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探讨
A
B \ 图 1 来自 导 线 布 设示 意 图 E, 两条导线有公共点 (和 D点 , 通过这种布 网方式使两条 导线 测量形成公共点或公共边 , 构成检核条件 。随导线长 度 的延伸 , 两条导线可 以在适 当的位置再 次相交 或重合 , 创造
Ke r s ln t e e u n l i n rt n e ; li o t o e s r me t y wo d :e g h n d t n e ;n e u n l p a l c n r l a u e n e m
随着 国家基础建设 的高速发展 . 高等级公路建 设得到 了
充分利用 双洞隧道之间人行通道和汽车通道 , 使左右洞 的导 线网通视并联测 , 以此检测所布设 的导线 网的精度是否满足
设计 规范 要 求 , 图 2 示 。 如 所
法通视 , 导线呈支导线 无外部检 核条件 , 同时受 隧道 内的光 线和灰尘等影 响 , 量精度 不易保证 。因此, 测 如何 做好 洞 内 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隧道控制测量T作的关键 , 也是测量工
L a g¨ ICh n 一
(. i nj n rv c l g wa n ieigS p rio o s ln o prt n Habn1 0 1 , hn ;. rhat o 1 Heo gi gP o i i h yE gn r u ev inC nut gC o eoi , ri 5 0 0 C ia 2 Notes r l a n a Hi n s i o F
作 的难 点 。
1 洞 内平 面控 制 网 的布 设
— —
—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
计 算表 。
洞外导线测量误差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误差
= 士 .
出2
田 1 主 导 线 布 置 示 意 圈
维普资讯
总 第 13期 1
H ih y g wa s& Auo tv tmoie App iain lc to s
公 路 与 汽 运
'
施工辅助坑道 , 兼作初期左线隧道对 向交通运行时
的 防灾通 道 。
'
J
r
。
l 设 网情况和横 向贯通误善的估 算
、
彩虹岭隧道进 I一出 1间按一个贯通面设计 , : I : I
贯通面至隧道进 、 口间长度 分别为 2 78k 和 出 . 6 m 2 3 m。工程分别 由两开挖洞 口和平 导 向中部掘 . k 进 。隧道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 由 洞 外 、 内控 制测量 误差两 部分组 成 按《 程 测量 洞 工
网进行平差( 检测 7 个导线环 不参与平差) 。此外 , 进 口、 = 出I各设置一个插网三角形 ( I 相对闭合差分别
●
、
形、 气候和交通条件 , 采用直伸光电测距多边形闭合 导线环( 进行洞外测量。 网)
该隧道( 左线) 全长 S08l, 口里程为 S 5 6 进 m K1 十52 Q , 口里程 为 。K1十 60 O , 8 .O 出 , S 9 5. 0 隧道 位 于 一
求, 在路 线右侧 ( 留右线 隧道位 置) 5m 处 设置 一 预 3 条平行 于左线 隧道 轴 线 的平行 导坑 , 为左 线 隧 道 作
平面控测网按三等精密导线施测 , 测角采用方 向观 测法(0 回观测) 边长采用双 向观测法( 1测 , 每方 向
基于GPS的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探讨
基于GPS的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探讨摘要:在传统的办法中,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方法,近几年来又采用精密导线法,但是,这些常规方法受到通视条件、图形条件、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控制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某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背景,分析探讨了洞内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流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GPS 特长隧道控制网贯通误差1 GPS技术概述传统隧道施工控制网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方法和精密导线法,其中三角测量方法是最为传统的隧道施工控制网方法,而精密导线法近几年应用较多。
然而,通视条件、图形条件、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都会对这些常规方法产生影响。
换言之,控制网在选点布网及观测等诸多过程中受到限制。
常规测量办法在隧道测量中难度都较大,因为其一般都在地形复杂的山区。
而如果选择采用GPS来建立隧道控制网,由于通视条件对GPS观测影响较小,而GPS控制网网形也较常规控制网更为随意,故GPS测量是隧道控制测量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GPS如下几个优点在在测量中的应用中较为实用:(1)观测站之间可以相互不通视。
点位选择比传统方法更为灵活,也极大地减少了因为选点的苛刻增加的经费和时间。
(2)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如基线<50km时,可以实现1~2PPm的相对精度,定位精度会随着基线的加长而提高。
一般测量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精度级别。
(3)极大地缩短了观测时间。
以完成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观测时间为例,采用经典的静态定位方法,一般为l~3h(具体时间依精度不同而不同)。
(4)三维坐标能与观测成果一同提供,这是因为,测站点的大地高程可以被GPS精确测定,所以在精确提供测站点的平面位置的同时,能同时得到大地高程。
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即可以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地面点的高程。
