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正常值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https://img.taocdn.com/s3/m/d1458e0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c.png)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1、白细胞(WBC/L):1岁以下:7~30 × 10^9/L ;1-5岁:7~17 × 10^9/L ;5-14岁:4~13 × 10^9/L ;15岁以上:4~10 × 10^9/L2、红细胞(RBC/L):1岁以下:3.9~5.7 × 10^12/L ;1-5岁:3.7~5.2 × 10^12/L ;5-14岁:3.8~5.2 × 10^12/L ;15岁以上:4.2~5.4 × 10^12/L3、血红蛋白(HGB/g/L):1岁以下: 95~185g/L;1-5岁:110~160 g/L;5-14岁:120~160 g/L;15岁以上:120~160 g/L4、血小板(PLT/L):1岁以下:150~350 × 10^9/L ;1-5岁:150~400 × 10^9/L ;5-14岁:150~360 × 10^9/L ;15岁以上:150~350 × 10^9/L5、血型(ABO):A、B、O、AB;6、凝血酶原时间(PT):1岁以下:11.4~15.5秒;1-5岁:10.8~14.2秒;5-14岁:9.9~13.3秒;15岁以上:10~13秒7、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岁以下:30~46秒;1-5岁:28~43秒;5-14岁:26~41秒;15岁以上:25~37秒以上就是儿童血常规的正常值的参考表,为了让宝宝的身体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注意宝宝的体质检查。
尤其是儿童血常规指标,因宝宝体型小,血液循环不。
稳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所以,每次体检时,一定要测血常规,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早进行治疗。
儿童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表
![儿童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表](https://img.taocdn.com/s3/m/6f9840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7.png)
儿童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表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查,用于评估儿童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儿童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了解儿童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或身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儿童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表,以便家长和医生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
一、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最常见的一个指标,用于评估儿童的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
正常的儿童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0.5×109/L。
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贫血情况的指标。
正常的儿童红细胞计数范围为3.5-5.5×1012/L。
三、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贫血情况的另一个指标。
正常的儿童血红蛋白范围为110-160 g/L。
四、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出血倾向的指标。
正常的儿童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感染情况的指标。
正常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范围为30-50%。
六、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淋巴细胞百分比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免疫功能的指标。
正常的儿童淋巴细胞百分比范围为40-70%。
七、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单核细胞百分比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免疫功能的另一个指标。
正常的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范围为2-12%。
八、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过敏反应情况的指标。
正常的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范围为0-5%。
九、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儿童过敏反应情况的另一个指标。
正常的儿童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范围为0-1%。
总结起来,儿童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表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https://img.taocdn.com/s3/m/d7867c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儿童血常规与成人血常规相比,在参考值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介绍儿童血常规的正常值范围,并解释每个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指标及其正常值1. 血红蛋白(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新生儿约为140-220 g/L)•意义:衡量机体供氧能力和贫血程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范围:4.0-5.5 × 10^12/L•意义:反映机体输送氧气和排出碳 dioxide 的能力。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3.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4. 红细胞压积(HCT)•正常值范围:35%-45%•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范围:78-98 f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范围:26-34 pg•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范围:320-360 g/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8.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00-300 × 10^9/L•意义:反映机体止血功能和凝血能力。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https://img.taocdn.com/s3/m/7c6b2e601eb91a37f1115c30.png)
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RBC)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其值的高低对于提示累计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参考值: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2周岁后逐渐下降。
血红蛋白(Hb)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增高、减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正常参考值: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1)新生儿170~200g/L(17~20g/d1)白细胞计数(WBC)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的所含的白细胞数目。
白细胞是集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WBC值的高低可提示累计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正常参考值: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儿童(5~12)×109/L(5000~12000/mm3)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白细胞分类计数(DC)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百分比。
血液中的白细胞根据其形态和染色性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参考值:中性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淋巴细胞(L)20%~40%单核细胞(Mon)3%~8%因各地区检验条件、设备、试剂等不尽相同,因此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请以您化验单上的正常参考值为准!: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
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
血常规检查标准
![血常规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2605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e.png)
血常规检查标准一、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正常值为4-10×10⁹/L。
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基本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的多少。
正常值为3.5-5.5×10¹²/L。
三、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
正常值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四、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在体积上的占比。
正常值为0.37-0.49。
五、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大小。
正常值为80-100fL。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每个红细胞内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正常值为27-32pg。
七、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红细胞体积分布的宽度。
正常值为11.5-14.5%。
八、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相对数量。
正常值为中性粒细胞40%-75%,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
九、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
正常值为2.0-7.5×10⁹/L。
十、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淋巴细胞绝对值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
