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与狄金森“生死”诗歌比较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意象系统及其原型意象
艾米莉· 狄金森诗歌意象系统及其原型意象摘要: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她默默无闻、与世隔绝,仅有7首诗被朋友匿名发表;但自从1886 年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的抽屉中发现了近1775首新颖独特、风格清新、别具一格的诗歌。
她的作品短小、精炼,传达的思想却非常丰富,其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批评家开始关注艾米莉·狄金森和她的诗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狄金森死亡、宗教和自然主题的诗歌进行解读,进一步地研究艾米莉·狄金森和她的作品的诗歌意象及其原型意象。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意象;原型意象前言:在狄金森的诗作中,花园中的意象也常常被她用来表达自我。
她将诗歌描述成“头脑里的花”,花园中万物的秘密和亲昵举动都被她填充进文学技巧的宝库。
春天的球茎植物尤其让她着迷,不仅因为球茎植物有着迷人的花形,还因为在她眼中,球茎植物的季节性生长规律是一个谜,它传达了一种宇宙与生存的信息,激发了她持久创作的信念。
1.艾米莉·狄金森简介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她一生创作1800余首诗歌,但在生前只发表过八首而已,她去世后大部分诗歌被公之于众,备受读者青睐与追捧。
生前默默无闻,后半生过着颇似隐居的生活,去世后被人顶礼膜拜,更是有诸多名满天下的女诗人奉她为诗歌王国中的“王母”。
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极为简单,她不张扬,她没有出过国,离开所生活的州也不过一次而已,终生在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中默默生活着,孜孜不倦的写诗。
在她充满着激情的时光里,艾米莉·狄金森与正常人一样,有激情,乐于社交,经常出席各种聚会,但后来却过着隐居的生活,直至今日对于学术界以及大众来说,如此转变是个谜。
她的后半生足不出户,专注于写诗,仅仅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过八首,这还是亲朋好友的极力央求下才拿出来发表的。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评点体作品,还是文德勒对狄金森诗歌的逐首细读都体现了对作品的郑重态度,一般来说,只有经典作品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生与死的对抗
生与死的对抗提要: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和沃尔特·惠特曼一样,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之一。
她以别具一格的笔触抒写自己对人生、宗教、自然及爱情等诸多主题的独特见解。
其创作的诗中凝聚着深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智慧。
死亡主题在其诗歌创作中频频出现,本文旨在分析迪金森的死亡情结,结合诗人的艺术创作、生活经历及相关心理学理论指出迪金森在其诗歌中对死亡主题的迷恋源于其对尘世的眷恋。
诗人通过大量描写死亡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思考。
关键词:迪金森;死亡主题;永恒主题;自然;爱。
一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和沃尔特·惠特曼一样,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之一,而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她的地位甚至已凌驾于沃尔特·惠特曼之上。
在美国文学史上,迪金森被誉为”萨福(Sappho)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而就驾驭语言的能力而言,有人”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①她一生写过近1800首诗,虽然生前仅发表过7首,但在她死后,评论家们纷纷注意到其才华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她把日常生活中鲜为人注意的现象信手拈来,并由此展开,一只苍蝇、一朵小枯花、一条蛇或者一只停在人行道上觅食的小鸟都可能给她带来诗的灵感,激发她的创作。
她以别具一格的笔触抒写自己对人生、宗教、自然及爱情等诸多主题的独特见解。
其创作的诗中凝聚着深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智慧。
她的诗句因其格言形式而著称,加上其韵律的微妙变化和押韵的无规则、陈述的直接和其大胆惊人的想象,使她独立于19世纪美国文学的主流之外并赢得了20世纪诗坛的广泛称赞。
她的诗歌具有惊人的完整性和独创性,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她生活的阿默斯特镇上,卡尔文教、福音教、唯一理教等基督教派同时并存,但她拒绝接受那个时代的正统宗教信仰。
瓦尔特·惠特曼与艾米莉·狄金森比较初探
瓦尔特·惠特曼与艾米莉·狄金森比较初探作者:戴甜甜钟媛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12期摘要:本文先简要介绍惠特曼和狄金森生平与创作,后阐述两者在时代背景、文学流派、诗歌思想、文学历史等六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从生活阅历、创作主题、创作风格、诗歌韵律等五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二者为现代诗歌先驱、开拓者和诗坛巨匠的称号乃实至名归,他们对美国现代派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美国诗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可以为研究他们的作品寻找新的视角。
关键词:惠特曼 ; ;狄金森 ; ;比较 ; ;诗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92-01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耗尽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代表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著名女诗人,是19世纪美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著有狄金森诗集(1894年两卷)和诗集(1890年卷和1891年卷)。
