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练习: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十年真题含答案【2023年】显得动作连贯,减弱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感,但用两个逗号将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做较长的停顿,则更能够显出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②处,“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是祥子在狂风中的状态,使用两个逗号将“半天”从句子中独立出来,使这一时间状语更加突出醒目,强调祥子在狂风下“透不出气”“闭住口”的时间之长,而忍了半天才打出一个嗝,也凸显出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2022年】(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
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
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
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9.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19.B【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答案)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寞相交织的复杂心境或心绪中。
作者巧妙采用儿童的限制视角来勾勒三江的微妙心情:“大人总是把一些事情,尤其是过去的旧事,像用过的一个旧竹帘子,卷起来,藏起来,不愿意对小孩子说。
”正是在孩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故事的神秘面纱被揭开,而三江爸爸的人物形象也由此逐渐丰满、立体起来。
2.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比喻修辞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妹妹少女时期的所有衣服,都是父亲裁剪缝纫的。
他在裁缝上的兴趣和灵性异于常人——父亲只要去商场摸一摸成衣,翻过衣摆看一下锁边方式,就能在头脑中模拟出那些袖子的裁剪方式,丈量出那些裙子的尺寸。
他先在旧报纸上练习,再将纸样摆放在衣料上,打量哪种摆放方法废料最少。
这种创作的快感与作为工程师的他在图纸上的拘谨写绘迥然不同。
在那个岁月,整块的布料价格不菲,但在正规的衣料店中,偶尔会有便宜的零头布料。
父亲带我去挑选,他反复将零头布料举起来,迎着阳光看面料的光泽、印花的凹凸,父亲在柜台前面流连忘返,整个上午或下午脸上都露出孩童般的微笑。
可是,在妹妹的婚礼上,他竟然没穿定制的西服,这是他对这桩在他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的赌气。
三个月后,妹妹收到一件丝质上衣,那是父亲强硬态度的柔和转折。
妹妹穿上这件衣裳,那细致的锁边,那细密的针脚,那淡雅的色彩,那丝绸扇扑在皮肤上秋水般的感觉,都令她心底涌出一股股细密的暖流。
她心照不宣地接受了老父亲忸怩的歉意。
这种中国人才有的致歉方式,显得意味深长,回味隽永。
3.比喻修辞在于相似性,请结合画横线的句子和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史前时代对生命和鲜血的敬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成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
在古代,不同颜色有不同的用法,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色彩制度,但红色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4标点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专题14 标点与修辞运用一、【2024·全国甲卷·T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运用棉花的地区之一。
新疆光照足够,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宠爱。
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
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旧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浇灌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答案】①文中把棉花汲取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实力。
(1)画线句中“吃好喝好长得好”原来是用于形容人吃健康的食物喝健康的水才能强壮成长,此处拟作“棉花汲取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把棉花进行人物化处理,给予棉花人类的行为状态和心理感知,让原本无情感的自然之棉花显得亲切可感,从而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棉花细心呵护的情感。
(2)在句式表达上,“棉花汲取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原本是自然学科的术语,表达缺乏生动活泼。
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原本无性格的棉花拟作有性格的人类,作者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读者眼前就会出现棉花强壮成长的活敏捷现的画面,从而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和形象。
二、【2024·新高考Ⅰ卷·T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实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
202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小练与答案解析(标点、病句、修辞、句式)

202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小练与答案解析(标点、病句、修辞、句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天育骠骑歌》中有一句诗令人困惑,这句诗是“眼有紫焰双瞳方”。
马的瞳孔怎么会是“方”的呢?虽然严羽论诗有“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说法,但用学诗的香菱的话说,这个字用得“无理”。
可是,老杜是创造的天才,有打破传统习惯的本领与胆魄,他写马的瞳孔是方的,也许跟虚谷画鱼把眼睛画成方的一样,都属于艺术上的变形①吧?查各种杜诗注本,不得要领。
难得的是谢思炜《杜甫集校注》另有注文,说到了方的瞳孔:方瞳为异人之相。
无图可按,而有骥可索,从唐人画的马里也许可以找到旁证吧。
曹霸的画,今已失传。
韦偃留下一幅《双骑图》②,马眼看不清。
于是只剩下韩幹。
目前寄名韩幹所画的马,如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所说“幹惟画肉不画骨”,都有些痴肥,但令人大喜过望的是:那些马的瞳孔还真不是圆的!从科学方面寻找依据呢?《走近科学》上的论文《为什么动物的眼睛有形状不一的瞳孔?》图文并茂③地介绍了动物眼瞳的不同形状,其中有竖的和横的,竖的瞳孔上下伸展,而④横的水平延伸,大致呈长方形。
噢,一个完美的答案!于是叹服:老杜写马,千古一人而已。
中国艺术如果说重神似不重形似,会写意不会写真,那我们要看创造这艺术的是什么时期、什么人为准。
老杜可是兼“画工”与“化工”的。
1.下列关于文段标号处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的“变形”不能写作“变型”。
B.②处《双骑图》书名号不能改为引号。
C.③处“图文并茂”不能改成“形神兼备”。
