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心理学》第6讲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人们偏爱的休息停留位置
二、领域性(Territoriality)
阿尔托曼(Altman)对领域性的定义:领域性是个人或群 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 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被入侵者的反应: 1.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影响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2.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引起更多动作反应 3.入侵者年龄对反应也起一定的影响 入侵者的反应: 1.侵犯别人的人自己的空间也同时被别人侵犯 2.群体的大小也影响着个人入侵的倾向 3.被侵犯群体的地位越高,被侵犯的几率越少
一、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距离,人好似被包围在一个 气泡之中。这个神秘的气泡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当这个 气泡受到侵犯或干扰时,人们会显得焦虑和不安。这个气 泡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Sommer把这 个气泡称为个人空间。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与他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人们 用它来调整与他人交往的程度。个人空间并不是固定的, 在环境中它会收缩或伸展,它是能动的,是一种变化着的 界限调整现象。
沿建筑空间边缘的桌椅更受欢迎,因为人们倾向于在 环境中的细微之处寻找支持物。社会学家Jonge在研究中 发现,在餐厅和咖啡厅中,有靠背或靠墙的坐位,以及 能纵观全局的坐位比别的更受欢迎,尤其靠窗的坐位。 丹麦建筑学家Gehl发现,人们在驻足时会很细心地选择 在凹处、转角、入口,或是靠近柱子、树木、街灯和招 牌之类可依靠的物体边上。这类空间即可以为人们提供 防护,又不使人们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并有良好的视野。 朝向和视野对坐位的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季节变化 对日照要求也不同)。
公共距离
包括360到750厘米的近段和750厘米以上的远段。 这个距离通常出现在较正式的场合,如讲演、谈判等。
5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试验室研究
做法:要求被试者从前后左右等八个方 向接近三个不同的对象,当被试者停止前进 时记录被试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
13
模拟研究
研究发现前面较大、后面次之,两侧更容易接近他人。
.
14
.
15
现场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对真实环境中社会交往的人 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这方面的 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园儿童。
24
群体的大小也影响个人入侵的倾向。
一般来说,人们更不愿入侵正在交谈的群体成 员的个人空间,4人群体比两人群体的影响更甚。看 来正在交谈的群体的社会密度显示了群体本身的凝 聚力,自然要受到别人的尊重。人们也更不愿侵犯 社会地位高的群体空间,这可以从群体成员的年龄 和衣着显示出来所以步行者距群体成员一般比距单 独的个人更远。
.
41
.
42
人类的空间行为具有某些共性,也存在跨文化 的差异。
霍尔指出,在地中海文化中(包括法国、阿拉伯、 南欧和拉丁美洲人等),习惯使用嗅觉、触觉、以及 其他感觉形态进行人际交往,使用极近的交往距离 甚至频繁的身体与日光接触,显示出极大的密切性。
.
43
而在北美和北欧文化中(如德国、英国和美国白 种人等),则喜欢较大的交往距离和个人空间,一般 很少对他人使用非言语的密切行为。这一观点已得 到其他研究者的证实。
.
18
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人的行为
研究表明,当有人闯入自己的空间时,逃离之 前常常在行为上做出一些复杂的反应,如改变脸部 朝向或调节椅子的角度。有些被试者还做出防卫姿 态,如收肩缩肘,手托下巴,还有人以书本或其他 物品将自己与来犯者隔开。如果这些防卫措施都无 济于事,被试者就可能逃走。
.