惠特曼和狄金森被公认为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和美国双峰耸立的伟大诗人,他们共同为美国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一、惠特曼和狄金森生平与创作回顾1.瓦尔特·惠特曼生平与创作瓦尔特·惠特曼于1819年5月31日出生在纽约长岛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先后做过勤杂工、印刷厂学徒、乡村小学教师等职。
他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世界文学名著。
1839年开始文学创作。
1855年创作了第一版诗集《草叶集》。
1873年他因半身不遂卧病在床,养病期间仍坚持增补《草叶集》。
1873年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
1892年重病去世。
他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民主诗人。
《草叶集》是他一生创作的总汇,他歌唱民主、自我、自然和生命,被称为具有美国精神和美国气质的诗人。
2.艾米莉·狄金森生平与创作狄金森于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艾默斯特镇,她在那里接受中等教育,之后进入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
艾米莉·狄金森经典诗歌
mut eget 我 估 计 当个 网 络 红 人 的 感 觉 s b ra. 会 不错 。
Isw n b d l w e e d 整 个 周 末 我 a o o ya e k n . l 连个 人影都 没 见到 S e S ut o nb d y gt gtn— h ’ js sme’ o yt i e o o rn o t e . 只不 过是 个无 名小 卒 .想 引人 注 意 id她 c
I ue s e n a o b d o t e e g s b i g s me o y n h Wl
艾 米莉 ・ 狄金 森 E l ikno mi Dc isn是 美 国 y 历史 上 与惠特 曼 Wa ma h n同时代 的大诗 人 . 她 与 惠特曼 有 一些 共 同的地 方 . 又有 许 多不 同之处 。 惠特曼 一样 , 和 她终 生没 有结婚 , 而 且 生前 并 不受 到重 视 , 的诗 大 都是 在其 死 她 后 3 0年才 被 整理 发表 的 ,以后 声誉 越来 越 高 , 公认 为 是与 惠特 曼并 立 的那个 时代 的 被 高峰 。 一个 时代 能够 同时 出现两位 伟大 的诗 人 真是 那个 时代 的大幸 ! 文本直 击 豫i 0 0 蠹 j l j
那我 们 可成 了一 对—— 别 说 出来 !
T e d b ns S y u k o h y’ a ih U , o n w.
你 知道 , 他们会 把我 们放 逐 。
Ho r a y t e s me o y w d e r o b o b d !
做一个 名人 多可 怕 !
对着 一个 咂咂赞 美 的泥淖 !
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风格异同
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风格异同
答: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风格的异同是惠特曼为生存和毁灭高歌--曲,而狄金森对生死做了极富哲理性的深度思考。
具体如下:惠特曼和狄金森的诗篇脍炙人口,发人深省。
惠特曼为生存和毁灭高歌--曲,而狄金森对生死做了极富哲理性的深度思考。
惠特曼认为,“最大的诗人并不是写得最好的人,而是给人启发最大的人:不是其意思可以一目了然的人,而是给你留下很大的余地去渴望、去抒发.去研究,留下很多的东西由你自己去完成的人。
”这一点,惠特曼与狄金森无疑都做到了。
他们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贡献的诗篇,将一直引领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Emily Dickinson
Her religious poetries
• Dickinson’s poetry is a clear illustration of her religious-ethical and political-social ideas. • Religious uncertainty(first poem in our text book): She failed to confess herself Christian ,she embraced poetic life. • Almightiness which permit evil to exist?
Biography
• Education: 2 years at Amherst Academy 1 year at the 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congregational)
• Reclusive life:
• She settled down to a normal New England village life • Dressed in white and avoid visitors, She want to live simply and as a complete independent person. • She reads Bible, Shakespeare, Keats . • Her two passions were her garden and her poetry.
Emily Dickinson(1830-1886)
080510211 Susan
Dickinson differs from Whitman in a variety of ways.
死亡诗比较
Analysis
Analyzes the poem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y Emily Dickinson. The use of remembered images of the past to clarify infinite conception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 The viewpoint of eternity; Understanding of the incomprehensible; The stages of existence.
In general, in the Western poetry, poets can not find sustenance in religious beliefs to dilute(冲 淡,削弱) the tremendous spirit pressure of the poet‘s death and will seek solace(安慰) of nature, they compare the nature to the return of death, integrate with nature,and get the eternity in nature.
