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视基本原理
(完整word版)详解透视原理
一、透视图物体上各点与视点相连,形成的各个直线与画面的交点,为物体在画面上的透视点,将这些透视点连接,便形成透视图。
二、透视术语●面✧基面/地面(G.P)—放置物体的水平面,通常是指地面。
如下图1✧画面(P.P)—画者于被画物体之间置一假想透明平面,物体上各关键点聚向视点的视线被该平面截取(即与该平面相交),并映现出二维的物体透视图。
这一透明平面被称为画面。
如下图2✧视平面(H.P)—视点、视线和视中线所在的平面为视平面;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平视的视平面平行于基面;俯视、仰视的视平面倾斜或垂直于基面。
如下图3:●线✧视平线(H.L)—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如图4:✧地平线/基线(G.L)—画面于基面/地面的交线。
如图5:✧视中线—视点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视中线(即从视点做画面的垂线)(视点引向物体任何一点的直线为视线,)。
平视的视中线平行于基面;俯、仰视的视中线倾斜或垂直于基面。
如图5:✧真高线—在透视图中能反映物体空间真实高度的尺寸线。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包括与画面垂直的线段)的直线均为变线,此类线段在视圈内有时会消失。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为原线,此类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原线按其对视平面(视平线)的垂直、平行、倾斜关系,分为垂直原线、平行原线和倾斜原线三种✧消失线/灭线—变线上各点与消失点连接形成的线段(物体变线的透视点是落在灭线上的)。
参考下图:●点✧视点(E)—画者眼睛的位置,视点决定视平面;视平面始终垂直于画面。
✧心点(O)—视中线与画面的交点为心点;心点是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视域的正中点,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如图6✧距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边,两者和心点的距离和画者与心点的距离相等,凡是与画面呈45°角的变线一定消失于距点。
✧余点—在心点两边,与画面呈任意角度(除45°(距点)和90°(心点))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
透视的知识点
透视的知识点透视是绘画中极为重要的技巧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立体、有深度感。
在建筑、科学等领域中,透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透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巧,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知识点和技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透视的知识点。
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的基本原理是指物体在接近或远离画家的视点时,其外形和位置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简言之,就是近大远小。
在透视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1. 单点透视:在单点透视中,画家只需通过一个消失点来控制物体的透视关系。
常常用来表现一个道路或隧道的透视效果。
2. 双点透视:在双点透视中,画家需要使用两个消失点来控制物体的透视关系。
常常用来表现建筑物或道路的透视效果。
3. 三点透视:在三点透视中,画家需要使用三个消失点来控制物体的透视关系。
常常用来表现高空和立体建筑等透视效果。
二、透视的构图方法透视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构图方法,以下是一些构图方法的介绍:1. 调节视角:画家可以通过调节视角来改变物体的透视效果,比如说从地面往上看和从空中往下看,能够使得画面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2. 安排空间:画家需要善于利用画面内的空间来创造出透视效果。
比如说通过调节物体的大小和位置来使画面更加立体。
3. 创造纵深感:画家需要通过使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创造出不同深度的空间感,这样才能使画面更加真实,逼真。
三、透视的实践技巧透视是一种技艺和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
以下是一些实践技巧的介绍:1. 观察周围环境:画家应该经常观察周围的环境,学会发现物体的透视关系和空间感,这对于掌握透视技巧非常关键。
2. 掌握透视规律:画家需要详细了解透视的规律,了解不同消失点的位置和作用,善于运用这些规律来绘制画面。
3. 熟练运用工具:画家需要熟练掌握绘画工具,例如铅笔、彩笔、软笔等,将其发挥到极致,才能创造出真实的透视效果。
总结透视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它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有深度感和立体感。
有关透视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透视的知识点总结1. 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人类观察视觉现象的科学原理,是通过眼睛来看到物体并形成图像的过程。
人的眼睛能够感知物体的距离、大小和位置,同时还能够感知物体形成的透视效果。
透视原理是指当我们观察物体时,光线经过眼睛的角膜、晶状体等光学器官,投影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透视的图像。
这种图像进入大脑后,由大脑对图像进行了解和识别。