正常值为1.0-3.0×10⁹/L。
十一、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单核细胞绝对值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单核细胞的绝对数量。
正常值为0.3-0.8×10⁹/L。
人体血常规的正常指标
![人体血常规的正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ff8f4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a.png)
人体血常规的正常指标
人体血常规的正常指标因不同类型而异,具体如下:
1. 血红蛋白计数: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数值范围通常在120克/升~160克/升之间,而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正常数值范围则在110克/升~150克/升之间。
对于新生儿来说,血红蛋白正常数值范围通常在170克/升~200克/升之间。
2. 白细胞计数:成人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数值范围通常在
3.5×10^9/L~9.5×10^9/L之间。
而对于婴儿来说,其白细胞计数正常数值范围则在15.0×10^9/L~20.0×10^9/L之间。
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数值范围则通常在5.0×10^9/L~2.0×10^9/L之间。
3. 血小板计数: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通常在100×10^9/L~300×10^9/L之间。
但请注意,由于检测仪器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4. 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正常值范围通常在(4.5~
5.5)×10^12/L之间,而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正常值范围则在(4.0~5.0)×10^12/L之间。
对于新生儿来说,红细胞正常值范围通常在(
6.0~
7.0)×10^12/L之间。
如果检测结果超出了上述正常数值范围,这可能表明身体存在某些疾病,例如感染、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脏病、白血病等。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完善诊断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a7cd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8.png)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指的是在进行入职体检时,通过检测人体的血液情况来评估健康状态的一种标准。
血常规是检测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项目,可以反映出人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
以下就是一份关于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红细胞相关指标1. 红细胞计数:这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指标,正常范围为4.0-5.5 × 10^12/L。
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计数都可能意味着患有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细胞中。
正常范围为120-160 g/L。
血红蛋白过低可能会导致贫血。
3. 红细胞压积:也称红细胞比容,是表示血液中红细胞所占比例的指标。
正常范围为37-47%。
红细胞比容过低可能意味着贫血。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亚群,主要负责对抗细菌感染。
正常范围为50-7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过高可能表示存在细菌感染。
三、其他指标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一种血液细胞,主要负责血液凝固。
正常范围为100-300 × 10^9/L。
血小板过低可能导致出血问题。
2. 血沉:血沉是一种炎症指标,正常范围为0-20 mm/h。
血沉过高可能表示存在炎症或感染。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是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查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进行入职体检时,建议务必包含血常规检查项目,以确保身体健康状态良好,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血常规是入职体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它能够反映人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帮助医生初步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常规在入职体检中的标准和意义。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https://img.taocdn.com/s3/m/42205c1d0b4e767f5acfce7c.png)
血常规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女(3.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单核细胞MID 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 0-5(±) 2-6(+) 8-15(++) 20-30(+++) >40(++++) LEU:neg 0-5(-) 5-10(+) 10-15(++) 20-40(+++) >50(++++)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SCHWACH)3(MAESSIG)6(STARK)二十一:尿胆原URO(UBG)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 2(+)4(++)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 5(±) 15(+) 50(++) 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 25(+) 75(++) 150(+++) 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5亿/ml二十八:脑脊液常规CSF T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脑脊液、脑肿瘤、脑出血等正常参考值:颜色:无色水样液体透明度:清晰蛋白:阴性红细胞记数:成人(0-8)×106/L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GP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GO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AKP)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CHOL)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15 项血常规指标最全解读
![15 项血常规指标最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76148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e.png)
15 项血常规指标最全解读血常规检查是评估血液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态。
红细胞计数(RBC):反映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参考值为男性(4.3~5.8)×10^12/L,女性(3.8~5.1)×10^12/L。
红细胞减少常见于贫血,如急性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增多则可能提示身体缺氧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HGB):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
正常参考值为男性130~175 g/L,女性115~150 g/L。
血红蛋白减少或增多与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相似,同样可以反映贫血或脱水等情况。
白细胞计数(WBC):反映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参考值为(4~10)×10^9/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应激等情况,而减少则可能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其他疾病。
血小板计数(PLT):反映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出血倾向,而增多则可能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反映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MCV增大通常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减小则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反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
MCH增大通常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减小则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反映单位体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增大通常提示高色素性贫血,而减小则提示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反映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
RDW-SD增大通常提示混合性贫血。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phil percentage, BASOP):反映嗜碱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比例。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P):反映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比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某些皮肤病和过敏性疾病。
公务员血常规23项标准
![公务员血常规23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160a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2.png)
公务员血常规23项标准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文书工作的人员,其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血常规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到人体内部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于公务员来说,血常规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务员血常规23项标准。
