿地设计导则
日本中小河流修复技术标准 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导则 总结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
2
一、研究背景—国家政策导向
潜流湿地分区示意图
2020年1月9日星期四
20
三、美国EPA人工湿地设计导则
第六章 系统施工、启动、运行和管理
人工湿地系统的施工:水池施工;湿地植物种植等。 运行维护:水流均匀性维护、湿地植物管理、气味控制、
蚊虫控制、隔堤结构维护等。 监测:常规监测项目包括进水和出水流量、水质、水位以
水深
0.6-0.9m长满植物区;1.2-1.5m敞水区;1.0m入口沉淀区
1区(和3区)中的最小HRT 长满植物区 2天
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研究进展_陈兴茹
Advances in post evalua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 / CHEN Xingru( Department of Hydraulics,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Although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have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around the world,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dentified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nonlinearity with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dvances in post evaluations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the criteria for ecologically successful restorations and the related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given. Since the post evaluations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 are regularly carried out in the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contents are more detail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n the investigations and practices of the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s,the post evaluation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in China.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overseas experiences on post evaluation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st evaluation; review
国内外城市河流治理现状_陈兴茹
第32卷第2期Vol.32No.2水利水电科技进展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 ces 2012年4月Apr.2012基金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水集0822)作者简介:陈兴茹(1978)),女,黑龙江黑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河流生态研究。
E -mail:chenxr@i DOI:10.3880/j.issn.1006O 7647.2012.02.020国内外城市河流治理现状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38)摘要:在分析国内外城市河流治理思路转变的基础上,介绍了以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国外城市河流治理现状及我国目前在城市河流治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治理实例,指出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河流生态修复的思路、技术和方法上的差距,认为今后我国城市河流治理应更多地考虑城市河流与周围区域的整体关系、与带动经济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等多目标相结合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河流治理;综述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O 7647(2012)02O 0083O 06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C HE N Xing -ru (Department o f Hydraulics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 rces an 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 g 100038,China)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in Japan,Korea,America,China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re in troduced,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l for urban river harnessing in China and abroad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n the gaps in train of though ts,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bet ween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 are poin ted ou 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i n China should consider mor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river and the surroundin g environ ment,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with economics promo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urban residents.Key words :urban river;ecological restoration;river harness;review河流关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动态、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诸多生态服务和经济服务的功能。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王文君;黄道明
【期刊名称】《水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12(33)4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应运而生。
介绍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理念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是以污水处理和河流水质保护为主的生态修复理论雏形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以"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修复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拓展为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相关修复实践全面展开。
阐述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探索,目前在水质净化、生态河堤建设、生态景观设计和新材料应用等科研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
提出应该从河流特点、生态学过程、河流流域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总页数】5页(P142-146)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君;黄道明
【作者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J], 陈兴茹
2.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J], 刘福全;杜崇;韩旭;李瑞
3.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刘欢;杨少荣;王小明
4.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优先领域及方法初探 [J], 陈刚
5.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综述 [J], 胡光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5期2011年9月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ecology Vol.32,No.5Sep.,2011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殻殻殻殻综述收稿日期:2011-06-27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10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92),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水集0822)。
作者简介:陈兴茹,1978年生,女,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河流生态环境修复。
E-mail :chenxr@iwhr.com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北京100038)Progress of River Restor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CHEN Xing-ru(Department of Hydraulics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100038,China )摘要: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系统,增加了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
