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可按摩的几个穴位

合集下载

感冒--按摩快捷三验方

感冒--按摩快捷三验方

6、神门穴--治疗心悸梦魇不安(清心理气、宽胸宁心清热宁心、镇静安神)
神门穴,别称兑冲穴。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主心之脏病、经病与心有关的脏器病变,主治范围较广,能开心气、散郁结、宁心安神等。
手法是:医者先用手拇指按揉患者然谷穴36次,其足部有算胀感效果好。然后再用手拇指端或指肚交替推揉其左右侧手腕横纹处的神门穴各36次,以通络宁心,理气安神。
手法是:医者用手拇指端交替推揉患者左右内关穴各36次为一遍,一般3-5遍即可心安。也可视患者情况,推揉至局部酸胀感或揉至舒心为度。
5、太渊穴--治疗掌后拇指侧腕横纹头,大筋内侧凹陷中。按揉这个穴能宣通肺气,补虚止咳。
按摩手法:医者用手拇指端按在太渊穴处,由轻渐重地先掐后揉36次为一遍,每次施治一般3-4遍即可。
施治: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会元针灸学》载:“内关者... ...关于内脏,血脉之连接,故名内关。”对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患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临床常选为主穴施治。内关穴,主治功能较广,为五总穴之一。能疏调三焦气机、理气宽中、降逆止呕、活血除烦等。治胸闷心悸、虚烦不眠等。
搓鱼际方法很简单:两手鱼际对搓,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皮一样,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搓动,大约搓十余次时,鱼际开始发热,这时意想热气沿手臂进入肺脏,持续两分钟左右,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时就可交替两手,搓另一只手了。这个方法不受地点、时间限制,随时可做,尤其适合于易感冒者。
鱼际穴--治疗咳嗽少痰(宣肺清热)
3、鱼际穴--防治感冒
感冒是冬季最常见的疾病,坚持搓鱼际穴,也是对其进行有效防治的一种方法。手掌的大拇指根部,由于肌肉明显突起,形状如鱼,故中医学把这个部位称为鱼际。中医学认为鱼际的中心点有一个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的穴位叫鱼际穴,它具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能。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能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从而改善易感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对咽痛、打喷嚏等感冒早期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
夫养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次的感冒发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身体素质较好,过两天就能自愈了,而有些人则一定需要看病,在看病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效果非常显著,减轻痛苦。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就是在手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位置,可以按到一块富有弹性的肌肉,这就是合谷穴了。

发烧时按摩这里,就可以在5分钟内起到退烧的效果。

2、曲池穴
曲池穴在手肘附近,弯曲手臂的时候可以看见大臂小臂肌肉会挤出一条线,这条线和手肘的中间就是曲池穴了。

按摩这个穴位对发烧、
咽喉肿痛、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颈,与肩同高的一个位置。

这个穴位是棘突间静脉丛、静脉等多重血管交合位,还有第8颈神经后支,按摩这个地方可以退烧清热,见效非常快。

其他退烧小妙招
1、生姜温水泡脚
发烧之后可以用温水泡脚,在温水中还可以放一点生姜片,生姜片可以帮助人体出汗,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加上本来就是热水,而且脚部神经多种多样,因此对于退烧的效果非常明显。

2、酒精擦身
酒精涂在身在挥发后会带走许多热量,而且还能消毒杀菌。

当发烧严重时,在送医的路上可以给孩子身上擦一点酒精,可以擦身体也可以擦后背孩子四肢,但是不能擦胸口,会让孩子更加难受。

3、尽快送医
无论是什么退烧方法,都不如直接送医治疗,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对治疗疾病才有最好的办法,要想身体健康,那么生病了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就医,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出现异常情况。

感冒发烧推拿按摩方法

感冒发烧推拿按摩方法

感冒发烧推拿按摩方法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除了及时就医,适当的推拿按摩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是一些可以使用的推拿按摩方法:1. 额头按摩:用食指和中指在额头上方的穴位上轻轻按压,并以顺时针方向做小圆圈按摩。