2. 透视的类型在绘画和图像处理中,透视可以分为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
线性透视是指透视点与观察点位置固定并保持不变的透视现象,这种透视能够让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
大气透视是指由于大气中的气体、水汽、灰尘等微粒的散射,导致物体远处的色彩、纹理和轮廓模糊、淡化的现象。
3. 透视的构图原理在绘画、摄影和影视中,透视构图是一种通过透视效果来创造画面深度和立体感的构图技巧。
透视构图的原理是要通过合理的透视线条、透视点和透视比例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距离感,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4. 透视的绘画方法在绘画中,透视是一个重要的绘画技巧。
绘画中的透视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画面中只有一个透视点,适用于正对画面的建筑物或景物的绘画。
二点透视是指画面中有两个透视点,适用于建筑物或景物的侧面或斜面的绘画。
三点透视是指画面中有三个透视点,适用于建筑物或景物的高角度或低角度的绘画。
5. 透视的摄影技巧在摄影中,透视是一种通过摄影机位、焦距、景深等参数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的技术。
摄影中的透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使用不同的镜头焦距和光线等来营造画面的透视效果。
6. 透视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透视是一种通过建筑结构、立面设计和空间布局来表现建筑物的深度和立体感的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是通过使用透视点、透视线条和透视比例等原理来表现建筑物的真实感和空间感。
7. 透视的艺术表现在绘画艺术中,透视是一种通过透视线条、透视点和透视比例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的艺术方法。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透视成像的原理
透视成像的原理
透视成像的原理是基于光学的原理。
当光线从物体上发出或反射时,经过透镜或凹凸面镜的折射或反射,最终到达观察者的眼睛。
观察者的眼睛接收到这些光线,形成图像在视网膜上。
透视成像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 视差: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近,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越大,造成视网膜上图像对应的位置越亮,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远,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越小,造成视网膜上图像对应的位置越暗。
这种差异使得人眼能够感知到物体的远近。
2. 直线透视:当物体远离观察者时,远离的部分相对较小,接近观察者时,接近的部分相对较大。
这是由于眼睛与物体间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图像的拉伸和压缩。
3. 锥体投影:透视成像实际上是一种以观察者为中心的锥体投影。
当物体位于锥体的顶点上时,图像非常清晰,但当物体位于锥体的边缘时,图像变得模糊。
这是因为在物体离开焦点区域时,光线不再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这些光学原理共同作用,使得人眼能够感知到透视成像,从而认识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远近。
透视成像在绘画、摄影和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1 透视图基本知识
C’
1
t
图1-14
直线的等分
1. 基面内直线 AB为基面内直 线透视为AB’灭 点为F1 h F1 B’ C’ D’ B C D A D1 C1 B1 h g A F h h S C’ D1 B’ g F h F1 F h
D’
C1
B1
过B点任作一条直线BB1, 过视点作BB1的 平行线SF1, F1为BB1的灭点(或连BB’交hh于F1)。 将AB和AB1作相同的等分(如3份),则等 分点的连线和直线BB1具有相同的灭点。作出 CC1 , DD1的透视方向C1F1, D1F1; 等分点C, D的透视在C1F1, D1F1上, 又在AB 的透视AB’上,因此C, D 的透视就是C1F1, D1F1 和AF的交点。 右图在透视图中的作图方法,根据平 行线的性质,也可以下面的方法继续等分 AB直线。 g 在上面的作图方法中,是在视平线上任取 一点,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基线上按比例直接量 取实长,这时辅助灭点就是一个特殊点,这就 是我们以后要介绍的量点。 g
透视图的分类一般按照,景物相对于画面的位置来进行划分: 1、一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主向平面与画面平行, 在这两个方向(x,z)没有灭点,另一个方向(y)垂直 于画面,灭点为心点。
2、两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轴与画面平行,如 z 轴 在这个方向(z)没有灭点,另两个方向(x、y)相交 于画面,灭点Fx、Fy在视平线上。
证明:面积 S =AC.h/2=SA.SC.Sin(<ASC)/2 (h 为三角形SAC 的高) ASC AC=SA.SC.Sin(<ASC)/h 同理:BC=SB.SC.Sin(<BSC)/h AD=SA.SD.Sin(<ASD)/h BD=SB.SD.Sin(<BSD)/h 则: (ABCD)= Sin(<ASC)/Sin(BSC) :Sin(<ASD)/Sin(<BSD) 同理 (A1 B1 C1 D1 )= Sin(<A S1 C1 )/Sin(B S1 C1 ) :Sin(<A S1 D1 )/Sin(<B S1 D1 ) 1 1 1 1 因此: ABCD)= (A1 B1 C1 D1 ) (
透视的基本原理
透视的基本原理