我们慢慢驱车——他不慌不忙 我也把我的劳与闲 统统丢掉一边, 为了他的礼让——
我们走过校园,孩子们你推我搡, 在休息时间,在圆形广场—— 我们走过在田间凝眸的麦杆—— 我们走过落日旁——
或毋宁说,他走过我们身旁 寒露降,身子冻得打颤—— 因为我的长衫落纱般—— 我的披肩如丝网——
狄金森死亡诗赏析
狄金森死亡诗赏析本文解读了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死亡诗歌的主题。
第一,作者将肉体死亡细致描写为安详的暂时歇息;第二,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死亡者超然的临终感受;第三,狄金森的悼亡诗阐述了人生生与死的大道理。
标签:狄金森;死亡;诗歌死亡,像爱情一样,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笔下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但是,将这一主题挖掘得如此透彻如此淋漓尽致的,却非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莫属。
单从数量上而言,她一生所作的1775首诗歌作品中,涉及到死亡主题的不下五、六百首,几乎占了其总创作量的三分之一。
康拉德·艾肯曾如此评价狄金森:“死亡和死后的问题困扰着她。
她仿佛时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她一生都在经历死亡,日日都在探索死亡。
”[1]然而,狄金森的死亡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一扫以往死亡诗作品中的悲伤之情,反而以从容冷静甚至超脱淡然的姿态把玩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话题,凭借着细致的观察力与深入的洞察力,以多维的视角探索死亡主题。
依据狄金森诗集与书信集编辑托马斯·约翰逊的观点,她的死亡诗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对肉体死亡的细致描写,一种是通过想象将死亡进行拟人化处理,还有一些则是悼亡诗。
[2]鉴于狄金森死亡诗篇庞大的数量,要想对这些作品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妨以约翰逊的分类为线索,选取各类中代表性的诗篇进行赏析,以期能够领略这座巨大诗歌宝库中的精华。
一第一类诗歌往往以细致的笔触描摹死亡来临时或来临后死者的模样。
例如“她躺着,仿佛在做游戏”。
她躺着,仿佛在做游戏—她的生命已经离去—打算回来—却不会很快—她欢快的双臂,半垂—仿佛是暂时歇息—一瞬间,忘记了—就要开始的把戏—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女孩之死。
在这场本应充满痛苦的死亡中,我们却仿佛是看到憨态可掬的孩童游戏间歇忽然忘记了自己正在玩着的游戏,而忍俊不禁。
她曾经“会闪烁的眼睛” 仿佛还是那么调皮,“还在用眼色/ 向你,逗趣”。
孤独歌手与阿默斯特修女——浅谈惠特曼和迪金森诗风的迥异
“
绅士 的 来访 但 是 他 的善 意和 体 贴 使我 不
。 ,
,
容 拒 绝 他象 位 情 人来 拜 访
,
又 象位 真正 的绅
。
林肯 的去 世 使 举 国上 下都 沉 浸 在 悲 痛 之 中 惠 特 曼 却仍 然 唱 了 一 首 挽 歌 表 达 对 死 亡
的 热 烈 欢 迎 在 这 首 脍 炙 人 口 的 《当 紫 丁 香 最 近 在前院 开放 》 中 诗 人 写道
,
森的艺术 气质 近 乎 婉 约
`
’
。
”
③
她 凭 借有 限 的 生 活 经 验 插 上 想 象 的 翅
膀 用 露 珠般 凝练 的 语 言 为我 们展 示 了 无 限
31
,
的 灵 魂世 界
,
。
从 没 有 一 个 人象 她 那 样 生 活 得
, 。 , ,
如 此 平 静 却 又 如 此 深刻 地 痛 苦 着 快 乐 着
, 。
士 还 给 我 带 了 永生 这 个女伴 他是 如此
“
”
“
”
富 有魅 力 以 致 于 我 舍 弃 了劳 动 和 闲 暇 从 容 地跟他走 在这 里 死 亡一 方面 是一位 有礼
,
。
’
我 们 遍观 中 外
森 则 倾 向 于 微观 内 省 如 果 能 用 豪 放 来表
示 惠 特曼 诗 风 的 主 要 特 征 也 许可 以 说 迪 金
, ,
`
’
作 家 不 难 发 现 这 样 阅 世 越 浅 性情 弥 真 的 主 观 抒 情 诗人 人
。 。
,
”
⑥ 迪 金 森便 是这 样 一 位 主 观诗
探析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
我不知道还有谁会 思念我 ,
而 当感 恩 节来 临 时 , 父 亲 会 不 会 多做 几样 菜— — 同样 分给 我 一 份 — — 由于 我 的袜 子 挂 得 太 高 任 何 圣诞 老 人 也 难 够得 到— — 会 不 会 损 害/ 诞 节 的欢 快— — 圣 但 是 这 类 想法 使 我 苦 恼 于 是 我 改 变思 路— — 某 个 美好 的 一 年 ,此 时 — — 他 们 自 己 ,会 来 相 聚— —
一
、
她极力渲 染了一个死 亡场景 :人平 静地躺在床 上,气若 游 丝 ;在 弥 漫 着 悲 痛 气 氛 的 屋 内 ,亲 朋 好 友 的 眼 泪 己哭 干 ; 在 立 遗 嘱 分 配 了 自 己可 分 配 的 东 西 后 , 人 静 候 上 帝 来 拯 救 她 的 灵 魂 到 天 堂 以求 永 生 。 然 而 盼 来 的 却 是 只 令 人 作 呕 的 苍 蝇 ( y 。f 有两 层含义 ,将 人灵魂 的飞升和令人作 呕的苍蝇相 n) 1 y 提 并 论 ,颇 具 讽刺 意 味 。 在 她 的 狭 小 天 地 里 , 许 多 亲 友 邻 人 由于 疾 病 、 战 争 或 贫 困相 继 而 去 。 次 数 多 了 , 连 死 神 也 让她 觉 得 “ 彬 有 礼 ” 。 彬 她对 死亡的体 验与反思有时是幽默诙谐压倒 了感伤 。 三 、对 死 后 世 界 的 臆 测 诗人 天生的敏感和好 奇心使她 不断臆测死后 的世界和生 活 , 如 《 是 去 年 此 时 ,我 死 去 》 : 正
艾米丽-狄金森及其死亡诗
艾米丽?狄金森及其死亡诗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生钟情于死亡主题诗歌的创作。
文章认为社会历史因素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第一,少年时居住在墓园对面,经常面临对死亡的思考;第二,她所处的时代及宗教环境使女诗人对死亡这一宏大主题进行探索;第三,由于从小在家庭里缺少爱以及孤独的一生,使她频繁地涉及死亡主题。