这可以缓解头痛和发热的感觉。

2. 头部揉捏:用双手的手指均匀地揉捏头部的皮肤,从额头开始,以螺旋状往后揉捏。

这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不适。

3. 肩颈按摩:用手指或拇指按摩肩膀和颈部的肌肉,采用轻柔的长按和轻轻拍打,可以减轻肩颈的疼痛和紧张感。

4. 胸部敲打:用手掌轻轻敲打胸部,从左侧开始往右侧继续敲打,然后往下打到胸骨。

这可以激活肺部,促进呼吸顺畅,并缓解鼻塞和咳嗽。

5. 背部推拿:用双手的掌心沿着背部的两侧往下推,力度要适中。

这可以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背部不适。

6. 腹部按摩:用双手的手指以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轻轻揉捏,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7. 手臂按摩:用双手的手指从手腕开始,沿手臂逐渐向上按摩,然后往回按摩至手腕。

这可以促进手臂的血液循环,减轻手臂酸痛和乏力感。

8. 足底按摩:用手指或手掌按摩足底的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拿按摩时要掌握力度和频率,以免造成不适。

如果感到疼痛或不舒服,应停止按摩并就医。

此外,在按摩前可以使用温水对身体进行热敷,以帮助放松肌肉和打开毛孔。

需要提醒的是,推拿按摩只是辅助疗法,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感冒发烧症状持续严重或有其他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饮食,有助于身体康复。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推拿按摩方法,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推拿按摩。

治疗发烧的五个穴位

治疗发烧的五个穴位
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天河水,在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以上这5个穴位及其按摩的方法,都是治疗发热的基本手法。因为发热又分风寒和风热,所以除了基本手法外,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添加其他的穴位按摩。
/archives/90-Get-rid-of-stuffed-or-running-nose-without-drugs.html
/archives/44/comment-page-1
發燒的護理
六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 等,使病情加重。
医网专家温馨提示:感冒发烧时煮点白粥喝,买一斤新鲜的香菇,肉质薄薄的比较好,只放水和一点点盐,煮开后小火炖15分钟,趁热喝汤吃香菇,不能吃辣的。人在发烧时能量消耗比较大,抵抗力也较弱,更需要补充一些营养。对于没有伴随发烧的病毒性感冒,患者应该尽量多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室内通风,吃一些缓解症状的感冒药就可以了,在饮食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不存在尽量多吃食物一说,保持足够的能量即可。即便感冒同时伴随有发烧症状时,在饮食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般以清淡食物为主,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没有必要在食物的量上做过多计较。
6.當病人有畏寒感覺時必需注意保暖。
7.保持安靜,多休息。
8.飲食方面:應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稀飯、果汁、清湯,少吃油膩食物。
9.請勿自購成藥服用:發燒一定有其原因,須讓醫師詳細檢查,不可自行服用成藥。
============================================================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发烧不吃药退烧是很多家长想要学习的方法,因此很多父母都关心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一、风寒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小儿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身冷无汗、小便清长等。

开天门100-150次。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推坎宫100-150次。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揉太阳穴100-150次。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功效: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功效:。

主治伤风感冒,头痛,头晕,惊风,烦躁不安,目赤痛,耳鸣,耳塞等。

二、风热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子常常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音较重,或者有粘稠黄痰咳出。

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痒或者疼痛。

大便干燥、小便黄,检查时可发生扁桃体红肿,咽喉部充血,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

清肺经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

手法:清肺经从无名指指根部沿着手指尺侧缘直推到指端。

推揉约3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推天河水位置:掌面自腕横纹中点起,向肘部之肘横纹而止,为线型穴位。

手法:有腕横纹中点直推至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均匀,推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等热证。

按揉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哟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对称用力,捏挤大椎穴。

治疗感冒的自我按摩的穴位及方法[图解]

治疗感冒的自我按摩的穴位及方法[图解]

感冒了怎么办?很多人会说,吃药呗,其实,找对穴位按摩对感冒来说也是很有效的。

下面就来看看哪些穴位按摩法可以有效治疗感冒。

感冒了怎么办自我按摩治感冒
穴位按摩:
1、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迎香穴后,再用双手的鱼际部,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
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

