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3课时导学课件

自主预习
2.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①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它的生理活动 叫做 高级神经 活动。像人的学习、记忆、语言、 情绪和睡眠等,都属于 高级神经 活动。 ②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躯体的管理为交叉对侧管 理,即左半球管理 右 侧躯体,右半球管理 左 侧 躯体。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③管理运动的 躯体运动中枢 ,管理感觉
返回目录
目录 contents
课后作业
5
返回目录
课后作业
1.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A )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返回目录Biblioteka 课后作业2.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D ) A.酒精已伤害了脑干 B.酒精已伤害了小脑 C.酒精已伤害了大脑 D.酒精已伤害了大脑和小脑
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
损的部位是( D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腰段
返回目录
课后作业
6.小儿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的现象,是由于( D ) A.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 B.有关的神经传导不畅通 C.脊髓反射功能不完善 D.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控制脊髓的排尿 中枢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检测 趣味阅读
课后作业
目录 contents
自主预习
返回目录
自主预习
知识点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教材P77~P78)
1.大脑的结构特征: 大脑 是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 左 、 _右___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表面的 沟(凹)和 回__(__突__)_使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 许多。大脑皮层就是大脑表层的 灰质 结构。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2章第1节神经调节.复习ppt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 线粒体可提供合成新递质所需要的三磷酸腺苷。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
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②树突膜
突 触
问题: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怎样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 呢?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功能:受刺激 兴奋 并传 产生 导 兴奋 。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元 突起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思考
树突
反射的发生必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反
射弧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破坏,反射都不能发生。
思考:.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即传入神经
元和传出神经元。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
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大多数反射弧
的神经中枢中还有一个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如 缩手反射。 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 例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 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 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 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 B ) 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受体
兴奋
突触 突触小泡 小体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反射)

请你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反射的 一些事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 射、排尿反射
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反射弧
神经调节 1.反射弧是 的结构基础.
2.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任何一个反射都要通 过 反射弧 来完成. 4.反射是 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 跳起来,迅速前伸——膝跳反射。这种 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反射的概念哪个更合适?
反射:指人的动作。 反射:人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3)如果D受损伤,叩击A处膝跳 反射是否还能发生? 不能 ,原因 传入神经元受损,反射弧不完整 是 。
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 [1] 感受器 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到,神经冲动沿着 [2] 传入神经元 传到脊髓里的[3] 神经中枢,由此再发出神 经冲动通过 传出神经元 传达到手臂上的[5] 效应器,引起肌肉收 [4] 缩,产生缩手反射. (2)若[2]受损,[1]受到刺激,[5]是否会发生反应? 不能 。
复 习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轴突末梢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二课时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当你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时,会 立即缩回手臂,这一反应使你及时避开了 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缩手反射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微训练2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树突和轴突
D.传出神经
答案:B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是神经元数
(2)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广泛分布于神
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
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神经胶质细胞还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
知识拓展
神经元的分布
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形成的神经末梢和树突末端的细小分
支形成的神经末梢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树突可以接受其他神经传来的信息,并把信
②组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它们的作用通常是
相反 的。
③意义: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
更好地 适应环境 的变化。
微思考1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体温降低、
呼吸急促,这依次是人脑中哪些生理结构受到了影响?
