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第三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习题解答
,
,求
,
,
和
;
(2) 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解:
(1)先写出
:
根据公式
计算联合概率:
信宿端符号分布概率:
根据公式
计算:
3
求各熵: 信源熵:
比特/消息
信宿熵:
比特/消息
可疑度:
平均互信息量: 噪声熵: (2)二元对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比特/消息 比特/消息
比特/秒
信源等概分布时(
解:设下标 1为原状况,下标 2为改变后状况。由
可得:
,
倍
如果功率节省一半则
倍 ,为 了 使 功 率 节 省 一 半 又 不 损 失 信 息 量 I,根 据
,可以: (1) 加大信道带宽 W,用带宽换取信噪比
,
,
7
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 (2) 加大传输时间 T,用传输时间换取信噪比,同理可得:
缺点是传输速度降低了。
噪声熵:
(5)平均互信息量:
2.有一个生产 A、B、C、D四种消息的信源其出现的概率相等,通过某一通信系统传输时,B和 C无误,A 以 1/4概率传为 A,以 1/4概率误传为 B、C、D,而 D以 1/2概率正确传输,以 1/2概率误传为 C,
(1)试求其可疑度?(2)收到的信号中哪一个最可靠?(3)散布度为多少? 解:(1)
,
将各数据代入: 解得:
如果
则
将各数据代入: 解得:
14.在理想系统中,若信道带宽与消息带宽的比为 10,当接收机输入端功率信噪比分别为 0.1和 10时,试
比较输出端功率信噪比的改善程度,并说明
与
之间是否存在阀值效应。
大学物理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3-1掷铁饼运动员手持铁饼转动1.25圈后松手,此刻铁饼的速度值达到125-⋅=s m v 。
设转动时铁饼沿半径为R=1.0 m 的圆周运动并且均匀加速。
求: (1)铁饼离手时的角速度; (2)铁饼的角加速度;(3)铁饼在手中加速的时间(把铁饼视为质点)。
解:(1)铁饼离手时的角速度为(rad/s)250125===.//R v ω(2)铁饼的角加速度为)(rad/s 83925122252222..=⨯⨯==πθωα(3)铁饼在手中加速的时间为(s)628025251222..=⨯⨯==πωθt3-2一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7.0s 内由2001min -⋅r 均匀地增加到3001min -⋅r 。
(1)求在这段时间内的初角速度和末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 (2)求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和圈数;(3)发动机轴上装有一半径为r=0.2m 的飞轮,求它的边缘上一点在第7.0s 末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
解:(1)初角速度为(rad/s)9206020020./=⨯=πω末角速度为(rad/s)3146030002=⨯=/πω角加速度为)(rad/s 9410792031420...=-=-=tωωα(2)转过的角度为)186(rad 1017172314920230圈=⨯=⨯+=+=..t ωωθ(3)切向加速度为)(m/s 388209412t ...=⨯==R a α法向加速度为)(m /s 10971203142422n ⨯=⨯==..R a ω总加速度为)(m/s 10971)10971(378242422n 2t ⨯=⨯+=+=...a a a总加速度与切向的夹角为9589378101.97arctan arctan 4t n '︒=⨯==.a a θ3-3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 的六边形顶点上分别固定有质量都是m 的6个小球(小球的直径a d <<)。
大学数据库-第3章习题解答
生产厂家的数据有:厂名、地址、向商店提供的商品价格
请设计该百货商店的概念模型,再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注意某些信息可用属性 表示,其他信息可用联系表示。 答:概念模型如图所示。
题 3.22 E-R 图
图中:
职工:职工号,姓名,住址 商品部:商品部号,名称 商品:商品代号,价格,型号,出厂价格 生产厂家:厂名,地址
〖3.19〗 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中对每个借阅 者保存记录,包括:读者号、姓名、地址、性别、 年龄、单位。对每本书,保存有:书号、书名、作 者、出版社。对每本被借出的书保存有读者号、借 出日期和应还日期。要求:给出该图书馆数据库的 E-R 图,再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
答:该图书馆数据库的 E-R 图如图所示。 其中:
〖3.16〗 为什么要从两层 C/S 结构发展成三层 C/S 结构? 答:为了减轻两层 C/S 结构中客户机的负担,从客户机和服务器各抽一部分功能,组成应用 服务器,成为三层 C/S 结构。 〖3.17〗 叙述数据字典的主要任务。 答:数据字典的任务就是管理有关数据的信息,主要包括: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对象,并 确定其属性;描述数据库系统对象之间的各种交叉联系;登记所有对象的完整性及安全性限 制等;对数据字典本身的维护、保护、查询与输出。 〖3.18〗 现有一个局部应用,包括两个实体“出版社”和“作者”,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的