(5)GPS用用简便的操作,较轻的重量,小的体积等特点。
高速铁路特长隧道CPⅡ控制测量
高速铁路特长隧道CPⅡ控制测量发表时间:2018-09-13T16:17:46.3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赵小雷[导读] 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批特长隧道不断涌现,为满足高速铁路行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同时。
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摘要:通过对特长隧道洞内CPII控制网布设和测量实践研究,提出了实用的布网形式、埋设事项及测量方式等。
关键词:特长隧道;控制网布设和测量引言: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批特长隧道不断涌现,为满足高速铁路行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同时。
又要保证轨道的平顺性要求,从而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称作经验,特大隧道的线路控制网(CPⅡ)建网测量至关重要,不仅因为CPⅡ测量成果作为轨道控制网(CPⅢ)的运算基准,再因为特大隧道CPⅡ施测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依据规范特大隧道铜内CPⅡ采用隧道二等平面测量精度往往达不到限差要求,从而进入长时间返工,继而影响工程进度,而国内特大隧道相关测量经验和指导相对欠缺结合京沈客专东伍岭特长隧道测量实践。
介绍高速铁路特长隧道CPⅡ控制测量的一般方法。
实例:东伍岭隧道是京沈客专河北段重点控制工程之一,隧道全长11033m,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5m,最大埋深为491m,隧道位于承德市安匠乡境内,隧道最大曲线半径9000m,最小8000m。
从进口向出口为下坡趋势,隧址围岩相对稳固,沉降较小。
1.隧道CPⅡ平面控制网布设和测量1.1选点和布网:隧道内CPⅡ点成对布设在水沟电缆槽中墙顶面上,点对间距为400m左右,针对隧道长达11km的实际情况,在曲线地段,成对布设在同侧且相距50m左右,相邻成对点左右对称布设。
为更好的约束CPⅡ网形,在距洞进口4km的2#斜井布设3对CPⅡ点。
将CPⅡ与2#斜井洞外一对CPⅠ点进行联测。
与进口个一对CPⅠ点共同组成CPⅡ的平面点。
1.2埋石CPⅡ控制点充分考虑施工的影响及减少拆光的影响,布设距离洞壁1m多干拢较少的电缆槽中墙上,标志采用钻孔锚固法埋设。
松山特长隧道洞贯通误差估算
松山特长隧道洞贯通误差估算发表时间:2020-05-09T14:30:33.03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作者:裴生棠[导读] 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摘要】: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在规范、规程和设计等直接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误差理论推导出间接指标,以便对整个贯通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
本文以松山隧道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贯通误差估算对公路隧道贯通工程的重要前瞻作用。
【关键词】:松山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及贯通;贯通误差估算;一、工程概况及说明: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松山特长隧道工程河北段始于京冀界附近,重点位于金家口村村南,隧道左幅ZK13+242.119-ZK20+486,长7243.881m,右幅K13+248.085-K20+460,长7211.915m,布设两条斜井,1号斜井长900.994m,2号斜井长1099.146m。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2号斜井进入正洞后左洞同时向崇礼和北京方向掘进施工,右洞向北京方向掘进施工,为指导和控制该隧道的施工,确保隧道顺利贯通,避免贯通误差过大,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测量方案并对其贯通误差进行估算,显得尤为重要。
隧道的贯通误差主要来源于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精度,本工程施工前已经对该洞外控制网进行了复核并报监理审批,本方案仅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贯通误差估算工作。
二、隧道洞内控制测量:1、贯通误差控制指标: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中对于公路隧道贯通误差、贯通中误差的基本要求,对施工误差进行控制,各种误差控制和要求详见下表1、表2。
2、平面控制测量设计:(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根据相关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两开挖洞口间长度按下表3选取。
延崇ZTI标2号斜井口距出口、距河北段1号斜井口之间的长度均超过5km,所以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按照三等导线网进行测设。
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曾力锋(中铁五局测量队)摘要以西康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中铁五局管段东线洞内控制测量为例,介绍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布网、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