标签:狄金森;死亡;诗歌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与瓦尔特·惠特曼一起,被并称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
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她的文学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自但丁以来的西方诗人中,艾米丽·狄金森是除莎士比亚以外展现出最多认知原创性的人。
”[1]确实,作为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女诗人,狄金森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创造力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多维立体的艺术空间。
她一生诗作1775首,涉及到多种主题,而“死亡”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
她的诗集与书信集的编辑托马斯·约翰逊曾感慨说,“与她地位相当的诗人也在许多作品中将死亡放在重要位置,但是艾米丽·狄金森却到了不同寻常的地步。
她以种种方式把它融入了五、六百首诗中。
”[2]这样,仅从数量上而言,狄金森的死亡诗就占了其毕生诗作近三分之一的比重。
威斯布赫甚至认为“几乎狄金森的每首诗都与死亡和终结有关。
”[3]一实际上,狄金森对死亡话题的热衷并非仅仅始于做诗的成年时代,她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而她在十岁至二十五岁所住的房间正对着一座墓园,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窗前经过。
年仅十五岁时,她就曾在给一位同龄朋友的信中讲述了自己两年前亲历的一场死亡,并且极为详尽地描述了死去的女孩美丽圣洁的面貌。
几年以后,她又在给另一封信中向朋友讲述曾设想的自己死去时的摸样。
她在信中充满诗意地写道:“我试图想象自己紧闭双眼,穿一袭白衫,胸前落着一片雪花,会是什么样子。
中西方死亡诗歌的对比分析——以《拟挽歌辞三首》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
中西方死亡诗歌的对比分析——以《拟挽歌辞三首》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作者:卢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中西方死亡诗歌的对比分析——以《拟挽歌辞三首》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卢莹(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本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对比陶渊明代表作《拟挽歌辞三首》和狄金森代表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分析中西方死亡诗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死亡观和传统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关键词:死亡诗;狄金森;陶渊明;对比中图分类号:I106.2;2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129-02“死亡”与“永生”历来被看做诗歌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不乏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
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些作品,死亡意识就很突出,《拟挽歌辞三首》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现存的1775首诗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死亡这一主题的,其中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最为著名。
虽然两位诗人年代相差甚远,但他们死亡诗歌的描写角度却有很大的相似性。
下面,本文就此此问题展开分析。
一、隐逸诗人与遁世诗人的经历异同(一)相似的生活经历。
陶渊明和狄金森早年都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人生的最后几十年又都在隐居中度过,他们大部分的死亡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12岁庶母辞世,中年丧妻、丧母,40多岁又遭庶母之女和从弟早逝,50岁那年又身患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可谓亲身历经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晚年辞官归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并在生命的尽头写下《拟挽歌辞三首》,抒尽他对人生的感怀和对生死观的态度。
狄金森14岁时目睹表姐妹兼密友索菲亚·霍兰德患伤寒离世,首次接触死亡。
之后,她的父亲、挚友、侄子和情人查尔斯·沃兹沃斯的的相继去世,促使她对死亡进行深刻思索,从此不与世人交往,甚至谢绝家庭至亲的来访。
关于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
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关于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个人,他的诗歌诗词令人陶醉,他就是惠特曼,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参考。
