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2020年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99张)
知识点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寒冷的冬天,厨房中的水结冰了,而盐水和食醋却不易结冰,是 因为加入盐和醋之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不易结冰。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是因为加入盐之后,溶液的沸 点升高了。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从微观上分析,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 的作用下分散到溶剂间隙的过程,因此,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溶质
知识点 溶解与溶液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研究其中一 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该方法可以使 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它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在做对 比实验时,常常应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乳化与乳化作用
生活中洗涤油污的方法有三种,但原理各不相同。一是用汽油等溶解 油污;二是用洗洁精等乳化剂乳化油污;三是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 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要根据公式V=m/ρ来计算。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的判断口诀: 固液溶解液为剂, 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为剂, 不指溶剂水为剂。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常见的溶剂最主要的是水,还有汽油、酒精等。例如,水能溶解氯化 钠、硫酸铜等许多种物质,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知识点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一拉热”食品袋往往有两层,上层是食品,下层的上部分是水袋,下部分
是生石灰。当拉动下层中间的那根线时,水袋就会破裂,水与生石灰相遇,发
生化学反应:CaO+H2O
Ca(OH)2,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12. 小红同学用酸度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5,则此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或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此溶液显 红 色。
要使该溶液的pH变小,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CD (填字母,下
同),要使该溶液的pH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加水 C. 加pH=5的溶液
6. (2022·赤峰改编)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时,若先将试纸用蒸 馏水润湿,然后再进行测定,则测得的结果与纯碱溶液实际pH比较的结 果是( A )
A. 偏小
B. 偏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 (2022·黄石)如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适宜种植在酸性土
壤中的是( D )
选项 植物
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滴入( D )
A. 食醋、食盐水 C. 糖水、酸奶
B. 食醋、酸奶 D. 食醋、肥皂水
6.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两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
检验,颜色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 花汁在稀酸中的 花汁在稀碱中的
中的颜色
颜色
颜色
万寿菊花
黄色
(A)
A. 苹果汁(2.9~3.3) C. 牛奶(6.3~6.6)
B. 番茄汁(4.0~4.4) D. 豆浆(7.4~7.9)
4. (2022·昆明改编)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 B )
A. 紫色
B. 红色
C. 无色
D. 蓝色
5. (2022·株洲)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2.3中和反应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课堂速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示例]
例2 胃溃疡严重的病人的胃酸(盐酸)过多,可内服含有 能跟盐酸起反应的物质成分的胃药,以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
而又不造成胃穿孔。下列物CO3
B.Al(OH)3 D.Ca(OH)2
(3)蚂蚁、蚊子等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是蚁酸,涂肥皂水 与蚁酸发生中和反应,可消除痛痒。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中和反应 [情景展示] 1.观察实验: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混合。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2.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问题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如何设计
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我们又如何判断一 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 [思考交流]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归纳提升]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其实质 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 和 反 应 。 如 Fe2O3 + 6HCl===2FeCl3 + 3H2O 、 Ca(OH)2 + CO2===CaCO3↓+H2O等反应就不是中和反应。 2.探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可借助酸碱指示剂, 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氢氧 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在滴加盐酸的过程中,要边滴加边 搅拌,至红色刚好褪去为止,否则容易使盐酸过量。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3)酚酞的颜色变化,指示了溶液_酸_碱__性__的变化;搅拌使 反应物接触充分,有利于反应进行,防止局部酸过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2 常见的酸和碱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3 几种重要的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15页 0164页 0242页 0275页 0306页 0308页 0310页 0416页 0447页 0478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7.1 溶液的酸碱性 7.3 几种重要的盐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8.3 蛋白质 维生素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பைடு நூலகம்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2 常见的酸和碱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7.3 几种重要的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15页 0164页 0242页 0275页 0306页 0308页 0310页 0416页 0447页 0478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7.1 溶液的酸碱性 7.3 几种重要的盐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8.3 蛋白质 维生素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பைடு நூலகம்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课件(共14张PPT)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
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水分而潮解,还会吸收 __C_O__2___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_N__a_O_H__+_C_O__2_=_N__a_2_C_O__3+_H__2_O________,因此要___密__封___保存。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N_a_O__H_、__N_a_2_C_O__3_。 2.氢氧化钙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收__C__O_2___而变质,因此在装石灰 水的瓶子内常会有一层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a__(O__H_)_2_+_C_O__2_=_C__a_C_O__3_↓_+_H_2_O_______。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 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等,都是利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性质。