19
04个人空间私密领域
马斯生洛理需需要要层次图
• 空间体验的起点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在最根本的层次上, 满足人的活动需求是空 间环境的必备特征。感 受空间环境首先是从我 们的日常一举一动开始。
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自己的尺度来使用和感受 空间环境,以获得相应的行为需求。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2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减少拥挤的对策
1、空间分隔
——当处于社会密度与空间密 度的两难境地时,在确保使用 功能的前提下,宁可放弃宽敞, 提供更多的小空间。
2、缓解交通拥挤
——建立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4.3 私密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 4.3.1 私密性的含义
——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 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独处是人的需要, 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私密性应对的主要是 独处的需要。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4.3 领域的功能
1、领域的组织功能
私密性 人
2、 领域与私密性
活动 +容积
领域性 控制
3、 领域与安全防卫
私密空间 领域
•可防卫空间的设计原则 (1)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 (2)自然的监视
4.5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与场所的设计
•个人独处
行为倾向 →退缩
•亲密相处 •隔绝干扰
(withdrawal)
•匿名
心理状态
•保留
→信息控制 •闭锁
(control of info)
选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私密性:空 间环境的可 控制→控制感、
安全感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 空间体验的起点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在最根本的层次上, 满足人的活动需求是空 间环境的必备特征。感 受空间环境首先是从我 们的日常一举一动开始。
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自己的尺度来使用和感受 空间环境,以获得相应的行为需求。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2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减少拥挤的对策
1、空间分隔
——当处于社会密度与空间密 度的两难境地时,在确保使用 功能的前提下,宁可放弃宽敞, 提供更多的小空间。
2、缓解交通拥挤
——建立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4.3 私密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 4.3.1 私密性的含义
——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 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独处是人的需要, 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私密性应对的主要是 独处的需要。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4.4.3 领域的功能
1、领域的组织功能
私密性 人
2、 领域与私密性
活动 +容积
领域性 控制
3、 领域与安全防卫
私密空间 领域
•可防卫空间的设计原则 (1)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 (2)自然的监视
4.5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与场所的设计
•个人独处
行为倾向 →退缩
•亲密相处 •隔绝干扰
(withdrawal)
•匿名
心理状态
•保留
→信息控制 •闭锁
(control of info)
选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私密性:空 间环境的可 控制→控制感、
安全感
4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环境心理学--高校学生宿舍环境心理研究 ppt课件
2.调研结果分析
3.3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PPT课件
19
2.调研结果分析
3.3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PPT课件
20
3.问题分析
3.4得出结论 影响宿舍私密性的原因: 1.宿舍学生集聚程度高 2.宿舍走道过于狭窄 3.宿舍的公共设施太少且分布过于集中 4.空间布局本身存在欠缺
PPT课件
21
5.改良及建议
图2.3宿舍内部私密空间分析
PPT课件 17
3.问题分析
保障个人空间私密性:
私密性是学生生活需 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寝室生活的集体性,让学 生在个人私密性方面无法 得到充分保障。通过调查 研究结果,我们决定给寝 室双层床设置床帘,营造 个人空间,解决寝室学习, 生活私密性的问题。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
调查研究工作:
1现场踏勘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 使用者性别 使用者年龄 6栋 女 应届毕 业生 12栋 男 应届毕业 生 25栋 女 非毕业生 10栋 男 非毕业生 研究生宿舍 男女混合 研究生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观察,相关性实验。
PPT课件
2
调查研究工作:
2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PPT课件
23
5.改良及建议
5.3宿舍内部空间设计探讨 高校宿舍模式: 1)具有地方特色 2)优化合理利用面积 3)配备方便齐全的基础设施 设置一些小型书报亭、电视室、文娱室等内容茼单、面 积小的 用房,提供一些筒单的服务. 可以在床上按上床帘,在门上按上门帘。
PPT课件
24
thanks
PPT课件 25
PPT课件
14
3.问题分析
3.3宿舍内部空间 3.3.1使用私密性。盥洗池,卫生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19
校园认知地图中的 中心与地点 •中心与地点是人类空间“图式”的基本方面
中心指出发点,或目的地。 地点指与一定活动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家
市
中
心
20
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的建筑群,反映着以后总社 会向心的意念。
21
城市认知地图 中的中心: 一切有重 要社会意 义的公共 活动的地 点都能成 为中心。
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暂时或者永久的控制一 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者物体,领 域拥有者常常会为了控制性而保卫它。