1.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在4.0-10.0×10^9/L之间,白细胞计数是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公务员需要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在3.5-5.5×10^12/L之间,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良好的氧气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3. 血红蛋白(HGB),男性正常值在130-175g/L之间,女性正常值在120-160g/L之间,血红蛋白是携氧的重要分子,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良好的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保持精力充沛。
4.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在100-300×10^9/L之间,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有利于减少出血风险。
5. 红细胞比容(HCT),男性正常值在0.40-0.50之间,女性正常值在0.36-0.46之间,红细胞比容是评估血液稀释程度的指标,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适当的红细胞比容有利于维持血液流动性。
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在80-100fL之间,平均红细胞体积是评估红细胞大小的指标,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正常的红细胞体积有利于维持血液的正常功能。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在27-34pg之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评估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指标,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正常的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维持氧气供应。
8.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在320-360g/L之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的指标,对于公务员来说,保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浓度有利于维持氧气供应。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标准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cbff1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5.png)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医生会关注一系列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的数值往往与人体的健康状态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查这些指标的数值,医生可以推断出一个人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水平是否正常、有无感染等情况。
关于血常规的参考范围,不同实验室和医院可能会有略微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参考范围:1. 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3-5.9 × 10^12/L;成年女性:3.5-5.0 × 10^12/L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其数值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贫血程度。
红细胞计数过低可能表示贫血,而过高则可能是患有血液病等问题。
2. 血红蛋白浓度:成年男性:130-175 g/L;成年女性:115-155 g/L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
血红蛋白浓度的偏高或偏低都可能暗示着患有某些疾病。
3. 红细胞压积: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7%红细胞压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占据的体积比例,这个比例的变化可能会与容血量、贫血等问题有关。
4. 白细胞计数:4-10 × 10^9/L白细胞是一种对抗感染的细胞,白细胞计数的增高可能表示有细菌、病毒感染等问题存在。
5. 血小板计数:150-400 × 10^9/L血小板是一种与止血有关的细胞,其计数的偏低可能会导致出血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血常规指标及其参考范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范围,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最好还是由专业医生来进行解读和判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血常规检查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检查手段,不能替代临床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的血常规指标,一定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bcf5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7.png)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在临床医学中,各项检验值的正常范围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这些正常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不同的检验指标具有不同的正常范围,下面将介绍常见检验指标的正常数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感染、炎症、骨髓问题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4-5.5×10^12/L。
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供氧能力。
异常的红细胞计数可能提示贫血、失血、骨髓问题等。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范围为120-150g/L。
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机体的贫血程度。
异常的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提示贫血、出血、水化问题等。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止血能力。
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提示出血倾向、骨髓问题等。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是诊断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异常的ALT值可能提示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是肝功能检测的另一个指标,异常的AST值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肝炎等。
- 总胆红素(TBIL):正常范围为3-17 μmol/L。
总胆红素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异常的总胆红素值可能提示胆管梗阻、肝功能异常等。
-白蛋白(ALB):正常范围为35-55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异常的白蛋白值可能提示肝功能损害、营养不良等。
3.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5-7.5 mmol/L。
BUN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异常的BUN值可能提示肾功能损害、脱水等。
- 肌酐(Cr):正常范围为53-115 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ba76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0.png)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化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人体体液或组织中的生化物质,可以获得一些客观的数据,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1)红细胞计数(RBC):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
红细胞计数反映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可用于诊断贫血、感染等疾病。
(2)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状况,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3)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系统的功能,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性疾病。
2.血生化指标(1)尿素氮(BUN):3.2-7.1mmol/L。
尿素氮是代谢产物,当肾功能异常时,尿素氮会升高,提示肾功能减退。
(2)肌酐(Cr):60-110μmol/L。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肾功能减退时,肌酐浓度会升高。
(3)血糖(BG):空腹血糖3.9-6.1mmol/L。
血糖是衡量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4)总胆固醇(TC):<5.18mmol/L。
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7-40U/L。
ALT是肝功能的特殊酶,增高可能表示肝脏损伤,如肝炎、酒精肝等。
(2)谷草转氨酶(AST):10-40U/L。
AST是一种常见的酶,在心脏、肝脏、肌肉等组织中都存在,增高可能表示心肌梗死、肝脏损伤等。
(3)总胆红素(TBIL):5-21μmol/L。
总胆红素是衡量胆红素代谢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4.电解质指标(2)血钾(K+):3.5-5.5mmol/L。
血钾是维持心肌和神经传导的重要电解质,高低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肌肉疲劳。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364145fad02de80d4d8403b.png)
生理性变化
生理性增高: 1.高山地区的居民 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液浓缩。 3.新生儿 生理性减低: 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快,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其他: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着高,两种体 制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 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 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 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 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 亢进。
临床意义
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诊断是否贫血
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
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空腹:检查前一天,避免吃油腻食物,8点之后更 应禁食。
2.