透视是一种视觉效果,通过改变物体在眼睛观察位置的角度和距离,使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透视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角和视线的特点。
视角是指人眼与物体之间的夹角,也可以理解为人眼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当人眼与物体距离较近时,视角较大;当人眼与物体距离较远时,视角较小。
在透视中,视角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视场中的大小。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场中就越大;视角越小,物体在视场中就越小。
视线是指从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发出的射线。
视线与物体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到透视效果。
当视线与物体垂直时,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真实的形状和大小;而当视线与物体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时,物体在视觉上会产生拉伸或压缩的效果。
透视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要点来归纳:
1. 距离的变化:观察物体时,人眼与物体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视觉上的大小。
距离越近,物体在视觉上就越大;距离越远,物体在视觉上就越小。
2. 视角的变化:视角是人眼与物体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视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物体在视觉上的大小。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觉上就越大;视角越小,物体在视觉上就越小。
3. 视线的变化:视线与物体的相对位置会影响透视效果。
视线与物体垂直时,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真实的形状和大小;视线与物体有一定倾斜角度时,物体在视觉上会产生拉伸或压缩的效果。
综上所述,透视是通过改变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视角和视线的关系,来实现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大小和位置关系的效果。
这些变化共同作用于人眼的视觉机制,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所观察的物体。
透视原理及知识点总结
透视原理及知识点总结透视,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
透视原理是靠人眼观察物体时对其大小和位置随观察点的远近而发生的变化而形成的。
而知识点则是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巧。
本文将对透视原理及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透视原理1. 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透视原理是指当我们观察物体时,由于观察点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同,以及在物体表面上的各部分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导致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这种视觉上的错觉即为透视。
透视原理涉及到观察点、目标物体、视线以及远近关系等基本概念。
2. 透视原理的基本规律透视原理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了远近关系、垂直投影、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远近关系是指物体离观察者越远,投影越小,离观察者越近,投影越大;垂直投影是指当物体的表面朝向观察者时,其投影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宽大,而平行投影则是指在平行面上的投影更为均匀;透视投影则是指当观察点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同时,其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3. 透视原理的应用意义透视原理在绘画、摄影、建筑、设计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透视原理,可以使画面更为立体、生动,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估量建筑物的大小和位置,保证其比例与透视效果;在摄影中,透视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景物在视觉上的立体感。
二、透视知识点1. 透视的分类透视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单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单点透视是以一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一点来决定;二点透视是以两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两点来决定;三点透视则是以三个点作为观察点,物体呈现在视觉中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是由这三点来决定。