61
生活中的领域性行为
62
一 定义与争论
1. 单一个体,或群组控制一块领地 2. 领域是针对同种族的 3. 有领域就有入侵,因此有防卫问题 4. 较弱的个体,也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强有力的驱逐
社会 社会地位、人群中的角色、社会制度
个性 个人爱好、观念、性格
物质
物质环境 物质条件的适应与改造(girl & boy)
(如果一定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在一定的地
点,则这一地点的物质环境必然有适合于这一行为的因
素,或其他社会原因)
10
个人空间与环境设计 “过分的接触或完全没有接触,对个性的破坏力几
35
36
37
38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私密性 与 园林设计
1.边界效应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
公共休闲场地
公园设计中,往往将休息设施 设在场地的边界
校园认知地图中的 中心与地点 •中心与地点是人类空间“图式”的基本方面
中心指出发点,或目的地。 地点指与一定活动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家
市
中
心
20
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的建筑群,反映着以后总社 会向心的意念。
21
城市认知地图 中的中心: 一切有重 要社会意 义的公共 活动的地 点都能成 为中心。
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暂时或者永久的控制一 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者物体,领 域拥有者常常会为了控制性而保卫它。
61
生活中的领域性行为
62
一 定义与争论
1. 单一个体,或群组控制一块领地 2. 领域是针对同种族的 3. 有领域就有入侵,因此有防卫问题 4. 较弱的个体,也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强有力的驱逐
社会 社会地位、人群中的角色、社会制度
个性 个人爱好、观念、性格
物质
物质环境 物质条件的适应与改造(girl & boy)
(如果一定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在一定的地
点,则这一地点的物质环境必然有适合于这一行为的因
素,或其他社会原因)
10
个人空间与环境设计 “过分的接触或完全没有接触,对个性的破坏力几
35
36
37
38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私密性 与 园林设计
1.边界效应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
公共休闲场地
公园设计中,往往将休息设施 设在场地的边界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月湖公园
小组成员: 班级: 建筑101班 指导老师:段然
实施步骤
1. 集体讨论,分析调研地点,确定调研地点和时间; 2. 集体讨论,确定调研的方法和内容; 3. 集体进行调研,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研的数据和资料的采集; 4. 集体统计和分析调研资料并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5.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6. 制作调研PPT。
精品课件
2
前期讨论结果
调研方法
基本信息:天气状况、 温度,时间
观察法
不同时间地点的人流 分布
模拟实验法
不同人群对领域侵犯 的敏感性
精品课件
3
前期讨论结果
地理位置原因
视线 私密性 座椅设置
对比分析
生理原因 心理原因
通风 日照 降水 对视 边界感
依靠感
精品课件
4
调研地点
月湖位于宁波 市海曙区镇明路, 该湖呈狭长形,面 积约0.2平方公里 。
精品课件
25
总结分析
选择相同的区域: 转角的区域比较方便沟通,同时也给人一种依托的安全感,因此 这样的空间比较能够吸引人们在此停留休息。
精品课件
26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分析相同的坐姿: 在两个熟悉的人所活动的区域空间中人们都会将物体反正中间区 域,然后面向物体进行沟通。这样的两个人所形成的领域感很强 ,基本上不会有人坐在两人的中间。
私密性: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不是很 高。
地理位置原因: 对于位置的要求主要是考虑 考虑鱼的分布情况,其他的 因素不是很大。
13
绘画写生
个人空间与领域性: 在进行绘画的同学对于个人 空间的要求比较少,习惯了 周围人的观看,领域空间很 小。
私密性: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不是很 高。
小组成员: 班级: 建筑101班 指导老师:段然
实施步骤
1. 集体讨论,分析调研地点,确定调研地点和时间; 2. 集体讨论,确定调研的方法和内容; 3. 集体进行调研,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研的数据和资料的采集; 4. 集体统计和分析调研资料并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5.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6. 制作调研PPT。
精品课件
2
前期讨论结果
调研方法
基本信息:天气状况、 温度,时间
观察法
不同时间地点的人流 分布
模拟实验法
不同人群对领域侵犯 的敏感性
精品课件
3
前期讨论结果
地理位置原因
视线 私密性 座椅设置
对比分析
生理原因 心理原因
通风 日照 降水 对视 边界感
依靠感
精品课件
4
调研地点
月湖位于宁波 市海曙区镇明路, 该湖呈狭长形,面 积约0.2平方公里 。
精品课件
25
总结分析
选择相同的区域: 转角的区域比较方便沟通,同时也给人一种依托的安全感,因此 这样的空间比较能够吸引人们在此停留休息。
精品课件
26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分析相同的坐姿: 在两个熟悉的人所活动的区域空间中人们都会将物体反正中间区 域,然后面向物体进行沟通。这样的两个人所形成的领域感很强 ,基本上不会有人坐在两人的中间。
私密性: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不是很 高。
地理位置原因: 对于位置的要求主要是考虑 考虑鱼的分布情况,其他的 因素不是很大。
13
绘画写生
个人空间与领域性: 在进行绘画的同学对于个人 空间的要求比较少,习惯了 周围人的观看,领域空间很 小。
私密性: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不是很 高。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共35页文档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人格者对事情的因果能自我控制,而外在人格者认为事情 结果受外因控制的,所以外在人格者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
3.年龄:年龄的不同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不同。 4.环境因素:一个人需要的个人空间随房间的尺寸的减少而增大。
而且人们在感到便于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 ,要有满 足于自己的相对较小的个人空间。
四种人际距离:
1.避免接受过多刺激 2.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 3.弥补私密性的不足 4.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 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被入侵者的反应:1.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影响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2.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引起更多动作反应 3.入侵者年龄对反应也起一定的影响
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小组成员: 宋娜 王诚 王杰 王君杰 王维增 王远顺 谢飞 许杰 杨阳 张磊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个人空间的概念: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用距离·语言· 表情· 姿势等 保持适当的状态和恰当的交往方式。
人际空间定位:
• 1.个人交往时的座位选择
•
2.公共场合中的座位尊卑
•
3.国际会议上的位置排列
社会距离:
•
•
1.20~3.60M可以看到对方 全身以及周围环境。
这一距离相互接触已是不 可能,主要由于视觉提供 详细的信息。
•
这一距离常用于非个人的 事物接触,如同事间商量 工作等。
公共距离:
3.6~7.6M或者更远距离, 这是一般演讲的正常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输 入,无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需提高 声音甚至夸张的非语言行 为辅助语言表达。
3.年龄:年龄的不同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不同。 4.环境因素:一个人需要的个人空间随房间的尺寸的减少而增大。
而且人们在感到便于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 ,要有满 足于自己的相对较小的个人空间。
四种人际距离:
1.避免接受过多刺激 2.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 3.弥补私密性的不足 4.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 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被入侵者的反应:1.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影响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2.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引起更多动作反应 3.入侵者年龄对反应也起一定的影响
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第六章 个人空间· 私密性和领域性
小组成员: 宋娜 王诚 王杰 王君杰 王维增 王远顺 谢飞 许杰 杨阳 张磊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个人空间的概念: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用距离·语言· 表情· 姿势等 保持适当的状态和恰当的交往方式。
人际空间定位:
• 1.个人交往时的座位选择
•
2.公共场合中的座位尊卑
•
3.国际会议上的位置排列
社会距离:
•
•
1.20~3.60M可以看到对方 全身以及周围环境。
这一距离相互接触已是不 可能,主要由于视觉提供 详细的信息。
•
这一距离常用于非个人的 事物接触,如同事间商量 工作等。
公共距离:
3.6~7.6M或者更远距离, 这是一般演讲的正常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输 入,无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需提高 声音甚至夸张的非语言行 为辅助语言表达。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ppt课件
• 人们是不愿在陌生环境下选择背对其他人入座的 ,因为当 你坐在前面就会失去对后面情况的控制,所以人们会比较 喜欢坐在能够通览全局的靠后的位置,所以选择坐在后排 的人会比较多。
ppt课件.
1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 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ppt课件.
11
分析结论——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 受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 减弱,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 此需要重新恢复行为自由,这 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
ppt课件.
19
• 身体前部 的安全空 间比身后 更大
ppt课件.
20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共距离
ppt课件.
21
人际距离
ppt课件.
5
问卷调查
ppt课件.
6
•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座位?
•
讲台
门
1
口
1
6
6
11
11
门
16
口
16
2
3
4
2
3
4
7
8
9
7
8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13
14
12
13
14
17
18
19
17
18
19
5
5
窗
10
10
15
户
15
20
2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ppt课件.
1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 位置?
选择坐边 上, 42
选择坐中 间, 18
ppt课件.
11
分析结论——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 受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 减弱,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 此需要重新恢复行为自由,这 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
ppt课件.
19
• 身体前部 的安全空 间比身后 更大
ppt课件.
20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共距离
ppt课件.
21
人际距离
ppt课件.
5
问卷调查
ppt课件.
6
• 1、当你走进一间空教室自习,你会选择以下哪个座位?
•
讲台
门
1
口
1
6
6
11
11
门
16
口
16
2
3
4
2
3
4
7
8
9
7
8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13
14
12
13
14
17
18
19
17
18
19
5
5
窗
10
10
15
户
15
20
20
2、一整排长椅子空着,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A、中间
B、边上
3、如果这一长排座位的一边已经有人,你会选择什么位置坐下?