惠特曼诗歌诗词鉴赏1一个一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我注意到它在一个小小的岬角上孤零零地站着,注意到它为了探测四周茫茫无际的空间,而怎样从它自己身上发射出细丝,细丝,细丝,老是在抽出它们,老是在不倦地迅速发射它们。
而你,哦,我的灵魂,被包围,被隔开,你站在那些无限广阔的空间的海洋中,不停地沉思,冒险,投掷,寻求着那些星球,为了将它们连接起来,直到你所需要的桥搭起了,直到那韧性的锚下稳了,直到你所抛出的游丝挂住了什么地方,哦,我的灵魂。
一般人总认为惠特曼以长诗名世,以奔放质朴的风格称绝。
其实也不尽然。
只要细读一下《草叶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亦有不少神秘隽永、警奇清新的小诗。
《一个一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便是这类小诗中的名篇。
这首诗作于一八六二至一八六三年间。
当时《草叶集》仍处于毁誉参半的时期,诗人心灵深处常有一种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
在这种意义上讲,《一个不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所表现的孤寂与寻觅应该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这首诗里,惠特曼一反往日那种雄健、豪放、明快的诗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忍而孤独的探索者的形象。
全诗虽然两节十行,但实际上只有两个句子。
一句作起,一句作结;一句咏物,一句喻己,流吐毫不费力,而不尽之意已在篇外。
在诗人笔下,我们看到一只孤零零的蜘蛛爬在一块荒僻凄清的海角上。
它深陷于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包围之中,孤立无援。
但是它却不愿在绝望中等待,而是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苦苦地、耐心地探索着。
它不断地从体内排出长长的丝来,试图把它们编织成一座通向大洋彼岸的桥,在海天之间找到希望。
这里浩翰的大海与渺小的蜘蛛形成鲜明的反衬。
壮阔者愈见壮阔,渺小者愈见渺小。
仅寥寥几笔,诗人便将深邃悠远的意境、苍凉静谧的气氛和蜘蛛不甘寂寞、努力探索的形象生动地点染出来。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顺势托出全诗主旨,慨叹起自己在人世间的环境来。
孤独的歌者与世俗的自我:狄金森与惠特曼诗歌个人主义之比较
默生 ( R a l p h Wa l d o E m e r s o n , 1 8 0 3 — 1 8 8 2 )在 《 自立 》
( S e l f - r e l i a n c e ) 一 书 中 所 宣 称 的 如 出 一 辙 — — 追 求 极 致 的独 我 ( t h e i n i f n i t u d e o f t h e p r i v a t e m a n ) ” ② 牛 目 会 的凝聚力带来不利 影响 . 从 而 影 响 个 人 的福 祉 。 其 “ 惠 特 曼 是 一 位 世 俗 的 自我 和游 侠 诗 人 . 行 走 实. 在托 克维 尔f A l e x i s d e T o c q u e v i l l e , 1 8 0 5 — 1 8 5 9 ) 7 比之 下 ,
的传统. 同 时 也 见 证 了 美 利 坚 合 众 国 成 长 的 过 程 他 们
理
论
用各 自不 同的方 式 .展 示 了各 自对 个人 主义 的 不 同理
人 头 一 次 切 身 体 会 到 。原来 自由是 如 此 美 妙 的东 西 不管从事 什么职业 . 只要能吃苦 耐劳 . 就 能 成 为 上 帝 的宠 儿 , 获得 令 人 炫 目的财 富 。 在 这一 时期 . 与 个 体 主
十分 有 限 . 因 此而 萌 发 的想 象 却 十分 深 邃 她 的 诗歌 充 对 神 秘 主 义 的微 妙 为代 表 的保 守 主 义 者 进 行 了 激烈 的论 战 论 战 的 结 果 满 了对 身 边事 物 细 致 人 微 的 观察 . 是各派思潮的妥协 ( 美 国宪 法 就 体 现 了 这 种 妥 协 ) 。 从 感 受 . 以及 对 简 单 生 活 充 满 伤感 和忧 郁 的爱 。 艾米莉 .
中西方死亡诗歌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死亡诗歌的对比分析作者:卢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对比陶渊明代表作《拟挽歌辞三首》和狄金森代表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分析中西方死亡诗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死亡观和传统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关键词:死亡诗;狄金森;陶渊明;对比中图分类号:I106.2;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129-02“死亡”与“永生”历来被看做诗歌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不乏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
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些作品,死亡意识就很突出,《拟挽歌辞三首》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现存的1775首诗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死亡这一主题的,其中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最为著名。
虽然两位诗人年代相差甚远,但他们死亡诗歌的描写角度却有很大的相似性。
下面,本文就此此问题展开分析。
一、隐逸诗人与遁世诗人的经历异同(一)相似的生活经历。
