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关于小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9f83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7.png)
大学社会实践总结实践课题关于小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的研究报告关于小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学习条件改善了。
但厌学的学生也增多了。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
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
孩子们产生一系列逃避上学的行为。
那么作为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针对当前个别家庭对儿女的厌学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厌学的生理因素和那些让孩子害怕的事情,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弄清他们面临的困难,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张瑜(化名),男,溧阳市外国语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差,好动;上课不听讲,尤其不喜欢上文化课,经常不完成作业(认为这些事情根本不重要),不喜欢管理严格要求高的老师,不喜欢交朋友(认为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经常和同学有打架。
二、研究对象状况描述进一步了解情况,其生活环境、家庭成员情况简介如下:张瑜家住溧阳市区某小区,家庭条件良好。
父亲做生意,母亲家庭主妇,闲暇时就去打牌。
家庭成员的工作随意性、自我支配空间较大,生活不规律。
爷爷奶奶都比较溺爱,无条件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三、分析与讨论学生厌学,古来有之。
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他们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里,我着重分析导致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a9e4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a.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明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却变得厌学了。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不想写作业,也不愿意复习课文和做练习题。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因此决定找心理辅导师帮助他。
在与小明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明有些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我询问他是否有什么困扰或压力,他坦率地告诉我他觉得学习太枯燥乏味了,觉得自己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首先,我告诉小明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也可以有趣的学习方法。
我鼓励他试着找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通过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跟同学一起学习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其次,我与小明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帮助他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时间。
我们分析了他每天的学习任务,并安排了适当的休息时间,以避免他感到过于压抑和沮丧。
接下来,我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帮助他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
我提议他主动向老师提问,表达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疑惑或者思考,这也能增强他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我和小明的父母一起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他克服厌学心理非常重要。
我建议他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一些奖励机制,例如完成作业后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励,这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他开始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课文,也变得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小明父母对他的变化非常高兴,他们感谢心理辅导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适当的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厌学的心理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80b3c8e2bd960591c67757.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资料分享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阜阳市北城小学:郭必清姓名:赵思杰性别:男年龄:11岁成绩:在班内是后进生(头脑聪明)爱好:对各种小玩意儿特别感兴趣,甚至在课堂上一玩起来就爱不释手。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做小生意。
学情分析: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各科老师没办法。
他自己也懊悔、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
经常丢三落四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
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曾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担任班级劳动委员。
一、促膝交心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接受我,注意到他爱劳动的一面,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这儿开始:我问他:“你劳动这么勤快又有条理是跟谁学的?”他的回答令我出乎意料:“平时观察奶奶学来的。
”“啊!你很细心嘛!”“你怎么会想到去观察奶奶劳动?”“我们家活儿都是奶奶一个人干的。
有时我也干一点。
”“你还很懂事嘛!”他第一次用惊讶的双眼观察我。
“你奶奶一定很喜欢你吧!”“嗯。
”“一学就会,你挺聪明的!”“我爷爷也这么说。
可是爸爸妈妈总是说我没脑子。
”“那你自己怎么看自己?”“我有时聪明,有时笨。
反正一跟学习占边我就特别笨。
”“怎么会呢?”“我一碰到书就会反应很慢。
”“不,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再一次用惊奇的眼睛看我。
在我再次肯定后,他放松地跟我聊了起来……二、分析成因:通过多方了解班主任及本人,赵思杰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母的打骂,父母只顾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个别教师滥用惩罚,观念不当;三是祖父母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的能力的缺失。
三、行为矫正针对赵思杰的问题,我和班主任老师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父母和祖父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打骂,还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5f8d0c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b.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心理辅导是帮助人们解决情感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工具,而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案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个小学生厌学的案例,并探讨他们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
一、小节1. 案例一:小明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名叫小明(化名)的小学生。
他曾经在学习上非常积极主动,但突然间开始出现了对学校和功课的极度厌恶情绪。
在与他进行深入访谈后,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2. 学习环境不佳通过与小明交流,我了解到他所在班级里存在严重的班级纷争和同龄孩子之间的攀比竞争。
这种不友好的环境使得小明感到无法专注于学习,产生了对于上学和功课的抵触情绪。
3. 缺乏自信心另外,在进一步调查中,我发现小明缺乏自信心。
他害怕在同伴面前被嘲笑或者失败,在学习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
二、小节1. 解决方案一:改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小明摆脱对学习的厌恶情绪,我首先建议他寻求改善班级环境的方法。