2. 透视的构图在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中,透视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透视构图可以使画面更为立体、生动,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透视构图中主要包括了水平线、消失点、透视中心等要素。
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
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 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使画面更具深度和逼真感。
透视的原理是建立在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错觉基础之上的。
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对于绘画、摄影、建筑设计等领域都至关重要。
在透视学中,有三个基本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分别是线性透视、大地透视和空间透视。
## 1. 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透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也是最常用的。
它是通过在画面上绘制一组收敛的平行线来模拟远近物体的大小和距离。
这些平行线在远处逐渐汇聚于一个或多个消失点,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近处的物体则显得较大。
线性透视可以分为单点透视和双点透视两种形式。
- **单点透视**:在单点透视中,所有的平行线都汇聚于一个消失点。
这种透视适用于正对观察者的场景,如站在铁路轨道上远眺。
-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则是指平行线在画面上分别汇聚于两个不同的消失点。
这种透视适用于侧面观察的场景,如拍摄建筑物的侧面。
## 2. 大地透视大地透视,也称为平行投影或等轴测,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制图和建筑设计中的透视方式。
与线性透视不同,大地透视中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缩小。
在大地透视中,物体的投影是平行于画面的,因此没有消失点的概念,这使得它更适用于展示建筑物、家具等物体的真实尺寸和比例。
## 3. 空间透视空间透视是通过模拟光线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立体感。
它考虑了光线的角度、亮度和阴影等因素,使得画面更加逼真。
空间透视常用于绘画和摄影中,通过合理运用明暗对比和阴影的渲染,可以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绘画中,艺术家们经常运用透视原理来创造出富有深度和空间感的作品,从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沉浸其中。
综上所述,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线性透视、大地透视和空间透视,是实现逼真、立体画面的关键。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艺术家、设计师和摄影师可以创作出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的作品,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透视1一点透视ppt课件
20
21
22
23
小结: 熟练掌握一点透视的作图步骤,并能根
据一点透视作图步骤画图客厅卧室一点 透视线稿 能根据一点透视作图步骤画出餐厅、客 厅、卧室家具组合线稿
24
作业:1、画出9个视角下正方体的一 点透视图
2、根据一点透视作图步骤临摹客厅一 点透视图
25
透视透视商书满18773390455看图过程中请大家找出图片的看图过程中请大家找出图片的一透视的定义客观物体因与人眼视点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在视觉上引起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等形象变化称作透视现象
透视
1
看图过程中请大家找出图片的相同点
2
3
4
5
6
大近
远
小
低远 高 近
7
8
一、透视的定义
客观物体因与人眼(视点)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 在视觉上引起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等形象变化, 称作透视现象。
运用透视规律描绘物体形象,是在平面上表现立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室内一点透视图画法步骤
1 基本透视原理
现在有了第一个透视学上的具体位置标记,那就是远到即 将在视线中消失的物体,在观察者的视线中是一个“点”的 概念,这个相对观察者来说处于视线可见范围内最远处的位 置标记称之为“消失点”
透视线
消失点
人类的视线是沿着近大远小的透视轨迹在视野上形成一个立体的空 间,视线延伸到最远处就到达灭点的位置。这些从近到远的透视轨迹, 叫做“透视线”,这是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透视位置标记,无数根透视线 向灭点延伸,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空间 .(如:火车) .(如 火车)
物体的近大远小
1 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近大远小” 离得近的物体,看起来就大, 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近大远小”,离得近的物体,看起来就大, 离得远的物体,看起来就小。 离得远的物体,看起来就小。视线中的物体远到差不多快在视线中 消失的时候,在视觉概念上就变成一个点。 消失的时候,在视觉概念上就变成一个点。
3.俯视
观察者头往下俯所形成的观察角度就是俯视。 纯粹的俯视画面中,没有地平线,只有一个灭点。画面中所有物体 的透视线去到最远处消失于这个灭点。这种俯视角度称为纯俯视,如图 所示。
请同学们来看看图片! 请同学们来看看图片!