陶渊明和狄金森早年都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人生的最后几十年又都在隐居中度过,他们大部分的死亡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12岁庶母辞世,中年丧妻、丧母,40多岁又遭庶母之女和从弟早逝,50岁那年又身患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可谓亲身历经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晚年辞官归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并在生命的尽头写下《拟挽歌辞三首》,抒尽他对人生的感怀和对生死观的态度。
狄金森14岁时目睹表姐妹兼密友索菲亚·霍兰德患伤寒离世,首次接触死亡。
之后,她的父亲、挚友、侄子和情人查尔斯·沃兹沃斯的的相继去世,促使她对死亡进行深刻思索,从此不与世人交往,甚至谢绝家庭至亲的来访。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是狄金森描写死亡的代表作,也是在她隐居生活中对死亡与永生的思考之作。
(二)不同的时代背景。
名人对狄金森作品的评价
名人对狄金森作品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当谈到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诗人时,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名字必然会被提及。
她的作品以其复杂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内容而闻名,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之一。
许多名人曾对狄金森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对她的才华和意义给予了高度赞扬。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诗人兼评论家厄休拉·沃尔多·爱默生(Ursula Wardour Emerson)对狄金森作品的评价。
爱默生认为,狄金森的作品展现了高超的诗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她所表达的主题涉及生死、爱恨、人生哲理等广泛而深刻的议题,其诗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
爱默生认为,狄金森是一个非凡的诗人,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人和读者。
除了爱默生,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也曾对狄金森的作品进行了评价。
哈代认为,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她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邃,表达了对生活、自然、宇宙等诸多复杂议题的思考和感悟。
哈代认为,狄金森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她的作品为女性文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值得后人深加研究和传颂。
此外,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也对狄金森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布卢姆认为,狄金森的诗歌是美国文学的瑰宝,她的作品凝聚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布卢姆认为,狄金森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她的作品传达了对生命、爱情、宗教等重要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作家和读者。
综上所述,狄金森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她的作品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启发和震撼。
许多名人对狄金森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是一位非凡的诗人,其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加品味和领略。
哲理诗二首-国外诗歌鉴赏
哲理诗-国外诗歌鉴赏哲理诗二首-国外诗歌鉴赏[美国]狄金森一、受伤的鹿跳得最高受伤的鹿跳得最高——我听猎人这样告诉——这只是死的狂欢——接着——刹车刹住!受锤击的岩石飞迸!被践踏的钢条反弹!那格外红的脸类反映着肺痨的摧残!欢乐是痛苦的铠甲——它借此严密设防,不让人察觉血迹而惊唿“你已受伤!”二、绝望和恐惧相比绝望和恐惧相比——二者的区别就如同海难发生的顷刻——比之于海难已经发生——心境平静——无起伏——已经满足而心安——就像石像的眼—&mdash,哲理故事;它知道——它看不见——(飞白译)【赏析】如果说狄金森历来看重洁身自好,那么,她黯然归隐后的客观环境就更促成了她步步深入内在的自我世界,寻求生活的意义。
在那些漫长而寂寞的岁月里,她除了给旧友写些意境如诗的短简,还开始利用零碎的纸头和报纸的白边大量地写起诗来,在微妙的意绪中反复吟咏着自然、爱情、死亡与灵魂不灭。
她的诗全部是短诗,大都无题;不固守传统旋律,长于用“半韵”形成诗的效果;习惯用破折号引起诗句的起仗跳动;用字简练,明白如话,但却十分讲究用词的意念性和具体性。
她的诗风格既纤细又典雅,基调既感伤又幽默,具有惊人的完整性和独创性。
狄金森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直到青苔爬上了我们的嘴唇——/盖住了——我们的名字”。
诗人可以寂寞终生,但她的名字是青苔所不能覆盖的,因为“狄金森和惠特曼协力推开了一扇门,现代诗人纷纷通过这道门去寻求表现的新方式”。
她被推崇为“意象派的保姆”和“乡土诗人的保护神”。
作为“英诗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狄金森无疑是一棵常春藤,枝繁叶茂,生生不已。
