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我的备课(5)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不少玩过放大镜,对放大镜放大作用、聚光作用有了些了解。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光的认识”“镜子对光的作用”“彩虹的秘密”的内容,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棱镜折射原理等知识,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弄明白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了偏折,理解透镜成像规律。

根据学情,本课我从相机模型入手,引出放大镜特点,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从而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效果分析分析:本课的评价题目针对课堂内容,也是对课堂的补充。

本课为了便于学生识记,所以在板书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和图例法。

学生对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一目了然。

本课的重点是图像大小变化的规律,所以我特别让学生学会通过实物,或是图例讲清楚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现象规律。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好,也反映出学生掌握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及现象规律。

(4)教材分析《凸透镜》是出版社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第三模块“光与我们的生活”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在六年制教材是安排在五年级下册。

本模块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二是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三是是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本课之前是“光的认识”“镜子对光的作用”“彩虹的秘密”的内容,在棱镜折射原理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了偏折,准确理解透镜成像规律。

能否掌握凸透镜的成像作用,是学生能否理解生活中照相机、望远镜等运用凸透镜原理的关键,本节课也为《保护眼睛》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操作验证并做好实验记录;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体验到实验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凸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三)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制作材料:土照相机制作材料课件:凸透镜光学示意图、照相机成像示意图【教学过程】猜谜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请看——(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学生自由猜谜。

一、“玩水游戏”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分小组进行玩水游戏。

(学生分小组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4.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学生自由汇报)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刚才玩的高兴吗?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

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那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2)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

(3)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学生交流:1中间厚 2边缘薄 3有的中间厚度大、有的中间厚度小4透明)三、亲身体验,分组研究凸透镜的作用刚才同学们可能还没玩够吧,老师想问一下,以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会有什么发现?每一个小组商量一个玩的方案,在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要及时记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自己的发现。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修改后:凸透镜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手电筒、滴管、载玻片、小烧杯和水、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激光灯、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投影几幅美丽的南极照片)这美丽的冰雪和可爱的企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位来南极旅行的叔叔不小心把打火机和火柴弄丢了,现在他要生火做饭可没有火,当他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雪时,马上想到了办法。

你们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吗?2、学生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叔叔想到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聚焦阳光点燃纸张取火)(修改说明:通过幻灯片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一:观察放大镜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个放大镜)你知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镜片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桌子上的放大镜及老花镜等。

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分组观察,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结构、外观、镜片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放大镜的结构、凸透镜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的认识。

三、活动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师: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玩过凸透镜,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玩的?学生小组讨论凸透镜的玩法,交流玩凸透镜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反思

《凸透镜》评课稿
本次教学活动突出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放教学、注重思维引领的教学思想,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操作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
1.教学准备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全员性。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周密的课前教学准备,任课教师能够科学准备不同层次的研究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够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各种方式引领学生度过难关,继续探究;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可谓独具匠心。

2.教学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整个活动设计以“玩”为起点,以“有思考的玩”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发现—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深层思考、解决疑难带来的愉悦体验,很有成效。

3.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多边互动和生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简洁、理性、风趣的引领学生在玩中、在探究中渐入学习佳境,呈现出了多边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现场;同时,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生成性资源,如:当一个学生拉大自己与凸透镜的距离时,就会看到同伴的倒立的像,教师马上追问:“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都来试一试!”在研究不同条件下成不同像的实验活动中,教师再次抓住前面活动中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难道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也会影响成像的不同?”激起了全班学生探究验证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与感受,真正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同时,它通过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了学生思维,引导
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凸透镜教案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眼镜、电子设备和光学仪器等等。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授凸透镜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授凸透镜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2. 小黑板或白板和笔;3. 凸透镜实验装置、灯泡、光屏等实验材料;4. 学生的实验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入凸透镜的概念。

将一个凸透镜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看到通过凸透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随后,提问学生凸透镜对光的传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光经过凸透镜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并示意图解说明。