学教总结: 学教总结: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近宽远窄 近清晰 模糊 清晰远模糊 清晰:平视、仰视和俯视。
按照人类的观察习惯,画面的透视角度可以分为三种: 平视、仰视和俯视。
1.平视
平视是人类最常用的视线角度。一般来说,平视的视野中有明 显的地平线,地平线就是指远处地面或海面上的所有灭点集结起来, 最终在观察者视野中构成“一条横线”的概念 如图所示
2.仰视 观察者头往上仰所形成的观察角度就是仰视。 纯粹的仰视画面中,没有地平线,只有一个灭点。画 面中所有事物的透视线最终消失于这个灭点。这种只有一 个灭点的纯粹仰视角度称为纯仰视,如图所示。
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
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
透视是指观众在观看一个空间图像时,认为它在现实中原本是一个立体图像。
透视方法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真实感,并在特定的方向上展现出对象的空间关系。
那么透视的三个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一、透视的一个基本原理是“ 投影” ,即将深度方向的点投影到某个面上。
要将一个立体图像投影到一个平面上,通常是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一种是把物体投射到远处的直线,另一种是把物体投射到平行的投影面上。
当然,这些投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计算规则,否则就会形成虚像。
二、透视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深度”,即物体不同深度上的点之间的变化。
比如,当一个物体从远处看去,离该物体最近的点会显得更大,而离该物体较远的点则会显得更小。
这就是深度的变化,在透视的表现中表现为物体在远处时会收缩,而在近处则会扩大。
三、最后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视角”。
它涉及到物体在不同视角几何变形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改变观察角度时,物体上某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体几何变形,从而实现透视效果。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透视原理(一)、透视的基本概念:1、透视形成的基本原理透视就是透视物而视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在空间给人们的感觉总是“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透视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由于人们的眼睛视角与物体间的关系所造成的,人们的眼睛视角是从眼球按照60度伸展出去的,因此同样大的物体,离我们近的,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就大,离我们远的,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就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感觉的来由。
“近大远小”是最基本的透视规律。
2、透视学的一些基本名词术语画面:在画者和被画物之间,竖立一块假想的透明面,这个面就为画面。
视点:作画者眼睛所处的位置就是视点。
视距: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叫视距。
视平线与地平线:站在宽广平地上向前看,远方天地的交界线称地平线。
作画者平视时,与眼睛等高的水平线称视平线。
作画者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是一致的;仰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俯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下方。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也叫主点。
视中线:连接视点与主点的直线。
消失点:与画面成一定角度的平行线,在透视中向远伸展,最后集中于一点,这点就叫消失点,也叫灭点。
天点:向上倾斜面的灭点叫天点。
地点:向下倾斜面的灭点叫地点。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都是原线,原线在透视长度上渐渐远渐渐短,在透视方向上则不发生变化,保持原状。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是变线,变线的透视方向和原来的放置情况不同,许多实际上互相平行的变线,看去则同向一个点(灭点)的方向集中。
(二)透视的几种基本规律:1、平行透视方形物体有一个与画面平行,这个物体的透视叫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与画面平行的原线在透视方向上不发生变化,彼此永远保持平行,只是渐远渐短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变线集中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
2、成角透视方形物体在任何一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斜角,这个物体的透视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它与地面平行的线都分别消失在视平线的两个消失点上;竖直与地面的线透视方向不变,只有渐远渐短的变化而已。
透视知识点总结
透视知识点总结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通过观察客观事物的外在表象去深入分析其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方法。
透视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
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物的内在联系透视认为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外在表象是其内在联系的表现。
分析事物的外在现象不能满足对事物认识的要求,必须深入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2. 规律性的揭示透视认为事物的表象和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透视可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
3. 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透视的目的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规律。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二、透视的应用领域透视是一种认识方法,应用广泛。
透视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哲学思考等方面。