狄金森的诗篇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后人按其题材,一般倾向于分为四类:自然,狂喜与绝望,死亡与永生,艺术与文字。
不言而喻,这种划分只是相对而言。
很明显,前面两首诗都属于第二类。
对狄金森来说,狂喜与绝望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形态,她在最感绝望的时候曾对挚友希金森说:“我从生活中发现狂喜——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狂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特曼与狄金森“生死”诗歌的比较摘要著名美国诗人惠特曼与狄金森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所作生死主题的诗歌风格与看法却迥异。
惠特曼以豪迈大气的风格歌唱生死,认为生死是循环往复的自然进程;而狄金森以内省风格见长,她笔下的生死,痛苦与美好并存。
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生死主题风格看法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与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两位最著名的美国诗人。
由于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贡献,他们的名字被一同最先刻在纽约市圣约翰大教堂的“美国诗人之角”。
他们是并驾齐驱的美国现代派诗歌先驱,“上承浪漫主义余绪,在部分作品中的表现毋庸讳言;下开现代主义先河,已经得到一致公认(江枫译,译者序)”。
作为蜚声美国文坛的诗人,他们都不讲究押韵,“都好像从不曾有人写过诗似的(江枫译,译者序)”。
尽管生活在同一时代,且同为传统诗歌革新者,惠特曼与狄金森所作生死主题的诗歌风格与看法却迥异。
惠特曼以豪迈大气的风格歌唱生死,认为生死是平等幸福、循环往复的自然进程;狄金森却以浅吟低唱的内省风格见长,她笔下的生死痛苦却无限美好,因为唯有经历生之孤独痛苦,才能获得生之丰饶欢乐,唯有经历死亡之痛,才能走向永生。
二风格篇美国著名文学史家罗伯特·斯皮勒认为:“到1890年,美国文学未来发展的两条道路已明确地标出:一条是朝着接受自然与事物的本来面目,另一条是内向探索意识、传统、克制以及对形式的关注”(斯皮勒,131)。
这论断与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所展示的风格契合:惠特曼代表第一条道路,狄金森则沿第二条路发展,二人诗风可谓迥异。
1 惠特曼豪迈壮丽的生死之歌惠特曼经历坎坷丰富,十一岁即开始做勤杂工、学徒、排字工等。
作为时代歌手,他接受自然与事物本真的美,歌唱美国人和美国生活,诗风洋溢蓬勃生机与激情。
惠特曼一贯的风格是豪迈大气,“歌唱”二字成为《草叶集》的关键词。
他是放歌而行的勇士,其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欢欣鼓舞。
在《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中,他说:“走近来吧,强大的解放者,/如果是这样,你便接受了他们,我高兴地歌唱的死者,/让他们沉默在你那慈爱地浮动的海中,/沐浴在你的,死亡啊,在你的幸福的洪水里。
”(李野光译,463)诗人高兴地歌唱死者,也歌唱神圣强大而慈爱的解放者——死亡,因为它带来幸福欢乐。
惠特曼希望《草叶集》,“不能被认为主要是一种智慧的或学术性的作品或诗歌,而要更多地看作出自感情和体魄的激烈的叫喊……”(李野光译,908)正是通过这样的激烈叫喊,惠特曼唱出了自我嘹亮的歌曲。
在附编“老年的回声”中,诗人总结道:“我没有怎么努力去学小鸟婉转歌唱,/我倒醉心于高飞,……/我只希望自由地飞呀,飞得愉快、轻松,而又豪放。
”(李野光译,797)的确,醉心放歌高飞的惠特曼做不到婉转歌唱,他充满热情地讴歌美国的民主生活和男男女女。
哪怕是在生死这样永恒的哲学问题面前,也初衷不改,以自己豪放自由的风格,愉快轻松地放声高歌。
2 狄金森内省含蓄的生死思考狄金森隐居家中三十余年,淡泊名利,所做诗歌基本与时事无关。
她的诗“是人类生活体验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里奇认为,在这些方面,“除了莎士比亚以外谁也无法和她媲美”(刘守兰,166)。
她在内省中发掘真善美,以凝练的语言、细致的观察、对生活和事物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性探索为主。
由于目睹许多亲朋死亡,且住所离墓地不远,常见到送葬场景,生死问题成为狄金森探讨的重点。
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死亡被赋予人格,化身有礼貌的绅士来接她,死亡之路悠闲又舒适。
19世纪的弱女子,以无限睿智与大气,如此淡定地看待生死,不能不令人叹服。
狄金森也有这样的思绪:“假如我不再送来玫瑰/在某个欢庆的时节,/那一定是因为,我已被/召往玫瑰之外的世界—/假如我不再说起/我心蕊忆念的名字—/那一定是因为,死神的纤指/轻轻捂住了我唇边的絮语!”(周建新译,66)玫瑰是爱与美的化身,诗人表示假如有一天不再送来玫瑰、不再说起忆念的名字,那是因为死神召走了”我”。
看似平静的设想中,隐藏着怎样热烈的爱与念啊:只要活着一天,就不会停止!狄金森擅长颇具韵律、简练老道的表达:“太阳不断下落,下落,却仍然/不见午后的色彩—/……双脚不断困倦,困倦,却仍然/有我的手指清醒—/……我现在还能看到—/它正在死去,我也一样。
”(江枫译,259)诗人冷静地将死亡到来时清醒、机械的感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将写作的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文字的不断重复与死亡所带来的机械麻木感得到统一。
有时,狄金森会呈现一幅静谧的水墨画:“她躺着仿佛在做游戏/她的生命已一跃而去—……/她欢快的双臂,半垂—/好像玩累了犯困—……/会跳舞的眼睛,半睁—/好像他们的主人/还在挤弄着/同你,开玩笑——。
”(江枫译,129)一切已静止,生命已逝去。
主人公曾如此活泼可爱,现在却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
这静中有动的画面,令人无限惋惜:死亡带走鲜活的生命,只留下静止的躯壳。
狄金森关乎生死的诗篇林林总总,体现多方面的思考与感悟,但核心风格基本不变:诗人总是以沉稳的态度,娓娓道来生生死死那点事。