关键词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1 概述西康公路秦岭终南山隧道位于陕西省长安与柞水两县之间的秦岭山区,毗邻西康铁路Ⅱ线右侧,是西康公路的咽喉工程,其长度居亚洲公路隧道之首。
隧道全部在直线上,东线北口里程K64+796,与铁路Ⅱ线隧道中线间距约为120m,东线南口里程K82+816,与铁路Ⅱ线隧道中线间距约30m,全长18.020km。
中铁五局施工东线第一标段(K64+796—K67+796)正洞进口端3000m隧道,与从铁路平导施工的中铁一局第三标段(K67+796—K71+320)贯通,贯通面里程K67+796。
东线从中铁一局第三标段终止里程K71+320—K72+320为中铁五局的续建段,出口方向中线在K72+320与中铁一局衔接。
2 GPS控制网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理论与设备的不断发展,其测量功能更加完善,应用面更为广泛,几乎所有的特长隧道都以GPS作地表控制。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GPS控制网的测设由铁一院承担,采用三台Trimble4000SSE双频接收机进行,作业执行标准为《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控制网观测采用静态定位模式,按一级网精度进行观测,共设6个GPS点,包括铁一院原测控制点QL04、QL07,增设J1、J2、C2、Z835,其中QL04、J1、J2位于隧道进口端,QL07、C2、Z835位于出口端,相当于隧道地表控制在两洞口的投点,复测成果坐标系采用原西康铁路秦岭Ⅰ、Ⅱ线隧道的铁路施工坐标系(投影面高程976m)。
由于公路隧道平均高程与铁路隧道平均高程面接近,边长投影改正变化值很小,且便于从铁路平导施工的单位进行后续工作,因此,公路隧道的控制网采用该坐标系。
最新公路隧道施工测量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施工测量施工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1.1.2 隧道施工时应做好下列工作:(1)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2)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1.1.3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
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
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按其使用规定要求进行。
1.1.4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由洞外和洞口内控制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产生的贯通误差影响值、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的精度以及两洞口水准点间往返测高差不符什,均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的规定。
1.1.5隧道竣工后应提交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1.2 洞内施工测量1.2.1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
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
无团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
当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或曲线偏角法检测延伸的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
1.2.2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
1.2.3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
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5m。
例谈特长隧道控制测量
例谈特长隧道控制测量一、工程概况云山隧道位于山西省左权县东北5公里处,是汾阳到邢台高速公路的控制工程,横穿太行山脉西翼的阳曲山东南延,设计为分离式隧道。
左线全长11408米,右线全长11377米,左右线均为超长隧道,两条隧道间距30-35米,最大埋深742.67米,共设附属工程--竖井一处、斜井三处,长度分别为220.4米(井深)、1256.4米、1104.0米及1245.5米,隧道平纵指标见隧道一览表。
二、采用的技术规程规范1、《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5、《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6、既有复测资料。
三、坐标系统四、平面控制测量1、GPS观测GPS控制网采用徕卡Leica Viva GS15双频双星接收机5台,采用静态作业模式,该仪器标称精度为3mm+0.5ppm,检定合格。
作业前按规范要求进行相关检测,作业过程中保持接收设备工作状态正常。
在GPS外业观测前,按照设计的控制网、GPS接收机数量及交通状况编制了倒点顺序表;并根据作业模式将GPS接收机作业参数提前设置好;作业过程中专人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观测之前到网上查询星历预报,对于星历历书不好的时段尽量避开。
观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观测计划执行,每条基线均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大于90分钟。
观测时,对GPS天线统一指北(或指南、方向必须统一)定向,第一时段观测完成后对仪器重新对中整平并旋转180度后重新开机观测第二时段。
GPS控制点的观测选择卫星数目多,卫星升降少,GDOP值比较小且稳定的观测窗口施测,全部严格按照下表要求进行作业。