个人空间ppt课件
• 3、调整
• 个人空间是私密性调整的空间机制。人们通过个人空间来显示两个人 相互之间的距离。阿尔特曼(I.Altman)认为,个人空间是为了获得 期望的个人或团体私密性水平的边界规范机制。私密性是人与人之间 的边界过程,人们由此来规范彼此的相互作用。通过个人空间的范围 变化,个体确定他们所期望的和所获得的私密性水平是一致的。当不 能规范这些界限,从而使私密性无法处在期望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负 面的结果和反应。个人空间使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处在最优水平,获 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彼此接近时,会得到来自对方更多的信息。 如果感觉信息超载,个人就会增大个人空间,拉大与他人的距离,以 缓减感觉信息超载的压力。
• 杨治良(1988)的研究显示,个人空间与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文化层次的人 对人际距离的需求也不一样。
• (二)社会因素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近与疏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吸引力会通过
外显的社会行为表达出来,即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人际吸引力总是与物理距离有
4
• 2、性别 • 因性别不同,男性和女性的个人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性别方面,男
性的个人空间比女性大。很小的幼儿在个人空间上没有性别差异,但12岁 的男孩面对12岁的女孩时,他会站得更远些。成人显示出同样的性别差异 。两个或多个异性在一起要比同性别的人在一起需要更大的空间。 • 就同性别的他人而言,女性-女性对男性-男性维持更近的距离。这些发现 可以反映出女性社会化过程中更多的合群性特点,即以亲密的非语言方式 获得更多体验。女性的社会化使她们更加依赖或很少害怕与同性亲密。女 性更多的社会化为合群性,使得女性在合群情况下,女性普遍感到更加舒 适。而男性社会化使得男性不需要和同性别的其他人保持亲密的距离。并 且,男性社会化使得男性害怕卷入同性恋而变得独立。女性之间的个人空 间比男性之间的个人空间小的倾向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情境。当在合群的情 境中含有威胁时,女性比男性以更远的距离相互作用。 • 3、人格 • 人格代表了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并反映了其学习和经历,人格的倾向性也 反映在一个人的个人空间行为中。人格特征对个人空间的影响表现在以下 几项研究中:
• 个人空间是私密性调整的空间机制。人们通过个人空间来显示两个人 相互之间的距离。阿尔特曼(I.Altman)认为,个人空间是为了获得 期望的个人或团体私密性水平的边界规范机制。私密性是人与人之间 的边界过程,人们由此来规范彼此的相互作用。通过个人空间的范围 变化,个体确定他们所期望的和所获得的私密性水平是一致的。当不 能规范这些界限,从而使私密性无法处在期望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负 面的结果和反应。个人空间使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处在最优水平,获 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彼此接近时,会得到来自对方更多的信息。 如果感觉信息超载,个人就会增大个人空间,拉大与他人的距离,以 缓减感觉信息超载的压力。
• 杨治良(1988)的研究显示,个人空间与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文化层次的人 对人际距离的需求也不一样。
• (二)社会因素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近与疏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吸引力会通过
外显的社会行为表达出来,即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人际吸引力总是与物理距离有
4
• 2、性别 • 因性别不同,男性和女性的个人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性别方面,男
性的个人空间比女性大。很小的幼儿在个人空间上没有性别差异,但12岁 的男孩面对12岁的女孩时,他会站得更远些。成人显示出同样的性别差异 。两个或多个异性在一起要比同性别的人在一起需要更大的空间。 • 就同性别的他人而言,女性-女性对男性-男性维持更近的距离。这些发现 可以反映出女性社会化过程中更多的合群性特点,即以亲密的非语言方式 获得更多体验。女性的社会化使她们更加依赖或很少害怕与同性亲密。女 性更多的社会化为合群性,使得女性在合群情况下,女性普遍感到更加舒 适。而男性社会化使得男性不需要和同性别的其他人保持亲密的距离。并 且,男性社会化使得男性害怕卷入同性恋而变得独立。女性之间的个人空 间比男性之间的个人空间小的倾向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情境。当在合群的情 境中含有威胁时,女性比男性以更远的距离相互作用。 • 3、人格 • 人格代表了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并反映了其学习和经历,人格的倾向性也 反映在一个人的个人空间行为中。人格特征对个人空间的影响表现在以下 几项研究中:
《建筑环境心理学》第6讲-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PPT课件
2021
7
近体学(Proxemics)
人类学家Hall 于1966年出版了个人空间研究领域里最 重要的著作之一—《隐匿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该书系统地揭示了在人与人交往中空间所 起的作用。Hall的理论有两个中心点:
其一是北美人在日常交往中有规律地使用四种人际
距离,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2.人格
人格反映了个人看待世界和事件因果关系的方式。影响个人空间的一个人 格变量是内在性——外在性。内在人格者认为事件的因果在自身的控制之下; 而外在人格者则认为事件结果受外因的控制,与陌生人处在近距离时感觉安 全受到威胁,比内在人格者需要与陌生人保持更大的距离。自尊心强的人所 需要的个人空间比自尊心弱的人要小,因为自尊的人对自己采取肯定和信任 的态度,对别人也容易采取同样的态度;对自己不肯定不信任,对别人也不 易信任。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与人保持更近的距离。