如何真正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总结国外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河流生态评价及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方面的成果,旨在为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总结国内河流生态修复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我国今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应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11)05-0122-07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认识到河流生态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活动。
至今,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河流生态修复现状调研、科研、实践等活动开展得较多,研究比较深入,基于多种目标的各种修复技术已得到研发(Nijland &Cals ,2000;Brinson &Malvarez ,2002;Malmqvist &Rundle ,2002);大型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已有不少实例(Kondolf ,1995;Brooks &Shields ,1996;Tockner &Stanford ,2002),以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为典型代表的许多河流修复工作相对比较具体、细致,并且这些修复活动大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我国的河流修复工作20世纪末刚起步。
本文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1.1城市化对河流的生态影响流域内不透水表面不断增加导致大部分暴雨很快成为地表径流,且无法变成地下径流,城市河流水文情势发生改变。
产流过程的巨大变化对物理栖息地和水质有很大的影响:水力条件单一、洪水峰值增加和基流减少(Booth &Jackson ,1997);岸边带缺失及河床和堤岸被硬质化后,水生生物在高流量时缺乏避难所(Paul &Meyer ,2001)。
城市河流受城市化影响的另一个特点是水质变差,尤其当含有悬浮固体、有毒物(如重金属)、碳水化合物、营养物和细菌等垃圾的污水汇入时(Lenat &Crawford ,1994),这可能严重地减少河流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存在。
许多对城市流域的研究表明,敏感物种(蜉蝣目Ephemeropera ,襀翅目Plecoptera ,毛翅目Trichoptera ,简称EPT )的丰度、密度增加了耐污物种(寡毛纲Oligochaetes ,摇蚊Chironomids ,蜗牛Snails )的密度(Pitt &Bozeman ,1982;Garie &Mc-Intosh ,1986;Jones &Clark ,1987;Lenat &Craw-ford ,1994;Walsh et al ,2001)。
Soballe 和Wasley (2004)根据城市河流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城市化速度加快对城市河流的影响,指出“城市河流可以成为城市的宝贵财富”,关键是如何解决城市河流面临的渠道化、岸线侵蚀、水体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了利用城市河流的方法,客观地评价了城市河流渠道化对于稳定河床和保护财产的重要作用。
文中提到的行动方案,涉及内容包括如何改善进入河道的暴雨水质、最大限度DOI:10.15928/j.1674-3075.2011.05.013地加强河流廊道的治理、稳定河床和保护生物栖息地等。
关于城市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及城市河流治理方法的研究开展得较多(Nienhuis&Leuven,2001;Shields et al,2003;Cook&Pegg,2004;Ke-now et al,2004;Kreiling et al,2004;Palmer et al,2005),研究内容涉及城市化对河流形态、水文情势、水质和生物等多指标的影响。
1.2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尽管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综合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策略及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水质、水量和河岸带等要素的修复方面。
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策略方面,1965年德国的Emst Bittmann在莱茵河用芦苇和柳树进行生态护岸实验,可以看作最早的河流生态修复实践。
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建设局将生态护岸法发展为“多自然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对河流治理重视恢复植被和建设自然护岸,之后,此方法在欧美及日本推广。
随着修复实践的发展,河流修复已经从单纯的结构性修复发展到生态系统整体的结构、功能与动力学过程的综合修复;Bernhardt等(2005)从修复的范围上进行了解释,认为河流修复不光包括河道本身,还应扩展到河漫滩乃至流域;Malakoff(2004)认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人为干扰与自然干扰累积作用的结果,修复规划中必须考虑2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NAKAMURA(2008)则提出了Leitbild (target vision,目标期望)思想,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作为修复的指导思想与目标;Gloss等(2005)从管理角度对此进行论述,认为河流及其水资源的管理方式也是河流修复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Miseki和Takazawa(1993)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等级思想,分别以河岸带与流域2个尺度开展研究,并提出了与各自尺度相对应的群落组织和景观组织水平的修复措施;Gore和Shields(1995)的论述较为全面,认为河流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活动,必须综合考虑水文、土地利用、地貌、水质、生物与生态等,甚至要考虑娱乐、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另外,在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与具体措施上,很多学者也相继开展了研究。
如Fischenich(2001)提出了城市河流修复与流域管理的相关技术,其中详细阐述了城市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下降的经济损失及城市河流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等;Deason(2001)提出了污水处理的方法,为其他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Casagrande(1997)对人类活动在湿地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Udziela等(1997)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城市盐碱湿地修复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Ludwig 和Bezirksamt(2001)针对Hamburg河直线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消失的现状,采用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该河中鲑鱼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改善其生活条件来达到修复河流生态的目的;Jukka Jormola(2004)对国际上利用流域洪水过程改善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列举了利用洪水管理修复城市河流和湿地的实例;Brilly等(2004)研究了修复城市河流鱼类栖息地的方法;Nakamura和Tockner(2004)对日本河流与湿地的生态修复进行了简要的回顾;Battle等(2004)对密西西比河上游Cape Girardeau附近主河槽内的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了研究;Best等(2004)针对水下大型植物西米和野芹菜由于对光的竞争性所引起的植物体内N、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模型;Brownlee和Anderson(2004)研究了栖息地对珠蚌壳重和大小的影响;Chick等(2004)对密西西比河上游鱼类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鱼类空间分布与河流的透明度、水温、流速和植物繁茂度有关。
1.3河流生态评价河溪生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程可以分为4个代表性阶段,分别是:1)河溪水质指标评价阶段,2)河溪生物指标评价阶段,3)河溪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价阶段,4)河溪整体生物指标评价阶段(高甲荣等,2010)。
首先,由于早期河溪生态问题仅仅关注水质污染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早期河溪生态评价主要以水质的物理化学指标来评价河溪的健康情况,该评价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之一。
随后,美国俄亥俄州环保署考虑加入生物指标来评价河溪的健康情况,目前常见的评估方法如生物整合性指标(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IBI)(Karr,1999)、科级生物性指标(Family-Level Biotic Index FBI)、丰富度指标评价法(Taxa Rich-ness)(Plafkin et al,1989)、EPT丰富度指标(EPT in-dex)(Plafkin et al,1989)、百分比模式相似性(Per-cent Model Affinity,PMA)以及快速生物评估方法(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RBP)(Plafkin et al,1989)。
1972年,美国俄亥俄州环保署又根据生物评价方法,制定了定性栖息地评价指数,美国国家生3212011年第5期陈兴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态研究中心于1976年发展了物理栖息地模拟系统,鉴于河溪生态系统中水质、水文等物理—化学指标影响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的同时,生物也影响各种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发展,因此,将河溪评价范围扩展至整个河溪生态系统整体,如1999年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发展的河溪状况指标(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ISC)。
澳大利亚河溪评价体系来源于澳大利亚河溪健康计划,其评价过程是采用河溪中的水生昆虫作为评价河溪生态状况的目标物种,首先需要确定所受人为干扰最小的地区为参考点,并收集参考点的生物、物理及化学指标参数,再利用聚类分析,将生物划分为若干个相似的生物区系,并由每一个生物区系所对应的物理、化学资料,找出最佳的环境因子作为AUSRIVAS预测模型的依据,其次,将参考点建立标准作为待测河溪的对照组,作为评价其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