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概论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土地利用规划学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1:10万);
5.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图(1:5万); 6.专题研究报告; 7.相关专题研究图件。
2、规划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阶段:
123容度4....组制制安收织定定排集准工技)基备作术础(计方资领划案料导(((小组规社组织划会、领目经办导的济公、、、室日原自、程则然技安、条术排期件方图组、限、法件)工、相、资作目关程料分标规序等工、划、))内进
8.土地利用时空配置(各部门用地、各产业用地、各 项目用地的区位选择,达到时空配置优化的目的)。
9.规划方案可行性论证(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0.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预测、评价和效益分析)。
11.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快策、不确 定型决策)。
12.规划实施计划和措施(年度实施计划、动态监测、 规划后评价、政策和制度保障)。
—土地统计年报和土地统计台帐(小斑卡)
(2)土地质量统计资料
—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及图件 —土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及图件 —不同地形和坡度下耕地分布状况和图件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图件 —农用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图件
(3)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文本和说明 土地利用现状图(1997)(1:10万市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 (1:10万市级)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报告和相应图件
6.实行民主化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听取 意见、强化论证)
7.突出创新意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吸取和 借鉴相关规划编制经验、注重政策和制度创新)
(八)进度安排
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
(九)规划成果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3.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1:10万);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
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 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 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 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2、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
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的内容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
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
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 》; •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 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2 专项法 • 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 ,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 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 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区域综合分析法发言稿

区域综合分析法发言稿

区域综合分析法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我想今天的主题我们都不陌生,那就是区域综合分析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某一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中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区域综合分析法的起源和发展。

区域综合分析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

在此背景下,区域综合分析法应运而生。

从此以后,这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接着,我们来谈一谈区域综合分析法的基本特点。

区域综合分析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它不仅可以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情况,还可以分析其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帮助我们找出问题,并指导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它在研究区域发展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区域综合分析法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它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适用性。

然后,我们可以谈一下区域综合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区域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经济数据、社会数据、文化数据、环境数据等。

其次,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然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行动计划,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我们还可以对这些政策建议和行动计划进行评估,看看它们是否起到了作用。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区域,并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在实际研究中,区域综合分析法有着怎样的应用。

在我国,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中。

通过对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
1152342004507 1152342010619 1152342004620 1152342011561 1152342011560
城乡规划设计实习
2 36 36
毕业论文(设计)
4 72 72
城乡规划方向
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
3 54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 36
小住宅设计
2 36
旅游规划与管理
2 36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 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课程构成。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通识 教育 课程
专业 教育 课程
课程类别
思想政治教育
必 体育与国防教育
体育 国防教育
修 交流表达与信息 大学外语
学分 3
4
2 3 1 4 2 10 4 6
10
开课时间 3
4
2 1 1-8 1-4 1-2 1-4 1-2 1
1-8
备注 39 学分
10
1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系 列课组成。前三类课程为必修课程,专业系列课为选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8 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 32 学分(包括 3 学分大类平台课和 29 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 主干课 19 学分,专业实习 6 学分,毕业论文(设计)4 学分,专业系列课最低修满 27 学分。
1152342011456
1152342011457
专业 1152342001458 实习 1152342010459
课程名称

大连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概论

大连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概论

大连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概论麻洪旭;徐晓光【摘要】简要介绍了空港经济理论,分析了设立空港经济区的必要性及未来趋势,通过对空港经济区理论、新机场选址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研究,对未来大连空港经济区规划布局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规划重点,对大连市空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15【总页数】2页(P15-16)【关键词】空港经济区;圈层理论;地理环境;规划重点【作者】麻洪旭;徐晓光【作者单位】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1 空港经济理论概述空港经济是后工业时代全球自由贸易潮流的最新表现,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我国政府也给予高度关注。

国内外众多成功经验表明,将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空港经济是未来的区域竞争焦点。

空港经济是现代高科技化的产业经济,不是传统工业、农业或者服务业的简单重复,发展空港经济要注重技术、管理和融资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发达的空港经济区是大型枢纽机场、雄厚的区域经济背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有效政府管理以及大型物流中心等方面有机结合的结果,发展好空港经济并不仅仅指建设机场。

空港经济区是指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空港周边所形成的经济区,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传统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双重功能的统一。

一方面,空港经济区仍以机场业务为核心,发展航空客运、货运、物流、机场购物、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等传统港区产业;另一方面,空港经济区作为开发区,依托中枢机场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临空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起到区域经济“发动机”的作用。