提示:小脑,下丘脑,脑干。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故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故体温降低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减弱
答案:A
解析:心跳加快等生理变化是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此时交
感神经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6.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确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
协调一致与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聚集形成不同的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12章第1节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基础梳理】1、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指的是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的关系,能够适应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自我调节包括和激素调节。
其中,的调节功能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23、神经细胞又叫,是神经系统和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细胞由和组成。
4、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按一定方向传导,称为。
5、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接受,产生,传导。
【综合应用】6、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下正确的是()A、神经元也是一种细胞B、神经元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的基本单位D、神经元细胞体上的树突是神经末梢7、神经系统中有“活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脑中()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8、在脑和脊髓,由构成了灰质,由和构成了白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的。
9、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膨大成节,称为;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膜,称为。
10、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别连接脑和脊髓B、各种神经元的胞体都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C、脑与脊髓是能过脊神经和脑神经相连接的D、各种神经元的突起部分都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11、神经元的胞体部分是神经元的中心,它和其它人体细胞一样也具有其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和植物细胞相比缺少了。
12、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具有方向性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的结构中的传导方向应该是:(在空格中用箭头来表示)树突胞体轴突13、判断题:(1)脑神经只分布在脑部,脊神经主要分布在全身各处。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可以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3)神经元中树突和轴突的数目是相同的,一一对应的。
()14、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
醉酒驾车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第12章 第1节 第1课时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6。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其中最小 的一个8岁,经过科研人员9年的艰辛训练,到l7 岁时,其智力仅有4岁小孩的水平.这是由于此 “狼孩”的什么结构发育不完善造成的?( ) A.脊髓B.小脑C.大脑D.脑干 8.某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 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 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 神经中枢没撞坏(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大脑皮层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定义:是大脑表面的结构
功能:接受来自各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而 形成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也 能够发出传向各下位中枢的信息,大脑 皮层成为管理整体神经调节的最高级中 枢。因此,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 位,它的生理活动叫做高级神经活动。 运动 管理:存在专门管理 感觉 视觉 某些活动的功能区 听觉 人类特有的语言
7.1,7.3,7.2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 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 1 树突 2 轴 突 末 梢
轴突 3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细胞
胞体
神经元结构
突起 轴突 树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的功能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传导兴奋的方向:
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脊神经
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
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
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 球的表面呈现许多弯弯曲 曲的沟 (凹)和回(凸),这使 大脑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 滑的外形大许多。
【生物选必1知识清单】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二章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脑(颅腔内)+脊髓(椎管内)①脑: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具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②脊髓:灰质(蝴蝶形)+白质功能:脊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2)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与脑相连)+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按功能可分为:①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②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输到相应器官,包括:b. 躯体运动神经(受意识支配):心跳、呼吸加快胃肠功能减弱:心跳、呼吸减慢胃肠功能加强【补充】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于同一器官,但作用方向相反。
【辨析】“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的关系:①神经中枢:由大量神经细胞聚集而成,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②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含有多个神经中枢,如: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位于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等。
【生活实际】①喝酒后,走路摇摇晃晃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②喝酒后,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③喝酒后,呼吸急促,与此现象相关的是脑干;④植物人具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可肯定其脑干未受损;⑤植物人具有正常的渗透压和体温,可肯定其下丘脑未受损;⑥植物人失去躯体感觉和运动的能力,说明其受损部位为大脑皮层。
2.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①作用: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结构:胞体(膨大部分,内含细胞核)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接收信息)轴突(长而细,传出信息)【补充】神经末梢:指树突末端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
(2)神经胶质细胞:①作用: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还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第12章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要多少时间的实验活动;3、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5、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考:本节课通过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启发学生建立反射的概念,探讨反射通过什么结构来完成以及完成反射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阅读学生活动,让学生尝试完成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测定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2、能与同学共同完成测试“握手—-握手”反射时间的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引入课题(影片)、师生演示“膝跳反射”实验、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学生提问、教师确定课堂探讨目标、完成目标、总结讨论、布置作业教学准备:1、分组:课前分3个小组,每组20人左右,小组成员有分工(组长,计时者,记录者,表达与交流者)。
2、培训:小组长、计时员和记录员。
3、活动器材:棒槌,秒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播放影片(生活中反射活动的影片),引出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题)。
二、师生演示或学生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1、实验准备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棒槌)快速地敲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三、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请你们提出本节课想和老师探讨的问题:(学生:1、敲击膝盖下位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这种反应叫什么?学生:2、这一活动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学生:3、完成这一活动过程(反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学生:4、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能完成伸小腿?学生:5、为什么敲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有时不能完成伸小腿这一动作?学生:6、……四、课堂探讨问题:教师:根据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选择下列3 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资料分析与讨论: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 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 排尿;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 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 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大脑的控制排尿的中枢受到了损伤。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 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 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 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5、传递过程:
6、传递特点:单向传递(解释原因)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 突),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7、传递方式: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8、思考与讨论(P19)
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 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 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大脑 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思 考: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一样吗? 二者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 髓组成;而神经中枢是神经元组合 而成的,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 理功能。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 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吗?请阅读 分析资料:P20
传入神经
12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的结构功能_PPT课件

白质 神经
神经元的分布
灰质 白质
白质 灰质
脊髓
大脑
神经节
轴突 胞体
树突
脑 脊髓
白质:神经纤维 集中处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白质 灰质
神经
31对脊神经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缩手反射
扔掉烫手的馒头——缩手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实验第三阶段
铃声刺激
实验第四阶段
食物
铃 流口水
不流口水
铃 食物
流口水
铃
流口水
知识拓展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使鱼缸中成群的鱼( 或饲养的小宠物)到一定的地点吃食?