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透视是分析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特征,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2. 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透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运行的规律性和本质属性,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哲学思考在哲学思考中,透视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通过透视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从而深刻理解世界的运行和发展。
三、透视的实践方法透视是一种认识方法,也是一种实践方法。
透视的实践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观察深入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为透视提供基本材料。
2.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对事物进行深入剖析。
3. 辩证思维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事物的矛盾和运动规律,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
四、透视的意义和价值透视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透视对于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透视可以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原理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透视的画法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本节就说明一下圆及圆柱体透视,分解如下:如图(一)为正圆,a=b,a=b。
图(二)为圆的透视图,视觉上a=b,但a圆柱体透视: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7
36
2019/3/7
37
斜 俯 视 时 与 地 平 面 倾 斜
2019/3/7 38
三、透视的种类
• 透视的类型 • 透视有四种:平行透视(一点)、成角透视(两点)、三点透视、散点透视. •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18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素描与色彩
授课教师:曾李帼
课程概述
• 高等院校建筑美术课程(素描与色彩)是伴随着与之相 关的专业(包括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 林、艺术设计)而开设的。早在国内一些高等建筑院校 成立之初就将美术课程纳入基础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建 筑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的视觉表达能力,美术课程 作为一门建筑学科相关的必修基础课程发展了至今。
色彩透视,又名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法,由于空气的阻隔,空 气中稀薄的杂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 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谓“远人无 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 此。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 象,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在一定距 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蓝的 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 法。
透视学是一切设计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 是表现设计者创造力最强的技术手段。对任何一位 从事表现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透视图都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美术设计、室内 设计,都必须掌握如何绘制透视图,因为它是一切 作图的基础。 透视有助于形成真实的想象。而且它是建立在 完美的制图基础之上的。
而在拜占庭艺术中,虽然有 些画家开始尝试改变物体的 平行关系,但操作方式却是 和“透视法”相反的,这种 诡异的“透视法”被称为 “反向透视”(Reverse perspective),效果是近小 远大
“透视法”真正被发扬光大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 利,掌握这项技术的鼻祖是建筑大师布鲁内莱斯基。布 鲁内莱斯基掌握了“透视法”的要领,并且把这项技术传 授给了绘画大师马萨乔,使得“透视法”在佛罗伦萨迅速 火了起来。
为什么在
画结构素 描圆柱体 时上中下 三个结构 圆的弧度 要一个比 一个大?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 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 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鸟 瞰 图
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 失点,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
透视基本概念:
视高
视平线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可以按照人的身高来确定。◎
基面 放置物品的水平面。◎
基线 画面与基面的交线。◎
视平线 与眼睛等高一条水平线,在透视图中一般设为字母h。◎
2019/3/7
平 视 的 画 面 垂 直 于 地 平 面
33
2019/3/7
34
斜 仰 视 时 与 地 平 面 倾 斜
素描单体练习
组合体练习 建筑素描练习 建筑素描(期中考试) 水彩退晕练习 风景画渲染练习 风景画渲染(期末 考试)
实验课要求
• 签到
• 完成实验任务
• 打扫卫生 • 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 下一次实验课递交上一次画画作业及实验报告(实验报 告最后一页为作业成果照片)
素描工具
• A2画板
• 素描纸A2,即4开(至少5张)
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物体 画面
透视基本概念:
视域
当描绘者不转动自己的头部,以眼睛所看大前方的场景内容 是由一定范围的,生理角度在60°以内,实际描绘中30°至40°最 佳。◎
视点
包括在平面图上确定的站点的位置和绘图者在画面空间中确 定视平线的高度。视点的选择要确定画面中大小比例在构图中协调。 比如在建筑写生时要将所描绘的主体设定在观者舒服的生理视角范 围以内,也就是说在描绘画面中,视点始终保持在一个角度范围以 内,在构图中能够充分体现建筑主体与主要配景的造型特点。◎