3. 实验演示(20分钟):使用凸透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

将凸透镜装置放在黑板前方,通过调整灯泡和光屏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灯泡的成像大小和位置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成像的规律,并帮助他们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4.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提问学生在实验中,灯泡放在什么位置时,成像会变大?当灯泡的距离改变时,成像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他们发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进行总结。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布置几道与凸透镜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凸透镜的理解。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拓展凸透镜的应用领域,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3、凸透镜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并做好实验记录。

2、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愿意合作交流,懂得交流探讨可以引发新问题。

3、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其规律。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及规律教学难点:自行操作实验研究,并能总结规律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光屏及支架教师准备--凸透镜应用的幻灯片,实验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认识放大镜(出示放大镜)提问:同学们,还认识这种仪器吗?谁能向大家介绍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a:放大镜由镜框、镜片、把手三部分组成的。

生b:我认为应该是镜框、镜片、镜把组成的。

师:科学上规范的说法是镜片、镜框、镜柄。

(板书)师:你们认为放大镜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那么它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各小组认真观察、交流,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交流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总结镜片的特点。

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板书)。

二、研究凸透镜1.平时你们都是怎样玩凸透镜的,你们发现它有哪些作用吗?学生发言:a用凸透镜点火柴;b用它看细小的物体……教师引导小结:(板书)聚光、放大。

2.除去能放大、聚光,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进行研究,这次你们不再用它看近处的物体,而是让它离眼睛远一点看远处的物体,你会有惊喜的!(学生活动)如果你拿起凸透镜,左手拿一张白纸对着窗外,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你还会有更大惊喜的!(学生活动)全班交流:生:看到物体倒过来了。

生:看到窗外物体映到白纸上了,还是倒立的。

生:还是彩色的。

……我们把这种作用叫做成像(板书)。

2、凸透镜成像大小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用蜡烛、凸透镜、光屏来研究一下,首先大家要想办法让蜡烛火焰的像落在光屏上,然后调整三者之间的距离,看大家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8-10分钟。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并会使用凸透镜。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一一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一一通过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反复实验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打火机等),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矿泉水瓶,玻璃小药瓶,玻璃片、激光灯、油光纸、地图纸等。

2、教师教学课件。

实物照相机、老花镜、近视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个礼物,(出示金鱼缸)瞧!多漂亮的小金鱼,再配上这精致的玻璃鱼缸,真让人喜爱!不过,我有个发现,这鱼缸里的小金鱼,从侧而看和从上而看不太一样,你们猜,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

指划上台来看一看。

这是为什么?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评价。

不明白(或是不是真的这样),等学完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明白苴中的逍理。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凸透镜师:(拿一个放大镜)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放大镜。

小组长从桌洞里拿出放大镜,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此观察活动大约需要3-4分钟要保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直到每一同学都仔细观察一遍,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

3、学生分小组『报观察结果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用的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课件1),它们的镜片的共同特点是: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课件2)人们根据放大镜这一特点,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透镜。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凸透镜的知识。

(二)研究凸透镜的作用播放微课视频:课前同学玩过放大镜,那你一圧有很多玩法!说说你是怎样玩的?依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提示: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正确方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共6页word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共6页word资料

修改后:凸透镜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手电筒、滴管、载玻片、小烧杯和水、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激光灯、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投影几幅美丽的南极照片)这美丽的冰雪和可爱的企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位来南极旅行的叔叔不小心把打火机和火柴弄丢了,现在他要生火做饭可没有火,当他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雪时,马上想到了办法。

你们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吗?2、学生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叔叔想到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聚焦阳光点燃纸张取火)(修改说明:通过幻灯片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一:观察放大镜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个放大镜)你知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镜片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桌子上的放大镜及老花镜等。

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分组观察,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结构、外观、镜片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放大镜的结构、凸透镜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的认识。

三、活动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师: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玩过凸透镜,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玩的?学生小组讨论凸透镜的玩法,交流玩凸透镜的方法。

凸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3、《凸透镜》一、教材分析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一课《凸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凸透镜》这部分知识属于科学探究类课程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放大作用、聚光作用、改变光的方向和成像作用。

教材安排了联系生活经验观察放大镜,引入科学名称--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作用三个活动内容。

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放大镜比较熟悉,很多学生熟知放大镜的放大作用,部分男生对放大镜的其他作用也有所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很少认真观察放大镜,对放大镜的作用未曾全面思考和把握。