人类神经调节的特点:
• 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 生反应,建立一类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 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
书写语言 中枢
传入(感觉)神经元
神
经
感受器
中
枢
效应器 传出(运动)神经元
•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传入(感觉)神经元
神
经
感受器
中
枢
效应器 传出(运动)神经元
结构组成
结构联系
功能
脑 脊髓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分析科学家的生理学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结论
大脑 小脑 脑干
切除大脑 切除小脑 切断脑干
对外界刺激 不做任何反 应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一节神经调节

复习小测
1、细胞外液三种成分之间关系如何? (文字箭头表示)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以人为例,各数据是多少?
3、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怎样过程到达组织细胞的?
4、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本章知识分布:
神经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关系
2、什么叫突触?突触结构怎样? 3、突触小体长在轴突上,还是树突上?
4、突触传递的特点怎样?
5、兴奋为何不能从树突传到轴突?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每一神经元 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 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 体的膜)
突 触 的 组 成 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神 经 末 梢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分布 在全身各处。
(2)分布
细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密集 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在灰质里, 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 叫神经中枢。
神经纤维: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 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在脑和脊 髓也有神经纤维分布,汇集部位色泽亮白, 叫白质。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感受器 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第12章 第1节 第2课时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这与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因此,能够对
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
射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B.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2010•长春)当一只苍蝇突然飞临你的眼 前时,你会马上眨眼睛.这种现象叫( ) A.感觉B.刺激C.反射D.感知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知识点一:神经系统
交叉控制。有视觉、 大脑:听觉、语言中枢等
神 脑: 大脑下面,维持动作 经 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 的平衡和协调 系 脑干:控制呼吸,血压 统 的 脊髓:位于脊椎 组 成
脑神经:12对,如视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听觉神经等 脊神经:31对
9.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 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 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0.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膝跳反射B.谈虎色变C.杯弓蛇影D.望梅 止渴 11.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谈虎色变B.画饼充饥C.鹦鹉学舌D.吃东 西分泌唾液 12.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 来.这种反应属于( ) 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激素调节D.反 射弧
3.下列反应,不能称为反射活动的是( ) A.学生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B.人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C.婴儿嘴碰到奶嘴会做吮吸动作 D.向日葵花盘随着太阳转 4.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燃烧的蜡烛,会先迅速 缩回,然后感觉到疼,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位 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大脑 C.脊髓、小脑 D.大脑、小脑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 (优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1)

案例二: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 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
肿瘤压迫了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注意“脑”和“大脑”的区别哦!
大脑
大脑
脑
脑干
的 小脑 结
构
脑干
小脑
脑干在大脑下方
大凸脑凹皮不层有平
何特征?
凸的是回 凹的是沟或裂
大脑皮层
疟原虫(Plasmodium)
• 全部营寄生生活, 以寄主体液或组 织为养料,可引 起疾病。成体无 伪足、纤毛或鞭 毛,故不能活动。 一般是有性生殖 (配子)和无性 生殖(裂体)交 替进行。
疟原虫主要破坏寄主红血球,由按蚊传播。人类死于 它造成有疟疾的人数比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死
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堪称人类的第一杀手!
回 沟或裂
成年约2200cm2
大脑的不同部位功能相同吗?
这是我们人类特有 的哦!