答:概念结构设计的结果用数据库的信息模型表示。信息模型的主要特点和设计策略是:信 息模型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 理要求;信息模型应当易于理解;信息模型应当易于更改,有利于修改和扩充;信息模型易 于向特定的数据模型转换。 〖3.8〗 什么是数据抽象?试举例说明。 答:① 数据抽象就是抽取现实世界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共同特性用 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形成某种数据模型。
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分子结构习题解答1.用列表的方式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
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分别属于哪种构型(8、9~17、18或18+2)?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Al3+、V2+、V3+、Mn2+、Fe2+、Sn4+、Pb2+、I-【解答】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外层电子构型未成对电子数Al3+1s22s22p68 0V2+1s22s22p63s23p63d39~17 3V3+1s22s22p63s23p63d29~17 2 Mn2+1s22s22p63s23p63d59~17 5 Fe2+1s22s22p63s23p63d69~17 4 Sn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18+2 0 Pb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18+2 0I-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8 02.下列离子的能级最高的电子亚层中,属于电子半充满结构的是_________。
A.Ca2+;B.Fe3+;C.Mn2+;D.Fe2+;E.S2-【解答】B,C。
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属于电子半充满的结构Ca2+1s22s22p63s23p6 ×Fe3+1s22s22p63s23p63d5∨Mn2+1s22s22p63s23p63d5∨Fe2+1s22s22p63s23p63d4×S2-1s22s22p63s23p2 ×3.指出氢在下列几种物质中的成键类型:HCl中_______;NaOH中_______;NaH中_______;H2中__________。
【解答】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对共价键方向性的最佳解释是_________。
A.键角是一定的; B.电子要配对;C.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 D.泡利原理。
【解答】C。
分析:原子间相互成键时,必须符合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则和对称性匹配原则,因而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总是按确定的方向成键,这决定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量子力学周世勋习题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一维谐振子处在基态t i x e x ωαπαψ2222)(--=,求:(1)势能的平均值2221x U μω=; (2)动能的平均值μ22p T =;(3)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
解:(1) ⎰∞∞--==dx e x x U x 2222222121απαμωμωμωμωππαμω ⋅==⋅=2222221111221ω 41= (2) ⎰∞∞-==dx x p x p T )(ˆ)(2122*2ψψμμ ⎰∞∞----=dx e dx d e x x 22222122221)(21ααμπα ⎰∞∞---=dx e x x 22)1(22222αααμπα][222222222⎰⎰∞∞--∞∞---=dx e x dx e x x ααααμπα]2[23222απααπαμπα⋅-=μωμαμαπαμπα⋅===442222222 ω 41=或 ωωω 414121=-=-=U E T (3) ⎰=dx x x p c p )()()(*ψψ 212221⎰∞∞---=dx ee Px i xαπαπ⎰∞∞---=dx eePx i x222121απαπ⎰∞∞--+-=dx ep ip x 2222222)(21 21αααπαπ ⎰∞∞-+--=dx ee ip x p 222222)(212 21αααπαπ παπαπα2212222p e -=22221απαp e-=动量几率分布函数为 2221)()(2απαωp ep c p -==#3.2.氢原子处在基态0/301),,(a r e a r -=πϕθψ,求:(1)r 的平均值;(2)势能re 2-的平均值;(3)最可几半径; (4)动能的平均值;(5)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
