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豌豆的特点包括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和易于区分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
人工传粉过程包括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和再套袋隔离。
相关符号意义包括P表示亲本,F1表示子一代,F2表示子二代,♀表示母本,♂表示父本,×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显性性状如高茎,隐性性状如矮茎。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都属于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分别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表示。
相对性状分离时,会出现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不同,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
遗传因子的发现包括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容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设计测交实验和验证实验都能够验证分离定律的正确性。
伴性遗传是指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特征,如红绿色盲。
伴性遗传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因为女性有两个X 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所以男性更容易受到X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
实验过程及现象:在实验中,形成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解释(提出假说):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及现象,我们可以提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假说: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设计测交实验:为了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假说,我们进行了测交实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 遗传因子的发现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人工传粉过程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再套袋隔离相关概念相关符号意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母本;♂:父本;×:杂交;U :自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双眼皮)、生理特征(B型血)和行为方式(左撇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分为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形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YYRR、yyrr 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YyRr、Yyrr、yyRr 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容实验过程及现象 P 高茎×矮茎→F1(全为高茎);F1自交→F2(高茎:矮茎=3:1)解释(提出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存在的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验证(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推测后代高茎:矮茎=1:1 实验验证: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比例接近1:1,验证了以上解释的正确性分离定律内容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容实验过程及现象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解释(提出假说)①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成分别是YYRR和yyrr,F1的基因型是YyRr ②F1形成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 思维导图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定义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范围: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方法样方法范围: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的卵、蚜虫、跳蝻)和植物求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标记重捕法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计算:初捕标记/N=重补标记/重捕总数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定义死亡率定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最主要的生物因素,也是直接因素繁殖能力有差别会影响种群数量二胎、三胎与计划生育---出生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迁出率定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定义:(比例)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引诱剂-改变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影响出生率实验:探究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确定样方:多少、大小、取样方法取样关键: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第2节 种群数量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建立数学模型过程数学模型类型坐标曲线图-直观但不准确数学方程式-准确但不直观“J”型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田地和其他竞争物种模型:Nt=N0λt曲线起始点不为0,呈指数增长增长率=λ-1>0且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s”型曲线高斯--大草履虫(注:大小草履虫是两个物种)条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斗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增长速率:现增加后减少最后为0增长率:一直下降K值定义环境决定K值大小种群数量一般围绕K值上下波动K值应用增大K值: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也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减小K值:有害生物防治,如老鼠,增大阻力,降低K值K/2应用捕鱼:区分最大日捕量和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有害生物:在K/2前捕杀种群的数量波动相对稳定 (一段时期)衰退 消亡 种群数量过少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酵母菌真核生物、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液泡--可做质壁分离的原料工具-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6*25 25*16只能冲洗不能刷计算公式方法:抽样检测法过程:先盖后滴、自行渗入计数时间: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计数取样前:振荡摇匀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数量过多:增大稀释倍数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自身前后对照需要设置重复实验种群数量增长趋势:现增加后减少增加:开始时培养液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物质的积累,pH不适宜(CO2引起)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非生物因素(影响往往是综合的)阳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温度温带和寒温带:种子萌发主要受气温升高影响蚊类昆虫:寒冷季节全部死亡,主要受气温降低影响水干旱缺水:许多植物种群死亡率升高东亚飞蝗在干旱的时候爆发式增长生物因素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渔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群落的定义-不是简单集合)范围、边界多少种群、优势种群占据位置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演替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分群落的重要特征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因素物种丰富度定义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控制放牧强度种间关系(定义、曲线)原始合作(互惠)定义例:海葵与寄生蟹互利共生定义例: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种间竞争定义例:非洲狮和斑鬣狗捕食定义寄生定义例:马蛔虫与马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分层现象意义注意: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垂直结构,只是明显不明显植物分层:地上-光的利用和温度;低下-水分和无机盐动物分层:栖息空间、食物条件水平结构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植物自身生长的特点镶嵌分布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随季节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规律性变化生态位定义动物生态位:研究栖息地、食物、天敌或者是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植物生态位:研究在某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关系意义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不用样方法的原因: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记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目测估计法按照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等级划分: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诱虫器原理土壤与花盆壁有空隙电灯状态酒精作用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分类依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荒漠生物群落分布结构特点生物特点生活如何适应环境仙人掌骆驼刺蜥蜴某些爬行动物生物特点草原上的植物适应干旱的特点森林生物群落分布结构特点生物特点阴生植物适应弱光的原因湿地生物群落常见植物动物海洋生物群落常见动植物第3节 群落的演替演替演替定义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定义举例特点次生演替定义举例特点演替的原因演替方向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内容举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定义生物圈定义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形辨析食物网和食物链(营养结构)区分第*营养级和**消费者食物网和食物链的计算规律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定义过程某一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计算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意义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定义别称特点C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生物群落内部循环途径图形辨析生物富集定义特点扩散途径:大气、水、生物迁徙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载体--物质动力--能量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选材方法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土壤浸出液的制备方法过程结论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举例来源化学信息举例来源行为信息定义举例来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个体角度种群角度群落角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动物传粉养鸡时延长光照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的定义生态平衡特征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定义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4章 人与环境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全球性生态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定义价值直接简接潜在丧失原因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异地保护第3节 生态工程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自生循环协调整体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实例农村综合发展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前景幕布 - 思维概要整理工具。