2、数据处理基线解算采用Lecia公司的"Leica Geo Office Combined"软件进行解算,基线观测值均按《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左权~和顺(省界)段路基第三合同段控制测量加密复测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检核,基线检核满足《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左权~和順(省界)段路基第四合同段控制测量加密复测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隧洞洞内的控制测量探析
隧洞洞内的控制测量探析本文将对洞内控制测量设计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标签:隧洞;控制测量;精度0 引言隧洞工程的开挖需要满足各项规范要求,除此之外,隧洞开挖对其精度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为了保证隧洞的贯通能够满足其精度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预先设计洞内的控制测量方案,在隧洞开挖且未贯通时要进行实时的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对其精度进行估算,并根据估算结果适时地调整测量方案.本文将结合这些内容对隧洞的控制测量进行探讨。
1 洞内控制测量设计1.1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在隧洞未成功贯通之前,对洞内的平面控制测量通常采用支导线的测量方法。
在准备开挖隧洞时,首先要了解贯通精度对隧洞的方向机长度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设计内导线,同时还需要估算预期误差,根据实际的测量结果和估算结果确定测量的等级,以确保隧洞贯通精度的准确性,并以此为标准对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案进行合理的选择。
根据洪差传播定律,分别计算导线的测角和测方这两个独立的量。
在导线测角中,横向贯通中导线测角引起的误差myB可以表示为:在以上公式中,测角误差由mB表示,单位为S;代表的是观测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的总和,单位为m2。
在导线测边中,横向贯通中的误差洪差为mys:在上述公式中:表示导线边长相对误差,单位是mm;表示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平方和的总和,单位是m2。
所以,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导线测量中的横向贯通误差my可以表示为:上述公式是隧洞工程中用于估算横向贯通误差常用的公式。
在隧洞施工图纸上,各导线点和贯通面之间的距离Rx以及导线边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投影长度Dx,同时结合该项目工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精度确定测量角和边的精度mB和ms/s,代入my公式中进行计算,当my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时可以进行隧洞开挖工作,否则就要选择更加精准的仪器进行测量或是改变施工路线和相应的测量方案来重新进行计算,直到计算值满足贯通精度要求为止。
旁折光对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网的影响探讨
旁折光对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网的影响探讨【摘要】实践证明,现有的隧道平面控制网构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导线点的精度。
但对于特长隧道,单纯的增加导线点个数、改变导线形状、增加测回数,并不能有效提高导线控制点的横向点位精度,加之隧道洞内导线测量时不可避受到扬尘、水雾、旁折光影响,使水平角的测角精度有所降低,导致洞内导线网角度角闭合差超限,给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扰【1】。
通过同一对横向点在同一断面上下布设、纵向上的点“Z”字形交叉布设控制点,形成菱形导线网、“Z”字形单导线、“Z”字形菱形导线网对比分析旁折光对水平角测角误差的影响,提出适合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网形。
关键词:旁折光、“Z”字形单导线、“Z”字型菱形导线网、强制对中墩1.引言为了满足火车行驶速度的要求,必须保证铁路线形,导致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地形条件或特殊要求设置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结构物,随着施工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长达数十千米的隧道【2】。
由于隧道洞内无法接收GNSS卫星信号,且受隧道断面的影响特长隧道一般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角、竖直角、距离布设成双导线网、菱形交叉导线网,观测视线均面临紧贴隧道壁,导致旁折光影响水平角测角精度。
那么,如何进行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形的优化才能保证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呢?2.影响对中误差及横向贯通误差的因素仪器对中误差和照准误差均由仪器或目标棱镜的系统误差、对中操作误差引起的,假定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是相互独立的、设站点到两目标点的边长相等()、仪器与目标棱镜的对中偏差相等(),则:由上式可得,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设站点至观测目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仪器及目标棱镜的对中偏差成正比。