解:(1)ϕθθπτϕθψππd rd d r re a d r r r a r sin 1),,(0220/23020⎰⎰⎰⎰∞-==⎰∞-=0/233004dr ar a a r04030232!34a a a =⎪⎪⎭⎫⎝⎛=2203020/232020/232202/2322214 4 sin sin 1)()2(000a e a a e drr ea e d drd r e a e d drd r e ra e r e U a r a r a r -=⎪⎪⎭⎫ ⎝⎛-=-=-=-=-=⎰⎰⎰⎰⎰⎰⎰∞-∞-∞-ππππϕθθπϕθθπ(3)电子出现在r+dr 球壳内出现的几率为 ⎰⎰=ππϕθθϕθψω02022 sin )],,([)(d drd r r dr r dr r e a a r 2/23004-=2/23004)(r e a r a r -=ω 0/2030)22(4)(a r re r a a dr r d --=ω 令 0321 , ,0 0)(a r r r drr d =∞==⇒=,ω当0)( ,0 21=∞==r r r ω时,为几率最小位置/22203022)482(4)(a r e r a r a a dr r d -+-=ω08)(230220<-=-=e a dr r d a r ω ∴ 0a r =是最可几半径。
第三章 习题解答-2.0
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3-1 青蒿素是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从中草药黄花蒿中发现和分离提取出的一种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1983年,我国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周维善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青蒿素的首次全合成。
请指出青蒿素分子中每一个手性碳原子的R/S 构型。
3-2 将下列化合物转换成Fischer 投影式,并标出各手性碳的R/S 构型。
(2)(3)3BrHCH 3HClCH 2ClH 3H 3(1)3-3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s)-3-甲基-1-戊炔; (2)(S)-2-溴-丁烷; (3)(R)-3-甲基己烷 (4)(2R,3S)-2-氯-3-溴丁烷;(5)(2R,3S)-2-羟基-3-氯丁二酸 (6)meso -2,3-二溴丁烷; (7)(2S,3R)-2,3-二羟基戊酸本题答案不唯一。
在画Fisher投影式时,习惯把含碳原子的基团放在竖键上,并把命名时编号最小的碳原子放在上端。
以下是较为符合习惯的Fisher投影式。
3-4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有手性?(1)、(3)、(5)、(7)、(9)无手性(2)、(4)、(6、)(8)、(10)有手性3-5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A是雌性长尾粉蚧壳虫(一种植物害虫)分泌的性激素,其外消旋体目前已被人工合成,并商业化用于农田害虫的控制和诱杀。
最近,化学家通过全合成途径确定了天然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的绝对构型(J. Org. Chem. 2013, 78, 6281−6284)。
通过全合成方法分别得到了A的2种立体异构体,发现其中的(S)-(+)-异构体具有吸引雄性长尾粉蚧壳虫的活性,而它的对映体(R)-( )-A则无此生物活性。
此结果表明雌性长尾粉蚧壳虫分泌的天然长尾粉蚧壳虫信息素为(S)-A。
商业化使用的外消旋体与纯的(S)-对映体生物活性相似,说明(R)-A对(S)-A的生物活性无抑制作用。
写出(R)-A和(S)-A的结构式。
习题答案第3章
t s (2%) 4T
T ,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将已知数据 t s (2%)=15 秒代入上式,求得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T
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3.75 秒。
WB ( s )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5s 1
WK ( s )
WB ( s) 1 1 WB ( s ) 15s
s0
劳斯表中出现 s 行为全 0 行,且无符号变化,则闭环系统临界稳定,有 2 对对称于原 点的特征根。可通过辅助方程得到。
3
令 F ( s ) 3s 18s 12 0
4 2
解得
3-9 系统如图 P3-4 所示,问 取何值系统方能稳定。
s1, 2 j 0.87 , s 3, 4 j 2.29 10 s ( s 1)
则 令 xc (t ) 0
xc (t ) L1 [ X c ( s )] 1 e t cos(3t )
可得 t m 0.94 s
阶跃响应的最大峰值 根据超调量的定义
x max (t m ) 1.37
%
调节时间 t s (5%)
x max (t m ) xc () 100% 37% x c ( )
0.2 sX c ( s ) 2 X r ( s )
又输入信号为 X r ( s )
1 ,则输出 s
X c ( s ) 10 s2
拉氏反变换后,得单位阶跃响应为
xc (t ) 10t
c (t ) 0.24 x c (t ) (2) 0.04 x
微分方程两侧同时取拉氏变换,得
5 4 3 2
(4) s 4 s 4 s 4 s 7 s 8s 10 0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b) ( A + B)(AB ) = AAB + BAB = AB
(c) ABC(B + C ) = ( A + B + C )(B + C ) = C + B( A + B ) = C + AB
(d) A + ABC + ABC + CB + CB = A(1 + BC + BC) + C(B + B ) = A + C
L3 = A3 ⊕ C
可分别用异或门、三态门设计逻辑电路,如图题解 3.4.4a、b 所示。
图题解 3.4.4
7