我鼓励他与老师和同班同学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我还建议他找到可以信任的朋友或者加入兴趣小组,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子,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2. 解决方案二:提升自信心在提高自信心方面,我使用了一些肯定性的训练和认知重建技巧。
例如,我鼓励小明记录下自己取得进步的事情,并且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也指导他正面思考挫折与失败,并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通过这些方法,小明逐渐恢复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三、小节1. 案例二:小红除了小明之外,我还想分享一个名叫小红(化名)的案例。
她是一个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和动力。
经过与她的深入交流,我得出了一些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2. 学业压力过大小红家庭对于成绩的要求非常严格,而适度的竞争压力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让小红感到沮丧和无望,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3. 学习方式不当此外,我还观察到小红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79fd6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8.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厌学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入学前一直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然而,在进入新班级后,小明逐渐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他对上课不感兴趣,作业质量下降,经常请假或迟到早退。
家长和班主任决定进行心理辅导来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帮助。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 学习动力不足首先需要探究小明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
与小明进行沟通时,发现他对目标缺乏清晰认知和激发兴趣的引导。
解决方案:设立合理、可实现的目标,并确保相关人员共同促进孩子内部动机的培养。
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的兴趣和梦想,并为他提供相关学习资源。
同时,老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小明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学习压力过大小明在新班级中遇到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与同学之间产生了比较心理。
解决方案:重塑小明对成绩的评价标准。
家长和老师应告诉小明,学习并不仅仅追求高分。
鼓励孩子放宽心态,培养他从自身进步和个人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学习。
同时,在校园氛围上加强友善互助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
3. 沟通不畅沟通是心理辅导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小明在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时存在一定障碍。
解决方案:鼓励小明用言语、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内心感受。
家长和老师要倾听他们所说、所写、所画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并尝试与之建立更深入主题的对话。
4. 心理压抑考虑到小明表现出的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等问题,有可能是他心理上的压抑在起作用。
解决方案:提供适度的心理支持。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建立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鼓励他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互信关系。
5. 学习方式不当一些小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了对学习的厌恶之情。
解决方案:教给小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0b7b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e.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也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甚至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同学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面对小学生厌学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心理上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积极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的案例。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从上学期末开始就开始出现厌学的现象。
在期末考试之前,小明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在上学期末考试之后,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在每次作业和考试之前都会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的情况。
经过和小明沟通,我们了解到,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为做错了一道题而被老师批评,从那之后,他就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情绪。
在和小明的家长交流后,我们得知小明的家庭环境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务忙碌而忽略了对小明的关心和陪伴,这也导致了小明的情绪问题。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措施。
首先,我们和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的内心想法和情绪状况。
在和小明的交流中,我们不仅仅是听他说,更要给予他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我们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对小明的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同时也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小明,让他们能够在家庭中更好地支持小明。
最后,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从而减轻小明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而且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也取得了进步。
在家庭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小明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需要从心理上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让小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最新用心培养,静待花开——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最新用心培养,静待花开——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413e7369dc5022abea007b.png)
用心培养,静待花开——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稿件来源:撰稿人:一、案例描述我班有名男生叫小杰,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
父母是小商贩,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平时住在奶奶那里。
奶奶没有文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
由于讨厌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人之初,本爱学。
”人从呱呱坠地后,他就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因此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许许多多他日后生活必需的技能。
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有如此强烈的模仿欲和求知动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一改初衷,变得不再爱学习了呢?为此,我专门作了研究。
二、原因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从家庭成员对他的过分满足、迁就和教育误导开始的。