2、洗澡时用热水冲大椎穴1分钟以上,然后进行指压大椎,使穴位达到酸麻的感觉,也可以起到缓解和
治疗感冒的作用。

3、按摩足心(涌泉穴),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3、少商血刺血:发烧时可在耳尖、少商穴刺络放血,以达到泻热的作用。

搓手:
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

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

方法: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

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

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按摩鼻翼:
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

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

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鼻部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冬季是儿童感冒发烧咳嗽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常常为孩子的健康而忧心忡忡。

除了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外,穴位按摩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1. 精神门穴(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弓的凸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头痛、咳嗽和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指腹,以适度的力道在太阳穴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

按摩时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

2. 鱼际穴鱼际穴位于两侧鼻翼外缘与面颊的交界处,是缓解儿童鼻塞、流鼻涕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际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2-3次。

3. 子午流注穴子午流注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是一个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子午流注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1-2分钟,每天多次。

4.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两侧小腿内侧,距离膝盖下方三寸,是一个经常用于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腰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5.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方凹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咳嗽和鼻塞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大椎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按摩前,要确保孩子的手脚干净,避免引入细菌。

- 按摩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以免伤到孩子的皮肤。

- 可以在按摩时配合温热的热水袋或毛巾,使按摩更加舒适。

- 按摩前后,可以与孩子进行简单的瑜伽或舒展体操,促进血液循环。

- 如果按摩过程中孩子出现不舒服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

除了穴位按摩,家长在儿童发烧咳嗽期间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压的烟尘和异味。

- 给孩子适量温开水或温汤,保持水分摄取。

治疗感冒的特效穴位

治疗感冒的特效穴位

治疗感冒的特效穴位
感冒又称“伤风”,一般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是咽痒、鼻塞、流涕,可伴有咽喉肿痛、咳嗽、头痛、发热及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

穴位密码
治疗感冒的主要穴位:风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大椎穴、肺俞穴
操作方法
风池穴
风池穴的位置:风池穴位于颈后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

太阳穴
太阳穴的位置:太阳穴在眉梢与眼外角中间的后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同时着力,顺时针方向揉按太阳穴约2 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揉按约2 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合谷穴
合谷穴的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拇指指腹掐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 次,两手交替,至局部酸胀为佳。

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下缘,鼓起最明显的骨头下缘。

按摩方法:取坐位,低头,按摩者用大拇指顺、逆时针各按揉大椎穴约2分钟。

肺俞穴
肺俞穴的位置:肺俞穴在上背部、肩胛骨内侧,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2 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逆时针各按揉肺俞穴约2 分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迎香、曲池、合谷穴 巧治感冒

迎香、曲池、合谷穴 巧治感冒

迎香、曲池、合谷穴巧治感冒(专家视频图解)
2014-06-19 13:04:53 文章浏览:(4412)次
导读:穴位按摩法,春天这个气候变化非常快,非常容易患上感冒,这个穴位按摩法可以让你自己在家里自己按摩治疗感冒。

迎香穴,通鼻窍;曲池穴,清体热;合谷穴,提高免疫力。

感冒的症状:鼻塞、头疼等。

三个穴位教您巧治感冒>>>
治疗感冒穴位一:迎香穴
功能:通鼻窍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两旁,有一个凹陷点,按压的时候有一些酸胀的感觉。

按压的时间一般一到两分钟,按摩之后鼻塞的症状会有所缓解。

治疗感冒穴位二:曲池穴
功能:清体热
曲池穴的位置:曲肘的时候,在肘部的横纹末梢。

按压的时候酸痛。

这个穴位可以按住、点按,也可以把手伸直用另外一只手进行局部摩擦,擦热擦红。

治疗感冒穴位三:合谷穴
功能:提高免疫力
位置:把手并上的时候,最高的突起处,就是合谷穴。

或用一支大拇指的横纹对准另一支手的虎口,直接按下去的位置就是合谷穴,按住以后按照一定的方向按揉,合谷穴其实一个保健穴,就算平时没有什么病的情况下,按揉它对身体也有好处。