3.4.7 某雷达站有 3 部雷达 A、B、C,其中 A 和 B 功率消耗相等,C 的 功率是 A 的两倍。这些雷达由两台发电机 X 和 Y 供电,发电机 X 的最大输出功 率等于雷达 A 的功率消耗,发电机 Y 的最大输出功率是 X 的 3 倍。要求设计一 个逻辑电路,能够根据各雷达的启动和关闭信号,以最节约电能的方式启、停 发电机。
X = ABC + ABC + ABC + ABC = AB ⊕ C + B A ⊕ C
Y =AB+C 由逻辑表达式可设计出最节约电能的发电机启、停方式的逻辑电路,如图 题解 3.4.7b 所示。
表题解 3.4.7
A
B
C
X
Y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第三章习题解答及参考答案
(
)
①
2 式中 m 为整数。令 u = αr ,显然上式是 u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 2π ,故可展开成傅里 ∞ 1 1 + sgn (cos u ) = ∑ Cn e inu 2 2 n = −∞
叶级数:
其中,
Cn =
1 2π
∫
π 2
−π 2
e −inu du =
sin (nπ 2) nπ
②
遂有:
∞ 1 1 sin (nπ 2 ) inαr 2 e + sgn cos αr 2 = ∑ 2 2 nπ n= −∞
②
σ ( f x ,0 ) 2λd i =1− f x = 1− f x f0 σ0 l
l l ≤ λd i f x ≤ (见附图3 - 4(b)) 4 2
2 1 l l σ ( f x ,0 ) = (l − λd i f x ) l − = − λd i l f x 2 2 2
λd ;两个一级分量与中央亮斑 L
附图 3-2
习题[3-2]图示
附图 3-3
归一化强度分布
[3-3]
将面积为 10 mm × 10 mm 的透射物体置于一傅里叶变换透镜的前焦面上作频谱分析。
用波长 λ = 0.5 µ m 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要求在频谱面上测得的强度在频率 140 线/mm 以下能准确代表物体的功率谱。并要求频率为 140 线/mm 与 20 线/mm 在频谱面上的间隔为 30mm,问该透镜的焦距和口径各为多少? 解:取面积为10mm ×10mm 的透射物体的对角线方向为 x 轴。因要求在 140 线/mm 以下的 空间频率成分不受到有限孔径的渐晕效应的影响,故透镜的口径 D 应满足条件:
第3章习题解答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材习题解答第三章练习题33-1 填空(1)模拟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首先必须把模拟信号转变为 数字信号 ,转换的方法有 脉冲编码调制 和增量调制等。
(2)衡量量化性能好坏的常用指标是 量化信噪比。
此值越大,说明量化性能越 好。
(3)非均匀量化的PCM 中,信号功率小时,量化噪声功率 小,适用于动态范围较宽的信号。
(4)目前,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两种压扩特性:一种是A 律压扩特性:另一种是 μ律压扩特性 。
(5)采用增量调制的目的是 简化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 :采用自适应增量调制的目的是 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补充题:1.线性PCM 的量化噪声与信号功率大小有关吗?无关,它适用于动态范围小的信号。
2.在对数PCM 中,量化噪声功率与信号功率的定性关系是信号功率小,量化噪声功率就小,适用于动态范围大的信号。
在对数M 中,信号在某一段落内变化时,量化噪声功率是否变化?不变。
3.在对数PCM 和自适应增量调制中,抗噪声能力强的是自适应增量调制,量化噪声小的是对数PCM 。
4.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 ,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5.若A 律13折线PCM 编码器输入信号为直流且幅度等于最小量化间隔的1.5倍,则编码器的输出为10000001。
6.线性PCM 编码器的抽样信号频率为8kHz ,当信息速率由80kbit/s 下降到56kbit/s 时,量化信噪比增大18dB 。
3-2 试画出PCM 通信的原理图,并简述PCM 通信的过程。
3-3 PAM 信号、量化信号和PCM 信号属于什么类型的信号?3-4 对基带信号t t t g ππ4cos 3cos 2)(+=进行理想抽样。
(1)为了在接收端不失真地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出,怎样选取抽样间隔?(2)若抽样间隔为0.2s ,试画出已抽样信号的频谱。
解:(1)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低通信号,由于Hz f m 2=根据抽样定理,得Hz f f m s 42=≥(2)由已知得,抽样频率为Hz f s 52.01==。
第3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课后习题解答
第3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2.在解决死锁问题的几个方法中,哪种方法最易实现? 哪种方法资源利用率最高? 【解答】解决死锁问题的方法有: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
的检测和解除等。