爷爷、奶奶的话对他影响很大:反正学不到什么,不去就不去吧。
父母由于忙于生意,对他不闻不问,所以他经常性的找借口这疼,那伤,奶奶就让他不上学,任由他在家不到学校。
造成他和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不合群,一到学校就感到孤独,害怕,产生害怕学习的焦虑性格。
三、个案处理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同时不要让爷爷奶奶再溺爱孩子。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要对这类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语言。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让小杰练习造句,他小声说出了一个句子,我试探着问:“还能继续吗?再说一句,试一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fafe1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c.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心理辅导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案例描述:某校一位名为小明(化名)的五年级学生经常表现出不愿意上课、不想做作业等厌学行为。
他总是抵触实践类课程,并且在语文、数学方面成绩下滑。
思路一:寻找原因分析首先,在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小明产生厌学行为的可能原因。
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
可能与家庭环境、老师教学方式以及自身成长阶段有关。
二级标题:家庭环境造成的影响小节一:家庭教育方式小明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影响他形成厌学心理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刻板地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过度看重分数,家长过多地干预和压力会让孩子感到束缚,并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
小节二:家庭关系除了教育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小明产生影响。
家庭气氛紧张、冷漠或者存在矛盾可能使小明产生回避学校的心理。
思路二:有效方法解决问题针对小明的厌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辅导,并帮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级标题:提供支持与鼓励小节一: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与小明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扰和挑战。
通过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们心声以及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小节二:积极正面激励给予小明实时反馈并进行积极激励。
例如,在他进步、努力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时给予赞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思路三:培养积极学习氛围为帮助小明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级标题: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小节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小明个人特点和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度。
小节二:鼓励合作与互助在课堂中鼓励小组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互动平台。
小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448bac9e31433239689395.png)
第三:适当组织班级学习好的同学或班干部 到厌学或成绩差的同学家里定期进行辅导。
第四:改善教学方法,增加课外活动,增加 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培养小学生对学习 的兴趣,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学习 环境。
h
2
某小学生张丽丽:该同学在课堂上沉默 寡言,经常神不守舍,对学习没有兴趣, 作业不按时交,有时甚至根本就不做;早 上起床后不爱上学,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知识内容的加深,再加上父母外出 打工,将其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 奶年纪大又不识字,看管孩子是心有余 而力不足,于是张丽丽同学的学习在家 里被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h
5
总之,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是一朝一 夕的事情,要有耐心,有爱心,只有这 样才能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端 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之更好的学习与 成长。
h
6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h
7
早上起床后丌爱上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知识内容的加深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将其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年纪大又丌识字看管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丌足亍是张丽丽同学的学习在家里被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h
1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条件改善了,但厌学 的学生却越来越多。有些小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 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h
3
案例分析:
案例中张丽丽的症状属于小学生厌学 症。而她的厌学原因主要是对学习没有 兴趣,和受家庭环境影响。教育学家研 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 生,特别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很大 一部分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矫正小 学生的厌学症主要应注意下几点:
小学生厌学的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的辅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0b60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4.png)
小学生厌学的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的辅导案例一个只有9岁,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跟妈妈说“如果你再逼我上学,那我就不活了。
”经班主任介绍,家长陪同孩子来到我们进修校心理健康教研室。
学生基本情况:9岁男孩,三年级学生。
性格胆小、自卑,情绪低落。
在班级表现:不与同学沟通,上课走神,经常不完成作业。
老师在询问原因时,他回答说:“老师,你让我回家吧!我不想上学了。
”说完就背上书包回家了。
家长反映:他情绪低落,不想上学,经常说活着没意思,家长非常担心。
搜集资料,找到与孩子沟通的突破口。
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咨询室,他低着头,一言不发,明显感觉到他情绪低落,并且不配合咨询。
经初步接触,我们了解到孩子喜欢画画,让孩子画了“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画。
让他讲讲自己作画的想法,画面的内容,通过分析他的心理画来打开与他沟通的突破口,找出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
一、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首先是妈妈对孩子的要求特别苛刻,她总是站在自己的认知程度上去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标准,就打骂孩子。
例如:孩子很认真地学习数学,可不能理解8+5=13时,妈妈会狠狠地说孩子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笨死了。
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认知还没有达到成人的认知程度。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与消极情绪产生了链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同时形成了自卑、敏感、对自我不认同的性格特点,从而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动力,产生了严重的低落情绪,甚至产生了不想活的念头。
其次是父母的关系紧张、家庭环境不合谐也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导致了他不能静心去学习。
2.学校的影响。
一方面孩子的`性格内向,不与同学交往,在学校感觉很孤单。
另一方面是他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他什么也不说,老师通知家长,便会引发打骂训斥,让他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辅导措施搜集到以上资料后,我们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要求他们积极配合。