D.④处“而”字必须保留,不可省略。
2.文中划波浪线的词子有语病,请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把握成语、标点及虚词用法的能力。
D.“必须保留,不可省略”说法错误,“而”字在此处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省略,不影响句意和语法关系。
故选D。
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和修辞(含答案)

标点符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山东菏泽三校联考)90年代的一个春天,我第一次去菏泽看牡丹。
进园看花的人熙熙攘攘,硕大的花朵争奇斗妍场面壮观,让人震撼。
从那以后,牡丹园成了我和同学们的好去处,园内每处景点,我都能如数家珍。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在晚上看牡丹。
远离白日的喧嚣,它们在夜色中卸去浓妆,舒展筋骨,交流谈心,我仿佛听懂了它们跨越千年的咏叹与告白。
久居菏泽,我发现牡丹看似娇艳柔美,其实也有历经严寒的风骨。
盛开前,牡丹要忍受三十多天零度以下的低温,花才能开好。
一旦开花,它就开到极致,哪怕养分耗尽也在所不惜。
如今,经过花农世世代代的精心培育,牡丹变得浑身是宝,“牡丹产业”也被拓展到医药、食品等诸多领域。
知之愈多,爱之弥深。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B. 回头望去,发现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
C. 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D. 正憋得难受呢,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员”,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2.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启航卷名校联考)我们对西藏巨柏和沙棘植物进行了多年的研究,①,引发了我对青藏高原植物株高的思考——沙棘近缘种的株高依海拔高度从10米到10余厘米呈梯度变异,取决于每一株植物的生境。
那些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株高不足20厘米的沙棘更令人感怀,在这里生存已属不易,②,由于缺乏传粉的昆虫,它们甚至需要在不同的群体中变换性别的比例。
我们在向这些矮小而顽强的生命致敬的同时,不禁要问: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随着我们对喜马拉雅山的雪莲——鼠曲雪兔子的研究不断深入,③。
1938年,德国探险家在海拔6300米左右的珠穆朗玛峰南坡采集到一棵几厘米高的鼠曲雪兔子,将其记载为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高等植物,被国际高山植物学专著和教科书奉为经典。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答案)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以翩跹舞姿勾勒如诗如幻的山河图景,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千年梦境的《只此青绿》在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上激活了观众的传统文化基因。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
”“青绿”是纯写意的,画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发髻高耸,眉眼锋利,利落甩袖,隐入画中。
精彩绝伦的宋画之美、独一无二的中国古典之美在舞台上众仕女的步态中,走入了观众的心灵。
“青绿”的端庄、沉静和冷冽,在春晚的舞台上得到了展现。
“余音绕梁传古韵,咫尺千里舞江山。
”在春晚古朴大气的舞台背景映衬下,《只此青绿》与900年前的《千里江山图》跨越古今对话,将中华传统娓娓道来。
青山绿水,从古老的画卷里流淌出来,随如云般的水袖舞动。
舞者身姿婀娜又兼具力量,静而不郁,动而不惊,体现刚柔并济、动静互补、有无相生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蕴含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国风出圈,文化破壁。
风华绝代的传统文化是个“无尽藏”,如何把青灯古卷变为符合当代技术水准的流光溢彩,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疫情之后,大学的日常管理会遇到一些难题。
比如游客蜂拥而至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有新闻报道,这两天有“黄牛”带人违规进校,武汉大学直接提请警方处理。
这种如临大敌的态度,显示学校在应对类似问题上的紧张。
但大学的管理能力,不恰是应该在这种时候体现?大学里的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每年的学术成果车载斗量,是否也可以研究一番校园如何管理?大学开放是底层逻辑,如何管理则是技术问题,不能因为管理遇到困难,就连“开放”这一大学的灵魂都一并丢掉。
另一个颇受游客欢迎的高校——厦门大学,这两日有自媒体传出将永久性对外关闭,学校很快就出来辟谣。
这种态度是必要的,确实,一所大学永久对外封闭,成了一块禁区,这简直不可想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三年高考(201-2017)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含解析

2017年高考使用比喻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解析】一样,故不是比喻。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江苏卷考查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等,其中“比拟”“借代”“对偶”已经考查过,故今年考查“比喻”在意料之中,且“比喻”这种修辞本身不难.比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构成——本体、比喻词和喻体。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相似点,且本质不同。
依据这些条件,考生可以先找出含有比喻词的选项,分析所谓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满足上面所列的两个条件,比如A项的“成为”,C项的“般地",BD两项没有比喻词,故应分析所谓的喻体是否恰当,经过分析可以发现,B项中说的是“雨",“及时雨"与“雨”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故构不成比喻。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
2024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前复习---修辞篇 学案(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前复习---修辞篇【考情分析】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显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
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可以是判断修辞手法的选择题,也可以是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相结合的主观题。
在阅读中,可以是鉴赏现代文或者古诗词的主观题。
句式变换一般是单独考查,2020年新高考卷把修辞、句式变换放在一个语段中考查,体现了命题的综合性和情景化。
2021年八省市联考“三道题”的组合方式是“衔接+修辞+语病修改”,2021年新高考Ⅰ卷采用“词语+病句+修辞”的组合方式。
题型则是两道选择题加一道主观题。