死锁的预防:主要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该方法容易实现,但 资源的利用率低。 死锁的避免:比较常用的有银行家算法。在该算法中有一些数据结构 及必要的计算,因此,实现起来不太容易,但资源的利用率最高。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是基于死锁定理而设计的,定期或不定期运行该 算法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检测,发现死锁便予以解除。其中,需要比较 一下各种死锁解除方案的代价,找到代价最小的方案。该算法资源利 用率较高,但最难实现。因此,在以上几种方法中,死锁的预防最易 实现;死锁的避免资源利用率最高。
15.说明Linux系统的进程有哪几个状态? 【解答】 Linux系统内核在进程控制块中用state成员描述 进程当前的状态,并明确定义了5种进程状态。它们分别 是: (1)TASK-RUNNING状态,Linux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实 际包含了上述基本状态中的执行和就绪两种状态。 (2)TASK-INTERRUPTIBLE状态,可中断的等待态。 (3)TASK-UNINTERRUPTIBLE状态,等待态,不可中 断状态。 (4)TASK-ZOMBIE状态,僵死态。 (5)TASK-STOPPED状态,暂停态。
1
第3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2.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功能是什么? 【解答】高级调度即作业调度。作业调度又称为高 级调度或长调度,用于选择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 中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 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 列上,准备执行。低级调度又称为进程调度,它的 功能是按照某种策略和算法,将处理机分配给一个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
第3章部分习题解答
3-3 直线的投影(二)
1.判别直线AB和CD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平行
交叉
k′
交叉
相交
K C
k 作Cd=c′d′ 交叉 取dK=d′k′
作Kk∥Cc
相交
2.作一正平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AB、CD和EF均相交。
2′
3′
1′
2
1
(3)
3.作一直线L,与直线AB、GH相交,并与直线MN平行。
β=45°
d(c)
3-5 平面的投影(二)
1.作出△ABC平面内三边形DEM的水平投影。
2′
1′ 3′
1
d
e 2
m
3
2.完成平面图形ABCDEF的正面投影。
d′
2′
e′
f′
1′
2 1
3.已知平面ABCD的边BC//H面,完成其正面投影。
1′
b′
c′
1
4.判断点K是否在平面上。
1′
1′
1
K点在平面上
4.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距H面12。
12
a′
a
a
5.在直线AB、CD上作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侧面投影的重影 点M、N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m′
n′
e′(f′)
m″(n″) f″ e″
mf en
3-4 平面的投影(一)
1.判断下列各图中的平面是什么位置的平面。
△ABC是 铅垂 面
c′(a′)
d′ b′
10 12
a d b
c 15
a″ c″
d″ b″
20
4.已知A点的侧面投影 ,并已知A点距w面的距离为25mm,
第3章和第4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方法2: 由:,得 同理:, , 得:p=0.185MPa 3-7 6 kg空气由初态MPa,30℃,经下列不同过程膨胀到同一终压 MPa,⑴ 定温;⑵ 定熵;⑶ n=1.2。试比较不同过程中空气对外作的
膨胀功,交换的热量和终温。
解:⑴ 定温:
(注意:Rg=287 J/(kg.K),W=m*w)
第3章和第气体
习题 3-2 体积为0.027m3的刚性贮气筒,装有压力为Pa、温度为20℃的空气。
筒上装有一排气阀,压力达到Pa时就开启,压力降为 Pa时才关闭。若
由于外界加热的原因,造成阀门的开启,问:⑴ 当阀门开启时,筒内
温度为多少?⑵ 因加热而失掉多少空气?设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
4 工质经历不可逆循环后; 1 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朝着熵增的方向进行的,因此熵减小的过程
不可能实现;
2 工质被加热熵一定增大,工质放热熵一定减小。
答: (1)不正确,只有孤立系统才可以这样说; (2)不正确,S为状态参数,和过程无关,知道初态和终态就可以 计算; (3)不对,S为状态参数,和过程无关,相等; (4)不对,工质经历可逆和不可逆循环后都回到初态,所以熵变 为零。 (5)不对,比如系统的理想气体的可逆定温压缩过程,系统对外 放热,熵减小。 (6)工质被加热熵一定增大,但是系统放热,熵不一定减小。如 果是可逆过程,熵才一定减小。
解: 方法1:同热源间工作的卡诺热机(理想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
该热机的热效率为: 它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方法2:由热量守恒
由克劳休斯不等式:
它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4-3 某可逆热机工作在温度为℃的高温热源和温度为℃的低温热源之 间,试求: ⑴ 热机的热效率为多少?