同时耐心地给家长讲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她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需求,让她知道一个孩子的快乐成长,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关注、理解、信任、关爱以及家庭关系的和谐。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e703a12cc58bd63186bdf7.png)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小浩是我上一届带的学生,家住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最多回来2、3次。
平时他由爷爷奶奶照看。
五年级时小浩从乡下转入我校,刚来时厌学情绪较为突出:他上课的时候一般坚持不到五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用手碰碰左边的同学,用笔捣捣右边的同学,或者用脚踢踢前位的同学……总想和别人说上几句。
当别的同学不理睬或老师发现并制止后,他又会摸着东西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十分钟。
总之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经常不交,成绩越来越差,甚至逃课上网!和家长反映多次,家长虽重视,但由于在外地务工,远水不解近渴。
二、对案例的分析:厌学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
在每一个人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
学生厌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课时常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
第二,课后不愿复习和做作业,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
对考试、测验无所谓,只勾几道选择题应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
第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
(这三个方面在案例中小浩的身上均有体现)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总之,厌学者,总幻想离开学校、离开课堂。
离开老师、离开作业、离开考试,做一些不动脑不劳力的事,总想冲破校园纪律,自由自在。
可是,空虚、孤独、无聊也常常伴随着他们。
因此,经常用吸烟、玩电子游戏、上网、谈恋爱、幻想来自我麻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案例中的小浩,厌学的三方面具体表现在他身上均有体现:上课小动作不断,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课后作业马虎或抄袭,借故旷课,外出玩游戏等。
其实,像小浩这样厌学的农村孩子我以前接触过不少,有一定的经验。
案例分析(15分)小明读小学时就厌学,经常旷课,有时甚至夜不
![案例分析(15分)小明读小学时就厌学,经常旷课,有时甚至夜不](https://img.taocdn.com/s3/m/e67fd47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75.png)
案例分析(15分)小明读小学时就厌学,经常旷课,有时甚至夜不【案例背景】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
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
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
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
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夜不归宿,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案例事件与过程】我班学生小明就具有这些特点,他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东西;作业不做或敷衍了事。
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还可以跟上,从三年级开始,随着知识内容的加深,父母忙于农活,不能给予家庭辅导,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带到学习中来(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滑,甚至夜不归宿。
案例中小明的厌学症无疑是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父母很少关心孩子,不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放在心上。
处于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孩子又怎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又怎能不产生厌学的情绪呢?在孩子看来,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反正爸爸妈妈不计较这个,只要乖乖听话,让父母、爷爷奶奶、高兴就行。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eee48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d.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小学生阶段是学习路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当然也是一段令人艰辛和烦恼的时期。
因为小学生我心智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很好的理解和适应学习,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实例案例,分析其厌学原因,并提出建议。
案例:小学二年级的小明本来是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时也挺认真的,成绩一般都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
但是自从小明升入小学二年级后,他对学习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不再认真听讲,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说课下的作业了。
学校老师和家长多次进行交流,总结出小明出现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科目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家里所接触的娱乐方式较多,且父母对于学习重视程度较低。
分析:小明的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习科目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一些艰深的知识,因此也难以感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是娱乐方式的问题,儿童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如果家里的娱乐方式过多过于单调,小提琴练习、数学作业、阅读可能成为一种痛苦。
还有就是父母的态度问题,父母如果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可能会给小明一种不学习也无所谓的感觉,这对于小明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针对小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减轻小明的学习负担和降低他的厌学情绪,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2. 丰富娱乐方式:可以尝试丰富小明的娱乐方式,如安排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推荐一些小说或动漫给他看,以此带动他对知识的兴趣。
3. 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适当与小明互动,参与他的学习,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4. 适量的奖励:可以在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如金币、礼品等,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期望和成就感。
总结:小学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存在学习厌学的情况,需要及时解决。
针对小明的厌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丰富娱乐方式、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适量的奖励等多种手段,旨在激发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6d3f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b.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产生逃学的念头。
这种情况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困扰,也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小学生厌学的心理辅导案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从上学期开始就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他经常抱怨学校的作业太多,觉得学习很枯燥,不愿意上学。