通过实践证明,导线网测量时采用的对中方式通常有对中杆对中、光学对中、激光对中、强制归心装置对中,它们对应的对中偏差通常为2mm、1mm、0.5mm、0.1mm【3】。
特长隧道贯通论文测量误差论文
特长隧道贯通论文测量误差论文摘要:特长隧道的贯通测量的误差限差以及精度的确定与分配是非常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使用系统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而GPS技术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前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适用于特长隧道,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节省人力与时间,而且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其次是能够大大的提高洞外控制测量的精度。
近年来,在我国便利的交通网络建设中,隧道建设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
在对隧道长短的限定中,通常情况下隧道长度小于五百延长米的称为短隧道,而长度限定在五百至三千延长米之间的隧道被称之为中长隧道,而处于三千至一万延长米的隧道称之为长隧道,大于一万延长米的隧道就被称之为特长隧道。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现在我国的公路隧道达到2889处,当中包括有43处的是特长隧道,如何做好特长隧道的高精度贯通是特长隧道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相关的技术指导下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及设备,做好精度分析,从而保证特长隧道工程的贯通质量。
1.贯通测量概念贯通误差是指相向或同向掘进的隧道,在施工中线的贯通面上,因未准确接通而产生的偏差。
隧道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为洞外控制测量、联系测量、洞内控制测量的误差,洞内施工放样所产生的误差。
从贯通误差的性质可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横向及纵向贯通误差属于平面贯通误差。
正确的贯通测量是按照相关的规范精度要求、施工图设计要求,编制相应可行技术方案,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采用可靠的人员及方法来实现。
2.进行贯通测量的方法以及对其误差分析计算2.1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施工测量隧道洞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
对于短隧道,使用三角高程测量还是能够满足测量要求的,但是对于特长隧道来说,隧道洞外贯通测量的方法需要采用高精密水准的方法才可以。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几种方法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几种方法
1.三角测量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
测量,通过在隧道洞内的不同位置放置测量仪器,并测量不同位置之间的
夹角和距离,从而确定隧道洞内的平面位置和形状。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
定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且需要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
2.高程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隧道洞内的高程信息。
通过在
不同位置设置水平基准面,然后利用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量,从
而确定隧道洞内的高程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对测量仪器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
3.平差测量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隧道
洞内的平面位置和形状。
它通过设置多个测量点,并利用平差原理进行数
据处理,从而确定隧道洞内的平面位置和形状。
这种方法需要对平差原理
和测量仪器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4.增量测量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隧道
洞内的平面位置和形状。
它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固定测量标志物,并利用
测量仪器进行距离和角度测量,从而确定隧道洞内的平面位置和形状。
这
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具有良好视野的隧道洞内。
总的来说,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
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
量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测量,以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东秦岭特长隧道出口段洞内控制测量
图 1 洞 外 GP 控 制 网 ( 口 段 ) ¥ 出
东 秦 岭 特 长 隧道 出 口段 采 用 布 设 导 线 的 方 式 进
洞 。在洞 外 G S控 制 点 S 站 , 视 其 他 4个 G S P D设 后 P 点, 分别测 得 S D 至各洞 口导 线 点的方 位角 , 取其 均 再 值 作为 S D 至各洞 口导 线点 的真 方位 角 。平 导 主控 网 如 图 2所示 。有 条件 时 , 对洞 口各 进 洞 导线 进 行 多 期 观测 , 以进一 步提 高其精 度 。