【方法指导】修辞手法——区分细微差别,鉴赏表达效果“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明确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表明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易错点一概念不清,修辞手法判断失误——区分修辞修辞手法种类繁多,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不准,容易造成推断失误,特别是一些易混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比拟、借代和借喻等。
【知识回扣】【典题试做】(2021·潍坊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
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叉,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可见艾草生来就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艾草叶子的颜色正反不同: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
清风过处,叶片舞动,如旗飘扬,变幻多姿,令人赞叹。
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
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
艾草的茎呈方形,细者如箸,粗者如指。
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
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
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2023ꞏ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 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
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 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
一阵清风吹来,“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
①,“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
叶面上的水珠儿,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在那碧叶连天的绿波中,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让着谁。
有的荷花花瓣全开了,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
②,莲蓬只露出了半个,像小姑娘只露出半张脸。
放眼远眺,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红花绿叶相映。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标点符号表达效果题型专题练习

真题呈现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引导考生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这段文字描写了主人公祥子拉着车在狂风中艰难行走、最终"战胜"狂风的不服输精神。
风是"尖溜溜的","飕进"袖口;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风"顶"得他透不出气,再加上多个非常贴切的比喻的使用,整段文字的语言非常有表现力。
与文字的表现力密切相关的,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
试题考查的两处画线部分都用了逗号,逗号的基本功能是标示停顿,而"停顿就是仪式",与表情达意及语法逻辑相关的出来的修辞功能。
那些停顿,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的内容,就是文中的逗号体现第一处画线部分,"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有两处用了逗号。
这两个逗号如果删去,变成"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句子依然成立,但核心变成了"他向前钻","低着头咬着牙"可以看成"向前钻"的伴随状态。
正是逗号的存在,让"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成为三个独立的语句,每个语句表示一个独立的动作,对这三个动作就起到强调用。
同时,逗号标示的停顿,让这三个动作变成了非连贯的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而这种字面上的不流畅和主人公艰难行走的不流畅之间,有一种相似性,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句法形式和语义之间具有象似性。
第二处画线部分,全句是"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祥子被狂风迎面吹时的反应和感受,有两处用了逗号。
这两个逗号可以都删去,变成"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或者仅删一个,变成"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或者"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答案)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鲸落这样一种独特瑰丽的生态现象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人叹为观止。
“一鲸落而万物生”,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
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
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
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
慢慢地,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将其转化为有机质,造就了庞大的生物群落。
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头鲸用这样的方式反哺大海,不仅支撑了大批深海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成为黑暗荒芜里的一座灯塔;它的身躯还化作一个可靠温暖的落脚点和加油站,帮助深海生物停下来、歇歇脚,继续远距离扩散和迁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文学家及其作品来说,时间是最公正、最具权威的评判者。
在流经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这条长河中,有许多作家曾经名重一时,灿若明星,但曾几何时,他们的光彩逐渐暗淡了。
他们那些曾经使得“洛阳纸贵”的作品也成为尘封鼠啮的一堆故纸,有的甚至湮灭无遗。
然而也有相反的现象,有少数作家生前不甚为文坛所重,身后的声誉却与日俱增。
前一类作家有如碎石细沙,最终被不舍昼夜的流水淘尽。
后一类作家则如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
杜甫就属于后一类作家。
其实杜诗在当时不仅是“不为东人之所知”,而且几乎是“不为世人之所知”。
从晚唐以来,杜甫及杜诗才开始得到各种桂冠,如“诗史”“集大成”“诗圣”。
上述三种称号,尤其是后两种,可说是古代诗歌史上至高无上的荣誉。
杜甫戴上“集大成”和“诗圣”这两顶神圣的桂冠,历时千年而不被认为僭越,可见他在古代诗歌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社交网络发达、信息交流多元频繁的今天,人们对很多标志已经①了。