自愿者经过三个穴位按摩治疗后,鼻子会比较通畅,整体按下来后浑身有一种发热的感觉,比较放松,轻松的感觉。

三个穴位应对感冒发烧

三个穴位应对感冒发烧
阳面,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而且,它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阳气非常足。
如果这样讲,你就以为大椎穴仅仅是补阳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大椎在第七颈椎下,古人排序,认为这是脊
骨中的老大。我们摸后背会发现,这里比其它地方的脊骨要大要突起一些,正因为此,所以称之为大椎。既然是老
大,当然要起带头作用,一碗水端平。所以,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阴阳平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体寒、免疫力差的人来说,非常有效。原因就是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补阳效
果最好。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古人将人体的阳气比作天上的太阳,
三伏天施灸,就相当于模拟天上的太阳,给那些身体里面缺少阳气的人再造一个"小太阳"。
在天灸当中,大椎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是
感冒带有发烧症状的宝宝 第10节:大椎--清除来自热的"退烧药"
【穴位一点通】李大夫教你这样来找穴
督脉在后背上的穴位都是井然有序、并列排列的,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
8.大椎--清除内热的"退烧药"
现在很流行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天灸。天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伏天的时候,在人体几个大的穴位上施灸。
肘横纹推100次至300次,能起到温阳、散寒、解表的效果,对风寒感冒有作用。
肺经:据纪芳介绍,这个穴位位于手指无名指的掌侧面,从指根到指尖的一条线上,从指根推向指尖100次至300次,
能起到清热宣肺、止咳利咽的效果,对风热感冒有作用。
大椎穴:这个穴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纪芳告诉记者,用手揉大椎穴30次到50次,能起到退热的作用,适合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退烧的穴位按摩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医学治疗和用药。

推荐的穴位组合及操作方法如下:
1. 风池穴- 位于颈部两侧,穴位的定位在大枕肌前缘的凹陷处。

用拇指轻压穴位,双侧都可以按压。

2. 承浆穴- 位于手三阳经,在虎口近拇指一侧的凹陷处。

用食指或中指按压。

3. 三阴交穴- 位于手三阴经,在虎口近小指一侧的凹陷处。

同承浆穴方法。

4. 照海穴- 位于手太阴经,在手腕横纹上方1寸处。

用拇指轻按。

5. 太溪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前方的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

6. 大巨穴- 在足阳明胃经上,外踝下方约一个横指处。

用拇指按压。

每次按压时间约1-2分钟,可随时进行,但不可以代替医生的处方用药。

如果发烧超过38度,还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感冒和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传统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儿童的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1.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距离耳后约一寸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对于缓解头痛、鼻塞和咳嗽非常有效。

可以用中指按压风池穴10-20次,每天重复3-4次。

2.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背部,位于颈椎最高点以下一寸处。

按摩大椎穴可以改善儿童发热和咳嗽的症状。

用拇指指腹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进行3-4次。

3.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背,第1、2趾关节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儿童体内的阳气运行,从而有助于缓解寒冷引起的发烧和鼻塞。

用拇指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进行3-4次。

4. 鱼际穴鱼际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凹陷处。

按摩鱼际穴可以改善咳嗽和发烧的症状。

用拇指指腹按压鱼际穴,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进行3-4次。

5.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手臂外侧,肘关节凹陷处。

按摩曲池穴可以缓解咳嗽和鼻塞,促进儿童的康复。

用拇指指腹按压曲池穴,每次按压10-15次,每天进行3-4次。

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适当加大力度,但要注意不要造成过度刺激或疼痛。

按摩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以在儿童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除了按摩穴位,中医还强调在儿童感冒发烧期间的饮食调理。

儿童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食材,如蒜、姜等。

此外,让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感冒发烧的情况因体质和年龄而异,以上提到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只适用于一般情况。

对于严重病情或慢性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总结起来,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通过按摩风池穴、大椎穴、太冲穴、鱼际穴和曲池穴,可以改善咳嗽、鼻塞和发热等症状。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也是儿童康复的关键。

但请记住,儿童的健康问题应该尽早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他们的指导。

宝宝秋冬季节感冒发烧与肺炎的穴位保健法

宝宝秋冬季节感冒发烧与肺炎的穴位保健法

宝宝秋冬季节感冒发烧与肺炎的穴位保健法在秋冬季节,宝宝因为气温骤降,抵抗力较差,很容易感染感冒和发烧,甚至肺炎。

为了保护宝宝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刺激一些特定的穴位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宝宝秋冬季节感冒发烧与肺炎的穴位保健法。