2 当热机输出的功为2.7 kJ时,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及向低温热
(完整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双极型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3-1 选择填空1.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具有如下特点______________。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2.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具有如下特点______________。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3.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的是______组态。
a. 共射b. 共集c. 共基d. 不确定4.对于题3-1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 CE ≈V CC 时,有可能是因为______,测得U CE ≈0时,有可能是因为________。
题3-1图ccR La.R B 开路b. R C 开路c. R B 短路d. R B 过小5.对于题3-1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当V CC =12V ,R C =2k Ω,集电极电流I C 计算值为1mA 。
用直流电压表测时U CE =8V ,这说明______。
a.电路工作正常b. 三极管工作不正常c. 电容C i 短路d. 电容C o 短路 6.对于题3-1图所示放大电路中,若其他电路参数不变,仅当R B 增大时,U CEQ 将______;若仅当R C 减小时,U CEQ 将______;若仅当R L 增大时,U CEQ 将______;若仅更换一个β较小的三极管时,U CEQ 将______;a.增大b. 减小 c . 不变 d. 不确定 7.对于题3-1图所示放大电路中,输入电压u i 为余弦信号,若输入耦合电容C i 短路,则该电路______。
a.正常放大b. 出现饱和失真c. 出现截止失真d. 不确定 8. 对于NPN 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若产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_______失真;若产生截止失真,则输出电压_______失真。
第3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3-1 什么叫短路?短路的类型有哪些?造成短路的原因是什么?短路有什么危害?答:短路是不同相之间,相对中线或地线之间的直接金属性连接或经小阻抗连接。
短路种类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短路的原因主要有设备绝缘自然老化,操作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污秽和绝缘受到机械损伤等。
短路的危害有:1 短路产生很大的热量,导体温度身高,将绝缘损坏。
2 短路产生巨大的电动力,使电气设备受到变形或机械损坏。
3 短路使系统电压严重降低,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受到破坏。
4 短路造成停电,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给人民生活带累不便。
5严重的短路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失去同步,严重的可能造成系统解列,甚至崩溃。
6 不对称短路产生的不平横磁场,对附近的通信线路和弱电设备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3-2 什么叫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它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供配电系统短路时,可将电源看做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答:所谓“无限大容功率电源”是指端电压保持恒定、没有内部阻抗和功率无限大的电源,它是一种理想电源,即相当于一个恒压源。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的特征是:系统的容量无限大、系统阻抗为零和系统的端电压在短路过程中维持不变。
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无限大功率电源,任何一个电力系统的每台发电机都有一个确定的功率,即有限功率,并有一定的内部阻抗。
当供配电系统容量较电力系统容量小得多,电力系统阻抗不超过短路回路总阻抗的5%~10%,或短路点离电源的电气距离足够远,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母线降低很小,此时可将电源看做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从而使短路电流计算大为简化。
3-3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如何变化?答:三相短路后,无源回路中的电流由原来的数值衰减到零;有源回路由于回路阻抗减小,电流增大,但由于回路内存在电感,电流不能发生突变,从而产生一个非周期分量电流,非周期分量电流也不断衰减,最终达到稳态短路电流。