隧道横 向误 差 , 而直 线 隧 道横 向误 差 主 要 是 由测 角 引
精 度 。其 中 , 口端共布 设 5个 G S平 面控制 点 , 图 出 P 如 1 所示 。高 程控制 定测 由一 、 等水 准 路 线组 成 , 测 二 复 由二 等水准路 线组 成 。 平面、 高程控 制 网经 复测 确 认 原 定 测 成果 满 足 规 范 要求 。 估算 定测 成果对 隧道 贯通影 响 为 : 向贯通 误 横 差 横 :土7 m, 外 5m 高程 贯通误 差 高 :土4 5m 外 . m。
全长 614m, 导 619m。平 导位 于正 洞线 路 右侧 , 3 平 2
与正洞 左 线线 间距 3 距 出 口洞 口 2 3k 正 洞 与 0m, . m, 平导 中间设通 风竖 井 1 , 井深 17m。平行 导坑 采 座 竖 5
用有 轨 运输 , 正洞 洞 口端 3 5k . m采 用无 轨 运 输 , 余 剩 26k . m采 用 有 轨 与无 轨 混 合 方 式 运 输 。隧 道 地 处 山 地 穿越 秦岭分 水岭 , 外 山高林 密 , 视 不 良 , 岖 陡 洞 通 崎
隧道工程测量学习资料-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的起点通常都设在隧道洞口、平行坑道口、横 洞或斜井口等处,它们的坐标在进行地面控制测量时测定。 导线控制的形式灵活,点位易于选择,测量工作也较简单, 而且有多种检核方法;当组成导线闭合环时,角度经过平差 ,还可提高点位的横向精度。
洞内导线与洞外导线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洞内导线是 随着隧道的开挖逐渐向前延伸的,故只能敷设支导线或狭长 形导线环,而不可能将全部导线一次测完;导线的形状完全 取决于隧道的形状;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 30 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中遭受破坏。
图4-6 隧道底板上导线点标志
图4-7 隧道内施工导线点标志
图4-8 隧道边墙施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导线点固定标志
图4-19 盾构隧道地下导线点布设
4.1.5 导线作洞内控制时的注意事项
采用导线形式作洞内控制,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在建立新点之前,必须检测前一个老点的稳定性 ,只有在确认老点没有发生变动时,才能用它来发展新点。 (2)尽量形成闭合环、两条路线的坐标比较、实量距离与 反算距离的比较等检查条件,以免发生错误。 (3)导线应尽量布设为长边或等边,一般直线地段不短于 200 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 m。 (4)洞内丈量工具在使用前应与洞外控制网丈量工具比长。
图4412水准点在洞顶时测定高程当隧道贯通之后应在贯通面附近设立一个水准点求出相向两条水准路线的高程贯通误差如在允许范围内则可按以水准路线长度的倒数为权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水准点的最后高程并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完成后,通过竖井联系测量,把 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及高程传递到隧道内,随 着隧道开挖向前延伸,洞内布设的控制点也向前延 伸,需要进行洞内控制测量来指导施工放样测量。 一般情况下洞内控制测量分为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某特长铁路隧道控制测量研究
1 2
的距 离 , 2 、 l
2 分别 表示两 端洞 口进 洞边 方 向值 中误 差 , P 为常 数 2625 0 6 ”。
2 2
等 ; 等
( 1 )
式 中, 外表 示洞外 GP S控 制测 量误 差对 贯通 面横 向贯通 误差 的 总影响 , m2 3 别表示 两 、 分 端 洞 口 G S控制 点误差 对横 向贯通 误 差 的影 响,S P l、S 分别 为两 端洞 I GP 2 s S进 洞控制 点至贯通 面 t
31 ._ 3洞外 、洞 内总影 响 洞外 、洞 内综 合影 响值 按下 式计算 ,
M= + 品 √
面横 向贯通误 差 的总影 响, 表示 洞外 、洞 内综 合影 响值 。
…
式 中 m外表示 洞外 控制 测量误 差对 贯通 面横 向贯通 误差 的总 影 响, 内 示洞 内测量 误 差对贯 通 表
为 导线边边 长 。
在 道内 曲 隧 导 最 视 可 公 =√ R 算 文 所 隧 内 外 径 别 隧 , 线 道 线 大 距 按 式D 2R 一禹计 , 中 述 道 、 半 分
为 :R 外=90 . m , 066 5 =89. m ,故最大 视距 D 99 93 5 3 7m;受隧 道 内通 视 条件 、施 工烟 尘等 影响 , 为保证 等边 长 ,取 S=50 ;考虑 到洞外 G S控 制 点位布 设 离洞 口有一 定 的距离 因素 , 0m P 取 隧道 两端 导线 总长 度加 l m,所 以一端 的导 线 总长度 :—60:90 m ,根据 铁路 工程测 量 k 1— 80 30
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
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刘启亮(北京华通公路桥梁监理咨询公司 100024)摘要: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为提高精度,采用特殊而实用的方法对仪器进行对中整平。
平差计算中,又以实测值确定观测值权,使平差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平差计算皆利用自编的表格计算程序进行,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提高计算精度和成果的高可靠性。
关键词:特长隧道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导线边长归化、改正、控制导线严密条件平差一、工程概况1.概况青杠哨特长隧道是西南出海大通道重庆—湛江高速公路贵州省北段,崇溪河—遵义高速公路一双管四通道特长隧道。
左线起点:ZK17+602,终点:ZK21+225,全长3623m;右线起点:YK17+633,终点:YK21+180,全长3547m。