但你是否想过,它们为何能在无形中打动你,让你“一眼入心”?简约且独特、文化又艺术、大气而有视觉冲击力,是它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广告,还是标志设计,能让大众看着喜欢、记得牢靠,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传得开、叫得响的高水准标志作品如②一样涌现。
这些标志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有不少标志善于对汉字拆解与妙用。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众多大学校徽设计,更是体现了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③。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便是经典之作,北京大学沿用至今。
篆书“北大”二字由三个人字图形组成,徽章形似瓦当,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然而,在进行创作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并予以创新,力求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审美意识相结合,契合现代审美习惯,从而更好引发人们的精神共鸣,创作更多引领潮流的经典标志作品。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是介绍人们对标志设计的反应,分别用了“你”和“大众”来指代“人们”,两句话的语气表达也有所不同。
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耗费大量精力改造国民性,为唤醒民众________________,时刻不忘对那些麻木的看客大声疾呼;挥动如椽巨笔揭露丑恶,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________________,主张打落水狗;调动无比的热情英勇奋战,环境愈险恶,斗争愈坚强,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而对学生后学,刘和珍、柔石、萧红,他都悉心帮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心和关怀。
[精品]新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专题04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原卷版及答案
![[精品]新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专题04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原卷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3f943783e0912a2162aa4.png)
2014年-2016年高考试题分项专题4: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一、综合运用【2016年高考山东卷】(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
②在都市的暄哗....的民间生活。
从远..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fěi)暄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C.伫(chù)纯粹 D.淳(chún)淋漓尽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杂 D.优美领悟繁复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 B.② C.③ D.④(2015年高考湖南卷)语言文字运用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偶(2015年高考湖南卷)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解析)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
因此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单纯规整,形体也并不高大。
普通的住房,寺庙的佛殿,园林的厅堂,宫殿殿堂莫不如此。
如果说西方古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为个体建筑的宏伟壮丽,那么中国古建筑艺术则主要表现为群体建筑的博大壮观。
建筑群体的组合采取的是什么形式呢?一般来讲,它采取的是由单幢房屋围合成的院落形式,即四合院。
不同类型的建筑正是由这种最基本的四合院单位组合而成的。
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需要:住宅要解决人的吃、喝、睡等生活要求;寺庙要满足信徒与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需求;宫殿需要全面地为封建帝王政治、宗教、生活、游乐各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与场所。
住宅要安宁舒适;寺庙要神秘肃穆;宫殿、坛庙要宏伟气魄。
所以,尽管都是以四合院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体,也会以大小及组合方式的不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其中规模最大、形态最为复杂的四合院群体就是北京明、清两朝的宫城——紫禁城。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比2011年有所下降,很多青少年坦言,课业负担重,没时间是阅读量下降的主因。
让青少年好好读书,需要更多的支持,如好书新书的推荐,公共读书活动的开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和出版部门,本着为民族为国家负责的原则,多出快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作品。
可是走进书店,我们发现教辅读物汗牛充栋,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书籍倍受欢迎,而青少年喜爱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这也难怪孩子们不喜欢读书。
政府可通过多举办读书比赛,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让读书氛围浓厚起来,从而使青少年耳濡目染,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
可是如果时代浮躁、急功近利、“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即使强调青少年读书,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家长要淡化对孩子的功利化要求,给孩子减轻成绩压力,让孩子将读书当作一种赏心悦目、美妙优哉的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4 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等2018年高考【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2017年高考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解析】病毒洪水猛兽般”,把“网络病毒”比喻成“洪水猛兽”;“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把“观念变化”比喻成“弯道超车”。
B项,“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雨”和“及时雨”两者之间本质一样,故不是比喻。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江苏卷考查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等,其中“比拟”“借代”“对偶”已经考查过,故今年考查“比喻”在意料之中,且“比喻”这种修辞本身不难。
比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构成——本体、比喻词和喻体。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相似点,且本质不同。