在家长的督促下,他也只是敷衍了事,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担心他的学习状态,因此找到了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
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首先和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和他的谈话,我了解到他的厌学情绪主要是因为对学习内容的不喜欢和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他觉得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给出了以下的心理辅导方案:首先,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孩子厌学的迹象。
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要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轻易施加压力。
在和孩子交流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其次,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我发现他对绘画和音乐很感兴趣。
因此,我建议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通过以上的心理辅导方案,小明逐渐改变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他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能够更主动地完成作业。
家长和老师们也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最终,小明的学习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4a091fb5f0e7cd18525369b.png)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怕学习的孩子陆启苗,女,小学学前班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
不肯写作业,不写家庭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她。
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她,对她放弃了。
母亲也很忙,即使想管她,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她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
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她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
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
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她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吴昊,男,5岁,小学学前班学生,单亲家庭。
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f6e50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这在教育界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重拾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案例,探讨背后的原因,并介绍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问题描述小明是个十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近期在语文和数学方面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他表现出对作业不感兴趣,经常逃避完成任务,在课堂上也缺乏注意力,并且变得容易激动和冲动。
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析原因1. 学业压力过大成绩要求可能成为小明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家长或老师过于强调分数而忽视了培养孩子兴趣与内驱力,在良好心态下完成任务会对孩子造成沉重负担。
这样会引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2. 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可能找不到充满激情与动力的学习目标,缺少明确的奖励或认可机制。
当他看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就会产生困惑和无助感,进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 缺乏自信心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小明可能遭受过失败或批评,导致他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这种负面经验会使他丧失自信心,在面对新挑战时感到焦虑和恐惧,并最终表现为厌学行为。
4. 学习方式不适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如果小明所处的学习环境不能满足他个体化的需求,在长时间内以同一方式进行学习可能引发厌倦与焦虑。
三、心理辅导策略1. 建立积极情绪与态度了解小明真正关心和喜欢什么领域是改善其厌学现象的第一步。
通过鼓励并赞美他正在做出的进步,提高他的积极情绪和自尊心,可以缓解学业压力,并激发兴趣和动力。
2. 设定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帮助小明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和优点,制定一些可量化和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样能增加他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并培养他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3. 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小明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效果如何,寻找其适合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92ae0f03d8ce2f0066232d.png)
小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⒈案例介绍殷某,男,12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家有父母和妹妹四人。
父母都是从鄂东某县进入黄石市做装潢油漆生意的。
据班主任反映,殷某的智力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小学二年级下学期以前,其语文、数学成绩在班内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后来成绩就明显下降,特别是到了四年级时,语文、数学两科考试经常不及格。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殷某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话语不多,但是为人诚实,能讲实话。
殷某的父母在闹市区拥有一个销售装潢油漆的店铺,他们成天忙于生意上的事情而无暇顾及殷某兄妹俩的学习,就是生活上的事情大多也是兄妹二人相互照顾。
用殷某自己的话说,兄妹二人简直是相依为命。
据殷某介绍,他在家的休息时间基本上都用于父母店铺的事情。
除了为父母做饭、送饭外,还要代父母看店铺售货。
殷某年龄虽小,但他对店铺内每样商品的价格、品质和行情了如指掌。
在帮助父母经营的过程中,殷某对赚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他现在非常讨厌学习上的事情,经常想,“干脆回家帮父母做生意”。
据他交代,不知从何时起,他上课的时候就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讲授,头脑中想起的都是前几天他所经手的几件生意;课后他从不复习所学功课,每次的作业都是照其他同学抄的。
当殷某成绩出现下降的时候,老师只是跟他谈了几次话,叫他不要光顾着赚钱,多思考一下学习上的问题。
当殷某提出将来要当大老板、大企业家的想法时,老师有耻笑他的情况。
这更增加了殷某的厌学情绪。
殷某现在的想法就是,“读书没有多大用处,只要能赚到大笔钱就行”。
⒉案例分析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殷某的厌学症很有其代表性。
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现时社会上的“重商轻学”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它诱发了学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致使有些学生赚钱兴趣上升,求知兴趣下降。
另外,殷某的厌学起因于在家“不务正业”。
身为小学生的他,在家本应以预习、作业和复习等学习活动为主,但其学习时间全部被副业排挤掉。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ddcd4957c1cfad6195fa79d.png)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资料分享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阜阳市北城小学:郭必清姓名:赵思杰性别:男年龄:11岁成绩:在班内是后进生爱好:对各种小玩意儿特别感兴趣,甚至在课堂上一玩起来就爱不释手。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做小生意。
学情分析: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各科老师没办法。
他自己也懊悔、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