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相对性状概念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Aa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分显性和隐形基因型+环境→表现型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杂交与自交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的过程(场所:精巢/睾丸)精原细胞曲细精管中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 成4个子细胞精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精子:由精细胞分化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卵细胞形成过程(场所:卵巢)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卵细胞和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不同点精子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过程有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部位卵巢过程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注意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类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类型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世代遗传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类型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只有男性患病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雄性:ZZ(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相同)雌性:ZW(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特点受一对基因控制分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等多基因遗传病特点受多对基因控制在群体中发病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举例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青少年型糖尿病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举例猫叫综合征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21三体综合征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也叫特纳氏综合症,XO型,缺少一条X染色体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作出诊断→分析传递方式→推算后代发病率→提出对策和建议产前诊断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病因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遗传系谱图分析先排除伴Y遗传父病子全病(患者全为男性)→伴Y遗传再判断显隐性三看出现比例“无中生有是隐性”→看女患者其父和子无病→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父和子皆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看男患者其母和女无病→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母和女皆病→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若连续几代都得病→可能是显性遗传若患者男女比例相当→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患者男多女少→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患者女多男少→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特例若出现此图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出现此图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场所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特征(精原细胞)MI前期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②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中期点在板侧: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MII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相同的精细胞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变化曲线卵细胞的形成特点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和精子形成过程完全相同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进行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消失)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相关概念图示物理模型构建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受精作用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配子的多样性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图示结果雌雄配子间结合方式16种,子一代基因型有9种,性状组合有4种性状分离比为9 : 3 : 3 :1Y_R_(1~9):Y_rr(10~12):yyR_(13~15):yyrr(16)结果①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特点只能通过母本遗传精子中几乎不含细胞质(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脱落)卵细胞继承了卵原细胞绝大部分的细胞质意义①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②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实验名称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区别MI和MII的方法(二倍体生物)MI(有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有联会现象中点在板侧: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MII(无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②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实验者:格里菲斯基因的本质与表达2DNA的复制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真核细胞主要是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原核细胞在拟核特点①半保留复制②边解旋边复制条件①模板: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产物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保证①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基因的表达转录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场所真核细胞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条件①模板:DNA的一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配U、T配A、C配G、G配C产物一个RNA分子(主要指mRNA)图示翻译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核糖体条件①模板:mRNA ②原料:游离氨基酸产物蛋白质特点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迅速合成出大量的相同蛋白质密码子(64种)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61种)tRNA上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图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心法则两条途径间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直接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④能量:ATP提供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和准确性③酶:RNA聚合酶④能量:ATP提供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分别为UAA、UAG、UGA③tRNA(识别和转运氨基酸)④能量:ATP提供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变异突变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组形态上:是细胞中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功能上:是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概念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特点植株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单倍体概念由配子发育来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无籽西瓜培育基因重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而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组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化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现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只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三倍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导致不能产生种子概念举例人、果蝇等绝大多数动物、玉米举例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诱导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诱导原理过程原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贡献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种群中,某个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实验操作步骤染色试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育种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基因重组优点使分散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缺点①育种时间长②局限于同一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实例用高产、不抗病和低产、抗病的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病的小麦诱变育种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优点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有利变异少,需处理大量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实例高产青霉菌的选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的培育等基因工程育种概念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的育种方式原理基因重组工具限制酶(基因的剪刀)、DNA连接酶(基因的针线)、运载体(基因的运载体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优点①能定向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②目的性强;③育种周期短;④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缺点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实例转基因抗虫棉、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等药物的获得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优点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所需品种缺点所获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一般只适用于植物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过程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子代均为纯合子缺点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名称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新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思维导图