依据这些条件,考生可以先找出含有比喻词的选项,分析所谓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满足上面所列的两个条件,比如A项的“成为”,C项的“般地”,BD两项没有比喻词,故应分析所谓的喻体是否恰当,经过分析可以发现,B项中说的是“雨”,“及时雨”与“雨”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故构不成比喻。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草木凋凌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扩展/扩充)。
....,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
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散。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2015和2016年高考题型,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形的辨析。
与2016年不同的是,2017年去掉了字音的考查,并且题干由“正确的一项是”变为“有错……的一项是”,难度有所降低。
所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指向明确。
字形设误点“凌”与“零”是同音字,对于这类情况,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①字形辨识法,②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③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④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题型延续了2015年和2016年山东卷题型,指向明确,所选词语皆为动词,难度适中。
解答这类题目既要注意语境的限制,又要注意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搭配对象,此句的主语是“西伯利亚的寒流”,所以此处只能选“席卷”;第二个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时需要考虑语境,文段中说“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在雷州半岛上”,似乎用“系”用“停”皆可,但若选“停”,则“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应为一体,不够准确,而用“系”则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更为生动形象。
“扩充”与“扩展”词义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文段中指“版图”,用“扩展”恰当,故选C。
(3)试题分析:第一个空的上文说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景象,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东风好作阳和使”,“东风”也就是春风,同样表明文中写的是初春景象,“万柄莲香一枕山”写的是盛夏景象,所以应选用“逢草逢花报发生”。
第二个空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桃花嫣然出篱笑”,“笑”写出了桃花刚要绽开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样子,陈述对象是“桃花”,用“似开未开最有情”恰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新题型,将对诗句的理解渗透到文段阅读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中,重点突出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能力的考查。
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语境要求,同时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从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几个角度去思考就可以。
第一个空可根据内容前后的照应性,选出写春天的诗句,第二个空则可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选出答案。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春郊》,意思是东风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逢着花草都催促它们发芽萌生。
“万柄莲香一枕山”出自宋代韩琦的《北塘避暑》,写的是盛夏时节,莲花盛开的景象。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出自宋代诗人汪藻的《春日》,写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只恨春归我未归”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写的是春末景象,表达的是思归之情。
另外,如果考生备考中对所考查到的诗句有所积累,则此题就完全变成了诗句填空题,难度也就大大降低。
这也提醒考生要加强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积累。
2016年高考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比如此题中的“没有使用借代手法”),搞清“借代”和比喻中的“借喻”的不同点:“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借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借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然后再据此分析题目。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4分)【答案】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解析】试题分析:顾名思义,“拖延症”,拖延的是时间,耽搁的是时间。
由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分析出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是一种精神怠惰的表现,它会使计划落空,会使机会丧失,会使理想付诸东流,会使导致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失败,会使生命一点一点消磨在拖延中,而且明知错误还不改正。
考生答题时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上述危害表述出来即可。
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既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对于这种综合性题目,考生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全面掌握考查方向,然后再确定答题思路。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应知道“拖延症的危害”是什么。
本题题干提供的材料有限,这也就提示考生从“拖延症”这个名字和“拖延症”的表现入手分析即可。
概括出“拖延症”的危害后,再用含有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句子表述出来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不过从整个高考试卷来看,本题和诗歌鉴赏题目同时考查到“比拟”这一修辞手法,似有重复之嫌。
3.【2016年高考山东卷】(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