所以本次科学探究活动,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从交流放大镜的玩法入手,激起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借助教师提供的丰富的实验材料,通过伙伴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碰撞,总结出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在玩中感受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

2.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大小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能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3.能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持久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要点分析(一)教学重点:发现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改变光的方向、成像等特点。

(二)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课件、凸透镜(二)学生准备:材料一:凸透镜、激光灯、锦囊袋;材料二:凸透镜、蜡烛、纸屏、支架(2个)、打火机。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玩中认识凸透镜的镜片特点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放大镜)玩过放大镜吗?谁愿意给大家说一下你是怎样玩的?(学生可能会交流出放大、聚光的作用)2.人人有目的的观察放大镜师:请各组组长打开1号实验盒,把里面的放大镜发给大家,每人一个,大家先来看一下,这个小家伙到底长得什么样呢?3.交流小结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我们称它为凸透镜。

《凸透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凸透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凸透镜》导学案一、导言本次导学案将盘绕凸透镜展开,通过进修凸透镜的基本原理、性质和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进修效果。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倍率等基本观点;3.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 探究凸透镜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倍率;3. 凸透镜成像规律;4. 凸透镜的应用。

四、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凸透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的作用和原理。

2. 进修:讲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的基本观点。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倍率等性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他们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 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凸透镜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五、教室讨论1. 什么是凸透镜?它有哪些分类?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有何区别?它们之间的干系是什么?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4. 凸透镜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思考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结;3.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对凸透镜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对凸透镜的观点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修兴趣和进修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进修热情,增进他们对光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能力,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的特点:好奇、好动、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浓,但不能持久。

因此,需要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成功中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效果分析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凸透镜有些什么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初步的感知,但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本课就是以玩凸透镜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了解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从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测练习一、填一填1.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2.凸透镜具有( )、()、()等作用。

二、小法官1.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使用凸透镜时不能用手摸镜片。

()3.在没有光的条件下,凸透镜也能成像。

()三、生活中的科学1.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2.举例说明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一、本课的亮点1.努力开发利用现实生活资源,选取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本课努力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积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激情,在实践中明理,在情和理中导行,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活动引领教学。

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学生只有在亲身实践、体会和感悟中去学习,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确道理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受到启发。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放大、聚光的作用。

但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难点。

在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存在一定困难。

但是,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却相当紧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在温故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机械地记忆凸透镜成像特点,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距变小时,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时遇到障碍。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

效果分析本课从学生认识的放大镜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了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放大、聚光和成像的作用。

重点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规律。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了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了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凸透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熟悉的放大镜为为切入点,让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作用,以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评测练习(1、)凸透镜有作用。

(2)老花镜的镜片是3、在拍摄一幢楼房时,已调节好相机的距离,可是从景窗中发现楼房左右两个屋角没有进入框内,如果要把这幢楼完整的拍下来,则需要()A、将照相机向后移,暗箱长度略微增大一些;B、将照相机向后移,暗箱再缩短一些;C、只需将相机后移一段距离,其他不动;D、只需调节一下暗箱的长度,其他不动;4、放映幻灯机时,要使银幕上的像变大一些,则应当()A、幻灯机离银幕远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B、幻灯机离银幕近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C、幻灯机离银幕远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D、幻灯机离银幕近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字,则她应()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些;课后反思《凸透镜》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去做,自己总结,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一、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发现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反思

《凸透镜》教学反思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探究活动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兴趣是探究学习的主要动力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处理本课教材的: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上,先让学生从认识凸透镜入手,在充分的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迫切想研究其中的奥秘。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三、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发现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四、在《凸透镜》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从观察放大镜入手,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尽情地玩放大镜,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并且发现。

因此实验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并自悟学习的方法。

五、动手操作中,自悟学习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六、在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验的效果也很好。

并在活动经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操作的能力,归纳慨括的能力。

在科学探究凸透镜作用的过程中,仅有动手做是不够的,动手做后的表达与交流,同样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探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善于记录、总结分析,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八、在进行探究性动手操作中,学生往往对实验现象极有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在实验的操作和观察上,从而会有大量的发现,学生基本上是看得多,记得少,发现得多,总结的少,分析得少,因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记录的习惯,把点滴发现记录下来,及时总结分析,使记录成为一个信息包,在研究中为孩子们提供第一手资料,提供事实依据。