空港经济区两重功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高度统一。

1993年在PTRC国际运输会议上,Glen E.Weisbrod,John S.Reed和Roanne M.Neuwirth对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空港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提出了空港经济的圈层影响模式,成为空港经济区规划研究的重要理论。

华东师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生招生信息

华东师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生招生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研究生:2021年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收人数:36人联系:6223 2426 【初试内容】【复试内容】2021年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程潞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赵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自然地理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张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8〕。

普通地质学:?地质学简明教材?苏文才、朱积安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地质学根底?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吕美仲、侯志明、周毅,气象出版社〔2004.07〕;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版〕胡青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刘陪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内容中山大学地理学根底掌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海岸海洋地理学的根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分析当前地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现实问题。

874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掌握城市规划〔含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根本原理、相关理论、方法和规划原那么,了解中国现行的规划体系、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能用专业知识综合发现和分析城市规划各层次各类型的相关现实问题。

875地理学综合掌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相关现实问题。

87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1〕遥感:遥感物理根底,遥感技术系统的根本原理,常用遥感数据的信息特征,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遥感地学应用的原理及根本方法,定量遥感的根底理论。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经过 26 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地理学、资源 环境科学、土地科学等方面的学科综合优势,依托国家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地理 学人才培养基地,有效地体现资源环境、城乡区域发展规划领域里宏观思维、战略思考、综 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特色;以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为主线,以人文科学、 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为专业支撑的专业教学体系,专业特色鲜明,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 复合型人才培养宗旨。
(4)其它-----生产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各一篇,各为 6 个学分,共计 12 个学分。 2、本院开放课程 (1)学科平台课程 本院各学科平台课均对全校开放,学科平台课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开放课程 地理科学知识讲座
普通地质学 GIS 概论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与测量 地质学教学实习* 地理学教学实习*
——学科专业模块:学科平台课 9 门(包括地质野外实习和地理学野外实习),专业 核心课 11 门,学分不少于 43 学分;
——理科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层次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或大学化学。 ——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可申请学位。 分层次培养方案: 专业学术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必选各专业 指定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参加相关第二课堂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的培养,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交叉复合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鼓励文理工 交叉,建议选修法律、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关课程; 就业创业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选修各专业 技能提高课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考研____人文地理学

考研____人文地理学

第一部分:1、吴传钧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陆大道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李文彦:工业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4、胡序威: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毛汉英:环境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6、郭焕成:农村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郭来喜:旅游规划、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张文尝:交通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9、樊杰: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金凤君:交通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1、杨朝光: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土所12、肖金成: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国家发改委国土所13、王青云:区域政策、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国土所14、崔功豪: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南京大学15、顾朝林:城市地理、区域规划南京大学16、宁越敏:华东师大17、严重敏:华东师大18、李小建:河南财经大学19、吴必虎:旅游地理北京大学20、保继刚:旅游地区中山大学21、阎小培: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中山大学22、魏清泉:区域规划中山大学23、陈烈:区域规划中山大学24、李泊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5、李善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6、陈栋生: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7、魏后凯: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8、孙久文:区域经济理论城乡区域规划中国人民大学29、陈宗兴:30、曾刚:华东师大31、刘盛佳:华中师大32、曾菊新:城乡发展与规划华中师大33、胡兆量:北京大学34、杨吾杨:北京大学35、郭振淮:中国人民大学36、刘君德:华东师大37、陈才:东北师大38、周一星:城市地理、城镇体系规划北京大学39、王辑慈:区域创新北京大学40、杨开忠:区域经济北京大学41、郝寿义:区域经济南开大学42、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43、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44、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45、安虎森:南开大学46、李国平:北京大学47、吴殿廷:47、沈玉芳:华东师大49、覃成林:河南大学50、栾维新:大连海事大学51、姚士谋:城市地理、区域经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52、艾南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53、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第二部分:汤茂林、张小林、张京祥、陆林、曹有挥、韩增林、高新才、聂华林、李国璋、郭志仪、周述实、侯永志、刘勇、刘峰、陈耀、高国立、张庆杰、石培华、史育龙、许庆明、赵曦、曹阳、白永秀、赵弘、连玉明第三部分:许学强:中山大学王一鸣:发改委宏观院魏心镇:王峥:中科院政策所陆玉麒:南京大学绕会林:东北财大人文地理排名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北师大南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南京师大兰大华南师大070502人文地理学2101.城市发展与规划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6自然地理学④816人文地理学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经济地理学02.区域与城镇规划03.旅游规划与管理04.区域发展与土地规划05.城镇形态与环境经济06.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宁夏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大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范文,专业课必修内容(完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范文,专业课必修内容(完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范文,专业课必修内容(完整)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专业概况1.中文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修学年限:4年,地理授予学位:工学或管理学学士一级学科:理学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