经常丢三落四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
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曾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担任班级劳动委员。
一、促膝交心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接受我,注意到他爱劳动的一面,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这儿开始:我问他:“你劳动这么勤快又有条理是跟谁学的?”他的回答令我出乎意料:“平时观察奶奶学来的。
”“啊!你很细心嘛!”“你怎么会想到去观察奶奶劳动?”“我们家活儿都是奶奶一个人干的。
有时我也干一点。
”“你还很懂事嘛!”他第一次用惊讶的双眼观察我。
“你奶奶一定很喜欢你吧!”“嗯。
”“一学就会,你挺聪明的!”“我爷爷也这么说。
可是爸爸妈妈总是说我没脑子。
”“那你自己怎么看自己?”“我有时聪明,有时笨。
反正一跟学习占边我就特别笨。
”“怎么会呢?”“我一碰到书就会反应很慢。
”“不,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再一次用惊奇的眼睛看我。
在我再次肯定后,他放松地跟我聊了起来……二、分析成因:通过多方了解班主任及本人,赵思杰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母的打骂,父母只顾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个别教师滥用惩罚,观念不当;三是祖父母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的能力的缺失。
三、行为矫正针对赵思杰的问题,我和班主任老师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父母和祖父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打骂,还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
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精选文档
![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26f2e041ed9ad51f01df2b9.png)
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小学生厌学症的案例报告?摘要:来访者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单亲,家庭贫穷。
最近不愿上学,只要到校身体就不舒服。
本案例是针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心理辅导过程。
在本案例中,我采用了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艾尔伯特·艾利斯倡导的理性情绪疗法和家庭、学校系统治疗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资料1.个人资料荆某,女,小学四年级,11岁,独生子,身高左右,体型适中。
无疾病史。
2. 个人成长史:父亲不务正业,母亲因经常遭家庭暴力而与其离婚。
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
很小的时候还挺活泼的,自从她妈妈回来看过她以后,她好像有了心事。
曾经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到学习时就变样了,在学校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回家后就有好转,亲人带她去看过医生,可是根本查不出什么毛病,身体很健康。
由于她这些反常表现不受到老师的欢迎,曾经被老师批评过。
3.心理测查结果:孩子在智力上没有什么问题,属于中等水平。
二、主诉荆某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
听到老师布置作业心里就烦。
也不愿做作业。
我总觉得没什么好看的。
每次走到学校门口心里就犯愁,一进教室总感觉别人在议论我什么。
而且感觉学习没意思,真累!三、观察、他人反映及资料收集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荆×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语,人乖巧。
班主任反映:荆某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三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偏上,但进入四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期中测验两门主课均不及格。
奶奶反映:最近她到家总是磨磨蹭蹭,不想写作业,找本书拿本本子也得那半天。
对奶奶的叮嘱总是不屑一顾,而且也感觉心烦。
对待任何事也没有心情,不愿说话。
并且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说:“上学真没意思。
”到学校问老师在学校表现,老师说最近书写极差,作业马马虎虎,经常完不成,而且总说身体不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我班有名女生叫赫文辉,9岁才上一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
父母是小商贩,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平时住在奶奶那里。
奶奶没有文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奶奶说话根本不听。
由于讨厌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针对这一情况,我专门作了研究。
二、原因分析
她的心理问题是从家庭成员对她的过分满足、迁就和教育误导开始的。
爷爷、奶奶的话对她影响很大:反正学不到什么,不去就不去吧。
父母由于忙于生意,对她不闻不问,所以她经常性的找借口这疼,那伤,奶奶就让她不上学,任由她在家不到学校。
造成她和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不合群,一到学校就感到孤独,害怕,产生害怕学习的焦虑性格。
三、个案处理
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孩
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同时不要让爷爷奶奶再溺爱孩子。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要对这类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语言。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让赫文辉练习造句,他小声说出了一个句子,我试探着问:“还能继续吗?再说一句,试一试。
”我带着微笑,用赞许、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他不慌不忙地为大家描述了一个很美的图景。
语句通顺流畅优美。
最后我这样告诉他:“许多事情并不难,只要你试一试,你肯定行!”这趟课上,他的学习兴趣显然很高。
由此可见,鼓励是“催化剂”,能给学生以自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3、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
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她,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能很好的调控学生的心态。
同时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不能因不爱学习嫌弃他们,要以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4、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
有机会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例如,鼓励孩子多与自己的伙伴在一起,多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也是促进他爱学习的一种良好办法。
5、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
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他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她的做法,抓住他爱劳动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甜头。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
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教师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四、干预效果
象郝文辉这样的学生,身上本来就存在了许多缺点和毛病,对她们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她不断故态复萌,出现多
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万不可虎头蛇尾,前功尽弃!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她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
郝文辉同学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她交流讨论学习生活。
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
奇迹出现了,她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
于是,我试着让她当值周班长。
果然,在她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
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看着她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她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