开挖宽度:12.4m,高度:8.9m,左、右幅隧道进口均在平曲线影响范围内,曲线半径2500m,圆直点里程分别为:左幅ZK18+045.039,右幅YK18+055.141。
隧道其余地段均在直线段上。
由于受曲线影响,两座隧道中心间距处于31~41m间,青杠哨特长隧道是全线第二大控制性工程。
2.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山岭高速公路计算车速:60km/h隧道建筑限界:行车道宽度 2×3.5m,高度5.0m路缘带宽度 2×0.5m,余宽 2×0.25m双侧检修道:宽×高=0.75×2.5m荷载等级:汽超—20,挂—120隧道结构安全等级:一级隧道防水等级:二级路面:水泥砼刚性路面地震烈度:Ⅵ度不设防二、隧道施工方案:为减轻施工压力,及早打通全线第二大控制性工程,采取在进出口分别组织队伍,按相向掘进方式施工,左、右两幅四个工作面循环施工。
三、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四等全站仪导线作为平面控制。
其技术要求见表1。
导线技术要求表11、选点隧道区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大娄山区,属于侵蚀、剥蚀中山或中低山区地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特长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摘要】:本文陈述长距离隧道的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
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先进的gps技术,采集数据经过合理处理后,满足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洞外控制测量的导线铺设采用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联用的方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关键词:隧道;gps;控制测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人员来往交流和提高货物的流通速度,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任务越来越多,同时需要修建的长大、特长隧道也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地控制好隧道的贯通误差,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技术方面考虑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以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为代表的测绘技术快速发展,使勘测手段得到很大改进。
然而,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技术的问世及其被广泛应用于勘探领域,勘测设计与施工必将取得更大的改进。
本文根据以往控制测量经验,结合秦岭某隧道实际测量情况,研究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1、工程概况
某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自然环境复杂、植被茂密、气候条件差、交通十分不便及测区相对高差大、控制点不易布设等不利条件。
隧道由两座基本平行的隧道组成,两隧道中线水平间距为28m,垂直距离2.4m。
线隧道全长16.85km,隧道进口端洞口高程约863m,
出口端洞口高程约981m。
ii线隧道全长16.71km。
隧道进口端洞口高程约865m,出口端洞口高程约983m。
隧道两端洞口均位于半径为450m的曲线地段。
本文的讨论是以线隧道为例。
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考虑到隧道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如果采用常规的三角控制测量,工期长且精度也难以保证,所以应用gps技术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隧道贯通精度,而且有利于施工测量、减小施工强度。
控制点正确合理的选择有助于gps外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便利条件。
控制点选在四周较开阔且稳定的岩石上,以便满足接收卫星信号的要求,控制点远离高压线附近以减少电磁辐射源的影响,每个洞口有4个控制点是为了后续施工放样的检核和控制点稳定性的检验,每个洞口两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在300~500m之间且相互通视,便于全站仪的施工放样。
本文鉴于隧道特点,应用原有的4个控制点(a1~a4)和在隧道两侧布设的6个gps控制点(b1~b6)共同构成了洞外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如图1所示。
由表1、表2可知:基线闭合差的异步、同步环闭合差的最大值分别为2.431!10-6和1.963!10-6,都小于允许值5!10-6。
平差无约束、约束平差最弱点点位误差分别为1.19cm和0.18cm,都小于允许值5cm,平差无约束、约束平差的最弱边相对误差分别为
1/105000和1/163000,都小于允许值1/80000。
结果表明基线闭合差和平差的精度都完全满足规范和施工的要求。
2.2边长检测
为了检验gs在隧道控制中的精度,将实测边长与gs边长进行比较。
利用t型号的全站仪观测3条边,与gps网平差反算边长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b1 b2、b2 b3、b3 b1的边长相对误差分别为1/185444、1/142625和1/601967都小于允许值1/80000。
结果表明应用gps采集的数据,经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所得结果是十分可靠的。
3、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由于隧道的距离大,全站仪的最优测量距离一般为300~500m,所以洞内控制点不能一次测完。