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 对比二氧化碳与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
倒 入 20mL 水 的 矿 泉
水瓶:
(1)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的原因
_____稍__微___变__瘪_____ 是:C__O__2_被__吸__收___,__导__致__ 压强减小 。
倒 入 20mLNaOH 溶 (2)从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程度
知识补充 (1)常见气体的净化(除杂与干燥)装置
装置类 液态除杂(或干燥)
型
试剂
固态除杂(或干燥)试剂
装置图
①洗气瓶
②U形干燥管
③球形干燥管
气体流 动方向
长管进,短管出
进气和出气没有 区别
第4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
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水分而潮解,还会吸收 __C_O__2___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_N__a_O_H__+_C_O__2_=_N__a_2_C_O__3+_H__2_O________,因此要___密__封___保存。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N_a_O__H_、__N_a_2_C_O__3_。 2.氢氧化钙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收__C__O_2___而变质,因此在装石灰 水的瓶子内常会有一层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a__(O__H_)_2_+_C_O__2_=_C__a_C_O__3_↓_+_H_2_O_______。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 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等,都是利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性质。
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 对比二氧化碳与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
倒 入 20mL 水 的 矿 泉
水瓶:
(1)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的原因
_____稍__微___变__瘪_____ 是:C__O__2_被__吸__收___,__导__致__ 压强减小 。
倒 入 20mLNaOH 溶 (2)从两个矿泉水瓶变扁程度
知识补充 (1)常见气体的净化(除杂与干燥)装置
装置类 液态除杂(或干燥)
型
试剂
固态除杂(或干燥)试剂
装置图
①洗气瓶
②U形干燥管
③球形干燥管
气体流 动方向
长管进,短管出
进气和出气没有 区别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83页 0115页 0204页 0281页 0312页 0350页 0424页 0426页 0538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2 常见的酸和碱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8.2 糖类 油脂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件
与酸反 应(中和
反应)
与某些 盐
的反应
NaOH+HCl===NaCl+ H2O
2NaOH+ H2SO4===Na2SO4+
2H2O
2NaOH+ CuSO4===Cu(OH)2↓+
Na2SO4 3NaOH+ FeCl3===Fe(OH)3↓+
3NaCl
NaOH+Na2CO3(不反应 )
Ca(OH)2+ 2HCl===CaCl2+
硫酸盐(SO)的鉴别——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Ba(NO3)2===BaSO4↓+2KNO3(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即不溶于 稀硝酸)
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NaCl===AgCl↓+NaNO3(氯化银不与稀硝酸反应,即不溶于稀 硝酸)
铵盐(NH)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NH4Cl+NaOH===NaCl+H2O+NH3↑(NH3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 纸变蓝)
酚酞试液变色
物质是否呈酸性
HCl+Zn===ZnCl2+H2↑ 2HCl+Mg===MgCl2+H2↑
H2SO4+Zn===ZnSO4 +H2↑ H2SO4+
Mg===MgSO4+H2↑
HCl+Fe===FeCl2+H2↑ 浅绿
H2SO4+Fe===FeSO4 +H2↑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利用此性质可以:①制 盐和氢气;
利用这个性质:
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uSO4+Ca(OH)2];
烧碱); ③鉴别Ca(OH)2和NaOH
碱+盐―→新碱+新盐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碱的共性(原因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全是OH-) :
第六章 溶解现象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1《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课堂速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示例]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
的酸碱度。其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或假设] 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_______,
③________。 [设计和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2.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
min
,
酸
性
逐
渐
增
强
,
之
后
酸
性
逐 1
5
渐
减
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至
40
min趋于正常。
下列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
[解析] B 在前10 min,酸性逐渐增强,此时pH逐渐变 小;之后酸性逐渐减弱,此时pH逐渐变大;最后趋于正常, 此时pH又接近7。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方法点拨]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要注意: (1)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到待测液中,因为这样会使待 测液受到污染;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 如果这样,则相当于把待测液稀释,会使所测得的pH不准确; (3)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 (4)用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不是小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问题导学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新知预习
一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明确] pH<7时,溶液呈__酸__性,pH越小,酸性越_强__; pH>7时,溶液呈_碱___性,pH越 大,碱性越__强__;pH=7时,溶液呈_中___性。 [注意] pH=0时呈酸性。
7.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概念 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 颗粒形式分散于 滴形式分散
稳定的混合物
水中
于水中
物质在
水中的 分散形
分子或离子
细小固体颗粒 小液滴
式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 不均一、不
宏观特 均一、稳定,久置后不分
定,久置后发生 稳定,久置
征
层
沉降
后分层
实例
蔗糖水、碘酒
泥浆、CO2通入 油与水的混 澄清石灰水后形
1.溶液的导电性: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使得溶液能够导电。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Na+和 Cl−,氢氧化钠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Na+和OH−,稀硫酸中含有 自由移动的H+和SO42−,所以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硫酸都 能够导电。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2.溶液导电的条件
合物 成的浊液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溶液的形成
典例1 [重庆中考] 食堂里的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A.可乐
B.自制西瓜汁
C.冰水
D.绿豆汤
[解析] 自制西瓜汁和绿豆汤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后发生沉降,
不属于溶液;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可乐中含有蔗糖等物质,