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内容就是通过城乡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3.学科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为学生公共素质拓展与专业素质拓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培养掌握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旅游资源规划等专业基本技能,熟悉资源与环境、城乡规划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发展动态,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城建管理、土地规划和管理、旅游规划和开发及相关领域工作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1.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现代测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GIS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遥感图像处理与专题地图编制、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学,乡村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经济地理学,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人居环境,能源地理学,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科学思想史。

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规划论文

对西北地区乡镇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榆林市佳县为例□邵金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08级2班[摘要]:以陕北榆林市佳县为例,对西北地区的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一套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发展潜力指数,据此对榆林市佳县各乡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等级划分,并把潜力评价结果应用于完善佳县城镇体系规划实践中,对加快佳县各乡镇的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综合评价;中小乡镇;发展潜力;佳县[Abstract]: In JiaXian as an example, to the northwe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town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and method tobeneficial exploration, build a medium and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potentia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factors,ge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ex ,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inJiaXian potential hierarchies, and the potential evaluation result applied toimprove JiaXian urban system planning practice, to accelerate the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of township JiaXian are proposed.[Key Words] :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mall towns; Potential; JiaXian一.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的科学理念乡镇发展潜力是指乡镇在现状发展基础上能够支持未来城镇系统综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山东建筑大学14-15-02课表

山东建筑大学14-15-02课表

78
12
34 三 56
博文 美术4
徐源
(1-16)周 5-7节
美术4 徐源
(1-16)周 5-7节
逸夫楼 美术4
徐源
(1-16)周 5-7节
美术4 徐源
(1-16)周 5-7节
78
12
34 四 56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 王巍,于爱琴,陈 有川,刘长涛,段文婷,曹鸿雁 (110)周 1-4节 校园规划 王巍,于 爱琴,李鹏,刘长涛,段文婷,齐慧峰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 王巍,于爱琴,陈 有川,刘长涛,段文婷,曹鸿雁 (110)周 1-4节 校园规划 王巍,于 爱琴,李鹏,刘长涛,段文婷,齐慧峰
34 一 56
78
12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雁 (1-4)周 1-4节 雁 (1-4)周 1-4节 雁 (1-4)周 1-4节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交通节点设计 傅白白,李卓然,曹鸿 雁 (1-4)周 1-4节 雁 (1-4)周 1-4节 雁 (1-4)周 1-4节 城市灾害防治 (1-4,7-18)周 逸夫楼543[媒145] 城市灾害防治 (1-4,7-18)周 逸夫楼543[媒145] 城市灾害防治 (1-4,7-18)周 逸夫楼543[媒145]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刘兆德 逸夫 楼501[媒130] (1-8)周 5-8节 逸夫楼343[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刘兆德 逸夫 楼501[媒130] (1-8)周 5-8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范慧 信息馆226[媒297] (1-16)周 5-7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范慧 信息馆226[媒297] (1-16)周 5-7节 园林植物与应用 徐晓蕾 博文馆 312[媒189] (1-1D 于承新 逸夫楼137[媒145] (1-16)周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题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题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2、极化效应3、城市规划实施4、区域规划5、城市规划法律体系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土地价格8、城市交通9、城市规划编制10、城镇体系11、城市对外交通运输12、城乡发展13、修建性详细规划14、城市环境保护15、城市绿化系统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A 西谛的工业城市B 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C 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D 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 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 物质空间决定论C 综合多功能D 大众参与3、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B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 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D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4、城乡在发展中有何关系()。

A 向心与离心、聚合和扩散B 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C 向心与离心、吸引与离背D 吸引与离背、聚合和扩散5、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 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B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C 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D 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6、可以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是()类用水A 上层滞水和承压水B 潜水和承压水C 潜水和地表水D 上层滞水和地表水7、(),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承载性B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C 地租D 地价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A 城市主干道B 城市次干道C 各级道路D 各级支路9、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中,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责任要()部门行政的主体。