大脑皮层(厚约2—3mm)是神经元细胞体 (约140亿个)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 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人的大脑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 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ຫໍສະໝຸດ 连连看!嗅运动
觉
中枢
中
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语言中枢
A、大脑两半球 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
3、下列选项属于大脑功能的是( ⑤)
下列选项属于小脑功能的是( ①②) 下列选项属于脑干功能的是( ③) ④ ①维持身体平衡; ②动作协调; ③控制呼吸系统; ④调节心血管运动; ⑤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如嗅觉中枢。
4.填空 ①、脑主要分为_大_脑、_小_脑、_脑_干三部分。 ②、大脑表面称为_大_脑_皮_层,有许多_沟、_裂和_回, 使大脑皮层的_面_积大大增加。 ③、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_协_调_性,维持身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北师版七生下4生物圈中的人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反射与大脑皮层习题课件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第 26 页
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变为条件 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具
反射的刺激,如间接刺激、具 体的刺激
体信号刺激、抽象信号刺激
反射弧 永久固定的
暂时的,易变的
特点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
的环境
环境
二者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第5页
七年级 生物 下册 北师版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第9页
七年级 生物 下册 北师版
知识点 1: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后天性的 B.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C.时间长了会消失 D.神经中枢在脊髓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 B)
第 10 页
七年级 生物 下册 北师版
3.人类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如谈虎色变, 原因在于人类具有语言中枢。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第6页
七年级 生物 下册 北师版
1.反射 (1)类型: 条件反射 和 非条件反射 。 (2)非条件反射: 生来 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引起该反射的刺激叫做 非条件刺激 。
名师讲坛
(A )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第 18 页
七年级 生物 下册 北师版
10.下列反射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 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复习: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是
脑(大脑、小脑、脑干) 脊髓
脑神经 脊髓神经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谈感受
•刚开始学自行车时,你能掌握身体的平衡吗?当 自行车要倒时,你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
•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然出现 时,你会有何反应?
找原因
其实,这都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这些 反应我们称为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请你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反 射的一些事例:
讨论与分析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生来 就有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2、对于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 (婴儿)等反射,你们知道完成这些反射时,大脑参 与控制了吗?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 反射(婴儿)等反射,这些反射为什么不 受大脑的控制呢?
做实验
实验 1.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这种反射 很小的孩子就有,是生来就有的。
2.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所以不受大脑 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 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辨概念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 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调
节
条件反射 :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反射
非条件反射 :出生后通过学习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反
射
的 类
大脑皮层是神经 1.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等
型
系统的高级中枢
2.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二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浙科版

膜内为负电位。 答案:B
3.Na+通道打开引起 Na+内流是产生神经冲动的原因。Na+进入神经元的方
式是
()
A.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
解析: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上的 Na+通道打开,Na+通过通道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流动,不消耗能量,所以 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属于
易化扩散。
答案:B
(2)静息电位的产生原因 ①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 如蛋白质为大分子,这些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 膜到细胞外;②细胞膜上的 Na+-K+泵,通过消耗 ATP,逆浓度梯度从细胞 内泵出 3 个钠离子,从膜外泵进 2 个钾离子;③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 钾 离 子的通透性大,膜内的钾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扩散到细胞外,但对钠 离子的 通透性小,膜外的 钠 离子不能扩散进来。
(×)
(6)神经细胞膜会出现极化状态的原因是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
子浓度不同。
(√ )
2.未受到任何刺激时,神经细胞膜电位为
()
A.外正内正
B.外正内负
C.外负内正
D.外负内负
解析: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即为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纤维膜两侧存在的
电势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即静息膜电位是膜外为正电位,
知识点(二)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动作电位的概念与产生
(1)动作电位的概念:指经历 去极化 、反极化和 复极化 的过程,也就是 膜外负电位的 形成 和 恢复 的过程。
(2)具体过程
2.膜电位的变化与离子浓度 (1)膜内外离子浓度与膜的通透性 ①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 钠 离子浓度大, 膜内 钾 离子浓度大。 ②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通透性 不同,造成膜内、外电位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12对脑神经
由脑发出,分 布在头部的感觉 器官、皮肤、肌 肉中,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副舌下十二全。
31对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分布 在躯干、四肢的皮肤 和肌肉里 。主要控制 躯体、内脏的感觉和 运动。
大脑
脑干 小脑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 脑干
大脑: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小脑:是动作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 吸、血压等的神经中枢
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 路,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人喝醉了酒:
乱说话,口齿不清
——大脑被酒精麻痹 走路摇晃,站立不稳 ——小脑被酒精麻痹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 ——脑干被酒精麻痹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D )
A、鸟听到枪声飞走
B、有物体从眼前飞过,迅速闭眼 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小华的胳膊受到重物的撞击骨折了
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 A ),效应器是( B )。