2021
4
2021
5
个人空间三维模型
个人空间就像一个围绕人体的看
不见的气泡,腰部以上为圆柱体,
腰部以下逐渐202变1 细,为圆锥形。
6
个人空间的作用: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 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 在危险的缓冲圈,起到 自我保护作用:
1.避免接受过多刺激 2.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 3.弥补私密性的不足 4.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2021
21
2021
22
多元化的阅读座椅
2021
23
边界效应
沿建筑空间边缘的桌椅更受欢迎,因为人们倾向于在环 境中的细微之处寻找支持物。社会学家Jonge在研究中发 现,在餐厅和咖啡厅中,有靠背或靠墙的坐位,以及能纵 观全局的坐位比别的更受欢迎,尤其靠窗的坐位。丹麦建 筑学家Gehl发现,人们在驻足时会很细心地选择在凹处、 转角、入口,或是靠近柱子、树木、街灯和招牌之类可依 靠的物体边上。这类空间即可以为人们提供防护,又不使 人们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并有良好的视野。朝向和视野对 坐位的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季节变化对日照要求也不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吧台座的个人空间设置
2 公共汽车上的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的尺度标准:
• 个人空间的度量依据个人
以个 上人
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膨
为空 圆间
胀,是个人心理所需要的
柱就 体像
最小的空间范围。
,一 腰个
• 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
部围 以绕
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与
下人 逐体
不安。
渐的
变看
细不
三种研究度量个人空间的范围的 方法: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被入侵者的反应:1.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影响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2.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引起更多动作反应 3.入侵者年龄对反应也起一定的影响
入侵者的反应:
1.侵犯别人的人自己的空间也同时被别人侵犯 2.群体的大小也影响着个人入侵的倾向 3.被侵犯群体的地位越高,被侵犯的几率越少
5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7
个人距离:
0.45~1.20M,与个人空间基本 保持一致。 处于该距离范围内,能提供 详细的信息反馈,谈话声音 适中,语言交往多与触觉。 适合亲戚,师生等日常熟悉 的人群交谈言欢。
8
社会距离:
• 1.20~3.60M可以看到对方 全身以及周围环境。
• 这一距离相互接触已是不 可能,主要由于视觉提供 详细的信息。
1.情绪: 个人空间随着个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有焦虑感的人需
要比一般人更大的个人空间。
2.人格:影响个人空间的一个人格变量是内在性与外在性。比如内在
人格者对事情的因果能自我控制,而外在人格者认为事情 结果受外因控制的,所以外在人格者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
3.年龄:年龄的不同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不同。 4.环境因素:一个人需要的个人空间随房间的尺寸的减少而增大。
而且人们在感到便于疏散时有较强的控制感 ,要有满 足于自己的相对较小的个人空间。
6
四种人际距离:
1.密切距离:
0~0.45M,小于个人空间,可以相互体验到 对方的辐射热·气味等。 1近距离时触觉成为主要的交往方式,适合 抚爱和安慰。 2距离稍远时这表现为亲切的耳语。 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处于这一距离是会感到 严重不安。需要用避免谈话·避免微笑来取 得平衡。
•
3.国际会议上的位置排列
11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小组成员: 宋娜 王诚 王杰 王君杰 王维增 王远顺 谢飞 许杰 杨阳 张磊
1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个人空间的概念: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用距离·语言·表情·姿势等 保持适当的状态和恰当的交往方式。
停在电线上的鸟保持着各自之间的公共距离
公园里相同的座椅坐一个和两个人产生不 同的个人空间感。
,见 为的 圆气
1 模拟法
锥泡 形,
2 现场研究
。腰 部
3
3 实验室研究
个人空间的功能:
•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 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 圈,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1.避免接受过多刺激 2.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 3.弥补私密性的不足 4.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如图为一项神经病所进行的研究中研 究不同时刻离开的病人累计的百分比4
• 这一距离常用于非个人的 事物接触,如同事间商量 工作等。
9
公共距离:
3.6~7.6M或者更远距离, 这是一般演讲的正常距离。 此时无细微的感觉信息输 入,无视觉细部可见。 为表达意义差别,需提高 声音甚至夸张间定位:
•
1.个人交往时的座位选择
•
2.公共场合中的座位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