第三章 习题解答
解析
详细的可参考《概论》上3.1.10。注意不要仅仅背这些特点,关键是要通过具体的练习、使用SQL语句来理解这些特点。
2.试述SQL的定义功能。
答: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
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建立基本表,ALTER 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定义,DROP TABLE语句删除基本表;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建立索引,DROP INDEX 语句删除索引;使用CREATE VIEW语句建立视图,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
INSERT INTO SPJ(SN0,JN0,PNO,QTY) /*INTO子句中指明列名*/
VALUES(S2,J6,P4,200); /*插入的属性值与指明列要对应*/或
INSERT INTO SPJ /* INTO子句中没有指明列名*/
VALUES(S2,P4,J6,2000); /*插入的记录在每个属性列上有值*/
SELECT SNO /*这是嵌套查询*/
FROM SPJ
WHERE JNO=’j1’
AND PNO IN /*找出红色零件的零件号码 PNO */
(SELECT PNO
FROM P /*从P表中找*/
WHERE COLOR =’红’);
或
SELECT SNO
9.哪一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各举一例说明。
答:
基本表的行列子集视图一般是可更新的,如《概论》3.5.3中的例1。
若视图的属性来自集函数、表达式,则该视图肯定是不可以更新的,如《概 论》3.5.3中的S_G视图。
10.试述某个你熟悉的实际系统中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电工技术第3章习题解答
UCA 380150(V )
IB
U AB RA RB
380 150 22
17.3 150(A)
IC
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RA RC
380150 22
17.3150(A)
IA IB IC (17.3 150 17.3150) 30 30180( A)
(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各相电流、线电流
解(1)星形连接相、线电流相等
UP
UL 3
380
/
3 220V
设:U A 220 00V
U B 220 120 0V U C 220 120 0V
I AL
I AP
UA RA
220 /11
20 A
I BL
I BP
UB RB
220 120 22
10 120A
ICL
ICP
UC RC
2201200 22
101200 A
IN I A IB IC 11( A)
P U AI A cosA UBIB cosB UC IC cosC
=220 20+2 22010=8800(W)
(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各相电流、线电流
U AB 38030(V )
UBC 380 90(V )
解:
I p I L / 3 11 3A
Z 122 162 20
U L I p z 11 3 20 220 3 380V
3.8 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
如图所示。试求线路电流I。
解:
U A 2200V
I A1
UA 10
220 A
I AB
U AB 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3
1. 简答题
1)SELECT语句如何实现投影操作?如何实现选择操作?
2)试述二个表之间的自然连接操作工作原理,要实现二表之间的自然连接对二个表有什么要求?如何将二表之间的自然连接扩展到多个表导航查询?
2. SQL编写题
1)假设图书管理数据库中有4个表:图书分类、图书、借阅和读者。
它们的模式及表结构分别如下:
读者表(证件号(文本,10),姓名(文本,10),单位(文本,200))
借阅表(证件号(文本,10),条码号(文本,8),借书日期(日期时间),还书日期D (日期时间),超期天数(数值)、财产号(文本,50)、借书经手人(文本,50)、借书地(文本,50)、还书经手人(文本,50)还书地(文本,50)、借阅规则(文本,50)、借阅方式(文本,50)
图书条码表(条码号(文本,8),索书号(文本,18),入库时间(日期时间))
图书表(索书号(文本,18),题名(文本,50),作者(文本,20),出版社(文本,20),价格(数值(7,2)),出版年份(日期时间)
(1)试标示出各表的主键字段名称,画出表之间的约束关系和约束字段名称。
解:读者表.证件号是主键,借阅表.证件号是外键;图书条码表.条码号是主键,借阅表.条码号是外键;图书表.索书号是主键,图书条码表.索书号是外键。
(2)解释WHERE子句中的"借阅表.借书证号=读者表.借书证号"对应的关系操作含义。
解:借阅表.借书证号是主键,读者表.借书证号为外键,为此,WHERE子句中的"借阅表.借书证号=读者表.借书证号"对应的关系操作含义为参考完整性约束。
(3)求“铁道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和价格。
解:Select 题名,价格
From 图书表
Where 出版社=”铁道出版社”
(4)求工作单位为“信息管理学院”的读者姓名。
解:select 姓名
From 读者表
Where 单位=”信息管理学院”