在她眼中,一切无需喧哗,哪怕关乎生死。
三生死观篇1 惠特曼的生死循环惠特曼认为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为重生做准备,死与生是循环往复的自然进程,其实质是和谐统一的。
正所谓:“死为生之续,生为死之继,生乃死之所倚,死乃生之所伏”(王祖友,86)。
诗人写道:“我知道我是不死的,我知道我的环形轨迹不是木匠的圆规所能画成!”(李野光译,67)生死是自然之约,遵循固有的环形轨迹,不受任何人所制。
“啊,我如今明白了,生命就像白天那样并不能向我展示全体,/我明白了,我还得等待那些将由死亡展示出来的东西。
”(李野光译,616)生命永远在流动,生非全部,唯有统一生死,才会完满。
在《自己之歌》中(李野光译,53),惠特曼写道:“那些最小的幼芽说明实际上没有什么死亡,/即使有过,它也只引导生命前进,……/至于你,尸体,我想你是很好的肥料,但这并不叫我厌恶,至于你,/生命,我认为你是许多次死亡的残余,/在这以前我自己无疑已死过一万次。
”(李野光译,115)深受爱默生影响的惠特曼笃信个人主义与自然主义,他认为没有真正的死亡。
如果被称为“死亡”的生命形式出现,那是为了引导生命前进。
而尸体,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好肥料。
只有对生无限热爱,才会期待重生而无惧于死,这样的生死观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个人生活的热情。
惠特曼也有如下的诗句:“有人认为出生是幸运的事吗?/我赶快去告诉他或她,死去也一样幸运……/一切都像我自己一样是不朽而无穷的。
”(李野光译,53)他直面一切,接受一切,认为生与死都是幸运、不朽而无穷的。
在诗人的生死循环统一观中,死与生相依相生,带来新生命、新循环。
《自己之歌》的最后,诗人说:“我将我自己馈赠给秽土,让它生长在我所爱的草丛里,/如果你想再得到我,请到你的鞋后跟底下去寻觅。
”(李野光译,118)回归到泥土中去,再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生命的物质形态正是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最后,惠特曼在《再见!》中写道:“请记住我的话,我还会回来的,/我爱你,我告别物质,/我像是脱离了肉体,胜利了,死了。
”(李野光译,694)经历了放歌而行的一生,惠特曼“胜利了,死了”,但是他重申还会回来,因为死亡是再生的开始。
惠特曼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将读者引领到一个自由的世界。
无论在美国文学史还是在生死哲学上,惠特曼都是伟大的革新者。
2 狄金森的“朝向永生”对狄金森来说,生是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亦是丰富的内涵之旅。
死带来伤痛,也带来安慰与解脱,因为它通向永生。
不畏独生,不惧赴死,是她对生死身体力行的感悟。
狄金森“对生存的真实情况既抱有怀疑,却又希望选择继续生存,这些具有存在主义哲学萌芽的思想内容在狄金森的许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在死亡主题诗歌中表现尤为鲜明”,(刘守兰,184)她写道:“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对于神圣的多数—/她再也不理—/……/我曾见她,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选择一个—/然后—封闭关心的阀门—/像石头—。
”(周建新译,131)对狄金森而言,生命不可谓不孤寂,因为她是一生孤独的隐士,仅选择一位真正的伴侣——诗歌陪伴,之后便“把门紧闭”。
另一方面,有诗歌作陪,一生写诗1800首之巨,狄金森的生命不可谓不丰富。
在世俗世界眼中以一块“石头”形式出现的她,其实创造力非凡,并且很敏感。
生活对她来说如此丰富,以至于若没有相匹配的人,她根本无需伴侣。
狄金森认为,“时光从不缓解痛苦—/真实的苦难不断加强/一如肌肉,日益强健—。
”生之痛,真实而长久,不仅不因时光流逝得到缓解,反而不断加强。
她也写道:“剧痛过后,感觉如常—/神经端坐,如同墓碑—/僵硬的心问,是他,承受着,/是昨天,抑或是数百年前?……/这是铅的时刻—/如果经受住,便会牢记,/一如寒冷中的人,回想着雪—/起初—冰凉—继而麻木—随后松手—。
”(刘守兰,121)在这首诗中,狄金森凸显了对死亡的痛苦感受。
她提到“剧痛”,之后是“僵硬的心、铅的时刻、寒冷中的人、冰凉、麻木……”这些词确凿地明示,死亡带来的痛苦令她十分不愉快。
尽管如此,她却保持冷静,以特殊的幽默感将死亡描述为漠然且程式化、机械的过程:“起初——冰凉——继而麻木——随后松手——。
”狄金森将死亡看做通向永生的桥梁。
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死亡化身殷勤的绅士,与“我”共同驾车缓行到一所地下房屋,几世纪转瞬而逝,原来,这架马车朝向永远。
狄金森如叙述慢节奏的故事一样侃侃而谈,告诉读者死神并不可怕,死后即是永生。
她也曾写道:“耶稣说过,我告诉你—/有这样一种人—/不会尝到死的滋味—/如果耶稣真诚—/我也就无须论证—/救世主的话语/无可争辩—/他说过,死亡已死去。
”(江枫,155)狄金森熟读《圣经》,对其教义了然于心,却在对上帝的犹疑中坚定地拒绝宗教。
尽管如此,她的诗中却不乏宗教影响。
在此,她拿出救世主的话来佐证:有的人不会死,“死亡已死去”,那么,永生肯定存在。
死亡是通往永生的必经之路,所以死亡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永久幸福的希望。
她将死亡与永生相连,以自己的方式找到自我拯救与安慰。
狄金森的死亡诗充满生死的辩证关系,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理:生死之痛真实长久;但诗歌创作为她带来生之幸福与乐趣;而面对死亡时,永生的信念给她安慰和信心。
这样的矛盾性,正体现狄金森对世界和宇宙的全面认识。
四结语惠特曼和狄金森的诗篇脍炙人口,发人深省。
惠特曼为生存和毁灭高歌一曲,而狄金森对生死做了极富哲理性的深度思考。
惠特曼认为,“最大的诗人并不是写得最好的人,而是给人启发最大的人;不是其意思可以一目了然的人,而是给你留下很大的余地去渴望、去抒发、去研究,留下很多的东西由你自己去完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