A、膝下韧带 C、脊髓 B、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D、脑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模式图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元 感受器 中间神 经元 效 应 器 传出神经元
缩手反射
传入(感觉)神经元 神 经 中 枢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出(运动)神经元
膝跳反射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神经中枢
视频:膝跳反射
意义: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 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 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 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 当的反应。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
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新生儿吮吸反射——非条件反射
眨眼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吃过梅的人,看到或谈到梅时,才会发生唾 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 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后天性反射。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学习——条件反射
4、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
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叫做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
2、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
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4、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 ①、请说出A、B、C、D、E的 名称: A 神经中枢 、 B 感受器 C 传入神经 D 效应器 、 、 、
E 传出神经
。
② 请按照反射的过程,说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
B→C→A→E→D
练习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C.条件反射 B.反射弧 D.非条件反射
第一躯体感觉皮层的躯体感觉定位图
大脑皮层上的功能区
视频: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是神经 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
沿一定 方向传 轴突:数量少,1条,分枝少 导冲动
树突:数量多,呈树枝状
1、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传入神经元:将冲动传导到特定的神经中枢
反射弧
的结构
神经中枢: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传出神经元:将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3、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传导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元→效应器 4、神经系统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 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
4.在神经调节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是( D )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 C.人能有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劳动和生活 D.以上三种特点都是
思考与练习1
答:脊神经和脑神经中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可 将中枢产生的控制运动的冲动传达到肌肉;中 枢神经系统各发射中枢间的联络使控制运动的 效果彼此协调;随意运动的命令发自大脑皮层 身体运动中枢。心肌与呼吸肌的运动也受到传 入神经的直接控制;当肌肉运动增强后,使血 液中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刺 激体内有关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冲动到达中 枢后,经过反射调节的方式可以使循环系统和 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与运动系统的活动在整 体上相互协调。
避雨——条件反射
听到发令枪声冲出起点——条件反射
守门员扑球——条件反射
狗咬飞盘——条件反射
海豚表演——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先天性
条件反射
后天性
刺激性质
反射中枢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神经联系
种类数目 意义 两者联系
皮层以下中枢(脑 大脑皮层 干、脊髓) 固定 不固定 少 生存的本能 多 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史蒂芬.霍金
国际著名数学家、 理论物理学家 肌肉萎缩,肌无力 ——渐冻人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OMIM 105400)是一种运动 神经元病,也是四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 (其它三种为亨廷顿氏病、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 氏病)。本病发病率约5人/10万,男女患者之比约 3:1, 约1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其遗传方式可以 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该病又被称为Lou Gehrig 病(卢伽雷病),是因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棒球手 Lou Gehrig患有此病而得名。
小结: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反射
反应
在完成反射时,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任 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都会产生调节障碍,因此 ,健康完整的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条件。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低级的神经活动。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脊髓)
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前苏联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实验
实验第一阶段
食物刺激
实验第二阶段
铃声刺激
实验第三阶段
食物刺激 与铃声刺激多 次结合
实验第四阶段
铃声刺激
食物
铃 流口水
不流口水
铃
食物
流口水
铃
流口水
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意义
• 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 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 也必然越强。 • 人类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上比所有其他 动物都强。
谢 谢
2、神经调节的每一个信息,都以神经细 胞为单位来产生和传递。 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 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 向传导。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 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4、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 生冲动、传导冲动。
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 树突 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一个神经元树
C)Βιβλιοθήκη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条件反射
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B.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条件反射是遗传的 D.条件反射
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
3. 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 )
A.骑车时见到红灯标志则停止前进 B.婴儿的排尿反射 C.吃过酸杏的人见到酸杏分泌唾液 D.上课铃响学生走进课室
7.神经元的分布
胞体集中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内 灰质 神经节
突起集中部位
白质 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内
相关概念
1、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
现的部位
2、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
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
3、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
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