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溶液。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特别提醒 1.溶液不一定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导电。 2.常见的导电物质可以是金属单质,如铁、铜等,因为其中存在能 够自由移动的电子;也可以是某些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稀硫酸等。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 共37张
老爸,我要喝最甜的 糖水,还要加,一直
加……
教 导处 是 进行教学
新学 期 教导 处工作 计划分 析范文 指导、 组织教 学研究 、负责 教学后 勤服务
的管理 机构。
下面是
由 XXXX 整 理 的“ ” 。仅 供参 考 欢 迎大 家前来 阅读 更 多 内容请订 阅XX 。
本 学期 教 务工作坚 持以科 学发展 观为指 导 坚持 以“人 本立校 、科研兴校、特色办
加消石灰 1g
5mL 水 现象
食盐完全溶解
蔗糖完全溶解
消石灰不能完全溶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⑴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 溶解性不同
做一做,躬身体验
加食用油
你能从中得 出什么结论?
汽
水
油
现象
食用油在水中不溶解
食用油在汽油中溶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⑵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 解性不同
试一试,探索求真
【练习】 20oC时,将33克食盐放入 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
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133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 3克食盐
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36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
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136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 3克食
盐,溶液的质量是 136
克。
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 是饱和溶液?
向原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 若不减少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若减少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 量水中所能溶解的质量也越多。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加……
教 导处 是 进行教学
新学 期 教导 处工作 计划分 析范文 指导、 组织教 学研究 、负责 教学后 勤服务
的管理 机构。
下面是
由 XXXX 整 理 的“ ” 。仅 供参 考 欢 迎大 家前来 阅读 更 多 内容请订 阅XX 。
本 学期 教 务工作坚 持以科 学发展 观为指 导 坚持 以“人 本立校 、科研兴校、特色办
加消石灰 1g
5mL 水 现象
食盐完全溶解
蔗糖完全溶解
消石灰不能完全溶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⑴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 溶解性不同
做一做,躬身体验
加食用油
你能从中得 出什么结论?
汽
水
油
现象
食用油在水中不溶解
食用油在汽油中溶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⑵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 解性不同
试一试,探索求真
【练习】 20oC时,将33克食盐放入 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
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133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 3克食盐
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36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
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136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 3克食
盐,溶液的质量是 136
克。
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 是饱和溶液?
向原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 若不减少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若减少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 量水中所能溶解的质量也越多。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第6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一)
1. 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 B ) ① 溶质的性质 ② 溶剂的性质 ③ 溶剂的量 ④ 温度 ⑤ 固体溶质的 形状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 要使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大硝酸钾的量 C. 降低水的温度
(2) 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弱 (填“强”或
“弱”)。
7. 20℃时,向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有部分 晶体未溶解,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 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粉末状冰糖比块状冰糖的溶解速率大,节 约实验时间 。
(3) 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 由: 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中的冰糖(粉末状)溶解情 况进行比较 。
第11题 (1)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A烧 杯底部有不溶解的固体 。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B> C 。
物质的溶解性(二)
1. 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 温度的高低
C. 溶剂的种类
10.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物质的溶解性(一)
1. 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 B ) ① 溶质的性质 ② 溶剂的性质 ③ 溶剂的量 ④ 温度 ⑤ 固体溶质的 形状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 要使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大硝酸钾的量 C. 降低水的温度
(2) 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弱 (填“强”或
“弱”)。
7. 20℃时,向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有部分 晶体未溶解,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 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粉末状冰糖比块状冰糖的溶解速率大,节 约实验时间 。
(3) 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 由: 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中的冰糖(粉末状)溶解情 况进行比较 。
第11题 (1)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A烧 杯底部有不溶解的固体 。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B> C 。
物质的溶解性(二)
1. 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 温度的高低
C. 溶剂的种类
10.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6.3 物质的溶解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液组成的表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78页 0110页 0158页 0213页 0264页 0295页 0297页 0299页 0301页 0386页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2 常见的酸和碱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8.2 糖类 油脂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 附录二 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附录四 碱、酸、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六 元素周期表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配制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了;
②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了;
③配制溶液所用烧杯不干燥等。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知识点4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此类简单的综合计算是中考最为常见的计算,计算时 要注意溶液中参加化学反应的一般是溶质,因此代入 化学方程式下相应的物质质量应是溶质的质量,不是 溶液的质量。