(5)按出版社名称,求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数量。
解:select 出版社,count(*)
From 图书表
Group by 出版社
(6)求所有包含“人民”二字的图书名称、出版社名和价格。
解:select 题名,出版社,价格
From 图书表
Where 题名like “*人民*”
(7)求读者“李默”所借阅图书的所属出版社(去除重复的记录)。
解:select distinct 出版社
From 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姓名=”李默”
(8)求在2010年7月间所有借阅图书名称和单价。
解:select 题名,价格
From 图书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
Where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借书时间>=#2010-07-01#
And借书时间<=#2010-07-31#
(9)求作者“魏超”的图书为哪些读者和工作单位所借阅。
解:select 姓名,单位
From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作者=”魏超”
(10)求题名称为“自动化”的所有图书为哪些单位借阅(去除重复的记录)。
解:select distinct 单位
From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题名=”自动化”
(11)求图书“网络广告”为哪些读者借阅。
解:select 姓名
From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题名=”网络广告”
(12)求图书“网络广告”为哪些单位借阅(去除重复的记录)。
解:select distinct 单位
From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And 题名=”网络广告”
(13)按出版社分类求各出版社出版图书数量。
解:select 出版社,count(*)
From 图书表
Group by 出版社
(14)用insert语句插入一个读者信息:09626,孙强,力学所。
解:insert into 读者表
Values (“09626”,”孙强”,”力学所”)
(15)用delete语句删除证件号为04375的读者。
解:delete *
From 读者表
Where 证件号=”04375”
(16)用update将索书号为“T”开头的书单价增加20%。
解:update 图书表
Set 价格=价格*1.2
Where 索书号like “T*”
(17
解:transform count(题名) as AA
Select 出版社,count(题名) as 总册数
From读者表,借阅表,图书条码表,图书表
Where 读者表.证件号=借阅表.证件号
And 借阅表.条码号=图书条码表.条码号
And图书条码表.索书号=图书表.索书号
Group by 出版社
Pivot 单位
2)试编写基于“产品销售数据库”的数据检索语句。
数据库模式如下图所示,试完成下列操作。
(1)试标示出各表的主键字段名称,画出表之间的约束关系和约束字段名称。
解:客户表:ID 运营商:ID 产品:ID 员工:ID
订单表:订单ID 订单明细:ID
订单表是客户表、运营商表、员工表的外键
订单明细表是订单表、产品表的外键
(2)请显示“客户”表所有姓“古”的顾客姓、名和公司名称。
解:select 姓氏,名字,公司
From 客户
Where姓氏like “古*”
(3)请查找“产品”表“列出价格”在1000到1500元的产品代码和产品名称。
Select 产品代码,产品名称
From 产品
Where列出价格between 1000 and 1500
(4)请查找“分派日期”在2010年07月01日到2010年07月31日之间所有的产品代码、产品名称、分派日期和数量明细列表。
Select 产品代码,产品名称,分派的日期,数量
From订单明细a, 产品b
Where a. 产品ID=b. ID and
分派的日期between #2010/0701# and #2010/07/31#
(5)请统计“分派日期”在2010年07月01日到2010年07月31日之间所有产品号为“0012”的数量之和。
Select sum(数量)
From 订单明细
Where 产品ID=”0012” and分派的日期between #2010/0701# and #2010/07/31#
(6)已知客户ID号为“8867”,求其所购买的所有产品名称。
Select 产品名称
From 订单a, 订单明细b, 产品c
Where a.订单ID=b.订单ID and b.产品ID=d.ID and 客户ID=”8867”
(7)已知客户ID号为“8867”,求其“分派日期”在2010年07月01日到2010年07月31日之间所购买的金额。
Select sum(数量*单价*折扣)
From订单a, 订单明细b
Where a.订单ID=b.订单ID and 客户ID=”8867” and
分派的日期between #2010/0701# and #2010/07/31#
(8)插入一条记录到“产品”表中,记录内容自行定义。
Insert into 产品values(“1111”,”1000”,”p999”,”计算机”,null,3000,3800,
Null,null,50,null,10,null,null)
(9)删除“订单明细”表中,产品号包含“P001”的所有记录。
Delete from订单明细
Where 产品ID like “*P001*”
(10)更新产品ID号为包含“001”的所有产品折扣为0.65。
Update 订单明细
Set 折扣=0.65
Where 产品ID like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