3. 4. 5.
饮水:除白开水外,其余饮料一律不能喝。
衣服:宽松、干净。 24小时内针孔不沾水。 按棉签止血:伸直前臂,棉签按压5分钟,不要屈 肘止血,不要捻动棉签以免皮下淤血,若针眼周 围青紫,24小时候可做热敷。
单核细胞
增高见于 (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伤寒、结核。原 虫病(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2)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此外,二岁以内的儿童可以稍高。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PL)约为(100~ 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 能是防止出血,在血液中起止 血,凝血作用.如低于正常值可 能有出血倾向,必须加以重视, 因为它可能提示很多疾病,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 低于正常值;若高于正常值, 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慢 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https://img.taocdn.com/s3/m/0f8dcf84cc22bcd126ff0c77.png)
血常规正常值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血小板:(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淋巴细胞 0.20~0.40(20%~40%)单核细胞 0.03~0.08(3%~8%)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4~0.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7.0)×10*9/L嗜酸性粒细胞(0.02~0.5)×10*9/L嗜碱性粒细胞(0~0.1)×10*9/L淋巴细胞(0.8~4.0)×10*9/L单核细胞(0.12~0.8)×10*9/L血细胞比容(Hct):微量法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手工法 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手工法 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血常规标准范围
![血常规标准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1be910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d.png)
血常规标准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各种疾病的诊断。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是根据大量的健康人群的测量结果,确定出的参考值范围,这些范围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即是指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一般为4.3-5.7×10^12/L,而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8-5.1×10^12/L。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分,是对抗病原体的主要细胞。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一般在4.0-10.0×10^9/L。
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了红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正常成人的RDW范围通常在11.5%-14.5%之间。
5.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参与凝血作用的关键细胞,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一般在100-300×10^9/L。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医生会将患者的检测结果与上述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出血、骨髓抑制等情况。
如果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值,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有所帮助。
【字数已达要求,请点击提交获取结果。
】第二篇示例:血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疾病。
而血常规标准范围则是指健康人群的血液指标正常范围,医生在分析结果时会将患者的检测值与此标准范围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正常值
-------------------------------------------------------------------
(2009-8-4)
(一).一般检查:
总血量65~90毫升/公斤体重
比重全血男性1.054~1.062;女性1.048~1.059
血浆 1.024~1.029
血红蛋白男性127~153克/L 平均140克/L;女性113~136克/
L 平均125克/L
红细胞数男性4.29~5.38×10 12平均4.83 ×10 12; 女性3.83~4.838×10 12平均4.33 ×10 12
网织红细胞 0.5~1.5﹪
红细胞压积男性42.0~49.0﹪平均45.6﹪;女性37.0~43.0
﹪平均40.0﹪
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立方毫米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7~31微微克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克/L