返回目录
►类型二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有关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能力。
例2 图9-1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要把该浓硫酸稀2释0 为100g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 浓硫酸的质量________g。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方法点拨]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不管是用加水稀释 的方法还是用稀溶液稀释的方法,解题所需的相等关 系都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解题时,大家应注 意找出稀释前后溶液的实际质量及各自对应的溶质质 [量解分析数] 由 。于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需要浓硫酸的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溶液质量×混合溶液溶
质的质量分数。
③计算时要保持单位一致。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知识点3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包括四个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存放。
其中第一步涉及有关溶质质量的计算, 溶液
质量为100 g9×8%19.6%=20 g。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类型三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能力。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2021/5/18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1)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 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 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4. 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不一定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 C. 正在配制的蔗糖溶液下面更甜,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的时间,蔗糖也不会分
离出来
2021/5/18
5.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D )
2021/5/18
分散微粒
不同点
静止后 现象
分散特征 共同点
举例
溶液
离子或 分子
不分层、不 沉淀、无明 显变化
均一、 稳定
混
固体小 悬浊液 颗粒
产生沉淀
不均一、 不稳定
合 物
食盐溶 于水
粉笔灰放 到水里
乳浊液
液体小 液滴
产生分层
不均一、 不稳定
汽油放到 水里
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物质的溶解过程
2021/5/18
思考与讨论
•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吗?为什么? • 不一定,如蒸馏水是纯净物,而溶液 必须是混合物
• 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 不是,比如: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硫酸铜溶液蓝色,氯化铁溶液黄色, 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
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2021/5/18
- 不一定。只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都是溶液。如:合金、空气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国)下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变
加入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红
变 蓝
不 变 色
不
加入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
变
色
变 红 色
不 变 色
像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这样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颜 色,可用于检验溶液酸碱性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酸碱指示剂。
遇酸变红 紫色石蕊溶液 遇中性还是紫色
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溶液
遇酸不变色 遇中性的不变色 遇碱变红
少量待测液在 pH试纸 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 对照,读出数值。
pH 1. pH的范围是0-14 2. 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 (酸碱度) 3. 酸性溶液的pH值越小酸性越强,反之PH值越大酸性越弱
碱性溶液的pH值越大碱性越强,反之PH值越小碱性越弱
加水体积
如果你想更精确测定溶液pH: 酸度计 (pH计)或精密pH试纸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有没有同学有过胃痛的经历?你 能说说胃痛的原因吗?说出你所知道 治疗胃痛的胃药的名称,能不能说出 胃药治疗的原理?
阅读资料:
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 ,就会导致 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出现“酸中 毒”。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使胃液pH降到正 常水平以下,容易出现胃痛等症状。
A.血浆 B.胰液 C.胃液 D.唾液
5.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值
物质 pH
食醋 3
牙膏 9
食盐水 7
肥皂水 10
火碱液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 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
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再见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红薯
面粉
塑料
衣服
你知道这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合作探究
实验1:将葡萄糖、砂糖、 面粉放在燃烧匙中,置于 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实验 和灼烧得到的残渣。
现象:葡萄糖、砂糖先熔化、后燃烧生成黑色物质; 面粉燃烧生成黑色物质。
90.8
0.8
1
26
0.4
—— ——
鲫鱼
13.0
1.1
0.1
54
203
2.5
0.06 ——
牛奶
3.1
3.5
6
120
90
0.1
0.04
1
鸡蛋
14.8
11.6
0.5
55
210
2.7
0.16 ——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一个苹果催熟一箱苹果的秘密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箱苹果中,如果有一个苹果成熟了,其他 的苹果也会很快成熟。原来水果成熟时会产生一种气体——乙烯, 它是一种无色略带一点醉人香味儿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2H4。乙烯 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果实成熟,同时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 多乙烯的产生。因此,一箱苹果中如果有一个苹果成熟了,它释放 出来的乙烯很快引起其他苹果合成更多的乙烯,导致整箱苹果成熟。
特别提醒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 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等, 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它们都属于无机化 合物。金刚石、石墨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单质,不是 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氢、氧、氮、氯、磷等元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了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引出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悬浊液和乳浊液则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接着讲解了溶解与乳化的过程,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称为溶解,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即溶液。还探讨了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会吸热或放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此外,课本还通过实验探究了溶液的导电性,揭示了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由于物质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最后,介绍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如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溶液可能具有的导电性。