只能采取掘进一段距离,增设一个新点,每布设一个新点就要从支导线的起点开始全面重复测量。
为了满足精度要求,避免出现测量粗差,导线布设方式有双导线布设形式(见图2(a))、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形式(见图2(b))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形式等(见图2(c))。
双导线布设使两条导线测量形成公共点或公共边,构成检核条件。
左右双导线网布设是充分利用双洞隧道之间的通道,使左右洞
的导线网通视并联测,以此检测所布设的导线网的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以上2种布设一般要经过多组点测量后才能构成检核条件,如果发现数据不能闭合,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哪个控制点测量出现了问题,需要对双导线网重新测量,增加了测量作业量。
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是利用每次新增加的控制点,做为一组对称点,每点通过不同的控制点可计算出两组坐标数据互相检核,最后还可通过两点的间距再次检核。
这种布网方式,可以准确快捷地发现测量粗差,采用严密平差法处理数据,还可以提高整个导线网的精度。
为了提高横向贯通精度的要求,洞内布设严格遵守二等光电测距导线的各项要求和精度指标,洞内导线布设为:单隧道采用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利用两隧道间具有通道的便利条件又以左右双导线网布设进行测量,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精度要求。
如图3所示。
洞内导线的布设情况:
洞口点位:距洞口20m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弱观测时洞内、外光线对比度,洞内满足通视条件。
洞内第二排点位:距洞口250m 左右,可以避免因洞内、外气象条件差异和全站仪最优观测距离产生较大误差。
洞内导线边长约450m,目的是把测量范围控制在全站仪的最优测量范围内。
同一排两点位的距离约2.5m,最大范围的提高测量精度。
两点距隧洞壁面的距离约为0.5m,是为了避免洞内施工建筑物
的遮蔽以及尽可能的减小对施工车辆通行的影响。
测角中误差和控制测量等级与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关系可由下式求得:
m2=(ml/)2(n+3)/12.
式中:m为横向贯通中误差,根据铁路测量规范m=200mm,m为测角中误差,l为两开挖洞口间长度,n为导线边数,洞内导线边长按450m计,n=68500/450=38。
由式(1)求得:m=1.19。
根据铁路测量规范可以确定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为二等导线。
取二等导线测角中误差m=1.0,反算求得横向贯通中误差m=158.3mm<200mm(铁路测量规范值)。
可见,为了满足规定的洞内贯通中误差要求,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为二等,相应测角中误差为1.0。
依靠gps技术的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高精度测量和好的洞内导线布设,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其横向贯通误差为9mm,高程贯通误差为3mm,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成果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应用gps技术在地形复杂山区进行高精度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和可靠性好等优势,所采集数据经过适当的起算条件经平差后,短边边长精度可达到5mm以内,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规范和工程要求。
为确保具有良好图形强度和保证隧道的贯通,gps平面控制网宜采用边连式或网连式布设。
洞内平面控
制测量方法的选择对测量精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采用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联用的方法,可以准确快捷地发现测量粗差,可以提高整个导线网的精度,达到规范的精度要求,是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缺点是测量过程中比较繁琐,有时甚至影响到施工。
参考文献:
[1]宋文.公路施工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jtj063%85公路隧道勘测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4]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5]范东明,路伯祥.gps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中若干问题研究[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6]王劲松,陈正阳,吴堂林,等.gps地面控制网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的分析[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7]杨秀云,唐红涛,张胜利,等.混合网在超长隧洞平面控制测
量中的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
[8]赵兵星,蔡一廷.超长隧洞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
[9]王科锋,黄国涛.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设计[j]能
源技术与管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