1. 太渊穴(位于足腹内侧)太渊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发烧。

宝宝可侧卧或仰卧,家长用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2. 风池穴(位于颈后)风池穴也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可以缓解宝宝的咳嗽、鼻塞等症状,预防感冒转为肺炎。

家长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3. 肺俞穴(位于背部)肺俞穴是一个对呼吸系统有益的穴位,可以增强肺部功能,预防和缓解肺炎等疾病。

宝宝侧卧,家长用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4. 大椎穴(位于颈背)大椎穴是一个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益的穴位,可以增强宝宝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家长用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5. 子午流注穴(位于腰椎部位)子午流注穴是一个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益的穴位,可以调节宝宝的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

宝宝俯卧,家长用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6. 呐会穴(位于手背)呐会穴是一个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益的穴位,可以缓解宝宝的咳嗽、鼻塞等症状,提高抵抗力。

家长用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早晚各按压一次。

除了以上提到的穴位保健法,家长还要给宝宝注意饮食和作息时间的调节。

保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加营养摄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疲劳和受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或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家长应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穴位保健法可以配合医生的治疗,但并不替代西医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进行保健,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感冒和肺炎的发生。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五大穴位可以缓解发烧,包括大椎穴、合谷穴、涌泉穴、十宣穴和曲池穴。

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
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合谷穴:用于治疗咳嗽哮喘、鼻塞、发烧等症。

3.涌泉穴:用于感冒所致身体乏力、鼻塞、身体发热等症状。

4.十宣穴:常用于热病、癫痫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
为宜。

5.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天河水穴和退六腑穴等方法来缓解发烧。

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时,按摩穴位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感冒发烧可按摩的几个穴位

感冒发烧可按摩的几个穴位

感冒发烧可按摩的几个穴位按摩穴位的基本注意:如果有条件,每天做三到四次最好,如果没有条件,做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按摩有时候用拇指,有时候用掌,所以穴位不要求那么准确,大体方位够就可以了。

不是力量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有酸胀感为最好,按摩时应该把手洗干净,把指甲剪短些,再一个手要保持一定温度,不要冷冰冰的接触皮肤。

感冒发热可按摩的穴位有:1、攒竹,这个穴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大拇指在额头正中线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

2、坎宫,坎宫是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的一直线。

用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3、太阳穴,发烧感冒的时候,都可以揉这个穴位。

4、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5、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6、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地酸胀感。

7、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

8、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面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顶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9、捏拿颈肌,颈肌的位置是指颈部两侧肌肉。

10、向上推印堂穴,印堂穴在两眉之间,推的时候一定要压住,稍微用力。

11、大椎穴,我们低头的时候脖子后边最高的这块骨头,在这块骨头下面一点,有个小坑的位置就是大椎穴,这个地方的力量可以稍微重些。

大椎穴是退火的穴,是退热的要穴。

12、肩井穴,这个穴位在大椎穴到肩膀两头的地方,连线中间有一个中点处,这就是肩井穴。

13、合谷穴,两个手大拇指和食指并紧,可以看到有个凸起的点,这就是合谷穴,用大拇指按下去然后让它张开,揉的时候轻一点。

14、外关穴,取穴办法向上弯一下手腕,可看到有一个横纹,这个叫腕横纹,然后向上三个手指,用大拇指点到两个骨头中间凹陷处就是外关穴,找到这个穴位用手指慢点揉就可。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人体的有五个常用退烧穴位,发烧时按它们往往的会有奇效。

一、大椎穴,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疼、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位,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以快速退烧。

它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复操作十到十五次。

二、是十宣穴。

多用于急救,广泛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十宣穴就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宣穴位与手食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的穴位,拇指的指甲用力的反复着掐尾,有酸疼感为主,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的每次也不超过三到五分钟为宜。