A 低于B 相同于C 高于D 没有关系10、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503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的培训,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2. 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3. 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六、专业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原版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原版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1.区域: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2.区域特征: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二:整体性和结构性3.社区: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4.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5.社区功能:空间功能。

社区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没有这个空间,人们就无法生存、繁衍,更无法发展。

因此,空间功能是社区的最基本、最主要功能之一。

联接功能。

社区在为人们提供空间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人、家庭、团体聚集在一起,提供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倡共同参加社区活动、相互援助,从而将居民密切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小社会。

社会化功能。

社区不仅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居民联接在一起,还通过不断的社会化过程,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社区的风土人情、人生观和价值观。

控制功能。

社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有效地维持社区的秩序,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

传播功能。

社区因拥有密集的人口,从而成为文化源、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为传播提供了条件。

各种信息在社区内外,以各种方式迅速传播、辐射,为人们及社区本身的发展创造了基础。

援助功能。

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中的弱势群体,能提供帮助和支援。

6.农业分类:根据生产、研究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

例如,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中山大学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二Ο一一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宽基础,强专业,重特色。

培养具有宽厚广博的综合理论素养,扎实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高级管理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

1、管理型通才。

培养形成广博的教养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良好的专业修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高级通用型管理人才。

2、研究型专才。

培养形成宽厚的教养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独特思维,具有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高专业研究素养的高级研究型人才。

3、应用型专才。

培养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方法熟练地分析和解决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等宏观-中观的现实问题,具备较强专业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五年制本科。

2、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树立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3、专业方面的要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掌握城市规划学和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对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进行宏观分析研究能力和中观规划设计技能。