新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豌豆特点人工杂交过程拓展:玉米、果蝇特点不同类型生物的杂交过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方法过程探究(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两个小桶-分别是雌雄生殖器官球的数量抓取注意事项可模拟产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题型判定相对性状杂交过程分析假说-演绎法分析分离定律的应用范围判定显隐性---杂交、自交判定纯杂合---自交、测交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连续自交/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连续自交最后淘汰曲线、公式连续自由交配/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子房与果实形成果皮(子房壁)、种皮(珠被)--母本受精卵---种子致死配子合子1/2问题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联系的问题(安哥拉兔)喷瓜验证分离定律3:11:1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过程(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现象与对应问题亲本型重组型区分亲本基因型与亲本型区分重组基因型与重组型做出假设(注意雌雄数量关系不等)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内容范围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进行对比基本题型判定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种类问题区分一个精(卵)原细胞和一个个体产配子种类配子间结合方式求子代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概率问题求某个子代基因型概率求某子代是一具体表现型种类求纯合子和杂合子概率(1-.. )常见比值问题自交9:3:3:1以及变型测交1:1:1:1以及相应的变型注意判断题连锁和互换问题患病问题系谱图与电泳结果相结合的题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第2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一部分)具体过程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图形、曲线以及与有丝分裂类似过程的区分受精作用定义意义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推论原因推论的具体内容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方法果蝇过程假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分离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第3节 伴性遗传定义(混淆点)性别决定方式XYZW染色体数目决定的--雄峰X染色体数目决定的-蝗虫、蟋蟀(雌:XX、雄:X0)发育过程中性别转变:黄鳝温度影响性别:青蛙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血友病特点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应用芦花鸡和非芦花鸡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DNA与RNA的异同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人物:格里菲斯材料:小鼠肺炎链球菌种类以及特点S型细菌R型细菌实验过程推论曲线体外转化实验人物:艾弗里方法:设法除去绝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过程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人物:赫尔希、蔡斯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材料: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特点结构获得带有标记大肠杆菌方法获得带有标记的T2噬菌体方法搅拌的目的离心的目的搅拌不充分的影响保温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影响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的原因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第2节 DNA的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科学界--4种碱基威尔金斯、富兰克林:获得DNA的衍射图谱沃森、克里克-推测--DNA是呈螺旋结构查哥夫A = T,G =C沃森、克里克:DNA呈双螺旋DNA的结构结构“五四三二一”氢键不是化学键,形成不需要酶G、C越多,热稳定性越强每个双链有2个游离的PP连接一个或者两个脱氧核糖计算原则:碱基互补配对第3节 DNA的复制推测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数据人物:梅塞尔森、斯塔尔材料:大肠杆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过程结论DNA复制过程定义时期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特点准确复制的原因意义拓展:复制叉、冈崎片段第4节 基因通常是局域遗产信息的DNA片段基因与DNA的关系(3个资料)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DNA分子特点基因描述基因、DNA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转录RNA的结构RNA的种类(转录产物)以及作用转录定义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过程遗传信息的翻译定义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翻译实质密码子起始密码子种类终止密码子种类特点区分启动子、终止子与密码子区别反密码子翻译过程多聚核糖体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分裂能力高度分化复制型RNA逆转录型RNA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总述: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间接途径内容:典例皱粒豌豆直接原因:淀粉分之酶异常-保留水分效果差根本原因:基因突变白化病直接原因: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区分:白化病和白头发根本原因:基因突变拓展:喝酒红脸和白脸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内容示例: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生物体细胞多种性状的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管家基因--呼吸酶基因奢侈基因表观遗传--基因转录不同-蛋白质形成含量不同-表达结果哦不同例子小鼠毛色柳穿鱼定义特点作用机理思维训练:表型模拟(典型)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例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细胞癌变(内容变动)原癌基因抑癌基因注意事项定义概念解析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意义基因重组定义类型意义拓展--基因组编辑第2节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定义种类染色体数目变异一类是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区段为基数成倍的增加或减少二倍体和多倍体染色体组定义每一套非同源染色体组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形态。
生物高二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概念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概念1、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适用于逐个计数比较困难的种群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注意事项随机取样计数原则:只要计数样本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个体数量即可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标记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前提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个体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出与迁入注意事项: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物与标记方法不能对动物产生影响;标记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计算公式:个体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数/重捕的标记个体数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意义:直接决定了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性别比例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因素非生物因素种类:光照强度温度水氧气影响: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生物因素种群特征的影响种间关系的影响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研究的应用在渔业上确定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二分之K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K值与二分之K值的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J形增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一定的倍数增长模型:N‘=n^tNS形增长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条件:环境条件有限如受空间食物天敌的制约注意:种群数量达到K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原理酵母菌是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注意事项抽样检测先盖盖玻片后滴培养液酵母菌需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如酵母菌总数过多的用无菌水稀释读取酵母菌数量不记已死亡的酵母菌用台盼蓝染液鉴别血细胞计数板及相关计算规格:16*25、25*16公式:酵母菌细胞数/ml=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400*10^4*稀释倍数(注意单位)生物高二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生物高二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新课标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模块知识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高一)
走进细胞
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
必修一知识: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高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本质
必修二知识: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论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高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三知识:植物的激素调节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高二)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选修一知识:
酶的研究与应用
DNA和蛋白质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高二)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选修三知识: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生态工程
知识模块及高考分值
具体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
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
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
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一、核酸的种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
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