红细胞直径 7.0~7.6微米平均7.33微米
平均红细胞厚度 2微米
饱和指数 0.85~1.15
血色指数 1(0.9~1.1)
体积指数 0.9~1.1
红细胞沉降率短管法(Culter法)男性 0~8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长管法(Westergren法)男性0~15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白细胞总数 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平均66﹪
嗜酸粒细胞 0.5~3﹪平均1.5﹪
嗜硷粒细胞 0~0.75﹪平均0.5﹪
淋巴细胞 20~30﹪平均26﹪
单核细胞 1~8﹪平均6﹪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50~300/毫米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出血时间 Duke法 1~3分钟
Lvy法 0.5~6分钟
凝血酶原时间(Quick_期法)11~13秒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秒为消耗正常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7±7.1秒
再钙化时间﹤3分钟
血块回缩时间30~60分钟开始,18小时后明显回缩,24小时完全回缩
血块回缩定量正常值48~64﹪(平均54.7﹪)
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0.2~0.4克/100毫升
纤维蛋白溶酶原(胞浆素原)测定6.8~12.8单位(平均9.61单位)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0分钟
血小板第3因子测定10.7±1.63秒
血小板粘附性测定男性34.9±5.95﹪;女性39.4±5.19﹪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直径5厘米圆周内5分钟男性0~5个;女性0~10个
(三)溶血性疾病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3.4~17.1u mol/L
直接胆红素 0~6.8umol/L
间接胆红素 3.4~10.2umol/L
黄疸指数 4~6单位
游离血红蛋白﹤5毫克﹪
结合珠蛋白 50-200毫克﹪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阴性;间接阴性
红细胞盐水脆性 0.42﹪NACL溶液开始溶解;0.32﹪NACL溶液完全溶解热抵抗正常无溶血
酸溶血试验阴性
G6PD含量正常成人 2.8~9.6±1.5﹪平均5.0
正常新生儿(脐血)3.4~11.6±1.9平均6.9uM/分钟/克HB/25℃(杜传书报告)
红细胞盐水脆性中间脆性0.445~0.4
(四)血红蛋白并检查:
血红蛋白电脉(静电脉)HbA1.20~3.16﹪±0.49 平均值2.18﹪
抗碱血红蛋白﹤2﹪
淋巴细胞转化率﹥60﹪
E玫瑰花试验﹥60﹪
EAC玫瑰花试验30~40﹪
(六)血液生化检查:
1.全血;
葡萄糖(福林——吴氏法)4.4~6.7mmol/L
非蛋白氮14.3~25 mmol/L
尿素氮3.2~7.1 mmol/L
肌酐88.4~176umol/L
丙酮酸35~100umol/L
血氨(纳氏试剂显色法)10~60微克﹪
(酚-次氯酸盐法)46~139微克﹪
高铁血红蛋白0.03~0.13克﹪
胆碱酯酶比色法男性38~57单位;女性34~53单位
指示剂测定法正常pH值变动范围为0.8~2.0,平均1.5±0.4
酸碱度(动脉血)pH值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 34~35毫米汞柱(平均40毫米汞柱)
碱剩余(碱缺失)0±3 mmol/L
缓冲碱45~55 mmol/L(平均50毫米量/L)
标准碳酸 22~26 mmol/L(平均24毫米量/L)
2.血浆;
二氧化碳结合为 50~62.7容积﹪(22~30 mmol/L 平均25毫米量/L) 3.血清
钠312.8~333.5毫克﹪(135~147 mmol/L)
钾15.64~19.55毫克﹪(3.5~5.1 mmol/L)
钙9~11毫克﹪(2.25~2.58mmol/L)
磷(无机磷)成人 3.0~5.0毫克﹪(0.97~1.61mmol/L)
儿童 4~6毫克﹪(1.29~1.94mmol/L)蛋白结合碘 4.0~8.0毫克﹪
铁男性11~30 mmol/L; 女性9~ 27mmol/L
饱和铁男性249~387毫克﹪; 女性204~429毫克﹪
铜 90~124毫克﹪
氯化钠(以氯化钠计算)570~620毫克﹪(95~105mmol/L)
血清胆碱酯酶比色法 30000~80000u/L
指示剂法 pH值变动范围为0.4~0.8 碱性磷酸酶(Bodanskv法)40~110u/L
(King-Armstrong法)5~12单位/L
酸性磷酸酶(Bodanskv法)0.9~1.9u/L
(King-Armstrong法)1~4单位/L
乳酸脱氢酶104~245u/L
血脂
总脂4~7克/L
胆固醇2.86~5.98 mmol/L
胆固醇脂占总胆固醇的70~75﹪
磷脂1.4~2.7 mmol/L
甘油三酯0.56~1.7 mmol/L
脂蛋白电泳脂蛋白30~40﹪
脂蛋白60~70﹪
游离脂肪酸 0.2~0.6 mmol/L
总蛋白60~80克/L
白蛋白40~55克/L
球蛋白20~25克/L
纸上电泳分析
白蛋白61.7 ±1.35﹪
球蛋白5.28±1.08﹪10.55±1.0﹪
7.21±1.38﹪15.2±2.86﹪
血清粘蛋白(改良Harris法)2~4毫克﹪
(Winzler法)40~90毫克﹪
丙种反应蛋白阴性
抗溶血性链球菌“O”﹤500单位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饱和度 94~100﹪
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 49.8~63.9容积﹪(平均52容积﹪)动脉血氧分压 95~100毫米汞柱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5~45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