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放手,多一点指导。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作用及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放大镜并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放大镜,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准备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请看——(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学生自由猜谜语。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引导和评价。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活动一: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出示一个放大镜)。

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他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

(3)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预设: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一些边缘薄一些。

我们还发现放大镜有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完成。

揭示课题: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板书:凸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凸透镜的知识。

活动二: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学生分组研究凸透镜放大和聚光的作用(约十分钟后,)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预设1:看来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真真切切体验了一下,得出这么多的经验来,有的同学利用放大镜,把课本上的字变的很大,有的同学通过放大镜发现自己的钢笔,尺子等身边的物体都变大了,有的同学还看到了自己的手,发现都比原来大很多倍,同学们的发现真棒呀!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反思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反思

《凸透镜》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大胆解放学生,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在“玩”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在玩中认识凸透镜的镜片特点;初步探究,认识凸透镜的作用;进一步探究,感受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像的事实。

三次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当了一次小科学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及小组交流等活动,熟悉凸透镜的特点,感受凸透镜的神奇。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短,部分预设在课堂上没有生成,使得课堂少了几分精彩。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我在以下两个环节中做了补充。

我在探究活动(二)亲身体验,分组研究凸透镜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汇报时间,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老师故意操作错误,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利用凸透镜成像,而且还为下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打下了基础。

在 2.亲手实践,探究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这一环节中,我增加了学生讨论实验方案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与感受,
真正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同时,它通过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了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同学们熟悉的放大镜入手,通过了解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完成放大镜属于凸透镜的知识迁移,通过展示,了解凸透镜镜片的共性和多样性;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手探究凸透镜作用,体验动手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实验解决猜想的能力;通过纸屏找像,提高学生依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体会实验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自制凸透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凸透镜的多样性、结构特点,通过探究,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动手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3、技能目标:自主设计实验并选择合理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中记录分析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凸透镜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难点:1、如何利用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2、依据成像现象进行简单归纳和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大凸透镜、放大镜、凸透镜片、铁饼、玻璃锅盖、矿泉水瓶
学具:凸透镜片、放大镜、激光灯、温度计、打火机、光屏、平玻璃板、胶头滴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通过演示凸透镜不仅有放大、还能使物体倒立缩小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分析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引出凸透镜的概念。

板书:(凸透镜: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2、依次观察、触摸凸透镜片和放大镜,让学生认识到:放大镜也是凸透镜,知道放大镜的组成;凸透镜具有多样性
3、判断铁饼、玻璃锅盖是否是凸透镜,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凸透镜结构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
提出问题:凸透镜有什么作用?鼓励同学大胆猜想。

根据同学们的猜想,先不做评价或判断,引导学生:要想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需要动手实验,依据实验现象分析、梳理,验证自己的猜想。

板书:(凸透镜的作用:)
活动一:以放大镜为例,自主探究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让学生用手中的凸透镜去观察细小的物体。

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怎样利用凸透镜去放大物体。

师总结: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直到看清细小部分为止。

(师板书:放大)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器材自主探究
活动前,老师提出要求:小组内先商量一个方案,挑选好器材,做好分工,要在实验报告上记下本组的做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记下自己的疑惑,可以请求老师帮助;如果有些小组实在想不出实验方案,可以通过大屏幕上的友情提示进行探究。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可以在室内探究,也可以到室外探究。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本组实验做法、实验现象后,全班汇报
小组一: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把凸透镜放在阳光下,调节与地面的远近,发现地面上有一个很小很亮的圆点,而且,我们把这个圆点照射到温度计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了。

引导全体学生交流、分析,鼓励其它学生描述用放大镜点燃火柴的实验。

师总结并板书:(聚光)
小组二: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凸透镜对激光光线作用
让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强调激光灯位置尽量保持不变。