11 13 15
同上 同上 同上
周次 18人文1班
12 14 16
同上 同上 同上
考核方式:平时+实验作业+期中+期末
周次 1(2) 理论内容 透视基本原理(布置素描工 具) 实验内容 透视随笔练习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素描初步
构图及画面处理 建筑素描 建筑特点及绘画要点(布置 水彩工具) 水彩渲染技法 色彩特点 风景画渲染
不过在欧洲情 况则不同,古希腊 数学大师欧几里得 在公元前300年左 右编写了著作《光 学》(Optics ), 使得“透视法”的 出现拥有了理论基 础。到了古罗马时 期,在庞贝古城的 壁画当中已经开始 出现比较准确的 “透视法”效果, 只是当时还没有形 成完善的体系。
不过到了中世纪时期, “透视法”的应用又 逐渐消失掉,那时的 画家经常会使用“平 行投影”中的一种 “等角投影”来表现 立体的事物,画面的 空间感显得比较捉急。
中国作为一大文明古国,在绘画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体 系成熟之后主要倾向于使用“平行投影”来表现立体结构,后来也 逐渐增加了一些近大远小的尺寸变化。 而且在我国古代,由于绘画大多采用了卷轴的形式,所以画幅 一般都很长,没办法设置一个固定的“观察点”,而是采用“移动 视点”,因此也就不太可能出现精确的“透视法”。但在近大远小 的尺寸控制之下,画面通常也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效果。
平 行 透 视
消失点
视平 线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 只要有一个 面与画面平 行,透视线 消失于心点 的作图方法, 也称为一点 透视。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近 高 远 低
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
• 1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 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 2 、近实远虚 : 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 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 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 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 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 "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 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 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 取舍和区别.)
透视研究基本上是分两个方面来进行的,即线 透视(形体透视)和色彩透视(空气透视)。
泛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推
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为直线透视,又称线透视。 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常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透过黄色的图像平面,原本是正方形的红色图形 在画中变成了梯形,但效果变得很逼真。
二、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透视”即“透而视之”。透过透明平面看 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 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 研究透视图形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几何作图
的方法,把三维立体的景物表现在二维平面
上的科学理论就称为透视学。
透视三要素:
眼睛 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 的主观条件。◎
实验一 透视随笔训练
1准备若干A4复印纸,临摹教材2-1、2-6,体会透视特点。 2选择N张建筑照片,带到教室进行写生。(A4)
谢谢观看
THANK YOU
• HB\2B\4B\6B铅笔 • 橡皮擦(除了清洁也可用于表现材质) • 图钉或胶带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一、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二、透视的定义及常用术语 三、透视的种类
一、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在古文明遗迹当中,绘画基本上没有任何“透视法” 效果,那时候画画的人也不想表现什么空间位置关系, 他们的原则是谁地位高就把谁画得高画得大。只有人和 人的位置发生了遮挡,才能看出来谁站在谁前面。
课程安排
周次 18人文2班
• 高等院校建筑美术课程(素描与色彩)是伴随着与之相 周一理论,周二实验7、8、9、 2 周一理论,周二实验7、8、9、10节 1 10节(邱天生501) (邱天生501) 关的专业(包括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 同上 同上 3 林、艺术设计)而开设的。早在国内一些高等建筑院校 4 同上 同上 5 成立之初就将美术课程纳入基础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建 6 同上 同上 7 筑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的视觉表达能力,美术课程 8 同上 同上 9 作为一门建筑学科相关的必修基础课程发展了至今。 10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 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 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 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 也称两点透视.
不久后,艺术理论大师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和画家 皮耶罗(Piero della Francesca)先后在《论绘画》(De pictura)和 《论绘画中的透视》(De Prospectiva Pingendi)中阐述了“透视法” 的理论原则,并且发展出了更加完善的体系。 “透视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现实主义”追求,也就是要在 艺术作品中还原人们眼中的真实世界,这种追求只是艺术风格和理念 的一种,本身并不存在高级性。因此不使用“透视法”,也不代表一 幅画就是不好的。 我们中国的艺术在传统上并不是很注重“写实”,而是更注重 “写意”,因此科学的透视法则也就没有在我们的土壤中诞生。 “意境”和“现实”哪一个更崇高?恐怕谁也无法回答。但可以 确定的是,它们同样都是一场人类纸上造梦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