三、是曲池穴,是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的功效,它可以治疗流行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等,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与指腹按压或敲打一到三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四、就是合谷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驻的地方,可以预防感冒镇静止疼,痛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将另一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一百下,每天三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外关穴也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耳鸣头疼的症状,跟以腹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往上两寸,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的中点,会酸胀为主。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地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地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冬季中老年人感冒发烧咳嗽肺炎的中医穴位按摩

冬季中老年人感冒发烧咳嗽肺炎的中医穴位按摩

冬季中老年人感冒发烧咳嗽肺炎的中医穴位按摩在寒冷的冬天,中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受到感冒、发烧、咳嗽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适当的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并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本文将介绍冬季中老年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中医穴位按摩方法。

1. 鼻塞和流涕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鼻塞和流涕。

而在中医理论中,鼻塞和流涕是与肺经有关的症状。

因此,以下穴位按摩可帮助缓解这些症状:1.1 鼻翼眼眶穴:位于两侧鼻翼下方凹陷的位置,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或轻揉20-30秒钟,可舒缓鼻塞和流涕。

1.2 大迎穴:位于鼻唇沟上方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或按摩20-30秒钟,可缓解鼻塞和流涕。

2. 咳嗽中老年人在冬季容易面临咳嗽的困扰。

中医认为,咳嗽是肺经受到病邪侵袭所致,以下穴位按摩可缓解咳嗽症状:2.1 天府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的凹陷处,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可舒缓咳嗽。

2.2 秦围穴:位于前臂内侧,尺骨与尺侧腕屈肌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有助于缓解咳嗽。

3. 发热发热是中老年人感冒和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下面是缓解发热的相关穴位按摩方法:3.1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方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可有助于退烧。

3.2 曲池穴:位于手掌,食指与拇指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可缓解体温升高的症状。

4. 肺炎冬季肺炎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

以下穴位按摩可帮助缓解肺炎症状:4.1 涌泉穴:位于脚底,足跟部分的中心位置,用拇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可有助于缓解肺炎症状。

4.2 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下方三寸处,用拇指按压或揉动20-30秒钟,有助于促进肺部健康。

通过以上中医穴位按摩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调理。

但是,请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按摩力度要适中,切勿用力过度,以免引起不适。

其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每个穴位按摩20-30秒钟即可。

人体的五个退烧穴位

人体的五个退烧穴位

人体有5个退烧穴位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

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

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
该首先去医院。

本文转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发烧可按摩的几个穴位
按摩穴位的基本注意:
如果有条件,每天做三到四次最好,如果没有条件,做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按摩有时候用拇指,有时候用掌,所以穴位不要求那么准确,大体方位够就可以了。

不是力量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有酸胀感为最好,按摩时应该把手洗干净,把指甲剪短些,再一个手要保持一定温度,不要冷冰冰的接触皮肤。

感冒发热可按摩的穴位有:
1、攒竹,这个穴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大拇指在额头正中线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

2、坎宫,坎宫是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的一直线。

用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3、太阳穴,发烧感冒的时候,都可以揉这个穴位。

4、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5、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6、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地酸胀感。

7、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

8、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面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顶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9、捏拿颈肌,颈肌的位置是指颈部两侧肌肉。

10、向上推印堂穴,印堂穴在两眉之间,推的时候一定要压住,稍微用力。

11、大椎穴,我们低头的时候脖子后边最高的这块骨头,在这块骨头下面一点,有个小坑的位置就是大椎穴,这个地方的力量可以稍微重些。

大椎穴是退火的穴,是退热的要穴。

12、肩井穴,这个穴位在大椎穴到肩膀两头的地方,连线中间有一个中点处,这就是肩井穴。

13、合谷穴,两个手大拇指和食指并紧,可以看到有个凸起的点,这就是合谷穴,用大拇指按下去然后让它张开,揉的时候轻一点。

14、外关穴,取穴办法向上弯一下手腕,可看到有一个横纹,这个叫腕横纹,然后向上三个手指,用大拇指点到两个骨头中间凹陷处就是外关穴,找到这个穴位用手指慢点揉就可。

15、曲池穴,这个穴位比较容易找,就是屈肘的时候,最高的这块肉这就是曲池穴,找到这个穴位也是轻轻的按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