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等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外文书刊,熟练文献检索、查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较熟练运用遥感、GIS、计算机绘图等相关工具方法;掌握课题选题、资料调查收集、归纳分析、撰写论文和报告的研究规范;掌握规划设计方案比选、成果制作规范、成果汇报和报批程序等实操步骤;具备应用本专业知识进行城市规划实践和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能满足国家有关“注册规划师”学历的资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4
人口比重/% 0~14岁 15~49岁 >50岁
少年儿童比重/% >40
30~40 <30
表2—1 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40
26.5
50
50
10
23.5
表2—2 人口统计中年龄构成的划分
老年人口比重/% <4 4~7
>7
中位年龄/岁 <20
20~30 >30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5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
自然资源。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6
(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 可 能的开发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区 域发展
23征 4用 5用... .自自与方效自自然然地式应然然资资域或的资 资源源组 方 评源源质的合向价开开的地特的发发评理征评利利价分的价布评不同此开种筛对用任两会综施发正计特价的开带其生中第一相亩第以构对术据一的同一,发方选实之何个方合中之效一作发动产的步对均明及自上此定切次三四的类在利案出施决对方面权预正应般自开征系响件并方的因与对用后影的地明量占确发然的建生合,,,自的前用从几各策自面和衡先负,和然发的,,和且式。素辅一,能作保位确指有区展资可立产实对在分然自面的技个方与然的环利安效也最资利评明并自在和自。助定明产用程来然标量域方源能质部际于前析资然分方术可案实的效境弊排应不差源用价确抓然生措然对资产确生的度研资通等各向的性量门的已面比源资析式可行的施改应生得好的应的的的有在住资产施资自源业区重几,究源常。类的质、评适结开分较种源评与能方技。造,态失预评缩情地成利一主源(常源然、(域大种并其对用资保的经价合论发析区类或价方性案术和它方,防价小况理本于定要之特常的资优部主经资根区需平源证评济的程。利的域或组的向和。经对不面才措必负,分及揭地资间别是地源势门要济源据域求均的程价上标度用基主组合基提经井济自但。能施须效只布利示域源还是以域地资)自价。保自的占数度也的尺的础要合也础出济同前然表只作,待应有影用自上或存农各组域源结然值证然保有量。应合,评资上几有有上多合时提资现有出以科,这响的然自主在业种合组与构资,程资证量配从理并价源,类不不,种理指要源在正正减学既样到效资然要着生自还合限的源并度源程等合以性用。,分资同同这可性出特的经确确轻、要才其率源资矛相产然是的制适,对和的度表情下以此只则析源的的里供两各别开济分的负客估能被。相源盾互)因影分资合即区现优和示况这及标有应自在利利应选个种指发方析决效观计保开对互对进影上素响析源或筛域状势开。以几需尺这研然数用用该择方方出利面各策应的最证发自联区行响,的地,,保选发生与发如及个求来样究资量方方就的面案,用,方,之态好评利然系域分、利相域必分证出展产潜利人对方上进,其源上式式区方进之以,而面并影度的价用资、生析互用互产须析程开产在力用均区面的行才数相的与与域案行特利都且的在响,情结的源相产。相、制业搞自度发生区。的占域考迫自能量对比方方自,分点于会还正资。既况果先地互力许制改约结清然。规重域潜有产虑切然得对量例向向然并析,开引表负源对不,的后域制发多约造性构主资模要经力量业,性资出现,关,,资对论尤发起现效开资要也可次组约展自的自为的导源大的济。、结即。源客状进系且因源各证其利正在应发源夸要信序合的的然关然依重资组,技并对观,,负社,实开大估程和特关影条系的据要源合, 度。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2
2.年龄构成
概念与表示
年龄组的划 分与表示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
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 口逐龄的分百组分:0数岁来组(表不示足。1岁),1岁组,2岁组……;
5岁一档分组:女00~4岁,5~9岁,10~14岁,……; 10岁一档分组:如0~9岁,10~19岁,20~29岁,……; 国际划分法:划分为三组,即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 岁为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 我国划分法:划分为六组,即0~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7~12 岁适龄小学组,13~15岁为适龄初中组,16~18岁为适龄高中 组,男16~59、女16~54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 年人口组。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首先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 出比有生例不率关同、 系 的死上影亡。响率②和和其要人次求口,,迁处社移在会;不的战同物争生质、长消饥发费荒育结、阶构瘟段、疫的各等人类口文对化社教会育环设境施 的配套、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住宅和交通的建设, 莫不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当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动以后,有关 的一切社会职能均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经济文化建设如不考虑 人口文化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带来影响,就难以同未来的社 会需求相适应,从而陷于被动的地位。
陕西省精品课程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主讲:刘科伟 教授 时间:2005 年 7 月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 第三节 技术条件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因素
男女分令死亡率:在我国由于重男轻女等社会意识影响,针对女婴的人工 流产、溺婴,以及“生男为止”的生育观念等,使0~1岁人口的性比例比 这个比例要高出很多。以后由于社会分工、战争等原因,在各年龄组中, 男性的死亡率要比女性高,使性比例差距逐年有所缩小,
人口迁移和社会生产部门对性别的选择性:劳动力的跨区域迁移多以青年 男性为主,使迁入区人口男性比例上升,迁出区男性比例下降。重工业 采 矿业 林业 渔业 交通 建筑 地勘等生产部门男性比例较高;而纺织 缝 纫 手工艺制品等生产部门则女性比例较高。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7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
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三、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8
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 个方面体现:
作为生产者
作为消费者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 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 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 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表示方法
①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②以男性人数
对出生女婴性儿人性数比的例百:分据比研究表,示受,胎即时以男女性性与人女性口为数1为201:0010,0所左右对,应由的于片 男男胎性在人妊口娠数期表间示流。产、在死区胎域的人机口率分较析大中,到,出除生总时人,口性性比别例比降为例1外0,5上下。 新无论出古生今人中口外性,别这比个出和生各性年比龄例组都人是口基性本恒别定比的也,是上分下析波的动重幅度要很指小标。。
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
殊的地域分布规律。
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用系 ,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游资源等
根有据限自性然:自资然源资的源利的用有方限式性划是分指:自直然接资生源活的资数源量、供劳应动与资人料类资不源
3.特征:
根断增据长自的然需资求源存能在否矛再盾生,划即分用:经可济再学生的自观然点资看源自、然可资更源新存自在然稀资
缺性
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
门生(产农力业发)展称水为平第; 一生产产业方,式②特、点③; 、不④同、部⑤门、劳⑥动部生门产(率工变业化); 称科为技第发二 展产; 物业质,消其费余;部劳门务为交第换三水产平业;。经济政策; 历史 地理因 素。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6
4. 民族构成
概 念 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 来表示。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 源,决 不可能出现 某种生产活动。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 畴也在 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 自然物质基础。
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 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9
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应从人口的消费与生产两重 性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区域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劳动力的 供给、人口的分布状况等对生产布局及区域发展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分组的结果除用表格表示外,还用人口金字塔图表示,并 且后者更为直观、常用。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