师总结并板书:(使光偏折)
小组三: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凸透镜使物体倒立、缩小的作用
本组学生交流做法:1,看远处的同学2、将凸透镜靠近白色的墙壁。

全班同学共同体验,总结凸透镜的一个新作用。

师总结:我们看到的远处同学都倒过来,而且变小了;墙壁上看到窗子倒立的缩小画面,其实这是同学们或窗子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像。

板书:(成像)
活动四:利用蜡烛、打火机、凸透镜、光屏,使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上
师:关于凸透镜的奥秘还有很多,为什么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大有小?有什么规律吗?
请同学们利用器材继续探究。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当烛焰离凸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当烛焰离凸透镜较近时,光屏上会有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当烛焰离凸透镜很远时,光屏上会有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

(三):分享冰透镜取火的故事
本环节主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的聚光作用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用水做凸透镜
考查学生对凸透镜结构特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附表格)
水能变凸透镜
(五):交流回顾本节收获
(六):拓展延伸:
上网查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凸透镜
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镜片
作用:放大、聚光、使光偏折、成像
成像规律:当烛焰离凸透镜较近时,光屏上会有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当烛焰离凸透镜很远时,光屏上会有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

学生对于放大镜是比较熟悉的,大多数同学都玩过放大镜,也知道放大镜放大、聚光的功能,但对于放大镜被称作凸透镜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本节课由大凸透镜的结构认识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是符合中间厚、边缘薄、透明三个特征就属于凸透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凸透镜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学生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的名称变化。

然后让学生通过玩凸透镜,自主探究出凸透镜的作用。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如球形鱼缸把鱼放大,盛水的透明杯子可以把手指放大,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凸透镜,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凸透镜的特点、基本结构,了解了凸
透镜的作用;通过把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这一环节,学生大致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通过用冰取火的故事,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凸透镜的聚光特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用水制作凸透镜讨论中,加深了对凸透镜特点的认识,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交流与合作,自主的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放手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规律,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并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凸透镜》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的第一课。

本课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放大镜人手,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但对将放大镜称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

教材通过引导了解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完成放大镜属于凸透镜的知识迁移,通过展示,了解凸透镜镜片的共性和多样性;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手探究凸透镜作用,体验动手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实验解决猜想的能力;通过纸屏找像,提高学生依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体会实验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自制凸透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课堂练习:
1、凸透镜是()厚,()薄的()。

2、常见的放大镜也是()镜,它有()()()三部分组成。

3、凸透镜的作用有放大、()、()、()等作用。

4、雨过天晴,塑料大棚上会存有大量的水,大棚的主人无论多忙,都要及时清理掉大棚塑料上的存水,这样大棚内的蔬菜就不会被灼伤,结合本节所学,你能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吗?
6、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纸屏上的像都是()的,当烛焰和凸透镜距离很近时,移动纸屏,能不能在纸屏上看到烛焰的像?
课后延伸:
1、凸透镜能使光线偏折,做做看,光线都是向哪个方向偏折?
2、你用水做凸透镜的方法有哪些?
3、上网调查:在哪些仪器中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本节课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和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尽可能的在自主探究中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学生能积极参与,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探究知识的快乐。

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在导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平凸透镜对物体的放大作用,再观察凸透镜对物体缩小的作用,在体会凸透镜的神奇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在探究凸透镜作用的过程中,意在培养学生既会动手还会动口表达的交流能力,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和交流,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为锻炼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我设计了实验探究记录表,要求学生将
实验做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在探究后完成,这样也便于学生分析和总结,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依据和信息源;另外,在用水制作凸透镜和课外延伸环节,我都将探究任务以表格形式让学生完成,从而在学习中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设计较好的环节是用冰取火的故事引入,既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文学色彩,也达到了知识与生活的融合,将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本节课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实验探究时间过少,部分学生没有全部完成探究任务;在实验操作中,指导学生分析、总结不到位;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所欠缺;教学中,老师还是说的太多,语言不简炼,老师包办太多,没有真正放手给学生。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以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习中,逐步养成喜欢动手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到乐趣,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进步,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乐于利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本节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了什么?”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想探究的问题;能通过在探究中的观察、实验,自主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并养成动手记录的好习惯;能和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和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